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2007年净宗弘法大会-中华文化的根
2007年净宗弘法大会-中华文化的根(第一集) 2007年净宗弘法大会-中华文化的根(第二集) 2007年净宗弘法大会-中华文化的根(第一集)
净空老法师讲述 (第一集) 2007/12/14 新加坡博览中心第二厅
尊敬的净宗学会李总务,尊敬的新加坡十大宗教的朋友们,诸位嘉宾,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我很荣幸能够参加这一次我们盛大的聚会,这次的讲题是要谈谈中国文化的根本。在这么多年来,我们走过许许多多国家地区,见到很多的同学们,多半是我们华人,其他的国家族群的同修也有不少。使我们深深感到我们这一代的佛弟子,要跟上一代或者更前一代的人比较,着实我们的落差很大。在家出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落差,使我们想到我们对于佛陀的教育疏忽了,如何补救?这就想到了根本。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有五千年的历史,在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传说代代相传。到黄帝时候才发明了文字,黄帝距离我们现在也有四千五百年了,有文字记载这就比较上可靠。在古代记载里面,使我们认识了,古老的祖先在五千年前就已经知道教育的重要。所以《三字经》上念的几句话,“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接着又跟我们讲,“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个八句二十四个字,可以说是中国五千年来传统教学的总原则,总的纲领,一直到满清,世世代代都遵守,守住这个原则。
在这个原则里面告诉我们,首先我们要肯定人性本善,这句话非常重要,所以人是平等的,人性本善。人为什么变成不善?这是教育的问题。人之所以变成不善,是染上不良的习气,养成许多坏的习惯,这样一来,这叫习性。中国谚语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个本性不是前面讲的本性,这个本性讲的习性。累积的习性,远离我们的本性,本性是善的,习性里头有善恶。所以,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诸位要晓得,他们两个主张的都是习性,不是本性,跟孔子所讲的不一样。孔子讲的性善,不是善恶的善,离开善恶的善才叫真善,那是孔子说的,那是圣人所讲,这个我们要懂得。有习性这里面就有善恶,于是兴起教育这个认知,这种理念,可见得教育非常重要。怎么教法?就是“教之道,贵以专”,这是要专精,要专修。在中国古代世代的教学都重视教什么?我们看看古籍里面的记载,教育群众比什么都重要,要世界安定、和平,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就是平民的教育,我们今天讲社会的教育。看起来是很简单,实际上它里面有非常高深的哲理,高深的哲理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落实在穿衣吃饭,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待人接物。
教什么?第一个教“伦理”,什么叫伦理?伦理,“伦”是人与人的关系,“理”是个道理,懂得人与人的关系,你就晓得处世待人之道,应该用什么态度、心态去对人、对事、对万物,这个重要,这是做人的根本。“道德”,什么是道?“道”是自然的法则,换句话说,不是人为的,不是人制定的,大自然的法则。像在中国这个地区是北半球,温带地区,四季分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之道,不是哪个人发明。随顺自然就叫做“德”,不能够违背自然,一定要随顺自然。这在中国古人讲得很多,讲得很细,也讲得很清楚。
在人事方面,道就是五伦,五伦是父子、夫妇、君臣、兄弟、朋友,这是自然,这不是哪个人发明的,不是哪个人创造的,这是道,五伦是道。五伦的关系知道之后,应该如何随顺这个大自然的法则?古人告诉我们,“父子有亲”,亲是亲爱,这个亲爱就是德,我们细心去观察你就能发现。我有一年在日本开会,也是联合国和平会议,日本那边的同修听说我去了,跟着我一起活动的有二十多个人。其中有个年轻的妈妈,推了个小车,她这个小孩,小儿子四个月。我就告诉大家,我说你们细心观察,“父子有亲”你看到了。四个月的小孩,你看他的动作、看他的神情,他不会走路,他也不会说话,你看他对母亲的爱,就能看出来。你再看母亲对这个婴儿的爱,就是没有条件,这也没有人教她的,自然的。所以从这个地方看出,五伦里头头一条,父子有亲,你就能看出来,很感动人。
于是中国的教育,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育,就从这里建立。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第一个目的希望这种亲爱永恒的保持,一生都不会改变,这是教育第一个目标。第二个目标,希望把这个爱扩大,他知道,你看天性,爱他的父母,父子相爱,兄弟相爱,家族相爱,再推广到邻里相爱,朋友相爱。到最后像《弟子规》里面所说的,“凡是人,皆须爱”,这就是宗教里面讲的“上帝爱世人,神爱世人”,推到极处,它的原点就是爱的教育。中国几千年来,它就是这么一个理念。所以,这个国家、族群是和谐的,五千年来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侵犯过邻居,中国的四邻,中国人没有侵犯过,都是像兄弟之邦,都在友爱当中。
这种父子之爱在君臣,也就是我们今天讲领导与被领导,就是“义”,仁义。所以是君仁,领导人仁慈,被领导的要尽他的义务,尽忠。这就是爱,在领导与被领导是换了个名词,实际上就是父子有亲那种亲爱。用在夫妇叫“夫妇有别”,这个“别”,就是夫妻之结合是人伦的开端。一个家庭的建立,家庭建立有两桩事情,第一桩事情是家庭经济,要养活这一家。在中国古代,是由男子负责养家,负责家庭经济;妇女在家里面照顾家务,最重要的任务是教子,你要有下一代。中国人常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后不是说你子孙很多,不是的。你子孙里面有没有继承家庭的道统,有没有能继承家庭的事业?就是你要后继有人,这才是大事。由此可知,家庭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根。
从什么时候教起?中国人教育下一代是从怀孕的时候教起,叫胎教。怀孕的时候,做母亲的人她的思想、她的言行、她的举止都会影响胎儿。所以怀孕的母亲,她的言行举止端庄,她的思想纯正,对于七情五欲她尽量的把它化淡;不能有过分的欢喜,也不能有过分的悲哀,影响胎儿,所以要照顾好。到小孩生下来,你看他眼睛睁开了他就会看,耳朵他就会听,实际上他已经在模仿,生下来他就在模仿。因此父母对于婴儿,一举一动都要给他正面的,他看看到正面的,听到正面的,接触到正面的,决定没有负面的,这个小孩这样教养三年。所以三年,中国谚语讲,“三岁看八十,七岁定终身”,这个话什么意思?现在人听也听不懂,三岁怎么能就看到八十?他三岁的时候他就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善恶,他有这个能力。而且从小紮的根,他一生不会受外面感染,我们今天医学上讲免疫的能力。他的免疫能力是从他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教给他了,到三岁的时候他就有这种能力。这是中国教育,传统教育。
做成典范,做到最圆满示范的,就是周朝的三位母亲。大家都晓得,周朝是文武周公,圣人,我们孔子一生最仰慕的、最崇拜的就是文、武、周公。文王是圣人,武王也是圣人,周公也是圣人,圣人是教出来的,不是天生的,所以人人可以为尧舜,人人可以为文武周公。周文王的祖母叫太姜,太姜生王季,王季是周文王的父亲;文王的母亲叫太任;他自己的夫人叫太姒,生武王、生周公,这周家开国圣人,圣母。三个人都叫做太,太姜、太任、太姒,所以在中国家庭里面,先生称自己妻子为太太。“太太”来源可不得了,太太是非常之尊贵,如果说像现在讲女权,那中国这个太太女权是至高无上。为什么?圣人的母亲,她所教出来的是大圣大贤。所以称太太,就是你家里面的太姜、太任、太姒,将来你的儿女都是大圣大贤,取这个意思。现代人都不懂了,不晓得太太有什么含义,这个用意非常之深。所以,这个教育的根,最初的,人生下来第一个老师,最初的老师就是你的母亲,她在薰陶你,她在教养你。
