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郑振煌居士:传道授业解惑


 2025/1/17    下载DOC文档    

传道授业解惑

郑振煌  主讲

周照暖  整理

二OO二年大圆满法禅修营问答录

问:请问檀城图案内方圆之意含与非空非有、真空妙有,有何关联?

答:佛法解释一件事常用二种方式,一种为表诠,是正面铨释;另一种为遮诠,用排遣的方式,即否定的方式。

讲非空非有,是用排遣。用所谓遮铨的方式,是因为有些人不是执着「空”,就是执着「有”,故用非空非有来排除一般人的执着。从排遣之中,从荡相遣执之中,破邪(执着空或有)显正(缘起中道)。故非空非有是用遮诠的方式,此为应成中观的方法。至于空中有有,有中有空,真空妙有,是用表诠的方式,诠释如来藏之妙有,把消极静态的描述,发为积极的作用,使如来藏、佛性、空性、心性呈现活泼的妙用,这是用表诠的方式三一者都有其殊胜的地方。

应成中观,唯恐众生执着,所以用荡相遣执。真空妙有是如来藏的思想,其体系强调真空妙有,它不像应成中观破邪显正,而是凸显如来藏的妙用。应成中观只破不立,但如来藏思想以积极角度去立如来藏的作用,才有真空妙有的讲法。

佛教的发展,原始佛教是从相上用功。最初都是消极的排除众生的执着,一直在破众生邪见,尤其外道的邪见。等到进入大乘佛教,还要破除小乘佛教的偏空思想、消极思想。大乘更要发为积极作用,不止消极地去除烦恼,还要积极地发挥功能,弘法利生,对众生有益。

修行即要对众生有益,因此直接进入如来藏的思想,产生积极的功能。昨天所提天台的性具思想,华严的性起思想,统统是积极功能的表述。积极面才会有真空妙有,这是细微的差别。佛教的发展,一开始邪见很多,要排除这些障碍,到最后障碍都排遣完了,并不以此为满足,还要发挥学佛者的功能。将原始佛教所说的缘起,大乘佛教早期所说的空性更上一着。非空非有是大乘佛教初期的中观空性思想,到大乘中、后期,空性思想转化为如来藏思想,即佛性思想。佛性思想是积极的,此为佛教思想之演变。由消极、消极、破、破、破、到大乘初期,不仅破外道凡夫之执着,更破小乘对空的执着。破完了来到大乘中期的思想,建立阿赖耶识的观念,即以“转化”的方式来修行。到大乘后期,提出佛性论,即变成积极的作用。这种佛教思想的演变,有如生病的人,得先治疗疾病,如小乘在破除众生的我执,到大乘初期破除法执,此时仍在治疗众生疾病,等到病治疗好了,大乘中期、后期就要开始补身、强身了,要强身之前得先治疗好疾病,才能健身。

问:我打坐时先数息,后又观想左右脉,无法观想气在各脉轮流动,又想换个方法,念《心经》,虽然开始的无聊没有了,但觉得自己也很忙,这样对吗?

答:这要看你静坐之目的何在。气的观想方式有很多种,你在观气时,可以像泰国法身寺观想水品球。观想座前有一个水品球,水品球缩小由鼻入,上升至顶轮,再慢慢下来,经眉心轮、喉轮、心轮、脐轮到下丹田,再由下丹田往上浮到上丹田,再观想水品球扩大。水品球内有五个球,东西南北中央,一直扩大,扩大至虚空那么大。如你刚所说的,只是所缘相不同。至于慧门师父所教的不是这种方式。师父教导的是气由鼻孔进入,然后升至脑中心,沿左右二脉下来,至躯干最底部——海底轮,再往上沿中脉上来。哪个法门才对呢?这些都是法门,修行有很多法门,每一种方法都对。方法只是工具非目的,很多人误把工具当目的。修行像开车一样,开车只是工具,只为达到目的地,而不是开车在玩。修行有时变成开车在兜风,在玩这些游戏,刚才你说的就有这种味道。忙着在观呼吸,忙着数息,观气,忙着诵《心经》,心就很忙。把法门当游戏在玩,玩这些法门,这是否对呢?这要看你的目的何在。显然修行法门不是兜风用的,而是要让我们到达目的。到达什么目的呢?就是到达定慧的目的。那么这样就不太对了。

