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9)


 2020/1/14    下载DOC文档    

  二、本经体性

  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①为经正体。古德云:‘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为印②。’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实相无相,亦无不相,相而无相,名为实相。无相者,离一切虚妄之相。无相即离相。又实相无不相,非顽空③与断灭④。非如龟毛兔角⑤,一切虚无。《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意谓即相离相,离尽虚妄之相,即见实相。故云即见如来。此指法身如来⑥也。法身如来离一切相,故云实相无相。但非无法身,故云实相无不相。生灭之法,全属虚妄,但生灭之中,有个不生不灭的;诸生灭法是差别相,但差别之中,有个无差别的。不生不灭,无有差别,即是平等相。故云实相乃平等一相也。

  【注释】

  ① 实相:

  《佛学大词典》:原义为本体、实体、真相、本性等;引申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之理法、不变之理、真如、法性等。此系佛陀觉悟之内容,意即本然之真实,举凡一如、实性、实际、真性、涅盘、无为、无相等,皆为实相之异名。以世俗认识之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变之真实相状,故称实相。据南本大般涅盘经卷三十六、大智度论卷三十二之意,一切诸法之各别相(如地之坚相、水之湿相、火之热相)皆为虚妄,一一皆可破可坏;相对于此,无漏智所证之实相则离虚妄之诸相而平等一如,在妄情之中,实相悉皆不可得。

  在鸠摩罗什之翻译中,‘实相’亦包含空之意义,龙树以来强调为佛教真谛之内容。而‘诸法实相’之说,为大乘佛教之标帜(即法印),亦即相对于小乘佛教所立之三法印(无常、无我、涅盘),大乘佛教所立者称为实相印。一切诸法之真实相状,称为诸法实相,其内容虽依各宗而异,然自其各宗之立场判断,凡被视为最后而究竟者,俱以此语表示之。此实相之相状,一般认为不得以言语或心推测之。在此一立场发展之下,至天台宗,则以最完全的自我发现,谓之诸法实相,亦即泯除本质(理)与现实(事)之差别,一切诸法完全调和之世界,于迷妄之凡夫中,亦可体现崇高之佛境界,表现出现象即实在、差别即平等之精神。禅宗以为诸法实相乃佛祖之现成或本来面目;净土宗以阿弥陀佛之名号为实相法;密宗则有声字实相之说。又日本日莲宗将实相解释为本门之题目等,将真如之实相引至现实,论二者之融合相即,此即自理论上阐明大乘佛教肯定现实之态度。[中论卷三、大般涅盘经疏卷三三十、注维摩诘经卷三、大日经疏卷一、往生论注卷下、维摩经义记卷四末、法华经文句记卷四中]

  ② 印:

  《佛学常见词汇》:1.又作印契、印相、契印等,就是用手指结成各种的形相,以作为法德的标志。2.印定之义,佛法的真理,可以依三法印或一实相印来作衡量,凡是合于此等印的,便可以判定是佛法。

  ③ 顽空:

  《佛学大词典》:[太虚空]条,谓浩浩宇宙之虚空。又称顽空、偏空。此虚空湛然常寂,毕竟无为无物,教中常以之譬喻小乘灰身灭智之涅盘,而异于大乘涅盘之妙空、第一义空。

  ④ 断灭: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诸法因果各别,故非为常,因果相续,故非为断,拨无此因果相续之理,谓之断灭之见。即断见也。属于邪见中之极恶者。

  ⑤ 龟毛兔角:

  《佛学大词典》:龟本无毛,兔亦无角,然龟游水中,身沾水藻,人视之则误认水藻为龟毛,又如误认直竖之兔耳为兔角;故诸经论每以‘龟毛兔角’比喻有名无实,或现实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亦即凡夫对实我实法之妄执。成实论卷二(大三二·二五六上):‘世间事中,兔角、龟毛、蛇足、盐香、风色等,是名无。’

  ⑥ 法身如来:

  《佛学大词典》:法身,指佛之自性真身;如来,为佛之尊称。法身虽无去来,然依隐没之如来藏显现为法身,故称如来。释摩诃衍论卷二(大三二·六○九上):‘显示随缘门中 自性净心,于染法中隐藏沉没,法身如来未出现故。’

