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之一


 2020/11/25    下载DOC文档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一)
时间:2011年04月09日
地点:台北科技大学
主讲:智崇上师
纪录:张春美、周雅容
整理:周雅容、梁玉明
 
我们今天要讲《佛说未曾有因缘经》。我想就这部经的内容来做解说,而不会照着经文逐字讲解。
 
当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正教导弟子们学佛、给他们讲经说法。那时,祂告诉目犍连:「你现在到我父亲那边去。」那是另外一国──释迦国。到祂父亲那边去做什么呢?那时候祂的儿子罗?罗才九岁。祂说:「目犍连,你到我父亲那里去,把我儿子罗?罗带来做小和尚。」祂要儿子来学佛,来做小沙弥。「顺便也跟我父亲、还有我姨妈,」因为世尊出生以后,祂的母亲就过世了,祂是由姨妈养大的。「还有三叔父那边,帮我去问候一下。也帮我安慰一下罗?罗的母亲耶输陀罗。」目的是希望她把儿子罗?罗放出来,让他出家做小沙弥。
 
目犍连得到了这个指示,就立刻入定;比坐飞机还快,以神通一下子就到了净饭王那里。就问候净饭王:「您现在身体好吗?睡觉睡得好吗?」也问候世尊的姨妈波阇波提,这个时候她已经是皇后了。然后又问候佛的三叔父。目犍连一到释迦国,佛的太太耶输陀罗就得到消息:「世尊派使者来了。」所以她就派人去探听消息:「来意如何?」到底来做什么的?她派去的人打探了消息,就回去跟她报告说:「想把您的儿子罗?罗,带去做小沙弥喔!」她一得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就赶快把她的小孩,藏在那最高的楼上;把所有的门窗统统关闭起来,还派人在她住的宫殿监视着。这时候,目犍连到了耶输陀罗住的地方;结果看见门关着、窗也关着,没有人来通报一下。
 
目犍连可不是简单的人物,祂心想:「我这就进不去了吗?」于是马上入定,来到了这个高楼上,一下子就出现在耶输陀罗的前面。耶输陀罗一看到目犍连来了,也感觉不好意思,就站起来恭敬地问讯。然后就问说:「你从这么远来,辛苦不辛苦啊?」又问:「太子现在好不好啊?现在度众生辛不辛苦啊?」然后就问有什么事情吗?目犍连告诉她说,罗?罗已经九岁了,佛陀想要带祂去学佛,做小沙弥。
 
目犍连说:「您们母子这种恩爱,在一起这种快乐,是很短暂的;死后轮回,互相都不认识的。下一世不管你到哪一道,互相见面也不认识的;也不晓得您是母亲,我是您的儿子,都不会认识的;这样子在轮回生死中是很辛苦的。如果我们暂时舍掉这短暂的快乐,让他到佛陀这边学佛,学成以后就会了生脱死,证入涅槃;这个时候,他就能够回来度您,让您也了生脱死。这样子才是幸福的。」
 
可是耶输陀罗听不进去,目犍连反复这么讲,她就是听不进去。她跟目犍连说:「以前释迦太子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娶我为妻;我做了祂的妻子,侍奉祂像侍奉天神一样。我没有做错什么事啊!我都做得很好。可是这样的好日子,过不到三年,祂就逃出宫殿去修行了。宫廷的这种幸福快乐,祂也不要了。那时候净饭王还派人去接祂回来,祂不但不回来,还把跟去的车匿和白马统统送还了。然后就在田野里面过着隐居的修行生活。把鹿皮在身上披一披、围一围就当作是穿衣服了,吃饭也是随便乱吃,过这样的日子。祂说:『我成佛了,就会回来。』好啦,六年过了以后,祂成佛了,也回来了。可是都不回到我们国家,也不来见一下亲人,还是远离父母,住在其他的地方。现在就在舍卫国那边住。」
 
