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惟觉法师:生命的源泉──中道思想的介说


 2024/9/5    下载DOC文档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一)
于自由时报91.02.26(二)刊载
 
 
 
  维持人类生命永续发展的源泉有三种--生活、生存、生命。「生活」属于物质的层次。如果我们的物质生活缺乏,衣、食、住、行就成问题,人也不易生存下去,所以物质生活可以说是个源泉。然而,人的欲望无穷,而物质生活的发展却是有限的,有时候到达一个顶点、到达某个时节因缘,物质就会逐渐退化消减,所以,生活仅可称为小的源泉。
 
  其次,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能够很尊严地生存,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这也是一个源泉。这个「生存」的源泉又超过了第一个生活的源泉,我们可以称它为中的源泉。
 
  第三是「生命的源泉」,也就是今天所要谈的主题--「中道思想」。这是无穷无尽的大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我们能够深切体悟生命的源泉,那么,生命就是无穷尽的,活在世界上就变得很有意义,充满了光明与希望。
 
  「生活」是一个小的源泉,「生存」是一个中的源泉。小的源泉一旦遇到天干、地旱,就会干涸。中的源泉遇到地震、水火等大灾难,这个源泉也会断掉。「中道思想」的大源泉,却是无穷尽的,无论遭逢人祸,或海啸、风暴、地震等天灾地变,只要把这个恒常不变的源泉找到了,我们的生活、生存、生命始终是光明的,乃至于是无有穷尽的。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二)
于自由时报91.02.28(四)刊载
 
 
  上一期的禅心世界谈到,维持人类生命永续发展的源泉有三种,一个是生活,一个是生存,一个是生命。其中,「生命的源泉」才是无穷尽的大源泉,也就是今天所要谈的「中道思想」的源泉。
 
所谓「中道」,一个是思想,一个是实相。「中道思想」是指我们的意识形态。思想的种类很多,有学术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乃至于政治思想等;可是这些思想,都不十分完美、圆融。举例来说,现代的科技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是有利有弊的;如果没有中道思想的清净心、慈悲心与平等心,高科技发展到最后可能会毁灭人类,所以中道思想是最高、最完整、最圆满的思想。
 
然而,有了思想还不够,还要付诸行动,把这种思想落实在我们的生活上,这就称为「中道实相」──实实在在的心境、实实在在的相貌。
 
  我们这个世界是属于相对的世界,不论人、事、物,都是在相对当中。譬如开灯是明,关灯就是暗;善恶、美丑、内外、动静、正邪、是非、凡与圣、佛与魔、成功与失败,功德天与黑暗天。而在这错综复杂的相对世界当中,我们要如何因应?那就必须找到一条出路。这一条路就是中道思想与中道实相。「中道思想」与「中道实相」是迎接廿一世纪来临的两个大法宝,能为我们找到一条更光明的大道。中道思想是指我们的知见要正确,中道实相是指我们所有日常生活的行为要能够落实在中道实相上,才不会走远路、走错路。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三)
于自由时报91.03.02(六)刊载
 
 
 
 
  我们这个世界确确实实是相对的世界,不论过去、现在、未来,古今中外都是如此。相对的世界是不完美的,因为在相对当中,每个人有自己的主观意识,看每件事情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既然看法不一样,所以很难达成共识;由于无法取得共识,彼此之间就产生是非、争执,乃至于形成仇恨、斗争。这都是由于没有契悟中道思想,也没有达到中道实相境界的缘故。
 
宋朝苏东坡先生有一首「题西林壁诗」,描述了我们这个世界是相对的世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站在山的横面来看,它就是一个岭;站在侧面来看,这个岭就变成一个山峰。那么,它究竟是峰还是岭?如果我们站在远处来看,这座山就很低、很小;站在近处来看,就觉得这座山很崇高峻挺。究竟这个山是高?是低?而在这个相对的时间、空间当中,又存在一个主观的我,所以,每个人看到这座庐山,所作的结论都不同,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如此。
 
  在这个错综复杂相对的世界当中,怎么样才能拿捏得很稳?可以进,可以退;可以前,可以后;可以左,可以右;动也动得,静也静得,所有一切错综复杂的现象,都能正确地掌握。要达到这个境界,我们就必须要了解中道思想与中道实相。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四)
于自由时报91.03.05(二)刊载
 
 
 
 
  中道思想的根据与渊源,可以分成儒家与佛家的中道思想二方面来谈。儒家中道思想的第一个根据是《尚书‧大禹谟》中所谈:「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中庸》也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喜怒哀乐,始终无法调伏,如果我们想要将之转化成清净心、不动心、智慧心、慈悲心、无漏心,那就必须在喜怒哀乐未发之际,不但不起恶念,连善念也不生,保持当下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这就是中道。
 
《大学》也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白我们每个人本具的性德,即是中道。唐朝韩愈《师说》亦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一个好的老师必须具备这三个条件,其所传的道就是中道。国父孙中山先生是革命家,也是宗教家,他对于中道非常有研究,并曾提到:「余之革命,在继承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相继不绝之道统。」这就证明,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讲,中道都是非常重要的。《论语》云:「朝闻道,夕死可矣。」体悟到这念心,就是找到生命的源泉;契悟到中道,我们的生命就能超越生死,是无穷无尽的。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五)
于自由时报91.03.07(四)刊载
 
 
 
 
  佛法中道思想的渊源始于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说:「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中道实相,也就是大众听法的这念心。
 
释迦拈花,迦叶微笑」,祖师代代相传,所传的正是当下这念心。龙树讲《中论》,以「八不中道」──「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去亦不来」--八个大原则来契入中道实相的道理。龙树菩萨之后,天台宗的祖师北齐慧文大师,看到浩瀚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不知该从那个法门开始入手,于是就把当时通行的经典摆满桌子,并思惟:「我闭着眼睛随手取到那部经典,就研究这部经典。」祈求三宝慈光加被后,顺手一拿,就是龙树菩萨的《中论》。慧文大师在研究《中论》时,读到:「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便开悟了。
 
禅宗法脉一脉单传,从释迦牟尼佛传到达摩祖师,再续传到六祖惠能大师。依《六祖坛经》记载,五祖弘忍大师一日召集门人作偈,神秀大师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听到这个偈子之后,即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大师悟到的是空性。悟到空性还不是真正的中道,因为中道除了空性以外,还有不空;空是真空,不空就是妙有。
 
  其后,五祖大师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大师终于大彻大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就是悟到当下清楚明白的这念心。这念心人人都有,具足有无量的功德、智慧,乃至于神通妙用。这也是《大学》所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白了这些道理,就能了解中道思想与中道实相确确实实是我们生命的源泉。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六)
于自由时报91.03.09(六)刊载
 
 
 
 
  这念心,人人本具。若要契悟,最直接了当的方法,就是当下这念心不想过去、现在、未来。因为想过去,这念心就攀缘过去:例如想到过去的成功、美满,而现在什么都没有,心当中可能会产生悲哀的感受;如果是想到过去吃的种种苦头、承受的种种打击,可能又会伤心、掉泪。所以,佛法告诉我们「过去心不可得」,无论是好、坏、成、败,或者是喜、怒、哀、乐,都已经过去,再想也没有用。
 
我们不但不想过去,也不想未来。因为未来的事情还没有到,想多了也是一个梦境,幻化不实,令人徒生欢喜或烦恼,所以未来心也不可得。为什么现在心也不可得?因为我们认为是现在,现在马上又成为过去。举例来说,早上起床是一个心,我们以为「起床」这个心是实在的;起床以后穿衣服,起床的这个心消失了,穿衣服的这个心又现前了。穿衣服的这个心是自己吗?不是的。穿了衣服马上又要漱口、洗脸,穿衣服的这个心成了过去,漱口洗脸的这个心又现前了。依此类推,柴米油盐、上班下班,都是这念心的生灭,所以现在心也不可得。
 
既然现在心是生灭,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也不可得,三心皆了不可得。假使我们这念心达到这个境界,当下这念心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就是《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念心就是我们常住不灭的真心。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七)
于自由时报91.03.12(二)刊载
 
 
 
 
  悟了这念心,就是中道、就是实相。从过去到现在,我们的心不外乎喜、怒、哀、乐种种境界;因为心始终在攀缘,所以就像河里的波浪一样,得不到宁静。我们了解之后,当下契入中道实相的境界,这念心就能风平浪静,像一潭止水一样,也就是所谓「不思议」的心。
 
「思」是第六意识的作用,想过去、现在、未来;「议」则是口说种种道理,如评论是非、辨别正邪……等。然而,只要念头一动、嘴巴一说,就是语言文字,不是中道实相了。
 
凡夫的心当中都有波浪、尘垢。一个念头就是一个波浪,所以,我们从早上到晚上,心中不知起了多少波浪。我们心当中有很多杂念: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邪见。贪心有很多种:贪财、贪色、贪名、贪食、贪睡,这些都是「尘垢」。所以,佛法中八万四千法门,就是对治、去除心中的尘垢。尘垢去除了,我们的心就是一片光明。
 
这念光明的心就是实相,是人人本具的,但是由于迷失了当下这念清净心、迷失了中道实相这念心,因而感到空虚、烦恼、痛苦。因为这个世界是相对的,所以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坏、有去必有来、有亲就有冤、有爱就有憎。如果我们要超越相对,就必须契入「中道实相」绝对的心境。
 
如果我们悟到这个绝对的心境,就超越时间、空间,及一切相对的境界。超越,并不是离开这个世界,而是找到了心之体,若能悟到这念心之体,就找到了生命的源泉。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八)
于自由时报91.03.14(四)刊载
 
 
 
 
  中国历史上有位彭祖,活了七、八百岁,有五十个太太、九十多个儿子,仍然觉得自己得到的很少、生命很短,还想上天去祈寿。所以人不管活多少岁,到最后还是要死。即使生到天上,只是寿命很长而已,到最后仍会死亡。
 
无论贫穷、富贵,死亡这一关无人能免。有钱的人,感到生命短暂,干脆大吃大喝享受一番;有权的人,玩弄权势来膨胀自己,以得到满足,这些都是不对的观念。当我们拼命享受财富、滥用权势的时候,就已经在造恶业。造了恶业以后,总是逃不过因缘果报。不管信宗教也好、不信宗教也好,这是宇宙间的定则。
 
而没有钱、没有权的人,看到别人有钱、有权,非常羡慕向往,也想设法弄些财富。但是既没有钱,又想过这种花天酒地、吃喝玩乐的生活,该怎么办?于是偷盗、抢劫,乃至绑票勒索,不但犯法,心当中更是愈来愈黑暗;现世锒铛入狱,死后轮回地狱、畜生、饿鬼三途恶道,始终是在黑暗当中。
 
现在这个社会,乃至于全世界,都有这种乱象,这就是不了解生命的意义。如果明白中道实相,了解我们的生命是无穷尽的,就绝对不会做这种愚痴的事情。这些道理是人人可契悟、修证的。这种观念就是正知正见,有了正确的思想观念,就会认识生命的真谛及生命的可贵。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九)
于自由时报91.03.16(六)刊载
 
 
 
 
  明白中道实相的道理,了解生命是无穷尽的,即是正知正见;有了正确的思想观念,就会觉得生命是最可贵的。世间上的钱财是一种物质生活,是有限的;这念慈悲心、智慧心、清凉心、不动心,才是无穷尽的财富。物质的钱财是生灭的,有得必有失,得到了大财富,担心买股票可能会泡汤、投资可能会失败、借给朋友可能一去不回、放到银行利息又太小、台币贬值……,行住坐卧都不安稳。财富增加了,心好象暂时得到了满足,但是,这种满足无法长久,因为这些财富是靠不住的。
 
「人贫不是贫,心贫实是贫。人贫能养道,是谓贫道人;心贫无智慧,堕入饿鬼身。」所以心灵的贫乏,不能依靠财富;有了财富还是很贫乏,因为我们的心,始终很难满足,中国有一句俗话:「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凡夫众生有了十万想一百万,有了一百万想一千万,始终没完没了。佛法里提到,什么是最富?修善、知足最富;乃至于「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我们听经闻法,悟到了真理,这个就是最大的富贵。
 
一切山河大地都在我们这念心当中,所以这念心是最富贵的。老子《道德经》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做学问是加号,中道实相是个减号。当我们把心当中的垃圾:所有的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邪见,洗刷得干干净净,当下这个中道实相,这个清净心、无为心马上就会现前,大放光明。这念心具足无穷尽的智慧、功德、寿命,不是真富贵是什么呢?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十)
于自由时报91.03.19(二)刊载
 
 
 
 
  清净心、光明的心才是最富最贵的,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拼命在权势、名利上追求肯定和满足,是很难达到富贵的;就算达到了,可能已做了很多对不起自己和别人的事情。
 
中道实相的心境是一念不生,也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个心,无论行住坐卧,都保持正念、无念。这一念心非常地微妙,据佛经记载,只要一动念,天上的人、乃至一切鬼神听到,就像打雷一般。如果这念心清净了,没有人我是非,达到一个绝对的境界,那么,看到这个世界就是净土。
 
要想生净土,先要从我们这念心开始,要时时刻刻回光反照、检讨反省,心清净了,世界就清净;心安了,世界就会安定。现在的局势,整个社会、整个世界都不安定,许多人认为台湾不安,就想移民到国外,想找一个安身之处,结果始终找不到。为什么?因为全世界的人,心都不安,那里找得到安身的地方?但是,如果我们的心安定下来,坐在这个地方,这里就是佛土,走到那里都很安全。要想过太平的日子,这念心必须保持四平八稳,就像天平一样。如果做到了,确确实实这个世界就变成了人间净土,甚至只要有一半的人做到了,台湾就是人间净土,这必须靠每一个人来努力。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十一)
于自由时报91.03.21(四)刊载
 
 
 
 
  明代理学家王阳明先生官场失意,被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刚开始对于失去名利富贵感到非常丧气,有一天忽然想通了,他认为,儒家说人生在世,一个是作官、一个是修道,现在官场既然失意,就应该修道。然而道在那里?《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又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欲达到圣人的境界、圣人的智慧,根本就是在「致知」,也就是要端正思想、知见。要达到圣人的思想、知见,就要从「格物」开始做起。
 
历代各家对于「格物」的解释各不相同,最盛行的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先生所提倡的「即物而穷理」--研究宇宙万事万物的道理,穷究其本源。在这样的学术风潮当中,阳明先生希望能契悟圣人的知见,于是即物而穷理,开始研究万事万物的第一因。但是从何研究起?研究什么?他看到住处前有一竹丛,就研究竹子。竹子为什么是空的?竹子为什么是一节一节的?各是什么道理?
 
