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石岩教授:随缘成长 第四篇 随信安住心灵
随缘成长 第四篇 随信安住心灵 由于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对那永恒的无限抱著希望,它就是信仰。由于有形的世界是无常的,所以我们在本体的精神世界找到恒常,它就是宗教。人类的精神生活,终究要归于宗教。它给人希望,给人安定和祥和之感。最重要的是,宗教给我们生命的意义和永续存在的光明。所以基督说“信的人得永生”;佛陀说“信为道元功德母”。 宗教是启发一个人看出生命的希望,开启心灵生活的光明,而与那本体世界相应感的至道。它不能与世俗的贪婪相混淆,同时要与怪力乱神撇清,更不能成为有心者恶意利用的工具。高级的宗教建立在纯真的信仰上。 高级的宗教,在引发一个人实践爱和智慧,在随缘之中不断省觉,并领悟本体世界的伟大。在宗教信仰中,人的心灵越纯真,慈悲与爱越容易开展,智慧就像流泉一般,涓涓灌注在生活之中,得到无尽的喜悦。 宗教的情操,给人带来简朴和知足;使人知道感恩,知道谦卑,知道透过随缘修持,让自己更有心智力量去面对苦难的人生。 宗教的情操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出来的,它有光明、有喜悦、有觉照、有不可思议的领会。宗教要做的事是拯救性灵。因此,务必要与迷信、诈财、骗色等邪事划清界线,那才能随缘成长,悲智双运,过喜悦的生活。 最后我要说,虔诚的宗教信仰,在精神生活中,有如亲见爷娘似的欢喜。这是宗教实践者的共同体验。它使人领受到来自本体世界的恩典。 1午后风雨的省发 爱护生命,爱惜生活,爱正当的工作。这是博爱,不是私爱或执爱,是智慧与热情的实现,而非情欲的执着。 一个春假的午后,天气晴朗,阳光洒遍对面的青翠山坡。从书房往外看,新绿配上婀娜的山腰;安静中倾听,鸟儿正婉转地咏唱,令人不觉陶醉其中。噢!说是陶醉不免辞不达意,应该说当下我们品尝到不可思议的三昧。 秀真和我各搬了一张椅子,沏了一壶茶;茶香,阳光和窗外的景致,让我们在啜饮品茗中,更觉恬适畅怀。刹时我们似乎同时接触到永恒的意义。我说: “我相信永生,它就在无常变化的前后;佛教徒把它叫如来。”秀真望著青山,悠闲神驰地说: “人只有经过辛勤的工作,才能体会悠闲的自在,在经过生活的艰辛淬砺之后,才会看清真正的喜乐。也只有好好去生活和实现生命时,才会顿悟永生是什幺。” 她的话引发了我最近一点想法: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一个盲点,大家对于生命的意义似乎很少重视,或者有老师对学生谈起生死大事,就会被批评为违反人文的思想,甚至被嘲笑,被学生家长指责。于是大家对于生命的终究价值和责任,变得漠不关心。这使人汲汲于追逐功利,迷失于声色贪婪。放纵的生活,狂妄的行径,都是从这个教育上的缺口滋生出来的。于是我说: “相信如来或永生的存在,才能真正明白宇宙的真谛;生命才置根于它的大地,从而成长茁壮,活泼地开花,喜乐的结果。因为他已从无常中发现永恒的真理之门。” 我们不时远眺,难得享受春天午后的安详,而忘怀平时工作的辛劳。彼此分享著这一片喜乐,却也发现苦乐之中的生命价值。我们舍不得去午睡,只是为了及时把握它的甜美惬意。两个多小时一溜烟过去,眼看著春和景明的风光,忽而变成乌云密布;风刮起来了,雨骤然倾盆而下。那等得及“明日落花应满地”的诗句,公园里当下已是落英缤纷,落寞景象。我们又沏了一壶新茶,为秀真斟了一小杯,我说: “前后只有两个多小时光景,我们看到从光明到昏暗,从鸟语花香到落花满径。生命就在这花开花落之中,承受著许多苦和责任,却绽放著它的芳香。无须感伤花开落,无须执著于明暗更替,因为它就是永恒,不是吗?” “你刚刚所说,及时把握的生命意义是指什幺?”秀真望著户外的斜风和阵雨,意有所指地问。我说,“爱护生命,爱惜生活,爱正当的工作。这是博爱,不是私爱或执爱,是智能与热情的实现,而非情欲的执著。”人如何掌握生命的意义,我的看法是: ·要乐观,不要优郁。无论你的遭遇是顺是逆,是成是败,要以欢喜心去面对。抱怨和优愁是对生命的亵渎,满腹牢骚是对生命的严重背叛。 ·要负起责任,同时要不断学习。这是生命的本质,是茁壮和成长的动力;因为有这动力,我们才能活得有信心,有活力。 ·懂得恬淡无私。贪婪使生命的无限外延价值遭到破坏,而替之以狭隘的防卫心态。前者是天堂之门,后者是地狱之路。 ·学习爱人。爱人使自己宽大自在,爱护生命让我们接触到永生的真理,它就是走向如来之路。 从午后春光明媚,到骤然的风起云涌,我们坐在书房里述说著无常,却一动也没动地谈笑自若——生命的价值和智能,不就正是这一幕中流露出来的吗? “地老天荒时怎幺办?”古时有一位禅僧问他的老师。“欣赏著地老天荒。”这什么意思呢?因为我们已踏上永生的如来。 2进退皆宜的智慧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我总觉得生命的道理是进退之间的事,俗语所谓“应对进退”指的就是生活之道。人总是懂得收敛,斯能培养才气;知道蓄劲,而后能一展鸿图;能够休养生息,才能强健持久。