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二)~G 第292经(思量经):叙述若次序思量观察众苦生起之因,进而观照十二因缘,则可尽苦际。


 2020/4/9    下载DOC文档    

  第292经(思量经):

  本经主要内容:叙述若次序思量观察众苦生起之因,进而观照十二因缘,则可尽苦际。

  原始佛教时期,佛教教理的核心理论自然是落在“四圣谛”上面。虽然四圣谛在中国已很少有人提及,但是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它始终是我们无法迈过去的一道“坎”。或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你是佛法的修学者,无论你是否承认,无论你是师从于何门可派,你修学的范围,却始终逃不出四圣谛的掌心。可能有人说我的危言耸听,然而细细想来,佛教所谓的“解脱”,不就是围绕着苦、集、灭、道四个方面在不停地转圈么?

  曾经在很长时期内,佛教被视作“消极厌世”而遭世人非议。绝大多数的佛教徒——尤其是大乘学派的经典作家们,对此非议予以断然否认,指出佛教不是厌世,而是积极入世。然而在我看来,这样的辩白根本就是多此一举。从“三界火宅”这个基调出发,佛教的目标就是了生脱死,摆脱六道轮回的束缚。从这个最高目标上讲,佛教不是“厌世”又是什么?但是佛教并非“消极厌世”,而是“积极厌世”——倘若事事“消极”,不要说弘法利生,就是连自己起码的温饱都很成问题,更谈不上什么出离三界。此“厌世”非彼“厌世”,大家理解的角度本来就有分歧。比如说同样一座山,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究竟是“岭”对还是“峰”对?既可以说都是对的,也可以说都是错的,关键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角度变化了,所观察的对象也自然产生变化。

  从佛教的观察角度来说,现实世界的根本特质在于一个“苦”字,所谓乐少苦多,乐是短暂而痛苦却是持久的。不仅如此,佛教将“苦”划分得很细致,有二苦三苦八苦甚至百十苦(《瑜伽师地论》中便有百十苦之分)。身为一个佛教徒,如果无法树立起“苦”的观点,便无法树立起纯正的道念信仰。如今大家都热衷于西方净土法门,称遥远的西方有一个“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极乐净土,那里可是个好地方,比天堂还好上十倍。正是对这种“极乐”的高度神往,修持净土法门的信徒也愈见增多——这本身是好现象,无可挑剔,理应赞叹。不过我觉得,修持净土法门必须有一个前提:一定要使信众们认识到这个世界的本质是“苦”。如果净宗信徒们认识不到这一点,所谓净土“三资粮”也难以得到切实的保障。认识到“苦”,才会产生出离心,才会向往极乐世界;如果认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十分快乐的,甚至认为其他任何世界都无法和人生的快乐相比,那么持名念佛又有何益?顶多就是为求心理上的平衡与宁静罢了。

  因此佛陀在292经中,对弟子们一再地强调,对世界的“苦”要进行观察与思量。这种思量需分为几个层面:

  第一,现实世界的本质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

  第二,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人生以及现实世界的痛苦,即深究造成痛苦的根源;

  第三,既然这个世界为众苦所充满,那么我们就要誓灭痛苦,从而离苦得乐;

  第四,怎样才能离苦得乐呢?远离痛苦的具体途径有哪些?

  本经所探讨的,正是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从而导出观察十二因缘话题。(6月20日)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