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梦斋山人:学做人时更要学作佛


 2017/12/14    下载DOC文档    

  究其人间佛教和人间净土的思想根源,皆是来源于原始的南传小乘佛教思想。因佛陀五时说法,初讲华严经只有菩萨能听懂,二乘和凡夫听不懂。佛陀这才二转法论讲四阿含经,说苦、集、灭、道四圣谛和十二因缘,让众生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佛陀讲五乘教法的人天善法,是作为出世的基础,那是不究竟的。如今的人间佛教和人间净土思想,有些观点已经滑落到人天善法。

  这么讲不是反对人间佛教和人间净土,是说我们要立足于世间,但不是停留在世间,要把人间佛教和极乐净土相互圆融起来,二者和则为美,离则两败。念佛求生极乐净土一法,是佛陀给末法众生一个救命圈,如果弘法利生的法师们,稍有不慎把这个救生圈弄没了,这个责任可不小啊。另一方面由人间净土而引起的做人和成佛混淆一谈。净土行人常说“人成即佛成”此话好像不无道理,但是按佛法思维便有不妥。佛住世时说五乘教法,以世法为铺垫,以出世法 为究竟。五乘教法相连一而贯之,不可分割。只谈世法不说出世法,是不解佛理断章取义,其损害佛法系统性、完整性。

  观经浄业三福一体而三用便是明证。若只修世福不修戒行二福,爱乐魔界之乡不能解脱,人做好就能成佛吗?人没有做好就不能成佛吗?只学做人不学做佛,不发菩提心不能成佛!既学做人又学作佛,人虽然没有完全做好,但出离心切发愿求生西方而修福可以成佛。看来成佛关键在于发菩提心和断烦恼,而不是以人格标准衡量。“人成即佛成”其义指不舍色身世间,明心见性大开圆解无明断尽顿证菩提之人。浄业行人不可误解。把人格佛格混为一谈而害己害人。

  观经所说下辈三品往生者都是罪人。临终一念具足信愿亦可生净土,若按人格来衡量这些人都是不及格的。再给诸君五百世能否把人做好吗?哪个敢保证把五戒十善满分?不得满分就不能成佛吗?劝君学做人时更要学作佛,人格代替不了佛格,做人作佛同时并举方是正道。

  最近几年佛教圈内,有两种思想流传很广。一是人间佛教思想,二是移民净土思想。人间佛教的思想,最早来源于太虚大师,后又经印顺法师和星云大师等大僧高德弘扬,得以广泛的传播。移民净土的思想,早在净土三经中,佛陀就三番五次的劝说众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不过现在改个名词罢了。

  最近看了几篇论文,不难看出这两种思想有争议的地方。提倡人间佛教者,列举了很多论据来说明。如佛陀是在人间降生、出家学道、成佛转法论渡众生,是在人间示现涅槃。曾经有人问山人:修净土宗的人,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这与教下和禅宗提倡的把握当下,修四摄六度的人间佛教思想是否矛盾?我说不矛盾。净土行人发愿往生极乐,是立足于世间这个基本点。看跳水运动员跳水,要有一块板,如果没有这块板,在好的运动员也跳不起来。又如荷花,只有在污泥浊水中,才能茂盛成长。

  红尘滚滚的世间,就是这块板,就是污泥浊水。没有世间法,哪有出世间法呢?现在有讲南传佛教的法师,对净土宗是不太认可的。这也不足为怪,因为南传佛教是以四阿含经为基础的。在四阿含经中,佛陀没有讲到第八识,也没有讲到极乐世界。只是讲缘起性空,让众生认识到世间苦空、无常、无我,修四圣缔法而出离三界。其实念佛一法,佛陀早在初转法论讲华严讲时就讲到了:众生多劫受苦,为不遇佛名故。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不得闻佛名。你看,这是原经摘录。

  佛陀在法华经说:三界苦空,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又在遗教三经和净土五经中说:国土危脆,五痛五烧。我们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好事。佛陀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示现给我们看了。要想在娑婆世界成佛,就得断尽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灭二死(分段生死、变异生死),破尽四十二品无明,才得证佛果。这的确很难,所以龙树菩萨说通途法门修行是难行道。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