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卢志丹居士:践行菩萨道的纲领——普贤十行愿


 2020/10/10    下载DOC文档    

践行菩萨道的纲领——普贤十行愿

  现代人学佛发菩提心,有一个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向普贤菩萨学习,以《普贤行愿品》为修行指南。
  普贤菩萨是印度佛教经典中的著名菩萨之一,在中国佛教信仰中更被奉为四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之一。普贤菩萨是大乘佛教行愿的象征,是实践菩萨道的行为典范。《普贤行愿品》是佛教界流传非常广泛的一部经典。很多出家人、在家居士都以此为日常修持的功课。普贤的十大愿,在很多佛教寺院的早晚课中都会念到,主要是因为这部经典的修行法门,在修学佛法中太重要了。
  《普贤行愿品》中的偈颂说:“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可见普贤菩萨的行愿,是最殊胜的菩提心,是三世一切诸佛的本质。
  何谓普贤?“道满宇宙”曰“普”,“德邻极圣”曰“贤”。就是指普贤菩萨的道遍满宇宙,德与圣人一样。什么叫行愿呢?愿,就是我们内心深处发出的愿望和决心;行,就是朝着所发的心愿去努力地实践。常言道:“立志当高远。”没有大志,就不能成大事。同样,没有大愿,也不能成大行,这就叫格局决定结局。所以,行与愿的关系好比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因为若没有宏大而正确的“愿”,“行”就是盲目的,就没有方向和目标可循。同样,如果只是发愿,而没有实际行动,那么愿也只是一句空话而已。所以,我们不仅要发愿,还要用实际行动去实现愿望,这样才能有愿必成。
  菩萨是印度梵文“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众生”。合起来意译为“觉有情”,即觉悟有情众生。可见,菩萨的特质不仅仅在于个人觉悟以自利,更重要的是济度众生、不舍世间的利他行。
  对于发愿,我们都不陌生,因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曾有过不同的愿望。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天真地发愿:“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要当老师”、“要当医生”;长大后,发的愿就更多更具体了:“我要找份好工作”、“要赚好多好多的钱”、“要让家人幸福”等等。但这些愿力,跟普贤菩萨的大愿相比,就显得太渺小了。因为普贤菩萨所发的每一愿都是以无尽法界的众生为所缘,并以广大无限量的心去行,而且尽未来际无有间断无有疲厌,所以,普贤菩萨的行愿被称作是“愿王”。
  菩萨发心济度一切众生成就佛道,并不意味着要等众生全体成佛之后,功德才能圆满。如是如此,恐怕无人能成就佛道。因为众生是无限的,而佛菩萨之出世度众生,还需要具备各种因缘。唯有众生自身的善根福德因缘成就了,佛菩萨才有能力度化他,否则也是枉然。
  如果菩萨发心度脱一切众生,并在修行中逐渐成就这一发心,那么,当他能对一切众生生起无限、平等的慈悲时,也就圆满了诸佛所具有的心行和品质,当下便与佛无二无别了。反之,若在其心目中还有一个众生被厌弃,菩萨就不能圆成无上佛果,因为他的菩提心还不彻底。
  《普贤行愿品》正是普贤菩萨为我们成就诸佛无量功德所提供的修行捷径。《普贤行愿品》的核心内容为普贤十大“愿王”,是众生践行菩萨道的十条纲领: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从以上内容看,似乎也很平常,多数佛教徒都不会感到陌生。然而在《普贤行愿品》中却被尊为“愿王”,原因何在?
  《普贤行愿品》出自《华严经》,其修行立足于华严境界之上。这一点,主要表现在每一行愿的开端和总结。如“礼敬诸佛”,其始为:“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其终为:“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礼敬诸佛”,似乎多数学佛者都会。但一般人从狭窄的凡夫心出发,礼敬的内涵亦很狭窄。而在普贤菩萨之广大行愿中,是以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一切诸佛作为礼敬对象,并且不是礼敬一天、一年乃至一生,而是尽未来际永不间断。纵使海枯石烂、虚空界尽,亦恒常依普贤行愿修持礼敬法门。
  其余九愿的境界,皆亦如是。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普贤行愿之所以被尊为“愿王”,关键就在于它立足于无限,以无限之心行无限善行。礼敬诸佛是以一切诸佛为所缘,度化众生同样是以一切众生为所缘,并且都是尽未来际。在对象上是无限的,没有任何一个众生被排除在外;在时间上也是无限的,既没有停息之时,也没有结束之日。
