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为自己着想是苦因;为众生着想则是乐源


 2017/12/13    下载DOC文档    

  菩萨就是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奉献自我,以此来完成我们的终极目标──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慈爱他人就是慈爱自己,因而让他人也能喜欢自己、尊敬自己。如果真正地爱自己,就要增加自己的慈悲心、充实自己,并将这份内涵影响他人,让他人因为我们的道德与慈悲,而亲近我们,这才是真正地爱护自己。我们自己都是未来生命的设计师!

  如果希望能有美妙的色身、丰厚的财富、良好的人缘,甚至无上的智慧等,那麽就从当下开始,以五戒、十善(注4)充实自己、涵养德性吧!持守五戒、十善的当下,也就是利益他人的开始;因为持戒就是积极的慈悲。主动去爱所恨的人我们要主动地去爱所恨的人,用爱、用慈悲去关心敌人;就像母亲赐给我们礼物一样,每一个孩子都是在母亲的慈悲与关爱中,平安、愉快地成长。

  完全的平等才能称之为慈悲;我们要将这样的精神扩大、无限扩大,这就是佛教的慈悲精神。修行的最高阶段,就是四个字「一切随缘」!诸法都不离开因果的轨则,也不离开空无自性的本质;

  生在业流当中的我们,只要让心安住在空性的大自在中,并积极地去恶行善,自然一切无所罣碍。因为对他人的慈悲,而让我们找到自己,也找到体验生命的入口;我执与自私就像隻猛兽,会将我们带进黑暗与恐惧中,让我们长时受苦。学佛,就是要学习「关心众生远超过爱惜自己」。

  为自己著想是苦因;为众生著想则是乐源。因此,请好好地充实菩提心吧!

  佛陀的教育,就是教导孝与敬;当我们将孝敬的实践,达到圆满的境地时,离佛果也就不远了。

  孝顺众生、尊敬众生,就必须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开始,一直到尊敬一切众生都是我的父母,这样,我们的悲心也就圆满了。禅,是体证无我空性的圆满智慧。若能经常修持禅观(注5)、通达法性,就能渐渐生起圆满无我的空性智慧,得大无畏;而体证空性之后,我们的悲心也会渐趋圆满、广大无量!并且能够了知种种善巧方便,切实地利益众生、帮助众生。

  佛陀的学生曾经问佛:「为什麽每个人的命运会不一样?」佛陀说:「因为每个人的心念及行为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命运也就不同。」因此,请大家好好地认识自己,并且经常忏悔;进一步累积善业、利益他人,这样生命将会有不可思议的改变。

  千万不要将快乐建立在现实世间的感情、家庭、金钱与名利上;真正的快乐,是唯有深信因果,并且谨言慎行的人才能拥有;因为道德与良知的双翼将伴随著他,飞过重重险阻,远离恶缘。佛在世时,佛弟子们以佛为师;佛不在世时,佛弟子们则以戒为师。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法师开示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