所以佛门以冥思启发智慧,以结夏安居得清净开悟,以封山来策励僧俗大众进德修业,精进行持。 有呼有吸是生命的现象,有攻有守是成功的路径,有退有进是行事的方要。过去,龙虎寺禅院的禅僧,拟在寺前的墙上绘一幅龙争虎斗图;他们的构想是龙从云端盘旋而下,虎踞山头前扑。他们画了又画,总是不能传神有力,就请教住持无德禅师。他看了看说: “你要明白龙在攻击前,头必须向后缩;虎往上扑时,头要向下压低。龙颈向后屈度越大,虎头贴近地面越低,就能表现出冲得快、跳得高。”禅师又告诉弟子们说: “为人处事,参禅修道的道理也一样,退一步的准备,才能冲得更远;谦卑的反省,才能爬得越高。” 无德示了一首禅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无德禅师的示教,令弟子们各个有所省发。这则公案我听星云大师说过好几次,当然我也能了解,这次佛光山所以要封山的道理,就在这则公案之中。 最近,我到山上来,山是清净宁谥的,只有轻轻的钟罄之音;水是清澈柔美的,更能看到明映其中的自己。我看到一期期打禅七的佛子,所感受的是用功修行的气氛。我是来为大专佛学营上课的,就在转往东禅楼之前,看到星云法师和几位僧家顶著大太阳一直察看新建大楼工程。我上前礼拜大师,问候请安之后,大师指引我参观即将完工的云居楼。他说: “这栋楼是国际最大的礼堂,能同时坐上三千多人,可以举办更大的弘法布教。” 我进去一看,法堂宽大有如进了无边法界,大师一一解释它的功能和用途,我陶醉在他的法音之中。走出大楼来到进门处,他停下来说: “大家正在为这进门取名字,有说如来门,有说无相门……”大师一口气念了好多个名字。他转过来问我,你准备给他取个什么名字?我说,“师父!这我不懂,我只知道一个门,叫无门。”搏得老人家笑得开心。这个门后来取什什么名字我不清楚,我知道的是封山之后的山上,是宁静的,是师徒亦步亦趋的,是悲智*轮常转的。 我赶著东禅楼上课,拜别了大师,他还送我到门口说,“封山以后弟子们回山精进用功者多。”他指著麻竹园那边说,“来参加者莫不专注努力。”看著满堂僧俗大众那儿努力,我不禁念出唐朝庞蕴居士的诗: “十方同聚会, 个个学无为; 此是选佛场, 心空及第归。” 封山之后的佛光山,不再有游客的喧嚣,却有佛音流转的安静。踏在“不二门”的石级上,真能感受到: “且拾级直参佛门, 乍回头已隔红尘。” 开合进退是生活的常理,佛光山的封山是在内修,是在孕育更大的生命力,是在培养智慧和悲愿,是准备走更远的路,开更大弘扬正法的格局。 3从怀疑到肯定 疑情放在婚姻上,容易猜忌、争吵而离异;疑情发生在合作的伙伴上,会离心离德,事业难成。疑情要说明白,要参透,要能放下,然后才能互信和谐。 我觉得人若不想在悟性上有所进步,必须对疑情有所认识。 疑情能带来开悟,引发喜乐和觉照,它不但能把事理看得真实,更能孕育清醒的回应。疑情如果没有引起智能与觉照,必然会是一层障碍,一团大烦恼。如果你能认清它,就能克服解决;即使不能解决,也必能容忍中包容,而化除心中的愤怒或不平。 过去白圣长老讲参禅心要,特别指出从疑情入门的方法,透过生命终究的疑情,能导引你对人生的开悟,透过对人情事物的疑,学会了认清真理的眼光。唐朝的白居易有了疑情,便去问鸟窠禅师,他以诗问曰: “特入空门问苦空, 敢将禅事问禅翁; 为当梦是生事, 为复浮生是梦中。” 鸟窠禅师给他的指引也是一首诗: “来时无迹去无踪, 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 只此浮生是梦中。” 鸟窠禅师给白居易解了疑情,告诉他人生如梦,必须体会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要能领会慧能大师所谓“体取无生”,体认到永恒的精神世界或本体世界。人生如梦,很快就过去,迅即梦醒,但要醒觉到永恒的自性,然后才能好好去生活和承担这个现世的人生;才有主见,作自己的主人,不会被种种名利所引诱,被种种烦恼所困缚。 有一次白圣长老在开示中说,各位设想自己死了,尸烂浮肿,虫蛀蚁食,日晒雨淋,化作白骨一堆;把白骨磨成灰,霎时起了一阵风,连同尘土一块儿卷入高空,向四方散落,这时请念一声阿弥陀佛。参一个疑情,“念阿弥陀佛者是谁?”那个念这句话的“话题”(源头),现在请参那个“话头”。我就在参那“话头”的当儿,豁然开悟。 最近,有一位年轻人问我怎么参禅。我问他有否受过禅的基本训练,他说已打过禅七,但还是没有领会。我告诉他说: “从疑门入, 人疑门出。” 当下请他安心静坐,万缘放下,以白圣长老传法门告之,这位年轻人亦欣然领会个中妙旨。 疑情的参透,也用在世间法上;举凡科学的研究、人际互动的微妙、情感的生活,都与参透疑情有关。参透疑问就有新的科学发现,参透情感的疑窦,就能豁然开朗,不再嫉恨。最近有一位男生失恋了,整天像游魂一样,恍恍惚惚,父母亲要他来见我。照例还是听他诉说恋情,爱慕和失爱的痛苦,等他倾吐差不多了,我问他: “这份感情现在还在吗?” “不在了。”我点头表示肯定,然后接著说: “请你想想:设若此刻是十年之后,你跟另一位喜欢的小姐成婚,幸福地有了小宝贝,他们就在你和身边。他们亲昵地叫你‘爸爸!我爱你’,你会怎么回答?” “当然!