她说:「这个时候,我们母子两个怎么办?好像被人遗弃一样,没有人要。」这时候他们觉得生不如死,过得很辛苦,抱恨勉强活下来。「这样子做人,还不如猪狗,那真是倒楣啊!祂这样子对待我,现在还派使者来,要把我的儿子带走,真是岂有此理!不是说成佛了,要慈悲的吗?慈悲不是要给人家幸福吗?怎么把我们母子拆散?这个痛苦对我们母子来说,真是苦中之苦啊!,这算是哪门子的慈悲?你就把我的话回报给佛陀吧!」
 
目犍连听了以后,傻眼了;只能重复前面讲过的话,又再找些理由来讲一讲、劝一劝。当然耶输陀罗根本听不进去嘛,听不进去怎么办呢?没有办法,目犍连只好又回到净饭王、波阇波提那边去诉苦。把劝谏碰壁的事诉说一番。净饭王听了之后说:「唉呀!我这个媳妇,是个愚痴的女人,不懂得道理。」所以就派波阇波提说:「你去开导她一下,跟她说一说。」波阇波提就带了随从一起去了。到那里见面之后,跟耶输陀罗反复讲的还是那一套道理。
 
他们重复世尊带来的话:「这样比较好啊!你现在的恩爱是短暂的,以后会有长期、永恒的幸福。你们应该学佛,这样才能够解除生死轮回的苦。你现在是幸福啦,但是人总是要死的,死了以后再投胎,也不知道会到会轮回到哪一道;就算你们在同一道,彼此见了面也不会认识,也不会晓得你是我母亲、我是你儿子,旧日的恩爱早就没有了,完全都不认识的。但是你学了佛以后,就会了生脱死,就能解除生老病死的苦,会证入涅槃,不会陷入这种状况。这个时候你也不需要修行,你儿子修成了,一定会来度他母亲的。」
 
这些话耶输陀罗根本就听不进去,反而跟波阇波提说:「我当时还没有出嫁的时候,有八国的国王都来提亲,想要娶我的。当时是我父母不答应,所以没有嫁。」意思是,我又不是嫁不出去,「后来释迦太子来了,祂的才艺过人,我的父母看祂这个女婿不错,所以把我许配给祂。那个时候,释迦太子已经知道自己要出家修行了,为什么还要娶我?」开始责怪了:你明明知道你是要出家的,你娶我干什么?
 
所以她说:「人娶了媳妇以后就是要恩爱相好嘛!祂又是太子,就是要生出下一代的太子,然后兴荣国家,承接王位,国家才能安定嘛!我们万世相承,国运昌隆,把这个王位世世代代传下去,这样才是正理啊。祂自己不照这样子做,还要把我的儿子也带走,那国家以后的王位,谁来继承啊?父子都出家了,那我们国家王位的继承,不是就断绝了吗?祂这是什么意思啊?」皇后听到这番话,也跟着傻眼了,一时讲不出话来;后面就接不下去了。
 
还好,佛陀还是有办法的。祂马上就化身一个释迦牟尼,到了耶输陀罗这里。祂们的神通力都很大的,而其他人看到这种神通力也没有被吓到,好像这是家常便饭一样。目犍连也都有这种本事,大家司空见惯,感觉也没有什么稀奇。这个时候,佛陀一变就来到耶输陀罗这里。祂在空中对耶输陀罗说:「你忘掉过去所发的誓了吗?」祂提醒她。佛陀说:「过去我还是做菩萨的时候,拿钱向你买莲花,供上定光如来,上定光佛。」那时耶输陀罗就表示,要做祂的妻子,不但这一世要跟祂做夫妻,而且世世都要跟祂做夫妻。
 
佛陀说:「我当时是不同意的,我们是菩萨,人家要我施舍什么,我就施舍什么。我所有的东西都会布施的,」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菩萨都是把妻子、儿女、什么头目脑髓啦,都可以布施的,财产、王位也一样,你要我就给你。祂说:「我是修菩萨乘的,我什么东西都会布施,你要做我妻子,你要小心,我也会把你布施掉的。我的财产、王位,连自己的身体都可以布施。你受得了吗?」
 
