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四依法
1 我们在一生当中要想成就,必须遵守佛陀给我们的教诲,特别是世尊入灭之前教给我们的“四依法”。
2 我们懂得遵守,就如同佛在世一样;如果违背了四依法,即使佛陀在我们身边,我们也得不到佛法利益。这一点很重要!
3 四依法第一句教我们,“依法不依人”。佛不在世了,佛法的承传由后世的弟子,弟子当中的成就有高下不相等,所以佛这第一句教导我们就特别重要。
4 经典是佛说的,佛当年讲经说法,诸位要知道,并没有记录。佛一生没有写过书,佛陀在世是言教。
5 经本怎么来的?诸位同修都知道,是阿难尊者跟一些同学们集结的。第一次集结是五百大阿罗汉,阿难尊者上讲台复讲。
6 你们要晓得,我们过去培训班里面训练同学,让他们在讲台复讲,这个“复讲”是我们祖祖相传,阿难尊者传下来的,这不是我们的创意,不是我们的发明,祖祖相传的老规矩。
7 复讲,不可以加自己的意思在里头,加自己意思在里面,你就错了。今天几个人懂这个道理?
8 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经,我们在《华严经》清凉大师注疏里面看到,清凉大师说:《华严经》也不是释迦牟尼佛自己所说的。
9 释迦牟尼佛自己也承认,他一生当中没有说过一句话,没有说过一个字,谁要是说佛说法,这是谤佛。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10 他说了四十九年,说了那么多,为什么说“没有说一个字、没有说一句话”?他所说的都是古佛所说的,不是他自己的。
11 中国孔老夫子的态度亦复如此,孔老夫子说,他自己所传的,“述而不作”。夫子没有创作,都是传说古圣先贤的教诲,没有自己的意思。
12 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是过去古佛所说的。我们学佛,要明白这个原理原则。
13 所以这才晓得,《大藏经》是佛佛相传,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创作,我们才不至于误入歧途,才不至于把路子走错了,这在现在这个时代比什么都重要。
14 由此可知,我们的修学,必须要依据经典。经典太多了,我们到底依哪一部经?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根性。“根性”是佛家的术语,要用现代的话来说,要知道自己的程度。
15 我们学哪一个法门、学哪一种经典,自己能够得受用,能够得真实利益?法门很多,法门要不契机,就等于治病药不对症,这个道理相同。
16 药不对症,不但你吃了这个药,病不会好,可能还会加重,佛法亦复如是。如果不契机,不但不得利益,反受其害。
17 现在我们看到许许多多人学佛学成魔障,现在医学上名词,学成神经分裂,我们佛法讲着魔了,很多!什么原因?药不对症,法门不契机,学佛学成着魔,最后只有进精神病院,很可惜!
18 我就看到很多年轻人,受过高等教育,在美国拿到硕士、博士。没有学佛,很好、很正常;学佛学了个半年、一年,就入精神病院,非常可悲!
19 不是佛法不好,他没有对症,不契他的机,他才会变成这么一个后果,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
20 如果实在不知道自己的根性,如何选择法门?假如你真正相信释迦牟尼佛,肯接受他的建议,是好事情。
21 世尊在《大集经》里面给我们很好的暗示,现在的话来说,也是预言。他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这是给我们指出一个大的方向。
22 我们今天生在末法时期,“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我们选择净土法门大概不会错。这是肯接受世尊的指导,大致上不会错。
23 现在我们看社会上绝大多数学佛着魔,多半都是学密、学禅,这两样东西比较容易着魔。什么原因?这两样东西,实在讲很难适合现代人的根性。
24 现代人的心浮躁,他定不下来。定不下来勉强着定,用方法把它控制下来定,这是不合乎自然法则的。强制的定是有限度的,超越限度,毛病就出来了。
25 修学方法要顺乎我们的根性,那就自然了。自然就不会出麻烦、不会出乱子。这个道理不能不懂得,要知道怎样去选择法门。
26 净宗的经典不多,所有宗派里面净宗经典最少,只有五经一论,只有六门东西,这对现代人来讲,确实是方便。尤其是在家同修,分量少,容易学。又何况这六种东西只要有一种就够了,不必六种都学,学一种就行了。
27 如果自己有时间、有精神,能够学个两种、三种,也就足够,三种以上就不太容易了。
28 学习的方法,一定是“一门深入”。我先选一种,学一种,这一种真正学得有心得了,学成就了,我再学一种;如果这一种还没有学成,决定不能学第二种。你学多了,一样都不能成就,那就很可惜了。