为修定慧止观,最好一炷香或一个禅修期用一种法门就好。要有耐心,使心不散乱而住于一境,即九住心:安住心、摄住心、解住心、转住心,伏住心、息住心、灭住心、性住心、持住心。若一直变化方法,就如烧一壶水,烧到摄氏五〇度又熄火,这样就永远烧不开了。

问:前两天无法双盘,非常痛。但昨早在乎台上打坐,双盘或单盘,都比较不痛,发现屁股不能垫东西。今早打坐把小垫子拿开,发现好多了,现在双盘可以盘得满久的。要不要垫高,每个人不一样,自己试试。不知是否?

答:垫高是给初学者,佛像也都没有垫高。

问:关于打蚊子的问题。我们知道蚊子会传染日本脑炎、疟疾、登革热,让我们刺痛,我们是否还能怀有与众生结善缘那种心态,继续让蚊子叮咬?

答:因为空性不够,慈悲心不够,就不愿意让蚊子咬。如果有空性的话,它有转化的功能。所有一切疾病或其他事物,都可利用空性心来转化它。慈悲心够了不会打它,就会请它离开,请它走路。这些蚊子的出现,提醒我们环境卫生不怎么好,要注意环境卫生。在大自然中蚊子很多,蚊子有它的生态功能,能维持生态平衡。如果环境中少了蚊子,生态就有缺口,生态就会发生问题。佛教讲慈悲心,因为我们不喜欢人家将我们一棒打死,故同理心,将心比心,也能够了解蚊子或其他众生也不希望被人一巴掌打死。从佛法三世轮回的观小心更可以了解,我们众生无始以来,在六道中轮回,来来去去。这辈子是人,可能上辈子是蚊子。蚊子的上辈子可能是人,可能是我们的父母亲、兄弟姊妹、亲友。佛法强调这种思维:如母众生,众生如母。我们不希望我们的父母亲受苦,希望自己的父母亲能快乐长寿,希望自己能快乐长寿。慈悲心的修行是有其方法的,用这种方式思维,从理论的建构中发展出慈悲的观念,慢慢地练习。其实众生都是跟我们有缘的,不知在哪一世有缘,都曾经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不希望冤冤相报,都希望广结善缘。最重要的是慈悲心、空性的练习,能增进我们的修行。尤其以佛法来说,我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都是缘起无自性,生下是真的生,死就不是真的死,即使因登革热或其他病让你死,若是你已闻道,已证道,已有空性,那么死就不是真的死,更何况我们现在的活,也活得很无奈。透过这种方式来修行,培养空性的心。所有的修行统统是要让我们证得空性,让我们成佛,这是一个基础,慢慢练习。

问:若是因被叮而得登革热死亡,那也是业,对吗?

答:业有过去的业及现在的业。过去的业加上现在的业,才会有未来的结果。一个已证得空性的人,已是觉悟的人,会坦然接受一切。因为所谓登革热,所谓疾病,对一个空性的人而言,都是缘起无自性,都是假相而已。这样他就超越了,他还是以慈悲心来超越一切,超越一切二元的观念,那么他就自由自在。当然我们都希望身体健康,没有疾病。

但是要利用这个健康的身体来利益众生。若将健康的身体为非作歹,那是无益的。因此要知道修行者的心超越一切对立,缘起的肉身幻化不实。被蚊子咬到而得登革热,甚至死亡,若当作业力也可以。但是修行者的心,是超越一切二元思维,一旦超越了,生死是一如,是一不二,对他是无所为。但众生有所为,我们凡夫还是有所为。我们还没进入如来平等不二之境界,所以我们有所为,一位成就者是超越了一切。

问:唯识学好复杂,很难懂,它有什么作用?