  依《华严经》的见地发心、修行,是以无限为起点,而“无限”二字,正是菩萨初发心功德不可思议的关键所在。依有限的发心,即使做再多的利生事业,成就终归还是有限。若欲成就佛果的无量功德,必须建立于无限的发心之上。以无限之心修持善行,所行虽然有限,所获乃是无限。所以,若初发心菩萨以无限之心行利生事业,便能于念念中成就无限功德,圆成佛道资粮。
  既然普贤行愿如此殊胜,那我们要如何把握它的精神,又该怎样落实到我们的现实修学中呢?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十大行愿在名目上虽有前后次第的顺序,但在究竟义上却是互相融摄的,一愿行含摄无量愿行,无量愿行又可摄归于一愿行。所以,在每一法中都可以同时实践十愿。因为,无论是礼敬、赞叹还是忏悔,乃至回向,都是没有固定相貌的,不拘泥于任何形式。比如你以一颗至诚恭敬的心来读诵《普贤行愿品》,你的身体虽没动,但内心却行礼敬之法,礼敬十方三世诸佛,也礼敬自己本具的佛性,总之以广大无尽之心普行礼敬,这是“礼敬诸佛”;你用每一音声来称扬赞叹如来的诸功德海,并从忆念这些功德中生起高山仰止之心,这是“称赞如来”;你以清净的身语意业供养十方三宝及一切众生,愿我诵经音声遍于法界,广为众生施与安乐,这是“广修供养”;你也深知自己福慧浅薄,业障深重,不能贴切恰当地理解菩萨的功德,所以我至心忏悔,这是“忏悔业障”;而对于所有读诵演说过《普贤行愿品》的人佛教大德,你都由衷地随喜与赞叹,并且见贤思齐,这就是“随喜功德”;对世间许多福慧具足、辩才无碍的大德高僧,你也真诚地祈请他们,讲经说法,久住世间,让佛陀的教法传遍每一个角落,这就是“请转*轮”和“请佛住世”;你还发愿要永远循着佛菩萨的足迹,跟着诸善知识的步伐,从不断地学习效仿中获得进步与升华,这就是“常随佛学”;当然,你更不会忘记把众生摆在第一位,在佛陀智慧的引导下恒常顺从众生的善性,给人信心,给人方便,给人欢喜,给人希望,这是“恒顺众生”;最后,把你诵经的所有功德以及往昔所作善业都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这就是“普皆回向”。这样,在你诵经的当下,就可以把十大行愿同时修习实践。所以说,只要我们善用其心,普贤行愿既使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都能圆满具足。
  那么,普贤十大行愿的核心是什么呢?是恒顺众生。因为佛教的重点不是佛,也不是菩萨,而是众生。因为“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所以,佛教是把众生摆在第一位,没有众生,哪有佛与菩萨?关于菩萨与众生的关系,《普贤行愿品》中有一个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众生就像树根,诸佛菩萨就如花与果,树能开花结果,离不开根扎实的基础;同样,为了树能开花结果,就要精心呵护树根,常以大悲水来灌溉,这样才能茁壮成长。佛教讲缘起,认为一切法都是因缘而起,若无因缘,则一法不生。所以,我们都是生活在一个彼此依赖的互相关联大网当中,现有的一切都是众缘和合的成就。懂得了缘起的人生观,我们就能时时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恩所有成就我们的众生,由此而能对一切众生都起深切的慈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如果我们能够随顺众生,就等于随顺供养诸佛;如果我们能于众生尊重承事,就等于尊重承事诸佛;如果我们能令众生欢喜,就等于令诸佛欢喜。所以诸佛众生,无二无别。
  当然,恒顺众生也是有一定原则的,不是什么事都随顺,要是有人行凶作恶,你能顺从吗?或者有人想自杀,你会帮忙吗?所以,恒顺众生指的是顺从众生的善性,而不是恶性,对众生真正有利益的事,我们才顺从,可见,恒顺众生也是有原则的,要以智慧为前提,不能是非不辨,善恶不分。在恒顺众生的同时,要保持本色,不能同流合污,更不能度人未成反被人度。
  佛教是心灵觉醒的教育,佛法就是心灵觉醒的方法,所以重在善用其心,同样的事情,若用不同的心态去面对,则结果一定是不一样的。普贤菩萨十大行愿的名目,看似简单而又寻常,可是真正实践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总是处在不断执著的状态中,执著身体、执著外貌、执著名利、执著地位、执著财富、执著豪宅、执著名车、执著情爱……一切都执著。因为不断地执著,使得我们的心量打不开,有局限性,从而滋生烦恼痛苦。唯有效法普贤菩萨,实践普贤行愿的精神,才能开拓我们的心量,从而慢慢淡化执著,远离烦恼痛苦,离苦得乐,自利利他,一步步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