阳明先生就这样研究一个月、二个月下去,最后开悟了。他悟到「格物」不是去研究外在的事物,而是要「格」除心中的「物」欲烦恼:名利、财色、人我、是非……,这才是格物真正的意义。凡事都要往内看,反省检讨、惭愧忏悔,看看心当中有没有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身口二业有没有过失?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十二)
于自由时报91.03.23(六)刊载
 
 
  阳明先生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有一天吃饭时,忽然发现自己的毛病。他有一个瓷碗,非常名贵,每天吃饭都要欣赏一下,感觉这是莫大的喜悦。今天却发现,现在自己落到这般田地,为什么还贪爱这个瓷碗?于是检讨反省,从现在开始,绝对不再贪爱这个瓷碗。可是到下一餐吃饭时又忘记了,看到这个瓷碗还是很欣赏,忽然发现自己的过失,怎么始终不容易改?又再警惕自己一次。经过第二次、第三次,心中始终放不下,牵肠挂肚的,结果干脆把这个瓷碗敲一个缺口,就再也不贪不爱了。
 
阳明先生心当中一下子就落实了,再也没有什么可贪可爱的,他的心境又向前提升了一大步。慢慢地,这念心愈来愈宁静,也有了感应;有一天朋友来看他,人还没有到,他就预先知道,这就是清净心所起的作用。
 
这念心清净了,就有神通、感应,是无远弗届的。因为我们的心量是无量无边地广大,没有远也没有近。举例来说,孩子到美国读书,父母亲天天都在挂念孩子的学业、饮食,乃至于身体建康,想久了以后,心有灵犀一点通,晚上作梦就梦到孩子生病了。打越洋电话一问,果真生病了。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我们的心不受山河大地的遮障,每个人都有这种智慧、妙用、感应。但为什么没有现前?因为心当中有波浪、尘垢,产生了执着、障碍,所以这念心不能得到宁静。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十三)
于自由时报91.03.26(二)刊载
 
 
 
 
  阳明先生修心的功夫慢慢有了进步,尚希望百尺竿头再进步,达到圣者的境界。他觉察到当自己的身体疲倦时,妄想、瞌睡便会来,马上造成修行用功的瓶颈,于是他想了一个对治的方法:佛经里所讲「无常」的道理,最能令人提起道心,如果制作一口棺材放在身旁,时时提醒自己人生无常,如此一来,就会提高警觉,再也不敢打妄想、打瞌睡。慢慢地朝这个方向用功一段时间后,又悟到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悟到这念心有体、有用。
 
「无善无恶心之体」,就是这念心不起善恶,等于《中庸》所说:「喜怒哀乐之未发」的这念心,这是生命的源泉,就是心之体。「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这念心有体有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不可能不起心不动念,所以还是要「知」--知道我们现在这念心是善念、恶念,如果是恶念,马上检讨反省,并将它转化;如果是善念,就要择善固执。
 
佛法讲「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长,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恶念令灭除,未生恶念令不生」,时时刻刻都要返照自性,为善去恶。到最后不但恶的念头不起,善的念头也不执着,始终归还原点,从用又归于体,这就是开悟的境界。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十四)
于自由时报91.03.28(四)刊载
 
 
 
 
  佛经所谓的「正念现前」、「实相」,以儒家而言就是「清明在躬」。这念心清清明明,时时刻刻觉性现前,就是生命的源泉,能令我们受用无穷。假使明白了这个道理,便会觉得人生很有意义。每个人都有这念心,所以我们不仅要尊重每个人的生命,更要尊重每个人的人格,此即佛经中所说的:「人人都有佛性、人人皆当成佛」。
 
虽然人人皆有佛性,但佛性现前与否,就要下一番功夫,让这念心「站得住、站得长」。能保持五分钟正念现前,就证到五分钟的实相,成了五分钟的佛;能够保持一个钟头,就证到一个钟头的实相,成了一个钟头的佛。以此类推,白天、晚上、顺境、逆境,乃至生病、老死时,假使时时与实相相应,就是如来住世。
 
有些人觉得现代生活这么繁忙,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空闲,可以专修当下这念心?所谓「物格而后知至」,只要把心当中的物欲烦恼格除掉,就能够端正思想、知见;「知至而后意诚」,思想、知见端正了,心意就能真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意真诚,心就端正了;「心正而后身修」,心端正,人格也就健全了。进一步,「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就是儒家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在佛法中则称之为福慧双修、自利利他。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十五)
于自由时报91.03.30(六)刊载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学打坐,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甚至于走错路、走远路;坐到一支好香,或是看到一些境界,乃至于作了一个好梦,就误以为自己开悟了,这些是百分之百错误的观念。「开悟」是什么呢?就是悟到平常心是道,也就是悟到中道实相这个道理。
 
中道实相就是诸位听法当下的这念心,不是另外有个清净心、不动心。这念心有了烦恼,就要化掉,要处处作主、念念分明,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圆彰。静的时候什么念头都不起,不落昏沉、不打妄想,清楚明白、如如不动、处处作主;动的时候,则修一切善,无善不修;断一切恶,无恶不断;孝顺父母、恭敬师长、尊师重道、敬老尊贤……,一切的善事都要做,一切的恶念都要断除。如此,静也静得、动也动得,就真正是悟了道。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十六)
于自由时报91.04.02(二)刊载
 
 
 
 
  要契悟中道实相也有前方便,中台四箴行──「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将这四个佛法真实的道理运用在日常生活上,就是契悟中道思想的前方便。所谓「对上以敬」,即对于父母、师长、主管……等长上,要有恭敬心,佛法里讲:有一分恭敬心,就消除一分业障;消除一分业障,就增加一分福德和智慧。现在的社会普遍缺乏恭敬心,若有了恭敬心,人与人之间相处就没有种种芥蒂。
 
儒家也非常重视恭敬心,中心思想就是诚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疑心、慢心,恭敬心正可把疑心、慢心去掉,乃至于提升自己,使心中没有妄想、颠倒,达到诚敬的境界,此即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汉朝有一位李广将军,一日夜行时看到前面有一只「老虎」,马上拔箭猛力一射,一箭就射穿了「老虎」。上前一看,才发现原来是石头,根本不是老虎。他觉得很奇怪,自己怎么有这么大的力量,竟能一箭穿石?于是重新回到原位再射一次,却再怎么射也射不进去了。
 
因此,做一切事都要诚、敬、专注,若是能够专注,任何事情都能够有所成就。《遗教经》里也讲:「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现在一般人都希望心想事成,但是所用的是什么「心」呢?如果用妄想心、贪心、慢心,绝对不可能心想事成;用恭敬心、诚心,则必定有感应。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十七)
于自由时报91.04.04(四)刊载
 
 
 
 
  「对下以慈」,意即对于子弟、学生、部属,乃至对于动物都要有慈悲心,也就是佛经中所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人与人之间若缺乏慈悲心,就会彼此仇恨、斗争、排斥,始终争战不休。要想达到世界和平,首先需将瞋心化掉。
 
由于有了慈悲心,就能把心中这把瞋火化得干干净净,心当中就是一团和气、一片光明,如《孟子》所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社会上的争执也就能慢慢化解。进一步,不但是对人要慈悲,对于动物也要有慈悲心,例如,现在有保护动物的法令,就是由仁民而爱物--慈悲心从人扩展到动物的一种表现。
 
事实上,对别人慈悲才是对自己真正的慈悲。一般人在山林里看到毒蛇猛兽会害怕,就是因为深怕对方伤害自己,心当中都缺乏慈悲心,所以彼此相见会感到恐怖、深怕对方伤害自己,于是干脆先下手为强,彼此之间的斗争就是由此而起。所以,慈悲心是很重要的。
 
佛经上有一则公案: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和舍利弗走在路上,看到一只鸽子被老鹰追赶。鸽子很有灵性,知道世尊来了,马上飞到世尊的影子里,感觉很自在、很安祥。过了一会儿,世尊转个方位,舍利弗的影子覆盖到鸽子身上,鸽子马上全身发抖,心里很害怕。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舍利弗虽然已经证到声闻四果,断了瞋心等六个根本烦恼,可是还有最后的无始无明,还有微细的瞋心。而佛漏尽了一切烦恼,破无始无明,所以一点瞋心都没有。不但人看到佛很欢喜,就是毒蛇、猛兽,看到佛也感觉很祥和。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十八)
于自由时报91.04.06(六)刊载
 
 
 
 
  「对人以和」。对任何人都要和气、和合,所谓「家和万事兴」,和气才能致祥。人人都希望达到世界和平的目标,如果每个人把贪心、瞋心、痴心化掉,养成了和气、和合,家庭就能和气,社会也会和谐,乃至整个世界也就会和平。
 
「对事以真」,做任何事情都不可敷衍、居功、诿过、失职,否则都不能有所成就。只要认真、脚踏实地去做每一件事情,一定就能够成功。譬如,做学问要真,时时刻刻复习功课、不偷懒、不放逸;如果等到考试时才来抱佛脚,这就是不真。上班族也要真,不迟到、不早退、不居功、不诿过。做善事也要真,不是沽名钓誉,而是以慈悲心、平等心,本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来作善事。以研究学术的人来说,对事以真,就能成就自己的思想理论,成一家之言。
 
北宋范仲淹先生有《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就是真。
 
修行也是要真,要从「心」当中来修。打坐的时候要万缘放下,一念不生,不落昏沉、不打妄想,自己确实在心地上用功。有很多人不了解,以为学佛打坐是来附庸风雅,这种观念就是不真。所以,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真。
 
「中台四箴行──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是一个桥梁、方便,从这四个方向去努力,最后连四箴行也不执着,就真正回归中道实相了。
 
 
 
 
生命的源泉
──中道思想的介说(十九)
于自由时报91.04.09(二)刊载
 
 
 
 
  由于我们的思想不正、不净,不圆融、不自在,假使有了中道思想,做任何事情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并且有很大的空间;如果达到中道实相的境界,则人生的道路必是愈走愈光明,功德、事业也愈来愈有成就,这一生必定很光明,具足福德、智慧,进一步,将来必能超凡入圣。若想证到中道实相,则要依照「中台四箴行」的道理在日常生活当中来实践。要达到四箴行的最高境界,则要起「四觉观」。
 
所谓「四觉观」,就是心当中的四个方便:觉观、觉察、觉照、觉悟。「观」就是注意;「觉察」是察觉到我们心当中有很多很多的妄想、昏沉、各种毛病;「觉照」就是把烦恼照破;觉照之后,还要安住正念、安住实相,这就是「觉悟」。举例来说,大众听法时忽然打起瞌睡来,假使没有「观」,就不知道自己在打瞌睡,甚至朦胧间作了个梦,忽然醒来,还以为自己入了定,这就是没有「观」。如果有观、有注意力,一打瞌睡马上就会知道。所以,以打瞌睡的例子来说,知道自己在打瞌睡就是「观」;既然不对,一定要想办法来对治,这个就是「觉察」;用各种方法对治之后,没有瞌睡了,就是「觉照」;照破了,还有能照之心和所照之境,因此,又要归还原点,保持正念,这就是「觉悟」。
 
古人说:「捉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我们心中有很多贼人,时时刻刻都在偷取功德,因此藉由四觉观之方便来落实中台四箴行,最后必能达到中道实相最圆满的境界,达到了这个境界,我们的生命就会充满光明和无穷尽的希望!
 
(一)
行山愿海入不思议解脱门
于自由时报90.03.15(四)刊载
 
  普贤十大行愿,出自《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为唐朝般若三藏所译《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品。普贤菩萨为大众揭示,若欲成就如来殊妙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及普皆回向。菩萨即是以此十大行愿,证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
 
  古德云:「行如山,愿如海」,愿与行如鸟双翼,两翼相辅便能展翅高飞。经云:「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大乘菩萨,初发心即誓愿救度一切众生、誓成无上正等正觉。此十大愿,是普贤菩萨的弘誓,菩萨即此大愿,于自证之心性中,发起「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之大行,利乐一切众生;因此愿行而生起不可思议大智慧,超越一切世出世间的束缚,证入解脱境界。此解脱,非属众生受生死束缚之分别境界,亦非二乘出离生死而求涅槃之境界;乃是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不可心思口议之大乘解脱境界,亦即如来境界。
 
  普贤菩萨,是大乘佛法行愿之典范。吾人效法菩萨发普贤十大愿,修普贤十大行,当下就与普贤菩萨的法界相应;以万行因花,庄严无上佛果,必能圆满福慧,成就如来功德,契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十大行愿(二)
一者礼敬诸佛1──礼佛的意义
于自由时报90.03.17(六)刊载
 
  佛陀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为人天导师,循循善诱,化导众生趣向佛果,堪受众生归依、恭敬礼拜。《大乘法苑义林章》云:「虔恭曰敬,轨仪称礼。」以敬信虔诚之心,具足威仪,向佛陀、诸大菩萨,乃至庄严的圣像,行五体投地礼,即是礼佛。
 
  礼佛,亦是净化三业的行门。身作礼拜,口念佛名,心存恭敬,得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清净,烦恼销融,自然能显发内心无量的慈悲、智慧及本具的光明性德;如此,则由事上之礼佛,进而契入理上之「礼敬自性佛」。
 
  释迦牟尼佛生生世世为度众生,而精进不懈,广行六波罗蜜。一世中为菩萨行者,值遇燃灯佛,亲见如来庄严相好,威德具足,生起无量恭敬之心,至诚顶礼,以身及发掩盖污泥,头面顶礼,手接佛足,归命礼拜。因为至诚恭敬,而证无生忍,体悟这一念心性,等虚空遍法界,与十方三世诸佛如来,同入体性平等之觉海。即于此时,六度圆满,天人咏叹,得燃灯佛授记,未来当得作佛,清净庄严广度人天,名为释迦牟尼佛。
 
  所以,礼佛除了身体的礼拜,更有其深远广大的涵义。一方面藉此发大愿,效法佛陀因地中精进不懈之难行能行,礼佛学佛,当愿作佛;一方面,于精诚恭敬的礼敬中,与清净、平等、不动的心性相应,了达「佛即是心,心即是佛」的深义,契入圆妙湛然不可思议之心地本源,则更是体悟到礼佛的真实意义。
 
 
 
 
普贤十大行愿(三)
一者礼敬诸佛2──礼佛的功德
于自由时报90.03.20(二)刊载
 
  波斯匿王有女名为赖提,形貌极为丑陋,因此,长年深居宫中,不能外出。赖提独自思惟:如来住世,慈济众生,而自己却无法亲见如来,蒙受法益。自觉业障深重,生大惭愧,遂于住处竭诚礼佛忏悔,感得佛陀慈悲应现,从地踊出。赖提初见佛发相好,心生欢喜,如棕毛般的头发即转柔顺;次睹佛额宽广明净,乃至眉目耳鼻一一妙洁端严,益发恭敬,其丑恶面容形貌,遂一一转变,端正妍丽犹如天人。波斯匿王见状,请示佛陀何以如此,佛言:因其以惭愧心礼拜,故能见佛;以欢喜恭敬心礼佛,故身相转变。由此可知,缘由一念恭敬礼拜而得心清净,因心清净故,四大身相乃至六根、六尘、六识皆得清净,自然感得殊胜庄严之果报。
 
  《增一阿含经》记载,礼佛能得五种功德。一者端正:佛陀清净相好百福庄严,乃由圆满善法所感,故见佛相好,恭敬顶礼,以身虔修善法,能得身貌端正。二者得好音声:正礼佛时,一心称念佛名,口业清净,感得声音清雅,人闻敬信。三者多饶财宝:以花香灯明礼敬供养,学习佛陀于因地中广修布施供养,能财宝丰足。四者生高贵处:佛陀为三觉圆满,三界之中最尊最上,若人以殷重心至诚礼佛,心诚故,觉性圆满,三界独尊,得生高贵处,为人敬重。五者得生天上:心念佛陀果德殊胜,归命想念佛于因中所修众善,愿之行之,能令福德增胜,后世得为天人。
 
  古德云:「念佛一句,罪灭恒沙;礼佛一拜,福增无量。」以至诚恭敬的心,一瞻一礼,深心信解,如佛在前,能令众生于一念净心中灭无量罪而深植慧根。以此敬信心为因,恭敬顶礼福慧具足的佛陀,自能成就庄严圆满的果德。
 
 
 
 
普贤十大行愿(四)
一者礼敬诸佛3──礼自性佛
于自由时报90.03.22(四)刊载
 
  古德云:「礼属身业折慢幢,敬属意业敬心田。」意即折服自己的高慢,以谦卑心及最恭敬的形仪礼佛,如此身心一致,方能表达对佛菩萨的敬意。
 
  礼佛有事有理,事上的佛,指外在的圣者乃至圣像;理上的佛,则是人人这念清楚明白、如如不动之觉性。在事相上,五体投地为佛门中最恭敬之礼敬方式,将头部、双膝、双掌等五处,贴伏于地,以最尊贵的额头着地,然后手掌外翻,承接如来双足,因此又称「接足礼」。若能透过事上恭敬的礼拜,去除自己的骄慢染习,进而提起觉性返照,只要一起贪、瞋、痴的念头,随即觉察、觉照,最后归于寂照一如,安住于觉性理体;以此照破烦恼,内调心性,即是理上的礼佛。
 
  昔日达磨祖师将传付衣法之时,门人各自陈述心得,唯有慧可无言无说,向达磨祖师顶礼一拜,而得达磨祖师之印可。慧可大师藉礼敬之事,彰显自性理体,为心境一如之全体呈现,乃是最真实的礼拜。
 
  所谓「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能礼的身心和所礼的佛,皆为仗因托缘所生,其性本自空寂。于礼佛时,泯绝一切事相分别,心与境、能与所,皆了不可得,体达「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而契入能所一如、事理不二的境界;进而于日用行住坐卧之中,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时时「礼自性佛」。
 
 
 
 
普贤十大行愿(五)
一者礼敬诸佛4──普行礼敬 无有疲厌
于自由时报90.03.24(六)刊载
 
  佛陀有「无见顶相」,一切天人,以再大的神通力,也无法测量其头顶有多高。他曾自述,此乃「过去生生世世,都以虔敬之心礼敬一切佛菩萨、圣贤、父母、师长,乃至一切众生,无有疲厌」所得之果报。
 
  《佛说迦尸罗越六方礼经》记载,迦尸罗越遵从父亲之遗训,每日清晨向六方行礼敬,但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经过佛陀开示,才明白:东方代表父母,南方代表师长,西方代表夫妇,北方代表亲属朋友,地代表奴婢,天代表道人沙门。向六方礼拜,不仅是身拜,而且要心思父母、师长、夫妇、亲属朋友、奴婢、道人沙门对自己之恩德,履践相处应注意之事,方是真实的礼敬六方。例如,子女事奉父母,要积极从事正当的工作,负起家庭经济责任;须及时供给饮食生活资具,不令乏少;谨言慎行,不令父母忧恼;若父母生病,须立即送医诊治;并且不可暂忘父母之恩。对于师长,当心存恭敬,常念师恩,称扬师德,并且实践师长之教诲。……乃至对于修行人,须心存敬意、口说善语、身行礼敬、向其请法。如此行之,虽不强求富贵,但自然一切具足;也才是体达礼拜六方的真义。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要因缘具足,皆能作佛,都是未来佛。因此,佛陀有一世为常不轻菩萨,见到一切众生,皆礼拜赞叹,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
 
  行者若能以全然真诚、清净、平等、恭敬的心,视一切众生等佛无异,普遍礼敬一切众生;乃至「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念念清净、精进不懈,于一切众生,常行恭敬;又能从事上的身心恭敬礼拜十方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佛,进而与理上清净、平等、不动的自性相应,渐渐就能契入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解脱境界。如此,就是在修普贤行,即与普贤菩萨之行愿相应。  
 
 
 
普贤十大行愿(六)
二者称赞如来1──为什幺要称赞如来
于自由时报90.03.27(二)刊载
 
  为什幺要称赞如来?
 