答:唯识学其实很简单。为什么觉得很难,那是因为名词名相很多,被搞混了。但不要怕,我用五分钟的时间,教你们唯识的精神。

唯识学的精神和一切法门相同。将人生宇宙的现象加以分类,首先分二大类,第一类是成就者的境界,第二类为凡夫的境界。成就者的境界,寂静涅槃,是无为法的境界,有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想受灭无为、不动灭无为、真如无为六种。凡夫的境界是有为法,有生灭轮回变化。有为法的这部分再分四大类,其中也可归纳为三大类:心,因为人的存在是有(一)心,即心法,是精神的部分;(二)物质,即色法,是身体的部分;(三)既不属于精神亦不属于物质的部分,称为色心不相应行法。

这样分类是非常科学的,和现代自然科学很吻合。属于精神的部分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心王法,二是由心王所发挥出来的功能,称为心所有法。心王法又细分(俱舍论将心王法以一个心看待),一心有六识,唯识学将六个识再细分为八个识,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阿赖耶识的观念。阿赖耶识是承受业力,将来产生果报的基础。心王法总共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八个,而由这八个心王所产生的作用,是心所有法,有五十一个。五十一个心之作用又可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遍行心所:每一个心在作用时都会牵涉到的作用。遍行有作意、触、受、想、思五种。

第二类别境心所:不是心作用时每次都会产生的,有欲、胜解、念、定、慧五种。

第三类善法心所:心之情绪作用是积极的,光明的,即善法,有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十一种。

第四类烦恼法:心产生不好的作用,即烦恼法。根本烦恼有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六种。随烦恼有二十种,其中小随烦恼有忿、恨、覆、恼、诳、谄、憍、害、嫉、悭十种。中随烦恼有无惭、无愧二种。大随烦恼有不信、懈怠、放逸、悟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八种。

第五类不定法:有悔、眠、寻、伺四种,可以成就善,也可以成就恶。

心的作用总共有五十一种。至于色法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法处所摄色十一种。色心不相应行法有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不和合二十四种。如此将世间万物作分析,是为要破除众生对我及法的执着,把我、法之执着,统统破除掉。刚才所说心法八种、心所有法五十一种、色法十一种、色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加上无为法六种,共有五大类一百个小类,称之为五位百法。将世间法、出世间法,加以分析,共有一百种。《俱舍论》是五位七十五法,是小乘佛教的分类;大乘佛教则细分为五位百法,有一百种分类,这是一种现象分析。

唯识学接着探讨心的机制。心到底是什么产生作用的?它提出了众生的性质,第一是遍计所执性,即执着,即见分,受过去经验的影响,所产生之成见。第二,解释所有一切现象之运转原理,即依他起性,即缘起。依他起性若依于染污烦恼之因缘,必然会有染污烦恼;依于清净的因缘,必然会有清净的果报。若将依他起性中之遍计所执、染污的部分去除掉,就可证得圆成实性。圆成实性就是圆满成佛的境界。这是从自性有的部分去谈。可是大乘又讲非空非有,真空妙有,所以依他起性称为生无自性,因为缘起,故生无自性。遍计所执性,我们众生执着于相,但相是缘起的,缘起无自性,故相无自性。圆成实性是为着描述成就者之境界,非真有其物,因此称为胜义无自性。这是唯识学第二部分讲的。

唯识学第一部分讲的是:分析人生宇宙的真象。唯识学第二部分讲的是:人生宇宙的原动力是在我们心的作用,因此就探讨我们心的机转如何。第三部分就是在利用第二部分我们的心如何机转、如何运作来修行。因此唯识学的修行方法叫做转依。转依即将染污之识别、分别作用转为清净的智慧,此即唯识学的修行方法。

在五分钟之内,你们就有概念了,重要的是了解它那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生宇宙真象的分析;第二部分,讲人生宇宙的基础,就是我们心的造作;第三部分,透过我们心的运作过程来修行,就是转依,转识成智。很简单,千万勿被复杂的名相吓坏,那些名相可以不理会它。转依即转识成智,转染污为清净,转八识为四种智慧,而其所依是阿赖耶识的种子异熟作用:执藏、能藏、所藏。为什么要有第三部分?因为这些法门非观光用的,这些法门是修行用的。

问:昨天提到戒定慧,戒就是止持和作持,止持和自我压抑有什么差别?

