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五)
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 (五) 锺茂森博士 敬述 1.何谓孝养父母之身 中国著名的二十四孝的故事,有很多这种例子。例如,孔子的学生子路,出身贫寒,经常吃野菜度日。但是为了让父母能吃上饭,他不辞辛苦,走到百里之外买米,背回家,奉养双亲。后来双亲去世了,他周游列国,在楚国做了大官,家中的米堆积如山,随从的车辆数以百计,吃饭时,山珍海味摆满桌子,可是子路却很伤感:双亲已去,再不能承欢膝下,虽想报父母之恩也不能了啊! 各位朋友,假如你的双亲还在,你要及时行孝啊!古人讲:「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2.何谓孝养父母之心 在二十四孝的故事里有这样的一个记载。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姓莱的人,年纪七十了,大家都叫他老莱子。老莱子的父母还在,都是九十多岁的人了。老莱子很孝顺,每天给父母提供的饭菜,都是柔软可口,便于老人食用的。老莱子很体贴老人的心,从不说自己老,怕父母伤感自己的老迈。为了娱乐双亲,他常常穿起色彩鲜艳的衣服,扮成小孩,在父母身边玩耍,甚至翻跟斗逗父母开心。有时让父母捧腹大笑,使父母每天都过得很快乐。 各位朋友,现代人,能以自己的收入供养父母,已经很难得了,还注意让父母活得开心,这就更难得。广州市评出的十大孝子里,看到一个例子:1993年医科大学毕业的学生徐育彩,在金盘护老中心工作,不久就被提升为该中心的主任。她存心让所有的老人快乐开心,每月拿出自己的工资为护老中心的孤寡老人过生日,买礼物送给他们,买生活用品提供给他们,让这些孤寡老人感受亲人的关怀。八年来,她为这些老人已支付了人民币10万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位护老中心的主任心量很大,想方设法让所有的老人都开心,这种孝心多么感人! 3.何谓孝养父母之志 我们听说过孟子母亲教子的故事——孟母三迁。孟母不辞辛苦,三次搬家,从坟场附近,迁到市场附近,再搬迁到学校(私塾学堂)附近,使孟子从小受读书人的影响,热爱学习。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断机杼教子」,把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孟子看了吓一跳。孟母以此告诫儿子:「你中断学习,就如我剪断这未织完的布匹一样,是一事无成的。」从此,孟子发愤读书,继承孔子的儒学,而成为亚圣(孔子是至圣)。孟母有志培养儿子成为出色的人,而孟子不负母亲的栽培,果然光宗耀祖,大孝显亲。这是养父母之志。现代的父母,也都是望子成龙,希望我们做子女的拿出孟子那种发愤精神,成为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以养父母之志。 再举一个例子。中国记载历史的名著,有《史记》和《汉书》等。《史记》是由司马迁写的,由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写到汉朝。《汉书》记载了自汉高祖开始至王莽篡位的这一段229年的历史。《汉书》的作者是班固。但实际上《汉书》是班固父子,以及班固的妹妹,两代三个人完成的。班固的父亲叫班彪,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读了《史记》很赞叹太史公司马迁写出这样优秀的作品,使中国的历史得以流传。可惜《史记》只记到汉武帝时期。于是班彪下决心要把历史继续写下去。他开始收集有关资料,经过相当的努力,终于开始写作了。可惜他的寿命不长,只活到52岁,还没有写完就去世了。班彪的儿子班固,从小受父亲熏陶,学识也很渊博,父亲去世后,他发心要继承父亲遗志,把《汉书》写完,完成父亲的事业。班固虽经历种种挫折,仍不放弃这个志愿,他不幸遭到朝廷小人的诬陷,而被判坐牢。在监狱里,他还坚持整理写书,以后被皇帝释放回家,继续写书。后来班固去世了,《汉书》还有少部分未写完,班固的妹妹班昭,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女子,又继续哥哥的事业,最后完成《汉书》。 这不是孔子所说的,「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吗? 实际上,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三者是融合一体的。为印光大师所推荐的书《感应篇汇编》中有一个例子。古时候有一个孝子叫崔沔。他母亲双目失明,他到处为母亲求医治疗,不惜倾家荡产。他侍奉母亲30年,总是那么恭敬真诚。晚上,甚至不脱帽子和外衣,以便听到母亲召唤就马上提供服务。每当过年过节,或遇良辰美景,大家相聚时,崔沔一定扶着母亲赴宴,让母亲开心,和大家有说有笑,让母亲忘掉失明的痛苦。母亲过世了,崔沔非常伤心,祭祀母亲,发心为母亲终身吃素。他做官,收入很丰厚,慷慨地帮助他的哥哥、姐姐、侄子、外甥。崔沔说:「母亲已经过世了,我没有办法表达对母亲的孝心了,想到她老人家在生的时候,牵挂的就是哥哥、姐姐、侄子、外甥这几个人。所以我都要好好的厚待他们,这样做或许可以安慰母亲在天之灵啊!」后来,崔沔官做到中书侍郎,他的儿子佑甫,成为贤明的宰相。 崔沔,真是孝子啊!