「你当时就发誓说:我受得了,无论你要布施什么,我全部听你的。」祂说:「你当时发过这样子的誓,我才娶你的,所以这一生又做了夫妻。现在我要布施了,只是把你儿子带过来而已,还没有把你布施出去,怎么你都忘记啦?」这时耶输陀罗一下子就清清楚楚记得了,当时发的誓、说的事情,就像是昨天说的话,清清楚楚都记得。马上就向目犍连道歉忏悔说:「对不起!」接着去把儿子带来,把儿子的手放在目犍连的手上说:「你带去吧!」可是还是哭得一塌糊涂,还是舍不得。
 
罗?罗看到母亲这么痛苦,就跪下来对他妈妈说:「您不要伤心,见了爸爸以后,我就会回来的。」就这样安慰她。这个时候,净饭王也想要安慰一下耶输陀罗,就说:「这样吧,让我们国家里面这些有钱人,都把儿子也捐出来,陪我这个小太子一起去学佛。」他国家里面的这些富豪,很高兴有这个殊荣,所以就有五十个小孩,跟罗?罗差不多年纪的,陪着一起去学佛,做小沙弥。净饭王的用意,是想要安慰一下耶输陀罗:「不是只有你的儿子啦,你看大家都一起学佛,这是很光荣的事情。」带去了以后,就请阿难给这五十一个小沙弥们剃头,然后请舍利弗做他们的和上;又请目犍连做他们的阿阇梨,阿阇梨主要是传戒的,教他们守戒,就这么开始学佛了。
 
舍卫国的波斯匿王,一听说佛陀的儿子也来学佛,来做小沙弥了,就想来看一看。他不是一个人来,皇后、宫女、侍卫、侍从,还有一些婆罗门居士、长老,大家都一起来佛陀这边探望。他们名义上是来探望佛,其实心里是想要看看佛陀的儿子长什么样子。佛知道他们来拜访,请他们坐定了之后,就是大家盘腿坐在圃团上。佛陀一看时机不错,就想要为他们说法。「啊!你们难得来,我就说法给你们听。」这个波斯匿王一听佛要说法,就说:「我身体不好,坐不住呀!」佛陀的儿子还没有看到,就想要回去了。
 
佛陀说:「你坐一下,坐一下不辛苦的,这个算什么辛苦?真正的辛苦是在三恶道,那个才算辛苦。你是有福报的人,身为国王,吃穿都很富足,进出都有车马随从,脚都沾不到地的,怎么会辛苦呢?」因为祂知道,波斯匿王想要看祂儿子,所以就把那些小沙弥统统叫来。
 
罗?罗刚来的时候,佛陀根本对他没办法,他整天爱玩,听法也不要听。佛陀告诫他好几次,说也没用,拿他没办法。所以这一回,召来了以后,就对罗?罗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遇佛更难,成道更难。你现在都有了,怎么你不好好学呢?」一见面就这么讲。罗?罗就跟他父亲讲:「这个佛法太高深了,我是小孩子,听不懂啦!怎么能够听得懂您这么高深的佛法呢?我也听了啦,可是听了就忘,没办法,白费精神,学也没有用。我现在年纪小,等我年纪大的时候,心能够安定下来,那时就能够好好学了。」
 
佛陀就跟他说:「万物都是无常的,人身也是无常的,你能够保证你自己可以长大吗?活到年纪大吗?」祂儿子就说:「我是不能保证啦,可是您是佛陀啊,您难道不能保您的儿子长大吗?」佛陀就回答说:「唉!我自己的命都保不住了,还能保你啊?」罗?罗就说:「那这个佛法学了、听了有什么用?连儿子的命都保不了,有什么用处?学它干什么啊?」
 
