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达真堪布:《现观庄严论》讲记十九


 2018/9/12    下载DOC文档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现观庄严智度窍诀论》。全论分四部分,今天讲

  甲三、论义分二(乙一、造论分支;乙二、所造正论)

  乙二、所造正论分三部分

  丙一、今天是针对欣乐广讲者之八现观分类分:

  丁二、广讲彼等之义 分三个

  戊一、广讲所抉择之三智分三部分

  己二、(广讲能得之道智)可分为二:一、道智之支分;二、道智之整体。

  庚二、(道智之整体或能依道智之特征)可分为三:一、声闻之道智;二、缘觉之道智;三、菩萨之道智。

  辛二、(缘觉之道智)可分为三个:一、行者所依之特征;二、所行道之本体;三、道智之因法——顺抉择分。

  壬一、(行者所依之特征)可分为二:一、特征主体;二、遣除疑惑。

  癸一、(特征主体):

  由于是依凭发愿之力与因缘而证悟菩提的依缘证悟,也即在最后有际不观待其他阿阇黎而独自成就,因而称之为独觉。

  这里主要讲的是缘觉的境界。菩萨要通达缘觉的境界,缘觉所通达的一切法相。同时,他也要把缘觉所证的现观视为空性,以这种无缘的方式来缘取。

  为什么?第一,为了摄受缘觉种姓的众生。很多众生只追求缘觉的境界,具足这种根基。对于菩萨来讲,只要有一点机会,都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众生。菩萨有时候也需要度化这种种姓的众生,所以要通达缘觉所通达的一切法相。否则,就无法摄受。

  第二,他要通达缘觉所通达的这些法相,如此他可以进一步去超越这种境界。菩萨相续中的现观,与普通的缘觉的境界是不一样的,是以三种殊胜来摄持、以无缘的方式来缘取缘觉的境界和智慧。

  缘觉有麟角喻独觉和部行独觉两种。他在最后有际(即轮回的最后一次,之后再也不会轮回)的时候,要示现成就。但是示现成就的方式,是不靠他力,不靠善知识的教授,通过自己的觉悟获得成就。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与因地的时候有关系。比如说麟角喻独觉会发三种愿,都是比较特殊的。

  第一种愿:他要经过一百个大劫的修行,在这个过程中要积累很多资粮,到最后有际的时候,他发愿来世投生到没有佛、阿罗汉的地方。

  第二发愿,在最后的时候不依靠善知识,不靠他利,通过自证,自己的觉悟去获得究竟的成就。从大乘的角度去分析,是不究竟的,但他认为是究竟的。

  第三种愿,他也会利益众生,帮助他人,但是不通过语言、词句,而是通过身体的各种表现,示现神变,以身教让众生明白所表达的意义,让有缘众生了知四谛十二缘起这样等等甚深的道理,不靠言教。

  他会发这三种愿,而后死去,投生到佛不出世的地方,不依他力而成就。

  有些讲义里说投生到佛不出世的地方,这种说法不太严谨。主要是理解为投身到佛、阿罗汉不在的地方。若说投生到佛不出世的地方,会违背一些教理,因为佛经里很多讲过佛在世的时候有些独觉佛利益了很多众生。如果佛在、阿罗汉在,他们也可以帮助、利益众生,但他们认为作用也不大,所以会在因地时如此发愿。他们去佛与阿罗汉都不具足的地方,帮助利益他人。

  其实这个愿是很殊胜的。现在很多人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哪个道场大,哪里善知识多,出家人多,就往哪里钻。不知这种人是为了贪图享受还是为了什么?如果有能力,应该退出来,到出家人、善知识不具足,甚至他们不去的地方利益帮助他人,这样更有意义。

  第二个发愿是不靠善知识,但不是先前,而是在最后有际的时候,不靠他力,就是不靠善知识的意思,不靠善知识的教授。这也是比较特别的愿。因为一般补特伽罗都是要靠善知识的教授获得各自所求的成就,但是独觉佛在因地的时候发愿最后有际的时候不靠善知识。