例如我坐在冷气机出风口前,冷气的送风很大,我很想起身把它关掉,关小,但怕会干扰大家,这样就有压抑的情况存在。但想借境修行,观照自己压抑的东西是什么?因此专注老师的说法上,可以忽略它的存在,但它还是存在的,并无法完全消除。

答:佛教的修行不用自我压抑方式,绝对反对自我压抑,压抑并没有解决问题,只是把问题压入阿赖耶识(潜意识)里,有一天它还是会冒出来的。佛教修行不是用压抑,而是用一种消融的方式。你问止持和自我压抑有什么不同?止持,为什么要有戒?戒是让我们更安全、更快速地到达目的地,更让我们安心。就如我们在路上行车,大家遵守交通规则,我们就很安全,很快到达目的地,没有任何危险,故大家要遵守交通规则。再以另一角度看,好像它限制了我们的自由,其实它是在保障我们的自由。若没有戒,没有交通规则,我们开车就无法那么顺畅,戒的目的是要让我们达到定,而非自我压抑。

戒在梵文之意为清凉,因守了戒后,心就可以不担忧,不慌乱。为什么我们会恐惧、慌乱、担忧?这是因为我们的戒守不好。因果不爽,若不守戒做了坏事,将来必有不好的果报,心必然会乱,会担忧恐惧。若守了戒,心就会清凉。

心能用转化的方式,很好。但仍然听到冷气机的声音,是表示心还没有办法专注,心还散乱;心易受干扰,没有专注。换言之,你专注、正念的力量,小于外面干扰的力量。修行就在修这个,外面或自己情绪干扰的力量,还有修行的定力,看哪个力量大。若修行定力大过于外面干扰的力量(混乱之力量),就听不到冷气机的声音,而且可以进一步修行到即使听到冷气机的声音,却不受影响,这是用观的力量,亦即我觉察到冷气机的声音,但不受干扰,知道它只是一个现象,它是缘起,是空无自性。外面的声音可以听得很清楚,但不受干扰,这才是修行的所谓正念。正念并非没有听到声音,专注才没有听到声音,但这还没达到修行的终点。修定的终点是不受冷气机的干扰,这只是定;可以听到声音,但不受干扰,才是慧。慧是用观的方式,观到它的缘起无自性,这样就不受干扰。现在我们谈不上定,更谈不上慧,所以很容易受外境干扰。先修定再修慧,即修观开智慧后,声音照听,但声音干扰不了我。我眼睛照看,但所有景象都干扰不了我,这样就对了。漂亮的衣服照穿,但漂亮的衣服干扰不了我,这样整个就超越了,那就是慧,即证得空性,就达到自在无碍、度一切苦厄的目标。

问:如何利用唯识学来修行,如何转识成智,请再详加说明。

答:唯识学第三部分是修行用的。首先了解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我们作为人,眼耳鼻舌身意,一定要用的。眼耳鼻舌身五识一定要作用,而第七、八识很深,很细微,不易观察到;第七识还比较观得到,第八意识就很难了。在修行之因地开始时,眼耳鼻舌身一定要作用。第八意识太深太微细,就把第八识暂时放下。最容易修的是第六识,即意识、想法、思维。第六识的思维都是遍计所执性,即都有见分,都有成见存在,是受第七意识的影响。第七意识叫做我执识。

我们先从第六识修行,我们都是受到自我成见的影响。修行一开始怎么办呢?暂时缓一下,不要立刻反应,对于任何所见到的事,接触到的影象,不要只看表面,要仔细观察。例如桌子在世俗谛的观念,它叫桌子。