他的孝心里已兼有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 孝子要圆满地实行孝道,必须自己不断地学习圣贤教诲,不仅提高自己的精神层次,还要帮助父母提高心志和智慧,才能使父母获得圆满的幸福。比如,孔子说老年之人戒之在得(贪)。因为年老了,容易对财产、家业、儿女贪恋执着,而导致内心不能开朗欢喜,这时孝子应该用古圣先贤的教诲开解父母:家财万贯,还不是一日三餐?宅舍无数,还不是夜眠六尺?应该把自己的积蓄财物分出来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比如赈灾、济贫、捐印善书、捐助医药及道德教育事业等等,使父母从做慈善事业中滋养乐善好德之心。父母退休以后一般都比较清闲,甚至感到寂寞或空虚,做儿女的应该积极引导父母学习圣贤教诲,或接受仁慈博爱的宗教教育,使精神有所寄托,获得圣贤智慧的法乐。更进一步,让父母明了生死轮回的真相,从而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升起对来生归宿的希望憧憬。在佛教里,佛教导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其他宗教也有对来生归宿的具体说明。在父母去世的时候,孝子做好临终关怀,守候在父母身边,给父母以安慰,用念佛、诵经,帮助他们往生极乐世界,则孝子的行为便圆满了。 杭州东天目山上有一个「弥陀村」养老院,住着几十个老人,他们每天都生活在欢喜的法乐之中,每天凌晨便起床念佛听经,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心中充满着对未来憧憬的老人,身上便有年轻人的活力。有一次我到东天目山去,山上有一位92岁的孟老太太,精神矍铄,头脑灵敏,口齿清晰,我们上山参访和她聊天,她出口成章,吟出「觉海虚空起,娑婆业浪流,若人登彼岸,极乐有归舟……」她还帮助「弥陀村」的负责人策划工作,是一个好参谋。她对生死没有恐惧,喜欢做善事,每天欢欢喜喜地生活,是一个很有理想情操的老人。我们孝养父母,除了完成父母的志向以外,更应在提高父母的心志上孝养。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一切圣贤教育的核心,是做人之根本,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国家的栋梁,来自于孝子。弘扬孝道,是利国利世利民的事。 去年,我有幸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4年11月28日-12月3日)在澳洲阿德莱德大学召开的国际会议。这个会议是研讨汇集多元文化信仰的共同价值观,以教育来化解世界冲突。在这大会上,净宗学院院长净空教授作了一个精彩的演讲,讲题是:《如何消弭冲突与落实仁爱和平的教育》,在演讲中,净空教授介绍了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他指出,「中国圣人总结出道德的十二种德目: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伦理道德的教育要以这十二种德目为宗旨,如果人人都认真学习做到,自然是天下和平安定了。」净空教授还提出落实这些教育的具体建议,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2005年元月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道德教育亚太地区驻澳洲主席德丽欧女士,专门飞来澳洲图文巴市净宗学院,会见净空教授,面谈落实这些建议的具体办法。好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行动起来了!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3年12月访问美国哈佛大学时,发表过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著名演讲。他在演讲中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中华民族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温总理指出,「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要「回溯源头,传承命脉」。 各位朋友,孝,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传一代的命脉吗?孝,不正是一切道德的源头吗?孝,这个字,是会意字,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这个字上面是老字头,下面是子,说明老一代和子一代是融成一体的,就是孝。 温家宝总理说:「中华民族的祖先曾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各位朋友,通过学习儒、释、道三家对孝道的阐述,我们才知道,唯有孝,才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各位朋友,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孝子!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