这个时候,佛陀就跟他说:「对你的今生不见得能够保,可是对你的下一生,投生到其他道的时候,那就好处多多啦!这一生不见得看得出来有什么好处,可是当你下一辈子的时候就有好处了。你好好学,就不会堕三恶道,就不会受苦啦。而且你学了以后,至少可以得人天福报,这一生不见得有,但是下一生是一定有好处,好处多多的。同时你就会有智慧,就会学到般若智慧。这个般若智慧可好啦,祂就是最好的仙丹妙药呀!可以解你所有的苦,祂是甘露,是渡河的船,过河的桥,好处多多的。」说到这里,就引起了波斯匿王的兴趣。
 
你看,前面整个这个过程,就是要让波斯匿王有兴趣。他看到这一幕:「原来这个小鬼还不想学,原来佛陀的儿子跟我们也差不多。」他看到这一幕,就看到了人性的那种可爱处,小孩子的可爱处。这个时候,他反而自己引起兴趣。「咦?般若智慧?这个是什么东东啊?」他前面一定也听过这个名称,可是不晓得这到底是什么含意,所以这个时候,就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就问佛陀:「般若智慧的含意是什么?」这就是佛陀要说法的机会了,他想要问什么是般若智慧,佛就告诉他:「好,你想要知道这个,我就说给你听吧,你好好安静来听,我告诉你什么是般若智慧。」就开始讲故事。
 
祂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毗摩大国,这个毗摩大国有一座徙陀山,山里面有一个野干,被狮子王追猎,要吃它。这个野干惊惶的奔逃,一不小心就掉到一个井里面去了。掉到井里面出不来,当然那个狮子也吃不到它,这样经过了三天出不来,它就在那里安心的等死了。它在等死的时候,就说:『今天这个祸,唉!大概要死在这个井里面了。反正我野干早晚也是要死的,本来干脆就给狮子吃了就好了,现在掉到井里,还要慢慢的等死。我这个野干的身体是很脏的,反而把人家的井水弄脏了。当时因为害怕,就是贪生怕死,所以才会逃;现在想想,根本当时给狮子吃了不就好了,吃了就死了,死了以后就可以解除野干这一生的痛苦,就可以升天了。现在我也想通了,我就来向十方佛忏悔,我的心也已经净了,我前世所犯的罪,这么一死就把它还了,让我能够善业清净,以后常常遇到名师、遇到佛,能够好好修行。』它心里就这样子念。」
 
野干是什么?野干是畜生道里面最低层的畜生。狮子当然也是畜生,野干是最低层的畜生,它是给狮子吃的。
 
「这个野干这样子讲,它又向十方佛忏悔,希望以后能够遇到佛,世世都能够好好修行。它心里这么想的时候,这个心念就感动了玉皇大帝,也就是帝释天;帝释天就听到,有人心里面这样念佛。一听到有人在心里面念佛,帝释天就全身毛发都竖起来,就感应了。这一感应,自己就忏悔:『唉呀,我做这个天帝,天天享受,耽溺在五欲淤泥当中,都不知道修行。』现在心里面感动了,就来看谁在念佛,祂以为念佛的就是佛。所以就从天上下来,一看井里面有一个野干,连人都不是,连狮子都不是,是个低层的畜生。帝释天是天上的国王,祂的层次当然比人间的国王还要高;一看是野干,祂心里就想:『这个圣贤,祂们都是变化无常,故意装成这种样子的。示现出这种邋遢、低贱的样子,来考验我们。』祂心里这样想:『这还是圣贤,还是佛。』把它当成佛来看待。」
 
这个是重点。并不是你看到的对象,看起来是魔、还是畜生、还是野干;是你怎么看祂,你心里怎么看待祂。如果你看到佛,你心里觉得祂是魔,对你来讲那个就是魔。但是帝释天看到了野干,祂心里想:「那是圣贤,是佛。」所以祂还是把它当成圣贤、佛来对待。
 
