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梦参长老:什么才是真正的不执着


 2019/2/1    下载DOC文档    

  这经主要就是无相真经,不执于相,这只是一个原则性的。佛问:“何以故?”为什么我这样说?菩萨要度众生,不要有我相、人相、众生相、不见相,实无众生得灭度?就是不见众生相的意思。为什么这样说呢?“何以故?”佛又自己来解释:须菩提!假使菩萨度众生,若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因为菩萨才能够度众生,才不见众生相。

  如果是见众生、度众生时有众生相,那就不叫菩萨。什么缘故这样说?佛就告诉须菩提了:假使行菩萨道的时候,度众生的时候,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道友们,当你受过三皈,一入佛门就成为菩萨,就是佛子,但是普遍将入佛门受过三皈的人称为菩萨,他能达到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吗?心里能没有分别吗?不用说是在家道友受过三皈,就是出家几十年的,能够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难。所以我们就不敢自称菩萨,菩萨得没有众生相,换句话说,没有执著。

  为什么佛这时候叫上须菩提呢?因为假设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还能利众生吗?在利益众生身上,他有分别心,有选择,哪一个众生有缘那就度他,这个众生跟我没有缘,你想度也度不了,无缘难度。所以说:佛门广大,难度无缘之人,必须得有缘。

  有四相,迷了是众生,悟了才是佛。这四相众生,迷的众生,四相具足,悟了就是佛了。四相的意思,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说悟了,悟了就没有了。

  所以菩萨度众生的时候,自己先是悟者,然后才能度人迷。我自己还在迷中,你又想度别人,能教人家不迷?就像佛对须菩提说:如果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是菩萨,这是金刚经主要的意思。

  所有道友切记,在修行当中第一不要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让我们看破、放下,放下才能够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若是有,就是你还没有修道,还没有进入菩萨的境界。若是成菩萨了绝对不会有四相。

  怎么样才能达到无四相?怎么样才能达到无住?就这样。下文就说:“复次,须菩提。”佛又跟须菩提说:菩萨在法应无所住,行以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无住于相。前头说不可有相的意思哦,这可不是灭相。灭相是无有相了。这个不是灭相。只是不住而已,特别要注意,别当灭相讲。只是不住,不住的含义呢?咱们要把它解释:不执著。

  我们先得认识自己,自己这个色身,这个我,是在受想行识五蕴,为我。对这个身体,对我相,我们平日怎么认识的?每位道友,反过来观察一下,在语言当中,我的,我的头,我的手,我的身体,我的不是我,它是我的,可不是我。假使我离开我的身体,那我在哪里?

  我的身体不是我,我的眼睛、耳朵、鼻子、脑壳、胳膊、腿都不是我,只是我的,不是这样的吗?我的手不是我,很简单,它是我的。你观一下,我的手不是我,是我的。为什么?我们看到没手的人,手受伤害的,他照样活着,并不死亡。我的没有,但我还在。我们把这些个“我的”都除掉。那我在哪里?这个要参。

  我的手,我的头,我的身体,不是我。那我在哪里?离开我这个身体,我在哪里?所以这句话:“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我这一说,是解释这句话的。我的手不是我,我的身体不是我,让我们不住于身体,就是对我们的身体不要执著,这个身体不是我,是我的,我的不是我。

  所以佛跟须菩提说:菩萨于一切法,应无所住。我没有住在“我的”上,“我的”不是我。例如:行布施,布施给人家东西的时候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什么都不执著,这样布施,这叫不住相。不住于相就是不执著,假使我们不住的时候,就叫解脱。

  我们过于重视色身,把“我的”当成我,把我的身体当成我,这个身体不是我。在历史上,达摩祖师到中国来度众的时候,住在河南嵩山面壁九载,二祖向他请法,这都知道,立雪断臂。立雪断臂的故事,是讲这个我的。

  二祖慧可大师求法的时候,冬天,下大雪。在雪地里,站了三天三夜了。

  达摩祖师就问他说:你站着不动来干什么?

  慧可:我向祖师求法,请你给我说法。

  达摩祖师说:你轻心、慢心来求法,法是那么容易得吗?

  这个话,让慧可大受刺激。我在雪地里站了三天三夜了,下着雪,你还说我轻心、慢心。拿出戒刀,断一个膀臂。

  这就是二祖的立雪断臂,你想一个人要把自己的膀臂砍下来,那痛地还得了?心不安。

  他就跟达摩祖师说:请祖师给我安心!

  达摩祖师说:将心来我与你安。(你把你心拿出来,我给你安。)

  二祖一找,心在哪里?没心,了不可得:我找不着我的心!

  达摩祖师跟他说:我与汝安心已竟。(我已经给你安了心啦!)

