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宗
佛教产生于印度,自汉代传入我国,随着经典的翻译。以及研习修学者的增多,遂而各宗发挥光大,且有系统的研究,确在中国,在唐代有十三宗,后多归并,至今日以显密大小分之,尚有十宗。宗派的成立主要原因有三: 1.教理阐明,独辟暖径; 2.门户见深,入主出奴; 3.时味说教,自谓承继道统。 佛法大部,可分显密二教,而显教中又有大小乘之分。但佛法的总目的是求觉悟,在未觉之前,必定有许多途径,所谓方法和历程。佛教总的归宿无二理,在途径上,不妨有诸宗之不同。 三论宗 三论宗是中国隋唐时代创立佛教宗派。 祖庭为西安草堂寺和南京栖霞寺。 三论宗因据印度龙树《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百论》三部论典创宗而得名。又因其阐扬“一切皆空”、“诸法性空”而名空宗或法性宗。后秦鸠摩罗什传译《三论》,盛倡龙树、提婆之学,为创立三论宗奠定了理论基础。后来,南朝刘宋时僧朗将鸠摩罗什、僧肇的学说传入江南。僧朗弟子僧诠,僧诠门人法朗,数代相传,教义渐趋成熟。法朗门人吉藏集鸠摩罗什、僧肇、僧诠、法朗等人的三论学说的大成,创立三论宗。吉藏门下有慧远、硕法师等,硕门人有元康,继续弘扬“三论”。 三论宗史略 宗是宗旨,一人所主张的学说,一部经论的理论系统,被大众认可,皆可称宗。宗有教派、有创始、传授、有信徒,有教义,有教观的宗教。三论宗,又称空宗、性宗。与法相唯识为印度本有的空有两轮。 佛灭后七百年顷,龙树菩萨造《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等广宣般若件空法门。龙树有弟子提婆菩萨造《百论》,广破世出世间之执。姚秦时鸠摩罗什翻译以上四论,盛宏此宗,相继至隋唐吉藏大师,广作论疏,专宏般苦思想,遂而建立三论一宗的思想体系。 三论宗判教 本宗立二藏三轮。二藏是声闻藏、菩萨藏。如来一代时教不外大小二乘之教义,故作此二藏之判。三轮是根本法轮,即佛成道之初,开显一乘真实之教——华严经;枝末法轮,有不能领受此华严大法,故说阿含经等;摄未归本法轮,摄三乘方便之末,归一乘真实之本,如说法华经。 三论宗教义 本宗教义以破邪显正和二谛、八不中道为根本。破邪显正为本宗大纲,破邪是破外道,小乘及有所得大乘。破其执邪因果之外道、偏见之小乘、有得之大乘。邪破则正自显——性空义理。 二谛,即真谛、俗谛。俗谛指宇宙森罗万象之种种差别;真谛指万象真理。俗谛示有,真谛明空。《涅槃经》云:"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断一常,如是二见,不名中道,无断无常,乃名中道。"如来于俗谛说有,于真谛说空,以破执有执空之迷。 宇宙之真实,则言语道断,心思路绝,是名八不中道。八不:不生不灭,不来不灭、不一不异、不断不常。因众生执一期生灭,以为有实法生和灭,一期常断,即生而暂住以为常,坏灭以为断;因缘和合的一合相为一,种种差别为异;从彼到此为来,从此到彼为去。此中生灭乃至断常皆是因缘的存在,无实自体,故以不字否定,斥妄显真,此是八不中道义。二谛以对立的统—,而说明中道。 三论宗在行位的观点是,依真谛边说,则佛与众生不二,无迷无悟;依俗谛边说,则诸缘起,因果历然,阶级亦异,视其根性有利钝,观法修行亦有迟速,速一念之下,即入八不正观,而得道果。根钝须积集万行,经三阿增抵劫,方能成佛,历经五十二位。 南无阿弥陀佛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