「所以帝释就对野干说:『不闻圣教旷大久,常处幽冥无师导,仁者向说非凡语,愿为诸天宣法教。』祂对它说:『喔,你说的话很高超,我已经很久没有得到佛陀的教诲了。希望你对天人,对我,对天帝说法。』希望它说法。这个时候,这个野干就在井底下,仰头看井上面的天帝,就回答祂说:『你是天帝,你怎么那么没教养啊?你怎么那么不知时宜,那么愚痴又骄傲?你要请法师说法,法师在井底下,你自己高高在上,这样子来请教,这叫做有礼貌吗?这个法是会帮助清净的人,你这么心怀贡高我慢,怎么跟你说法?』野干就训祂。」
 
「天帝一听以后,马上就:『啊,惭愧惭愧!』祂同时还带了八万天人一起来,旁边那八万天人看了以后就好笑,『哈哈!您下来还被人家骂!』天帝说:『唉,你们不要笑,是我不好,是我做得不对。』惭愧了,所以就把祂的衣服当绳子放下去,让野干拉住祂的衣服,拉出这个井。拉出井以后,这些天人就向它跪拜,请求原谅,也请求它教导。祂们说:『我们天人,都陷在五欲的快乐当中,而荒废了修行。』希望它来教导祂们,为说苦空无常。」
 
「野干在下面已经饿好久了,天人就变出甘露食请它吃。野干吃了东西以后就觉得:『唉呀!好幸福,怎么那么幸福。掉到井里面,本来要死掉的,怎么还有这么好的甘露食可以吃。』觉得很幸福。这时候,野干心里面就自我反省:『我是野干,有什么好幸福?现在能够得到天的甘露食,又逃出了这个井,就觉得幸福,到底幸福什么?我感觉到幸福,是保住了这个野干的命吗?被救出来很高兴,到底在高兴什么?如果我是为了保住性命而高兴,野干这个性命啊,是最倒楣的命,这么倒楣的命有什么好保,保住了有什么好庆幸?』」
 
「何况它本来想,死掉的话,就可以解除了这个野干的命,然后还可以升天。结果现在这样,有什么好庆幸的?『那我在高兴什么啊?』从井里出来之后,它确实是高兴,但是高兴什么呢?它检讨了之后说:『啊,我懂了,我在欢喜可以宣教,可以宣扬、宣导佛法了。』它检讨自己的高兴,是高兴有机会宣导佛法。这些愚痴的天人,因为帝释的缘故,有了一分一毫的智慧,跟着帝释天一起来想要听闻佛法。所以它现在非常的高兴,有这个机会宣扬佛法,教导天人佛法就会有功德,它是高兴这个。」
 
注意喔,这个检讨就是智慧。佛陀不是要解答波斯匿王的问题吗?什么是智慧?什么是般若智?就是这个检讨。这个检讨就是般若智。祂没有说:「这个就是般若智。」但是祂说:「我要回答他,要告诉、教导波斯匿王,什么是般若智。」人们看到这里,常常会说:「咦?祂还没有解说什么是般若智啊?」这就是实例;问这个问题就是愚痴。说到这里你就该知道,这个就是举实例;真实的,什么是般若智,这个就是。
 
这个野干会这样子检讨,在这个情况下,被天帝这么救出来,又吃了甘露食,然后想:「我为什么高兴?我为什么欢喜?」检讨以后,「喔,是因为有机会宣扬佛法,可以有功德了。我是高兴这个,不是高兴保住这个野干的命,逃过一劫又吃到天帝的甘露食。不是这个。」这就是智慧。如果牠想:「我好命,你看天都来救我,真幸福。」那就是愚痴。
 
「接着它又再检讨:『我能够得到这样子的机会,是因为以前我的老师,给我的教导,让我有智慧,才得到这个好处的。』所以它立刻就念:『南无力我师,南无我师,南无般若,南无般若。』它自己就说:『我虽然因为做错了事,掉到这个恶趣当中,』『但是我犹识宿命,知其业缘,般若之力,使得我能够感动天,天神降下来救我,同时又让我有机会宣扬佛法。』」所以这一段就是智慧。
 