29 一门东西学成了,是要费相当时间。我们今天一般估计,一门东西学得有成就,至少要花十年时间;十年专攻一门,你这一门有成就。
30 你成就之后再学第二门,一年就行了。再学第三门,大概半年就行了。学第四门,一个月就行了。到以后学《大藏经》,大概不要半年就全通了。这是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通”。
31 你不能在一门经上用上十年功夫,给诸位说,“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你得不到。你在一门东西上下十年工夫,这四句你得到了,你才是个真正的佛弟子,你才是真正觉悟的众生,要用佛学的名词说,你才是个真正的菩萨。
32 菩萨就是觉悟的众生,你已经转凡成圣;十年前你是凡夫,十年之后你是圣人。实在说,十年也并不算很长,你要能有耐心,要能够熬得过,给众生做个榜样,做一个修行的样子,要这样干才能成功。
33 你要是贪多,贪多不能成就,每一样东西只能学一点皮毛,不能深入。这是说明“依法不依人”,那个人说的东西不如法,就是没有经典、经文做依据,我们都可以不接受,一定要有经典做依据。
34 完全这样做法还不够,所以佛又教给我们第二个“依义不依语”。最重要的,佛讲的义理重要,语言不重要。佛这一个教训,帮助我们后学,解决了许多重大的难题。
35 后人重大的难题是什么?疑虑太多:“这个经到底是不是佛说的?这个翻译到底可靠不可靠?”这一种疑惑古时候就有,现在人更多。所以佛这一句就帮我们解答了,只要意思对了,他多说几句、少说几句不要紧。
36 所以同样一部经典,梵文的经典,同一部,传到中国来之后有很多种的翻译译本,像《金刚经》,现在《大藏经》里面就有六种不同的译本。
37 你说哪个本子对、哪个本子不对?每一个本子都对。里面翻的字不一样,意思都相同,这就行,意思对了就行了,不要斤斤计较在文字上面。这个问题给我们解答了。
38 我们学佛也要懂得,不要过分着重在形式,要讲求实质。同样道理,不必执着在仪式,着重在他的精神,使我们思想行为转变,这个重要。
39 仪式也不能够疏忽,古时候做这种种仪式是干什么的?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另外一个作用是接引还没有发心学佛的这些大众。仪式是这两个意思。
40 我们自己学佛了,家里面设个佛堂供养佛像,这不是供神,不是祈求神来保佑,你要是用这个心态去供佛,你已经是迷信。
41 供养佛像的用意有两个。一个是报恩,知恩报恩。这一种圆满智慧福德的教学,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我们供一尊佛像是纪念他,念念不忘这个老师,是这么个意思。就如同我们中国人在家里面堂屋供养祖先牌位的意思一样,“慎终追远”。
42 第二个意思比第一个意思更重要,“见贤思齐”。看到佛像,他是凡夫修成的,我今天也是凡夫,我应该像他一样,也要修成佛。看到观音菩萨,我要学观音菩萨,我要成观音菩萨;看到阿弥陀佛,我要学阿弥陀佛,我要作阿弥陀佛。这个意思重要,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向佛菩萨学习。
43 所以供养佛像的功德利益无量无边就在此地,你要把他当神明去看待,不但没有功德还有罪过。罪在哪里?提倡迷信。佛法是破迷开悟的,你跟佛唱反调,你提倡迷信,这就错了,所以要懂得“依义不依语”。
44 第三教导我们“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一句话说得太好了。什么叫“了义”?了义是对于自己这一生有真实利益的,这叫“了义”;对我这一生没有真实的利益,这个对我就是“不了义”。
45 佛法了义里头有更深一层意思,就是决定要帮助我这一生当中脱离六道轮回,才算是真正了义;我现前得利益,将来不能帮助我在这一生脱离轮回,这个经教对我就是不了义。这是教我们选择的标准。
46 净宗法门是究竟了义,这一生当中不但你超越六道了,十法界也超越了;不但超越十法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证得阿惟越致的果位,所以叫究竟了义。这是希有难逢、难信的法门,正是古大德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
47 第四教导我们“依智不依识”,智是智慧、理智,识是感情,学佛的人要依理智不要依感情。依感情,生死一边的事,是轮回;依理智才能超越。所以时时刻刻待人接物要有理性,不要重感情。
48 这是佛教给我们四个原则,能守住这四个原则,如同在佛的身边没有两样。
南无阿弥陀佛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