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十四集


 2024/1/26    下载DOC文档    

第十四集

内容提示

解义分中第三义 观行体相 观菩萨者菩萨四行

解义分中第四义 净入愿心

原文:

观菩萨者

〖云何观察菩萨庄严功德成就?观察菩萨庄严功德成就者,观彼菩萨有四种正修行功德成就,应知。〗
  真如是诸法正体。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体唯一如,而义分为四。是故四行以一正统之。
  〖何者为四?一者于一佛土身不动摇,而遍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故。开诸众生淤泥华故。〗
  八地以上菩萨,常在三昧。以三昧力,身不动本处,而能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教化众生。
  “无垢轮”者,佛地功德也。佛地功德,无习气烦恼垢。佛为诸菩萨,常转此*轮。诸大菩萨,亦能以此*轮开导一切,无暂时休息。故言“常转”。
  法身如日,而应化身光遍诸世界也。言“日”未足以明不动,复言“如须弥住持”也。
  “淤泥华”者,经言:“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莲华。”此喻凡夫在烦恼泥中,为菩萨开导,能生佛正觉华。谅夫!绍隆三宝,常使不绝。
  〖二者彼应化身,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种种方便,修行所作,灭除一切众生苦故。偈言“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故。〗
  上言不动而至,容或至有前后。是故复言一念一时无前后也。
  〖三者彼于一切世界,无余照诸佛会大众,无余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功德。偈言“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故。〗
  “无余”者,明遍至一切世界一切诸佛大会,无有一世界一佛会不至也。肇公言:“法身无像,而殊形并应。至韵无言,而玄籍弥布。冥权无谋,而动与事会。”盖斯意也。
  〖四者彼于十方一切世界无三宝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实修行。偈言“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上三句虽言遍至,皆是有佛国土。若无此句,便是法身有所不法,上善有所不善。
  观行体相竟。
  ▲以下是解义中第四重,名为净入愿心。
  净入愿心者:
  〖又向说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
  “应知”者,应知此三种庄严成就,由本四十八愿等清净愿心之所庄严。因净故果净,非无因、他因有也。
  〖略说入一法句故。〗
  上国土庄严十七句、如来庄严八句、菩萨庄严四句,为广。入一法句,为略。何故示现广略相入?诸佛菩萨有二种法身:一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此二法身,异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是故广略相入,统以法名。菩萨若不知广略相入,则不能自利利他。
  〖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此三句展转相入。依何义名之为法?以清净故。依何义名为清净?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真实智慧”者,实相智慧也。实相无相,故真智无知也。“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无相故能无不相,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也。无知故能无不知,是故一切种智,即真实智慧也。
  以真实而目智慧,明智慧非作、非非作也。以无为而标法身,明法身非色、非非色也。非于非者,岂非非之能是乎?盖无非之曰是也。自是无待夫非是也。非是、非非,百非之所不喻。是故言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
  〖此清净有二种,应知。〗
  上转入句中,通一法入清净,通清净入法身。今将别清净出二种故,故言“应知”。
  〖何等二种?一者器世间清净,二者众生世间清净。器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十七种庄严佛土功德成就,是名器世间清净。众生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八种庄严佛功德成就、四种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是名众生世间清净。如是一法句,摄二种清净义,应知。〗
  夫众生为别报之体,国土为共报之用。体用不一,所以应知。然诸法心成,无余境界。众生及器,复不得异,不得一。不一则义分。不异同清净。器者,用也。谓彼净土,是彼清净众生之所受用,故名为器。如净食用不净器,以器不净故,食亦不净。不净食用净器,食不净故,器亦不净。

讲解: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的学习我们继续进行。我们学习《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依止昙鸾法师的《往生论注》作为一个学习的主线,在一个整体的机制上,对净土法门有一个了解认识。那么净土一法在我们中国,或者说是震旦的传播是很普及的一个修行方法。但真正能深入实践,于此法得到真正的清晰完整的实践机制,或者说实践的成就,这不敢说是普及不普及。那我们有这样的依止,文字依止的学习,也就是我们欲成就、实践这个法的完整机制的这样一个好的机会。

昨天我们把菩萨四种正修行的第一种修行机制作了前一段文字的一点开示或者说启发,我们不妨重复昨天的菩萨四种正修行的文字来读诵一下。

观菩萨者

观菩萨者

〖云何观察菩萨庄严功德成就?观察菩萨庄严功德成就者,观彼菩萨有四种正修行功德成就,应知。〗

昨天我们提示到菩萨四种正修行功德成就。因为在菩萨行中,乃至在一切行法中,有相应的行法,有不相应的行法。这个地方给我们提出了正修行的一个法则,或者说一个标准。

真如是诸法正体

这给我们一个标准。昙鸾法师施教的机制,基本是依止法界缘起的这个真如缘起的一个机制来启发我们来念佛。

所以不管是自心佛、自性佛,还是阿弥陀佛报德佛,或者说应化佛,那么从这个真如机制上是不会丢失根本的。

体如而行,则是不行

体如而行,如如而行,不增减行,清净行啊。

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体唯一如

这个地方呢,给大家作一个提示,过去的人在这个地方有一个堕处,在这个地方要是不在无修修处,就是不行而行处,不念而正念处去实践,就会堕入原始堕(编注:滞堕于某种知见)。就是说法无本所修证,就堕在这个地方了;烦恼即菩提,不假修证,堕在这个地方;那堕在这个地方不生诸功德与善巧,反而成为堕落的一个缘起。就是以如是之力,产生堕落、堕落的知见。应该防范这样一个如是原始之堕。就是自圆其说,然后放逸自己的心智,不能生诸功德,与这个所谓的不行而行、不念而念的正修行路、了了分明的这种法则反而相违背了,堕入懈怠放逸之中,我们平时有时间就应该观察到这个地方。

体唯一如,而义分为四。是故四行以一正统之。

这个一真法界缘起,不能堕到这一个知见上而不去依知见而行持,那样就会产生特别大的一个过失,就是产生邪见。所以宗密大师在他的《圆觉经本起章》中,有这样一个清晰的举例,说有信无解,人就会迷失自心,生迷信之智;有信有解,无有正行,人就会生起邪见之智;那我们这个地方有信有解,还要有行证,有实际的利益。

何者为四?

1、不动遍至德

一者于一佛土身不动摇,而遍十方种种应化

种种应化,这个用知见是难以趣入的。你说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怎么于一佛土身不动摇?所以能不能如实了达不动智、我们本具的这个清净心智呢?要是不了达呢,用思维是十分难以趣入的。

而遍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故。

我们一般说若是随顺佛愿,得见自性光明,也可以照了觉知,十方法界本净圆明,一时照耀世间,令众生出于淤泥,犹如莲花。那么世人得到所谓的三昧之力照耀十方,实际这就是三昧之力所产生的正受觉知延续。

“化佛菩萨日”,昨天我们作了这个提示。

开诸众生淤泥华故。八地以上菩萨,常在三昧。

八地菩萨是报德三昧,无需造作,所以称为净心三昧。那作为一个薄地凡夫有情,若随顺佛愿佛德,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虽是在作意之中,亦可以无用功善巧安立世间,就是我也可以用无用功心智,来饶益有情,自他二利。所谓的无用功,但是随顺作意即可,随顺用心即可,不假其他方便。所以这个地方与八地菩萨同一功用。八地菩萨只是报德而来,我等是以随顺法度,以相应力而得到的这种功德。

