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贵华博士:日本“批判佛教”思潮:反应与研究(一)
日本“批判佛教”思潮:反应与研究(一) 周贵华 在日本兴起的“批判佛教(Critical Buddhism)”思潮是近年国际印度学界、佛学界发生的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批判佛教”思潮发轫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曹洞宗立驹泽大学袴谷宪昭、松本史郎从考察包括日本佛教界在内的整个日本社会普遍存在的歧视部落民现象出发,反省日本文化,认为强调平等与一体的“和”理念的日本传统文化却支撑着强烈的社会不公正与严重的阶级差别。他们断言,这种文化精神结构应归咎于日本的佛教精神,而后者源于中国佛教的华严思想与禅学思想,乃至于印度大乘佛教如来藏思想与瑜伽行派唯识思想。这样,他们把批判矛头指向印度大乘如来藏思想与唯识思想,以及以如来藏思想为核心的整个东亚佛教。“批判佛教”思潮在日本印度学界佛学界引起轩然大波,成为众矢之的。但随着其代表人物袴谷宪昭、松元史朗、伊藤隆寿等研究与批判的深入,影响不断扩大,其对象也扩展到东亚的佛学、哲学、文化、社会现象等诸多方面。一九九三年在美国举行的宗教年会上特辟一个“批判佛教”专场,标志“批判佛教”思想已经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批判佛教”思潮最核心的方面是佛教思想批判。他们指责佛教的如来藏思想(如本觉说)、唯识思想与印度、中国的本土思想同出一辙,在思想特质上可归结为“基体说(dha^tu- va^da)”或者“场所哲学(Topical Philosophy)”形态。因此,在他们看来,如来藏与唯识思想直接违背了佛陀本怀与言教,是彻头彻尾的“非佛教(非佛说,not Buddhist,或not Buddhism)”。东亚佛教是中国化佛教的直接产物,而中国化佛教又主要是在印度如来藏思想影响下发展而成的,结果,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在内的整个东亚佛教的主体思想也在劫难逃,同遭否定。“批判佛教”试图从社会现象的反省逻辑地转换到深层的宗教思想批判,最终得出了一个堪称惊世骇俗的虚无主义性质的结论。他们那基于理论模型上的简单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强烈独断色彩,非常明显,因此,每为人所诟病。但“批判佛教”揭示的问题以及批判深度极具震撼性,尤其是其涉及的议题与中国佛教思想以及儒道思想极有关联,因此,中国学界应当予以重视与深入研究。 一、中国学界对“批判佛教”思潮的反应 在汉语佛学界,最早对“批判佛教”予以绍介与回应的是台湾学者,他们在“批判佛教”思潮兴起伊始即开始注意并有所反应。其中林镇国、吕凯文、释恒清最有代表性。林镇国1993年以英文发表论文《形上学、苦难与解脱——“批判佛教”论争的反思》,1995年发表《佛教哲学可以是一种批判哲学吗?——现代东亚“批判佛教”思潮的思想史省察》,从思想史角度探讨“批判佛教”的精神实质,并将之与中国二十世纪佛教批判思想进行对比分析,把脉较准,非常富有启发性。在他的指导下他的学生吕凯文1995年围绕“批判佛教”完成了一篇硕士论文《当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缘起”、“dhatu-vada”为中心之省察》,对“批判佛教”思潮的形成以及思想特色有较为系统的介绍。杜正民则通过疏理如来藏学研究史切入“批判佛教”思潮议题。不同于前三者的学术研究立场,僧人学者释恒清则站在佛教本位对“批判佛教”予以回应,发表论文《“批判佛教”驳议》,试图澄清“批判佛教”对如来藏思想的误读,为如来藏思想进行了辩护。台湾学者对“批判佛教”的回应,虽然从学术研究角度而言还是初步的,但可以观察到其中呈现的较有意义的两种路数,一者是思想史角度的学术分析,偏重在探讨“批判佛教”的思想性质以及来龙去脉;二者是宗教立场上的批评,偏重在对如来藏思想的辩护方面。 相对而言,大陆对“批判佛教”的反应是较为迟缓的,而且也没有看到“批判佛教”在中国学术界思想界激起象在日本学术界思想界有过的那种振荡。但在最近几年,中国学术界思想界也开始重视“批判佛教”思想,在翻译介绍有关著述以及对其思想的深度分析方面均有所建树。 大陆最初对“批判佛教”的反应是零星的,只在几篇文章中有所提及,局限于对其个别观点的分析。而第一篇分析“批判佛教”的专文是龚隽发表在《中国学术》2000年第4辑的《禅是佛教吗?——批判佛教关于禅的观念检讨》,这可以看成大陆针对“批判佛教”进行学术研究的肇始。但直到2002年才有“批判佛教”的著述翻译出版,肖平、杨金萍翻译的“批判佛教”的代表人物之一松本史郎的《缘起与空》一书在香港出版。此书以原始佛教的缘起义与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空义出发抉择如来藏与唯识思想,将后二者判为“基体说”,亦即印度吠陀(Veda)与奥义书(Upanis!ad)等印度婆罗门教思想传统的“梵我论(a^tman- va^da)”类型,并予以猛烈批判。此书对了解、把握“批判佛教”的佛教教理批判方面相当重要。