你看,所谓般若智,就是会这样子检讨。这种检讨,我们一般人大概都会;这里比较难一点的,是它还识宿命。我们大概一投胎就出生了,不识宿命。它能够识得宿命,就是它能够知道过去世是什么,因为什么原因才堕入恶道;因为它以前学的那些佛法,它能够检讨,能够再继续行善。这个都是般若智。
 
「这个时候,帝释就告诉诸天:『我们的老师,祂现在说这种话,一定要说法了,我们大家都来请祂说法,大家都跪下来,希望祂能说法开导天人。』野干看到天人殷勤的劝它,要请它说法,它心里更加高兴。这个野干并没有因为这样,就想:『你看,天帝都向我下跪求法,你看我多伟大,多有福气。』而想要找机会,找到别的野干吹吹牛。它完全没有这个反应。它告诉天帝:『记得以前请法,都要准备一个很好的、高高的座位,让法师坐在上面,这样子才庄严、才清净、才恭敬。法师登上那个高座说法,这个法才会有力量;因为你们用了恭敬的心来求法,就会得到这一种法的好处。如果你随随便便的,不恭敬、不尊重,跟你们讲法,这个法说下去,你们也得不到好处。』
 
这些天人听了以后,就把衣服统统脱下来,迭在一起,就变成一个高座。野干就升座,开始说法,它说:『我今天要说法,是因为两个大因缘而说法,哪两个呢?一者说法开化天人得福无量。我这样一说法教导天人,可以得到无量的福,这是一个原因。二者为报施食恩。你们请我吃甘露食,我要报恩。要说法,就是因为这两个原因。』天帝听了以后,心中不服。『我把你从井里面救起来,救你一命,难道没有功劳吗?为什么不因为这样而说法呢?难道这样子救命的恩,比不上请你吃一顿饭吗?』
 
野干就回答:『生死的事情,每个人不一样。有的人贪生怕死,有的人乐死怕生。什么样子的人是贪生的呢?就是那些做坏事的、愚痴的、不学佛的人,杀盗YIN、欺诈的人。这种人是贪生畏死的,因为他死了以后,会堕入三恶道,那是很苦的。所以死对他是一个不好的事情,因为死了以后会更惨。什么人不怕死,乐于死呢?那些学佛的、做善事的人,他死了以后是升天的、会享福的,所以是不会怕死的。学好的话,还可以了生脱死,或者成罗汉、成辟支佛、成佛。死了以后,会得到永恒的幸福,当然不怕死;死了以后会得到永恒的痛苦,这当然怕死。』它说:『恶的人,死了以后就等于入狱;好的人,死了以后是出狱、升天,当然不同。所以有人怕死,有人乐死。』
 
这么解答了以后,天帝就问:『如你所教的话,救你的命是没有功德,那么其余的功德,一个是施食,一个是施法;请你教一教我们,施食有什么功德?施法有什么功德?』野干就回答祂说:『布施饮食,只是救你一日之命;布施财物珍宝是给你一生的福气,但是只是增加你的生死的缠缚。说法,这样子的教化,就是法施,能令众生出世间道。出世间道者,凡有三种,一者罗汉、二者辟支佛、三者佛道。此三乘人,都是接受了法施,听闻了佛法,如说修行。这样就能够免除三恶道,受人天福乐。更好一点的话,就能够了生脱死,成罗汉、辟支佛、佛道。这个就是法布施的功德。』
 
天帝在后面还问了一件事情,既然它不怕死,祂是乐死的,天帝就问它:『你如果乐死的话,我把衣服放下去,你为什么要跟着爬上来?你就在底下死就好了嘛!』给了它这个难题。它怎么回答?它说:『你把衣服放下来,我已经知道你要听法,你要听法所以才把衣服放下来的。如果我不上来、要等死的话,我就不能够满你的愿,跟你讲法。不能满你的愿,我就吝啬法施了。这样子的话,我以后生生世世,会全部都不能如愿。所以我不是为了贪生,而是要为你说法,是因为要为你说法才上来的。』」
 