世俗谛的观念,在《俱舍论》原始佛教中,还没很明显提出世俗谛和胜义谛的分别。《成实论》或经部宗的理论,才开始提出有世俗谛和胜义谛的分别。来到大乘,更强调世俗谛和胜义谛的统一。

换言之,桌子在大乘角度,只是我们众生共同的业力所感,世俗谛称之为桌子,但在胜义谛,它不称为桌子,它是空性。故世俗谛与胜义谛对桌子的看法表诠是不同的。现在要如何观察?对任何一现象,世俗谛是缘起有,是假的。在缘起有的当下,它就蕴含着胜义谛,就是性空,一定要这样思维。当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接触到外境,所接触到的讯息传给第六意识要思维时,要知道过去的思维都是世俗谛的思维,也就是相对二元的思维,桌子当然不是椅子,当然不是地板。现在更超越了,当眼耳鼻舌身接触到外境,所得的讯息,知道这是世俗谛的东西,是假的,缘起有的,是虚幻的,暂时的,无常的,无我的。胜义谛则知是性空,此时,妙观察就出来,就不被任何现象所迷惑了。有了妙观察智,第六识就转成功了。不要只是依世俗谛缘起有的现象去诠释任何事物,晓得任何事物都是性空,这样第七识就可以开始修,即去除我执。我们有大小苦乐的分别,因为先冒出一个我,有我之后,就有前后左右上下之分,只要把我那个座标拿掉,所有就平等了,第七识就转为平等性智。等到因地的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就成功了,自然第八识就清净了。

因为通过第六、第七识接收来的讯息,传达到第八阿赖耶识都是清净的,所以阿赖耶识内的种子都是清净的,将来现行为眼耳鼻舌身意时,也必然是清净的。

简单的结论:唯识的修行就是前五识必须作用,而第八识太深了先不管它,先修第六识。要体认世间的任何知识都是世俗谛,世俗谛是现象有(缘起有),世俗谛的当下,本身就是体性空。

时时刻刻在思维一件事,就得知是世俗谛在思维。世俗谛的当下,就有胜义谛,就是性空。将世俗谛与胜义谛同时思维,即缘起性空同时思维,就可以超越很多烦恼。若转成功了,第七识当然就可以平等看待一切;因我的座标已经抽掉了,第七识就转成功。第六、七识转成功,第八识自然就清净,前五识也必然就清净。既不会落入缘起这一端,也不会落入性空另t端。有人修学佛法后,可能又走极端,有人执着缘起这一端,有人执着性空那一端,都不对,一定得把缘起与性空凑和起来,融合为一。缘起就是性空,性空才能缘起,这样唯识学就能修行成功。

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因为第六识在思维、思想,要知道所有一切事情都是世俗谛。世间法相对概念中就是体性空,这样就能转成功,修行成功。此后不要只是依世俗的观念来了解,世俗称之为桌子、椅子、地板、人等等,要知道这只是世间人的假名,世间人的约定俗成,共业的习惯性称呼而已,其实它是体性空。把缘起和性空凑合在一起就是第六识修行成功,转为妙观察智,平等看待一切,就是达到平等性,即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一切都是平等,一切都是缘起性空。缘起就等于性空,性空就等于缘起。

问:观的方法就是体相用都用上?

答:是的。

问:老师说把我的座标拿掉,是不是事情发生时客观化,客观地跳出来看那个生气的人或烦恼的人?