  以前印度有很多尸陀林,藏地也有很多天葬台。他们一到这些地方,看到死人的骨头、头发,他就观察这些骨头、头发是怎么来的,都是老和死当中产生的。那么老和死是怎么来的?生是怎么来的?这样逆势修行十二缘起,一步一步往前推,推到最后发现原来根是无明,以自己的悟性以及之前在漫长的时间里修行的善根、慧根,自证,对治、遣除无明,通过自己的悟性,以自证而了知诸法的究竟实相,遣除无明,获得成就。对于诸法的究竟实相,他证悟了人无我,在这个基础上证悟了一部分法无我,他是这样的证悟。

  从大乘的角度去分析,他没有达到诸法的究竟实相,但从他自己的角度来讲,获得了究竟的实相,去除了无明,但是还有一部分法无我没有证悟,所以他的所断和所证没有圆满。他最后以这种方式自证,逆势修行十二缘起而成就。

  第三个愿,他帮助他人、利益众生的时候是不靠语言的,只靠一些神通。世间人都喜欢神通、相信神通,他主要是以神通、神变传法,让众生不得不信。

  有这样一个关于独觉佛的公案。一对夫妇老来得子,非常欢喜,认为自己无后顾之忧了,老了也有人照顾。有一天一位独觉佛来化缘,这对老夫妇非常虔诚地供养了他。接受供养后,他对老夫妇说:你们有什么心愿可以跟我说,我可以满你们的心愿(独觉佛也不是不说话,但他传法主要不是靠语言的)。夫妇说,我们没有别的心愿,只想安度一个快乐的晚年。独觉佛问,你们家里是不是生了个孩子?是啊!我们年轻时无子,幸运的是老来得子。独觉佛没有过多的言语,只要求夫妇把孩子抱过来看看。

  夫妇俩没有过多地考虑,就把孩子抱来给独觉佛。独觉佛接过孩子就扔到了旁边的河里。见此情景,老夫妇气愤之极,正想要报复独觉佛时,河里冒出了一股烟,上面出现了孩子,对老夫妇说,因为你们今天供养了独觉佛,得独觉佛加持,我们之间的缘已经了了,我走了,你们可以过一个快乐的晚年了。然后就不见了。

  独觉佛就是以这种方式度化世人,这只是其中一种情况,其他还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主要是不用语言,因为很多是语言无法表达的。我们苦口婆心讲了这么多年的法,但也没有真正利益到谁,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开悟的人,太劳神费力。独觉佛明白言教不如身教,仅仅是口头上讲也不行,应该示现神通。于是,他在因地就如此发愿,果地的时候不用语言来传法,而以神通度化众生。

  独觉佛在百劫当中圆满积累资粮,继而修习诸善巧之处——蕴、界、处、谛、缘起、处与非处六法,最终如同在因地时发愿一般,在无有诸佛与声闻之刹土,一般以欲界的身份获得成就。主要是在人间,以三洲士夫(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货洲)的身份。

  于尸陀林间依靠厌离心之因缘而圆满五道,在尸陀林看见头发、骨头生起出离心,逆势修行十二缘起,然后获得成就,在一座上圆满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修道,获证无学道果位并独身居住的,为麟角喻独觉。麟角喻独觉一个人独身居住,犹如麒麟的头上孤零零地只有一只角,比喻他独自一人这样成就。麦彭仁波切的观点是这样的。

  还有一种是部行独觉,在百劫的三分之二或三分之一的过程中积累资粮,从而获证见道以下的境界,后世经历其余之道而获得果位,并有伴侣同住的,为部行独觉。跟麟角喻独觉不同,部行独觉是有伴侣的,有的论典里记载几百个部行独觉在一起。

  部行独觉也是以无声的身神变来演说正法的,这方面两种独觉一样。在因地的时候有些不同,积累资粮的过程有长短的差别。果地的时候一个是有修行伴侣的,很多独觉在一起;另一个没有伴侣而独居,其他没有什么区别。

  三乘的种姓都分决定和不决定两种。决定种姓的,刚开始就进入缘觉乘,因地的时候修法和声闻是差不多的,没有太大的区别,发愿时间的长短不一样,发了一些特殊的愿,其他方面跟声闻是一样的。不决定种姓的,起初进入声闻道,后来一些因缘具足,再进入缘觉乘。菩萨也是一样,决定种姓的刚开始对菩萨乘生起信心,进入菩萨乘。不决定种姓的是先进入声闻乘或缘觉乘,后来具足了一些因缘,再进入菩萨乘。