  由于众生内心有种种瞋心、嫉妒、骄慢等烦恼,因而易犯种种口过,例如:说话挑拨离间、恶口骂人、说不实的话欺诳他人;或说秽语、无意义的话,乃至毁谤佛、法、僧及一切众生等。由于口犯种种过失,导致今生有所言说,人不喜听、亦不信受;乃至后世贫穷下贱、容颜丑陋。若能一心敬慎,称赞如来,则能使我们灭除因口过而生的障碍,成就口业清净的功德。
 
  佛世时,有一铃声比丘,梵呗之声极为清雅美妙,凡是路过之人车、象马等,闻之皆伫足不肯前行。然其容貌丑陋至极,使人睹之不忍再视。原来,过去迦叶佛入灭时,基里王为佛起塔,铃声比丘当时为一监工,因懈怠而受人诃责,于是瞋而怒言:「这幺大的塔,什幺时候才建得好!」落成之后,举见佛塔崇伟庄严,于是心念一转,顿悔前过,旋即尽其所有,购得一金铃,挂于塔头,并发愿:「愿我生生世世,音声极好,一切众生莫不乐闻,将来有佛号释迦牟尼,使我得见,度脱生死。」比丘由于往昔恶口之缘故,致使容颜丑陋;又因持铃供养、发愿之故,五百世来,恒具妙好音声,最后又能随释迦牟尼佛出家、证罗汉果。
 
  经云:「法与意相应,皆以意为性。」口业的过失,是由于内心瞋恚等烦恼而起。藉此称扬赞叹如来的法门,可以清净口业,进而转化内心瞋恚、嫉妒等无明烦恼;当烦恼垢尽,自然而然就能与清净光明之心地相契合。
 
 
 
 
普贤十大行愿(七)
二者称赞如来2──赞佛的意义
于自由时报90.03.29(四)刊载
 
  称赞如来,即是以欢喜心、恭敬心,赞叹如来在因地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之菩萨行持,也称扬已圆满无上福慧果地如来的功德。而此赞叹当下之敬信清净心,就是吾人本具佛性之妙用,上根者藉此即能契入妙明真心。
 
  佛陀时代,舍卫国之给孤独长者,一日至王舍城友人家,夜见友人全家欢喜洒扫、慎重办置嘉肴,探询其友是否为嫁女、娶妇或宴请上宾?友人满怀欢欣,称扬佛德,言:「明日将迎请佛陀至家中供养。佛陀舍太子之尊贵,而出家学道,已证无上正等正觉,为觉行圆备、至尊最贵之圣者……」给孤独长者,一闻友人对佛陀的赞叹,举身欢喜愉悦,心生无比敬仰,立即前往拜谒佛陀;又听闻如来开示之法要,而心开意解,便发心布施祇洹精舍,成为助佛转*轮的大护法。由于友人赞叹如来之因缘,而令给孤独长者得以启发善根、发心修行、护持佛法。而此位对给孤独赞叹如来功德者,在赞叹的当下,不仅口业清净,而且内心更是全然的清净、恭敬欢喜,当下即是本具光明性德的彰现。因此,称赞如来,实为自利利他之殊胜行持。
 
  佛弟子经常发自内心赞叹如来功德,非唯与清净自性相应,也为自己累积福德资粮,更能使听闻者对于佛法生起敬信,乐意亲近佛法。对着一切众生赞叹佛德,如同在一切众生的心中播下成佛的种子,无形之中,就与一切众生结下学佛得解脱的法缘。对于自身而言,在不断的赞佛之中忆佛、念佛,心与佛相应,不仅口业清净,意业也清净;进而扩大心量,对一切众生所做的涓滴善法,悉皆欢喜赞叹,即是称赞未来佛。如此,更是深契称赞如来之积极意义。
 
 
 
 
普贤十大行愿(八)
二者称赞如来3──赞佛的功德
于自由时报90.03.31(六)刊载
 
  佛已圆满无量功德,是世间无上的福田,为众宝所生之处。一句赞佛的话,能令自己与他人种下成佛的种子,亦可获福无量,正契合菩萨度一切众生、广集福慧资粮的愿行,实为掷一得万、最殊胜的功德。
 
  有位沙弥名叫「香口」,在多劫前,因赞叹佛的功德,而生生世世口出花香。故今生只要见他人有一点长处,便毫不吝惜地欢喜赞叹,而且口中常出莲香,人们闻到他口中的香气,无不欢喜敬信,乐意亲近。
 
  久远劫前,释迦牟尼佛曾为一外道仙人,上山采药时,见到弗沙佛在宝窟中入火光定,放大光明。仙人见此殊胜景像,生起无比的欢喜敬信,于是双手合掌,一心而观,赞叹道:「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七天七夜谛观弗沙如来,未曾稍有转瞬。因此功德,而得超越九劫,提前证得佛果。 
 
  经云:「假使以虚空为口,须弥为笔,香海为墨,大地为纸,略举如来三十二相中之一相,八十种好中之一好,赞之经劫,所不能尽。」如来为三觉圆满之圣人,众德悉备,行果极圆,实非吾人三寸之舌所能赞尽。然非由称赞之行,亦无以表示吾人之敬信。以佛德深远故,令行者发起殷重至诚之尊敬心;复以口发称扬赞叹之音,舌根得以清净;于赞叹之际,激起希欲成佛之愿,而身效法佛陀之行持。因此,行者于「称赞如来」之时,身口意悉得清净,即与如来清净之三业相应。
 
  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无论称扬如来之因地或果德、赞叹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皆能启发行者清净欢喜之心,契入本具之自性如来;以此自性如来为根本,发而为身口意自利利他之六度万行,福慧具足,则能圆满成就万德庄严之果地如来。
 
 
 
 
普贤十大行愿(九)
二者称赞如来4──殊胜的舌根
于自由时报90.04.3(二)刊载
 
  《楞严经》较量六根功德,将舌根与耳根、意根判为最上品功德。因为舌根能宣扬世间法,穷尽一切世间的俗谛智慧;又能宣扬出世间的解脱法门,穷尽出世间的真谛智慧,令众生得解脱。
 
  佛灭度后,印度有二兄弟,一名无着,一名世亲。二人皆青年出家,受持三藏,博学多闻。无着致力弘扬大乘教义,世亲则执小乘教法,毁谤大乘。后来,由于无着的善巧开导,世亲方悟大乘殊胜妙义,而深自悔责,欲割舌以谢罪。无着即告诉世亲:「同是此舌,既可毁佛,亦可赞佛;毁佛得罪,赞佛即可邀福。今以此舌转而弘赞大乘,罪则可灭。」世亲自此即积极弘扬大乘佛法,广造诸论诠释大乘经典,后有「千部论主」之美誉。
 
  古德言:「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舌根可造罪,亦可修福。一般人利用舌根自赞毁他,处处造口业;佛法则教我们以舌根来赞叹别人的功德,启发舌根之大善,故能得福。犹如菩萨因赞佛功德,而启发舌根的殊胜功德,获四无碍辩:一、法无碍辩:对于如来所说教法皆能通达无碍。二、义无碍辩:于教法中所诠释的义理能够通达无碍。三、辞无碍辩:善用辞令,并通达各种语言,令听者明了。四、乐说无碍辩:随心所欲、毫无障碍地为各种根机的众生解说佛法,利乐一切众生。菩萨又以此四种无碍辩才称赞佛陀,复因赞佛的无上功德,使其舌根更益增胜,一直达到最圆满无缺的成佛境界。 
 
 
 
普贤十大行愿(十)
三者广修供养1──供养的意义
于自由时报90.04.5(四)刊载
 
  供养,为供给资养之意。「广修供养」即以恭敬心、慈悲心、平等心,用饮食、衣服、医药、资财、赞叹语、柔软语,乃至受持修行妙法等,奉养三宝、父母、师长等长辈,或布施予平辈及一切众生。
 
  佛世时,有一比丘,一日拈线穿针,欲缝补破损衣物,但因年迈视力衰弱,始终无法将线穿过针孔,不禁黯然神伤,言:「不知有谁可来为我穿针?」佛陀以神力得知老比丘的窘境,即来到其住处,以慈祥的音声安慰他,说:「比丘!就让我为你穿线缝补衣物吧!」世尊已圆满福德、智慧,为三界所尊,犹不舍穿针之善,在在处处仍以身口意行布施供养,利乐一切众生,此亦是「广修供养」之慈悲身教。
 
  任何事相上的供养,皆有其微妙之义涵。以供香为例,香烟袅袅上升,代表行者无间无杂的精进心;香火不断燃烧,彰显行者焚尽无明烦恼的智慧;香气普熏,犹如行者心香周遍法界……如此,藉由事相的燃香供养,就能启发行者自性中戒定慧之真实心香。同理,燃灯供养,即显殊胜之智慧心灯;供花,则是庄严自性之因花。若能了知一切事相供养之意义,则皆能启发吾人理上之究竟供养。
 
  修行学佛,欲解脱烦恼,乃至成就无上佛果,须具足福慧资粮。供养,即是积集福慧资粮之首要行持。藉由广修一切供养,以舍去自心悭贪的烦恼;由于能布施,自然就长养了恭敬心、慈悲心与平等心,能去除慢心、瞋心;视一切众生为自己累世的亲眷,对于有缘、无缘、缘深、缘浅的众生,皆能恭敬供养,即是了达因果之理,能除去痴心。如此去除贪瞋痴慢等烦恼,就能启发智慧,进而不执着自己所修之一切供养,回归这念清净的自性,则是供养自性如来,为供养之极致。
 
  经云:「一切诸佛皆修供养。」可知修行学佛,欲效法如来因地行持,成就如来的果德,当在日用中依循诸佛之行持,广修供养;进而发广大愿心,化导一切众生,也能以恭敬心、慈悲心、平等心广修供养、修善积福,以去除内心的贪瞋痴等烦恼,而远离一切灾厄,令家庭安乐、社会祥和,乃至圆成佛道。如此而行,无有疲厌,则与普贤菩萨「广修供养」的行愿相应,当下即入菩萨位。
 
 
 
 
普贤十大行愿(十一)
三者广修供养2──三福田(上)
于自由时报90.04.7(六)刊载
 
  福报不是凭空能得,必须种广修供养的因,方能享受福报现前的果。佛法将供养的对象比喻为「福田」,因为「田」能生长一切植物;「福田」则能生出一切世间、出世间的福报与善法。就布施供养的对象不同,福田又分为敬田、恩田与悲田,称为「三福田」。
 
  供养佛法僧三宝,称为供养「敬田」。《过去现在因果经》言:「于诸福田中,佛福田为最;若欲求大果,当供佛福田。」佛弟子中,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过去生曾为贫农,遭逢饥荒,生活艰难。有一次,见一独觉圣者出外乞食,却空钵而回,就忍下自身之饥渴,将仅有之粗米饭供养圣者。由此供养功德,使其九十一劫不受贫穷之苦,最后得随释迦牟尼佛出家修行、证圣果。供养独觉圣者,即能获此胜福,若是供养佛,其福报更是不可思议。
 
  久远以前,有位比丘收一小沙弥为徒。比丘对沙弥教导甚严,沙弥除了每日出外托钵乞食外,还须背诵经文,若未能如期完成背诵进度,便会受比丘的责备。一日,小沙弥因托钵而延误背经,受了比丘训斥后,心觉委屈,便独自一人边走边啼泣。此时,恰巧遇到一位长者,长者问明原委后,便安慰小沙弥:「今后一切所需均由我发心供养,你就可以每日安心背经,不用再沿街托钵。」从此,小沙弥每日都欢喜背诵经典,精进用功,最后成佛,即释迦牟尼佛。这位长者由于供僧、助人修道的缘故,因此感得后世对佛陀所说教法皆能忆持不忘、多闻第一的果报;此位长者,即是阿难尊者的前身。
 
  佛为福德、智慧圆满的圣者,所宣说的佛法能使众生走向觉醒之道,而僧伽乃绍隆佛法,弘范三界之人。因此,供养三宝,非但能获大福报,同时,也植下出世间法的种子,得有因缘听闻佛法,依循三宝的教化而修行,终必离生死缠缚苦,证涅槃解脱乐。
 
 
 
 
普贤十大行愿(十二)
三者广修供养3──三福田(下)
于自由时报90.04.10(二)刊载
 
  孝养父母、尊敬师长,称为供养「恩田」。父母、师长对我们有教养之恩,《父母恩重难报经》载:「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经典亦言:事奉父母、师长当如事佛。佛曾开示弟子:假如将所有财宝堆起直到天上,用以布施,其福德不如竭尽所能孝顺、供养父母所获之福德。师长则启发吾人之智慧,开导做人处事之道,其恩不亚于父母,故知供养师长,福亦无量。
 
  孝为百善之先,若能以恭敬心奉养父母、师长,必能增长福慧。例如,中国古代,有位贤人舜,虽然父亲与继母偏袒幼弟象,曾多次要将舜害死,但舜仍不改其孝养之恭敬心,竭尽所能奉养双亲,慈爱幼弟,期盼父母得展欢颜。由于此孝行,而感动尧帝,不仅将二个女儿嫁予舜,而且在多次的勘验后,证明舜的确堪任大事,遂将天下禅让给舜。
 
  对于一般众生,乃至鳏寡孤独、残疾者,发慈悲心布施财物,或给予安慰,使其生活无虞,心情开朗,进而为其解说佛法,令其欢喜学佛修行,即为供养「悲田」。例如,佛世时,有一条狗,因为盗人食物,被打断腿,弃置于荒野,饥乏将死。命终前,幸蒙舍利弗尊者慈悲,给予饮食充饥延命,并为说佛法,以此欢喜心及善根,往生为人。后随舍利弗出家,修行得道;此人即是七岁出家,便证阿罗汉果的均提沙弥。经云:「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而且,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所以,供养一切众生,就是与一切的众生结下善缘,也是供养未来佛。
 
  田,能出生芽苗百物,供养敬田、恩田、悲田,犹如植福种于田亩,必能缔结香甜美果,令供养者得福无量。是以菩萨发广大愿,对于佛法僧三宝、父母师长乃至一切众生,悉以恭敬心、报恩心与大慈悲心承事供养、愍念布施,此即是「广修供养」之具体行持。
 
 
 
 
普贤十大行愿(十三)
三者广修供养4──供养与救济
于自由时报90.04.12(四)刊载
 
  救济贫穷,是对于世间鳏寡孤独、残疾困苦者,出于一种怜愍、不忍的心,而布施财物资具,使其暂时免于生活的匮乏,属于世间的善法。佛法中的「广修供养」,其意义及涉及的层面,则是更广大而深远,济贫,仅属于供养三福田之悲田所摄。
 
  世间鳏寡孤独、残疾困苦者之所以受苦,是因业感所致;由于过去造了恶业,致使今生受苦。而佛法之供养悲田,是先将财物、资具布施给受苦的众生,令其暂离生活的窘境,然后为其说法,教其修福修慧,从根本上拔除苦因,并植下解脱种子。例如,明朝顺治九年,江南蝗旱,粮食欠收,灾荒四起,数百千计的村民纷纷奔上宝华山求食。时见月律师任宝华山住持,悲愍众生,今生受此饥馑之苦,皆因前世不信三宝,悭贪不施,于是在各施每人三文钱之前,对大众开示:「今施予汝等每人三文钱,但每人须口中念佛,各以其中一文钱,恭敬供养僧宝,植清净福田,令未来永离贫穷苦。」又取出寺中所有余粮,炊煮成饭,尽施灾民,令得饱餐。
 
  所以,「供养悲田」不只是救济贫困,而是要令众生植福培福,以得解脱;其内涵不只是怜愍,而是更大的慈悲与智慧之展现。佛之弟子广修供养,施者、受者皆能得福、得解脱;其所供养的对象,非止于贫苦之众生(悲田),还有父母、师长(恩田),及三宝(敬田),亦普及一切众生;在时间上,亦不止一时一世,乃是穷未来际,永无止尽。
 