以三昧力,身不动本位,而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教化众生。“无垢轮”者,佛地功德也。

因为净土一法以果地觉为因地心,甚难理解,若依理解是无以趣入的。那我们怎么来实施这个法则呢?所以用念佛殊胜功德名号,作为趣入一个善巧罢了。若有相应机制,一时得以佛的心智的得见得用。所以“佛地功德也”。

佛地功德,无习气烦恼垢。

我们现在学佛这个机制中,往往被烦恼业习所牵制,虽于佛法正理有所了解,但这个烦恼垢习会蒙蔽、牵制我等。业习、烦恼一来呢,你所有的对教理的认知、平时法则的认知,往往就会放弃,或者说这只是一个道理罢了,不能真正产生力,就是法的力量、法的善巧。阿弥陀佛教言中,就是清净平等的回施,能泯灭一切众生烦恼业习的垢障,令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得以坦露。这主要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令我们的心智无所挂碍。这个“令”,就是鼓励、牵制、随顺的这样一个法则。

佛为诸菩萨,常转此*轮。诸大菩萨,亦能以此*轮开导一切,无暂时休息。故言“常转”。法身如日,而应化身光遍诸世界也。言“日”未足,以明不动。

这个不动法则,实际是表达着诸佛所证的这种,我们称为诸佛通过无量兆载永劫的修持,或者通过三大阿僧劫的修持,他证实了不动智。就是所谓在众生不减、在佛不增的这个不动智,也就是我们常谈的佛性。因为佛性之说,或者如来藏之说,这个差异在大乘佛教是广泛认取的;在声闻中要谈佛性,他是不认取的;那如来藏性教,因为净土法门是开如来藏啊,与一切众生打开这个宝藏,令一切众生一时得以启用,不假任何方便。就是阿弥陀佛所布施给你完整的佛果,令众生虽未证果而亲尝果德受用,不在果位,享受果德。这就象别人种苹果,我们来吃苹果的这样的机制是一样的。别人来种麦子什么的,你吃到麦子面做的馒头什么的。是一个这样的机制、这样一个法则。

复言“如须弥住持”也

因为此心智,无始以来无量烦恼罪恶不能减损、不能腐蚀此不动智;那无量的颠倒妄想呢,亦不能蒙蔽此心智;无量的善法,亦不能增长此心智,所以是为不动心智。

所以说此智如须弥山住持法界,住持一切众生善恶二法,众生若能得见,那么就能照耀十方,一时归入无上菩提。所以三世为一念,这种所谓的住持善恶法界。如此不动,非修得、非不修得,无以言状,所以“复言如须弥住持也”。

淤泥华”者,经言:“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莲华。”此喻凡夫在烦恼泥中,为菩萨开导,能生佛正觉华。

因为我们一切本源心智与诸佛菩萨是等一心智的,就是这个不动的心智,要是生得无畏,《方等经》是会不断地来提示我们,还是希望大家看一看《大方等如来藏经》,我们若看这些比喻,都很能清晰地令我们启用这个如来藏。以佛力、以佛的亲证果德,来打开我们这个模中的金像(编注:见《大方等如来藏经》第九喻模中金像),使它放出照耀世间的光明,它珍贵的价值自然就会袒露出来。象《方等经》上世尊作的种种喻说,就是喻我们这一个不动的所谓的佛性,或者说不动的具足的如来藏。  

谅夫!绍隆三宝,常使不绝。

第一个菩萨正修行不离真如正体啊,就是非造作。那你不造作,你要是无所行法,那何以得以证道呢?所以此非修证之得,但是还要假以运用。所以菩萨正修行路,了了分明,无染无著,安乐世间,令众生出淤泥,象莲花一样出于淤泥。所以我们一切烦恼垢习犹如淤泥,但是它正是滋养我们、坦露我们如来藏性之花的机制。我们每一个现前烦恼、现前的烦恼业习,本来是我们一切众生所拥有的财富、成就菩提的基础、诸佛之良导益师,也是我们的大师。那你说这个地方跟断烦恼证菩提这样说法能不能相应呢?

这个正修行的法则呢,非作为法,不舍于作为,但以现前业缘成熟之时,以无作为法,照了觉知,令人心智得以安乐住。

(下面读了吗?没有。没有读吧?那我们就继续读。)

2、一时遍至德

〖二者彼应化身,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种种方便,修行所作,灭除一切众生苦故。偈言“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故。〗
  上言不动而至,容或至有前后。是故复言一念一时无前后也。

善哉!这个文字假设用对待心智去思维,是比较痛苦的一个事情。那你说我们在凡夫地的有情呢,假以思维已经习惯了,怎么来对待这个法则呢?昙鸾法师慢慢地来引导我们进趣这种教化,来看看能不能在真如心智中,或者如来藏性心智中,有一个启用的机会。

二者彼应化身。

那就随顺我们的心智来表达了。

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放大光明。

你说我作意能不能这样作意呢?

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种种方便,修行所作,灭除一切众生苦故。

要是我们以不动心智守护,能灭一切苦。“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我们一般读《心经》就会读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我们这个心智若不晃动、分明、无所对待,那么一切苦一时消除,能照耀一切世间。

像我们现在这个凡夫心智中,他有一个被某一事、某一物、某一知见所局的局限的感知。一真法界的广大平等心智、不造作心智、无对待心智,很难生起妙用,多堕在自己的一个知见、一个感知、一个事相中,被埋没于此,那么怎么来使它产生这种所谓的普照十方、利益有情的善巧呢?

就象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之时,顺应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名号功德力,就是光明之力,随顺这个光明之力,安住自己的心念,以令自己的心念随着照十方国无所障碍而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在这种相应的机制下,你能感受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愿力报德成就,亦能体会到我们自身不动心、不染着心智的这种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机制。

虽然是相似的修持,象第二门中口业赞叹,称如来光明名号,与光明名号相应,那么这个相应的机制呢,可以在这不前不后中,普利十方。我们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有造作分,有无造作分。依佛愿力无有造作,无生无灭,无来无去;若依我们自己的心智想法,我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称念之时有名号传播,这是造作分,那有念时,有不念时。那念时传十方,不念时何以安立呢?所以但显无自性之法则,决定普利十方,普照耀于十方,普润之于十方,悄然无声啊。那么这个法性周遍性,正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的真体,也是真如之体、不动之体、清净之体。那我们造作分的称念呢?只是我们取用之体,我们感知契入之体、方便之体。

就象我们击这个鼓一样,“咚咚咚咚咚”,鼓一打,你知道在打鼓了;不打的时候,这个鼓还是鼓,但你在击鼓的时候你能使鼓音传播十方,令众生得闻得知,觉醒有情,产生妙用。实际说你不击鼓的时候,鼓一样圆满安住。所以说有真如之体,有使用之体。

我们凡夫心智称念之时呢,亦得相应应化施教的机制,所以各个取用;无量众生一时称念阿弥陀佛,各个取用;无量众生听闻阿弥陀佛殊胜名号,各个取用;不前不后,普利十方。犹如击鼓,鼓声传播十方之时,各个听闻,听闻心智虽有差异,但以鼓名传播十方。

那我们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这种相应的修持中,容易契入这种机制。那我们说登地菩萨已断烦恼,有意生身(编注:指不假父母精血等缘,唯由心意业力所化生之无实质之身。又作意成身、意成色身。《楞伽经》卷三有关于三种意生身的描述,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觉法自性性意生身、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善巧,此语不假,他就有感受了,他有觉受方便了。我们现在只能随顺这种觉性,安立这种所谓的“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或者说“利益诸群生”的这种教言,放大光明,无动无摇,清净守护。这个无动无摇就是大光明相,就是普照相、普利相,也是离苦相。离一切苦者,无动无摇!无动无摇,离一切苦!

