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余莉:为什么现在西医的影响超过了中医?
《鹖冠子》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魏文侯向扁鹊请教:“听说你们兄弟三人都是医生,那么你们三个人哪一个人医术最高明呢?”扁鹊回答说:“我的大哥医术最高明。为什么呢?因为他在病情隐伏未发的时候就可以给以对治,他的名声不出于这个病人之家。我的二哥医术其次,他是在病情刚刚有了一点微小症状的时候就给以对治,他的名声不出于这个病人的巷子。至于我,是在这个人的病势已经很重的时候,我把他的肌肤割开,给他吃上一些有副作用的药,做了很多大手术,最后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大家听了之后就非常地赞叹,说我可以起死复生、妙手回春,所以我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诸侯国。”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了解到,为什么现在西医的影响超过了中医?为什么现在西方管理方式的影响超过了中国的管理方式?中医上有一句话说:“上医治未病不治已病”。真正高明的医生都是防患于未然,按着自然节律、饮食起居教给人养生之道。 古人说,不仅一年有四季,一天也有四季。一天的春是从早晨三点钟开始的,三点钟是立春,春天主生发。意思是说,三点钟春天已经来了,我们就可以起床读书、活动了。五点钟是一天的惊蛰。惊蛰是小动物经过冬眠要恢复活动的时候,这个时候起身锻炼一下身体,比如说打打太极拳、练练八段锦,这些古老的养生方式都是内壮法,它强壮的是内在的五脏六腑,而不仅仅是外在的骨骼肌肉。经过锻炼之后,一身血脉畅通,整天精神都很好。六点钟是一天的春分,春天的一半就要过去了,所以最迟也不能超过六点钟起床。否则,你没有赶上春天的生发季节,春天生得不好,夏天长得就不会很茂盛。 古人的这种养生方式一直到民国初年都保持着。特别是在清朝的时候,清朝的皇太子,早晨三四点钟太监就在门外叫他了,说“鸡鸣即起,勤政爱民”,三四点钟就要起床,锻炼身体、读书了。自从民国以后,我们为了向西方学习,和国际接轨,做了一个最大的改变,就是我们上学、上班、起床的时间越来越靠后了。你说让一个人早晨三点钟起来读书,他觉得是天方夜谭。这叫什么呢?这就叫“积非成是”,把错误的积累多了,人们认为错误的是正常的,反而把正常的认为是不正常的了。 上午的三点钟到九点钟是春天,九点钟到下午的三点钟是夏天,夏天主生长。下午的三点钟到晚上九点钟是秋天,秋天主收,有收获也有收藏的意思,这个时候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否则会影响晚上的睡眠。最好的休息时间就是晚上的九点钟到早晨的三点钟。特别是十一点到一点,是一天的子时、一天的寒冬,这个时候你还不睡觉,还很精神,就等于穿着很单薄的衣服出现在寒冬腊月。 所以,扁鹊的大哥可能经常给人家讲这些养生之道,按照自然节律饮食起居,人一生基本上不得病。 在我们的《礼记·月令》(月令就是指每一个月当行之令)中就记载着吃什么样的蔬菜、水果、农作物最有利于你的身体健康。其中告诉我们,要吃当地的、当季的,甚至都是方圆三十里之内的蔬菜、水果、农作物,这才最有利于我们的健康。这就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而我们现在不学习传统文化,不明了这些养生的道理,花着很昂贵的代价去吃进口的水果、进口的食物,反而对于我们的健康没有利处,因为那个东西是养那一方人的。而且现在转基因食品影响很大,对人的身体有很严重的危害。转基因食品在西方受到排斥,我们却把它当成新的科技来引入,不仅危害土地的种植能力,而且危害人体的健康,甚至危害后代子孙。这都是因为没有学习传统文化所导致的结果。 这是扁鹊的大哥,他讲养生之道。 扁鹊的二哥是在病刚刚有一个微小的症状时就给病人以建议,比如告诉他一些保健的方法,改变他的不良生活习惯。譬如说,我们早晨应该吃得好,中午应该吃得饱,晚上应该吃得少,这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才是有利的。但是我们现在却恰恰相反。因为早晨要去上班,上班的地方又很远,起来之后匆匆忙忙吃了一口饭就走了。中午在单位,可能将就吃碗盒饭就过去了。把大量的应酬安排在晚上,最后喝了很多的酒、吃了很多的肉,没过几个小时就去上床睡觉。诸位朋友,我们想象一下,酒肉混在一起,在夏天的常温之下搁上几个小时都会腐烂变味,结果我们把这个东西吃到肠胃里就上床睡觉,当我们睡觉的时候肠胃就不活动、不工作了,把这些鱼肉放在三十六度的高温之下,能够不腐烂变味吗?鱼肉在肠胃里变味,毒素就向全身扩散,人的身体怎么好得了呢?第二天早晨起来一打饱嗝,气味都很难闻,这都是有原因的。 所以,中国人讲“上医治未病不治已病”。高明的治理方法是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禁于已然之后。 (摘自刘余莉老师《群书治要十讲》)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