  自觉自证故 亦不依他教

  是故当宣说 麟喻智甚深

  经中以“诸药叉等言词咒句……犹可了知,大德善现……以种种言词显示……竟不能解……” 、“宣说甚深极甚深言教”、“独自现证”等等所要阐释的就是:独觉的修道者补特伽罗是自然觉悟的。在最后有际的时候没有依靠善知识,叫自然觉悟。换言之,具备证悟一个半无我智慧的两种独觉,他的所证是一个半无我。他证悟了人无我,从这个角度讲与声闻是没有区别,他还证悟了一部分法无我,比如外境,对细微的极微尘都了知空性,只知道外境不存在,但是不知道有境也不存在。他只知道物质不存在,是空性的,但是不知道精神也是不存在,也是空性的。

  他与大乘的唯识宗是有区别的,唯识宗承许的是远离能取所取的自证自明的刹那心,而对于有境的心,独觉没有证悟空性。

  有些人疑惑:是不是与大乘的唯识宗没有区别了?大乘唯识宗承许的是远离能取所取的自证自明的刹那心,是有区别的。两种独觉,一个叫麟角喻独觉,一个是部行独觉。

  自己证悟甚深之道的,既不需要依靠他众对自己进行教授,也不需要传授于他众,因而其所证悟的境界——麟角喻智慧,是深于声闻之智的。他不需要善知识的教授,自己在传法与利益众生的时候也不需要言语。

  偈颂里,智甚深,他的智慧甚深。甚深的意思,第一,他所证悟的境界甚深。为什么呢?他证悟的境界,如果与声闻相比较是很甚深的,因为声闻只证悟了人无我,其他的法没有证悟空性。但是独觉证悟了一部分法无我,比如外境、物质彻底证悟空性,所以他的境界、现观是甚深的。很多甚深的法义通过语言难以表达传授,他利益众生的时候,传法的方式选择了通过身,也可以说是密宗里讲的持明表示传,持明表示传也是通过一些动作,以及神通,总之是不用语言的。所以,传授的方式也是比较甚深的。一个是获得的境界甚深,一个是传授的方法甚深,应该从这两个角度去理解。

  这样一讲,某些人会产生疑惑。如果有人提出质疑:这样一来,独觉之智就成为无因之法,因为他是自然觉悟的,如果他是自然觉悟的肯定不靠因缘。

  答复:不是不靠因。在因地的时候,他在那么漫长时间里积累资粮,怎么会没有因?最后有际的时候,他到尸陀林间,逆势修十二缘起,最后以自证的方式获得了成就,不是无因之法,而是有因之法。

  还有这样的疑惑:既然是自然觉悟的智慧,就应当是无因之法,那么道之修持就不合情理,那修行就没有意义了。在一百个大劫中积累了资粮,这些都是没有意义,因为他是自然觉悟。

  答复:不是,他最后是自证的,没有靠善知识的教授,但是他之前在无数劫当中积累的资粮是有意义的,修道是有利益的。他的愿为什么能实现?也是靠之前的修行,积累资粮的力量。如果之前没有这样积累资粮,那么发的愿也没有用。就像凡夫发愿一样,我今天要买个彩票,要中一千万,我就可以捐出八百万建设寺院,这都是贪心。

  我以前也讲过这个事,真有这样发愿的。我告诉他:第一,我们建设寺院不需要靠你中奖,第二真正中奖了一千万,你能捐出来八百万吗?这是不可能的事。人都是会变的,这都是没有意义的。独觉佛也是一样,在因地,如果没有在漫长过程的积累资粮,他发愿也没有用处,都是空愿,不可能成就。我们也是如此,发愿要靠积累资粮的,积累资粮越多,愿就实现得越快,只发愿是没有用的。

  第三个疑问:既然如此,那么不经过修道仍然可以现前证悟?