这种修持实践的法则呢,修证上、机制上他有个得见,在次第法则中,像我们在凡类有情怎么来进趣呢?所以五念门的修持就尤为重要,这个也是菩萨正修行的一个法则。

前者说啊,“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就是说身不动摇,后面就普利十方,决定是以具足圆满平等的心智观察十方,观察一切因缘,普利、不增减于世间。所以“令无量众生入无余涅槃,而实无众生得度者”。这令无量众生入无余涅槃,实在令无量众生一时得见如来藏性。所以“为众开法藏”,此法藏者,一切众生本具,一切众生本来不可丢失,诸佛亦无可增减。这就是开众生法藏,令众生安住无疑。

“悉能遍知十方世界教化众生,种种方便,修行所作,灭一切众生苦故。”

若是我们在念佛过程中,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的这样的修持念佛,这个大光必然是广播于世间。很多人在念佛一日、七日乃至九十日这种念佛中呢,就会感动十方诸佛光明广泛地传达于世间,诸佛菩萨都会来赞叹的,来守护我们实践的法则。所以象佛在经典上经常会讲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乃至九十日、百二十日等等说法,无外乎是让我们这一心一念实践一个法则,无动无摇,观察世间,了晓法性,真实住于无染无著之中,远离一切尘劳垢习。

我们这个尘劳垢习就是造作分的染着,造作分的索取,得失分的索取。这个正修行路离我们有没有距离呢?我感到渐次修行,它会逐步地贴切这个法则,贴切进趣这个法则。

偈言“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故。上言不动而至,容或至有前后。是故复言一念一时无前后也。

这可以举个例子,像有意生身的这些菩萨们、入地菩萨有这种善巧,他身相是不会需要动摇的,若分一身、百身、千身、万身、尘刹身,身不动摇,随机感应,莫不周遍,利益有情,无前后际。例子可以举,“千江有水千江月”是可以举的。就是说菩萨在不动心智守护中,犹如虚空之月,照耀着这个世间。世间若有河水可映照于月,池塘水、露珠水、盆中水、种种水、种种映光之处皆可以映出月相。菩萨亦复如是,心智如月,无所动摇,普照十方,圆光普照故,所有的这种相应心智皆得到相应的取用。

象我们在这个世间,月亮会有这样的作用,那菩萨行法,在这个不动三昧力中,或者说我们随顺佛陀的光明愿力之中,也会得到这样的善巧机制。我们只是说怎么趣入与实践,来享受这种法则,安住这种法则的机制呢?我感觉到我们应该去实践观察。

月亮可能是一个比类说,但“千江有水千江月”,我们是能感知得到的,可以用一个感知来体验菩萨于一切时处,不动不摇,普利十方的这种机制,消除一切众生苦难的善巧。实际我们在修法中,念南无阿弥陀佛,若不以得失心、不以动摇心、不以增减心来称念,分明称念之时,亦在普利十方。这个知与不知实在是没有太大的遮护的,它遮蔽不住阿弥陀佛无碍的光明。

象月亮一样,月亮照耀着十方,你睡与不睡,月亮都在照耀着,圆光普照,所有的水中都能映出来,只要无有遮盖,都能映出空中之月是一样的。那我们在昏睡的时间,月光还是在普照。不是月光不周,只是你在昏睡、蒙蔽之中,不能得见月光之圆明。那我们念佛呢,最主要是很容易晃动、蒙蔽、昏睡自己,无明业蒙蔽自心,得失心蒙蔽自心。这个呢,是依这样一个机制状态,说“无有前后”。

若是以分别心智,来作对治利益,好比说我念佛回向给某个人,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说法,哎呀!家里某某亲人有病了,某某人去世了,某某人做什么事情需要念念佛加持了,这就是一个具体针对性的回向。就象一个灯光手电筒一样,单照一个地方来表达,它不是周遍性的,这是个择取的法则,对治与择取。

在这个净土法门的修持中,在果地教言中,都是周遍平等回施,普利十方,不疏漏任何有情,也不减损任何法界。普等回施,圆满回施。

在菩萨正修行中呢,就是不舍任何……你看 “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一念及一时,无有前后际,不舍任何诸佛世界,不舍任何众生世界,不舍任何机类,普等回施。所以无有前后际,就是令我们这个不动的心智、平等的心智、圆满的心智,在念佛中、实践净土法则中运用出来。

凡夫心中因为执着分别,亲疏、凡圣之感、得失之感,往往是取于亲疏,亲人我就利益他,善人我就利益他,我们同一道场的我就利益他,我们是同参道友就利益他;我的怨对、这个恶性人,这个众生跟我没有缘,那我就不去利益他。那这个就不是净土一法的正修行路了,不是光明遍照的正修行路。所以佛的果地觉是周遍性的,佛证法性周遍哪,无有任何亏欠,但顺应法性周遍之力,我们称念佛时,就如摩尼宝珠一样,能出生一切功德,利益一切众生。

慢慢地我感觉我们会熟悉这种思维机制的。主要是我们这种择取对待的思维、狭隘的思维已经形成了这种习惯。通过不断的熏习呢,会正修行人们的心智,所以随顺佛果地觉的心智我们会逐渐趣入与纯熟。

好,我们看看下面的文字。

3、无余供养德

〖三者彼于一切世界,无余照诸佛会大众,无余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功德。偈言“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故。〗
  “无余”者,明遍至一切世界一切诸佛大会,无有一世界一佛会不至也。肇公言:“法身无像,而殊形并应。至韵无言,而玄籍弥布。冥权无谋,而动与事会。”盖斯意也。

因为四种正修行证量以真如为体,一举法界。也就是说诸佛亲证周遍心智啊,我们慢慢来感触它。实际是我们一切众生本具功德,只是说被平时的这种择取蒙蔽,作了相似的减损,实在是不干体相的,我们永远毁灭不了这个真如之体。

三者彼于一切世界,无余照诸佛会大众。

这个无余就是诸佛亲证周遍之法则,一切菩萨不能亲证,若亲证者,是名为佛。所以净土一法的修持呢,就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的。他把这个果地觉用平白的法则,不断地给我们一个揭示的方法,让我们去亲近、了解、感知这个周遍的心智。实际是一切众生本具的心智,但我们太生了,久久以来我们已经被这种分别、执着、妄想、狭隘的东西纯熟了。那么四种正修行,不断地让我们去体解大道,体解这个真如心性,体解这个周遍心智。周遍心智实是诸佛亲证,实是一切众生本具。我们要不断的去感知它,去观察它,去实践它,乃至去印契它,去挖掘、成熟它。

无余照诸佛会大众。无余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功德

这唯佛与佛能信之法,那为什么回施给我们众生呢?就是要把果地觉回施给众生,令众生得见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的真正机制,就是说平等智的机制,或者说法性周遍的机制,令我们真正地圆满觉悟,生起圆满觉、无上觉,也就是说以佛觉为自觉,所以称为果地觉,因地心之觉,这正是这个法门修持的一个纲领性的、抉择性的、必须性的一个法则。