我想祂这么辩解,别人也没办法,天帝也没办法。这是一个狡辩,天帝也接受了。接下来天帝又再问问题了,「祂说:『你现在,现这个野干的身,是不是应化身?是变现出来的?』野干回答说:『不是,不是应化身,是业报,是罪业报。是因为我自己的罪业。』这些天人一听说祂们的老师──野干是业报身,听了以后,非常的震惊而且伤心。」
 
有人如果这样听了,也许反应是:「哦,原来你那么差,你是业报,把你看错了。哇!原来你该死的。」天人们的反应不是这样,祂们反应是非常的震惊,又很伤心,而且更加恭敬要修行。听到同样的话,反应可能是两极的;你会得到什么报应,是跟你的反应有关的。
 
「天众就对野干说:『我们本来以为你是菩萨圣人,为了来救度众生,故意现出野干身。现在却听到原来是业报身,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请您告诉我们。』野干就回答:『欲闻者善,你们这么想听,是很好的。我就说给你们听。』野干就说起它过去生的事。」它虽然是野干,但是它识宿命,它能知道它过去世是怎么样。这个识知宿命的能力,就是般若智慧,这就是般若智慧的表现。
 
「它说祂过去生中,有一世生在波罗捺波头摩城,是一个穷人家的小孩,名字叫做阿逸多,是剎利种姓。这在印度的种姓制度里是第二级的,就是可以做国王的。虽然穷的人没能做国王,但是要做国王的,就必须是这种阶级出身。他很聪明,很好学;十二岁的时候就追随了一个明师,在深山里面学习。他学的时候,辛苦的承事,研精习学,决不懈怠。他的老师,也早晚都很努力的在教他。经过五十年,学了九十六种类的学问,经书记论、医方咒术、占相吉凶,灾异祸福,靡所不达。全部都会。」
 
就是我们现在的算命、卜卦这一类,还有医术,医病、健身什么,这些玩意儿全部都会。「而且智慧很高,名闻四远,很有名声,学问很高;可是就是很穷。他觉得自己学了那么多,却没有办法供养老师报恩,他就想:『我来把自己卖掉,得到一笔钱,就可以奉养老师了。』想要卖身。」人家是卖身葬父,他是卖身报师,供养师父。
 
「他告诉他的师父他想要这样做。他师父就说:『我们是在山里面修行的人,乞讨就可以过日子了,也饿不死,又不缺少什么东西,你为什么想要把自己卖掉来供养我?我又不缺什么,你不要这样做。』叫他不要这样做。『你应该把我教你的东西,你学会的东西,去?化天下的人民,这样才是报师恩。』他听了师父的话,没有卖掉自己,就在山中乞食度日。不久以后,这个国家的国王死了,没有人继位。群臣商量:『我们就找来有名的学者,让他们共同来辩解、讲理。』一召,来了五百多人,就在七天里面,互相辩论。阿逸多辩才高超,讲论第一,没有人能够胜过他。所以群臣很欢喜,就请婆罗门,敦请阿逸多来做国王。
 
阿逸多就想:『到底要不要接受?』这个机会让他忧喜参半,又高兴、又害怕、又担心。说:『如果我做了国王,享受了这个权位富贵,一做错事,就会掉到地狱去,这就不好了。可是如果我不接受的话,我很穷,我想要供养父母、师父都不能。』就在那里反复这么想。到后来,他决定冒险一试,就接受了。接受王位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派忠臣把他的父母、师父接过来,做最好的供养,让他们住在很好的宫殿、林园里面。他做国王也做得很好,勤政爱民;跟他的夫人,就是皇后,还有采女,都修他师父所教的十善法。
 