我也会说我爱他们。” “你会说你不爱自己的妻儿,而爱过去一厢情愿的恋人吗?”他想了想然后说: “不会。” “为什么?” “因为它已成为过去,她不是我的妻儿。” “对了!这件事已成过去;你要把眼光放在现在,放在你现在准备做什么,好好去做该做的事。” 几次的谈话,让他从失恋的疑情中开解出来,同时支持他去执行新的计画,他开始从沮丧的情绪中走了出来。 最后,我也要提醒一点,人千万不要制造太多人际关系上的疑情。胡适之先生说得好: “研究学问要在不疑处找疑, 待人则要在可疑处不疑。” 疑情放在婚姻上,容易猜忌、争吵而离异;疑情发生在合作的伙伴上,会离心离德,事业难成。疑情要说明白,要参透,要能放下,然后才能互信和谐。 我看到有引起新婚夫妇,自称是开放大方,所以与异性交往没有分寸,准头未能拿捏好,于是让配偶起猜疑,生嫉妒心,争吵怨尤因之而起。我也看到一些家庭,在经济生活上没有安排得当,彼此猜疑不安,也会造成婚姻上的障碍。这类猜疑,要沟通解释,避免让它发酵成为破坏幸福家庭的馊水。 参禅入定的事,不是只有在佛堂、禅堂中做,更重要的是要在生活中去下功夫。避免有疑,疑则心病;遣开疑情,疑能生障。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处处疑情,你必须懂得从疑情中开悟,才会有喜乐和自在。 4摆脱生活的迷思 人的心境如果被欲望绑架了,即使是高位富贵,心理还是觉得苦,至于低位那就不用说了,它更是苦。所以,重点还是在知足时,才有真正的喜乐和自在。 人总是在追逐中感受到匮乏,在处处为自己著想中感到不安,在不情愿和抱怨情绪中产生优烦。因此,人若想活得快乐,必须在心灵生活上保持安定。尽管你遭受莫大的挫折或危难,心理上也要保持超然独立;否则你会坠入事态的漩涡,陷入迷思而不能自拔。 你是你,事态是事态,不要把它混淆了。这样就能保持清醒去扭转颓势,否则必然失去挽回的机会。同时的,当一个人被匮乏的心情所包围,若不能及时摆脱,从中抽身,他就被贪婪所困,无论怎么努力,都会生活在匮乏之中,最后导致精疲力竭。 许多人以为,只要我有钱财就会快乐,有名望就会有价值,其实这种想法只是贪婪的投射。到头来,投注于追逐名利的结果,还是觉得空虚。元朝的薜昂夫写了一首发人深省的曲说: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 为功名走遍天涯路。 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 心待足时名便足; 高,高处苦;低,低处苦。” 人的心境如果被欲望绑架了,即使高位富贵,心理还是觉得苦,至于低位那就不用说了,它更是苦。所以,重点还是在知足时,才有真正的喜乐和自在。 人所以在心情上有著丰富感,是由于慈悲的爱心和知足的恬适。爱引领我们珍惜生活,体恤一切有情众生,彼此共同欢庆生活,所以有著喜乐。寒山子的诗句说: “蜂蝶自云乐, 禽鱼更可怜; 朋游情未已, 彻夜不能眠。” 这是说当我们没有造作,不使用种种吊诡时,就能展露对生活世界的热爱和喜悦。与一切有情同游大千世界,情同手足。 另一方面,学会知足的人,他无须依赖名气来彰显自己,不用别人的赞美和肯定,也能活得尊严,有丰足感。他们不会掉入无尽的渴求和追逐之中,像饥饿的蛀虫一样不停地钻进去,直到树枝蛀断,生存受到威胁。像蛀虫一样的人,无论所获多少,他们的心永远贫穷不知足。所以人需要觉醒,认识贫富的知觉与自己的心态有关。唐代的永嘉玄觉在《证道歌》中说: “穷释子,口称贫; 实是身贫道不贫。 贫则身常披缕褐, 道则心藏无价珍。” 这段文字的重点是“身贫道不贫”,对心灵生活有所觉悟的人,即使贫穷,他们的心情还是丰足喜悦的,因为他们的心中怀著一颗无价的珍珠,它能照亮人生,能引领人欣赏河山万朵之美。 简朴和知足是现代人必须学习的最得要课题。我看到许多人,无论在工作、家居、休闲各方面都在一头钻,这使一个疯狂地干个不停,也引起了更多人竞相追逐的狂乱,日子久了就造成厌倦和优郁。如果不重视简朴和知足,我们将会陷入更严重的争夺狂乱,至于在竞逐中心力交瘁的人,容易厌倦和优郁。 心灵生活的迷失,已经为社会上带来纷乱和严重的冲突。但值得警惕的是另一波心灵上的寒冬即将随之而来,因为我们优郁症的人口已然逐渐增加。这个灾难不只限于我国,而是世界性的心理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估,到公元二0二0年时,戕害人类的第二大疾病将会是优郁症。 这种疾病的特质是厌倦、沮丧和十分的无奈;病者失去接受任何挫折的能力,低声饮泣,严重者连生活与工作的功能也被剥夺,成为一个专职的病人。这种无助和苍白的心灵生活,会把贪婪和无尽豪夺的人带入黑暗坟墓。 专家们已提出警告,我们社会中已经有5%~10%的人有优郁的症状。就我谘商工作的经验和对实务的观察,这种沮丧的心灵生活,极可能成为新的心理流行病。当人们的欲望和贪婪之心膨胀到自己能力所不能负荷时,很容易化成消极的优郁,它带给人严重的挫败感。 长此以往,人变得完全无助和沮丧。他会无奈地呐喊,“我没有希望!我不快乐!”至于他为什么不快乐,他也答不上来,只知道好象所有的事都不能使他快乐起来。 心灵生活的迷失,将会给人类带来在灾难。