到了五、六岁的时候,聪明的小孩五、六岁上学了,最迟的是七岁就上学。上学是跟老师,老师那时叫私塾,也是学校,学校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这个要懂得。所以,家庭教育是根,这是延续。从小养成了孝敬,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弟子规》,《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家教的集大成。这个小册子不多,文字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总共一百一十三段,我把它分的,一百一十三段,都很短,一千零八十个字。它不是叫你背的,不是叫你讲的,那是什么?它不是让小孩念的,是做父母的要做到,所以《弟子规》是做父母的,父母要做出来给儿女看。中国人讲“教妇初来”,新媳妇一娶进家门你就要教她;“教儿婴孩”,这个重要,婴孩,刚刚出世的婴孩,要从这里教起。所以他有根,这种良好的习惯养成之后不容易改。这种教育在中国传了五千年,很可惜现在丢掉了,至少丢掉一百年,一个世纪,大家疏忽了,这一百年中国人可苦了。
我是生长在农村,农村还算是很幸运,我们那个地区是中国明清两代桐城派的发源地,桐城派是个学派。所以我们那个地区,读书、教育非常重视,农村的小孩都受教育,父母都会教。我是十岁离开农村,小时候还接受这种教育,我弟弟小我六岁,他就没有了,他就没有这个缘分。因为那个时候战争就要爆发,中日战争,前面是军阀割据,社会动乱,就没有机会受这个教育。而且在我,我记得大概是八岁的时候,农村的学制就改了,把私塾改成短期小学,对于伦理这方面逐渐就淡化,到以后就没有了,这是我们的根断掉了。如果在沿海地区,所谓开发的这些都市,他们断的更早,他们改变的更早。像香港这个地区至少断掉一百五十年以上,所以现在再把它找回来非常困难。
我们就想到,儒的根是《弟子规》,从小要教,道的根是《太上感应篇》,因果教育,所以儒家的根是伦理道德的教育;佛的根是《十善业道》,是大小乘佛法的教育,也就是佛菩萨的教育,这三个根。现在我们这三个根都疏忽了,所以在家的佛子不能够落实十善业,出家佛弟子不能落实《沙弥律仪》,这两样东西不能落实,那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了。要用天台大师的话,那是讲得客气,讲得很含蓄,“名字比丘”,有名无实,在家的是“名字优婆塞、优婆夷”,有名无实。所以这三个根就非常重要。
因为没有这三个根,我们一生虽然很勤苦,勤奋、苦学都没有成就,我们所学的都是佛教的知识,佛教的智慧没有。佛法讲的戒、定、慧三学,跟儒家所讲的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是一个道理,我们把它疏忽了。现在怎么办?现在只有觉悟之后、明了之后,采取补救的方法,如果不从这上下功夫,不从根本上努力的来学习,我们这一生都不能成就。关于什么叫世法,什么叫佛法,我们学了这么多年,也终于把它搞清楚了。世法跟佛法的分别不在典籍,如果你不会,你学了三藏十二部还是世间法,不是佛法。如果你会了,你不认识字,你没有读过经文,你都是佛法,都是出世间法。这个道理我们从释迦牟尼佛那里体会到了,我们要认识释迦牟尼佛。
我学佛实在讲是非常幸运,年轻的时候以为佛教是宗教,是迷信,从来没有意愿去接触它。一九四九年我到台湾,那个时候念念想学哲学,对哲学很有兴趣。以后遇到方东美先生,我写了一篇文章送给他看,跟他写了一封信,写的恭恭正正,规规矩矩写的,希望能到学校里旁听,听他的课。老师一个星期之后回我的信,约我到他家里面去见面,到家里之后他就问我,问我的学历,我老实告诉他我初中毕业。他不相信,说你有没有骗我?我说不敢欺骗老师,希望听老师的课,不敢欺骗老师。为什么初中毕业没有念书?抗战期间要逃难,日本人在后面追,我们在前面跑,所以失学三年。但是虽然失学,可是我喜欢读书,书本没有丢掉,我很欢喜读书。老师就告诉我,这是五十六年以前的事情,老师告诉我,你希望到学校去听课,他说现在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你会大失所望。我听了老师的话,我知道他完全拒绝了,所以感到很难过,也很沮丧。没想到大概过了五分钟,老师沉默了五分钟,告诉我,他说这样好了,你每个星期到我家里来,我给你上两个小时课。所以我这个课是在他家小客厅小圆桌,是一对一教的,这是作梦都想不到,他这样教我。
到差不多过了二十年之后,老师过世了,我才想通这个道理,想想他为什么会这样对待我,那时想通了。我喜欢哲学,喜欢学哲学,自己是一张白纸,没有接触过哲学家,没有接触过哲学的书本,这是一张白纸,像画画一样,画家可以随他的意思来创作。如果我要是学了很多,听了很多,那就是一张报纸,很肮脏,他怎么画他也画不成功。所以这是他很珍惜的,就不让我进学校,怕进学校我认识很多老师,认识很多同学,听了很多的这些知见,就会听乱掉。所以是跟他一个人学。到以后才明了,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所讲的师承,他没有说出来,但实际上他是这样传给我,把这东西传授给我。跟我讲的是“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是“佛经哲学”,我们终于认识了佛法。他告诉我,佛经哲学是全世界所有哲学的最高峰,以后我介绍我没有这个说法,我说佛经是高等哲学,谦虚一点好,我只能说是高等哲学,它不是迷信。接触到明白佛经是哲学,方老师跟我说,他说释迦牟尼是大哲学家,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被他这几句话,对佛学产生兴趣,尤其是这是最高的哲学,我们应当要去追求。
大概在两个月的时间我就认识了章嘉大师,章嘉大师也跟方老师一样,每个星期给我两小时,非常希有难逢。我跟章嘉大师三年,我的佛学基础是他老人家奠定的,告诉我很多重要的原理原则,这一生都要遵守奉行。他最重要的他教我,学佛首先你要认识释迦牟尼佛,你对于他不认识你就无从下手。认识,怎么个认识法?他介绍我要读两本书,一个《释迦谱》,一个《释迦方志》,这两本书在当时没有单行本,没有流通的,只有在《大藏经》里。所以我就开始接触寺庙,到寺庙里面去就是找这个经典,抄,把这两本书抄下来,好在分量还不太大,抄下来学习。这样才知道释迦牟尼佛是人,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仙,他是人。他跟中国孔子是相同,很多地方相同,只有一点不同,孔子真的是大哲学家、大教育家,孔子还是希求,希望能够有个一官半职,他的志求想作官,施展他的抱负。所以周游列国目的是希望作官,有诸侯能够任命他,没有想到十几年接触到诸侯很多,没有一个人用他,这才回家去教学。回家去那一年他六十八岁,他七十三岁过世,他实际上教学五年。五年的教学,以后成为万世师表,被历代帝王认作老师,孔子作梦都没想到。
释迦牟尼佛跟他这点不一样,释迦牟尼佛是王子,他可以继承王位的,他把王位舍弃掉,他去求学,十九岁他去求学,这是我们要特别重视的,要细心去体会。他是王子的身分,聪明绝顶,所以我们能想像得到,在当时印度宗教界里面的高人他接触过了,他全部都接触到,学术界里面的大德他也接触过。他学了十二年,到三十岁,也就是说,他有非常完备的教育,而且是多元文化的教育。印度的宗教与学术有个特色,这是其他的世界里面我们所看不到,那就是修定。他们非常重视禅定,佛经里面所讲的四禅八定,就是当时在印度普遍流行,当然释迦牟尼佛也不例外,四禅八定一定都得到。在禅定里面,也就是在定中,就有能力突破六道里面的空间维次;换句话说,他就有能力见到天宫。所以这不是佛家讲的,这是印度几乎所有学派都承认的,二十八层天。下面他可以看到地狱,可以看到饿鬼道,六道里面形形色色的他完全能见到,他不是推想,不是理论,这是现量境界,他能见到。
在现在我们一定想到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是追根究柢,六道到底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之外还有没有世界?我相信释迦牟尼佛肯定有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印度找不到答案,宗教里头不能答覆,学术里头也不能答覆。这让释迦牟尼佛到恒河边上大树底下,去打坐入定。这一次入定,他把所学的,以及自己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统统放下,这一放下就是经上所讲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这些问题全都答覆,六道从那里来的,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之外还有什么,全通达明了了。明白之后他就开始教学,三十岁开始教学,释迦牟尼佛七十九岁圆寂,教学四十九年。
