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南怀瑾:修一切止观,应远离四种相


 2017/8/19    下载DOC文档    

  “因缘相者,谓定资粮。应远离相,复有四种,谓沉相,掉相,乱相,着相。”得定,修一切止观,应远离四种相,就是不应该有的。“沉相”,是一打坐就昏沉,睡眠。“掉相”,是掉举,跳动,好像很清静,突然跳出一个念头来,发觉后又丢掉它。“乱相”,是散乱根本坐不下去。“着相”,即使得到空,得到静,也是“着相”。

  比如说观明点,如有光明点也是着相,连清净相都不着才对。譬如有分别影像的修行,本来要观明点或观佛像,但观不起来,而一个清净相来了,身心非常清净,假如贪图清净而定下去,自以为对了,其实错了,因为这就是“着相”,你被清净相迷走了。这样一来,你的清净专一,定境界之分别影像,离开了主体、觉体,反而不能得定了。所以许多修定的,到了边缘而不能得定,就是因为“着相”了。大家要特别注意,“沉相”、“掉相”、“乱相”、“着相”,这四种相不能住。《金刚经》上的四相(无人相、无我相、无寿者相、无众生相)是大乘菩萨依性体而论的四相,这里的四相是以功用而论的,属于应该远离的。

  “应修习相,当知对治此四种相,何等沉相?谓不守根门,食不知量,初夜后夜,不常悎寤,勤修观行,不正知住,是痴行性。”对治沉、掉、乱、着等四相,要特别注意。出家修行的更要注意,为什么打坐昏沉、不能用功呢?因为“不守根门”,六根不守,也就是身体放逸。所以戒律中的威仪,目不斜视,笑不露齿,就是守根门。哈哈笑就散乱了,所以笑要不露齿,微微笑,眼睛不要东看西看,要守六根根门。最重要的是饮食要知量,病从口入,所以不要贪嘴,很多毛病都是吃出来的。最重要的是守身根,不能漏丹,所以别解脱戒第一条是淫戒。初夜是上半夜,天一黑开始;后夜是下半夜。“不常悎寤”是不勤提正念,贪睡,身心放逸懈怠,不“勤修观行”就是懒性。“不正知住”,因为没有正知性,这属于痴行性,痴的根性太重。

  “耽着睡眠,无巧便慧,恶作俱行,欲勤心观,不曾修习正奢摩他,于奢摩他未为纯善。”贪睡,找理由去睡,说太累了,自己又没有智慧,不懂得调整方法。然后一边出家,心里一边后悔;一边修道,一边生气;一边在这个环境,一边又埋怨讨厌,与烦恼一起来。虽然心想用功一点修止观,但是对正修行之路,修止、修定的方法根本做不到。就算是有一点练习,但在方法上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

  “一向思维奢摩他相,其心惛暗,于胜境界,不乐攀缘。”总是想着修止得定的这个相,结果打起坐来,定还没有定,昏睡暗昧就来了。对于胜妙的境界,并不想进步达到。有些同学就是这样,很喜欢佛学,不过喜欢听听,真要下去修,那就做不到了,这属于痴性,都是愚痴无智慧。像世间的多情人、佛法的愚痴人,都属于昏沉根性种子的人。

  “何等掉相,谓不守根门等四,如前广说,是贪行性,乐不寂静,无厌离心,无巧便慧,太举俱行,如前欲等,不曾修举,于举未善,唯一向修,由于种种随顺掉法,亲里寻等动乱其心。”

  掉举心属于贪心的一种,不喜欢清净的环境,不喜欢定的境界,对于世间贪恋得很。经常碰到有很多朋友说:“学佛的人要离开婆娑世界,我不想,婆娑世界有什么坏?有电灯、冷气,哪一样不好呢?何必到极乐世界呢?那里琉璃为地,地都是平的,没有山爬,不好。”他们对这个世间没有厌离,没有善巧方便的智慧,喜欢胜妙诸欲之乐,没有修过止。“于举未善”,这些都属于散乱心,甚至想到家乡,修行不到几天就想家了,一想到亲朋故里,心就乱了,这属于掉举心,还不属于散乱心。

  ——《瑜伽师地论 声闻地讲录》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