如果我们不肯摆脱贪婪和无尽的追逐,不愿意虚心学习爱与简朴,很可能将遭受更多痛苦的折磨。 5有求有还的情操 我们从大自然求取,也要对大自然还以爱护;受恩于国家社会,也要尽自己的能力作奉献;得之于父母师长的抚育教诲,就要感恩并对下一代付出慈爱。 人活著就要懂得有求有还。求,是求取;努力工作,寻求别人的协助,乃至祈求上苍给你机会和恩赐。还,是回报;当你的努力有了收获,就要跟别人分享,要心存感恩,对社会国家负起应有的责任。古人常说: “感恩戴义, 怀欲报之心。” 我们的成功和喜悦,不全然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严格说来,成功大部分是拜他人之赐。别以为成功的点子是你想出来的、程式是你设计出来的、技术是你发明的,其实你的思想、观念和技巧,都奠基在前人的经验上。你使用的语言、原理、工具和作法,绝大部分是现成的,是拜整体文化之赐,才创造出那么一些成果。 想到这儿,油然心生谦逊。人若能作这样的反省,就会有感恩的情怀。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注意到回馈,这是基于感恩。其实,不应等到有成就才回报,而是只要活著一天,就要对活下去表示感恩和回馈。 小时候过元宵节,天气是冷冽的,但乡下人感恩的热情却是温馨的。元宵夜的庙会,演奏著北管的音乐,既振奋人心,又给人诸多喜气。装师的花灯,闪烁著光明和虔诚的气氛,乡人聚集在大殿里,带著欢乐新春的馀韶,开始他们的求与还的心愿。 求柑和还柑是最常有的活动。我们几个村子,以栽种柑橘闻名;柑橘一到过年,一片黄澄澄,株株结实累累。可以说,一年辛苦耕耘有了丰收。不过,乡人还是很谦虚,心存感激,因为那不是一己之力的成果。除了天候正常之外,需要农业技术的改良,市场条件的配合,为了感恩,于是有还柑的仪式。大家选择最硕大的柑橘,送到庙里当供果,表示感恩和回报。 这样的活动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并不清楚,只知道乡人很虔诚地把柑仔送来当供果叫还柑。然后,再祈求新的柑橘,回去孕育新的希望,作新的努力。但无论如何,回报总要多于祈求,这代表著回馈的意思。 在家乡的习俗中,元宵节象徵新春欢乐假期的结束。看花灯,观赏一出大戏之后,第二天就要收拾玩兴,开始勤奋的工作。因此,庙会还要作另一种求与还的仪式,那就是求龟和还龟。乡民在前一年的元宵节,求了印著龟纹的米糕回家,今年要回报更大的红龟糕来当供品,分享给其他村人。传说中的解释可能有三个理由: ·龟陪伴著先民平安渡海来台,为对牠表示感恩,所以一般人是不会食龟肉的。 ·龟代表是寿,是健康的象徵。 ·龟代表著沉潜与力行,有著耐性和天长地久的决心。 村民在求龟与还龟之中,一代代地传授求与还的观念,叮咛著感恩和回报的精神。 现代人生活富裕,不容易觉察一切得之不易,也就不再重视生活中应怀抱感恩和珍惜的心情,于是回报或回馈的观念渐渐式微。我认为现代人既要懂得求,也要懂得还。我们从大自然求取,也要对大自然还以爱护;受恩于国家社会,也要尽自己的能力作奉献;得之于父母师长的抚育教诲,就要感恩并对下一代付出慈爱。 要像求柑与还柑的情怀,要像求龟与还龟的心情,在取与还之中生生不息。 6牧牛的启示 小的时候我牧牛,欣赏牛的壮硕有力,喜欢牠的憨厚和悠闲。现在我还在牧牛,我牧我心中的牛。它是修福修慧的最好方法,当然也是现代人想要培养好情绪、好EQ的门道。 牛是有感情的动物,只要你牧过牠,跟牠有过一段时间相处,也许是三两天,也许日日相处,就会建立一份感情和默契。从牠的行动中,你会觉察到友善;从牠的眼神中,你会发现牠的情感。在农业社会里,牛是人们的朋友,白天牠能耕田,夜里有了牠,还让人有著特别的安全感。 我家不养牛,但邻居却养了一头壮硕的水牛,我常帮他们放牧,牵著牠去有水草的地方,让牠一饱口福。听著牠吃草的沙沙声,我可以了解到牠的喜悦。 我喜欢牛,喜欢牠稳重的步伐,敬佩牠耕田时的力大;特别是在犂松土地时,散放出土地的芳香,配合著牠有节奏的呼呼喘气声,更令我欣赏。我从牛那儿学到牠的稳重、耐力和不辞劳苦的精神;也向牠学习憨厚、朴素和单纯。 牛启发过我许多生活的智慧,直到现在仍然受用。牛在工作时的威仪神态,常在我脑际出现;牛悠闲时在草地或树荫下纳凉的景象,令我感同身受,因为童年时,我曾坐在牛背上,人牛一体般享受过那种闲适。 我的素食观念来自佛法的教导,但却从牛那儿得到肯定,因为食草的牛仍能那么健壮有力。人之所以变得虚弱,是由于老和疾病,而不是缺乏荤腥之食。我念高中时,每天做粗重的工作,当过建筑工,挑运沙石水泥,我深深得到牛的启发。体力是耐心培养出来的,人生路也是像牛耕作般一步步走出来的。 我从十交岁开始学禅,注意修行,日子过得清苦极了,连身上穿著的一件夹克,都是别人送我的旧衣;毛已斑驳脱落,拉链不堪使用,我把拉炼除去,缝上钮扣,虽然穿起来有些怪模怪样,但我仍然穿它。我把这件衣服称做“牛皮”,穿著它就觉得自己信心十足,耐力有加。我以牛来自勉,肯吃苦耐劳,凡事知道稳重踏实。 有一天,我向师父请教坐禅和修行的法门。他发现我穿著一件破旧的夹克,称赞我的节俭,我回答说: “除了这件牛皮之外,没有第二件。”