你要是了解他之后,他一生没有建过道场,没有寺庙,他在哪里教学?山林、树下,居无定所。学生跟着他,天天游山玩水,过这种生活。吃饭,日中一食,托钵,夜晚树底下打坐休息,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他过这个生活。这就是把对于物质的欲望全放下,他没有障碍。他把十二年所学的,他也放下,所知障没有了,如果你所学的,你有执着有分别,所学的都变成所知障。我们学佛经也是如此,无论你学哪个法门,学哪种经论,你还有执着、还有分别,你所学的是所知障,不开智慧。什么样才能开智慧?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你放下,智慧就现前,所以可以学,也可以不学。
什么人告诉我们可以不学?在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他老人家示现告诉我们可以不学。惠能大师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也没有听过经,也没有念过经,他的心很清净,他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是没有烦恼障,他也不想求这些知识,他没有所知障。所以他卖柴,听顾客念《金刚经》,他在门外听他能听得懂,念的人不懂得意思,他一听意思就懂,这种人叫天才。以后到黄梅参学,黄梅禅堂没进去过,讲堂也没有进去过,在黄梅八个月,五祖分配他的工作是义工,厨房里面舂米、破柴,干了八个月。只有最后这一天传衣钵,晚上半夜三更把他召见到方丈室,给他讲《金刚经》,我们晓得,讲大意。讲不到三分之一,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跟释迦牟尼佛在入定一样,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豁然大悟。他所悟的、他所见的,跟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所悟的完全相同。所以释迦牟尼佛是像《观世音普门品》里面讲的,应以佛身而度他现佛身;惠能大师在中国,应以比丘身得度他就现比丘身,境界完全相同。这个我们要懂,我们要了解。
所以世出世间法不是在学习,不是在经典跟世间书籍,不是在这个地方。你能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一法不是佛法。如果这三样放不下,你还有妄想、还有分别、还有执着,祖师说的,哪一法是佛法?没有一法是佛法。这个我们要懂得,然后我们才知道,我们所学的到底是世法还是佛法。世法,你所学到的是常识、是知识,可是佛法,你所学到的是定慧。常识、知识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解决局部,不能解决整个的问题,知识、常识纵然解决问题,有后遗症。智慧就没有,智慧能解决整个问题,宇宙的问题、人生的问题,能解决整个问题,决定没有后遗症。所以佛教我们求智慧,这在经典里面说得很清楚、很明白。
佛教导我们,学佛学的是什么?经文里头有句话,就是你学习的终极目标,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可以翻,为什么不翻?尊重不翻,这是学佛人最高的终极的目标,尊重它。翻成中国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你是求这个的。现在我们知道了,放下执着,我们对人、对事、对一切万物的执着,真正放下执着你就得正觉,那就是阿罗汉。所以阿罗汉是学位的名称,他修的是什么?就是放下执着,不再执着。你说我们今天起心动念,跟人对立、跟事对立、跟物对立,对立就是执着。这些年来我参与了世界和平会议,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我就把这个理念提出来。化解冲突,从哪里化解?从自己内心对人的对立化解,他跟我对立没有关系,我不跟他对立,这个对立就对不起来。对立一定是双方的,我这里没有对立,别人跟我对立也全都化解了,没有对立就没有矛盾,就没有冲突。所以讲化解冲突要从这里,不是从冲突的两方,从冲突两方是永远不能解决问题,一定要从自己内心把对立化解,要从这里去做。这是智慧,这就不是常识。
进一步不但没有执着,分别都没有了,那你升级,叫正等正觉,正觉正觉的名称叫菩萨。所以菩萨是第二个学位。相当我们现在学校里,大学里面的博士、硕士、学士,阿罗汉是学士,菩萨是硕士,佛是博士,它是三个学位的名称,总得搞清楚,你是那个学位。最高的学位,你把妄想都放下,没有妄想哪来的分别执着?只要你放下,放下之后怎么样?放下之后你的智慧现前。所以佛说智慧不是学来的,学不到,智慧是你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你看他在《华严经》上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如来德能、如来相好。他的话是这样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我给你解释一下,如来的智慧、如来的德能、如来的相好,一切自性里头具足,不要从外求。所以佛法叫内学,向内求,不向外求。
真求得到,惠能大师给我们表演的,求到了,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表演,他求到了,放下就是。所以我向章嘉大师请教,你是用什么方法,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很快契入佛法?他就给我说“看得破,放得下”。真的叫和盘托出,一丝毫隐暪都没有,直截了当就告诉我。我们根性不是上根,不是上上根,我们中下根,听了老师这个方法,老师教我们慢慢放,一天比一天放下一点,一年比一年多一点,我们现在搞了五十六年。搞了五十六年,真的是有进步,年年有进步,月月有进步。进步从哪里看?你们常常听我讲经的你会发现,我每一年讲的境界不一样,这就是进步。为什么进步?我今年放下比去年多,一年一年的多。三种都要放下,最难的当然是妄想,妄想是起心动念,这非常困难,可是分别执着是年年淡化,年年薄,智慧增长。所以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充其量可以把自己提升到阿罗汉,提升到菩萨这个位次,就算很有成就了。如果我们无论是在行门、解门,学得再好,分别执着还是放不下,甚至于一年比一年还要严重,那你所学的全是世间法,不是佛法,这个要认识清楚。
对于佛法里面重要的理念、修学的原理原则知道之后,那就要认真去干。放下在什么地方放下?在生活当中放下,饮食不再挑剔味道好不好,质量好不好,不再挑剔。你挑剔是什么?这是执着,这是分别,这是执着。你要从这个地方真正去做到,真放下之后才能回归到大自然,回归大自然那是最健康的,那是最圆满的。所以一般人不知道事实真相,总要求物质,怎样保养这个身体,身体结果愈保养愈坏,保养到最后许多的毛病都保养出来。身体也不能不重视,不重视你糟蹋它那也是错误的,过分的去保养它还是错误的。所以要取中道,中道就是要随顺自然。譬如说气候,我们穿衣服,冬天要穿棉衣保暖,这随顺自然,夏天要穿得凉爽。你不能夏天穿冬天的服装,冬天穿夏天服装,你反常了,那就违背自然。
饮食起居中国人最讲求,每个月吃什么东西都不相同,这根据什么?根据这个季节所生长的,那就是这个季节养你的是哪些东西。尤其中国古人所讲求的,你吃的东西从哪里采取的?方圆三十里,大概现在讲二十公里,二十公里范围之内,这里面的五谷杂粮是养这个地方人的,你吃的时候最有营养,本乡本土。你要是去找,这个地方不好吃,去找外国的,外国的是养外国人的,不是养你的。这个道理现在没有人懂了,所以我们现在吃东西要进口,进口东西都不是养这一方人的,养这一方人的一定在此地土生土长。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这个道理,讲得很深入,讲得很清楚。在这些年来,科学技术发达,交通便捷,所以国外的东西也充斥了我们的市场,尤其是饮食这一类。我读了英国一位历史哲学家汤恩比的着作,汤恩比居然提到,最健康的生活是要恢复过去人工栽培的,这样吃最健康。现在机械化的、化肥、农药,把大自然这些农作品都破坏,连树木花果也都破坏,对人健康非常不利。现代人只讲求好看,是长得很好看,但是不中吃,里面带的病菌很多,所以现代的疾病愈来愈多。