  【译文】

  一切的大乘经典都是以实相作为经典的正体。古大德有说:‘各种大乘经典都是以一实相作为印契’。所谓实相,就是真实的相,又叫做平等一相。实相是无相的,又是无不相的,相而又无相,这就叫做实相。所谓无相,是说它离开了一切虚妄的相,无相也就是离相。又说实相无不相,是说它并非如太虚空一样毫无一物,或者说完全是断灭的。其并非像乌龟身上的毛,兔子头顶的角那样,一切完全是虚幻无实的。《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意思就是说即相而又离相,离尽了一切虚妄的相,就见到实相了,所以说即见如来。这里指的是法身如来。法身如来离开了一切的相,所以说实相是无相的。但并非是说没有法身,所以又说实相是无不相的。有生有灭的法全都是虚妄的,但是在有生有灭之中,有个不生不灭的;诸多有生灭的法都是有差别的相,但在差别之中,有个无差别的。不生不灭,没有差别,就是平等相,所以说实相是平等一相。

  【心得报告】

  “本经体性”这个章节主要讲述了“实相”的概念。有关这个实相,佛在各种大乘经典上还讲了很多不同的名词,比如真性、真如、本性、自性、体相,第一义谛,法性,法身等等,都是说得一个意思。佛之所以用诸多的名词来描述,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不要执着名相,关键是要去领悟其中所蕴含的真实义理。这也是大乘佛法的核心所在,真正搞明白了这一段,如念老下文所说,也就是入了大乘佛法的理了。对于大多数中下根性的人而言,在初学大乘佛法的时候,这个概念是需要反复学习,才能逐渐体悟的,这也是末学自己的真实体会。在世法当中,再聪明伶俐的人,反而不见得容易理解,也许会更困难,乃至于根本不能接受。关键是它不属于我们所有常识内的概念可以直接描述的,佛所用的最好的方法,也只能是用譬喻来引导我们悟入。恩师在早年讲经中提到过一位大学教授,在读《金刚经》之后的感受就是,逻辑混乱,好似两杯水,倒来倒去,没有什么意思。所以佛门中有句话:“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佛法如果没有人给你讲解,再聪明的人,也很难领悟真实的义理。很多人会认为,这个事情如果有悖于常理和逻辑,就是无稽之谈,黄念老给这样的人起了个专有名词,叫做“唯常识论”。所以可见,大乘佛法的理不是很容易就能体悟的。当然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具足真诚恭敬,多学习几遍,便自然可以领悟了。

  恩师在讲席中,常常用电视屏幕来做比喻,可以比较接近于真实的义理。电视屏幕的本身它没有相(实相无相),但是打开电视,它可以现出一切虚妄的相(亦无不相),而屏幕本身一尘不染,与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毫不相干(相而无相)。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如果能够不被画面所转,而是直接看到屏幕,这就对了。换句话说,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到六尘的境界,如果可以做到不分别、不执着,明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的相都是自性所变现,而如如不动的是我们的自性,也就是实相。那我们就做到了金刚经中所说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历史上,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是最为明显的例子,他在五祖讲《金刚经》中,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大彻大悟,这就是上上根性的人可以直接证悟的实例。而我们中下根性的人,占绝大多数的业障深重的凡夫,恐怕都要从解悟上慢慢下手。

  实相义深,若明实相,即为悟大乘理。兹以喻明:譬如以金制作塔、像、瓶、碗、钏、环,各显差别之相。倘将众器,重入冶炉,复化为金,原有诸相,尽皆消灭,但各器本体之金,仍旧如是。可见各器差别之相,有生有灭,皆属虚妄,但各器本体之金,平等一相,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以上以金喻真实平等之实相,以金器喻种种差别相。由上喻可明,若看破诸金器--塔、像、瓶、碗、钏、环等虚妄差别之相,即见诸器中平等真实之金。以喻离一切法虚妄之相,即见实相。离虚妄差别之相,故云无相。于虚妄差别诸相之中,有真实平等之本体。故云无不相。当相离相,相而无相,乃显实相。

  但实相离言说,正如南岳怀让①云:‘说似一物即不中。’故实非任何世间譬喻所能深明。于上喻中,若误认为实有一具体之金相可得,则仍在相中,而非无相之实相矣。故云:‘凡有言说,皆无实义。’