  二祖言下大悟。

  这一悟,胳膊也不痛了。什么原因?这要大家参。

  他一开悟,物质身体是物质,物质不是我,他的心跟假象分离开了,分离开了他就不痛了,血也不流了,这个故事就是立雪断臂。这段文字就是形容一切法不要住、不执著。

  不住一切法并不是一切法没有,仅仅是不住而己,不住的含义就是降伏。怎么降伏其心呢?不住就降伏了。菩萨于法应无所住。就是做任何事情,不执著相。若一起执著,就不能开悟了,不能明白了。这就是菩萨行布施时候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这包括很广,你做任何事情,不去执著他,做就做了,不去起执著,那就解脱了。但你做一切事,不是灭这相,没有了,而只是不住而已,不住就是不执著而已。你还如是穿衣、吃饭。终日穿衣吃饭,终日也没有穿衣吃饭,这就是尘境,

  六尘境界:色、声、香、味、触、法。在你布施时候不住色相的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就施舍了,那这个功德就不可思议,就是不住相的布施。不住相布施不是不布施,就是没有执著,在你施舍任何东西,没有受施者,也没有个能施者,也没有中间所说的物,叫三轮体空:无我、无人、无物质。

  再者说不可有相,不是把一切相灭掉,而在一切相上虽然也做如是事,但不执著。不执著就是不住了,应无所住,这类施舍,没有能施舍的人,也没有所施物,也没有受施者,这叫三轮体空。三轮体空,你才能够得解脱,三轮体空就是解脱相,你做任何事不起执著。

  所以经中就布施来说,持戒、忍辱、禅定、智慧都如是。咱们这是般若经的一部分,在大般若经里头,六百卷,《金刚经》只是一卷。从五蕴、色声香味触法,乃至于修道成菩提,具无所执,具无所在。咱们这个的文字,单举个六尘境界,其实包括一切法了。菩萨有,佛有给须菩提作了解释。

  为什么说菩萨布施的时候,不要执著,不住相呢?因为若一执著,福德就不广了,若是不执著相,布施的福德不可限量了。所以我们做任何的事,要跟自己的心结合,这个心不是妄心,是我们自己的真心。

  所以在施舍的当中,它的体性是空的。咱们金刚经就是讲空的,体空。因为不住相的布施,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就是不住相的布施。换个说法,就是不执著而去布施。若是不住相的布施,福德智慧是不可思议的。

  凡夫想法就是恰恰相反的,如果我什么都不执著,那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吗?那个没有错,可那个有不是真实的。我们现在只是执著这个有。布施有大小。乃至有能施的人,有受施者,还有所施的物,这都是有相的,有相的就有局限性,无相的有局限性吗?外头都是虚空,空有局限性吗?修个真如寺就不同了,有局限了,这个圈里的就是真如寺。能够尽虚空遍法界都是真如寺吗?

  但是真如寺的这个真如,可就是这个意思。真如就是我们讲的无相,真实不虚,如如不动,是这个意思。那是不是我们住在真如的里头就是真如了呢?住在真如里头的不是真如,把真如变成假名。真如不是真如,是假名。这个道理你一定懂。

  所以我们在一切相法当中,只要你不执著,法法皆真如。问题就在你执著,为什么要执著?因为我们有惑、有业,所以他就执著了。没惑没业了自然不执著了,我们大般若经六百卷,也是从色声香味触开始,一直到佛的菩提佛果,都是讲“不住”。就讲这个意思,翻来覆去,讲空都讲了二十个空。一层一层的不同。现在我们是浓缩了,缩成金刚经。才三十二段,一段一段的,单举一个做好事,帮助别人,施舍给人东西,但你施舍给人东西,没有一个能感觉的。能施者我是能布施的,还有一个受施者,还有中间有一个施的东西物质,这三样东西之中,这叫三轮体空,空还有边际吗?所以心一不执著,这功德就大了,无边无际。

  可菩萨终日在布施,不见众生相。像禅堂的师父,终日的参,参什么呢?参真理。什么是真理?性空就是真理。所以禅堂上面都有一个匾:“此地选佛场”。这个地方是选佛的地方。谁要见性空了,谁就成佛了。此是选佛场,心空及地归。你心空了吗?空了你就成就了。

  各个经论都是这样说,因此,在你遇到任何事物,都应当如是观。所以菩萨在行布施的时候,不作布施相。就是不执著,忘我,没有能施的。忘物,没有能施的物质,没有能施的东西。忘受施者,无有能施,无有受施,无有所施之物,这三种叫三轮体空,就是一切无住。这种行布施的,不可思议。修行也如是,没有我一个能修行的人,没有所修的法。没有能修所修,也没有个成就,也没有个什么不成就。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