我曾经看过一份国际卫生组织的报告,它说在二十年前,在全世界发现了将近三十种病毒,新的,过去没有过的病毒。最近五年,调查报告的是最近五年发现一千一百多种病毒。提出警告,因为这是没有疫苗来对治,怕感染,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饮食起居要特别留意。因为这种病爆发之后没有药治,太多,一千多种,你不胜防范,最怕的是全球性的瘟疫,也就是传染病。这是根据这些数据调查公布出来的。为什么会有这些病毒?现在世界上也没有人能解答,可是佛经上有。佛经我们学了这么多年才知道,不仅仅是方先生讲到这是最高的哲学,而且我们现在发现的是,它是最高的伦理、最高的道德、最圆满的因果、最高的科学。你看近代科学,讲到太空物理,讲到量子力学,讲到基本粒子,这些在大乘经里面,两千五百年前佛就讲的很多、讲得很精辟。现代这些科学家可以说印证佛法讲得没错,可是佛法讲的内容他还做不到。
现在基本粒子讲到夸克,就是不能再分了,这是物质。佛法里面它不叫粒子,它叫微尘,微尘有大小不同,所以它讲微尘,阿罗汉天眼能看到微尘,我们肉眼看不到。微尘还可以分,分成七分之一,叫色聚极微,色聚极微还可以分,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极微之微,那就不能分了,大概就是现在所讲的,科学家发现的。可是佛给我们说,这一粒最小的粒子,我们用科学家来讲最小的,不能再分割的,这里头有世界,这科学家没讲到。这个世界跟我们现在外面世界一样大,大小不二,大世界没缩小,小的没有放大,居然完全相同。谁看到?普贤菩萨见到,不但普贤菩萨见到,普贤菩萨可以进入微尘世界里面去观光旅游,去拜佛,去听经,这说明大小不二。为什么不二?称性,在真性里面没有大小,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时间就没有先后,没有空间就没有远近。所以说佛讲到最高的科学、哲学是讲整个宇宙是一体,整个宇宙是你自己的本性。
惠能大师开悟之后,他有几句话描绘自性,自性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像什么?他说了五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头一句话,没有想到自性是本来是清净的,从来也没有染污过。现在这个世界虽然是怎样的染污,染污不上自己,你的自性清净心永远清净,不受染污。第二句话说自性“本不生灭”,这是印度所有宗教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不生不灭,大般涅盘。能大师告诉我们,我们的自性没有生灭。第三句话说“本自具足”,这跟佛在《华严经》上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完全相同,本来具足,你没有一丝毫欠缺。第四句话说“本无动摇”,本无动摇就是大乘教里面讲的“自性本定”。我们现在修定,最高的禅定是自性本定的,不是修来的。我们这个定失掉了,现在心散乱,你好好去修,回归到自性本定。第五句话就是宇宙的来源,宇宙从哪里来?万物从哪里来?生命从哪里来?“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是变现出来的。所以经上常讲,万法是“心现识变”,很难讲,很难体会。
我在讲经的时候,忽然想到我们做小朋友的时候玩万花筒,很像这句话,“能生万法”。你看万花筒里面只是一些碎纸,不同颜色的碎纸摆在里面,你只要转动,它里面就变图案,千变万化,不可能有两个相同,你们去试试看。我讲到万花筒,已经有几个同学给我找了五、六个,居然还能找到,你去看看。那个动,你看佛说“迷唯一念,悟止一心”,就是讲你怎么迷的?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动,就像你转动,你转动,相就在变。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换句话说,也是佛在经上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这句话很重要。最近有个同修送我一个光碟,是外国人录制的,就是一些科学家,他们现在发现外面境界跟人的念头有关系。所以佛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他们肯定了,这个对我们佛法的研究、弘扬有很大的帮助。
最近报纸新闻,我是偶尔看一下标题,通常我不看不接触这些东西,到这边来,每天他们送一份新加坡的早报给我看。我在最近看到这个标题,全世界大家对于气候变暖非常担心。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气候变暖,南北极的冰就会融化,高山的积雪融化,那个麻烦就大了。为什么?大江大河的水源断掉了,我们没有饮水,没有水的灌溉,这个问题严重,那就是大灾难。另外一个,冰河融化之后,海水上升,海水一上升,我们晓得新加坡最高的小山坡海拔二十七米,如果海水上升二十七米,新加坡就没有了。有科学家提出警告,如果海水上升一公尺,一米,上海地区三分之一就没有了。我最近住在香港我了解,香港很多都是填海,填海大概不到一米。所以上升一米,首先香港机场没有了,它在水底下,许多这些大楼也都在水里面。所以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举世都在研究对策,会不会有效果?我们从佛法里面来讲没有效果,收的效果是很薄弱的。要怎么办?如果用佛法来对治就能收效。
佛告诉我们,地球为什么会暖化?暖的因在哪里?因在现在居住地球上的众生火气太大,脾气太大,一发脾气地球就热了,世界温度就上升。你如何能够叫大家觉悟,不发脾气,不发脾气地球就降温,才能恢复正常。水大,水上升水大,佛说了贪心是水,你看贪、瞋;愚痴是风,贡高我慢就是地震,就是海啸。你看看现在是贪瞋痴慢往上升,一年比一年严重,所以灾难也一年一年你看到,这叫真正的因。他们现在用科学的方法,那是治标,不是治本。佛法叫你“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天下就太平,它讲得非常有道理,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不能不向深处去体会。从哪里做起?从自己本身做起,不要去要求别人,要求别人永远会失望。这个方式也是老祖宗教给我们的,五千年前老祖宗就教导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才真正能解决问题。
我过去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和平会议只有一个单纯的目标,“消弭冲突,促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就这一个目标。西方有些人他们采取的方法是用镇压、是用报复、用武力。九一一事件之后,世人产生另外一种思惟,认为镇压、报复不能解决问题,引起更深的仇恨,怨恨结得愈来愈深,造成一种恐怖战争。所以不能够轻视,这是另一种方式的战争,这个战争如果要不能够化解,麻烦很大。你想这恐怖战争防不胜防,没有法子预防,你疏忽的时候他又来做一次暴动,让你天天过着紧张的生活。天天过着恐怖的生活,人就不正常,不是正常生活,这样的生活过个三年、五年,人都会变成神经病,打胜了,他战争打胜了。让你许多高科技的武器都用不上,飞弹用不上,坦克用不上,大炮用不上,核武更用不上,就用这种恐怖叫你全国的人都变成神经病,你说这个东西多可怕。联合国用和平会议的方法,从七0年代开始到今年开了三十六年的会。每年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不计其数,世界动乱是频率年年上升,灾难一次比一次扩大,所以这个解决不了问题。
我在澳洲有这么个缘分,佛家讲的是随缘不攀缘,我们不去找事做,可是有这个缘分学校来找我。昆士兰大学有个和平学院,他们就是要研究这个,这是他们的课程。九一一事件之后,校长派了两个教授到山上来看我,希望参加他们学校和平学院教授的研讨会,就这个主题。我就答应了,我听他们的报告,听完之后我就说了,这桩事情,化解冲突的事情就像大夫治病,你总要把病源找到你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治得好。但是听他们的报告,都认为冲突是在双方,我说那是你看到的症状,你没有看到病因,病因很深。病因在哪里?我告诉他,我说病因在家庭,这他们没想到。这病因,冲突怎么在家庭?我就告诉他们,你想现在,已经全世界了,离婚率严不严重?这大家知道,离婚率就是什么?家庭夫妇冲突,夫妻冲突。夫妻冲突所制造出来的,衍生的,父子冲突、兄弟冲突。他在家庭里面已经冲突了,他踏进社会怎么会不跟人冲突?这是他们没想到的。