恰恰在这个净土的传播中,就在这个地方被埋没的多;在众生分别心智中、狭隘心智中,大家修行的多是:功夫啊、得失啊、善恶啊、谁坐的时间长时间短啊、谁能念几遍经啊、谁念多少佛号啊、谁供养多少钞票啊,谁建了多少庙子啊,落到这个(地方),这跟真如之体毫不相干,但是世间差别之相,但是所谓的造作之分,皆有对待。那么我们在这个地方用功,尘沙劫不得成就菩提,没有成就菩提的机会,因为跟你真如之体无有相应的机会。

所以我们在学菩萨四种正修行中呢,可以看得到这个真如之体正修行的启用刹那,会使我们契入如来知见,就是说以如来的果地觉为现下因缘之心,就是我们现量之心,就是用我们现在的量来体契诸佛本来亲证的量,此量无别。要是以这个次第修持的量来说,从信位菩萨一直到等觉菩萨,按四十一位也好、五十二位菩萨次第也好,来算起,我们不知道站哪一位。但是位位次次中不能究竟了知这个诸佛如来究竟圆满的心智,不能周遍这个心智的。所以此地果地觉为因地心就十分清晰地透视出来,阿弥陀佛的愿力就是“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把他的所有诸佛亲证的功德,平等地回施一切众生,普利一切众生,所以无余照诸佛会,无余供养诸佛,赞诸佛功德,这个无余赞诸佛功德,这个诸佛是何有情呢?就是十方众生!你要不多亲观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平等供养十方诸佛,这十方诸佛何以安立呢?所以呢,佛见众生众生即佛啊,那众生见众生呢,众生落众生分啊,因为执着分别心故,所以他所有的觉知照见就是分别执着;诸佛如来以广大清净圆明心智,照耀一切世间,所以就平等供养一切诸佛。

我们一般称诸佛是视一切众生视若自己,视一切众生视若父母,视一切众生视若一子,此子者正是佛子分,正是供养分,所以诸佛报众生恩德啊!因为众生诸佛而成佛。那我们在这个地方能得见这种广大无余的心量、广大无余的善巧、广大无余的供养,那我们的心智能不能随顺这个心智得见不动的真如心体呢?这正是我们念佛人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顺性起修的问题,顺性延续法身慧命的问题,实在是一个大问题。

经常到一些念佛堂,或者到一些堂口去住,他们就经常给我讲这个事情,说某某某法师啊,一天休息两个小时,很能念佛啊;某某某善知识,很能坐啊,一坐就是很长时间哪;某某某善知识,很能读经啊……。但是很少有人说佛功德不可思议啊,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啊,佛普利一切有情啊……。很少赞叹这个的。赞叹功夫的多,赞叹法性的少。功夫是何意呢?是对待而言的,高低而言的,差别而言的,确能令众生向往,有增上鼓励,但不为解脱,不为究竟,不为安慰,只为鼓励,它不能令众生得究竟的安乐。

这个地方它有差别,像世间说你怎么开了这车子呢?你怎么不买个什么什么车子呢?你怎么不买个宝马?你看谁谁都买什么车子;你怎么住这个房子?怎么不买个别墅呢?跟这是一样的,所以令佛法堕入世俗差别,令人心智热恼。

阿弥陀佛的教言不是这样,他是周遍的、平等的、真实的,令一切众生趣入平等周遍心智,安乐清净平等法则。那他每一个修行的机制都是令一切众生趣入平等安乐住。所以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一念及一时,这个是普遍供养一切诸佛,无余遍知一切刹土,入一切诸佛大会。那我们这个腿子你说你能一坐三百年,你能无余照一切诸佛大会吗?跟这有没有关系呢?

在净土一法的修持中,逾越了对待的法则,照耀着对待的世间,要是我们还用对待的心智来念阿弥陀佛,来修行净土法门,实在很难趣入果地觉为因地心的这样一个大的机制,可能是会修证出一点功夫,得到一点相似的感受,但在这幻化的感受中,刹那生了,刹那又灭了,无有自性可得,无有实法可得。所以要是不用清净平等心智来修行净土,多生骄慢,在感应差别中相互攀比,不能真正的安乐。我感觉诸位知识呢,会在平时的念佛中,有这样的体察的。在净土一法的修持中,果地觉为因地心,甚为重要。所以无余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功德。

偈言“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

这个雨衣在我们中国可能这概念不太清晰,就算是铺地毯吧。

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故。

那我们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时间,也就是把分别心彻底地消融、对待心彻底地消融、不平等的心彻底地消融的这种机制中建立起的修法,表达的这种功德与利益。

“无余”者,明遍至一切世界一切诸佛大会,无有一世界一佛会不至也。

这个肇公可能是僧肇大师,他有一个《肇论》,这个肇公应该是名词,历史上僧肇大师后人对他极为地推崇,正在青年时间就去世了,英华之年就取灭了,但他这个《肇论》在我们中国传诵十分广的。

肇公言:“法身无像,而殊形并应。”

他这文字十分的简练哪,看过僧肇大师的《肇论》的,你就能感觉出他讲真如之体。

至韵无言

真正美妙的韵律是没有声音的,就象中国道家的老子的《道德经》讲“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类的说法。

而玄籍弥布

他描述真如之体啊,佛亲证真如之体,亲证这个功德藏啊,实际他为了把我们一切众生这个虚妄、对待、分别的心智安排到我们本来的心智中去,或者说让我们回归到本来的心智中去,来提示我们。

冥权无谋

真正的权力啊,是不谋而得的。像我们这个法性、我们这个如来藏性具足的本心,不需要你造作的。你怎么样的造作都是有对待性的,都是生灭法。所以造作分中终是对待啊,终是无常,终是无我。所以这个“冥权无谋”正是说我们与诸佛等法味的周遍心智与功德是不假修证的。

只要我们不堕到原始堕中就行了,就是不堕到这种平庸心中,来放逸自己,那我们学到这样的理论都是十分有意义的。虽知无所可得,常行一切善法,普利十方有情。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机制。你要是认为无所得,你就生放逸心、平庸心、堕怠心,那就成为邪见了。这样的邪见在世俗中,有很多人很多人在运用着,认为我本具啊,我象佛一样的具足安乐,那我什么也不要干了,你这样不但不生福慧妙用,还堕入邪见。这是一定要引起我们重视的。

学习净土的这个实践呢,象我这也不是一个真正的所谓净土实践者吧,有时候实践一段回头看一看,净土法门有一个特别大的暗点,就是一个不容易突破的地方,就是这个放逸。要么就是勤苦于作为之法,要么就在这个所谓的真如体制中堕怠。要真正地了解了这个真如之体,那你就会勤行于一切念佛功德的善巧,利益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还归于清净法性之中,不会堕怠此处。所以“冥权无谋”,无谋不是断灭。

这个机制中呢,往往堕怠有情顺理就滑下去了,要顺从一个理就滑到自己的堕怠心智中去了,可找到一个放逸的机会了,可找到一个理由了,这一次,本来圆满嘛,就天天吃饭睡大觉就行了,做个闲人,实际是不是闲人?是放逸懒惰,那不叫闲人了。闲人者,心闲啊,多行于善法;懒惰者多堕于心智。过去古人讲:智者心得闲,勤行于世,福德具足;愚人呢,放逐于世相,心智苦劳。你坐下来不得安稳,一时都不得安稳,坐那满脑子都是妄想。所以福慧的实践,无造无作,顺应法性,这样是福德具足。