师父说: “每个人也只有一件而已,就靠这一件来修行的。”我当时还不太懂,于是他为我解释:每个人都只裹著一张皮,要用这张皮去成就,去开悟,去看到本来面目的自己和世界。接著他说: “你说这件衣服就叫牛皮?” “是的。”我把原委说了一次。 “那么你就好好地牧牛,它就是修行的法门。” “怎么牧牛?” “当牛吃稻子犯禾苗时,就赶紧把牠拉回来。” 后来,我年事渐长,阅读了许多佛学典籍,赫然发现,禅宗藉牧牛的启示,来砥砺进德修业的史料真多。连当年师父教我的牧牛修持法,也是出自唐朝马祖大师对石巩的对话。后来,到了宋朝廓庵师远禅师,撰成十牛力量颂,历代许多大德又作了许多发挥,尤其是普明禅师的牧牛图颂,更是发挥得透彻。 现在我对牧牛有著进一步的看法:我不再从现象的牛来看它了。我把牛看成人的心;心不断反映周遭的种种情境,每一个反应都带著一些知觉和情绪,有些知觉是快乐的,有些知觉是愤怒悲哀的。快乐的知觉,使我们想要追逐,正因为追逐我们才被绑架,而陷入追求享受的痛苦之中。痛苦的知觉,使我们逃避和悲伤,结果一样掉入痛苦的挣扎。这两种态度都导致痛苦和心灵的封闭。 那么开悟的生涯是什么呢?我的比喻是: “像牛一样,吃草时只是吃草,没有挑剔; 耕田时仅是耕田,没有痛苦的抱怨。 丰收时没有狂喜的欢乱, 窘困时没有不平的哀伤。” 小的时候我牧牛,欣赏牛的壮硕有力,喜欢牠的憨厚和悠闲。现在我还在牧牛,我牧我心中的牛。今年春节,跟秀真在家一起读经,在细雨霏霏的节气里,偶然发现心中那头牛已然很悠闲了,我翻开普明禅师十牛图颂中的驯伏,读出他的诗偈: “绿杨阴下古溪边, 放去牧来得自然, 日暮碧云芳草地, 牧童归去不须牵。” 我已闲熟于牧牛的艺术。它是修福修慧的最好方法,当然也是现代人想要培养好情绪、好EQ的门道。 7四种精神粮食 佛所说的四种粮食,搏食的意思就是过简朴的生活,细触食是要你虚心从日常生活中玩味它的美和喜悦,意思食就是给自己正念,识食是情结和情感的调理。 每个人都懂得天天进食,一日三餐,有时还加上零食点心,补充一些营养的食品,为的是滋养健康的身体,以求幸福的生活。固然生活幸福与身体健康的状况有关,但与精神生活关系尤其密切。通常,精神生活正常的人,身体总是比较健康。 然而,一般人会为自己的身体摄取食物,却往往疏忽给自己添加精神粮食、修持心灵,让自己的精神更为健康。因此,我要在这里呼吁大家,重视精神粮食。有了它,我们能过得振作有力;有了它,我们能保持欢喜;有了它,我们能孕育创意,克服困难,过成功的人生。在《杂阿含经》中,佛陀曾告诉比丘们说: “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 何等为四? 搏食、细触食、意思食、识食。 诸比丘! 此四食有贪有喜,则有优悲有尘垢, 若于四食无贪无喜,则无优无尘垢。” 佛所说的四种粮食,第一个是搏食,就是为了维持生活所必须的食物和用具,它的原则是简朴。所以搏食的意思就是过简朴的生活,也称为粗搏食。当一个人能用简化、平直、素朴、单纯的态度处理自己的生活时,就能以简驭繁,专注安定,不会被野心所驱使。 依我的观察,精神生活之所以陷入困境,或者浮现矛盾痛苦,多半是由于野心和复杂,想得太多,顾虑的因素庞杂,不自觉地令自己承受太多的心理负担,最后造成身心疲竭或者精神崩溃。许多优郁倦怠的人,是因为长期生活在复杂的念头和欲望之中,让“本然的自己”不断与“应然复杂的目标”发生冲突,造成连续挫折和绝望所致。 许多家长教育子女,不断斯许他要胜过别人,否则就不体面,就不能有好的未来。他们想的是野心,而不是真实和单纯。所谓单纯就是欣赏孩子的优点,鼓励他发展主动性和信心,让他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他就能走出自己的路。走出自己的路就是光明,就不会学坏,就会不断进步,这就是单纯,就是搏食。反之,教给孩子太多顾虑和欲望,结果放弃了自己该走的路,东挑西捡,不但弄不出个名堂来,还造成许多不满、优郁和痛苦。这社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眼高手低,想做的做不来,现实的工作又不满意,彷徨流动,踌躇蹉跎,是不懂得粗搏食。 其次是细触食,这种精神粮食是要你虚心从日常生活中玩味它的美和喜悦。你享用一餐简单的食物,细触它的味道,和家人悠闲地享用,还有轻柔有趣的谈话,那比满汉全席、山珍海味还好。无论是早餐、午餐或晚餐,食物虽然简单,只要你能细触,美味温馨尽在其中,极乐的源头也在这里。所谓: “在禅的清净中, 现出璀璨的三千大千世界。” 这一点你该能体会出来才对。只须透过细触,不流于染执,那么“耳闻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极乐净土不就在你的无碍清净心中展现出来了吗? 就像此刻,外头下著午后的阵雨,打在窗外的浪板上,我听到雨声,享受到雨打芭蕉之美。你只要培养清净细触的技巧,生活中就显露著更多的美好。当你开始欣赏别人,了解别人的感受和想法,你会从心中自然流露出慈悲喜舍,这种被云门禅师叫做“古佛的心”的清妙是只许你亲尝,不准你耳闻的。 在细触中,人有了慈爱,教育子女容易成功。在细触中,人有了喜悦,也就无须另外追求娱乐和享受。