答:对,对。当我们在禅修,修止观时,观就是用这种方法。观呼吸,观气脉明点时,就是用这种方式。即抽掉我的座标,用第三者客观的方式来看,就可以把第六识有分别的、二元的思维概念转成妙观察智。生活中每—状态,都试着把自己抽离,都是如此思维。这有何好处?当问题来时,可得全面性思维,而不是像过去以自我的见分,自我的成见来思惟而已。我们都受过去观念的影响,思维都局限在很小的管道、牛角尖中思维而已;现在把牛角尖抽掉,可得到全面的观照,对我们的工作、生活都很有帮助。我们经常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别人的问题、烦恼,但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就是我执让我们看不到。为什么佛教教我们内观和内省?这是因为生命的存在有身和心,佛法不否定身需要的满足,更追究到心的满足。心满足时,所有的一切都满足啦!心是原动力,心在哪里?心不在肉体上,也不在肉体内。唯识讲八个心、八识,我们的心到底在哪里?在缘起。禅宗修行到无心、无念的状态,就是离开八识的作用,进入智慧,照见空性的状况。日常生活中都可以体会心也是缘起,故知“心无我”,五蕴无我也是这么观的。众生有的认为肉体是我,有的认为感受是我,想蕴是我,行蕴是我,识蕴是我,或五蕴合起来是我。但一分析以后,色受想行识都是缘起,都不是真实存在,都一直在改变;而可以进入空性的就是涅槃,涅槃可以度一切苦厄。佛教各法门,理论都相通。经由如此整体性地观照,使我们工作更加完美。

问:第六意识与第六感相同否?

答:第六意识具有思想、思维的作用;第六感是自己的智慧,灵光一现出来,由第八阿赖耶识出来的。第八阿赖耶识,在大乘后期提出一个理论,空不空如来藏,称为如来藏识。凡夫是染污的识,称为阿赖耶。但是把染污的阿赖耶识修行成功,转成功了就变成如来藏,如来藏就是含藏如来,即佛之所在,换言之,佛就在阿赖耶识中。成佛即阿赖耶识转化清净成功,阿赖耶识在染污的当下即有佛性,否则怎么修都不可能成佛。譬如金矿中必然有沙亦有黄金,否则怎么提炼都提不出黄金。阿赖耶识因有如来的种子、种性在里面,故我们可以提炼阿赖耶识,当杂质去除后,如来种性、如来的因素就呈现出来。我们的第六感就是阿赖耶识中之智慧如来的成分,当我们没有贪嗔痴慢疑的干扰时,智慧就出来,如来藏就显现。修行、打坐为什么智慧会出来,因此时没有贪嗔痴慢疑,故如来藏自然就出来。当有贪嗔痴慢疑,如来藏就消失,阿赖耶识之染污就出来。第六感即如来藏识中之如来种子、如来智慧显现出来的。突然有灵感来的当下,是因为没有贪嗔痴慢疑,没有任何烦恼,没有任何分别心,没有对立冲突的心,心非常宁静;安静的当下,第六感才会出来。第六感出现时,心一定是很安宁的,绝不可能在心乱时出现。灵光一现出来的,是我们众生的本能。

问:为什么没有第五感或第七感的名词?·

答:第六感非佛教的名词,是西方心理学的说法,第六感是指见,闻、嗅、尝、触之外的第六种直觉。

问:为何有世俗谛与胜义谛?

答:这还是分别,因此《中观论》言:“诸佛以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以第一谛。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不得证涅槃。”换言之,中观讲到最后,世俗谛与胜义谛是不分开的。胜义谛是超越的境界,凡夫的认知没办法了解的,一定要先清楚世俗谛,先从相对的概念、现象界去了解。等到现象界妙观察了,就可得到空性。故世俗谛与胜义谛亦是假名,是假名安之,世俗即胜义,胜义不离世俗,此即中道。比如,大家都用科学家角度来看,我们怎么运作?科学家的角度是没有白天、晚上,没有现在是九点零五分的概念。因为九点零五分是假的。假如不依世俗谛的话,完了,就等于是没有规矩,世间就乱成一团。世俗谛是缘起,胜义谛是性空,虽然二者在体性上无别,但因缘不同故生起不同的显相。众生迷惑,因而生死轮回,佛怜悯众生,故说二谛以引导众生趣入涅槃究竟,解脱烦恼。

问:中道义为何?

答:中道原指不苦不乐的八正道修行方法,发展成理论之后,则有缘起中道、八不中道、阿赖耶中道等远离常断二见的实相观。龙树菩萨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因缘所生法,即是缘起;我说即是空,缘起就是性空;亦为是假名,其实我们称之为缘起,称之为性空,统统是假名,假名只为沟通起见,为让我们去证入涅槃,为让我们去得第一义,得圣人之境界,此即中道。

问:何谓一心三观?