然后我告诉他,还有更深的病因,比这个还要深,那是什么?那是你自己跟自己的冲突。这他就不懂了,怎么自己跟自己冲突?东方人比较容易明了,本性跟习性的冲突,这个话翻译都很困难,都没法子翻。我们从比喻上讲得浅显一点,我们讲利害,利,利益当前,你想到是自利,还是想到利他?这个他懂了,利放在面前当然头一个想到是自利,不会想到利他。我说每个人都自利,不是跟他人冲突了吗?这个他懂了。我说化解冲突要从哪里化解?要从舍弃自利,念念为别人着想,冲突就没有了。利害当前,我替别人想,我不替自己想。利害当前的时候,为我的利益、我家的利益、我们国家的利益,那你跟别的国家不就冲突了吗?哪一天我们能听到国际上有声音,领导人的声音,会讲到别人国家的利益、世界人类的利益,天下就太平了。如果还要常常听到我的利益、我们族群的利益、我家的利益、我们国家的利益,这个世界就没有和谐的希望,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于是我这十次会议,第一次我没有讲话,因为第一次接触,我冷静观察,看这会是怎么开的,这些人想的是什么,说的是什么,他们做些什么,我细心观察。第一次参加联合国的会议是在泰国,在泰国住了一个星期,也跟查瓦利将军结识,以后都变成好朋友了。第二次在日本参加,我就发言,我就介绍。第三次之后都是主题发言,就是重要的发言,我就把我们中国老祖宗传统“办班教学”的经验,在大会上广泛的来宣传。与会的大众听了我的说法都很欢喜,也都很赞叹。可是会后我们聊天、吃饭,很多人问我,他说“法师你讲得很好,你讲的是理想,做不到”,在怀疑,没有信心,说我是理想主义者。怎样让他对于古圣先贤传统文化建立信心?就想到非要做样子,做出榜样来给他看,他才会相信,要不然信心不容易建立,这我能够理解。因为在中国已经丢掉一百年,你问现在年轻人他不知道,他父母也不知道,他祖父母也不知道,要问他曾祖父母也许知道,高祖父母他们曾经接受过这个教育。所以这个问题很严重。我们也真想做,所以在新加坡我们找地,想做示范村,搞个弥陀村、示范村,缘不具足。到澳洲,缘也不具足,早年在美国我就有意思了,也是缘不具足。
二00五的春天我回到老家去看看,老家里面还有一些亲戚朋友。把这些年遇到的事情向乡亲父老谈谈,他们很感动,告诉我,你回来,我们家乡来做,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当时地方的领导干部也表示支持,这才动了个念头,我们在家乡试试看。我找到杨老师、蔡老师这两个得力的助手,我说我们搞一个文化教育中心。原来是多元,“多元文化教育中心”,但是国内的人对多元两个字不能理解,什么叫多元?就把“多元”去掉,不要,就叫文化中心,他们能接受。
刚刚好遇到一个同修很难得,他送我一笔钱,那笔钱是他父亲留下来的遗产。他们过去在香港经营一个轮船公司,父亲过世之后,兄弟姐妹谁都不愿意干这个事情,就卖掉了,卖掉了大家分钱。他分到九百万美金,全部拿来给我,他说法师,希望你替我做教育,做点好事,他说我这笔钱我一个钱都不要,要我替他用这个钱。我没有看到钱,我说好,我替你用,哪个地方需要多少钱告诉你,你就捐出去。这要办教育,那好,我说家乡我要办文化教育中心,大概需要五百万美金。他就拿出来,一次就拿出来。以后还不够,还差一点,他在我们新加坡还有一栋公寓,卖掉,卖了两百多万。所以,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的硬体设备是一个人捐出来的。缘,缘碰巧,要没有这笔资金也没有办法,那我们也是在梦想。所以因缘具足。
培训,当然这是教学工作,我们就想到这个东西已经丢掉,就我们家乡来讲丢掉了七、八十年,现在要教,你说教小孩,大人要不做,小孩说你骗我,他不相信;你教学生,老师没有做到,学生也不会接受。那要怎么教?我们找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十二个村庄,有一条街道,居民四万八千人,就以这个为一个范围。在这个里面的居民,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一起学,你才能成功,你要是不一起学的话不会成功的。这个理念是我从老子“小国寡民”,从这个地方得到的启示,这是道家的重要的课程。所以就招收一批老师,这批老师招进来之后经过考核。招过来时候,从三百多人将近四百人当中,挑选到三十几个人,有志一同,我们做出牺牲奉献,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从我们本身做起。我要求他们,这《弟子规》一百一十三条,希望四个月统统落实。就是真正做到,要能百分之百的做到,四个月,然后你才能教人,你自己没有做到,不能教人。我说孔子教学成功,释迦教学成功了,凭什么成功?他是人,我们也是人,为什么他能教成功?没有别的,他先做到然后再教,别人服,你自己没有做到你教别人,人家不服,道理在此地。所以这些人都能够体会得到。
我们就开始要求老师,没有想到老师两个月就做到了,这让我们心里感到非常的安慰。两个月做到,我们是二00五年十一月开始,十一月、十二月,到元月老师们做到了,所以我们就是二00六年的元月就开始下乡。这些老师分头到每个村庄里面,十二个村庄,到村庄里面去讲,到农民家里去讲。怎么讲法?也表演,真的身教,看到农民家的老人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我要用什么样的态度为父母服务?做出来给他看。让他们家里的儿女看到我们老师这种表演感动了,他知道什么?知道自己不孝,知道自己对不起父母。父母看到我们这些老师对他尽孝、为他服务,也感到很惭愧,他没有好好教他的儿女。所以彼此都受感动。这样教了几个星期,两、三个星期,这种教学就被这个小镇的居民接受了,他们觉得好,太好了,做人应该这样的。明显的效果就是离婚率降低,大幅度的降低。
夫妻冲突没有了,父子冲突没有了,婆媳的冲突没有了,跟邻居,本来是邻居小小的事情都要吵架,都争,都不肯相让,邻居冲突没有了,邻居懂得礼让。街道以前非常肮乱,我们的老师只要走到街上看到垃圾就捡垃圾,也不说话,捡了两个星期,当地人不好意思丢垃圾了,所以现在街道很乾净。这要教,用这个方法。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你看“读诵受持,为人演说”,演是表演,是做到,你自己做不到,光说没有用处。所以要做到,从自己做起。这个样子做了三个月,这个小镇的风气完全改变过来,几乎可以说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能够做到这样子。杨老师告诉我,我非常感激,没有想到,因为我们原来预想的是要教两年到三年才能收到效果,没有想到三个月就收到。所以我跟杨老师说,人民怎么是这么好教的!这么短的时间就教会了。
这桩事情的动机是为联合国的,希望联合国从事于世界和平工作的人建立信心,是为他们做的,所以我就想到怎样去介绍给联合国。真的叫祖宗保佑,祖宗之德,五月份的时候成果卓着,七月联合国来找我,这个真是不可思议。联合国要找我办一个活动,什么活动?纪念释迦牟尼佛两千五百五十年纪念,活动的主题是“佛教徒对世界的贡献”,这么一个题目。我接到这个讯息之后就怀疑,因为我们在澳洲只是办个学院,很小,联合国怎么会找我?联合国找的是国家,它不会找我们,一个大学都不行,联合国都不会找他们,怎么会找我?我们就派了三个人到巴黎联合国总部去调查一下,到底怎么回事情。三个人去了,到巴黎去之后我们才晓得,他找的是泰国。这就很有道理,泰国是佛教国家,他要搞佛教活动当然找佛教国。泰国大使推荐我,推荐我参加,主办这次活动。我说这个有道理,因为我跟泰国过去一次访问,我们建立了很好的关系,我们帮助泰国小城建立了一个僧伽医院,所以关系很好。他来找我,我说那就没有问题,我们就答应了。我说这是三宝加持,祖宗有德,我们能够把汤池这个成果在联合国介绍,同时要求联合国给我们一个展览厅,我们把成绩做一次展览,展览得很成功。
这个里面插曲是很多的,宗教,联合国对宗教很敏感。因为在二00五年我曾经到巴黎去访问过,在联合国有一位宗教的代表,是一个佛教的法师,法宝法师,斯里兰卡人。我们在那边做了三天《弟子规》的讲演,联合国也有官员参加,我们跟秘书长没见过面。法宝法师三次来见我,都穿着便装,他告诉我他是出家人,他是法师,斯里兰卡人。我说你怎么会穿这个服装?他说我在联合国工作,不方便。我能理解,我就懂得。所以对宗教总是感觉得敏感。
