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愿法师:念佛人至心持名,定得往生极乐,此全赖佛力摄取,与专仗自力参悟者,难易迥殊也(一)
【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张师诚居士《径中径又径》开示:念佛人至心持名,定得往生极乐,此全赖佛力摄取,与专仗自力参悟者,难易迥殊也(一) 晚上借着大家打佛七的殊胜法缘,师父继续向大家报告「往生净土仗佛愿力」。前面我们探讨到了第六大点第六十四段文,晚上从第六十五段文,接着看下去。 第六十五段文是张师诚居士,在《径中径又径》这一本书,所写的序文一段话。自序就是自己所写的序文,《径中径又径》是一本书。念佛就是走在径中径又径的道路上,径是又直又近又平坦的道路,念佛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是走在一条很平直,很快速到达的菩提道上。因为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果圣道法门的修学,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那是一条非常的漫长,遥远的菩提道路,而且充满了曲折险难。对菩提心不足的人,很容易迷失在五欲洪流之中。 因为圣道门的修学,以下劣凡夫的心性而言,难进易退。修行经过三大阿僧祇劫,那么长远的历程,对懈怠放逸的下凡众生而言,确实在修学的道路上,是难进易退,所以造成道业不能成就。念佛因为不是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是一生可成的,也就是古德所说的当生成就。当生就可以成就生死的了办,当生就可以成就超越三界,当生就可以成就出离苦海,当生就可以成就往生净土。所以以圣道门跟净土门做一比较,当然我们要修学净土门。 首先我们来简单介绍《径中径又径》这一本书的内容,请大家看讲义第三十页,注释的第六十五: 【《径中径又径》凡四卷,系择前贤净土论说编辑而成,张师诚编辑。卷一起信法有二门,即:醒迷门、易行门。卷二起信法有三门,即:疑误门、辨魔门、征验门。卷三立愿法有二门,即:决定门、广度门,励行法有二门,即:精持门、兼观门。卷四励行法有三门,即:断爱门、饬终门、助行门。】 总归《径中径又径》这一本书四卷,没有离开往生三法信、愿、行。卷一讲信,卷二也讲信,卷三讲愿,卷四讲行,所以光是卷一卷二讲信,就用了不少篇幅。所以从这一本书《径中径又径》,四卷当中有两卷在讲信,另外两卷讲愿与行。我们就可以知道净土法门,确实第一要做到的就是起信,建立起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学习念佛法门的人都知道,念佛的三大要领就是,第一、不怀疑,第二、不间断,第三、不夹杂,不怀疑当然就是信受。所以信都是讲在第一,往生三法信、愿、行,信也是讲在第一,所以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华严经》所说的这两句话,说得真是好。所以我们学习阿弥陀佛净土法门的行者,我们一定要经常的听闻阿弥陀佛的教法,或者每天研读净土经论,让自己内心对阿弥陀佛建立坚定不移的信心。你的信心会不会让人家,考验、破坏、妨难就动摇?会不会?会不会人家说:你念一句佛号就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哪有那么容易?你没有修这个法门,没有修那个法门,怎么可能往生?你会不会对阿弥陀佛的名号,失去信心?不会。你会不会杂行杂修?不会。那表示你信建立得很好,也就是对阿弥陀佛的信心,是任考不倒。师父经常譬喻,念佛人要像不倒翁一样,不倒翁你怎么打它都不会倒,你把它打倒了,它又爬起来,打倒了它,又爬起来,你要像不倒翁一样任考不倒。反正任何人来考验我,我都是要念佛,反正任何人来妨碍我,我就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纵然天塌下来,地裂开了,我也要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请问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信心?天塌下来了你要不要念佛?要。塌下来就塌下来,反正有比我们高的人顶着,对不对?地裂开了,我还是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请问你有没有这样的信心?有,地裂开了,就裂开了,反正有比我们胖的人垫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绝不改变,对不对?