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方海权:如何布施使我们获大福力和智慧


 2018/3/10    下载DOC文档    

  《金刚经》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佛祖对我们说:布施心不能住于相上,若住于相上,则生骄妄心,若有骄妄的心,那就失去布施的大功德。

  而我们行于布施,无非是做点小小的功德,来回归我们的自性。乃至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波罗密。所有的行门都不去住于相,行了六波罗密都不住于相,目的就是回归本来的面目,回归俺的故乡,回归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那就是众生的自性,如来的德性。

  因为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徳性,只因妄想执着,种种的烦恼惑,见惑,思惑,无明惑而造成了迷失自性,形成了有六道轮回。

  所以,如今我们作布施。或时是财施,或时以法施与众生,或时是安慰众生的心叫无畏施,使众生心不惊畏。所以种种的布施,最终的目的是舍去我们的烦恼,舍去我们的贪念。而不是我执着布施,我要得到人天福报。

  若是有所得就自然有所失。若是有所得即有烦恼诞生。所以众生修学佛法,一定要明白,明白《金刚经》佛祖说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四摄法,六波罗密之法都教我们这心不住于相。

  心若是住相,你就未能回归自性中去。我,人,众生,寿者相的存在,自然烦恼就存在,故乡就去不了。

  所以,众生的念头必须是清净的。若心清净,即佛土净,众生舍去了种种的相,回归自我,回归自性极乐,令自性的心无住于相。而极乐世界的相是法相,法界相,而不是形相,有形的相。

  佛祖说: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议,福德非常大。而我们学习佛法的人,不但无住相布施,也应无住相持戒,无住相忍辱,无住相精进,无住相禅定,乃至无住相的智慧。

  有时我们能做到忍辱。但是,很多人忍辱了之后都是着相。会时不时说起,某一次我忍辱力非常好,曾有谁对我怎样屈辱了,而我无所谓。受众生的批评,受众生的诽谤,我心无所着。他不断地赞扬自己无所执着,实际就是有所着,若是心无所着,真正的做到忍辱了,是不住于相的。

  精进也是一样的,好多人学习佛法很认真。但是念念无办法放弃、舍去、放下自己能精进的心。总说:我一天修学了多少,做了多少的好事。而不明白当你永远记得,即是记住了相。这相记住了,就无变断烦恼。

  精进也是为了断烦恼,忍辱也是为了断烦恼,乃至禅定也是为了断烦恼。断烦恼了你就真的得到大智慧,叫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是大智慧,目的在哪,就是断除烦恼。所以断除烦恼是最大的智慧。

  佛祖略举了教人布施,不住相布施,目的也是为了使我们断除所有的烦恼,令心能安乐、清净。当心能够清净,能够安乐。极乐世界不等于要等到命终才能到达。而现前当下就是极乐。

  佛法是当下的佛法,并非未来的佛法。因而经中教导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不住于我有去布施,有去持戒,我能忍辱,我很精进,我有禅定力量,我智慧很大,这样就错了。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包括我们在持咒,诵经,念佛时候也必须学习心无所住。

  我们无非所有的修学都是回归本来的面目,叫做回观返照。回观返照目的就是为了入佛知见。所以佛祖在《法华经》说到佛以一大事因缘,降生于世。就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佛祖出世目的就是欲令众生与之一样成佛。极乐世界的诞生也是为了接引众生来成佛。

  众生心若能清净,即心不住于相,心若不住于相,心就自然清净。

  故此,必须舍去我一个骄妄的心。《地藏经》教我们必须用一个低下的心去奉献众生。

  我们修学佛法的人,就必须修学持戒修福。若在持戒修福的前提下,来修学佛法,善根是无穷无尽。做好自我,以身言教,使大家人都来学习佛法。

  以我们这种持戒修学的心来进入佛的大乘佛法,就非常快的能够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以及寿者相。而入佛知见,得到明心见性。

  而这个心,不取于法。佛对我我们说:法善应舍,何况非法。

  所以修学佛法的人是修好自我,而不是带着有色眼镜去观众生,去测度众生,众生是不需要你来测度的。因为你本身就是一凡夫俗子,自己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所以我们猛猛提起修行的心,精进的心来修学佛法。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