  并非如此。他之前积累过资粮,也发过愿。以他发的愿,所以他最后不靠善知识的教授,以自证的方式证悟,不是不经过修道现前证悟的。

  答复:如果不依靠堪忍甚深之义的道般若,寂灭所缘诸边之智就无法现前(这是大乘的境界)。因为这种智慧已经被客尘所遮障而不能显现的缘故。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德相。”是都有,但是没有用,已经被客尘所遮障而不能显现的缘故。所以都是要通过修道、积累资粮的。

  其实,不要说是大乘依随与法性真如无二无别的究竟自证之智,即使是以小乘道所获证的,声闻缘觉所获证的暂时的成就和智慧,只是清净了相应障垢的真如,也需要依靠堪忍断除实有之见的片面空性之义,或者心智所能触及的般若之理所包含的力量。

  不是远离八边戏论的空性,但也是证悟空性的。哪怕独觉所证的一个半无我,也是凭借往昔修持之因,而在最后有际成就的。没有之前的基础,最后也不可能成就。虽然没有他众的教授,但只有以这样的方式证悟,才能够以理服人。

  癸二、(遣除疑惑):

  若谁于何义 欲闻如何说

  于彼彼彼义 无声如是现

  如果有人提出质疑:无声与宣说佛法是完全背离的,既然独觉不发音声,又怎么宣说佛法呢?传法还能不靠语言?

  回答:如果根据众生各自的意乐,补特伽罗谁对于所宣的何种义理,具有想听闻其如何阐说的欲望,独觉便向所调化的彼彼诸人,宣说彼彼之义。虽然在宣说过程中无有能诠之音声以及词句,但独觉却能使对方现见自己身神变的形态变化,从而以身体语言来阐说佛法。这些显现,是依靠发愿所致的。

  因地的时候发愿了,他也在漫长的过程中积累资粮,最后有际的时候成就了。如愿以偿,不用靠语言,可以以身神变的形态变化来传授佛法。有缘众生能了知想了知的义理,获得可获得的成就,达成这样的目标就可以了。

  对于我们来说一点不意外。密宗里讲的持明表示传,历代传承祖师们大部分通过持明表示传成就的、见性的。但是对某些人来说有点意外。他为什么能这样?这与他所发的愿有关系的。

  最后成佛的时候也是,佛的事业任运自成,为什么呢?佛是没有任何分别念的,没有想去利益众生、帮助他人这些想法,但都是自然而然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众生的善根、福德到位了,他就会示现,就会利益众生,为什么呢?这与他在因地发的愿有关。他就发这样的愿,到时不需要分别念就能办到。

  壬二、(所行道之本体):

  远所取分别 未离能取故

  当知由所依 摄为麟喻道

  对于如梦如幻的现象,虽然能了达所现外境之本体不可成立,但在能取方面却并未遮破显现。

  为什么说如梦如幻?是用来作比喻的,比喻一切法都是显而无自性的,不能完全理解成如梦幻一般。梦幻是世俗谛上也不存在,而显现是在世俗谛上存在的,但是为什么用梦幻比喻?梦幻是显而无自性的,同样一切法也是显而无自性的——显现上有本体上没有,相上有本体无。用幻和梦作比喻,说明显而无自性这个特征。

  了知物质都不可得,不是实有的、空性的,都证悟了空性。能取是有境、精神,但在能取方面却并未遮破显现,没有证悟空性。

  其真实之道是:因为证达了外境无有自性,所以远离了对所取外境的耽执分别。但又因尚未证达内识之自性不存在,所以未能远离对有境诸识之能取实有耽执。其实外境和有境都不存在,都是观待之法,但是他没有这种觉悟,他的境界、智慧就是这样。

  依靠此道的法基——独觉种姓之差别:我们应当了知,由所依身份尤其超胜于声闻,但又逊色于通达大乘之种姓的中根种姓者之现证,便可以真正地含摄麟喻道之智慧。

  独觉的证悟比声闻高,但是比菩萨低,大乘所证悟的很多境界他都没有达到,所以不是上等种姓,但也不是下等种姓,而是中等种姓的现证。

  此处讲的是独觉佛的境界。讲菩萨的境界时,为什么还讲独觉的境界呢?因为菩萨要将轮涅一切法视为空,或轮涅一切法以三种殊胜来修持,把这些境界,包括阿罗汉、独觉佛、菩萨自己的境界乃至佛的境界都要视为空性,都要以无缘的方式去缘取、修持。所以,此处要讲缘觉的现证。菩萨的境界是远离一切边戏的,他要断除一切分别念,所以他相续中的缘觉道也是远离八边戏论的真理。