去年办这个活动,我接受联合国的邀请,我有两个目的,第一个告诉联合国,宗教可以团结。这是我过去跟马哈迪初见面的时候,马哈迪就问我一句话,“这个世界还会有和平吗?”由此可知,他们对于世界和平是很关心。当时我告诉他,只要你把四桩事情做好,天下太平。他说哪四桩?我说第一个国家跟国家,第二个派系跟派系,第三个族群跟族群,第四个宗教跟宗教,这四桩都能做到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天下太平。他听了之后皱眉头,说不出话来。我接着就说,我说的确很棘手,很不好办,四桩事情都不好办。但是从宗教团结下手,可以做得到,宗教如果能够团结变成一家人,肯定影响政治、影响派系、影响族群。他听了之后,很有道理,第二天他就给我写信,邀请我参加二00五年十二月他办的“国际和平论坛”。所以我就参与了这个活动,这个活动四天他对我非常礼遇,我们也变成了好朋友。我们在新加坡团结九大宗教这个经验,他知道这是可行的。要想世界恢复到安定和平,除了团结宗教,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所以我要把这桩事情介绍给联合国,联合国排斥,不答应,泰国推荐我参加主办,但是他不同意宗教走向联合国。我跟他交涉了三次都不能接受,最后我就告诉他,你们联合国搞和平没有诚意,你是假的,你不是真的,那就算了,我退出,我不干了。我这么一表态,他第二天给我打电话,同意,可以,他勉强同意。同意之后,还附带着条件,他说宗教代表到联合国大堂做和平祈祷,时间不要超过五分钟,而且什么?最好秘书长没有进场的时候,这么的条件。我也答应了,因为我们全程录相,我们录相在我们卫星电台上传播,我就同意了,答应了,不答应这个谈不拢来,所以答应了。到第二天大会开幕的时候,我们的九大宗教代表上台,正上台的时候秘书长进来了。秘书长进来就坐在我旁边,看了很惊讶,结果看到九个代表手牵手在那里做和平祈祷,他很感动。
我们这三天的会议,我们的宗教代表坐在第一排,你看从来没有冲突,不但没有肢体冲突,言语冲突都没有,非常和睦,这使他感到非常惊讶。所以我们的会议完了之后,泰国大使告诉我,他说秘书长告诉他的。他说你们这次的活动,内容、秩序在联合国有史以来很少看到,他说净土法门法师以后要利用联合国场地办活动,联合国全力支持。这样一来,信心就建立了,所以现在联合国有宗教办公室,他不排斥,他真正看到宗教的团结。这是很不容易争取到的,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后续就更难得了,通常我们的会议,会议完了之后就没有了,就结束了,我们去年的活动是一直到今年。今年前几个月,巴黎那边给我的讯息,驻联合国的各国大使去年看我们的展览,听我们的报告,现在他们要求都要到汤池参观。这是我们中国大使把这个讯息传给我,我就把这个讯息告诉政府,因为我们准备想汤池移交给政府,希望政府来接待。有个“友成基金会”有意思来接,他们跟总理办公室有关系,他们考虑了两天之后说不方便,法师,还是你自己发邀请函好了。那么我就发出了邀请函,发出邀请函果然回响就非常好。官方的,因为正好碰到国家十七大这个活动,很忙,工作很忙,一百多个国家代表都来参加的时候接待不容易,所以希望分批,我们叫第一批、第二批,大使馆建议一批最好不要超过三十个人。第一批就有二十六个国家,三十几位代表。这次活动还是没有形成,就是国家招待时间太匆促,准备来不及,可能推迟到明年。
所以这个回响太好了,我们的张副大使告诉我,这是联合国从来没有过的,会议完了之后还有这么多人非常热心要到汤池来参观。说明一个事实,大家渴望着和平,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化解冲突,能够促进社会安定和平。我们是用中国古人传统的办班教学,用这个方法;不是开会,开会解决不了问题。所以说来说去还是个教育。中国人自古以来最懂得教育,懂得教育的方法,懂得教育的效果,所以五千年来,教育给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土、这么多的族群,带来了安定和平长治久安。这是许许多多外国研究中国历史的人,对中国这点非常佩服,他到底是用什么方法,能够达到这么好的一个效果。我们在汤池的实验看到,三个月人民从内心良心被唤醒了,这一点能看出来“人之初,性本善”,看出大乘经里面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点都不错,没有人启示他,只要一启示,那很容易。
现在《弟子规》的教学在中国已经成了风气,几乎许多省县市都在推动,国家也在开始推动,把它列入小学的课程。可是真的要想学习,还是要到汤池亲自去看,因为那个地方它是氛围形成了。也就是它整个地区,你一进入这个小镇就感觉到不一样,在外国人讲磁场就不一样,它是个非常和睦的磁场。所以最近司法部前部长高部长,他到那边去调查研究,非常认真学习,四天课程一堂不缺。他也非常受感动,认为这个教学要一直办下去,而且叫我们不可以给别人办,任何一个人都办不好。他研究,用一个星期研究,他说你们的成功,有三个秘诀。用我们佛法来讲,就是菩提心里面重要的,第一个真诚,第二个是智慧,第三个是爱心,就是慈悲,真诚、智慧、慈悲,你们才能做到,一般人对于这个缺乏的他做不到。你们是无条件的,真诚心全心全力的付出,对人的恭敬不是虚伪,对老年人的照顾也不是作假的,不是在那里做样子,是出自于内心,所以非常感人。凡是到那个地方去学习也好,参观也好,没有不流眼泪的。
我们新加坡这边也有四位校长,有将近二十位的老师要到那边去学习。此地同修寄给我一份报纸,全版的报导他们学习的经过,这引起这边后续的还会有很多校长、老师,都想到汤池去参观、去学习。现在马来西亚很想做,而且很想我们去接收一所学校,这也很重要。
去年我们在伦敦访问的时候,我们参观了剑桥大学,参观了伦敦大学。前年我们参观了牛津大学,他们的汉学系办得很成功,我在学校做过两场讲演。麦大维教授非常难得,这次他也到汤池去参观学习,到香港来看我,很受感动。他跟我商量,希望我在剑桥大学开一门课,叫“大乘佛学”,当然终极的目标是希望我在那边能办一个学院。对于剑桥大学,剑桥在全世界排名第三,这是很着名的大学。我告诉他,我说我去年在你们学校讲演的时候说过,你们的研究生确实很用功、很努力。其中有一位用《无量寿经》写博士论文,我就问他,你用哪个版本?他选的是夏莲居的会集本,写博士论文。另外有一个用《孟子》,还有一个用王维,唐朝的文学家。
我说你们可以拿这些东西拿到博士学位,将来也可以做着名的汉学家、名教授,可是你们的一生一定还是过着烦恼跟痛苦的生活,他们大家都笑起来。什么原因?我说你不可能像我这么快乐,像我这么自在,我说不可能。什么原因?我跟你们所学的不一样,正好是相反的。我说你们是佛学、儒学、道学,汉学不外乎这三家,你们做为汉学家,是拿中国这些儒释道三家的典籍去做学问。我说我跟你们相反,我是学佛、学儒、学道,正好相反,两个字颠倒过来效果就不一样。我说学儒要学孔子,要学得很像,像孔子,那你真学到了;学佛要像释迦牟尼佛,你才会有受用。你说孔子,《论语》你们都念过,头一句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悦是快乐,你愈学愈快乐,这是你真得到。学佛是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你真的学到了。如果学的时候还有痛苦,也就是你还有分别,你还有执着,你还有贪瞋痴慢,你还有是非人我,那你就很苦。我说你们是搞儒学,跟学儒不一样,学佛跟佛学不一样,一定要辨别清楚。
我两个小时的讲话,虽然时间不长,对他们很有启示,给他们一个新的思路,真正学习的是圣贤教育,否则的话,你变成一般的学术。一般学术对于今天这个复杂的社会你没有能力解决,你要是真正学儒、学佛、学道,那开智慧的,智慧能够解决一切疑难杂症。所以,学习不能够不知道是从自己内心深处去下手。以佛法来说,佛法的经典,我们也常常提醒大家,佛法讲什么?讲伦理,最究竟圆满的伦理。你们看看我们净宗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我们采取的是《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面的“净业三福”。三条,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伦理;“慈心不杀”,是因果;“修十善业”。所以我们讲儒释道的三个根,这个理念从哪里来的?从“净业三福”第一条来的;换句话说,孝亲尊师落实在《弟子规》,因果教育落实在《太上感应篇》,圣贤的教育落实在《十善业道》,这是儒释道的三个根。我们今天要认真,要想作圣人、作贤人,真的在这一生要能成就,你不能不紮根。如果不紮根,你所学的是花瓶里面的盆栽,长不大的,没用的,好看,不中用。