而动与事会。盖斯意也。

他这个名词用词十分干练。象这后面这一段解释呢,但显大道之机制、法性之机制、众生本具之机制罢了。像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怎么来运用这个清净的法身、无相的法身呢?很多人都读过《金刚经》,说“诸相无相,即见如来”,那我们是不是在诸相无相中、无染无著中,真正地运用这个法则呢?所以这四种正修行中,每一个修行的机制莫不是周遍平等普利的心智,就是顺性建立的心智。

因为我们长时间或者说是生死海中荡漾着自己的业力与感知,于这个地方我开始感觉到十分生、十分生的。最早接触这些教言的时候,欢喜,感觉到陌生,常有畏惧感。就是很喜欢,但是又感觉什么东西又有点畏惧,这种感受。我不知大家有没有这个感受啊,可能我是善根薄少吧。希望大家不要有畏惧,要在这个地方去纯熟它,转我们业力的熟处变成生处,对这个法则的这种周遍、清净、平等的生处变成熟处,那我们就真正地有实践法则的机制了。

4、遍示三宝德

〖四者彼于十方一切世界无三宝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实修行。偈言“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上三句虽言遍至,皆是有佛国土。若无此句,便是法身有所不法,上善有所不善。观行体相竟。

善哉!昙鸾法师这文字啊,都是十分地要命的。把我们那种不平等的、执着的、不周遍的命呢,投到周遍的智海中。

看那个铅字,

四者”,

这是个誓愿性的守护。

彼于十方一切世界无三宝处

你看我们现在呢,我们愿生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有三宝处,有佛国土,来住持圣教,来习法,成就。那这个誓愿,你这个念佛的人,你怎么念,怎么没有三宝处呢?这真是一个大的机制问题了。这在第五念门中,可以认取这个法则。

十方一切世界无三宝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实修行。

这个文字呢,以前我就把它当成自己的誓愿了。好比这么说,我们念阿弥陀佛时,是有阿弥陀佛,你感觉到也有,你体验到也有,心里也放心,相似的,相对放心。那不念的时候、颠倒的时候、业力成熟的时候,有没有阿弥陀佛呢?有没有佛法呢?你要知道它的法性之体一如平等,那就是“何方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在哪个地方示呢?就在你业习生起的时候,烦恼生起的时候,没有佛法表现的时候,那个机制是不是一样有佛法的机制呢?哪个世界有佛法啊?所以“住持庄严佛法僧宝”,庄严功德。

“遍令”,这个“遍示令解”,这四个字可能还真是有个份量啊。

“如实修行”,我们现在的修行要是以边见修持,是不能如实的,不相应的,是偏执的。

(偈言)“何方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这四句偈子啊,真希望大家常念一念,这真正的净土所在,这正是阿弥陀佛的“照十方国,无所障碍”这种名号功德、刹土功德、果地觉的因地心的作为,正修行的路。就是以果地觉来透观无佛法世界,利益此类有情,那正是阿弥陀佛的使者啊,真正作阿弥陀佛的使者,体现阿弥陀佛的无碍的威德与善巧,清净的愿力,普利十方有情。

所以,偈言“何方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我们能不能示佛法如佛呢?我们能不能有这样的机制呢?那要是用分别执着心,用自己的功夫心,那太难了,大难,十分难!

怎么来示佛法如佛?后面他有个解释。

上三句虽言遍至,皆是有佛国土。

在有佛国土,有佛光明,那我们得到了安乐,就是自利的安乐,因为被佛所摄啊。

若无此句,便是法身有所不法

什么此句呢?就这四句——“何方无佛法,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便是法身不法。这句话说的,昙鸾法师说的真是很有意思,就是法身不周遍之义啊,法身不法。

上善有所不善

上善者,究竟极致之善,无有不达之处啊。

除了这一段文字呢,还是希望我们大家在真如法体上去审观,在一如心智上审观,在平等妙用上审观,在非造作上来审观,在有佛的国土、无佛的国土,平等一味的法味上审观。这样的审观就能示佛法如佛,令一切众生若有佛施教、若无佛施教,皆得佛法利益。有佛施教处,佛自传法;无佛施教传法呢,我等正应示佛法如佛,令一切众生得见得闻。使法性周遍之法则于我们的业相中得以延续。

观行体相竟。

这个观行是十重义中第几义?我们看一看,来回顾一下。因为昙鸾法师把长行的文字判成十重义,这是第三重,就是所谓的“三者,观行体相”。那么他这个解释呢,下面就是解义了。(……还不是第四呢,第四重是净入愿心,还没有到第四呢,解义分,解释这第四重的,对吧?)第四重净入愿心。

我们把这第三重义,因为依止昙鸾法师对长行文字的解释呢,他把它分成十重义。首先我们把这偈的大意,第二起观生信,第三观行体相,就是真如体相啊。乃至这整个文字啊,菩萨的四种正修行啊,这些文字,乃至说佛的八种自受用、国土的十七种庄严,整体都是来观体,观它的真如之体、平等之体、法性之体、周遍之体、具足之体,令一切众生得以趣入。所以称为观行体相。

行,我们依止他这个次第,来看第四重净入愿心。

四、净入愿心

以下是解义中第四重,名为净入愿心。
 净入愿心者:
  〖又向说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
  “应知”者,应知此三种庄严成就,由本四十八愿等清净愿心之所庄严。因净故果净,非无因、他因有也。
  〖略说入一法句故。〗
  上国土庄严十七句、如来庄严八句、菩萨庄严四句,为广。入一法句,为略。何故示现广略相入?诸佛菩萨有二种法身:一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此二法身,异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是故广略相入,统以法名。菩萨若不知广略相入,则不能自利利他。
  〖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此三句展转相入。依何义名之为法?以清净故。依何义名为清净?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真实智慧”者,实相智慧也。实相无相,故真智无知也。“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无相故能无不相,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也。无知故能无不知,是故一切种智,即真实智慧也。
  以真实而目智慧,明智慧非作、非非作也。以无为而标法身,明法身非色、非非色也。非于非者,岂非非之能是乎?盖无非之曰是也。自是无待夫非是也。非是、非非,百非之所不喻。是故言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
  〖此清净有二种,应知。〗
  上转入句中,通一法入清净,通清净入法身。今将别清净出二种故,故言“应知”。
 〖何等二种?一者器世间清净,二者众生世间清净。器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十七种庄严佛土功德成就,是名器世间清净。众生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八种庄严佛功德成就、四种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是名众生世间清净。如是一法句,摄二种清净义,应知。〗
  夫众生为别报之体,国土为共报之用。体用不一,所以应知。然诸法心成,无余境界。众生及器,复不得异,不得一。不一则义分。不异同清净。器者,用也。谓彼净土,是彼清净众生之所受用,故名为器。

如净食用不净器,以器不净故,食亦不净。不净食用净器,食不净故,器亦不净。要二俱洁,乃得称净。是以一清净名,必摄二种。
  问曰:言众生清净,则是佛与菩萨。彼诸人天,得入此清净数否?
  答曰:得名清净,非实清净。譬如出家圣人,以杀烦恼贼故,名为比丘。凡夫出家者,持戒、破戒,皆名比丘。又如灌顶王子,初生之时,具三十二相,七宝即为所属。虽未能为转轮王事,亦名转轮王,以其必为转轮王故。彼诸人天,亦复如是,皆入大乘正定之聚,毕竟当得清净法身。以当得故,得名清净。