  【注释】

  ① 南岳怀让:

  《佛学大词典》:(677~744)唐代僧。金州安康(陕西汉阴)人,俗姓杜。又称大慧禅师。十五岁出家,一度习律,后参曹溪,为六祖慧能之高足,留侍十五年,六祖示寂,始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住于湖南南岳般若寺观音台,宣扬慧能学说,开南岳一系,世称南岳怀让。其法系相对于青原行思之法系(青原下),而称南岳下,同为南宗禅之二大法流。弟子马祖道一继其法流,其后发展成临济、沩仰等宗派。另有普化、黄檗等两宗亦属其法流系统。于天宝三年示寂,世寿六十八。敬宗时,追谥‘大慧’。有南岳大慧禅师语录行世。

  【译文】

  实相的义理非常深,如果能够搞明白实相是怎么一回事,就是领悟大乘佛法的义理了。这里用比喻来作说明:比如说我们用金子来制作塔、像、瓶、碗、手镯、耳环等,各个都显示出有差别的相。如果将这些器物重新放回冶炼炉,又融化为金子,那么原来所具有的各种相,就全都消灭了,但是各个器物原来本体所具有的金子,仍然存在,没有发生变化。可以看出各种器物差别的相是有生有灭的,都是属于虚妄的,但它们本体所具的金子是平等一相,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以上是用金子来比喻真实平等的实相,用金器来比喻种种的差别相。由以上的比喻可以明白,如果能够看破这些金器--塔、像、瓶、碗、手镯、耳环等虚妄差别的相,就能够见到这些器物中平等真实的金子。以此来比喻离开一切法虚妄的相,就能够见到实相。离开虚妄差别的相,故而说是无相。在虚妄差别的种种相中,有真实平等的本体,故而说无不相。当相而离相,相而无相,才显示出来实相。

  但实相是离于言说的,正如南岳怀让禅师所说:‘说它像某一种物体,就已失去中道了’。所以实在不是任何世间的譬喻所能够深入说明的。在上面的比喻中,如果误认为确实有一个具体的金相可以能得到,则仍然是在相中,而不是所谓无相的实相了。所以说:‘凡是有所言说,都没有实在的意思。’

  【心得报告】

  这一段当中,念老用金与金器作为比喻,对上文中的“实相、无相、无不相、当相离相,相而无相”等概念进行解释说明,引导我们悟入大乘的义理。此外,念老在讲经中也常常用“水”与“波”进行比喻,比如说池塘当中的水,在风的吹动下,会现出水波,大风大波,小风小波,水波触碰到池壁,还会回弹,进而泛起层层涟漪。那么在这个现象当中,就可以用水来比喻真实平等的实相,而水波就可以比喻为种种的差别相。水跟水波本来就是一体的,是不二的。

  上面还提到了实相是离于言说的,所谓‘说似一物即不中。’这里引用《大乘起信论》中,有关真如的定义,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又《圆觉经》云:‘诸幻尽灭,觉心不动。’;‘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经中所云幻灭后之觉心,与垢尽后之明现,均指离妄所显平等一味之实相也。磨镜实是磨垢,镜性本明,非从外得。垢除明现,离妄即真。故云:‘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众生之见,皆妄见也。真者,佛知见也。

  又《要解》云:‘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觅之了不可得,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①,不可言其有。离一切缘虑②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注:如上喻中诸器皆不离金。)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

  可见实相乃吾人当前一念心性之强名。吾人一念心之性强名为自性。二祖③觅心不可得,即是‘安心竟’,但不可言其无。六祖云:‘何期④自性,能生万法’,亦不能执为有。盖离四句⑤,绝百非⑥,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灵明洞彻⑦,湛寂⑧常恒’;‘孤明历历’;‘炳⑨赫虚空’;‘灵光独耀,迥⑩脱根尘’。故莲池大师赞曰:‘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

  【注释】

  ① 百界千如:

  《佛学大词典》:天台宗将一切诸法差别迷悟之境,分类为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十界,此十界又各自相具,故共为百法界。此百界之每一法界各具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之十种事理(十如是),故百界共有千如。若乘以三世间,则为三千,亦即天台宗所谓三千之诸法;观此三千之法,为一念具足,此即‘一念三千’之观法。故举所观之境,或称百界千如,或称三千性相。法华玄义卷二(大三三·六九六上)︰‘广明佛法者,佛岂有别法?只百界千如是佛境界,唯佛与佛究竟斯理。’又于天台宗教义中,由十如是加以三转读,即可彰显空、假、中三谛圆融之理。(参阅‘一念三千’49)