  以财物资具供给众生,只是度众生的方便,最重要的是使众生皆能听闻、受持佛法,修善积福,乃至修道证果,令众生皆得解脱,此乃佛法救度众生的终极目标。所以,「广修供养」不只是世间的善法,更是使贫人得富贵,使富人成贤者,使贤人成道证果的无上法宝。
 
 
 
 
普贤十大行愿(十四)
三者广修供养5──法供养(上)
于自由时报90.04.14(六)刊载
 
  《法华经》言:若能如法修行者,名为法供养。「法」,即佛菩萨所宣说之真实谛理。依法修行,能长养法身慧命,令混浊染污的烦恼心升华为清净平和的智慧心,远离生老病死之束缚,臻于解脱自在之境地。
 
  《涅槃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过去生时曾为雪山童子,在雪山中修菩萨行,一日遇一罗剎鬼,口吟「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半句偈,童子闻此殊特妙法,心大欢喜,请其说出后半偈,罗剎言:「我身此时饥乏困苦,须饮人血食人肉,方能诵此偈。」童子为闻半偈,遂允诺舍身,罗剎于是说出后半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童子闻偈后,将手指咬破,用血书此四句偈语于岩石,以流传后世,便攀至树上往罗剎鬼之血盆大口纵身跳下,在半空中却被人接取安置于地,定神一看,罗剎鬼恢复其真实面目,原来是释提桓因前来勘验童子求道之心。世尊于因地中修菩萨行,每每为求佛法而敲骨取髓,三千大千世界,无一寸地非世尊往昔为佛法、为众生舍身弃命之处所,实为力行法供养之典范。
 
  又如唐代时,中印度般剌密谛尊者,为将国王下令禁止流传之国宝《楞严经》弘传至中国,以极细的字体,书写此经于极细之绢布上,然后剖开胳臂,将经典藏匿于其中,待肉长好才出关,方能顺利将经典带到中国。至中国后,又再度剖开胳臂,取出经典,用乳汁化去绢布上的血渍,将经典翻译成汉文。若没有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为法忘躯之行持,后人亦无以得闻稀有珍贵、难遭难遇之佛法。
 
  古德云:「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贤若不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因此,吾人于闻法之际,生起珍重希有之感恩心,以敬慎心闻法,不仅能与尊贵无比的佛法相应,当下之清净心即是佛性之作用,进而念念相继,无有间断,身口意三业皆得清净。如此,看经闻法之同时,也是在修「法供养」。  
 
 
 
 
普贤十大行愿(十五)
三者广修供养6──法供养(下)
于自由时报90.04.17(二)刊载
 
  佛弟子中有一周利盘特,根器极为驽钝,出家之后,诵习经典,总是得前忘后、得后遗前,大众皆不知如何教导如此愚笨之人。周利盘特万念俱灰,竟生起自我了结之念,正欲自缢时,佛陀出现在前,慈悲地安慰劝谕盘特,令其为大众扫除环境以培福,并于扫地时忆持「扫尘除垢」一偈。周利盘特听从佛敕,依偈行持,镇日拿着扫帚将精舍内外打扫得一尘不染。一日,见到清洁严净的环境,盘特忽然契悟「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之理,顿时除尽心地尘垢,证得阿罗汉果。《法句经》云:「虽诵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闻,勤修得益。」佛法平等普被众生,无论何等根机,只要依教行持,皆能蒙受法益,如法而修行,即是法供养。
 
  不仅如法修行、弘扬佛法属于法供养,以财物、智慧、体力建设道场、护持佛法,若能称合于法,亦为法供养所摄。例如,昔日给孤独长者以清净心、欢喜心布施祇桓精舍,作为佛陀、众僧居止、修行及弘法的场所;又如佛灭后之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造八万四千佛塔,大兴佛法;乃至今日之信施檀越,输金捐诚,供养三宝、护法卫教,皆为法供养之实践者。
 
  《普贤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布施供养世间资财,可得人天福报,然由于未出三界,福报享尽,犹须轮回生死;若欲永离生死,必须行法供养。但若能于供养财物之后,放下对能施者、所施人、所施物之执着,了达三轮体空之理,则称法而行之财施,亦皆是法供养。行者发广大菩提心,求法、闻法并且如法修行,进而发大慈悲心弘法、护法,即是真实以法供养如来,是为殊胜难得之最上供养。  
 
 
 
 
普贤十大行愿(十六)
三者广修供养7──发心贵恭敬虔诚
于自由时报90.04.19(四)刊载
 
  一般人往往认为,供养的功德大小,视所供养物资之丰厚与否而定,其实,更重要的,在于供养者的发心是否恭敬虔诚。《大丈夫论.功德品》云:「有人等以财物施一福田,心不同故,得报有种种。」意思是说,有人以同等的财物布施同一对象,由于布施的心念不同,所得功德也有种种的差别。
 
  佛陀住世时,阿阇世王举办燃灯法会,于祇洹精舍四周遍燃油灯供养佛陀,灯火辉煌,人民竞往观看。有一贫女难陀见此景象,满心欢喜,也想燃灯供佛植福田。于是将行乞所得,全部换得一钱,至油店购油。店主见了贫女,疑惑的问:「你好不容易乞得一钱,何不用它买食物充饥,买这一点点油,要做什幺?」贫女说:「燃灯供佛!」店主听完,心生欢喜,立即给贫女加倍的油量,请她一起代为供佛。贫女取了油灯,便欢喜地前往祇洹精舍。这时,佛陀告诉阿难尊者:「有一大长者,来植无上福田,赶快开门让他进来。」不久,贫女来到精舍,燃起手中油灯,虔诚地供养佛陀,并发大愿:愿一切众生皆能悟入佛法妙义,以此灯之光明彻照十方,令幽冥众生皆能离苦得乐。次日清晨,目连尊者检视灯火,众灯皆灭,惟有贫女所燃之灯,光明如故,尊者吹不灭此盏油灯,于是施展神通力来灭灯,但始终熄灭不了。此时,佛陀开示:「因为难陀供养之心,至诚恳切,所以所燃之灯,常明不灭。纵使以罗汉,乃至辟支佛的神通威力,也不能灭此灯。而且此女寿终后,由于供佛功德,二十劫中不受三恶道苦,且能转生天上,享受天乐,最后出家修行,成就佛道,名为三曼陀优诃佛。」由此可知,以至诚恭敬心修供养,果报实在不可思议。
 
  以同等的财物布施相同的福田,由于心念不同,所得果报便有差别。若能以广大、恭敬、虔诚、清净之心念,广修供养,所供养之物资即使微薄粗鄙,亦胜过以散乱心供养七宝之功德;若以净心供养上妙七宝,功德更复增胜;若以虔恭至诚之心,发菩提心如法修行,利乐众生,功德更是难思难议。
 
 
 
普贤十大行愿(十七)
四者忏悔业障1──忏悔的意义
于自由时报90.04.21(六)刊载
 
  《坛经》云:「忏者,忏其前愆;悔者,悔其后过」,「忏悔」是华梵合译,「忏」是梵语「忏摩」的略译,即请求他人容忍、宽恕自己所犯的罪过;「悔」为悔过,字义与「忏摩」相似,所以合译为「忏悔」。「忏悔」,即是发露所作的旧恶,改往修来,不再造作新殃。「业障」,是众生于身、口、意所造作的恶业,能障碍行者修行正道,故称为「业障」。所以,「忏悔业障」就是以至诚悔过的心,发露、忏悔,乃至修种种善法,藉以转除无始以来的恶业。
 
  佛世时,有一位阿阇世王,性情暴虐,为了夺取王位,不惜杀害父王;并听信提婆达多的唆使,谤佛害佛,后来全身长满毒疮,痛苦万分。他的御医耆婆知道这是业障所致,非医术能治,所以劝谏阿阇世王,唯有到佛前求哀忏悔,才能忏除罪愆。当阿阇世王于佛前至诚发露忏悔时,佛以慈心入于三昧,放大光明,遍照王身,国王顿感身心清凉,毒疮一时间竟然痊愈了。此时,佛陀更进一步为他说法,使其了达因果及缘起性空之理,令他降伏烦恼恶心,并发起无上菩提心。从此,阿阇世王力行仁政,并成为佛门的大护法。
 
  至诚忏悔,就能消除业障,佛法云:「病从业生,业从心生。」生病固然要看医吃药,但只是治标,未必能药到病除。最要紧的,还是要知道惭愧、忏悔,反省身口意三业,去恶行善,发菩提心,护法护教,才是治病的根本之道。
 
  《大涅槃经》云:「虽先作恶,后能发露,悔已惭愧,更不敢作。……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人人本具的这念心犹如天上的明月,本自清明,只因一念不觉,而造作诸恶,致使恶业缠身;若能一念回光,以至诚心忏除业障,则能回复清净的本心,如云除月现,明月依旧清朗如昔,无有损减。忏悔业障的目的,就是要使这念心回复本来的清净。修行学佛,须时时反省检讨,起了恶念马上觉察、照破,以善念转除恶念,最后连善念也不执着,契入这个境界,则无始以来的罪业,自然销融尽净。
 
 
 
 
普贤十大行愿(十八)
四者忏悔业障2──回头是岸
于自由时报90.04.24(二)刊载
 
  佛法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法皆唯心所造,造善、造恶,乃至成佛作祖,或受三涂苦报,都取决于当下这一念心。心如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众生由于心起恶念而造业受报,因此,要想忏除罪愆,应当转除造恶的心,使成为修善的心,断恶修善,便能消业、转业。
 
  往昔印度有一位国王,名叫月氏王,因战争之故,南征北讨,杀人无数。一日,忽然自觉:「我造了这幺多杀人的重罪,将来必定要受地狱苦报。」因而心生怖畏,至诚忏悔,不再造作恶业,甚而发心持戒,作种种布施:造立僧房,供养众僧饮食、医药、衣服等生活所需,令能安心办道。大臣们见了,心中存疑,于是纷纷议论:「大王!您先前杀戮无道,造种种罪,现在虽然广修福田,难道真能补救过去所造的罪业吗?」月氏王听了,立即命一大臣在大鼎镬中注满水,连续烧煮七天七夜,热水沸腾不已。王便以一指环掷于镬中,命令大臣取出指环。大臣们个个惊惶地说:「请大王赐我们死罪吧!因为要在热镬之中取出指环,等于是宣判我们死刑啊!」国王反问:「难道真的没有办法取出指环,而不在镬中烫死吗?」此时,一位有智的大臣回答:「只要下止其火,上注冷水,这个方法,既不会烫伤,又可轻易取出指环。」月氏王于是告诉众臣:「我先前作恶,犹如在热镬上加火;如今觉悟了,因而惭愧忏悔,不再造恶,广修善法,即可灭罪消愆,如同熄火,并在锅中注入冷水,就能取出指环。」
 
  谚云:「苦海茫茫,回头是岸」,所谓「头」就是念头,「回头」就是转我们的念头;而「彼岸」则比喻相对于黑暗苦恼的光明解脱之处。众生在茫茫的业海中,为业所缚,受种种苦报;若能提起觉心回光反照,反省检讨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转恶念为善念,至诚的惭愧忏悔,这一念至诚的心念,即可抵销恶业的势力,解除恶业的系缚,进而消灾免难、灭罪消愆;如此,则光明的彼岸就在眼前。
 
 
 
 
普贤十大行愿(十九)
四者忏悔业障3──忏悔的功德(上)
于自由时报90.04.26(四)刊载
 
  明朝的袁了凡,年轻时遇到一位精通气数命运的老者,为他详加推算一生的富贵荣禄,说:「你今生仕途平平,享年五十三,可惜无子嗣。」果然,所经历之任何事,皆不出老者之预言。因此,袁了凡益加相信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对人生一无所求。直至一日,遇云谷禅师为他开示:「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方知命由己作,福由己求之理。一改以往消极的宿命观,重新燃起对生命的希望。于是,在佛前至心发露往日所作众罪,并誓行万善,以报天地之德。由此忏悔、行善的缘故,仕途荣显,享寿七十四,晚年还得聪慧之子,此子且考中进士。这就是以忏悔改过行善,摆脱命运的拘限,而增福延寿的典型例证。
 
  古德云:「福祸无门,唯人自取。」造了恶,必定招感恶报,但若终日患得患失,惶惶于未来的苦报,也于事无补。若能直下承担过失,继而发露忏悔,断恶修善,当这念心清净了,心中就是光明,如此灾祸自然远离,虽不求福而福必自来。
 
  春秋时,齐国宰相晏婴一日出门时,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偷观察她的丈夫,只见车夫坐在有伞盖的马车上,一副趾高气昂,威风得意的模样。车夫回家后,妻子即要求离婚。车夫问妻子是何原因,妻子说:「今日你驾车出门,我从门缝中看见:晏子虽身高不到六尺,而贵为一国之宰相,且态度谦虚,志气深远;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一个平凡的车夫,却志得意满,所以我想求去。」车夫闻言,心生惭愧、忏悔,之后处处收敛、谦让。晏婴觉得奇怪,就问其原委,车夫据实相告。晏婴对他能勇于承担自己的缺失,进而忏悔改过的精神,大为赞叹,随即推荐他为大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言:「忏悔雨宝摩尼珠,忏悔能延金刚寿。」《十住毗婆沙论》也说:「于诸福德中,忏悔福德最大,除业障罪故。复次,忏悔,如如意珠,随愿皆得。」为何忏悔有如此大的福德?因为真诚的忏悔,是「忏其前愆,悔其后过」,真正体认到自己的过失,不再犯错,进而修一切善法,如此止恶行善,又不执着能修、所修,自能消除造作恶业所形成的障碍,而回复自心的清净。《六祖坛经》云:「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当这念清净心了,则所思、所言、所行,皆为清净心的妙用,自然就能生出种种福德。
 
 
 
 
普贤十大行愿(二十)
四者忏悔业障4──忏悔的功德(下)
于自由时报90.04.28(六)刊载
 
  一般人听经闻法时,若觉得有障碍,或法不入心,即是由于自己心中无明、烦恼太重所致;此时,应当至心忏悔。《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言:「忏悔能开菩提华,忏悔见佛大圆镜,忏悔能至于宝所。」能忏悔,就能消除无明、烦恼,这念心清净了,听法就能深契法义,进而如法修持,圆成佛果。
 
  佛陀时,有五百比丘共住于一精舍。其中有一老比丘摩诃卢,生性愚钝,所以修行多年,却连一句经偈都记不得,因此常为众人所鄙视。遇到檀信供僧时,大众总是让他留守精舍,做清洁洒扫的工作。一日,众人入王宫应供,摩诃卢独坐精舍,心中黯然地想着:「自己如此愚钝,连半句偈都无法忆持,又常为众人所轻贱,如此苟活有何意义!」于是取来绳子至后园大树下,欲了结生命。此时佛陀即化作树神,诃斥摩诃卢:「比丘!为何做此愚蠢的事!」待摩诃卢说完满腹的辛酸与委屈后,树神告诉摩诃卢:「过去在迦叶佛时,你曾是一位博通经律论的三藏法师,有五百弟子。可是常仗着自己博学多智而轻慢弟子,并且吝于布施法要,不好好教导弟子,因而得生生世世愚钝的果报。现在,理当惭愧忏悔,怎幺可以反而生起轻生的念头!」摩诃卢听完过去生的因缘,当下心生大惭愧,立刻真诚忏悔。此时,树神即现回佛身,放大光明,为说妙法。摩诃卢顶礼佛足,思惟妙义,便证得阿罗汉果,并以宿命通得知今日同住的五百比丘,即是自己过去生的五百弟子。佛陀告诉摩诃卢:「你现在当着衣持钵到王宫,坐在五百比丘的首位,接受供养,并为他们说法。」摩诃卢随即到王宫应供,并坐于上座。众比丘见到摩诃卢突然到来,皆心生不悦,深恐摩诃卢愚钝不懂祝愿的礼仪,而失众人的颜面,因此个个焦急不已。但当国王供养摩诃卢时,只听到摩诃卢音声清彻,口宣妙法,在座五百比丘个个心生惭愧,忏悔以往的过失,当下以清净心恭听摩诃卢畅演佛法妙义,即证得阿罗汉果,国王大臣们亦证初果。
 
  所以,欲圆满世间事业,增福延寿,或享人天果报,乃至成就出世间的菩提道果,皆不离忏悔一法。《涅槃经》云:「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犯了过失,若能深明因果,生重怖畏,起大惭愧,并且忏悔改过,就能消除业障、增长福德、离苦得乐,乃至契悟佛法妙义,证菩提涅槃,功德实不可思议。
 
 
 
 
普贤十大行愿(二十一)
四者忏悔业障5──忏悔的方式-事忏
于自由时报90.05.01(二)刊载
 
  佛法中,忏悔的方式很多,大体上可分为「事忏」与「理忏」。
 
  所谓「事忏」,即是指于事相上或以身体礼拜瞻敬佛菩萨圣像,口赞诵诸佛圣德,意念观想圣容,或随着忏文入观、反省检讨……,以身口意三业恳切地忏悔过去及现在所造的罪业,此即为「事忏」。
 