  壬三、(道智之因法——顺抉择分):

  开阐假法性 无违相为暖

  顶由达色等 无灭等所显

  道智之因法包括:

  (一)加行道之暖位。经中所说的因缘于四谛而不舍离增益,或者不舍离世俗名言中仅有之假立,或者不舍离假立之理,而开阐一切假立与胜义中不可诠说的,不超离于法界的法性无有违背之相,就是了知独觉道的加行道暖位。色等一切法都不是实有的,都是以分别心假立的。这种假立,在名言中是以分别念假立的,跟法性、空性是不相违,是一味一体。

  (二)加行道之顶位。是由通达因色法等诸外境不存在,所以无减无增等等的特征来加以开显诠释的。色等一切外境都不存在,自性空性是不增不减、不来不去的。

  忍由内空等 不执色等故

  色等无生等 相为第一法

  (三)加行道之忍位。宣说为了遮遣执著于内外等种种法的内空等十八空性之类的,由通达所断色等诸法了不可得而绝不耽执,故为加行道之忍位。内空、外空、空空等中观里讲了十六种、二十种空性。法和法性是以无二无别、一味一体的方式修行,都不执着。

  (四)加行道之胜法位。色等外境无有生、灭、住等相,即为能决定出生涅槃道的世第一法。色等一切法都是远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以这种方式行持。

  以上共讲了四种加行道——暖位、顶位、忍位、胜法位。加行道是见道之因,也叫抉择分。“抉择”是见道,“分”是因的意思,见道之因。

  这一切声缘之道直接所宣说的,是大乘之道;而间接所宣说的,则是各自之所证。

  辛三、(菩萨之道智)可分为二:一、见道之道智;二、修道之道智。

  壬一、(见道之道智)可分为二:一、略说本体;二、广说修持之相。

  下面要说大乘的见道了。加行道的最后一个阶段是胜法位,从世间的角度讲是最高的境界、最殊胜的法,紧接着产生的就是见道,不是世间,而是出世间了。很多人都说世间出世间,见道才是真正的出世间,之前还是世间的。从见道开始,菩萨的相续中产生了真正的胜义菩提心,之前没有胜义菩提心,即使有也是相似的,不是真正的。胜义菩提心的最低界限是见道(一地)。见道是现证诸法的究竟实相——大空性,以前从未见过,是第一次现量见到诸法的究竟实相。

  癸一、(略说本体):

  由谛与谛上 忍智四刹那

  说此道相智 见道具功德

  在世第一法之后,紧接着的便是以与无缘三摩地与智慧相应,而现见法性真谛的见道,第一次见到法性真谛。此时是无缘三摩地(禅定),不是有缘,跟智慧是相应的,即寂止和胜观双运的大禅定。

  接着讲见道的所依。

  三洲士夫、女人以及欲界天众均可。

  身之所依:以什么样的身份可以获得见道?按小乘的观点,欲界属于三洲之众生——南瞻部洲、西牛货洲、东胜神洲的男女部分,以及欲界的四大天王可以获得见道。

  麦彭仁波切在讲义中讲的跟小乘的观点是一致的。但是大乘的《宝积经》讲饿鬼、天道众生都来听佛传讲的法,都现证了诸法的究竟实相、真如。所以不仅仅是欲界的众生,其他界的众生也可以成为见道的法器。

  心之所依:静虑六地均可。获得见道要靠禅定,没有禅定的功夫是不可能获得见道。可以依靠六种禅定之心,这都属于色界的心,必须靠色界的禅定才可以获得见道。

  初禅分三:

