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四)~F 第384经(十力经):本经是佛陀叙述其“成就十种力”、“得四无畏”,并且“先先佛住处,能转梵轮,于大众中震师子吼”。


 2020/4/10    下载DOC文档    

  第384经(十力经):

  本经是佛陀叙述其“成就十种力”、“得四无畏”,并且“先先佛住处,能转梵轮,于大众中震师子吼”。

  1、所谓十种力,根据《佛教百科全书》的说法,它们分别是:

  (1)处非处智力:处,指道理;善因善果、恶因恶果之理称为是处,反之称为非处。如来如实了知此等合理、非合理的一切道理,称为处非处智力。

  (2)业异熟智力:指如来如实知悉众生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业报的因果关系。

  (3)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指如来如实知悉一切静虑、解脱、等持及等至等禅定的次第浅深。

  (4)根上下智力:如来如实知悉众生根机的胜劣差别。

  (5)种种胜解智力:如来如实知悉众生的乐欲胜解。

  (6)种种界智力:如来如实知悉众生之种姓及其行为等。

  (7)遍趣行智力:如来了知到达人天诸趣之道行因果。

  (8)宿住随念智力:如来忆念知悉过去世种种事。

  (9)死生智力:如来以天眼而知众生死生时及未来生的善恶趣,乃至善恶业的成就等。

  (10)漏尽智力:指如来知悉自己诸漏悉尽,不受后有,又如实了知他人断除烦恼与否。

  2、所谓“四无畏”,这里是指佛之四无畏,因佛具十力之智,于大众中说法,无恐惧之相,故名无畏(无所畏)。此外,菩萨也具有四无畏。兹分别列出(《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一)佛四无畏︰

  (1)正等觉无畏:谓佛于一切法等皆觉知,即使面对因不知诸法而施种种问难的众生也不怖畏。此无畏又称一切智无所畏,因佛于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尽悉知见,宣言我是一切正智之人,得安稳,得无畏,故有此称(“我为一切正智之人,并无怖心。”)。

  (2)漏永尽无畏:又称漏尽无所畏,谓佛自宣言,我诸漏已尽,更不怖畏外难(“我断尽一切烦恼,并无怖心。”)。

  (3)说障法无畏:谓佛说“染法必能为障”,并对因此而有的任何非难无所怖畏。此无畏又称说障道无畏,意指佛无畏地宣说“染法能障碍圣道”(“障害佛道之法,并无怖心。”)。

  (4)说出道无畏:谓佛说能出离之道,修道必能出离苦果。此无畏又称说尽苦道无所畏,谓佛无畏地宣说能尽灭诸苦的道法(“尽苦道,并无怖心。”)。

  此四无畏,前二显佛自利之圆德,后二显佛利他之圆德。自利德中,第一是智德,第二是断德;利他德中,前者令修断德,后者令修智德(《顺正理论》)。

  (二)菩萨四无畏(因菩萨具诸智慧,于众中说法无恐畏之相):

  (1)能持无畏:谓菩萨闻持、忆念一切法不忘失,于众中说法时无所怖畏。

  (2)知根无畏:谓菩萨知一切众生根机之利钝,随其所应说法无所畏。

  (3)决疑无畏:谓菩萨抉择一切众生疑难,如法应答无所怯惧。

  (4)答报无畏:谓菩萨对一切所问,如法自在于应答酬报无所怖畏。

  3、在本经中,佛在大众中“震师子吼”,也就是为大众宣说佛法。根据本经中所提示,其说法内容主要是指因缘所生法,即“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无明行,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纯大苦聚灭”。因为这种法,是如来“真实教法显现”,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断生死流”。如果我们能够精勤修习,必会获得“第一教法之场”。

  在这部经中,我们应充分注意到,佛陀在教导比丘众时,不仅要求诸比丘要自己解脱,同时也要将帮助大家共同获得解脱作为自己的一项神圣使命:“比丘!当观自利、利他、自他俱利,精勤修学”。说明在原始佛教经典中,佛教已经有了诸如“自利利他”之类的菩萨行教谕。这些点滴教渝,对于后世大乘佛法的兴起,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7月28日)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