  《佛名经》言:「夫欲礼忏,必须先敬三宝。……若能归向者,则灭无量罪,长无量福,能令行者,离生死苦、得解脱乐。」行者欲行事忏,首先应当斋戒沐浴、洁净自身,并以香、花、灯、烛等物供养三宝,藉此引发对三宝的敬慎之心。其次,于佛菩萨前虔诚礼拜,随着瞻仰佛菩萨庄严圆满的圣容身仪,观想诸佛菩萨誓愿拔济众生大慈大悲,如此藉由三宝的慈悲、清净、光明,而激发生起殷重惭愧之心,竭诚忏悔己身过恶,誓不再造,并且请佛菩萨为自己的忏悔做证明,因此而使自己心地也得以回复清净光明。忏悔之后,更要发大愿心,学习佛菩萨的愿行,令众生皆能离苦得乐;不仅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从今以后不再毁犯众生,更进一步愿代众生忏悔,并发愿弘扬正法,广度众生同入菩提之路,尽未来际无有疲厌。如此念念至诚,有忏悔、有愿行,就能感得三宝慈光加被,而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三国时代,吴王孙皓不信正法,经常想借机毁寺灭佛。一日,其园丁在花园掘得一尊佛像,便将佛像呈给孙皓。孙皓一时心起恶念,遂将佛像弃置于污臭之处,以粪尿淋灌佛像头顶,并与大臣们拍手大笑,以此为乐。倏忽间,孙皓莫名其妙地全身肿胀,下体剧痛,呼天喊地,痛得在地上翻滚,群医束手无策。太史为他占卜之后,知是犯了大神所致,孙皓于是派大臣到全国各个神庙祷告祈求,但仍然无法痊愈。此时,有一位虔信佛法的宫女向他谏言:「陛下为什幺不向佛菩萨求福呢?」孙皓即令宫女将先前亵渎的佛像,用香汤清洗之后,迎置殿上,至诚焚香礼拜,发露忏悔;并请当时的高僧康僧会入宫,为他宣说罪福之理。孙皓聆听甘露法要之后,顿时心开意解,因而求受五戒,其恶疾竟不药而愈!自此,孙皓痛改前非,发心修建佛寺庙宇,并恭请康僧会入宫说法,大臣们也因而开始崇信佛法。
 
  《念佛三昧宝王论》云:「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至诚发露忏悔,就能回复清净;这念心清净了,就能与佛菩萨清净的法界相感应,或得身心舒泰,或见佛菩萨圣像现前,这些都是因为心地虔敬、清净所得的感应。《六祖坛经》云:「能净即释迦」、「慈悲即是观音」只要心存忏悔,知过能改,更发愿学习佛菩萨的慈悲、平等,就能灭罪消愆,处处与佛同在。
 
 
 
 
普贤十大行愿(二十二)
四者忏悔业障6──忏悔的方式-理忏
于自由时报90.05.03(四)刊载
 
  所谓「理忏」,就是观察业性本空的道理,了达一切罪福皆由心起,而心性本自空寂,则一切罪福之业无所依付;自心既是空寂,则业性无由而生。
 
  《华严经》言:「菩萨知诸业不从东方来,不从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来,而共积集,止住于心;但从颠倒生,无有住处。」意思是说,业障不从外来,也不从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而来,而是由众生的颠倒、妄想心所生。这念颠倒、妄想心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没有任何住着之处,所以这念心是空性。罪由心生,这念心既然是空,则罪业无由而生。了达这个道理,行者于忏悔之后,这念心保持了了分明,不起心、不动念,如如不动,就称为「无生忏」,是为最究竟的忏悔。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出家之前曾患风疾,当他参礼二祖慧可禅师时,便恳求慧可禅师为他忏除罪业,以除病苦。慧可禅师对他说:「把你的『罪』拿来,我就给你忏罪。」他想了很久,回答:「想要找个『罪』出来,却是了不可得啊!」慧可禅师立即说:「你的罪已经忏除了。」三祖豁然顿悟: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其性本空,于是罪业当下销融尽净。
 
  为什幺不起心、不动念,才是最究竟的忏悔呢?所谓有善必有恶、有正必有邪、有佛必有魔,这些还是落入相对的境界,尚未达到绝对的清净。唯有善恶双亡,没有取舍、没有爱憎,这念心保持了了分明、如如不动,才是最高的中道善。禅宗言「千年暗室,一灯即破。」一灯,指的就是无生,也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了了分明、如如不动的这念心,此心就像一盏明灯。当点亮了这盏灯,则无始来的黑暗,都变成光明。《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言:「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真正的忏悔,必须修般若智慧,了达罪性空寂之理,最后安住在实相般若,这念心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回归到心之体。当忏悔达到无生的境界,则无始以来的罪业,都能于销融于无生亦无灭的本具自性中。
 
  《永嘉证道歌》言:「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虽然业障是缘起法,自性空寂。但是,修行若没有功夫,仍脱离不了因果法则,造了恶,还是要受苦报。所以,要达到无生忏,要先从事忏做起,事上圆满了,这念心就容易与理相应;然后再归于无生的理忏,这念心不再念念追悔,善念不起、恶念不生,安住于空性。如此,就能契入《普贤行愿品》中所说的「入不可思议境界」。此时,一切罪业尽皆消除,达到最究竟的忏悔。
 
 
 
普贤十大行愿(二十三)
五者随喜功德1──随喜的意义
于自由时报90.05.05(六)刊载
 
  「随」是随顺、不违背;「喜」是欢喜、无瞋。「随喜功德」,就是随着所见所闻,凡是有人做了善事,不论大事或小事,都能以欢喜的心随顺应和、称扬赞叹。譬如有人敬顺师长、慈化弟幼、待人和善、处事认真,乃至于读诵经典、宣说正法、布施供养、持戒严谨、精进用功等,便点头赞许、合掌恭敬、欢喜赞叹,进而向他学习,这些都是「随喜功德」。
 
  一般众生对于喜的感受,是建立于人我的分别对待之上,故有喜亦有瞋:对于自己成就的功德,便感到欢喜;但是见到别人成就善法功德,却往往不耐他荣,因而产生嫉妒、瞋恨。轻者,于人背后说风凉话;重者,则无所不用其极地加以毁谤、破坏。
 
  《菩萨本生经》中记载:佛于过去生与阿弥陀佛是同学,世尊名为首达,阿弥陀佛名叫维先。首达年高腊长,却不如年少智深、辩才无碍的维先,由于弟子们都想依止维先,首达因此心生嫉妒,而对弟子说:「维先年幼慧浅,不可依崇。」维先得知此事,即默然离去。首达虽然又重获大众的尊崇,但是因为不能降伏自心瞋恨、嫉妒烦恼,以致无法随喜他人的善法功德,而毁谤贤者,死后堕于地狱。
 
  此外,众生因为心中有分别对待,对于重大的善法能欢喜应和;但对于小善,却未必能随顺欢喜。《普贤行愿品》云:「所有世间一毫之善,我皆随喜」,就是教示我们,即使是面对任何众生所行的一丝一毫善法,都要以平等、无瞋嫉的心,全然地随顺欢喜。
 
  随喜功德的「喜」,是平等、欢喜、无瞋的表现。「平等」,即泯除人我及一切的分别对待;「无瞋、欢喜」,则能够对治众生心中的瞋恨、嫉妒。唯有泯除人我、顺逆的差别对待,方能超越瞋、喜的对立,无条件地随顺欢喜,修习种种功德利益众生。
 
  《大般涅槃经》云:「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菩萨从初发心,皆是以清净、平等心修一切善法,志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为目的。当菩萨见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则能得无量大欢喜。修习「随喜功德」,能帮助我们以平等心,随顺因缘利乐一切众生,也能藉此扩大心量,包容万物,荡涤心中的瞋恼与不平等,一步步趣向诸佛清净、平等、慈悲的境界。
 
 
 
 
普贤十大行愿(二十四)
五者随喜功德2──随喜的对象
于自由时报90.05.08(二)刊载
 
  「随喜功德」是以平等无瞋的心,不分时间、空间,乃至对于一切众生所有功德,皆以平等心随顺欢喜。《普贤行愿品》说:菩萨修随喜功德的对象,乃是普及所有十方一切法界。也就是说,上自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下至六道一切众生,皆是菩萨勤修随喜功德的对象。
 
  佛陀过去生修菩萨行时,曾发下誓愿:「三千大千世界,无有一芥子许地,不是我舍身埋骨的地方。」世尊过去生为尸毗王时,为救一只小鸽子而自愿割肉喂鹰;为雪山童子时,为求半句偈,宁舍全身等菩萨行。声闻、缘觉行者为求解脱、断烦恼,而矢志不移地勤修习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完成出世的因果。对于这些志求出世圣者,我们应当欢喜赞叹。若于听闻的当下,发心欢喜称叹、随行效法,即是随喜功德;倘若不但不随喜,反而毁谤,说这不是事实,不是佛所说、所行等等,说出这些话来,就是造业。
 
  除了大小乘圣者的广大功德值得我们称扬赞叹,其实,一切众生都有值得我们随喜称叹、学习之处。凡夫众生虽有种种类形的不同,随着所受业感的不同,福报亦有高低差别。然而,上自人天、下至六道一切众生,皆有其功德、善根。如狗有忠主之义、慈乌反哺报恩、羔羊跪地吸乳等忠、孝的表现。此外,佛门四威仪偈曰:「诵经行道雁行游」,这是说明行进时,要学习空中飞行的雁群,成行成列有秩序。其实,只要细心观察,一切众生皆有值得我们学习、随喜的特点。
 
  在这个如梦如幻的世界里,众生颠颠倒倒地过日子,总是看到自己的好,而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总是习于膨胀自我,而贬损他人。因此,这个世界到处充斥着不平,产生种种的烦恼与痛苦:总是行善者少,造恶者多,富贵者少,贫贱者多,因而众生在六道中轮回,备萦万苦。《楞严经》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随喜功德是以平等、欢喜的心,随顺一切众生行随喜行:见一切圣贤所成就的广大功行,能以至诚心宣扬赞叹;乃至见一切众生做一切功德,或发一念好心,都要随喜赞叹。如此,将习于造恶的身口意,转为积极行善的身口意;把握每一时每一刻,与每一个众生缘下善缘。我们的心就能转利己为利他,我们的生命,将会越来越有意义;而我们的世界,也将越来越趋向平等、喜悦的佛国净土。
 
 
 
 
普贤十大行愿(二十五)
五者随喜功德3──随自意喜与随他意喜
于自由时报90.05.10(四)刊载
 
 
  「随喜功德」,就能修随喜的人而言,包含主动的「随自意喜」及被动的「随他意喜」两类。「随自意喜」,就是自己发心,主动、积极地修善,令众生欢喜;「随他意喜」,则是见到他人行善,乃至起一念善心,都以同等欢喜的心,随顺成就他人的功德,肯定他人的成就,增加他人的欢喜。无论是主动的随自意喜,或是被动的随他意喜,其目的都是要长养自他心中的善根、福德与智慧。
 
  佛世时,释提桓因是忉利天的天主,极为崇敬、信仰佛法。经典记载:释提桓因过去生曾为商人,某次,在经商的旅途中,经过一座倾颓的佛寺,由于不忍见到寺院败坏,于是发心重整寺院。当时,他的三十二位伙伴,见他如此发心,深受感动,都纷纷出钱、出力随喜帮忙,共同修建这一座寺庙。由于共同建寺的功德,他们后世一同感得生天的福报,释提桓因为忉利天宫的天主,其余三十二位则成为他的辅弼。
 
  释提桓因主动发心建寺,属于「随自意喜」,其余的三十二位伙伴,帮助他完成这个功德,属于「随他意喜」,虽有主动与被动的不同,然而这念发心,同是出自内心信敬佛法、护念众生,希求成佛的善根所起的欢喜。所以,无论随自意喜或随他意喜,一旦发起随喜的心,这一念心即具有一切诸佛因地发心的善根与功德。
 
  「随喜」之所以为「功德」,就是因为这分随喜的发心,称合了万法仗因托缘、待缘而起的原理,不论是主动或被动,大众能随喜发心就是「功」,众缘和合成就了善法,就是「德」。由于深契一切法是因缘和合而生,所以对人、我的分别,就越发的淡然,对于佛法的信心,就更坚定与清净。这一分清净的信心,即是成就菩提涅槃的种子。
 
 
 
 
普贤十大行愿(二十六)
五者随喜功德4──随喜的方式
于自由时报90.05.12(六)刊载
 
 
  一般人的观念中,布施财物是最易行,也是最普遍的随喜方式。然而,除了钱财的布施以外,藉由其他方式,也能够修随喜功德。譬如:运用自身的体力,以劳动去帮助别人;在道场听闻佛法,回到家庭、社会、工作单位,随缘为人解说;或是以口赞叹、以手鼓掌,乃至见人行善,发起了一念欢喜、赞叹的心,这些都是修随喜的方式。
 
  佛在世时,在祇园精舍旁,有一户非常贫穷的人家,经常看人们到精舍供佛、斋僧,作种种布施,自己也想布施。但是,家里一贫如洗,无法布施钱财,于是发心每天去打扫精舍。一日,有一位大富长者,得知贫者因为无钱布施,而日日至心不倦地打扫精舍,于是也发起欢喜心,布施贫者五百两黄金,帮助他圆满供佛斋僧的心愿。
 
  贫者虽然没有钱财,但是他运用自身的体力,打扫精舍,也能使他圆满了布施的心愿。打扫精舍,是力的随喜;长者发欢喜心赞助他完成布施金钱、供佛斋僧的心愿,则同时包含了钱财与心念的随喜。
 
  其实,在道场中经常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没有充足的钱财随喜供养三宝,建设道场,但是也能运用其他的方式随喜发心:或是到精舍打扫环境,或帮忙接电话,或随喜为来到精舍的人服务,或是赞叹功德主的发心,或与人分享自己对佛法的领悟等等,藉由这些发心,扩展生活的领域,与更多的人结善缘,使他们的内心,总是充满法的喜悦。
 
  《金刚经》云:「一切法皆是佛法。」因为一切法都是佛法,所以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法门;因为众生皆有佛性,所以不能放弃任何一个众生。行者在广修随喜功德的过程中,一方面摄受、度化了众生;同时,藉由一切有为的方便法门,消弭自心的种种障碍,启开智慧之眼,而契入众生本具、平等的心性,了达一切法乃是因心所生。于是十方法界,一切时、一切处、一切法门,都成了广修随喜功德的菩萨行处,心量也就开展向无量无边的法界。
 
  《华严经》云:「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这是道场中,每日必发的大愿。菩萨在随喜发心,与众生共同成就功德善法的因缘中,施者与受者互相熏陶、互相含摄,终能达成最初所发的大愿:与一切众生同登平等法界,共入诸佛清净本具的毗卢性海。
 
 
 
 
普贤十大行愿(二十七)
五者随喜功德5──随喜的功德
于自由时报90.05.15(二)刊载
 
 
  随喜功德有随喜功德的果报。例如富贵豪门今生享受荣华富贵,是过去修来的福报,这个福报,使那些与他有关系的人也受到好处。好比家里的佣人、随从等,这些人虽然自己没有修这幺大的福报,但是由于沾了老板的光,使他们也能住住好、吃得好、穿得好。从因果的角度来看,这是由于过去随喜修福,所以现在感这样的果报。
 
  《百缘经》记载:佛住世时,舍卫国有一位大富须达长者,曾以黄金铺地,建立了祇洹精舍;更以无数的钱财布施、护持三宝。然而,却不以此为满足。他想:我一个人修布施是一个人的功德,这分功德能使我享尽天福。但是一切众生有苦,单以个人的福报,并不能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于是,他亲自骑着白象到城里化缘,劝化大众随喜功德,同他一齐随喜修福。许多人因此心生欢喜,纷纷把自己上好的璎珞、金银财物等,都拿出来布施。有一位贫女听闻此事,心想:由于我前世没有修布施,致使今生穷苦潦倒,全身上下只剩这张遮体用的毛布,我宁可把握这个良机布施,否则以后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于是回到住处,将身上仅有的毛布自窗口拋出。须达长者得知此事,非常感动,立即卸下身上的宝饰回赠给她。数日后,贫女往生成为忉利天上的天人。由于自知是过去随喜供佛的因缘,而得此胜报。为了感恩,他以天上的香花供养佛陀及须达长者,又听闻佛说四谛的道理,心开意解,证得须陀洹果。
 
  须达长者,由于悲愍一切众生有苦,所以将自己布施修福的机会,分享给大众,令一切有缘的人,只要愿意发心,皆有随喜修福的机会。贫女即是因须达长者的劝化,发心随喜布施,而感得生天证果的果报。其实,除了贫女之外,一切发心随喜功德的人,都分享了这一分随喜的功德。
 