他这个国是很大的国,边界还有两个属国。他这样子好好的做国王,做了一百年,已经是一百六十二岁了。边界那两个小国,一直互相争吵、战争,斗来斗去,带了兵将不断厮杀,但是谁也?不了谁。其中一国名叫安陀罗,另外一国叫摩罗婆耶。安陀罗国王比较厉害,就召群臣商议,怎么样可以把摩罗婆耶灭掉。群臣里面就有人说:『阿逸多王是我们的共主,他出生寒微,虽然做了国王,还是一副寒酸相,寒意犹存。从昔以来,一直奉持十善,所以不犯外色。』」所谓不犯外色,就是没有搞外遇。他虽然有宫女,可是他的宫女都是老妪们。
 
「所以他们就设计:『我们要在我们国里面,找漂亮的、年轻的女子一百人,由忠良的臣子带着,然后再准备一些宝物,一起送去贡献给他。如果他收了,那就有办法了。如果他收了的话,就请他拨一百万的兵给我们;我们自己再准备一百万兵众,有两百万的兵,就可以把另外那一国灭了。』这么算计以后,就真的这么做。阿逸多王看到美女、宝物,就大欢喜,收下了。所以那个寒酸相,就会中这个计。他就问那个使者说:『你们国王送我这么好的东西,希望得到什么回报?』使者就对阿逸多王说:『摩罗婆国是大王所统,彼王顽嚚,不知化度,YIN乱无道,不理国政。民被其毒,视之若怨。特从大王,请兵百万,助往伏之。奉献之诚,其正在此。』」
 
你看,说得多好听!他们送美女给阿逸多王,就是要阿逸多王YIN乱嘛!但是他说:「你看那个摩罗婆国多YIN乱!」说人家YIN乱,其实就是自己YIN乱,说人家着魔,就是自己着魔,已经完全呈现在这里。然后又说,摩罗婆国的老百姓都被他们的国王害了,都把他当成冤仇;说的多冠冕堂皇。这些话都是反的,但是阿逸多王糊里糊涂就中计了。「阿逸多王很高兴,马上就拨了百万强兵给他带去。」我想摩罗婆国和安陀罗国,这两个国王恐怕是半斤八两,没有哪一个特别好,哪一个特别坏,但是安陀罗国王比较奸诈。
 
「安陀罗国王得到阿逸多王的一百万兵,自己国内,他又弄了一百万兵,然后就去打摩罗婆国。死了一半兵,就是死了一百万人,才把摩罗婆国打下来。打下来以后,摩罗婆王还有他的族人,全部被斩杀。阿逸多王得到了这一百美女,意迷情惑,忘失本志,奢YIN着乐,不理国政。他的国家就开始乱,他下面的官也就开始乱搞;又遇到天灾饥荒,结果就灭了。国灭了以后,阿逸多王也死了,死了以后就堕入地狱中。因为他识知宿命,知道自己过去做了什么坏事,所以他就赶快改恶修善,很快就从地狱道出来,升到饿鬼道。饿鬼道还是一样,他还是识知宿命,很快再改过迁善,很快又出来,就升到了畜生道,成为野干。牠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我现在把后面的结果先说一说,这个阿逸多王,就是释迦佛的前世。阿逸多王的师父,就是弥勒佛;帝释天天主就是舍利弗,那八万天人,就是跟着舍利弗的八万菩萨。跟着舍利弗的八万菩萨,在释迦佛成道那个时候,就是打死不退的大菩萨。原来祂们早就都是至亲的伙伴了。好,我们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现场问答】
 
问:如果我们的程度与能力还不够,没有办法做到三轮体空,而去教别人佛法,我们可以怎么做来报答师恩?
 
师:如果还不能够教别人,程度还不够,怎么样子报答师恩?好好修行,把自己修好就是报答,就是最大的报答。
 
好,如果没有其他问题,我们就到这里了。谢谢各位。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