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法法师:早期丛林的修学生活形态
早期丛林的修学生活形态 (1.1)早期丛林的日常修学 早期丛林的日常修学,如《百丈绳规颂》上说:“其阖院大众,朝参夕聚。长老上堂升座,主事、徒众雁立侧聆,宾主问酬,激扬宗要者,是依法而住也。”丛林作为禅众聚集之处,不仅是禅众们安身立命之所,更主要的是能够通过如法如律的严谨修持,来获得明心见性的成就。为了实现这个崇高的目标,在丛林中,长老(又称住持、方丈)的上堂说法及朝参夕聚的提举禅要,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也是早期丛林日常修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另一方面说,早期丛林的根本功能就是教育,通过长老的教育与引导,来实现人生的价值——明心见性。 在早期禅宗的日常修学方面是很正规很严格的,师道也是很尊严的。清规规定,徒众可以随时向长老请益禅法,不像到后来一个月当中只规定几次特定时间才可“入室请益”。在《百丈绳规颂》记载中还有一点也值得注意,即是“徒众雁立侧聆,宾主问酬,激扬宗要者,是依法而住也。”意思是说:长老上堂升座讲说或主持事务时,徒众必须雁立、侧耳聆听;师徒之间往往通过反覆问答,探讨禅要,来激发自己对法的领会,这是何等美好的僧团啊! (1.2)身份平等的集体生活 在早期丛林中,凡是进入僧堂内的僧人一律平等对待。对于衣、食、住、行方面,都要严守佛家的戒律。学众不论多少高下,尽入僧堂,前后顺序则以夏次决定。设置长连床、施椸架挂搭道具及吉祥卧等规定,无疑是禅者日常起居的直接写照。如《禅门规式》记载:“所褒学众无多少无高下,尽入僧堂中,依夏次安排,设长连床,施椸架,挂搭道具”,(《景德传灯录》《禅门规式》,《大正藏》第 51 册第250页下)这是依律制而来的,体现禅林的简朴生活。 睡觉方面,如《禅门规式》所说:“卧必斜枕床唇,右肋吉祥睡者,以其坐禅即久,略偃息而已,具四威仪也。”(《景德传灯录》《禅门规式》,《大正藏》第 51 册第250页下)吉祥卧的卧法,是自世尊以来的传统睡眠姿式,《中阿含经》卷8将此称为“兽王狮子卧法”。禅门中亦称之为“带刀睡”,《宋高僧传》卷十的《怀海传》中记载:“卧比斜枕床唇,谓之带刀睡”。 其中,据《碧岩录》记载,长连床在僧堂内,分南床与北床,根据法腊的长幼决定席次。同时,亦可在长连床上坐禅,睡眠及食事,如“了事衲僧消一个,长连床上展脚卧”。长连床前有挂置衣物的施架,这一规定源于佛制。《毗奈耶杂事》卷13载:“佛言,不应随处而置衣服,当作衣架”。 饮食方面,清规的规定与律制有点区别,“用餐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定为早晚二时进餐,并且实行集体用餐,生活平均的办法。这一点突破了佛律关于过中不食,即正午之后不得吃食的禁戒,体现了怀海不拘泥於教条,注重实际的大胆改革精神。”(谢重光译《敕修百丈清规》,载入《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第109册第382页)笔者认为,这种规定是因为当时僧众平日要参与农作,晚餐不进食的规定是不太适宜的。 (1.3)实行“普请法”——集体劳动 所谓“普请”,即是禅林中从事作务劳役时,普请大众,上下合力,称为“普请”,又称为“出坡”。 作为集体劳作的“普请”之法最早始于律中所述,如《毗奈耶杂事》所载:“佛言随要当扫,若月八日,或十五日,鸣犍稚,总集众僧共为洒扫。”此语到唐末年间专用于禅林,此由《僧史略》卷上所立的禅居条目可得知,其文云:“共作者谓之普请。”在百丈清规的修学生活中,普请法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所在。尽管在百丈之前,普请法在禅师中及教下寺院都举行,但百丈的普请法却别具特色。 从《古清规》来看,作务的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保证了禅宗僧团自给自足之体制的确立。百丈禅师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千古名训,还标志着禅宗教团在经济上的独立,摆脱了对檀越的依存。《禅门规式》上说:“行普请法,上下均力” (《景德传灯录》《禅门规式》,《大正藏》第 51 册第250页下)。运水搬柴及给食行茶的作务,不仅是非生产性的劳动,还包括自己耕作、自己收获。同时,作务的性质并不限于个人的行持,同时还是整个僧团共同的行持方式。百丈所主张的生产作务,在小乘戒律中被禁止。百丈所制定的普请法,包括沙弥、童行和比丘在内的具体作务。 古代丛林对“普请”非常的重视,特别要求作为领众的住持、首座等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服众,总不能天天叫清众干活,自己却好逸推劳。如百丈怀海禅师以身作则,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那作为清众敢不去劳作吗? 在古代丛林清规中非常重视所有僧众共同劳作,同时也可以让大众心里有种平衡感,如《百丈清规证义记》卷第七之下曰:“普请之法,上下均力也,山中梵剎,坡事尤多。遇期,鸣梆齐行,虽住持,亦不得好逸推劳,有病则不勉强,至老方可歇息,同居大众,开遮亦尔。……旋为木寺住持,洁正身心,勤理众务,安僧数百,衣食恒备,每有苦役,必以身先噫。古之住持,类多如是。故丛林兴盛,今之住持,则养尊处优,劳人自逸,欲得丛林复整,难矣哉。”近代著名禅师虚云老和尚年逾百岁依然劳作不息,亦堪称丛林典范。”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