  ② 缘虑:

  《佛学大词典》:[缘虑心]条,为四种心之一。又作虑知心、虑知缘虑心。即攀缘境界,思虑事物之心,指眼、耳乃至阿赖耶等八种之心识。

  ③ 二祖:

  《佛学大词典》:[慧可]条,(487~593)我国禅宗二祖。南北朝之僧。河南洛阳人,俗姓姬。初名神光。又作僧可。幼时于洛阳龙门香山依宝静出家,于永穆寺受具足戒。早年周游听讲,参禅冥想,精研孔老之学与玄理。北魏正光元年(520),参谒达磨祖师于嵩山少林寺,从学六年。据景德传灯录卷三载,师访达磨时,终夜立于雪中,至天明仍不许入室,师乃以刀自断左臂,表求道之至诚,遂面谒而大悟,达磨乃付予大法,并传衣钵。然续高僧传卷十六载,师之手臂,系遭贼所斫断。

  《五灯会元》摘录:

  时有僧神光者,旷达之士也。久居伊洛,博览群书,善谈玄理。每叹曰:“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近闻达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遥,当造玄境。”乃往彼,晨夕参承。

  祖常端坐面壁,莫闻诲励。

  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

  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光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

  祖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

  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祖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

  光闻祖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祖前。

  祖知是法器,乃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祖遂因与易名曰慧可。

  可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祖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祖曰:“将心来,与汝安。”

  可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

  祖曰:“我与汝安心竟。”

  ④ 何期:

  《汉典》:岂料。表示出乎意料之外,没有想到。

  ⑤ 四句:见下条。

  ⑥ 百非:

  《佛学大词典》:[四句百非]条,乃为泯除众生有、无对待等迷执邪见而说明真空无相不可得之理时的常用语。三论宗与禅宗均常用此一用语或概念以接引学人。所谓四句,通常指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等四句,或指肯定、否定、部分肯定部分否定、两者均否定等作为判断一般论议形式之四句。于禅林中,亦多指临济义玄之四料简:(一)夺人不夺境,(二)夺境不夺人,(三)人境共夺,(四)人境共不夺。此外,维摩经玄疏以为四句之说有十种之多。百非,则指百种之否定,如北本大般涅盘经卷二十一所说如来之涅盘乃非有、非无、非有为、非无为、非有漏、非无漏,乃至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等种种之否定。故知四句百非均为基于一切判断与论议之立场而设立之假名概念,然佛教之究极宗旨乃在于超越此等假名概念而达于言亡虑绝之境界,故禅林盛传‘离四句绝百非’之名言。传至今日,禅宗有关四句百非之公案极多,乃参禅办道之指南。

  老法师讲经摘录《修华严奥旨》:

  『百非息其攀缘,四句绝其增减』,什么叫四句、百非?在此地跟诸位略略介绍,因为这是佛门里面的术语,名词术语,诸位在经上、在祖师大德的文字上常常看见。举一个例子给你讲四句,第一个讲有,第二个是无,第三个是亦有亦无,第四个是非有非无,这叫四句。百非是什么?四句一展开,有里面有有有、有有无、有亦有亦无、有非有非无,这就变成四句。无里头也有四句,无有、无无、无亦有亦无、无非有非无。所以这四句,每一句里头有四句,四四十六句,十六句有过去十六句、现在十六句、未来十六句就变成四十八句。四十八句,已经起的四十八句,还有没有起的四十八句,「已起、未起各四十八句」,这就变成九十六句。九十六句加上根本的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一百句,这个叫四句百非。