在细触中,有了觉察,它带领我们进入空与觉悟。 其三是意思食。这是说你想的是什么,你的心就会是什么;当然,你的行动和后果也就是什么。消极的人容易退却,做起事来打不起精神,对困难不容易有“掌握它”的信心,当然也就经不起挑战。学佛更是如此,你的心中没有坚定的正信,没有维持正行的纪律,缺乏鼓励自己上进精勤的观念,学佛也就没有什么感应。意思食就是给自己正念,才能走向光明的人生。 人的想法决定精神生活的品质,只要对眼前的事觉得无助,就会显露出颓废倦怠的态度;只要想放弃自己的希望,就会消极堕落。我看过许多锲而不舍、兢兢业业的人,他们不只事业成功,精神力也表现得好。当然,我也看过更多无精打采的个案,他们被无助和无望的心魔绑架,振作不起来,而我的谘商方法之一,就是要提供他正向的意思食,让他从虚弱的精神力中恢复元气。 最后是识食。人有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无一不是识。经上说: “万法唯识。” 人的生活无一不是从识变现出来的。不过,这里所说的识,有其特别涵意。识是指一个人在心灵世界不断浮现出来的“点子“。请注意,”意思“属于思想的体系,它的特质是逻辑、思考和理性。人类的心灵活动,除了理性思考之外,还有一部分是解决问题或回应环境方式的“点子”。这些点子,绝大部分是藏在阿赖耶识里,这些点子不属于理性,但却需要理性去处理、证验和过滤,才能形成有用的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发现,情绪状况越糟的人,越不容易浮现创意的点子,他所出现的点子较具暴力、冲动和焦虑性的特质。所以,影响识的部分应该是情绪和情感的生活状况,而不是理性的思考或知识。所以,丰富的感情,悠然的情绪和好的理性能力,将构成菩萨行的条件。菩萨的本义就是觉有情。这正是经上所谓: “悲智双运。” 然而,悲智双运的基础却是识食,是一种情结和情感的调理,所以要学习互爱、恬淡和悠然的性情。我建议现代人要革除性急,要培养慈爱和自在的神情,否则在识食方面,将会出现饥饿匮乏的现象。 我相信对于识食的不重视,将会为人类带来精神生活的大难题,许多心理学家已经提出警告:未来情绪所引起的疾病和精神生活的窘困,将是人类生活上的一大灾难。 我深信佛陀所提出的四种精神粮食的重要性,特别把它写出来,希望大家能重视它、实践它。让这资益众生的四食,能传布给每一个人,并蔚为风气,成为现代人文化的一部分。 8清净中的觉照 宗教的名相可能不同,信仰的仪式容或有所差异,但当我们的心打开的时候,当我们不被虚妄贪婪绑架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看到绝对的真理。 在垦丁海滨,看黄昏夕照,我依偎在弥陀的慈怀里,享受本体世界传来的喜乐。 八十六年的暑假,教育部在垦丁青年活动中心,举办辅导及学生事务工作研讨会。议题很多,连续两天下来,大家都觉得疲倦。于是主办单位为大家安排到海边看夕阳,赏斜照,踏踏南国的海滩,戏戏柔媚的海浪。 辛苦了一天,能有机会坐在礁石上,面对壮阔蔚蓝的大海,没有不凝神眺望,陶醉在晚霞的鲜丽多彩。大家三五成群散了开来,有坐有立、有戏波有逐良、有闲聊有歌咏。我跟大家聊了一会儿,然后独自坐在一处较高的岩石上,恬适地欣赏造化之美。它简直就是一幅画,橙瑰丽的云,透出夕阳的半个脸蛋;海连著天,天边的云就像画舫。往右看去,山和海岸像画笔勾勒一般,弯了几弯,看不到尽头;朝左瞧去,是一个海湾,像慈母拥抱著即将甜睡的孩儿,我陶醉在山与海的色韶,忘我地坐著。 海浪似乎洗濯了我的心,晚风抚平了心念的浪涛。这时,一个大浪打在礁岩上,浪花四溅,就像一个玉瓶打破一样,我看到无常、变化和清净;看到色相的美,起了珍惜的心,同时也看到它的真实面。霎时,虚云老和尚的悟道诗浮现在我的脑际: “杯子朴落地, 响声明沥沥; 虚空粉碎也, 狂心当下息。” 尘劳剥落,心灵无比的自在喜悦;我和海似乎是一体的,和绚烂的晚霞是分不开的。不知何时,我已盘腿禅坐,陶溶于此片极乐净土。我念佛,毫无杂念,好像跟弥陀把手同游一样。也许是观日鼓的因缘,我品触到弥陀三昧的空性和喜乐。 时间在无住之中流逝,天色渐暗,同事们招唤我上车。坐在那儿近一个小时,只是刹那间的事,心神爽适,无比悦乐,好像刚刚受洗,得清净心的感受。在事上,我很想重温箇中的法喜,只是寻觅不得。我想著善导大师的话: “唯有径路修行, 但念阿弥陀佛。” 不是透过那平直心的径路,怎可能体会唐朝道绰大师所言,孺慕在弥陀如来的功德法喜之中呢? 当晚,我们又进行一场活动到十时许,大家正回房准备休息,七、八位教授邀我在户外闲聊。稍后,一位教授问我: “傍晚时分,你独自坐在海边礁岩上做什么?” “念佛。” 我接著也问: “当时,你也独自坐在沙滩上做什么?” “感恩。” 我们沉默了一下。他问道: “怎么念法?” “用感恩念。” 我们会心地互看一眼。我说,“宗教的名相可能不同,信仰的仪式容或有所差异,但当我们的心打开的时候,当我们不被虚妄贪婪绑架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看到那绝对的真理。