  第一,初禅前位之定。它不是真正的初禅状态,是初禅之因,但是依靠这个也是可以见道的,这种禅定的状态也特别合适,不强也不弱。菩萨可以靠这种心态、禅定获得见道。

  第二,初分正禅,这是初禅初步的状态,菩萨依靠这种禅定也可以获得见道。

  第三,初禅,是真正的正禅,也可以获得见道。菩萨是属于欲界的人,但是靠色界的心——禅定,可以获得见道。

  第四,二禅的殊胜正禅。

  第五,三禅的殊胜正禅。

  第六,四禅的殊胜正禅。

  以上讲的也叫四禅六地,依靠这六种禅定地可以获得见道。也有属于欲界的禅定,但靠欲界的禅定是不能见道的。

  由不惧怕有漏二谛与无漏二谛之四谛的忍、智刹那,包括现证法性[法智忍、法智] 以及现证法性所产生的类证[类智忍、类智]四相所组成的道相智此阶段——见道,具有不退转等此生功德,以及能忆念生生世世等他世功德,此处即承许为忍、智十六心刹那。

  四个刹那——法忍、法智、类忍、类智。现证发心的有法忍和法智,现证发心产生的有类忍和类智。此四个刹那(四种智慧)所组成的道相智此阶段——见道。四个刹那又可以分成十六刹那,这样的现证状态叫见道。

  此时获得了很多功德,但在此处没有讲太多,而在《入中论》、《十地经》里有详细讲解。

  何为忍智十六刹那呢?接下来讲十六种刹那智慧。

  见苦谛的四个刹那:苦法忍、苦法智、苦类忍、苦类智;

  见集谛的四个刹那:集法忍、集法智、集类忍、集类智;

  见灭谛的四个刹那:灭法忍、灭法智、灭类忍、灭类智;

  见道谛的四个刹那:道法忍、道法智、道类忍、道类智。

  以上所述,即为所承许的十六刹那。

  关于十六刹那,虽然也有“在前前生起之后,后后以其为对境并加以了达”等等众多观点,但一般说来,对欲界所摄之法现见四谛,就称之为法忍、法智;对上二界(色界和无色界)所摄之法现见四谛,就称之为类忍、类智。

  所谓“忍”就是法忍和法智,是指作为现证诸谛对治的无间道无漏智慧;所谓“智”,也是类忍和类智,则是指现证诸谛的解脱道无漏智慧。

  类忍和类智,也有无间道和解脱道两个阶段。讲义中的“前前生起,后后以其为对境加以了达”,对此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首先,《俱舍论》里讲,见道共有十六刹那,其最后一个刹那属于修道,之前十五个才是真正的见道。现证苦谛的时候,有四个刹那——法忍、法智和类忍、类智。法忍和法智是属于欲界的,类忍和类智属于色界和无色界。

  先是证悟欲界的苦谛,属于欲界的苦谛有两个——无间道和解脱道。什么是无间道?就是他正在断所断时,他有自己的所断,此时的智慧叫无间道。第二个刹那,他战胜了违品,此时是解脱道。第一个阶段是正在断所断的时候,叫无间道;第二个阶段是已断,战胜了违品,叫解脱道。

  同样,上二界——色界和无色界现证苦谛时,第一刹那,正在断所断的时候,叫类忍;他战胜了违品时,叫类智。这也是无间道和解脱道。这样,欲界有法忍和法智,法忍是无间道,法智是解脱道。欲界也有类忍和类智,类忍是无间道,类智是解脱道。

  苦谛有四个刹那的智慧——法忍、法智、类忍和类智。集谛、灭谛、道谛也一样,各有四个刹那智慧。最后的道类智属于修道,不是见道。以上是小乘《俱舍论》里的观点。

  第二种是大乘《阿毗达磨》的观点,跟《俱舍论》的观点不同。大乘认为现证苦谛时,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地的苦谛同一时间见,是没有次第的,一刹那当中洞悉所有的苦谛。他正在断所断的时候,这种智慧叫法忍,是无间道。他战胜了违品,叫法智,是解脱道。

  类忍的对境是前面的法忍和法智,其智慧是了知究竟成就的因。把类忍作为对境,这个有境叫忍智。按他们的观点,有无间道、解脱道以及殊胜道。最后的类忍和类智属于殊胜道,是把前面的见解、境界持续和稳固的阶段。无间道是断所断的时候,解脱道是战胜了违品,殊胜道是持续这种状态,是稳固的阶段,这样分三个。