  古德有解释,用一个问答来说明,「问:经言离四句、绝百非,其意何居?」这个居是个问号,何居用现在的话说,这个意思根据什么理由来说的。这四句意思太广,「但举一对,便成四句,如有无」,有无是一对,「一异」也是一对,「断常」也是一对,你就举不尽的例子。这是什么?这一对是什么?就是我们今天讲相对的,来去是一对、远近是一对、空有是一对,这例子举不完的。「若云有,是增益谤」,你要说有,这叫增益谤,为什么?它确实没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要说无,「若云无,是损减谤」,你不能说它没有,你不能说它有,你也不能说它无。「若云亦有亦无,是相违谤」,互相违背;「若云非有非无,是戏论谤」,这开玩笑的话。「既俱有过,故须离之」,所以这四句百非叫开口便错、动念皆乖。这是什么?诸佛菩萨看宇宙万象,就是像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面对着万法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也不能说亦有亦无,也不可以说非有非无,你才叫不起心、不动念,这才能体会得诸法实相。只要有一念,你就全都错了,一错一切错,所以必须要离。既俱有过,就是一切说法统统有过失,只要起心动念就有过失,不起心、不动念没事。起心动念都是过失,你就想想,分别就是过失里头再加过失,严重了,要执著麻烦可大了。这是事实真相,我们必须要晓得。你不是要心通吗?只要有过失你心就不通,心不通,法就不通。什么时候心通?这个过失统统要远离,离四句、绝百非就通了。这个四句百非里面,把妄想分别执著全都包括在里头。

  ⑦ 洞彻:

  《汉典》:明白透澈。

  ⑧ 湛寂:

  《汉典》:清净。

  ⑨ 炳:

  《汉典》:光明,显着。

  ⑩ 迥:

  《汉典》:远:~异(相差很远)。

  【译文】

  此外,《圆觉经》中说:‘所有的幻妄统统灭尽了,那个觉心是不动的’;‘幻灭灭了的缘故,那个非幻的是不灭的,譬如打磨镜子,镜子上的污垢被磨尽了,则本有的光明就显现出来了。’经文中所说的幻妄灭尽后的觉心,和污垢去除后的明现,都是指离开虚妄的相以后所显现出来的平等一味的实相。磨镜子实际上是磨去镜子上的污垢,镜子的特性本来就是明澈的,并非是从外面得来的。污垢去除后,光明才得以显现,离开了虚妄就能见到真性。所以说:‘不用去求真,只须要止息妄见’。众生的知见,都是妄见。要说真的知见,就是佛的知见。

  另外《阿弥陀经要解》中说:‘我们大家现前的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不是过去,不是现在,不是未来;不是青黄赤白,或是长短方圆;不是香不是味,不是触不是法。你找也找不到它,不能说它没有;它造就了百界千如,却也不能说它有。它离于一切的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也不是离开它而另有个自性。(注:如同上面的比喻中的各种器物都离不开金子)简要总结,离开一切的相,即是一切法。因为是离开,所以说是无相,又因为是即,所以是无不相,是不得已而勉强命名为实相。

  可见实相就是对我们大家当前一念心性的勉强命名。我们一念心的本性勉强被命名为自性。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在公案中所说的‘觅心不可得’,就是‘安心竟’,但不能说它是无。六祖慧能大师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也不能执著说它是有。须要离开四句,绝断百非,不是我们用思量分别所能了解的。‘灵明洞彻,湛寂常恒’;‘孤明历历’;‘炳赫虚空’;‘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所以莲池大师称赞说:‘真体的确是很伟大,所谓不可得而思议的,恐怕只有自性才是啊!’

  【心得报告】

  上文进一步引用《圆觉经》和《弥陀经要解》中的话,进一步对实相进行阐述。《圆觉经》的全称是《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主要讲述了佛进入了神通大光明藏三昧,现出种种的净土,文殊普贤等十二大士次第请问在因地所修证的法门,佛一一进行作答,因而一共有十二章,有种种殊妙经文。《弥陀经要解》是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所著,大师只用了九天时间,一气呵成。近代印光大师对这部注解的赞叹可谓达到了极处。印祖说:“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恩师对此也是推崇备至,早年在还没有介入这部《无量寿经》会集本之前,在讲席中曾说,有人问,如果只准许他选择一部经去讲,他会选择什么?答案是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阿弥陀经要解》。以上足见这部注解的份量。