答:这是天台宗之理论三二谛是真谛、俗谛、中谛。空假中三谛之理论是从中观二谛的理论再延伸。龙树菩萨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缘起是佛法的理论基础,缘起则可空、假名、中道三个角度去诠释,此即天台宗的三谛。这是佛教思想的演进,印度的中观思想传到中国后,天台家就发展出圆融三谛、一心三观的观念,在印度、西藏都没有一心三观。一心三观、一心三谛的观念是很深、很高的境界。中国佛教是非常深、非常好的哲理。一心=一观就是一念心生起之时,观一切万法都是体性真空、缘起假有、空有不二(中道实相),当下具足真谛、俗谛、中谛三二谛是三而一,统摄于一心。修行者如能一心三观,那是最高境界。要达一心三观之前,得先修空观,再修假观,第三步修中观,次第修完才能一心三观,才是圆满境界。当修第三步中观时,是圆满了但仍未达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是一心三观,一心三谛,三谛圆融。

问:用第六意识来观,与提起正念相同吗?知易行难,知与用之间的差距,得用实修来补足;只用第六意识来观,有实修的功能吗?

答:所有的修行,从唯识学的角度来说,都是由第六意识开始修,由想、思维方面开始修,改变我们的念头,这就是转念的功夫。但以第六意识来观,还是有别于提起正念。以第六意识来观,是属于分别心的抉择;正念则是无分别的观照。修行者必须时时刻刻都正念分明,如果碰到境界才提起正念,就已经晚了一步。各位来这里实修的可贵,即让心先安定,培养心的敏锐觉察力。在即将要反应之前,也就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观照其寂灭,禅宗称为参话头,要在一个念头产生之前就已觉察到,实修就是修这个功夫。一个贪嗔念在焖烧之前就已觉察,此即实修。锻练在一念未生前,就要觉察;这样实修一段经验之后,心就会很敏锐,很安定,则正念力量更强。若光在日常生活提起正念,当然可以,但力量不够。

问:以第六意识去观,可以查察念头于未起之前?

答:可以,因为我们以第六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观,譬如观桌子不是桌子,这时已是在实修。禅坐、四念处或其他禅修方式,都不离止和观,而且止观要双运。不论观呼吸、观左右脉,或观气脉明点,都是止观同时运用,就可产生定和慧。修行时如果培养出止观能力,在日常生活里就比较应用得上,因为力量比较强,比较好。观,不只观念上接受“桌子即非桌子,是名桌子”而已,还要以禅定心观察到“桌子不是桌子”。但我们往往在情绪、反应来了,才想到观,那就太晚了。实修即训练在反应之前,就要察觉到。

问:有句话“聪明者戒黠,刚强者戒暴”,算不算修止观?

答:不算。这句话非佛家语,应是儒家要求做好一个人而已,是世间法,仍属于戒的部分。佛家先止恶行善之后才修定,之后再修慧。这句话是初浅基本作人的道理而已,还没进入修行。佛家有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及究竟道等五位。这句话是资粮道之前行,连资粮道都还谈不上。佛家前行,要作五停心观,五停心观比做人基本道理还要高,那句话还没谈到修行。

问:学了唯识学后,会不会变傲慢、狂妄?以前总是认为修智慧就好了,但现在已醒悟,只修智慧是不够的,对吗?

答:知识不是智慧,只是狂慧,或是知识分子的想蕴而已,非真实智慧。真实智慧一定要身体力行,透过真实的止观修行得来的才是。知识只是世间的世智辩聪,非佛家的般若智慧。佛家的般若智慧,要从文字般若、观照般若而证得实相般若。修行要从文字般若开始,文字般若即听闻或研读经书,因此知识还停留在文字般若的阶段,连观照般若都还谈不上。观照般若一定要实修,实修的结果证得诸法实相,称之为实相般若。实相般若,才是佛家所讲的般若智慧。

问:在日常生活中,将世俗谛与胜义谛同时观起,有什么作用?