  随喜的功德是非常大的。法华经「随喜功德品」说:如来灭后,若有人因听经而发菩提心,随缘、随处、随力为人演说。听闻者,又辗转为人演说,此人所得功德,大过于以一切资具布施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的六道众生,又使他们修道证果的功德。
 
  为什幺随喜功德有这幺大呢?因为,一个人闻法而发欢喜心,是一个人的功德。由于他的发心,随缘、随处、随喜地为人演说;这些听闻者,又继续辗转不断地对与他们有缘的人演说,令闻者皆发菩提心,信乐佛道。因为众生无尽,随喜发心的愿行亦无穷尽,所以这分随喜的功德就如一灯传千灯,灯灯相传,光光相照,永远不会断绝。
 
  《大智度论》云:「菩萨随喜福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持是功德为调伏一切众生,为净一切众生,为度一切众生故起。」菩萨随喜功德的无尽愿行,乃是由于悲愍一切众生;为调伏、净化、救度一切众生而起,志令一切众生皆得出离生死苦海,回归清净的自心。所以修了一切功德,仍须回向无上菩提,销归于清净本然的自性。因为,只有这一念清净本然的自性,才是菩萨随喜功德的本怀,也是究竟解脱的无上大道。
 
 
 
普贤十大行愿(二十八)
六者请转*轮1──*轮的意义
于自由时报90.05.17(四)刊载
 
  「*轮」是对佛法的譬喻,以如车轮的图象代表佛陀的教法。「轮」具有四种意义:一、运载义,意指佛法能运载众生出离生死苦海,直登佛国净土。二、摧碾义,佛法如巨轮,能摧毁、碾碎众生的无明、烦恼,令超凡入圣,成就出世间的道果。三、辗转义,佛陀的教法,犹如车轮辗转不停,能遍及一切法界。四、圆满义,佛陀说法圆融无碍,犹如大轮,圆满无缺。因为佛法犹如大轮,能遍及一切法界,令一切众生去除烦恼、无明,达到究竟圆满的境界,所以称为「*轮」。
 
  为了顺应众生各各不同的根机,佛即宣说大、小、顿、渐等种种法门。所以「*轮」也有几种不同的形式,轮中不同的辐数,即代表各种不同的修行法门。例如六辐代表六波罗蜜,八辐代表八正道,十二辐代表十二因缘;轮中若无任何辐条,则象征顿超空有,清净圆满的大圆镜智。所以,不同的*轮,代表不同的方便与智慧:声闻、缘觉道是转四谛、十二因缘的*轮;菩萨道是转六波罗密的*轮。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只是为了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种烦恼,帮助众生扫除自心的种种执着、无明,自见人人本具的佛性。因此,最终目的还是要转实相*轮,归向圆满无碍的佛智──大圆镜智。
 
  由此可知,「转*轮」,就是宣说佛法,度化众生的意思。例如,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鹿野苑对上、中、下不同根器的众生,分别以不同的善巧方便说法摄化,称为「三转*轮」。上根的人,一闻法要,就能立刻契悟,所以佛就直接为他宣说法要,令其开悟,称为「示相转」。中根的人,必须经过一番劝导,才会落实修行。好比社会上大多数的人,虽然知道行善是件好事,却始终犹豫不定,甚至没有动力,所以对中根的人,要利用种种善巧方便,劝导他们修善断恶,称为「劝修转」。至于下根的人,除了劝导之外,必须有具体的证据才能令其信服,所以佛以自身为证明,令下根的人也能生起效法之心,称为「作证转」。
 
  社会上有些人观念错误,以为修气功、炼气脉就是在「转*轮」。事实上,修气功、炼气脉是属于生理上的调适,并不是转*轮,「*轮」只是一种譬喻,而不是一种可以拿来修炼的东西。所谓「转*轮」,即是如实无误地宣说佛的教法,使众生对佛法生起清净的信心,发心依照佛的教法如实修行,转除心中的贪瞋痴及邪见,成为悲智愿行;使染污的心渐渐转为清净的心,契悟人人本具的佛性,就是圆满解脱。
 
  修行人想达到究竟解脱、成就圆满智慧,必须建立正确的知见,进而如法修行,摧破一切烦恼,这才是「转*轮」真正的意义与目的。
 
 
 
 
普贤十大行愿(二十九)
六者请转*轮2──为什幺要请转*轮
于自由时报90.05.19(六)刊载
 
 
  请转*轮,就是劝请十方一切诸佛菩萨,乃至大善知识宣说佛法,使一切众生都有闻法得度的因缘。
 
  《方广大庄严经》记载:佛陀初成道时,在菩提树下,以智慧遍观世间众生种种根机,默然思惟:自己亲证之法并不是以思量分别的心所能理解,而众生福薄根浅,智慧不明,深为无明烦恼所障蔽,对于所说之法,恐怕不但不能信受,反而容易生起轻慢、毁谤之心,于是寂然欲入涅槃。继而又想:过去诸佛都是接受梵王劝请,才出世转*轮!此时,娑婆世界之主螺髻梵王明白如来心意,心想:众生长夜没于生死之中,我应当为众生劝请如来转妙*轮,于是率领诸大天王前去祈请佛陀出世转*轮。世尊受请后便入定观察众生根器,知道鹿野苑五比丘根机已经成熟,应先得度,于是前往波罗奈国鹿野苑度化憍陈如等五人,是为初转*轮。此后,正法流布于世间,一切众生,不分愚智利钝,都因此有了得度的因缘。
 
  说法度众生,是如来的本怀,为什幺还要等众生请法,佛才宣说呢?因为:如果无人请法,如来自说,一般人会以为佛自吹自擂,而生轻慢、毁谤之心。其次,印度当时有些外道以为:梵天王就是造物主,而今梵天王亲自向佛请法,外道的邪见自然不攻自破。再者,佛待因缘说法,众生才会生起难遭遇想,因而对佛法生起敬重之心。
 
  昔日禅宗二祖慧可大师,为了向达磨祖师求法,久立于少林寺,直到第二天,大雪已掩过了膝盖,达磨祖师为了怜愍这个为法忘躯的弟子,终于启口问道:「你久立于大雪之中,所求何事?」慧可含泪回答:「只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迷。」于是达磨祖师对他开示:「诸佛无上妙道,是经过旷劫的精勤努力,行种种难行之行,忍种种难忍之忍,方能证得。若以一般小德小智、轻心慢心,希求无上真乘,那是徒劳无功的!」由于慧可大师不惜身命地殷勤劝请,才能使禅宗法脉流传东土,化化不绝。
 
  欲得诸佛无上智德,必须有殷重求法的心才可能与法相应,进而从中获得法益。再者,菩萨以舍身之志劝请诸佛转*轮,乃是代众生劝请,因为一切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得度的时节、因缘各各不同。必须不断地仰赖善知识住持佛法,为众生开晓真理,使令众生不断地长养善根;根机成熟了,才有闻法得度的因缘。
 
  智者大师云:「转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转*轮。」佛陀亲证宇宙人生最高的真理,因前人至诚祈请,方能流布世间,令根熟众生闻之皆能得度。为了使一切众生皆有得度因缘,我们也应当至诚劝请所有契悟真理的大善知识,广宣正法,大转*轮。唯有菩萨常请,诸佛常说,才能使*轮常转不息;也唯有正法不断,一切众生才有得解脱的希望。
 
 
 
 
普贤十大行愿(三十)
六者请转*轮3──如何转*轮
于自由时报90.05.22(二)刊载
 
 
 「转*轮」不只是以口轮宣说佛法,其实,佛的一切身、口、意,无时无刻不在转*轮。譬如,佛陀随类应机作种种示现度化众生,是转身轮;而佛陀的心轮,更如清澈的明镜一般,无时不在鉴知众生的根器,善解众生心意,随类度化、应机施教。智者大师于《法华玄义》中也说到:佛陀为调御众生,先以身轮作种种示现,令度化的对象增长善根;当善根成熟、堪任受道之时,便以口轮宣说教法,令他们心开意解,成道得解脱。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记载:有一次,佛陀为了教育弟子,想要亲自打扫精舍。此时,忉利天主释提桓因,马上带来五百支上好的扫帚,希望藉此因缘植福田。这一天,恰巧发心打扫精舍的给孤独长者有事无法前来,佛陀利用与弟子一同经行之时,亲自拿起扫帚打扫环境。站立一旁的弟子舍利弗、目犍连等弟子们见状,也都一同拿起扫帚来打扫。等到全部整理干净了,佛便利用这个因缘,为弟子们开示:扫地虽然看起来是小事,确有许多功德:扫地如同打扫心地,令自、他的心清净,将来的果报就是端正庄严;同时,精舍环境清净整洁,能令护法诸天欢喜,将来也会因此获得生天的果报。
 
  佛陀先以心轮鉴知弟子们的需要,护法释提桓因也因此而有了植福的机会;然后再以身轮示现扫地,让弟子们先跟着一齐打扫,身体力行,最后才以口轮开示弟子,使弟子们心开意解,因此能奉教欢喜。智者大师云:「身业现化名神通轮,口业说法名正教轮,意业鉴机名记心轮。」修行到达最高的境界,一切行住坐卧、挑柴运米,乃至于打扫环境,无非是发自这念心的神通妙用。因此,不论是身轮的示现,或口轮宣说,皆是从佛陀清净圆满的心轮中流出的教法。在佛清净圆满的心轮中,一切法是自在、融通的,都是为了令一切众生转除心中的无明烦恼、离苦得乐。
 
  曾经有弟子问师父:*轮在哪里?*轮,就在你的慈悲与智慧,修一切善,不执着一切善当中。一切的行住坐卧,乃至于扫地作饭、听课教课、流通有无、为民喉舌,都是发自这念心的妙用,都是在转*轮。这个法,就看见者、闻者能不能心领神会了。
 
 
 
 
普贤十大行愿(三十一)
六者请转*轮4──如何请转*轮
于自由时报90.05.24(四)刊载
 
 
  佛法是众生的依归,唯有*轮常转,方能利乐一切众生。然而佛已入灭,我们该请谁大转*轮?又应如何请转*轮呢?《大智度论》说到:有五种人可以宣说佛法,即:佛、佛的弟子、仙人、诸天,以及诸佛菩萨为度众生而化现的化人等。总之,只要是宣说佛陀正法的善知识,都是我们应当劝请的对象。
 
  《大智度论》记载:佛入灭时,一切诸天、世人以为世间明灯将灭,无不号啕大哭、忧愁怖畏。于是大家聚集起来,劝请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尊贵的仁者!佛的法船将破,法城也即将倾颓!说法的人一个个追随佛陀而去,行道的人也渐渐少了,法弱魔强,佛的法灯就要灭尽了啊!祈求尊者怜愍众生,代众生建立法幢,续佛慧命。」此时迦叶尊者心如大海,澄净不动,默然接受了大众的劝请,往须弥山敲击犍槌告知大众:「佛陀从三大阿僧祇劫以来,种种勤苦修行,乃是为了悲愍众生。现在佛已入灭,诸弟子们,凡是知法、持法、诵法者,应该学习佛陀的精神,为悲愍众生而集结佛陀的教法。」于是,在阿阇世王的护持之下,完成了第一次经典的结集。这是继梵王劝请佛陀出世说法之后,最重要的一次请转*轮。
 
  说法者,必须有正确的知见,方堪弘范三界。如同摩诃迦叶尊者,不但知法、识法,亦亲身实践佛法,为一切佛弟子中的表率,故能转动大法。而劝请者亦须三业恭敬,身心称合于法,始堪受教。否则,即使大法如雷贯耳,也难以蒙受法益。
 
  古代参学的行者,跋山涉水,踏破无数草鞋,只为求得一悟。参访之时,禅师上堂说法,应机开示,句句直指心要;学人三业至诚,合掌伫立谛听,忽然一言相契,顿悟自性,即获接引。请法之人不论悟或未悟,皆能蒙沾法益,欢喜踊跃,故于闻法之后,设斋供僧,称为「上堂斋」,此乃学人内心诚敬的表示;同时,也在清净的福田中植下了福慧之苗。
 
  古人为了求法,不畏艰难,甚至宁以生命作为代价;然而今人不能领会求法的艰辛,以为佛法得来容易,乃至有轻法、慢法之虞。须知古德穷毕生之力亲身恭践,倾全力护法护教,方使大法辗转流传不辍。佛弟子应作难遭难遇想,以同样殷勤敬重的心请转*轮,使佛法永远流传世间。
 
 
 
 
普贤十大行愿(三十二)
六者请转*轮5──请转*轮的功德
于自由时报90.05.26(六)刊载
 
 
  深心求法,能得无上功德。《华手经》中,佛曾作了一个譬喻,说明菩萨请转*轮的功德难量:好比以三千大千世界的大海为坑,其中装满种子,有一位大力士,尽其所能将种子洒向四方。大风普吹,使每一粒种子堕入一个世界,然后将一一世界的泥砂合起来,以如此砂数的总合,仍然无法超过「请转*轮」的功德。
 
  经云:「深心精进,如是求法得大果报。…深心求法。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谓「深心」就是以决定不疑的信心,深求佛道。菩萨以此深心祈请诸佛为一切众生转*轮,犹如将佛法的种子植入众生心中。众生于闻法之后,以受持佛法之故,将佛法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不仅降伏自心的烦恼,增长善根,养成完美的人格,也使大众对佛教徒生起敬重之心。非唯自身受持读诵,更进一步辗转流通:或助印经书,或建设道场,或带朋友到精舍听闻佛法等,令不了解佛法的人生起信心;也使已经生起信心的人,更增福慧。一人请转*轮,等于在一切众生分上植下了转*轮的因缘,于是功德辗转增胜,难以数计。
 
  *轮常转,是佛法兴盛的表征,佛法能净化人心,增长一切众生向善的力量,因而能为人类带来和平,为世福带来光明。所以,佛法兴盛是一切众生的福祉,也是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悟入佛道的希望。这一切,端赖大众继续推动佛法的大轮,运载众生至圆满无碍的解脱境界。
 
 
 
普贤十大行愿(三十三)
七者请佛住世1──请佛住世的意义
于自由时报90.05.29(二)刊载
 
  请佛住世,即是恭请诸佛恒常住于世间。
 
  昔日,佛入灭前,曾经三次暗示阿难尊者:「佛已证得四神足,能住寿一劫。」然而因众生业障深重,且阿难尊者的内心被魔所障蔽,故无法明白佛的心意,而未能及时请佛住世。三个月后,佛随即入灭,四众弟子顿失依怙。
 
  凡是佛弟子都希望佛能长久住世,因为佛为众生之父,为世间所归趣,是众生的眼目。佛能救护一切众生,亦为众生的大福田,众生于恭敬供养佛时,即可深植福慧。如奉献祇洹精舍的须达长者,当他营建精舍时,天上的宫殿已经现出。再者,佛时时皆在开示解脱之道,众生依法修习即得成道证果。如阿难尊者因见佛庄严相好而出家成道;舍利弗尊者听闻「因缘所生法」一偈,而随佛出家证果;外道三迦叶兄弟,因折服于佛的神通与智慧,乃率领一千个弟子依止佛陀,并证得阿罗汉果……, 。经典中,因亲睹佛面而悟道得福者实在不胜枚举。
 
  圭山禅师云:「十方一切佛,若欲舍寿者,我今头面礼,劝请令久住。」广义而言,「请佛住世」,非仅请佛陀长久住世,乃至声闻、缘觉、菩萨,以及有修有证之诸大善知识,均应恭请其长久住世。由于众生福德善根、闻法悟道的因缘不同,为了令不同根机的众生皆有得度之因缘,也为了续佛慧命,所以要恭请一切大善知识长久住世,宣说正法。
 
  《四十二章经》云:「生值佛世难」。佛的出世甚为难得,能生值佛世,是累劫福德善根所致。如今佛已入灭,虽然我们无法恭逢其盛,但若能恭敬供养三宝,护持正法亦是在请佛住世。
 
 
 
 
普贤十大行愿(三十四)
七者请佛住世2──为什幺佛要示现涅槃?<上集>
于自由时报90.05.31(四)刊载
 
 
   佛陀出现世间是为了度化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也都渴望得度,既然如此,为什幺佛不永久住世,却要示现涅槃呢?原因有二:一因众生得度的因缘已尽,二是为了防止弟子怠惰放逸,所以佛要示现涅槃。
 
   《遗教经》中,佛陀即将入灭之时,告诉悲恸不已的弟子们:「即使佛真的住寿一劫,我们相聚的缘份也还是要灭的,世间没有不散筵席。…… 若我久住于世,对于众生而言,并无大益。何况,一切有缘得度的众生,不论人间或天上,都已经得度了;而那些尚未度化的众生,我也已经为他们种下了得度的因缘。」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了,佛便出现于世,因缘尽了,佛便示现涅槃。纵然如此,佛陀也已经留下了他的法,作为后世众生得度的因缘。
 