同年,龚隽组织学者翻译一组关于“批判佛教”的文章汇编而成一专题“东亚思想的困境——以日本“批判佛教”思想为聚焦中心的讨论”,发表在贺照田主编的《学术思想评论》第七辑《东亚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上。该专题收入了松本史郎、袴谷宪昭等的八篇文章,对“批判佛教”的不同思想维度予以展示,并将之归为东亚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思想反省的努力之一。这些启动了大陆学界对“批判佛教”的兴趣与关注。 经过几年的预热与发酵,到2004年迎来了介绍与研究“批判佛教”的一个高潮。首先是5月肖平、杨金萍翻译的“批判佛教”的代表人物之一伊藤隆寿的《中国佛教之批判的研究》一书在香港出版。此书以松本史郎之“基体说”为理论基础对印度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本土化予以了探索与分析,试图揭示中国化佛教与中国本土传统思想的关系。而在11月,代表“批判佛教”整体思想面貌以及国际学术界对“批判佛教”的研究状态的论文集《修剪菩提树:“批判佛教”的风暴》(杰米·霍巴德、保罗·史万森主编)由龚隽、冯焕珍、周贵华、刘景联等翻译在上海出版,标志对“批判佛教”的基本介绍工作的告一段落。此论文集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题为“批判佛教的本质及其缘起”,主要分析批判佛教思想的本质与产生的背景;第二部分题为“真佛教的探寻”,主要表明“批判佛教”思潮对印度、东亚佛教思想的反省、抉择、批判;第三部分题为“社会批判”,主要阐明“批判佛教”思潮如何看待日本部落民歧视等不平等现象以及日本文化思想与佛教的关系。此部论文集的翻译出版,对全面了解与深入研究“批判佛教”是一个推动。 在2004年除了翻译出版上述重要著作外,中国学者还与“批判佛教”的代表人物进行了极有意义的学术对话。在11月6-7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举办第一届中日佛学会议,会议主题为“本觉思想研究”,有八十余位学者参加会议,其中中日代表团各有五位学者作正式代表发表论文。中方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执行所长、教授张风雷发表论文《天台智者大师对“生法论”的批判》,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龚隽发表论文《梁译<大乘起信论>的本觉论思想分析》,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李四龙发表论文《天台智者的如来藏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周贵华发表论文《如来藏与唯识思想中之dha^tu类概念》,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林镇国发表论文《本觉与现代性——重探二种佛教之争》;日方代表日本佛教学会会长、东京大学教授末木文美士发表论文《本觉思想的定义与类型》,创价大学高等佛教研究所所长、教授菅野博史发表论文《<大乘止观法门>中的“本觉”和“不觉”概念》,日本“批判佛教”的两位主要代表人物驹泽大学教授松本史郎发表论文《如来藏思想与本觉思想》和伊藤隆寿发表论文《道·理的哲学与本觉思想》(因身体原因未能出席会议,论文由人代读),早稻田大学教授花野充道发表论文《佛教思想的本觉展开》。本觉问题是东亚佛教的中心问题,也是“批判佛教”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围绕这一主题,会议以十场发表会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学术讨论。这是一场与“批判佛教”代表人物的直接对话,双方正式代表间对论文互相有书面评议,使交流进行得相当成功。中日双方代表对本次会议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特邀学者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教授姚长寿认为,本次会议是他所参加过的佛教学术会议中研讨最为深入的高水平国际会议。日方代表团团长末木文美士教授认为,本次会议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深入、专门的研讨,避免了以往大多数佛教学术会议各说各话的弊端。他回国后在日本《中外日报》用两整版(第4版、第5版)的篇幅发表了《第一届中日佛学会议报告》,详细介绍这次学术会议的情况,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2004年以及2005年,还见到两篇直接批评“批判佛教”所构造的基本思想模型“基体说”的学术论文。周贵华在2004年全国哲学大会上发表论文《“基体说”与佛教如来藏、唯识思想》以及在2005年《佛学研究》上发表论文《从“批判佛教”的“基体说”角度看佛教如来藏思想与唯识思想——以本体论与发生论的关系为中心》,围绕“基体说”的结构思想特征以及其对佛教如来藏、唯识思想的判定予以了分析批评。 (待续) (文章出处:《中国哲学年鉴》2006)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