我们既然过去疏忽了,没有从根本上修学,现在补习还来得及。需要多少时间?我们的实验,汤池的老师两个月就完成了《弟子规》,《弟子规》完成了就完成了一半。所以我们想一年的时间,你把一切放下,一年当中落实《弟子规》、落实《感应篇》、落实《十善业道》,你有了根。有了根之后,然后记住《三字经》上说“教之道,贵以专”,学之道也要贵以专,一门深入。我过去跟方老师、跟章嘉大师、跟李炳南老居士学习,都是一门,学两门老师不教,学一门。一门才能开智慧,两门你就有分别,你就要分心,学的东西愈多就愈杂。所以,麦大维教授邀请我到学校去办学,剑桥,我就告诉他,我要去的话,你们学校有很多框架,有很多课程,都要叫我去教,我说那是失败的教育,那个我不愿意做。我说你们跟学校商量,如果对我没有限制,对我完全采取开放,我的课程、我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干涉,我说我愿意。我到伦敦去设个学院,挂你们剑桥大学的招牌,我的学生培养成功了,你们颁发学位,这就行,我怎么教法你不要管我。
一门深入,我给他举个例子,譬如说教《论语》,他们很熟的,他说《论语》你怎么教法?我指定他参考书籍,他要有三个根,儒释道三个,不紮三个根他不是圣贤的基础,那就教不出来,入学条件就是三个根。然后一门,一门怎么教?你每天研究参考资料向我提出半小时的报告,每一天就是把《论语》讲半个钟点,讲你的学习心得,我听你半个小时。一部《论语》一天半个小时,大概四个月就学完了。学完怎么办?学第二遍,第二遍学完了学第三遍。十年,我的学制十年,学三十遍,三十遍十年你的心都在《论语》上,你不分心,就得定。这个方法就是戒律,因戒得定,他会得定。定,得定之后会开智慧,他智慧一开,他没有学到都贯通,都完全能触类旁通,全都通达了,那叫学问。十年之后,《论语》在世界上是一流的专家。我说我要搞这个教育,我不搞你们学校教育,我很乾脆告诉他,你们现在学校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我说我从伦敦回来之后就有这个念头,想搞这样一个学院,我说你来的正好,你们向学校商量,学校要同意,我在伦敦可以设个学院,挂学校招牌,我说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2007年净宗弘法大会-中华文化的根(第二集)
净空老法师讲述 (第二集) 2007/12/14 新加坡博览中心第二厅
昨天讲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根,在当前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如果我们希望在这一生当中有所成就,那就得认真干。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的认识,学佛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世尊在“净业三福”第一条,就是说明学佛不分大小乘,不分显密,也不分宗派,入门的条件是相同的。入门之后,你再去选择你所修学的科目,就好像念学校一样,入门的条件必须要有。入门条件,经上只是一句话,“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个条件可以说,是古圣先贤不分族群、不分宗教,如果要修学几乎都是这么一个条件。
人不能不知道孝敬父母,如果说连父母都不孝敬,你还能成就什么?在中国古代的法律,这个法律我还有一些模糊的印象,因为这个法律是民国二十几年才废除的。我小时候曾经听说过,虽然不很懂,知道有这么回事情,这个法律叫“亲权处分”。早年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老师有一次谈到这个问题,他就问我,他说你知不知道?我说我听说,有个模糊印象。什么叫“亲权处分”?亲就是你的父母,你的父母到法院去告你,我这个儿子不孝,你们把他枪毙。法院里面立刻就执刑,没有辩白的。为什么?你父母都不要你了,你还有资格在社会上做人吗?从前有这么一条法律,那个不孝的人他也还要收敛一些,也不可以明目张胆对付父母。父母是最爱子女的,我们一个人在这个世间,什么人对我们是真正的爱护?就是父母,尤其是母亲,天下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所以亲权处分在从前是最严重的。这个法律是民国二十几年废除了,废除之后,忤逆的子女就愈来愈多,社会的动乱也就随之向上提升,频率年年上升,问题也是年年严重,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
不敬老师,你学不到东西。所以学东西,印光法师说得好,“一分诚敬”,这个诚敬是对老师,“你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你得十分利益”。所以在从前,教人孝顺父母是老师的责任,老师教学生要孝顺父母。而实际上,家庭要重视、懂得教育。昨天给诸位报告了,父母在怀孕的时候,那是胎教。一生下来,在婴儿的面前,言行举止都要守礼、都要端庄。让小孩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都是正面的,他怎么会不孝顺?但是他学会了,学会怎样对待父母,可是为什么要孝顺父母,这个道理他还不懂。到什么时候才能懂?大概到七、八岁之后,慢慢的智慧开了,这个时候老师要教他为什么要孝顺父母。同样他进学校了,父母要教他尊师重道。所以一个人成就,是父母跟老师一个很好的配合,把儿女教成。
这是中国传统的教学,可以说我们从文字记载,文字是黄帝开始发明的,大概距离现在有四千五百年,文字记载就很清楚了。文字没有发明之前,黄帝以前是神农氏,神农氏再往前推是伏羲氏,神农跟伏羲从文字上来看,可能他不是一个人,他是一个族群。伏羲你想想这两个字的意思,应当是游牧民族,以打猎为生;神农那就定居下来了,以耕种为生。所以他是个族群,他不是一个人。这样的绵延至少有一千年,这到黄帝。黄帝的时候,中国社会雏型就形成了,有些政治制度,有教学。
学校的教育,中国的教育概略的分可以分为四种,家庭教育是根,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张、扩充,圣贤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圆满,所以离不开根。这个根教的是什么?根教伦理,人与人的关系,父子的关系、夫妇的关系、君臣的关系,君臣就是今天社会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兄弟的关系、朋友的关系,你一定要认识清楚。所有关系当中的核心是个爱,父子有亲,这个爱用在君臣上就叫义,君臣有义;用在夫妇上就是别;用在兄弟上,这是有序;用在朋友上,叫做信,全都是这个爱字的诠述。在不同的族群里头它是怎么个讲法,提醒你爱要怎么做法,如何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所以你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以后在学校,学校老师就要讲道德,什么叫道?原来“五伦”是道,“五常”是德,从五常再演变,说得更详细的,中国讲“八德”,八个科目。八德有两种讲法,我想很多同学都知道,八德古时候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后人有个新的讲法,“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个说法里面有重复的,有四个字重复,除掉四个重复的就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是中国人必须要遵守的,你做人!这十二个字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家庭里面教这些,学校教这些,你在社会上也是学这些,乃至于圣贤的教诲也不离这个范围。所以,这十二个字规范了中国人的思想、理念、言行、举行,这是个和睦的民族,和睦的族群,延续到今天五千年了。
我们把伦理道德的教学疏忽,甚至于抛弃了,这个时间一般说应该是一个世纪,也就是一百年。一百年的时间不算长,但也不算短,现在要把它捡回来还来得及。如果现在我们再不把它找回来,再过个十年、二十年,想找回来就非常困难了,这是我们要警惕的。也就是今天是中国传统文化存亡继绝的边缘,要救还来得及。靠谁去救?不要靠人,你要靠人永远会失望,老祖宗教给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要自己勇敢的站出来,我要挽救传统文化,不要让它在我这一生当中断绝了。怎么挽救法?依教奉行,我们认真努力去做。
