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何以安心?通过禅修来安心,心安了,万事皆平


 2019/3/8    下载DOC文档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每天都铺天盖地地为人们制造着“需求”,创造无穷尽的欲望,生活、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亦急剧增加。孩提的哭闹,少年的叛逆,青年的自杀,成人的尔虞我诈…人们的内心焦虑、不平、怨恨等情绪塞得满满,在竞争和攀比的怪圈中越陷越深,于是慈悲心不见了,笑容也消失了,负能量的肆虐削弱了善心,破坏了正常生活……怎么办?何以安心!

  何以安心——禅修

  我们应该通过禅修来安心。心安了,万事皆平。

  《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新书《今日简史》中提到自从第一次参加禅修之后,他每天都会冥想,每年也会参加一两个月禅修课程。他说“这不是逃离现实,而是接触现实……如果不是凭借禅修带给我的专注力和清晰的视界,我不可能写出《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

  当你有了压力,整个人会变得浮躁、心绪不宁,那时候也最容易把事情搞坏。什么原因?譬如透过平静的水面,你才看得到清晰的月影,而当水面被搅动,月影就不见了。因此,当你心里平静时,才能把事情做好,也有效率,心不平静就会出错。

  假如生气的时候,你要向内观察这种愤怒意念,看它的本体到底是什么?如果你能认识它的本体,并安住其中,狂暴的心态自然就烟消云散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真实层面里,并没有一个另外的“愤怒”存在。确实没有。这就是禅,一种回归自性的修行。

  金字塔坐式

  经常禅修会让我们内心宁静平和,其原因之一是因为精神专注,另一方面与打坐姿势也有关系。

  坐禅时,身体的外形酷似金字塔状,上尖下宽,我们把释迦牟尼佛的像与金字塔一对比就会看到,佛身与塔身相似。而这种金字塔形,科学界认为,是能聚集特殊能量的。考古学家证实,埃及金字塔有4700年历史,而位于波斯尼亚的“月亮金字塔”已经存在了12000年,这些在建筑学里都是奇迹。

  不仅是金字塔,就是它的模型也是如此,科学实验证明:在模型里存放的鲜花长时不会枯萎,食品不易腐烂,人进去也能保持活力,伤口迅速愈合……这种不可思议的能量,人们称之为“金字塔能”。目前科学家们很难解释这种能量来自哪里,不过他们一致认为,这种塔形本身有聚集宇宙波的能力,也就是说,它可以采集宇宙精华。

  而常习打坐的人都有体会,一入座,你会感受到一种宁静。宁静的原因,一方面是心里专注,一方面是打坐的毗卢七法呈金字塔形,你一进入这种状态,自然就“天人合一”,宇宙能量直接融入到你的身心里。

  毗卢七法

  一般来说,在印度瑜伽或佛教的修行里,采用最多的坐式是毗卢七法。这七法要求:

  ⒈双足金刚跏趺或半跏趺坐:盘腿时最好双盘,不行就单盘,或者坐在椅子、凳子上也可以。

  ⒉双手结定印: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拇指相触,放在脐下。

  ⒊脊背端直:不论你怎么坐,一定要把整个脊柱端直,佛教的修行窍诀里说,身端直则脉端直,脉端直气便运行正常,气运行正常,心自然就被调正了。

  ⒋颈部稍向前屈:不能往后仰,也不能左右歪斜。

  ⒌臂膀后展放松:不要向胸前内收,微压腰间。

  ⒍双目垂视鼻尖:不能睁得太大,也不是死死盯着,是微微地看着。

  ⒎舌抵上颚。

  这种毗卢七法坐式,从外观上看就像金字塔,调整好各个部位坐定后,你的心自然就静下来了。打坐过程中会产生种种分别,这时候你要运用修行窍诀,放下分别妄念,截断万缘。之后便可自在完整地接受宇宙能量了。

  鬼逼禅师造金塔

  以前有一位"鬼逼"禅师,原是位专门去死人家念经的和尚,经常忙到三更半夜,才踩着月光归去。

  有天晚上他给一户人家的亡人念完经,回程路上下起了大雨,于是他就跑到桥下避雨,顺便双盘而坐养神。这时候正好来了两个鬼,一个鬼说:“这里怎会有一座金塔?”另一个鬼说:“金塔內有佛舍利,我们赶快顶礼膜拜,以求超生善道!”于是两个鬼便不停地顶礼。

  这位和尚坐了一会儿,觉得腿痛,于是放下一条腿来,改成单盘。一个鬼就说:“怎么金塔忽然变成银塔了?”另一个鬼说:“不管是金塔、银塔,皆有佛舍利在里边,礼拜的功德一样不可思议!”于是继续膜拜。

  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和尚感到腿痛难忍,于是把另一条腿也放了下来,散盘而坐。这时两个鬼齐声大叫:“怎么银塔变成土堆了?竟敢戏弄我们,真是可恶!”

  和尚听到两个鬼生气了,赶紧把双腿盘起来。两个鬼又叫:“土堆又变成了金塔,一定是佛在考验我们的诚心,赶紧继续叩头啊!”

  和尚心想:我结双盘,就是金塔;结单盘,就是银塔;隨便散盘坐,就成了土堆,这跏趺禅坐修行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议!

  从此之后,他再也不赶经忏了,只管专心、精进修行,不久便智慧大开,获得了神通,自号“鬼逼”,因为是鬼的逼迫,而成就了自己的修行。

  来一场心理按摩

  《静坐的科学》一文说:“当人在静坐时,会增加35%的血液流到脑部。而提供给脑部的血量大小,与我们的心灵能力有密切的关系……脑部的功能也获得改善。”我们身体疲劳酸痛的时候,就想做个马萨基放松享受一下,其实心灵疲劳时更需要“按摩”。

  西方国家很多有名的高等学府都设有禅修中心,搜索相关的科学研究,也能找到许多禅修的好处,诸如减轻焦虑、抑郁,延缓大脑衰老,令思维敏捷等等。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149人分成三组,第一组做禅修,第二组做慢跑,第三组任其自然,什么都不做,主要是为了测试他们的抗病能力。八周后的结果是:和什么都不做的那组相比,禅修组的病假率仅为其24%,而慢跑组的病假率为其52%。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 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从这个实验中科学家看到,经常禅修的人,因为心平静的缘故,身体也不易生病,免疫力强,甚至能抵抗传染病。

  佛教认为,现实中的一切都是心的造作,而当你的心完全处于一种宁静、澄清状态时,会形成强大的专注力。专注力可以让管理者迅速作出合理抉择,让科学家一瞬间得到新的发现,而前辈的佛教智者们,更是以一种非同寻常的专注,开启了智慧。

  要想从禅修中获得上述及更多的益处和体验,并不是短暂修持就够的。众所周知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在接触到禅修后也是长期修持。佛教的高僧大德们,因为常年禅修,即便高龄也依然思维清晰,行动敏捷。本焕老和尚是在106岁时示现圆寂的,在他圆寂前几年堪布去拜见他时,赞叹道:“老人家虽已年过百岁,但饭后绕佛殿时‘跑’得特别快,我们要紧着追才能跟上。”

  偶尔为之易,长期坚持难。如果能把握好规律性的禅坐,以及行住坐卧中随时随地的禅修行为,只要假以时日,不论是男士女士,我们终将迎来自己生命中的奇迹。

  《禅宗与心灵救助——苏州科技学院演讲》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