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八 诵大悲咒无附加条件 何为本尊
发心(十八)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
诵大悲咒无附加条件 何为本尊
——二〇〇五年为发心居士开示系列之九
◎妙祥法师讲述
时间:二〇〇五年十二月初三
地点:辽宁省海城市大悲寺念佛堂
听众:道场内男居士约三十多人
●诵大悲咒无附加条件
●何为本尊
下面给大家讲第十五个问题。
●诵大悲咒无附加条件
第十五个问题:很喜欢梵版“大悲咒”,没经过灌顶能诵吗?
没有听说过诵“大悲咒”还需要灌顶。因为大悲咒本身就是灌顶咒,你诵了才能灌顶;你不诵,我看没有提前给你灌顶的。究竟有没有,咱们不太清楚,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我想呢,不管是汉文版也好,梵文版也好,应该都是可以诵的。如果有特殊的要求,得尊重人家的说法。
●何为本尊
——如果离开一切相,那才是清净相。
——我们修行佛道的时候所依靠的,无始劫以来本有的,且于出世间为最胜最尊者,称为本尊。
第十六个问题:何为本尊?同时喜欢诵几位佛菩萨的圣号,但感觉不得力,如何选择?
这个“本尊”的说法很多,主要是来源于密宗这方面比较多。这个本尊啊,也就是我们修行佛道的时候所依靠的,无始劫以来本有的,且于出世间为最胜最尊者,称为本尊。这个本尊有各种不同,有几种形式来说明这个本尊,有字、印、行来说明本尊。
“字”呢,一个是观字义。观字义呢,主要观的是“阿”。我们念阿弥陀佛,就观这个“阿”。因为它是元音,这个“阿”的功德是无量的。有专门观“阿”的,还有唱“阿”的,比如说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们念到一定程度,比如进入直心状态,或是进入三昧状态。最后要解决问题的,也就是落在我们种子识,要去掉我们的烦恼,真正落在那里的就是个“阿”字。有人说:“不是,还有阿弥陀佛呢?”这个“阿弥陀佛”并不是落在“佛”上,都是落在“阿”上。这个“阿”字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显密都是一样的,只要修行,都会落在这个上,这是从字义来说明。
还有从“印”来说明,这个“印”哪,也就是色相。有青、黄、红、白等色,还有圆形和方形。但这都是我们修行中的一个过程,不管它是圆形也好,方形也好,都是我们修行中所必经的一个过程,不管是显和密都有。
密宗呢,它把这一段称成密,而且也称为窍门、一种方法。有时候讲: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都是观这个圆印,见到红色的圆印,最后悟道成佛了。说得并不是没有道理,有道理。这个事情呢,不论是显密,都是一样的,都得经过这一关。因为这就是去掉无明多少的问题,所以颜色有所不同。去掉无明的深浅不同,颜色就不同了。有的把这种色分成了青、黄、红、白等等,有的说这是这个佛,那个佛,也有这么分的;这个代表了什么意思,那个代表了什么意思,也有这么分的。这就是本尊里“印”的说法。
但这里不允许想象。有的人硬想,说我“观想”。他这观想不是按照如法去做,而是去想,硬想,最后想出了这种,产生了一种圆形的光等等。那已经成为一种幻觉,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我们说的“观”,是你懂得这个方法,而轻轻地一观就是,不是那种想象。我们要求的是不观而观,那才是真实的。所以这里有一个魔和佛的境界,有的是想象,那纯粹就是魔的境界。有的老观,最后观得眼睛都翻上边去了,眼睛往上瞅,下也下不来,甚至出现头疼等等现象,这就不正确了。如果你修行到一定位置上,你想观它就现,你不想观它不现。你没有定力,硬在那观,硬在那想象,那也是不正确的,而且很容易进入一种魔道里去。
这个问题,密宗有密宗的方法,所以他需要上师来指导。而显教有显教的方法,干脆是“魔来魔斩,佛来佛斩”,直接了当地就把这个问题一下给你破除,不要在这里下功夫。但不在这里下功夫,不等于没有这个境界,不是没有这个过程。不管谁修行,这个过程都是必然的。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它既是我们修行的过程,但又不可着住,这样就保证我们修行。如果你在这着住,作圣解,即遭群邪。如果不作圣解,就是善境界。在这个问题上,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印啊,还有拿金刚杵的,以及各种的相,都称为本尊。
还有一个“形”。这个形啊,凡是有所形相,包括我们见到本尊,同时应该知道,有所形相都是非清净,都是不清净的一种状态。如果离开一切相,那才是清净相。就是我刚才讲的,虽然我们见到这个相,很殊胜,但是你应该记住,它还是灰尘的变化,也就是不清净的现象。如果这些现象没有了,那才是真正的清净相。这个问题也应该清楚。本尊的问题,这种提法大部分都是密宗所提的。我对这方面懂得太少,几乎是不懂,但是勉强给大家讲。
好,这个本尊问题就讲到这里。
但是在这里要求我们大家,在修行中对这个问题一定要有所突破。怎么样去突破?要有正确的认识。就像我们走道,不到目的不回头,也就是俗间讲的“不到黄河不死心”,非见到黄河不可。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不管它好的坏的,我们都要正确地对待。那就是“魔来魔斩,佛来佛斩”,这句话很有用。
但这个“魔来魔斩,佛来佛斩”并不是我们说的那个意思。有人讲啊:你只要一谈到境界,有了神通等等,你这就是魔道。这种说法也不正确,因为太武断。虽然修行中必须不着相,但是你应该知道里边的过程。如果你不修行,它没有这种境界。你修行了,有了这种境界,但它并不是你的根本目的。所以这两个问题同时都得注意。既知道它是修行功德所带来的一种现象,同时还要知道,如果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执着,就会堕落的,就会失去机会,甚至遭到群邪。
有的变成了每天哈哈大笑,“我已经证道了,我已经得到了本尊……”或是“我现在已经如何如何,我是什么菩萨化身了。”就在这上入了邪道了。大我慢一起来,甚至谁也不放在眼里,“我已经成了什么什么佛了,什么菩萨再来了……”这多可惜。《楞严经》上讲的五十种阴魔,那里讲得很清楚。但如果你把它全都看成魔,同时采取了抵触的情绪,也是不正确的。就像我刚才讲的,你应该知道,这是修行的一个过程。这两个问题都应该正确对待,你才能保证修行。这个本尊的问题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