这段文字还是很长。愿心,这真正地契入话题了,愿心,净入愿心。昨天我们谈到心不可自见哪,以愿标心这个话题。我们看他怎么来解释这个话题。

以下是解义中第四重分,名为净入愿心。

我们怎么来通过这个标题来入这个法则呢?标题者就是一个纲目啊,纲举目张,能令我们趣入一个法则。

愿心庄严

净入愿心者:〖又向说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

那么极乐世界的国土庄严也好,众生世间庄严也好,成就这个愿心庄严,皆是以阿弥陀佛的愿心所成就,国土与情世间二种世间表达了阿弥陀佛的愿心,愿心功德所在。

“应知”者,应知此三种庄严成就,由本四十八愿等清净愿心之所庄严。

这讲得很平白的话,但你要去细细地观察,不可轻易带过。

因净故果净,非无因、他因有也。

因净果净,他的誓愿是清净愿,所以果也是净。那我们作为一个凡夫地的有情,了解自己的心愿吗?是净啊是浊啊?此净,阿弥陀佛的净是无对待的净;我们世间的净往往是有对待,有浊净之对待;阿弥陀佛之净是无浊净之对待,无分别对待之净。

我们下面看他的文字,所举真如之体。

一法句广略相入

〖略说入一法句故。〗

这一句是清净句啊,但显法性之句。

上国土庄严十七句、如来庄严八句、菩萨庄严四句,为广。入一法句,为略。

说一法句清净句,囊括这种清净愿心,表达了清净愿心。那么这二十九种庄严,是广说;入一法句是为略说;若广若略,是为互摄。所谓的互摄,如珠照珠,我们要是到一间房间几面都有镜子,就很好看得到了。一个人在这一面镜子里照到了,它不断的反射,不断的反射。那么你很难辨识说,分这是这个镜子里的相,是那个镜子里的相,若这个镜子没有相,那个镜子里没有相,很难说得出来了,无以分开了。但你这个相,人一走出去了,一切相都消失了。所以一相中映出多相,相相互摄,那么在广略二法种中呢,亦复如是。我们看看下面怎么来解释。

何故示现广略相入?诸佛菩萨有二种法身

他从两种法身来解释。

法性法身方便法身

者法性法身,二者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

按照后人解释,对这个方便法身就是说呢,报身应化身分,这样比较容易理解一些,比较好容易理解。若单说法性身,无以启用;单说方便身,无以依止。所以他说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就是由法性身,出生报化二身。古代人还举月亮这个“体、相、用”说,月亮就如法性之体,圆光就如报德之相,映到水月之中,有应化之身,体、相、用所显。那么法性身,生方便法身。

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

是互相映摄的。那么由应化身我们可以追随到、看到月亮的本体,由光相,由水中之月,我们可以追寻到月亮的本体,实际这个三身不相隔离,那么方便化身、法身、法性法身是不相隔离的,不能说同、不能说异,取之异亦不可得,全体不可得的。那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得到的。所以“由方便法身出生法性法身”,这是互容互摄的。

此二法身,异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

你说水中的月亮跟天上的月亮是同一个月亮吗,那不能那样说;但你不能说它异,异又不能出生,绝对不能出生。我们要有这种参照的审视,这样我们就对这个法性就有一个回归的依靠,我们就没有畏惧,“一而不可同”。

是故广略相入,统以法名。菩萨若不知广略相入,则不能自利利他。

这是真实说,就是说我们不能顺应着佛陀的报化二教的这种利益的回施,我们不能得见法性身,不能见周遍的法性身的安乐住,就是不能识诸佛教化之真体、真如之体。你不能趣入,那你何以自利利他呢?若我们但是执着于所谓法性之体,不了解方便法身,就是报化二身的妙用,那我们就拘泥于一个所谓的断灭层中了,断灭心智中,就是寂灭断灭,不能生起悲智二种方便,所以不能入所谓的方便法身,就是悲智二利不能生起,不能纯熟,利他不能建立方便。所以,“菩萨若不能知广略相入,则不能自利利他。”这是显而易见的。

清净句

〖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是法性身份,无为无作,无造无起,清净广大。那么所谓的法性身如实建立,照耀十方普利有情,那就是悲智二身。有作有为,方便法身,利益世间。所以有作有为,无离无作无为之体。

还举例月亮吧。月亮照耀着这个山河大地,太平洋上也好,大西洋上也好,这个月亮到哪个地方就会照耀哪个地方,水中大水小水都有月,普照于十方,各各映化,各各同一月而映化之。所以法性之体莫不如是,随一切众生之需求,普利于十方有情。本体无造作,作用各显其用。这个我感觉我们都能感知得到的,月亮不会造作的,但它的光相在照耀着池塘里的水、盆子中的水、草上的露水,每一个地方的水都会显现月光的妙用、月光的这种圆相,佛法利益亦复如是,法性之妙用亦复如是,法性无造作,光相圆照十方,各个取用,各个得相应分,所以众生各个随类而取用。就是法性分,应化所现。

“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这个法性法身是无作无为,无造无起,所以犹如月光之体。

此三句展转相入。依何义名之为法?以清净故。依何义名为清净?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因为这个无造无起呀,是为清净,我们随着弥陀的报德名号回施,还令我们回归到这个无作无为的清净法身所摄、所住、所安乐中。

“真实智慧”者,实相智慧也。实相无相,故真智无知也。

真智无知,这个无知,我们往往会产生一个推测一样的什么。真智无知,无知者正遍知处啊,正遍知着,但显无知。还举月亮吧,我们容易看得到,我们把这个月亮例子举到底就对了。月亮无知,照耀之处,各个取用,取用有知,但是分别。盆子水说我这个水中是月亮,露珠水说我这个是月亮,江河水说我这个是月亮,各个都说自己是月亮,但月亮本体了无所知,但它映照着每一个能称为月亮的地方。

那么众生偏知分呢,就是这个知分就是这个露珠中的月亮、碗中的月亮、盘中的月亮、池塘中的月亮、河水中的月亮,但这个月亮本体它并不知道自己是月亮,它不需要知。为什么这个露珠水它认为自己是月亮呢?它执着这个月亮了,虽然得不到,它还认为是月亮。回观本体无动无摇,即见真如之体,即见月光之体了。所以我们还是从方便法身中,回归到法性法身中来,得见其体、得究竟安乐住,无造无作,无畏无惧。

这个无知啊,真智无知,实在就是说真智之体就是清净之体,入一法句,但表清净之体,就是法性法身。要是不了解法性法身,自他二利,决定会离体的,就会出现偏差,就会染着所谓利他的这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若是说直知清净之体,但令无量众生入无余涅槃而实无度者,实无灭度者,人就得清净智,就是所谓的方便法身。这个就会把骄慢与贡高泯灭在当下了,就是清净法体之中、对待取舍之中。

“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无相故能无不相。

还说月亮吧,还说月亮比较好说。那月亮本身它不知自相,放射着光明,周遍照耀。你看露水中的月亮,它是有相的,它就取月亮这个相。我们晚上可以做个实验,放十个盆子八个盆子,每个盆子都是有月亮的,它都要取相的时候才知道是月亮,但月亮本体不用取相,它才知道月亮,要一取相就不名圆满的相了,你得不到这个相,所以实相无相。他是喻说,不可确定,喻说。但我们可以有相似的感受,你可以观察这个地方。“故能无不相”。说月亮本体它没有一个确定的量,所以它能普照于十方,能令各个地方得见不同的月亮,所以无不相,处处显现月亮。