纵然海水会枯石头会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远不改变对不对?对,就是这样子。那你对阿弥陀佛信心,就非常的坚定了。 这一段文师父读一遍,让大家对照对照,请大家看讲义第十五页,第六十五段文: 【张师诚《径中径又径》自序云:释迦牟尼佛悲怜末学,于禅、教、律之外,特出异方便,复开净土一门,为说《阿弥陀经》,指陈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净土依报正报之胜,令人执持名号,惟在一心不乱,即能七日有成。如顺水扬帆,如单方治病,简要直捷,孰逾于斯。盖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愿愿济度众生,广垂接引,其威神亦不可思议。故人至心持名,定得往生极乐,此全赖佛力摄取,与专仗自力参悟者,难易迥殊也。】 这一段文是张师诚居士,为他自己所编辑的这一本书《径中径又径》所写的序文其中的一段文。这一段文前面先引用《阿弥陀经》往生因的经文大意说明,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最后张师诚居士告诉我们,只要至心持名,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且这样的往生,是完全仰赖佛力的摄取。所以归究到最后,张师诚居士也是认为,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救度往生的。跟靠自己自力参悟,是完全迥然不同。所以这一段文,也很值得我们好好的探讨。 「释迦牟尼佛悲怜末学」,末学就是末法时代学习佛法,还没有断除见思二惑的人,就是我们。阿罗汉已经断除见思二惑,称为无学,有无的无,学习的习,无学的意思就是,他学习断惑证真已经圆满了,所以不必再学。对于超越三界出离生死苦海,断除见思二惑,他所应该学习的已经毕业了,所以称为无学。如果初果阿罗汉就是须陀洹果,二果的阿罗汉就是斯陀含果,三果的阿罗汉就是阿那含果,是称为有学。也就是初果、二果、三果,他们学习断除见思二惑还没有毕业,所以还须要继续不断的学习,称为有学。那我们连初果阿罗汉,须陀洹果都还没进入,就连四加行、七方便、五停心观,我们都还做不到,也还做不好,所以我们就称为末学。所以佛教徒有的人自称自己末学,如果听到有人说末学,那就在称呼他自己,这是很谦虚的用语。末学就是连四加行、七方便、五停心观都还没做好,更不用说证到初果须陀洹果,你我真的就是末学。这里讲的末学,实在指就是像我们这一种,连初果都还没证入的,还在生死大海浮沉的凡夫众生。释迦牟尼佛悲怜我们这一种凡夫众生,所以我们实在讲,是最标准的可怜愍者。 诸位菩萨,我们现在还在生死大海,无始劫以来,阿弥陀佛发愿用了五大劫,修六度万行也用了不可思议兆载永劫,成了南无阿弥陀佛,成就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我们还在人道,我们还没有遇上阿弥陀佛,救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你我都是随业流转的凡夫,我们真的从来没有一生一世,往生过西方极乐世界对不对?诸位菩萨,你们有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过的人请举手,没有。我们不是从西方极乐世界来的,我们都从六道来的,所以我们可不可怜?实在很可怜。我们凄不凄惨?实在很凄惨。我们悲不悲哀?实在很悲哀。这一生这一世,如果再不好好念佛,又继续六道轮回去,那就更可怜了对不对?更凄惨了对不对?更悲哀了对不对?所以还不来听经闻法,还不来打佛七念佛,实在有够可怜的。 「于禅、教、律之外,特出异方便,复开净土一门」,这是释迦牟尼佛,悲怜我们这一种末学众生,在禅宗、律宗,以及教下宗派之外,特别开出特异方便的法门,就是净土法门。教下的宗派就是天台、华严、三论、唯识,这四大宗派都属于教下。换句话说,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所有圣道教法八万四千法门之外,世尊为了悲怜我们这一种下劣的凡夫,对于禅宗教下的宗派及律宗,八万四千法门都没有能力修学,所以才需要特别开出胜异方便的净土法门。如果我们有本事参禅开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释迦牟尼佛要不要特别再开出念佛法门?不用。 如果你有本事每个月工作上班,赚了港币五万元,你一个月的开销,才不过两万元而已,你每个月还可以存下三万元,你还需不需要父母的接济?不需要。你就是没有什么收入,可是家庭的开销很重,每个月都负债,要经常跟亲友借钱,又不一定能借到钱,生活很困顿,所以父母才需要接济你,对不对?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