也许有人称它叫上帝,有人称它叫禅,也有人称它叫天主,称呼什么并不重要,而是那颗开启的心,才可能接近到真理。” 我们谈到午夜,从宗教到心灵,从博爱到慈悲,从小我到无我的大我,谈得很开心很交心。也许那只是语言文字的表达,是妄的一部分,而非接触到“径路”。黑空来了一阵倾盆大雨,把我们赶回房里休息。我听著滂沱的雨声,回想是日的体验,默然知足,入于清梦的甜睡。 9禅与净的圆融 我试著把禅坐当船舆,把净土当神游的目的地,念出南无阿弥陀佛时,曾经有过莫名的自证喜悦。 宗教生活要建立在清净的信仰上,透过修持和情操,才参契到本体世界的美妙与圆满。 我年轻时,在宜兰雷音寺的念佛会,学习念佛法门。当时所谓念佛,就是大众跟著师父一块儿念;人越多声音越具摄受力。我很响往那种众志成城的气氛,尤其是融入佛声的温暖、祥和、安宁和平安的感觉。 当然,我学禅也很早,不过当时所重视的全是打坐的表面功夫,很少触及心的修持和觉照。然而我很用功,每天晚上都练习,日子久了也有一些发现和觉察。我发现心识的源头存在这清凉且能觉照生活的“实存“。当时,我不知怎么形容它,也不晓得如何描述这种深怪的接触。直到后来,阅读的经论较丰富,才知道个中的妙趣。 在坐禅中念佛,把坐禅当做载具或交通工具来念佛,是听到师父讲述禅净双修时,抱怨著不妨试看的心情,而有了新的领会。我试著把禅坐当船舆,把净土当神游的目的地,念出南无阿弥陀佛时,曾经有过莫名的自证喜悦。 我如此念佛,经常有著无尽法喜。虽然没有什么神秘的经验,没有特殊的灵异,但却有著实在、充实和清净的感受。就持著这样的念佛法门,天天跟家人维持定课。有空的时候,都会在脑海中浮现念佛的声音和自在感。有几次,我发现念佛时,很自然觉得四周都是亮丽的佛身,备感殊胜的宁静祥和。当时我跟著净土法门法师学《华严经》,便抽空请教究竟。他说: “你念佛能有这样成绩是很难得的。但要避免去执著它,只需专心念佛就好;就把它当做是一路春景,满目风光,不碍你与弥陀交往就是了。” 这件事情,随著每天的净念,有空便提起一念,作禅净双修,念佛现前也就变成平常事,即使在一般礼佛时,也有这种现象。后来,我阅读《般舟三昧经》,才恍然大悟,原来般舟三昧,梵语为Pratyutpanna-samadhi,其义为佛立或佛现前。凡是修般舟三昧的人,即可见诸佛现于眼前。经中记载,贤护菩萨(跋陀和菩萨)问佛陀说: “菩萨当作何等三昧,所得智慧如大海,如须弥山,所闻不疑,终不失人中之将,自致成佛于不还……。”佛陀的回答是: “一法行,常当习持,常当守,不复随馀法,诸功德中最第一。何等为第一?是三昧名现在佛悉在前立三昧。”它的修持方法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 这部《般舟三昧经》是弥陀典中最早的文献。在考证上它比净土三经更早,经中对念佛法门的直陈,有著云开月现,朗日当空的启示效果。我继续这样念佛,后来又参学隋朝智者大师所撰《五方便念佛门》,它的法要是: ·称名往生念佛三昧门;念佛者要深心愿生弥陀极乐净土。 ·观想灭罪念佛三昧门;心想著佛光照耀你,而灭除过去一切业障。 ·诸境唯心念佛三昧门;要觉察一切境相是由心识映现的,要明白即心即佛,是心是佛。 ·心境俱泯念佛三昧门;从心识与现象世界中超越出来,接触到无相的本体世界。 ·性起圆通念佛三昧门;感受在佛加被下,见自本性,舍弃妄心,成就圆满功德。 这五个方便念佛门,我很快就知道怎么运用。正好那时我读颂“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后来又唱“念佛心曲”,发现它们都充分表现五方便念佛门的主旨。查五会念佛为唐法照法师所创,以《无量寿佛经》中的“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如”之文,将念佛之音分为五节。第一会为平声缓念;第二会为平上声缓念,第三会为非缓急念;第四会渐急念;第五会转急念(每一会念百遍)。每一会观想著一个念佛三昧门,则能入于禅定念佛,备觉《般舟三昧经》所言旨趣现前。 有一次,我在飞机上念佛。当时念的是“念佛心曲”,这是我闲暇念佛方便使用的方法。念佛心曲念一遍,正好五个音节;每一音节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五个音节唱下来,正好观照五个方便念佛门。亦即每一句阿弥陀佛,都在心中各现出一个念佛的心境,从称名往生、观想灭罪、诸境唯心、心境俱泯,最后到性起圆满,而构成一个心性的觉悟,并与弥陀相应成就即心即佛的圆满。 我试著在高空中轻念,入于清净,行于观照,而开启了丽亮的心门,竟有著诸佛同在之感。后来,我常常照这样念佛,时间或长或短,都能优游于念佛三昧之中,甚为笃实欢喜。至此,我深信念佛一种实在的修行,而信仰对自己心性之陶冶越深,宗教情怀和喜乐也越丰富,其与本体世界交融的自在感,真是悲喜交集,不可言喻。 10重视心灵的生活 生活在处处表现出多欲、多元价值、多种挑逗引诱、多纷扰和多冲突的社会,你更需要有心灵的修持,否则你会迷失在光怪陆离的现实世界,会郁卒在纷争和矛盾的夹缝之中。 心灵生活的品质,决定你是否活得喜乐、健康和幸福。 人类的心灵生活,是今日世界性共同关切的课题。