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焕长老:佛家的“十二因缘”指的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三生居士,在学佛供灯修行近十年中,发现很多人对佛教有一些错误的认知,因此特意收集了佛门中一些高僧大德的文章,并集结成册,名为《高僧百解》,希望大家多做传播,以期解开更多人心中的疑惑,南无阿弥陀佛。 以下内容,为本焕长老开示: 佛家素有“十二因缘”的说法,因,就是生命的根源;缘,就是生命赖以存续的条件。 十二因缘讲的是人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的“三世轮回”。这些因缘构成了我们生命中的各个阶段,是每个人必经的生命体验。 佛家有所谓“六道轮回”的说法,六道包括“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罗道和天道”,前三道为恶道,后三道为善道。 “十二因缘”讲的是人道中的轮回过程,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种人生状态。 佛教认为,人在投胎之前的身体叫作“中阴身”,中阴身的目标是寻找适合投胎的父母,进行转生。这种转生之念,便是无明。 一、无明 无始以来,由于一念不觉,不能了知“缘生万法生,缘灭万法灭,一切法是无常无我”的诸法实相,就是无明。 无明是与生俱来的,所以称为“无始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人的心性最初一念叫做生相无明。 男女之间所生的爱意,便是“一念无明”,这种无明是引发其他因缘的根本。 二、行 因为有了这个烦恼的根源,于是有了行,所以说“无明缘行”。 行是行为,是造作,因为过去的无明迷惑妄心,引发了身、口、意三业,招感未来果报的力量。 具体而言,此时男女双方已经互生爱意,便会产生交媾的行为,这就是行。 三、识 在这里特别指投胎的业识,是依过去惑业的动力,看到现前欲境,生起“纳想为胎”的念头,纳于父精母血之中,而为胞胎,这便是“识”。 “识”的过程,便是中阴身投胎的过程。 四、名色 有了识之后,就有“名色”,所谓“识缘名色”就是这个意思。 名色是投胎之后的肉体与精神的结合,名是受、想、行、识的精神色,色是肉体的物质色。 父母血脉与心法共同构成了名色,也就是我们的身心。 五、六入 身心完备之后,则有“六入”。即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为六根能进入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又能为六尘所入,所以叫做“六入”。 比如眼能看见颜色,便入于色尘,其他诸根,道理亦然。 十二因缘中,生命的开始,便是这个样子。 六、触 胚胎出母体后,与外界接触,通过六入的作用而产生一种触觉,这便是触。触是根、境、识三者和合,而起的单纯知觉作用。 “境”就是外在的环境,环境的好坏,会通过六根传递给精神,对人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才有“孟母三迁”,“近朱者赤”的说法,“名山久住道心生”,如果能常亲近贤德之人,受真理嘉言的熏陶,必然能提升心性层次,做良善之人。 “触”是十二因缘中相当重要的一环,需要重点把握。 七、受 受,是一种对“触”的精神领受,对外境苦乐等感觉的体验。比如我们同时尝到酸甜苦辣,便会同时接受这四种味道,而且层次分明,十分清楚。 受是对所处之境的消化与领受,将外在化为内心感受的过程。 八、爱 爱,指的是一种贪爱,是由于感受到苦乐而产生出的爱憎等情绪。 《增支部》经典说:“爱可生爱,亦可生憎;憎能生爱,亦能生憎。”佛法观念中,爱与憎是一体的两面,互相作用。 贪爱和厌恶之心,是众生六道轮回的生死根源,也是佛法修持的关键。只有去除这种欲念,才能“一刀斩断烦恼因,双脚踢开业障苦”,摆脱轮回。 九、取 当你对事物产生爱欲,便想把它拿过来,这便是“取”。 取是一种执着,是一种贪,因此会产生种种恶业,造成身心的种种烦恼。取和爱、无明都是烦恼的迷惑因,如果能够断除,则可免受生死之苦。 十、有 有,就是将取得的东西为自己所有的意念与行为,会构成潜在的业力。这些业力所招感的果报,是相续而生,不会亡失的,所以称为“有”。 爱、取、有三支是于现在世造作的未来三支苦的因。 十一、生 生,是指根据爱、取、有三支苦因,依因感果,在未来世又托胎投生。 十二、老死 有生就有老和死。随著生命的流逝,生理机能逐渐衰退,便是“老”,最后呼吸停止,诸蕴离散,身坏命终,则是“死”。 不过,老死并非有情的全部灭亡,老死的是色身,业识却与无明和行,重复另一轮的生命流转。 现在世的爱、取、有三支苦因,会感招未来世的生、老、病、死苦果。 古人有一首偈语:“过去二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因,未来二支果。”生动揭示了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的必然规律。 十二因缘是一个扣一个的连环,互相作用的连锁,叫作“顺生门”。而想要“跳出红尘外,不在三界里”,就要从斩断“无明”开始。无明既灭,其他因果皆无,烦恼便会彻底灭除,也免受生死轮回之苦,这就叫“还灭门”。 修持佛教的十二因缘,就是灭无明之念,求解脱之法,解脱之后,便可得涅槃,成佛之道尽在其中。 (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