答:要知世俗谛只能解决世间法的问题,胜义谛才能解决出世法的问题。换言之,胜义谛是用超越的方法来解决世间法的问题。为什么要有胜义谛?就是要我们超越世俗谛,超越世间法。

譬如:肚子饿还是要吃东西,饿是空性,并不是没有;饿是缘起,无自性,饥饿现象还是有。中观讲破执不破法,其目的在破我们的自性执。—般凡夫都执着自性。执着什么?譬如“我病,我不会好,我好可怜啊!我为什么老是病?”这是自性执。因为病也是缘起,也会改变,可能好的。若老是自性执,则病永远不会好。若老是这种思想:“我为什么那么倒楣?为什么从小多病?吃什么药都不好?多病再怎么链锻,再怎么注意、治疗都不会好。”这就是自性执。一有自性执,病就永远不会好。病要好就得先破除掉自性执,要想病是缘起,是有很多原因的;病是无常,是可以改变的。因为性空,所以可以改变。

世俗谛在解决世俗的问题,是第一步,譬如我们要吃好,睡饱,身体要健康,是第一步。第一步已经满足了,是不是就够了?不够。很多人说为什么要修行?为什么要学佛?我做一个好人就好了,我又不害人,我为什么要修行,很多人这么说。没有吃到苦头,一直都很顺利,不必修行。这是只把世俗谛、世俗法做好,但烦恼仍然在,仍在世间轮回。我们应超越世间轮回,因为世俗谛的好,只是花无百日好的好。花不可能永远盛开,鲜艳;花开必然会花落,这是无常、空性的道理。为了避免花开花落带来的伤感,必须要有胜义谛才能超越伤感。先了解到花开必然花落,人生必然会有老、病、死的变化;一件事必然会有不同角度的看法,有快乐,有烦恼,是世间的现象,这些现象是存在的,但佛法告诉我们,它是空性,它是缘起,因此可以改变。把世俗谛及胜义谛同时提起的意思,就是让我们对世间法的掌握更好。

一件问题产生之后,要以世间法角度去看它。世间法并不是不分善恶、好坏、大小,但我们不想让善恶、好坏、大小来影响情绪,影响我们对一件事的客观观察,因此必须要有胜义谛,要有出世间法。因为善恶、好坏、大小是缘起,是空性,是暂时的。我要让它更好、更圆满。利用缘起的当下性空,这样信心就来了。虽然我现在遇到烦恼、挫折、痛苦,我知道这是暂时的缘起现象,我可以加上善的缘,培植善的因缘,可以让它变好或更好。如此处理事情就会更圆满。亦即不要有烦恼,不要让不恒常的世间法来干扰到我的智慧。不是认为它是缘起,是性空,所以我就不理它,这样就是顽空,不是真空。顽空,即反正—切是空性,一切都是虚幻,是假,不必理它。  “不必理它”这种消极态度只会让自己向下沉沦,无法往上提升。

要往上提升,须了解一切皆是空性,了解要往上提升一定要有往上之因缘。这样事情才会更好。用性空的态度,去接触世间之事情,角度会更广,心胸会更广,用全体、全面观照,可以让事情更加圆满。好像昨日所讲,从去年到现在,一年的功夫,荒地变成庄严的道场,这就是无常。有的人以顽空的角度看事物,无常就变成一种障碍;但是对一位修行者、一位积极者而言,无常就是成功、胜利的凭藉。如果恒常,就不可能改变。正因为无常,故可以变得更好,这样思维,就是“空”给我们的好处,不然就掉入顽空,掉入偏空,那就不好。大乘佛法是要真空,要毕竟空,要菩提心,往善的方面去思维的。

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来共同分享种种问题,因为人世多病,要先去病,然后才能补身。生病的人补身是会“束”起来,会死的,故有病得先治愈。

摘自《慧炬》471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