  念老在最后一段中,通过再次引证禅宗二祖“与汝安心竟”的典故,六祖开悟时的话(六祖在五祖方丈室中开悟时的话,一共有五句,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实相:“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无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以及莲池大师在《弥陀经疏钞》中的话进行总结。恩师对于念老这部注解的赞叹中多次提到,老居士非常有智慧,经文是夏莲居老居士所会集,而这部注解也是采用会集的方式,是集注,以经注经。念老几乎不用自己的话,而是汇集了八十三部经论、一百一十种祖师大德的注疏,来注解这部经。真是无懈可击,让人不得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实相之旨,如上粗明。至于本经体性,何得称为实相耶?下申其说。世亲菩萨①《往生论》②云:‘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③,应知,略说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此论直显事理无碍④之一真法界。即事而真⑤,当相即道⑥。极乐世界种种依正⑦庄严,一一皆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⑧,一一即是实相。故云本经以实相为体也。明蘧庵大师曰:‘琼⑨林玉沼,直显于心源;寿量光明,全彰于自性。’幽溪大师《圆中钞》曰:‘夫琼林玉沼,寿量光明,固一切诸法之相也。然则直显于心源,全彰于自性,顾何相之可得哉!此正无相不相,相而无相之正体。(即指实相)’盖吾人心性,量同法界,灵明洞彻,湛寂常恒。竖穷三际⑩,横遍十方。极乐国土,非在心外。百界千如,皆我本具。心净则佛土净,土净即我心净。何有一法,在我心外。本经所诠,直显本心,全彰自性。当相即道,无非实相。如《弥陀要解》云:‘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由上可见全经囫囵在一实相中,故云以实相为体性也。

  【注释】

  ① 世亲菩萨:

  《佛教哲学大词典》:梵语名为婆薮盘豆,新译谓“世亲”,旧译“天亲”。亦称世亲菩萨、世亲论师。释尊灭后约九百年(四世纪),生于北印度、犍罗国的富娄沙富罗(今之白夏瓦)。婆罗门学者憍尸迦的次子。博学多才,享有盛名,初习学小乘教,着<俱舍论>三十卷等的五百部论本而得名声,后受其兄无着之劝,归伏大乘教。世亲此时痛悔过去诽谤大乘教之罪,拟自割舌根,无着于是劝他何不以此舌去赞叹大乘教,世亲便发誓一生不说小乘教。之后,在印度超日王及新日王的外护下,破外道与小乘,着五百部论本,大为宣扬大乘教,致力弘教,因此又称千部论师。

  ② 往生论:

  《佛学大词典》:全一卷。世亲造,北魏菩提流支译。全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又称净土论、往生净土论、无量寿经论、无量寿优波提舍经论、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本论依无量寿经作愿生偈,赞叹极乐净土之庄严,阐说修习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等五念门,劝往生西方。谓修习五念门可得种种成就,并次第得近门、大会众门、宅门、屋门、园林游戏地门等五种功德;前四种功德为入功德,能入于莲华藏世界,自受法乐;园林游戏地门则为出功德,即回入生死烦恼,游戏神通至教化地,如是自利利他,速成就菩提。本论为唯一印度撰述之净土论部,净土宗特重之,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三部经合称三经一论,为正所依之经论。其论述颇为深妙,大旨与摄大乘论(无着造)十八圆净之说一致。北魏昙鸾着有往生论注二卷。又日本正仓院圣护藏中藏有本论之古写本,与现行本略有出入。

  ③ 三种成就愿心庄严:

  《佛学大词典》:[三种庄严]条,极乐净土之庄严功德可分为三类。又作三种成就愿心庄严、三种愿严、三严。即:(一)国土庄严,即佛国土之庄严功德,又分为庄严清净功德成就、庄严量功德成就等十七种。(二)佛庄严,又分为庄严座功德成就等八种。(三)菩萨庄严,又分为大菩萨遍至十方说法利生等四种。如是三种之庄严,总有二十九句,故又称三种二十九句庄严。

  ④ 事理无碍:

  《佛学大词典》:[事理无碍法界]条,四法界之一。

  《佛学大词典》:[四法界]条,即华严宗之宇宙观。又作四种法界、四界。华严宗认为全宇宙系统一于一心,若由现象与本体观察之,则可别为四种层次:

  (一)事法界,指差别之现象界。事,为事象;界,为分齐之义。即宇宙各种事物皆由因缘而生,各有其区别与界限;而世俗认识之特征,则以事物之差别性或具特殊性之事物,作为认识之对象,此称情计之境,虽有而非实,不属佛智范围。