   遇佛得度,必须要与佛法有缘,否则,即使佛陀现于眼前,障深垢重的人仍旧不见不闻。如同《大智度论》所记载:佛住世时,舍卫城东住着一位贫苦的老母。有一次,佛陀与阿难在城中游化,阿难见到路边这位老母甚为可怜,便恭请佛陀去度化她。没想到当佛陀走到老母的身旁时,她却始终回避。佛从东边来,她把头转向西边;佛从上来,她就低下头去;最后,佛从地而出,她竟然用手把脸遮起来,不肯见佛。由于这位老母与佛无缘,所以即使佛陀亲自来到身旁,也是徒劳无益。
 
   「佛门虽广,不度无缘之人。」众生希望遇佛得度,必须先与佛法结缘,若无因缘,即使生值佛世,亦如城东老母一般,还是难以得度。所谓「缘熟而来、缘尽而去。」若无因缘而留住世间是无有是处的,这就是为什幺佛陀要示现涅槃。
 
 
 
 
普贤十大行愿(三十五)
七者请佛住世3──为什幺佛要示现涅槃?<下集>
于自由时报90.06.02(六)刊载
 
 
 佛陀示现涅槃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防止弟子怠惰放逸。
 
  《法华经》中,佛说:若佛久住世间,那些善根薄弱的众生,不但不能生起珍惜恭敬之心,反而憍慢放逸,妄想有佛可做为长久的依靠,何足畏惧!久之,便懈怠堕落,不知修行。当他们见到佛陀入灭,方才恍然大悟:原来佛终究会入灭的,应当抖薮振作,自求精进,才是修行之道;就算无法成道证果,至少也该收摄起憍慢之心。由是对佛法生起难遭遇想,渴仰佛陀的恩德、珍惜佛陀的教法,而能植下了善根,作为将来得度的因缘。
 
  经典中举了一个譬喻:譬如一位医父,有众多的子女。在医父远游他国的期间,子女们误食毒药,一一闷乱倒地。当医父归来时,见子女受此苦恼,立即为他们捣制最好的药草。其中未失本心的子女服下药草后,病苦即除;其余的子女由于病气深入而迷失本心,虽然乐见医父归来,却不肯服药。为了使他们也能服用药草,医父再度远游他方,并托人带回音讯,假说医父已经往生,你们只要愿意服下药草,即能除病。子女听闻此事,极度忧恼,想到如今已经无人可作依怙,于是服下医父留下的药草,终于痊愈,远离了病苦。
 
  佛陀以种种方便化导众生,目的都是为了使众生觉悟本心。佛弟子必须自己发心依法修行,以求断惑证真,若只是仗势三宝的加被而不肯依法修行,终无是处。
 
  佛的色身虽已入灭,但是佛弟子若能恪遵佛陀的教诫,一心勤求精进,落实修行,即能圆满得度的因缘。同时,在自觉觉他的菩萨道中,辗转流布佛法,实践佛陀的遗教,也就是实现请佛住世的愿行了。
 
 
 
 
普贤十大行愿(三十六)
七者请佛住世4──自心清净 佛即常住
于自由时报90.06.05(二)刊载
 
  「请佛住世」的意义有事有理。事上的请佛,是祈请一切诸佛菩萨乃至十方一切大善知识常住世间,化导一切众生;理上更要请「自性如来」住世,意即:觉性时时现前,安住于清楚明白的自性之上,才是究竟的「请佛住世」。因为佛法的目的终究在告诉我们:「心即是佛,心外无别佛。」心不染着,觉性现前即是佛;时时安住于觉性,即得生死自在。
 
  经典中,佛陀曾与杀人魔央掘魔罗有一段非常引人深思的对话。央掘魔罗受了邪师的教导,以为只要杀死一千个人,即可得道。当他杀了九百九十九人,正四处寻觅第一千个人时,佛陀为了度化这位杀人魔,即时出现在他的面前。央掘魔罗一见到佛陀,便疾奔向前追杀佛陀。但任他如何使劲都无法追赶上,佛总是隔了几步安详地站立在前方。最后,他忍不住向佛陀大声喊道:「停住!停住!」没想到佛陀却说:「我本来就是常住,是你自己不住!」杀人魔问:「你在走,如何说是常住?」佛说:「我有定慧,常住正法之中,无住而住;而你听邪师之言,常在造业,不住正法,所以不住。」
 
  「凡心有住,佛心无住」,佛已彻底觉悟,对于一切境界,不起迷执,不住一切生灭的境界,而以定慧安住于常住的觉心之中,所以是无住而住。凡夫的心对一切境界看不破、放不下,百般执着;有执着就是「住」,因此轮转于生死苦海中不得出离。
 
  修行人欲「请佛住世」,这念心必须与佛心相契,常安住于正法之中;即使无法时时安住,也应深信正法,依靠正法,时时刻刻返照自心,消弭内心的迷执。只要自心清净了,佛即常住,亦即请「自性如来」住世。
 
 
 
普贤十大行愿(三十七)
八者常随佛学1──学佛与成佛
于自由时报90.06.07(四)刊载
 
 
  修行学佛,就是要向佛学习,学佛的身、佛的口、佛的心,身、口、意三业均如佛一样圆满无碍,即能成佛。
 
  学佛的身、口、意,须在因地下功夫。佛身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行、住、坐、卧具足四威仪,众生见之无不欢喜,这些都是因地累劫修来的果报。所以,学习佛陀修一切善,断一切恶,行住坐卧不离四威仪: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这就是学佛的身。佛的口业清净殊胜,过去累劫不犯口过,因而感得广长舌相,说法时梵音微妙清远,众生随类皆能得解。学佛的口,就应口业清净,不犯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多讲爱语、柔软语,不出口伤人。佛的心没有贪、瞋、痴,时时刻刻都在定慧当中,具大慈悲,无时不在普度众生。所以学习佛的心,必须契悟菩提心,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发大慈悲心,自利利他,就是学佛的心。
 
  向佛学习,不是只在特定的某些时候才学,而是要「常随佛学」。释迦牟尼佛从因地初发心修行菩萨道: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乃至最后一生出家、成道、转*轮、入涅槃,示现了一名凡夫经由精勤的修行,进趣庄严佛果的历程。古德云:「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要发心学佛,以佛心为己心,以佛行为己行,以佛言为己言,以如佛般精进的心向佛学习,三业清净了,一身都会充满光明;直至三业都没有过失,功德圆满了,即能成就佛道。
 
 
 
 
普贤十大行愿(三十八)
八者常随佛学2──修行须慎择师
于自由时报90.06.09(六)刊载
 
 
  佛陀已入灭,我们没有因缘常伴佛侧,随佛而学。因此即应向秉持正法的大善知识学习,请其给予正确的指导,否则,自己盲修瞎练,容易走远路;甚或错遇邪师,更会使我们走错路。
 
  经典记载,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与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于未遇佛前,曾随外道讪阇耶学道,但始终在人生的真理上无法获得究竟的解答。于是二人互相约定,若遇明师,一定要告知对方。一日,舍利弗在路上遇到了威仪庠序的马胜比丘,深深地被他的威仪所摄受,于是上前请教:「这位行者,见您如此庄严宁静,想必您的师父一定是得道的高人。请问您的师父是谁?他说的是什幺法?」马胜比丘回答:「我的师父所讲的法如大地尘土那样多,虽然我无法完全记得,但是他常教导我们:一切诸法乃是因缘和合所生,亦随因缘分离而灭,其中并无永恒不变的主宰,亦无所谓的『我』及『我所』的存在。」舍利弗听闻之后,顿时启开了慧眼,长久以来对于真理的迷惑,终于得到了解答。他如获至宝地把这个法告诉了目犍连,二人都认为他们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老师,于是一同皈投于佛陀门下。在佛陀的善巧开导之下,目犍连七天就证得阿罗汉果,而舍利弗也在半个月之内成道。
 
  《六祖坛经》云:「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大善知识秉承诸佛的正法眼藏,能鉴机施教,或于三言两语之中,直指心性;或于日常行住坐卧中,透露消息。弟子亲承教法,依教奉行,自然而然能启发善根,开启智慧。如舍利弗于未遇佛之前,无论如何努力精进,始终不能得道;然而当他遇到佛陀之时,亲承佛教即能证果悟道。由此可知,修行欲有所成就,必须慎择明师,唯有依靠大善知识的指导,才能帮助我们增益道行,直契道法。
 
 
 
 
普贤十大行愿(三十九)
八者常随佛学3──平实中见大悲心
于自由时报90.06.12(二)刊载
 
  经典中有许多佛陀于平实中显现大悲的事迹,可为后世随学的轨范。例如《增一阿含经》记载:有一次,佛陀及弟子于夏安居结束的第二天,在僧团中举行自恣,也就是随他人之意自己举发所犯之过错。当时,佛陀自己也离开师子座,敷草席地而坐,对大众僧说:「各位,请你们说说看,我对大众有没有什幺过咎?身口意中有没有什幺过患?」如此问了三次。如来虽已证得圣果,仍旧示同凡人之法,在自恣日时,任众僧举过,以此垂范后世。
 
  亦有一次佛陀亲自巡视僧众寮,见一位身染重病的比丘孤伶伶地躺在床上,于是问他:「为什幺你生病了,却无人照顾呢?」病比丘回答:「我生性疏懒,没有耐心照顾病人,现在自己生病了,便无人瞻视。」佛陀慈悲地告诉他:「没关系,我来照顾你。」于是佛陀细心地为他清理秽物、沐浴净身、晾洗衣物,然后再把他扶回已经换了新草的床上,盖上一件干净的衣,并喂他进食……。佛陀乃世出世间所最尊者,却仍不舍劳务,事事以身作则。从佛为病比丘所做的种种,我们看到了佛的广大悲心,这一切均是我们应当学习的。
 
  《遗教经》中,佛陀曾训勉弟子:「世间的俗人尚且以骄慢为人格的过患,何况是出家行道之人,为了追求解脱之道,而放下了一切名利,行乞自活呢!大众应当速疾灭却骄慢之心。」修行人无论身居何等名位,或是学得深奥的法门,都只是为了度众生而已,若是起了有所得的心,心生骄慢,即落入生死轮回。因此,为佛弟子应学习佛陀的平实,于平实中,以大悲心广植福慧,得无所得,自能与菩提心相应。
 
 
 
 
普贤十大行愿(四十)
八者常随佛学4──恒常与精进
于自由时报90.06.14(四)刊载
 
 
  常随佛学的「常」,意谓恒常与精进,其中亦有超越的涵义:在时间上,超越了我们可以想象的一年、二年,或十年、二十年,是尽未来际,生生世世地常随佛学;在精神及体力上,也意味着超越一般人身心的极限,努力不懈地修行。
 
  诸佛无量的福德与智慧,皆由不惜身命地累劫精进勤修所得。以佛陀的相好为例,每一相皆须具足百福圆满,而如何才算是成就「一福」?经中说明:好比大千世界中,一切众生皆眼盲,若能为其治疗,使所有盲者痊愈,可称为一福。佛陀即是以一百个小劫的时间,修成三千二百福,圆满三十二相摄受众生。佛陀精进匪懈的求道精神,由此可略窥一二。
 
  佛教史上,祖师大德们亦莫不是以身命为代价以求道果,续佛慧命。如慧能大师参五祖弘忍大师时,即誓愿「唯求作佛」,并发心至碓坊舂米,以此苦行炼心、保任。由于慧能大师的身材瘦小,他便在腰间挂上两颗大石以增加体重,裨便将悬着石杵的碓踏起,但也因此伤及腰、脚。五祖至碓坊探问时,慧能大师回答:「不见有身,谁言之痛。」于是得五祖赞许:「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由于慧能大师的上根利智,加上为法忘躯的修行精神,五祖因此传其衣、法,成为禅宗六祖。 《大智度论》云:「菩萨从初发心,作誓愿:当令一切众生得欢乐,常为一切,不自惜身命,若惜身者,于诸善法不能成办。」修行人若缺乏难行能行的恒常精进力,则无法超越无始劫的业障和习气,如此又怎幺能够成办一切善法,转众生业力呢?是故行菩萨道应以佛陀历劫勤修证道的历程为准绳,发大愿行,不舍昼夜地勇猛精进,即能超越无明、业力的束缚,为众生作大福田,利乐一切众生。
 
 
 
普贤十大行愿(三十七)
八者常随佛学1──学佛与成佛
于自由时报90.06.07(四)刊载
 
 
  修行学佛,就是要向佛学习,学佛的身、佛的口、佛的心,身、口、意三业均如佛一样圆满无碍,即能成佛。
 
  学佛的身、口、意,须在因地下功夫。佛身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行、住、坐、卧具足四威仪,众生见之无不欢喜,这些都是因地累劫修来的果报。所以,学习佛陀修一切善,断一切恶,行住坐卧不离四威仪: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这就是学佛的身。佛的口业清净殊胜,过去累劫不犯口过,因而感得广长舌相,说法时梵音微妙清远,众生随类皆能得解。学佛的口,就应口业清净,不犯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多讲爱语、柔软语,不出口伤人。佛的心没有贪、瞋、痴,时时刻刻都在定慧当中,具大慈悲,无时不在普度众生。所以学习佛的心,必须契悟菩提心,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发大慈悲心,自利利他,就是学佛的心。
 
  向佛学习,不是只在特定的某些时候才学,而是要「常随佛学」。释迦牟尼佛从因地初发心修行菩萨道: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乃至最后一生出家、成道、转*轮、入涅槃,示现了一名凡夫经由精勤的修行,进趣庄严佛果的历程。古德云:「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要发心学佛,以佛心为己心,以佛行为己行,以佛言为己言,以如佛般精进的心向佛学习,三业清净了,一身都会充满光明;直至三业都没有过失,功德圆满了,即能成就佛道。
 
 
 
 
普贤十大行愿(三十八)
八者常随佛学2──修行须慎择师
于自由时报90.06.09(六)刊载
 
 
  佛陀已入灭,我们没有因缘常伴佛侧,随佛而学。因此即应向秉持正法的大善知识学习,请其给予正确的指导,否则,自己盲修瞎练,容易走远路;甚或错遇邪师,更会使我们走错路。
 
  经典记载,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与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于未遇佛前,曾随外道讪阇耶学道,但始终在人生的真理上无法获得究竟的解答。于是二人互相约定,若遇明师,一定要告知对方。一日,舍利弗在路上遇到了威仪庠序的马胜比丘,深深地被他的威仪所摄受,于是上前请教:「这位行者,见您如此庄严宁静,想必您的师父一定是得道的高人。请问您的师父是谁?他说的是什幺法?」马胜比丘回答:「我的师父所讲的法如大地尘土那样多,虽然我无法完全记得,但是他常教导我们:一切诸法乃是因缘和合所生,亦随因缘分离而灭,其中并无永恒不变的主宰,亦无所谓的『我』及『我所』的存在。」舍利弗听闻之后,顿时启开了慧眼,长久以来对于真理的迷惑,终于得到了解答。他如获至宝地把这个法告诉了目犍连,二人都认为他们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老师,于是一同皈投于佛陀门下。在佛陀的善巧开导之下,目犍连七天就证得阿罗汉果,而舍利弗也在半个月之内成道。
 
  《六祖坛经》云:「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大善知识秉承诸佛的正法眼藏,能鉴机施教,或于三言两语之中,直指心性;或于日常行住坐卧中,透露消息。弟子亲承教法,依教奉行,自然而然能启发善根,开启智慧。如舍利弗于未遇佛之前,无论如何努力精进,始终不能得道;然而当他遇到佛陀之时,亲承佛教即能证果悟道。由此可知,修行欲有所成就,必须慎择明师,唯有依靠大善知识的指导,才能帮助我们增益道行,直契道法。
 
 
 
 
普贤十大行愿(三十九)
八者常随佛学3──平实中见大悲心
于自由时报90.06.12(二)刊载
 
  经典中有许多佛陀于平实中显现大悲的事迹,可为后世随学的轨范。例如《增一阿含经》记载:有一次,佛陀及弟子于夏安居结束的第二天,在僧团中举行自恣,也就是随他人之意自己举发所犯之过错。当时,佛陀自己也离开师子座,敷草席地而坐,对大众僧说:「各位,请你们说说看,我对大众有没有什幺过咎?身口意中有没有什幺过患?」如此问了三次。如来虽已证得圣果,仍旧示同凡人之法,在自恣日时,任众僧举过,以此垂范后世。
 
  亦有一次佛陀亲自巡视僧众寮,见一位身染重病的比丘孤伶伶地躺在床上,于是问他:「为什幺你生病了,却无人照顾呢?」病比丘回答:「我生性疏懒,没有耐心照顾病人,现在自己生病了,便无人瞻视。」佛陀慈悲地告诉他:「没关系,我来照顾你。」于是佛陀细心地为他清理秽物、沐浴净身、晾洗衣物,然后再把他扶回已经换了新草的床上,盖上一件干净的衣,并喂他进食……。佛陀乃世出世间所最尊者,却仍不舍劳务,事事以身作则。从佛为病比丘所做的种种,我们看到了佛的广大悲心,这一切均是我们应当学习的。
 