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也。

我们要是顺应法性修持,清净法性的修持,清净无为心智的修持,我们就会得到正遍知的抉择与安乐住、无畏安乐住。

无知故能无不知,是故一切种智,即真实智慧也

一切种智,它这称为所谓的种相智啊,无知正遍知之智,也称为种相智。

以真实而目智慧,明智慧非作、非非作也。

这个智慧不是作,也不是不作,要是我们落到这个作与不作上,对待心智一时生起。非对待心智所摄,这个智慧法性之智非对待心智生起。我们一般立一个非作,就要立一个作;要是没有作,就要立一个非作,那么这是不摄的,就是无有此语,这是戏论,对待法中所生戏论说,所以作与非作皆是戏论。

以无为而标法身,明法身非色、非非色也

所以说非相非不相,非此处摄。那你说我水中的月亮,我说这就是月亮,你要是定死说这就是月亮,或者这就不是月亮,这都是戏论,这跟月亮不相干,但它可以回归到月体。但你要执着于这个盆子里就是月亮,那就是非说;那说不是月亮,也是非说。不是月亮何以应名呢?此月亮但不是月亮的本体。所以是非说,它没有直达本源,在某一事相上堕入染着了。我们往往做事情都会有这样的机制,执着于事,昧失本心,就是昧失清净心,昧失无对待的心智。这个慢慢地我们可以思维观察。所以“非色非非色也”。

非于非者,岂非非之能是乎?

这话呢,给我们来三转六绕的,主要是引发我们大家的思维。“非于非者,岂非非之能是乎?”这不是我们应该陷入的一个困境,我们不应该陷到这里边来,就是是非对待的心智,不应该在这个地方用功夫。所以“非于非者,岂非非之能是乎?”你要陷入这个是非,这个是非永远指使你的生命,浪费你的生命,浪费你的意识。就是边见就会纠缠我们,这不是我们用功的地方。所以,“非于非者,岂非非之能是乎?”那我们要是在这个是非中争论了,那你就建立是非百句,不能出离了。这就是这个五浊恶世,对待世间,边见所生。这是非百句终非佛法啊,但佛法可以利益是非百句之类有情,圆解圆用。是这样说的。

盖无非之曰是也

就是这个非、非非我们都不取了。“是也”,这个反正有点绕嘴一样。

自是无待夫非是也。

这个地方无染无著,“非是”就没有意义了。

非是、非非,百非之所不喻

我们要在里边永远说不清楚,永远说不明白了,所以说是非百句终不相干。古人你一说是非,别人就摆摆手说:你休息吧,不给你谈了,因为啥?和你谈不下去。

所以在我们世间学佛的机制中,有人好谈是非,你与他摆摆手,“止止止,莫须说。”说不明白。尤其是女众菩萨们,要注意,谁说是非,跟她摆摆手,不行给她磕个头都行,作个揖也行,要不然说不完倒不净,越说越多,是非百句都来了,这个地方是无限繁衍的,所以我们要制止于当下,谁说是非跟她摆摆手,合合掌,不行磕个头,就制止住了。要不然呢,就苦了!苦也无涯,是非也无涯,生死轮回亦无涯。就从这来,从当下的是非心、对待心一生起来,就开始了,是非、是非、是是非非,无穷无尽。我们学佛之人呢,关键机制上抓住一点了,把这是非解决于当下,无对无待,一时汇入法性,平静安乐住,自利利他。这个真是很方便的。学佛一定要用的,不用不行啊,不用可就亏负了自己的机制了,一定要用。所以呢,“非是非非,百非之所不喻。”

是故言清净句。

清净句者,远离对待。所以弥陀教言中,为什么一说就是凡圣同修,凡圣同往,一切蜎飞蠕动之类咸因此法而得度脱,就是给你个清净,把一切对待、善恶、是非彻底取消了,但叫你照见法性,觉了本源,直指法性之真如,让我们在这个真如的心智上得到安乐住,遮一切是非倒见,特别方便的一个修法。

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

所以是非百句,不相干啊,我们就回归到这个清净句了,所以清净句者,无须说,无须说是,无须说非,即得度脱。不再说是非了,是非一来,解决当下,即为清净。那你心很清净啊、平等啊。他是、他非由他去,你不是、你不非就可以自利,可以利他。那我们要是一来是非,随着是非就跑了,那大家就开始苦了,真是苦了。

我们现在的这个僧团机制中、寺院机制中、学佛机制中,一定要把是非制止于自己心里的当下、誓愿的当下、现缘的当下,时时这样处理,就在阿弥陀佛,就在住清净平等法性之中,就在普利十方,就在方便法身中运用着,就在法性法身中安住着,那就是无为真实智慧法身了,那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无造无作,远离是非,毕竟得以安乐住。

那你在法性法身上是不造不作的,在方便法身上就是利益当下是非有情,令其安乐,远离是非,人得安乐住啊。那你学佛有意义了,有智有悲。悲者无染无著于这个是非之知见,自心守护,自心守护是体呀,无依无靠智慧力嘛,那我们无依无靠无染无著的智慧力回施给有情,回施给什么有情呢?是非有情!是非就是苦,没有其他结果,那你悲心就建立了。所以在同一心念中,建立悲智,方便一门啊。这个法则十方的简单明快,所以佛法无多子,(编注:“佛法无多子”,是禅宗的话,临济禅师悟道以后说:原来佛法是这个样子,无多子。这三个字,是当时的土话;用现在话来讲,无多子就是这么一点点东西,没有什么多的。)但显此处妙用,不需要太多的假设,什么太多的理论啊,很多繁锁的东西,直指法用,实在是很不可思议的。所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

一法句摄二种清净义

〖此清净有二种,应知。〗

上转入句中,通一法入清净,通清净入法身。

那我们慢慢能体会到这个法则的运用了。

今将别清净出二种故,故言“应知”。何等二种?一者器世间清净

我们看看我们这个五浊恶世的山河大地是不是清净呢?其本质决定是清净的。你这不要畏惧,你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清净的,那娑婆世界这个国土不清净。不!其本质决定是清净的,但是你取用分别之时,产生了不清净见、不清净业、不清净用,如此而已。后面有说的。这个地方是个要命的地方,我们要是稍微不注意,就又产生是非了——国土是非,在国土上产生是非,说极乐世界是个是的世界,我们娑婆世界是个非的世界。那你又不清净了,又开始生烦恼了,不得安乐住。我们看:

一者器世间清净,二者众生世间清净。器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十七种庄严佛土功德成就,是名器世间清净。

这个地方给我们抉择明白了,抉择什么明白了呢?极乐世界十七种庄严功德成就是器世间清净相。相,这个相是什么呢,这十七种表达了极乐世界器世间清净的相。那我们要认取此世界清净相,能不能认取呢?