  (二)理法界,指平等之本体界。理,为理性;界,为性之义。即宇宙之一切万物,本体皆为真如,平等而无差别。故宗密之注华严法界观门谓,理法界,即无尽事法,同一理性之义。此现象之共性,皆为空性;理,即是本心、佛性、真如。然达此境界尚未显真如妙用,故并不完全。

  (三)理事无碍法界,指现象界与本体界具有一体不二之关系。即本体(理)无自性,须藉事而显发;而一切万象,则皆为真如理体之随缘变现。此即理由事显,事揽理成,由此显出理与事互融无碍之法界。据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所载,如来藏随缘成阿赖耶识,此即理彻于事;亦可依他缘起无性同如,此即事彻于理。然尚非佛智之最高认识。

  (四)事事无碍法界,指现象界本身之绝对不可思议。即一切诸法皆有体有用,虽各随因缘而起,各守其自性,事与事看似互为相对,然多缘互为相应以成就一缘,且一缘亦遍助多缘。以其力用互相交涉,自在无碍而无尽,故称事事无碍重重无尽。又作无尽法界。

  若总观以上四法界,则称为四法界观;若分别观之,则逐一称为事法界观乃至事事无碍法界观。关于四法界之修行次第,即依序由最初之事法界观而入理法界观,次观事、理无碍而入理事无碍法界观,最后观事事无碍重重无尽,成就事事无碍法界观。其中之后三者,或谓相当于华严宗初祖杜顺所作‘华严法界观门’中真空、理事无碍、周遍含容等三观。华严宗四祖澄观则于前述之后三观加上三观所依之事法界观,成立四法界观。

  ⑤ 即事而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谓事理本来无二,于浅近之事相上自具深妙之真理也。止观一曰:“离说无理,离理无说;即说无说,无说即说。无二无则即事而真。”光明玄曰:“若取即事而真,为真身。”法华玄义四曰:“虽服甘露,不能即事而真,伤命早夭。”大日经疏一曰:“譬如幻师以咒术力加持药草,能现种种未曾有事。五情所对,悦可众心。若舍加持,然后隐没。如来金刚之幻,亦复如是。缘谢则灭,机兴则生。即事而真,无有终尽。”

  ⑥ 当相即道:

  《佛学大词典》:言诸法之当相即是真实之道。意谓世间浅近事相皆有深妙之道理,犹言‘即事而真’。密宗之事相门盛谈此旨。

  ⑦ 依正: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正由过去之业,而受之我心身,谓之正报,为其心身依止之一切世间事物,谓之依报。三藏法数二十七曰:‘依谓依报,即世间国土也。为身所依,故名依报。正谓正报,即五阴身也。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国土亦名报也。’行愿品疏钞二曰:‘依者凡圣所依之国土,若净若秽。正者凡圣能依之身,谓人天男女,在家出家,外道诸神,菩萨及佛。

  ⑧ 无为法身:

  《佛学大词典》:又作无为法性身。即无为之佛之本体。法身,即无形无色,遍满宇宙,显绝对真理之佛身。因佛所证之法身湛然寂静,离一切因缘造作,故称无为法身。

  ⑨ 琼:

  《汉典》:喻美好的。

  ⑩ 三际:

  《佛学大词典》:即三世。(一)前际,指过去。(二)后际,指未来。(三)中际,指现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大八·八三六上):‘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无前际、无后际、无中际,不住三际,不离三际。’