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日,放眼看看每一个开发中国家或已开发国家,没有能幸免于被犯罪、吸毒、暴力、环境破坏和精神颓废或沮丧的难题所困。人类似乎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物质生活不虞匮乏之时,就得面对新的挑战,那就是精神生活的危机,也是拯救自己灵魂的问题。 我相信经济发展的目的,在于追求生活品质的提高,让自己生活在和谐、充实、美化和喜乐之中。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因为急功近利的观念、贪婪和无止尽的竞争,把精神压抑得扭曲变形;日益放纵于声色的享乐和刺激,更使人们堕入唯感肤浅的生活方式。 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固然富裕,但在精神生活上却变得空虚。这使得大部分的人形成两极化的反应:其一是倾向于不安、焦虑或沮丧;其二是采取亢奋的态度,以形诸色情、麻醉、暴力或巧取豪夺。前者是优郁的,后者是疯狂的;前者感受到绝望的折磨,后者迷失在抓住的亢奋之中。他们的共同问题是心灵的空虚和荒芜。 未来学的学者对于心灵生活的失调已多所指陈,至于心理学家、心理谘商或治疗学者,更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提出剀切的呼吁。我们看到青少年犯罪正在扩大增加,手段残忍凶暴;各国优郁症的人口和自杀率不断上升,甚至于有讨论如何自杀,如何使自己更颓废的书籍。这是人性生活的大逆转,不可不提防它的危害。 一九八六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一项推估,预测公元二0二0年时,危害人类的十大疾病;其中头号杀手是心脏病,次号杀手是优郁症,这两种病都与情绪和精神生活有关。许多研究指出:敌意、紧张、急切和愤怒是心脏病的心因性因素;至于优郁症,更是情绪失调所致,它的特质是无奈、沮丧、缺乏振作的动机。优郁症会剥夺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的功能,令其失去生活的勇气,而陷入绝望或自杀。而这两种精神生活失调的人口,无论在国内和国外,都快速地增加之中。 于是,有关心灵生活的研究与讨论,不仅在台湾有心灵改革的问题。美国有关心灵生活的研究,已受到广泛的重视,出版的著作更成为出版界的宠儿。日本和欧洲对于精神生活的重视,亦不亚于美国,情绪、情感、生活与心灵的调适,亦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北京社会科学院对于精神生活的课题,亦作了一些研究,而两岸的学术界人士,正研议举办一次有关伦理与精神生活的学术研究讨会。 教育部于八十七年元月,在台北举办全国性心灵教育研讨会,与会的学者专家,除了讨论生活教育的陶冶、法治态度的培养、伦理与宗教教育的重建之外,特别提出心理卫生的重要性。无疑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必然是心灵教育的重要环节。我经常诚恳地警告国人,如果世界卫生组织不幸言中,优郁症真的侵袭我们台湾,请问我们一个全靠人力资源维持的国家,凭什么能支撑下去?发展下去? 心灵生活无疑是每一个人必须重视的问题。你曾经关心过与自己幸福息息相关的课题吗?如果没有,建议你开始关心它。尤其生活在自由开放的社会,处处表现出多欲、多元价值、多种挑逗引诱、多纷扰和多冲突的社会,你更需要有些心灵的修持,否则你会迷失在光怪陆离的现实世界,会郁卒在纷争和矛盾的夹缝之中。 请容我请教你一个问题:在平常生活中,你的心情能保持和谐愉快,日子过得充实有意义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或者你犹豫不知如何回答,那么你该开始你的心灵修持,因为你没有亲尝过生活的丰富感和喜乐,你可能陷入生活的紧张和冲突的夹缝而不自知。如果你能稍作调适,有所觉察,无论你的工作或职业如何,都能增进你的精神力量,过著较充实的生活。 其实,心灵生活的调适并不难,它只是要你去亲尝生活这口清泉,在简单素朴中得到它,看到它的美和无尽的价值,并领略到更高层的精神世界,与它有著相融相属之感,而体验到丰足,觉得自己再也不孤单。这些心灵生活需要一点自我反省,也需要一点实践的方法,你得有心学习才行。 我做了多年的心理谘商工作,发现人们失去心理健康或陷入困扰,乃至造成心理疾病,原因固然很多,有源自失爱和失教,有源自挫折和生活的溃败。,有源自严重的心理创伤……但我认为,生活本身免不了会有挫折和创伤,但会造成严重的伤害或崩溃,是由于心灵的修补和成长能力不足,而导致恶化和绝望,造成一连串的邪恶、错误或痛苦。因此,人需要滋润自己的心灵,经常修葺它,灌沃它,让它强壮安稳。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
郑石岩
〈篇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