  《遗教经》中,佛陀曾训勉弟子:「世间的俗人尚且以骄慢为人格的过患,何况是出家行道之人,为了追求解脱之道,而放下了一切名利,行乞自活呢!大众应当速疾灭却骄慢之心。」修行人无论身居何等名位,或是学得深奥的法门,都只是为了度众生而已,若是起了有所得的心,心生骄慢,即落入生死轮回。因此,为佛弟子应学习佛陀的平实,于平实中,以大悲心广植福慧,得无所得,自能与菩提心相应。
 
 
 
 
普贤十大行愿(四十)
八者常随佛学4──恒常与精进
于自由时报90.06.14(四)刊载
 
 
  常随佛学的「常」,意谓恒常与精进,其中亦有超越的涵义:在时间上,超越了我们可以想象的一年、二年,或十年、二十年,是尽未来际,生生世世地常随佛学;在精神及体力上,也意味着超越一般人身心的极限,努力不懈地修行。
 
  诸佛无量的福德与智慧,皆由不惜身命地累劫精进勤修所得。以佛陀的相好为例,每一相皆须具足百福圆满,而如何才算是成就「一福」?经中说明:好比大千世界中,一切众生皆眼盲,若能为其治疗,使所有盲者痊愈,可称为一福。佛陀即是以一百个小劫的时间,修成三千二百福,圆满三十二相摄受众生。佛陀精进匪懈的求道精神,由此可略窥一二。
 
  佛教史上,祖师大德们亦莫不是以身命为代价以求道果,续佛慧命。如慧能大师参五祖弘忍大师时,即誓愿「唯求作佛」,并发心至碓坊舂米,以此苦行炼心、保任。由于慧能大师的身材瘦小,他便在腰间挂上两颗大石以增加体重,裨便将悬着石杵的碓踏起,但也因此伤及腰、脚。五祖至碓坊探问时,慧能大师回答:「不见有身,谁言之痛。」于是得五祖赞许:「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由于慧能大师的上根利智,加上为法忘躯的修行精神,五祖因此传其衣、法,成为禅宗六祖。 《大智度论》云:「菩萨从初发心,作誓愿:当令一切众生得欢乐,常为一切,不自惜身命,若惜身者,于诸善法不能成办。」修行人若缺乏难行能行的恒常精进力,则无法超越无始劫的业障和习气,如此又怎幺能够成办一切善法,转众生业力呢?是故行菩萨道应以佛陀历劫勤修证道的历程为准绳,发大愿行,不舍昼夜地勇猛精进,即能超越无明、业力的束缚,为众生作大福田,利乐一切众生。
 
 
 
普贤十大行愿(四十一)
九者恒顺众生1──众生欢喜 诸佛欢喜
于自由时报90.06.16(六)刊载
 
  恒顺众生,意即:恒常随顺一切众生。其中,「恒顺」亦有随缘摄受的意思,所以也可解释为:随缘摄受一切众生。众生种种善恶之行,皆不离迷心,既然如此,为何要恒顺众生?因为「未成佛道,先结人缘」,菩萨欲普度众生,必须与众生结善缘,若不随顺众生,则无法化导众生。因此,为了达到化导众生的目的,必须先以种种方便随缘摄受,然后深入众生的根性,以种种法门教化,使令转迷成悟。
 
  往昔,有一国人民性情粗暴,广造诸恶。目犍连尊者听闻此事便向佛提出度化他们的意愿。他来到这个地方,教导人民:造恶者,将自食恶报。结果全国人民不但不顺从他的教诲,反而辱骂他。后来,摩诃迦叶等五百大阿罗汉皆一一前往,也是倍受折辱,无功而返。佛陀于是遣派文殊师利菩萨前往度化。文殊菩萨并不立即为他们说法,反而随顺他们的习性,做种种利益他们的事业。结果全国人民不但不辱骂轻毁他,反而在国王面前赞叹他是前所未见的贤人、智者,并以上好的宝物供养文殊菩萨,希望菩萨为他们说法。文殊菩萨却告诉他们:我的师父是已经证悟的佛陀,你们供养他,将会获得无上的福慧。佛陀为他们说法时,大地振动,一切人民皆发广大道心,获得不退的果位。
 
  菩萨欲度众生,须先以善巧方便随顺众生的欲乐,如同世间为人父母者希望小孩用功读书,先以种种奖品和言语作为鼓励,目的是使小孩愿意学习。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文殊菩萨并不单刀直入地为性情粗暴的人民说法,而是先做种种利益他们的事,结果,不用等他说法,这些人民主动来向他请法。由此可知,恒顺众生实乃菩萨度化众生不可或缺的法门。
 
  《普贤行愿品》云:「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佛弟子尊重承事诸佛,应以佛之大悲心为己心,以佛度众生之志为己志。古德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度化众生,必须入于众生之中,恒顺众生,使众生心生欢喜,愿意依于佛法修行入道,则能度化一切众生。此即称合于诸佛之悲心与本愿,令一切诸佛欢喜。
 
 
 
 
普贤十大行愿(四十二)
九者恒顺众生2──四摄法(上)
于自由时报90.06.19(二)刊载
 
 
  「恒顺众生」既有随缘摄受众生的意思,那幺,应如何摄受众生呢?经论中提出四种方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合称为「四摄法」。
 
  「布施摄」就是用布施的方法摄受众生。无论供给财物,或是奉献自己的身命利益大众,或为众生宣说佛法,或是帮助众生远离种种怖畏,皆是以布施摄令众生起欢喜心的方法。不但佛教提倡布施,儒家也谈布施,如《论语.雍也篇》中,孔子曾经告诉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够广行布施、救济众生,这种人不但可称为仁者,简直就是圣人了。」英国哲人法兰西斯培根也说:「财富就像肥料,如果不予以布施,便失去了它的好处。」足见布施实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善行。
 
  「爱语摄」就是远离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等口过,而以柔软语、赞叹语、善言慰喻来鼓励众生。后汉庞统,每次称赞别人的优点时,往往言过其实,有人好奇地请问他,他回答:「现在善人少,恶人多。当有人要行善、增长道业时,如果不赞叹肯定他,只怕行善的人愈来愈少。我努力赞美劝善,十人之中,至少有五人能因此获得勉励而继续他们的善行,这样不是很好吗?」
 
  众生都喜爱听好听的话,亲近对他有益的人;而布施、爱语皆是顺乎人心,导人向善,使人身心喜悦的行为。一般人常行布施、爱语,能改善人际关系;人人行之,则能促使社会详和,消弭社会上暴戾之气。因此,布施、爱语实是最普遍,也是最易行的善法。菩萨随顺众生所好而行布施、爱语,不但能利益社会,且众生于受益的同时,也对佛法产生好感,欢喜与佛法亲近,乃至信受奉行,即可达到度化众生的目的。
 
 
 
 
普贤十大行愿(四十三)
九者恒顺众生3──四摄法(中)
于自由时报90.06.21(四)刊载
 
  「利行摄」就是行善利益众生,使众生因此生亲爱之心,而愿意接受佛法的教化。
 
  《大智度论》中记载:有一老比丘视力不佳,缝衣服时,不小心针线脱落,找了很久都无法寻获,心中非常苦恼,于是呼喊请求帮助,佛陀知道了,立即现身前来帮助他。老比丘认出佛陀的声音,欢欣无比地说:「佛陀,您已经圆满成就无量的功德,为何不嫌这点小事,还来帮助我呢?」佛陀回答:「我就是因为心无疲厌,持续帮助众生而成佛,现在虽已成佛,利益众生的心仍然永不衰减。」老比丘感动万分,恳请佛陀为他说法,因而启发慧眼,同时也恢复了视力。佛陀为了度化老比丘,可以现身为他捡一根针,圣者平等视一切众生如子,为了利益众生而不舍小善之利行,于此表露无遗。
 
  以身口意之行利益众生,乃是修行学佛者首先要学习的事。如居士到道场发心,或出坡作务,如擦佛像、打扫等等,或在行堂为大众端菜饭,或禅七时担任护七的工作,或关怀临终的人,为他们助念……,这些都是「利行」,都是发自内心真诚的奉献。藉由这种奉献的精神与身体力行,一方面消弭内心悭贪、自私的习气;另一方面,也可修得福报;同时,藉由这些利行与大众结缘,将来当我们需要他人帮忙时,也一样会获得援助。出家法师们更是奉献自己的一生,不分昼夜、不计报酬地为大众服务。如知客法师和霭可亲的为来寺参访者介绍环境,大寮法师为大众准备可口的斋饭,乃至住持法师说法不断……。法师在无有疲厌的利他之行中,逐渐放下了自我的执着,长养慈悲心;同时,由于此等无私奉献的精神,居士因而对法师生起敬爱之心,也欢喜到道场来听经闻法,修福修慧。
 
  由此可知,藉由「利行摄」的实践,菩萨与众生皆能同沾法益、增益福慧,即能达到自利利他的目的。
 
 
 
 
普贤十大行愿(四十四)
九者恒顺众生4──四摄法(下)
于自由时报90.06.23(六)刊载
 
 
  「同事摄」即是和光同尘,随同众生心之所好,作众生的善友,并以身示教予以感化、熏习。
 
  佛世时,有一个人名叫丑鬼,长得极为丑陋。他的父亲是一位大富长者,因为害怕名誉受损,而把他送入深山。到了深山,飞禽走兽也都不喜欢接近他,丑鬼为此感到十分痛苦。佛陀为了度化他,于是率领一群比丘来到深山。丑鬼见到佛陀与比丘们相好庄严,一时自惭形秽而远远地避开了。此时,佛就变成一个比他还要丑陋的比丘与他相遇。丑鬼一看:居然有人比自己更丑陋!不免心中感到安慰,于是毫不自卑地与这位丑比丘为友。有一天,丑比丘在林中打坐,入定之时,竟然越来越漂亮。丑鬼觉得很奇怪,丑比丘于是告诉他:「我每次入定时,就观想佛陀及那一群比丘的相好圆满,也许就是这个原因,使我的相貌变得好看起来。」丑鬼听了便效法他,静坐观想佛陀的相好及比丘的威仪,结果,相貌真的变得越来越庄严!当他终于发现:原来这位丑比丘是佛陀所变现的,于是随佛出家修行,不久证得道果。
 
  所谓「物以类聚」,众生总是有同样的业缘才会聚在一起,「同事摄」就是利用这种原理与众生建立关系。如丑鬼因为对自己的容貌感到自卑,见到佛陀及大众僧就远远的避开,若不化作比他还丑的人,则无法与他建立友谊,且更难以度化他了。
 
  弘扬佛法必须要有方便,「四摄法」即是为了众生各种不同的需求而施设方便法门。菩萨没有方便无法度化众生;若不度众生,则无法圆满菩提佛果。菩萨观众生苦而发大悲心,因大悲心而发菩提心,平等视一切众生,乃至运用善巧方便,行四摄法摄受一切众生。因此,大悲心即如同水一般,能滋养菩提苗,终有一天,它会开出灿烂的菩提之花,成就诸佛圆满的智慧之果。
 
 
 
普贤十大行愿(四十五)
十者普皆回向1──普皆回向的意义
于自由时报90.06.28(四)刊载
 
  「普皆回向」是普贤十大愿中最后一大行愿,也是前九个行愿的总结,统摄其所修之功德。「回」是回转,「向」是归向,为了去除自心的悭贪,达到无私无我的境界,也为了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所以发心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普遍施予一切众生,就是「普皆回向」的意义。
 
  一般人做了功德容易执为己有,以为一旦将功德布施出去,自己就失去功德。其实,因果不昧,修了善行必然会有善的功德果报。所以,一旦发心将所积聚的福德善根回向某一特定对象,或以大慈悲心、无尽的愿行,平等布施一切众生,不仅自己所修的功德不失,且依所回向的对象愈广,则能令自己的功德更加增胜。
 
  如《地藏经》中,佛陀告诉地藏菩萨:未来若有人修补塔寺、塑佛形像,或装理经典,即使是纤毫之善,「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但如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若有回向自己所修功德,或劝他人布施供养者,「更能回向,不问多少,毕竟成佛,何况释梵转轮之报。」
 
  回向既有如此大的利益,应如何行之?一般佛法共修的行门中,如听经闻法、礼佛拜忏、诵经、朝山、禅坐等,于法会圆满时,都一定会至诚唱诵回向偈:「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道。」或「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随着这些回向文,以自己所修功德回向他人,并发愿与众生共成佛道。日常生活中,所有一切善行亦可回向父母师长身体健康、业障蠲除,兄弟姐妹事业顺利、一切无碍,子女晚辈平安如意,法界冤亲永离恶道,乃至回向成就无上菩提等等,即是「回向行」。普皆回向之行愿不仅是为了自我求解脱,更希望一切众生皆得解脱,如此心量广大无私,即能达到平等与慈悲的境界。
 
 
 
 
普贤十大行愿(四十六)
十者普皆回向2──回向的方法
于自由时报90.06.30(六)刊载
 
 
  功德是自己修的,为什幺能够因为回向,而令他人得到功德,且自己亦不失功德?其实众生的法界是相感召的,就如同山谷间的回音,因为回荡共鸣而得以远闻。又如同点火把,可以将火焰一传十,十传百,自己的光明却无任何减损。回向也是如此的,就好似火光一般,能够光光相照,功德再增功德。
 
  明了了普皆回向的殊胜之后,接着便须从因地之万行努力实践,以契入如来的果德。就好象世人在赚了钱之后,总不忘回馈社会,利益更多的人群,将有限的个人福报转为无限的功德法财。在佛法中,回向的方法,大致上可分为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因向果三种。
 
  「回自向他」即是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施法界一切众生。亦即从最初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乃至恒顺众生等功德全部回向大众。大势至菩萨于过去修菩萨行时,曾听佛说:唯有修行办道方能回报父母恩。于是菩萨虔诚地将父母的遗骨以瓶子盛装起来,顶在头上,然后时时将修行的功德回向父母。由于菩萨的精进,终于成就道果。一日,瓶子里的遗骨竟然化为一片光明!这就是因为功德回向而令受者获益的不可思议感应。
 
  其次,「回事向理」即是将所修的各种事相上功德,如庄严道场、认供佛像、打斋供僧等,回向不生不灭的真如法界理体。也就是无论修了多少功德,这一念心始终不增不减,无得无失,所有功德尽销归清净本然之心性。「回因向果」即是在因上努力修一切功德,于此功德不取不舍,并以因地的回向行酬报菩提佛果,令自身及众生皆得共成佛道。
 
  人的一生不过数十寒暑,有的人一生中只为自己的前途奋斗,从不为周遭亲友着想;有的人欢喜为他人服务,却执着世间的福报善法,到最后均只是黄土一抔。因此,若能将自私自利的心转为慈悲平等无执的心,将所作的一切善法,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即能超越生命的局限,使真生命无穷无尽。
 
 
 
普贤十大行愿(四十七)
总结
于自由时报90.07.03(二)刊载
 
普贤十大愿乃是行持菩萨道的标竿,
中台山更将其奉为每日清晨的定课,
因为诵持、礼拜此十大行愿有殊胜之功德,
能内调心性,外利众生。
 
 
 
  普贤十大愿乃是行持菩萨道的标竿,中台山更将其奉为每日清晨的定课,因为诵持、礼拜此十大行愿有殊胜之功德,能内调心性,外利众生。
 
  第一礼敬诸佛,能降伏慢心,长养虔诚恭敬心;第二称赞如来,能增长自他对三宝的欢喜心;第三广修供养,能对治悭贪不舍的心,现在利益他人,将来自己得福;第四忏悔业障则是消除往昔所造诸恶业;第五随喜功德,能对治嫉妒、不喜他荣的习气,转而肯定他人行善的功德;第六请转*轮及第七请佛住世,是劝请佛、法、僧常住世间,指导众生离苦得乐之道;第八常随佛学与第九恒顺众生,说明佛弟子应修学大乘佛法,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第十普皆回向则是将如上所修功德以无私无我的心,回向法界众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真如石琦禅师云:「把手牵君行不得,为人自肯乃方亲。」此十大行愿一一皆是易行之法,只要发心,任何人都能做得到,随时、随处皆可修福修慧。做到一分,在心地上即有一分的实证,获得一分的福慧;做到十分就有十分的实证,获得十分的福慧;一直到「念念相继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地去做,即是普贤菩萨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这一切均不离当下这一念真诚的发心、对佛法的信心,以及平等、无私的慈悲心,和清净的菩提心。依着这些心念努力实践,定能消除自己的业障,增长福慧,而且将来必能圆满清净庄严的佛果菩提,以无量的福慧供养无量的众生,令众生皆得自证真实圆满的心性,获得究竟清净的解脱。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