  大乘《中观六十颂》里龙树菩萨的观点,了知诸法的真谛,是不可分别的。月称菩萨在《注释》里也讲了,大乘见道是一刹那,不能分类的,没有其他刹那。这是龙树菩萨和月称论师的观点。

  弥勒菩萨和无著菩萨的观点,如《现观庄严论》里讲了十六种刹那的智慧。法忍、法智、类忍、类智,每一个苦谛、集谛、灭谛、道谛都分四个,总共有十六个刹那的智慧。看似他们的观点有一些冲突、矛盾,实际并非如此。

  龙树菩萨认为大乘见道只有一刹那,不能分别。弥勒菩萨和无著菩萨讲了大乘分十六种刹那的分类。而龙钦巴大师在《如意宝藏论》里讲,其实本体有四个刹那,从反体的角度分有十六种刹那。

  龙树菩萨和月称论师认为,第一次见道,也叫新见诸法究竟的实相——大空性,从对境大空性的角度来讲是如同虚空一样不可以分割的,从这个角度讲是一个刹那。大乘的《阿毗达磨》观点是苦、集、灭、道四谛是在同一时间见,是分刹那的,法忍、法智、类忍、类智的分别是有的,但这是从有境的角度分的,而从对境的角度是不可分的。这些刹那都是新见诸法究竟实相——大空性,从这个角度讲是一个刹那。

  如果从有境的角度也不做分类,就有很多过患,这样一来,无间道和解脱道都成为一体的了,正断所断、已断所断的两个智慧也是一体的了。无间道和解脱道还是要分开的。还有获得灭谛要靠道谛,如果不分开,就有获得灭谛也不用靠道谛的过患。

  如果从有境的角度不做分类,一个人安住在证悟大空性的觉悟当中,时间很长,这样一来,有境没有任何变化,他的境界也无法提升。所以从有境的角度讲还是要做分类的,从对境大空性的角度讲是不能做分类的,这些刹那都是新见诸法的究竟实相,每个阶段都有自己不同的作用,只是分了几个阶段而已,但不是入定,而是出定分类的,入定肯定不会分类的,但都是新见诸法的究竟实相,从这个角度讲就是一个刹那。龙树菩萨、月称菩萨、弥勒菩萨、无著菩萨等大德们的观点也是可以圆融一致的。以上简单讲了不同的观点。

  另外,虽然还有“此等十六刹那是依次生起”,或“同时生起”等各执一词的一些说法。

  按《俱舍论》阿毗达磨的观点,这些刹那是有次第生的,有前后顺序。但是按大乘的观点,无论是弥勒菩萨还是月称菩萨的观点都一样,认为没有前后次序,是同时生起。

  麦彭仁波切的观点,跟《俱舍论》的观点有点接近。只有以现证诸法无实义的智慧,在成事刹那间,即能圆满现证三界之四谛法性。只是从反体的角度,才分别安立了十六刹那。麦彭仁波切认为,这样的观点才是符合情理的。四谛是在一个成事刹那中同时现证了,从这个角度就是一个刹那。尤其对于现见诸法空性离戏的大乘宗派而言,这种解释方式可以说是最无懈可击的。

  从大乘角度讲,肯定是同一时间,不能有分别,现证四谛时就是如此。这样来看,只有一个刹那——成事刹那,不是时际刹那。但十六种智慧是从反体角度分,不是从自体分。这是麦彭仁波切的观点。而龙钦巴大师是从自体的角度分是四个,从反体分是十六个。

  不过,对于抱持四谛之相的有戏智慧而言,也存在着苦谛、苦谛之因——集谛,苦谛灭尽之灭谛,以及道谛的次序,都是按照固定顺序而生起的,以及圆满现见四谛之事。

  小乘还是执着痛苦、无常、无我、不净四谛十六行相是有戏论的智慧,对小乘而言都是按照固定顺序而生起的,是可以有次第的,是分别念的范畴。但大乘是不可以的。

  见道有十六种刹那,是从自体角度分类,还是从反体角度分类?这十六种刹那是如何安立的?都进行了讲解。此处我们讲了《俱舍论》、大乘《阿毗达磨》、龙树菩萨和月称菩萨、弥勒菩萨和无著菩萨、龙钦巴大士、麦彭仁波切的不同观点。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8年7月11日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