我们慢慢地看,后面他讲的特别妙,我感觉昙鸾法师啊,昙鸾法师是一个特别……当时讲《大般若经》的一个大善知识,讲《大集经》、《大般若经》,他智慧如海啊,善用言词,令众生心开意解,我们只要遵循他这个意识的主机,言词的主机,也能心开意解的,能解决你很多心理问题的,他后面的言词讲得很精彩的。

是名器世间清净。众生世间清净者

他先把器世间清净放在这个地方了,他不给你讲了,要是我我就会讲一讲,我怎么讲呢?我说:哎呀,法性身表达器世间无造作,器世间虽然是以愿心表达,但无造无作啊。器世间,我们一般看器世间不是造作的,它没有情感分,能令众生得以安住。我这个解释实在是画蛇添足,不需要说了,我们看他怎么讲。

众生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八种庄严佛功德成就、四种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是名众生世间清净。

这一句话一定要重重地去反复地体验它。这一句话不体验,下面就会出事情。因为啥呢?我们知道众生是正报啊,器世间是依报,你要了解的,正报不圆,依报何干?你正报是圆满的,依报就好解决了;我们正报不圆满啊,依报一定随之流转,你放心。这个一定我们要看得到的。他下面就讲。

是名众生世间清净

我感觉需要大家特别关注“众生世间清净”这六个字了。那我们现在所在的娑婆世界,这个五浊恶世,我们这个众生世间是一个什么样的世间呢?我们一般称为五浊恶世嘛,就是不清净的世间。这个不清净的世间是从什么地方生起的呢?是我们的受用中、知见中、业报中,还是共同产生的呢?这个地方需要大家观察了,要不观察,我们修法真是难。就是前面讲的法性法身与方便法性法身互入啊,要不能互入,自他二利是不能建立的。十七种庄严是广说,清净句是略说,广略互入,你要是不知也不能得到利益的。

但这个地方他为什么要讲“是名众生世间清净”呢?这佛菩萨……众生世间的心智一旦清净,那是名佛菩萨;我们这个心智不清净,就名众生。这个心智归结到心源上来了,又找到我们学佛的本源机制上,就又归结到本源机制上,还没有离你的心念。所以心念为正报之依止啊,菩萨们!这是修法的一个焦点依止,那丢开这个依止了,你很难去从正报上来调整自己。

是名众生世间清净。如是一法句,摄二种清净义,应知。

这一法句者,显法性身、平等法性身,也就是所谓的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所安立的世界海。那么这一法句啊,后面他会展开它。

如是一法句,摄二种清净义,应知。夫众生为别报之体,国土为共报之用。

这已经开始了,昙鸾法师开始安排我们了,开始安排凡圣了,他这个唯心造的法界,阿弥陀佛开始制造众生世间与佛世间,一定要注意了。他怎么讲呢?

“一法句二种清净义,应知。夫众生为别报之体。”

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个众生啊,夫众生中,“夫众生”中有凡夫众生,也有诸佛菩萨众生,你一定要注意了,要不注意给你安排到浊恶世界就痛苦了,我们就不能往生了。这是别报之体,就是我们现在啊,每一个人所择取的心智,是别报之体,你一定要关注了,有凡有圣,一定要关注,这个不关注要出问题。昙鸾法师讲法呢,十分贴切地直指你所需要用的方法。

国土为共报之用。

那我们现在看这世界,大家说这世界,说这是五浊恶世,那我们的共报产生了。我们说西方有个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正在说法,我们大家都这么认为了,那么这一个共报也产生了。这共报到底是一个可变的不可变的?是有自性还是无自性的?是有常的还是无常的?你一定要审观了,这是法则的问题了。不审观我们就不能往生,那你永远安住在这个娑婆世界吧。要是常,你就安住在这个地方;要是断灭,你也永远安住在这个地方了。看他下面怎么来讲。

体用不一

他前面讲的是众生是别报之体,后边讲是共报之用,他为什么要把这个体用不放在一个因缘上呢?我感觉需要诸位善知识真是应该注意。我们这样讲吧,法性一如,我们跟诸佛如来同一法性啊,这是不是一个体呀?那为什么用有异呢?那诸佛如来为什么放大光明、无量神通、善巧自在力,我们在这个地方沉沦、烦恼、忧伤、轮回呢?

所以他讲“体用不一”,我们可以感知到了,现在感知到了,“体用不一”。我们与诸佛同体呀,为什么用不一呢?若“用一”会出问题了,看啊。

所以应知。然诸法心成

这个地方给我们抉择了,诸法心成啊,就是说万法唯心。所以听一群人说念佛不能往生,唯心!念佛能往生,唯心!唯你择用之心!你这个用啊,体是一如,用则有异啊。所以说,能往生、不能往生,在于你取用。

然诸法心成,无余境界

一切境界莫不都是由心所现,这个你不需要疑虑的。你不能说极乐世界是由心成的,娑婆世界可能不是由心成的。不是!一样的!万法由心所成,只是取用有异罢了。

无余境界。众生及器,复不得异,不得一

“不得一”,那我们与佛的世界,凡夫众生与诸佛众生,不得同不得异,这个地方一定要注意了,万法唯心在此显示出来了,万法唯心在这个地方能显示出来了。要不然我们就没法抉择法则。所以“无余境界中,众生及器,复不得异,不得一”。

过去说:异者,无以成佛,你永远不能成佛;同者,因果散坏。假设说我们跟佛一样,你什么一样啊?你这么烦恼、这么颠倒怎么一样啊?说法性一样,你还是坏了因果,你不在因果上努力去改造它了,所以说坏因果,所以不得一。

“不得异”,要说异,我们跟佛不一样,那你怎么成佛啊?

此语都是剩余语啊,都是多话了。所以是非建立,一、异都是是非啊,没有入平等句。所以入清净句者,远离是非,不说同异,自然安乐住。一定要注意这个地方,不注意这个地方这个机制转不过来,我们就又掉到法的是非上去了,浊净的是非上去了,所以“不得异,不得一”。

不一则义分

他又细分一下,不一则义分,从意义上来分说。

不异同清净。

为什么义分呢?我们取用之差别,显报之差别,你没法说是一。所以我们这个造作解释分也丢失了,人心里就得真正的清净与安乐了。实际我们很多言说呢,都能令众生产生分别对待,无意识就会令人分别对待。他所有的言说,你看我们这正修行路上的言说呢,都是为了去掉分别对待、是非的心智,令我们还归清净无造作之体,清净法身。

不异同清净。器者,用也

山河大地是不是用呢?我们自己看,山河大地是不是在用啊?谁在用啊?众生在用啊。所以一切器不离于正报使用,正报者众生是!没有众生你这个世间说好说坏没有啥意义啊。所以,“器者,用也。”

谓彼净土,是彼清净众生之所受用

这点到关键问题了。下面举了一个器皿净、食净的问题,我们要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就坏因果,就不会去真正主动地、意乐地顺应法性,来走出生死对待,我们不会主动了。他后面这个进趣的比喻是十分重要的。

“谓彼净土,是彼清净众生之所受用。”为什么他这个净器是彼清净众生受用呢?那你浊恶众生能不能受用呢?这肯定是给我们列出一个话题了。清净众生与浊恶众生有没有自性呢?又回到心法上来了,不回到心法上我们就没法修持,没法抉择,没法运用。

故名为器

下面是说这个器的问题了。

如净食用不净器,以器不净故,食亦不净。

依正二报表达出来了。食好比说是正报,那器不清净,食也就不清净了。

食亦不净。不净食用净器,食不净故,器亦不净

依正二报互相表体表用,体用一体故。这个地方表现了一个法则。情世间与器世间这个剖析还不敢带过。

时间又到了,明天接着学习,谢谢大家!

录音记录:明璃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