  【译文】

  有关实相的主旨,以上做了粗浅的阐明。至于本经的体性,为什么可以称得上是实相呢?以下就进一步地申明。世亲菩萨在往生论当中说:‘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这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该知道,略说可以入于一法句之中。所谓一法句,就是清净句。所谓清净句,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部论直接显示出了事理无碍的一真法界。即事而真,当相即道。极乐世界种种的依报庄严、正报庄严,样样都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样样就是实相本身。所以说本经是以实相为体性。明朝的蘧庵大师说:‘琼林玉沼(指极乐世界的七宝林树和七宝池、八功德水),直接显现于自心的本源;无量的寿命与光明,全部都是由自性所彰显’。幽溪大师在《圆中钞》中说:‘琼林和玉沼,寿量和光明,固然只是一切诸法的相而已。然而直接由心源所流出,全都是从自性而彰显,又有哪一相是可得的呢!这正是无相无不相,相而无相的正体(就是指实相)。’所以说我们的心性,其量的广大与整个法界相同,灵明洞彻,湛寂常恒。竖向(指时间)可穷达于过去、现在、未来,横向(指空间)可遍满于十方世界。极乐世界的国土,并非在自心之外。百界千如,也都是我本来就具足的。心清净则佛土清净,佛土清净就是我的心清净。哪有一法是在我自心之外呢。本经所诠释的,直接显现了本心,全都是彰显的自性。当相即道,无非都是实相。如《弥陀要解》中说:实相没有二法,也没有不二法。所以说全体作依报作正报,作法身作报身,作自己作他人,乃至于能说与所说,能度与所度,能信与所信,能愿与所愿,能持与所持,能生与所生,能赞与所赞,无非都是实相的正印之所印。由上可以看出,整个这部经都是在一实相当中,所以说是以实相为体性。

  【心得报告】

  在前文显明了什么是实相之后,本段进一步通过引证各种经论及注疏,来说明为什么本经的体性就是实相。《往生论》中所说的极乐世界的三种庄严,换句话说就是“依正庄严”,依报与正报的庄严,“庄严”用现代好理解的话说,就是“美好”的意思。极乐世界佛、菩萨及国土的美好,通过次第推演,归根结底就是真是智慧无为法身,也就是实相,或者说就是这一句佛号。关键一点,我们需要搞清楚一个概念,极乐世界是“法性土”,是从自性之中流露出来的世界,而我们现在所处的娑婆世界,是“法相土”,是从阿赖耶所变现。一个是真实,一个是虚幻;一个是实相,一个是妄相;一个是真常,一个是无常;二者有着本质区别。而本经自始至终完全是讲极乐世界的本末究竟,所以说本经是以实相为体,确凿无疑。后面引用蘧庵大师、幽溪大师、蕅益大师所说的话,也都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需要用真诚心去体悟。

  又本经《德遵普贤品》云:‘开化①显示真实之际。’《大教缘起品》云:‘欲拯群萌②,惠以真实之利。’《积功累德品》云:‘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真实之际’者,真如实相之本际也。此即本经之所开示者也。极乐妙土乃‘真实智慧’之所庄严成就者也。弥陀世尊摄此妙土,宣此妙法者,欲惠予众生以‘真实之利’也。此三真实,即一即三。方便究竟,不可思议。极乐依正,净土法门,举体是真实之际,故云本经以实相为体性也。

  【注释】

  ① 开化: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教人开蒙化恶也。法华经序品曰:‘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无量寿经上曰:‘入众言音,开化一切。’

  ② 群萌:

  《佛学大词典》:意谓多数之生类。又作群生。即众生之异名。萌者,即草木始发芽而犹冥昧之貌,或种子未剖之相。众生道心初发,然尚为无明所覆,犹如众草木萌芽,故以群萌喻称众生。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中略)普令群萌获真法利。’法华经化城喻品(大九·二四下):‘普智天人尊,哀愍群萌类,能开甘露门,广度于一切。’

  【译文】

  另外,在本经《德遵普贤品》中说:‘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大教缘起品》中说:‘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积功累德品》中说:‘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谓‘真实之际’,就是真如实相的本际。也就是本经所开示的。极乐世界的妙土是‘真实的智慧’所庄严成就的。弥陀世尊之所以摄取这个妙土,宣讲这个微妙的法门,就是要惠予众生‘真实的利益’。这三个真实,一就是三,三就是一。方便究竟,不可思议。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净土法门,全体是真实之际,所以说本经是以实相为体性的。

  【心得报告】

  这一小段是从本经中选取“三个真实”,来进一步说明本经是以实相为体性。“三真实”是本经所独具的特点,也就是区别于其他经典的最为殊胜之处!“真实之际”是本体,“真实智慧”是德相,“真实之利”是作用。后文也有讲到,《华严经》、《法华经》从理上讲,虽然也是圆顿教,是一乘法,然而从事上看,却鲜有众生能够依之得度的,尤其对于末法时期的众生而言。不是法不圆妙,而是众生的根性达不到。相对于众生根性而言,只有本经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具足了三个真实。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修学报告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