现在一般人他不知道传统教育之可贵,迷信科学,迷信物质欲望。你今天问人,你在这一生当中你第一个想要的是什么?你问一百个人,可能一百个人都跟你说要钱。现在大家迷在财富里面去,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孔子曾经说过,如果用不正常的方法能够得到财富我也干,我也愿意干。那就是说明,这样有高等智慧的人、有德行的人,他很清楚、很明白,以不正常的手段是得不到财富的。所以古人讲,“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这两句话很有哲学的意味。
伦理道德教育讲这个,因果的教育就讲得更清楚、更明了。我们学佛同学很多人读过《了凡四训》,读过《安士全书》,读过《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几本书真的也是人生必读。至少要读三十遍以上,为什么?你才能够体会,一遍、两遍没有用处。真正体会得了,你把对于财富、物欲的念头自然就放下,为什么?它不是凭我们的聪明、智慧、能力可以得到的。财是什么?财是命!孔子所说的,你命中有富贵,你就享受富贵,命里没有富贵,那你安于贫贱。这个话记载在《论语》里面,这就是孔子说的。孔子很老实,他告诉我们,他老人家一生所学、所修、所传的都是古圣先贤的教诲,他一生没有创造,没有发明,“述而不作”,这老实人。释迦牟尼佛跟孔子一样,也是个老实人。教学四十九年,全是古佛所说的,我没有加一句新的东西在里面。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深去反省,我们要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错误的思想,当然你就不会有错误的行为了。
财富、富贵是命中所有的,命中谁安排你的?我们得追问。不是上帝安排的,不是佛菩萨安排的,不是鬼神安排的;换句话说,你向外面求求不到。这些大圣大贤都告诉我们,命运是你自己造的,佛跟宗教都相信人不是一生,人有前世,人有来世,因果通三世。关于这个问题,现在欧美有很多心理医生,他们用深度催眠让人回到过去世,回到再过去世,把你过去生生世世让你自己说出来。他录音,录出来之后,你醒过来之后,再放给你自己听。确实证明人有过去,过去生中所造的与这一生命运有密切的关系。美国有位很着名的这种心理医生凯西,他在二战当中过世的,他留的资料非常完整,听说有一万多个案例,他自己有个图书馆,都收藏在里面,全世界有不少人到这里去研究这桩事情。凯西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在一生当中所有的遭遇,都是前生定的,不可能有一桩事情与你前生的业报没有关系。真的跟中国谚语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求什么?能求得到的可以求,求不到!
了凡先生遇到孔先生给他算命,算到他的终身,他的寿命五十三岁,每一年你参加考试考第几名,他都给你排列清清楚楚,每一年你的升迁、你的收入都给你记载得很清楚。他就核对,居然二十多年一点都不差,他相信了,再也不求,求了没用处,命里注定的。有一次到栖霞山看云谷禅师,跟云谷禅师在禅堂里坐禅坐了三天三夜,一般人三天三夜很不容易,坐不住,他能坐得住,一个妄念都不起。云谷禅师好奇,称赞他,你的功夫不错,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妄念,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你为什么能做到?了凡先生讲了实话,说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了,二十年来一点都不差,我有妄念也没有用,所以就不起妄念了。云谷大师听了就哈哈大笑,我以为你是圣人,原来你还是个凡夫。了凡先生向他请教,云谷禅师就告诉他一番大道理。命运是你自己造的,命运可以改,谁帮你改?自己去改,自己造的当然自己改。
因为你每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善有恶,善念加分,恶念减分,天天都有加减,大善乘,大恶除,天天都有加减乘除。我们一般人加减乘除的幅度不大,距离这个水平上下不太远,所以这命运算得很准。了凡先生二十年完全准确,一丝毫都不差,换句话说,他二十年来没有作善,也没有作恶,照着命运单子过日子,我们可以称他为标准凡夫,那是逃不出命运的。云谷禅师给他把大道理说了,他明白了,教他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命运就改了。他真干,从此之后断恶修善,到第二年去考试,果然不灵了。第二年考试,孔先生算他第三名,他考到第一名,很明显的就不准确,他修善就有效果了,于是全家行善。他的命运整个改掉,命里没有儿子,他求儿子,果然生了个好儿子,真是难得。功名,他命里面没有功名,功名用现代话讲是学位,他只有秀才,他没有举人、没有进士。他就发心求,求考举人,给他考中了。不过举人是考了四次才考中,很不容易,进士也考中。官做到宝坻知县,宝坻是个大县,是直接属于皇帝管辖的,就是特别行政区里面的一个大县,他是做了很多的好事。
寿命,他的寿命是五十三岁,他活到七十多岁才走的,延寿二十年,寿命延了二十年。这是告诉我们,命运是自己造的,命运是自己可以改变,只要努力断恶修善,没有不能改的。我初学佛,朱镜宙老居士他跟李老师同年,大我四十九岁,是祖父辈的,我那个时候二十六岁。他老人家第一本送给我的书就是《了凡四训》,我看了之后很欢喜、很感动,就一口气看了三十遍。大概是两个月的时间,我看了三十遍,我非常相信。想想自己的毛病比了凡先生还要严重,自己的德行、命运比了凡先生不如,差太远。寿命比不上他,了凡先生五十三岁,我的寿命只有四十五岁,所以学,跟了凡先生学。改!这个改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我对老师没有别的好处,尊重、听话,真正能够依教奉行,所以我三个老师对我都很照顾。以后我想想,什么原因?尊师重道。尊师重道父母教的,这一生在外面流浪占了便宜,俗话说遇到贵人。
父亲教给我,教我尊师重道,是上学的那天,六、七岁的时候,我还记得很清楚,上私垫。私垫是祠堂,我亲戚家里一个祠堂,在乡下,那是大户人家。祠堂的大殿就布置成一个礼堂,当中那时没有供孔子的像,供一个大牌位,“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那个牌位很大。我们进入礼堂,我父亲在前面,我在后面,向孔子牌位行最敬礼,三跪九叩首。拜完孔子之后,我父亲请老师上座,同学站在两边,观礼,我是新来的学生。我父亲对老师,我在后面,跟老师也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我们看到父母对老师这样的尊重,老师的话还能不听吗?这是什么?父母教我们尊师重道,是这样学的。
然后再给老师的礼物,叫束修。那个时候的老师没有规定学费,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社会上最值得人尊敬的就是教书的老师跟医生,这两种人是社会大众普遍尊敬的。为什么?医生是救人,医生给人治病不收费用的,但是一般人会送一点礼给他。有钱的人多送一点,没有钱的人少送一点,实在很贫苦的,医生还要帮助他的医药,赠送他的医药。这两种人都是救世救人,不为自己的利益,所以他是值得人尊敬。不像现在,现在都收费。现在老师,像补习班的老师,收费,医生开诊所也收费,跟从前不一样了。古时候那种社会风气现在已经看不到,那真正是救人。
从此之后就懂得尊师重道,对老师跟对父母完全一样。这个教学让我们一生当中都忘不了,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我们都尊敬,从小养成习惯。流浪到台湾的时候,我们遇见方东美先生,遇见章嘉大师、李老师,都是小时候父母教的尊师重道,才能够得到老师特别的关怀、照顾、教导。真的那时候我的生活非常困难,对于老师没有一分钱的供养,他们能够乐意来教我,为什么?还有一点古人的遗风。如果现在讲究学费,我们就不可能,我们交不起学费。所以,做父母的希望儿女成人,能够承传家业,尤其是古时候,家有家之道,家庭的家道、家业。做老师的人也希望有学生能够承传他的道,所以他对于有条件的,这个条件没有别的,就是尊师重道。印祖讲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对老师真有诚敬心,对所学的有诚敬,没有疑惑,老师没有不愿意教你的。为什么?他要传,他有传人,他的东西一生遇不到传人那是最遗撼的。所以他遇到有能力、有条件传他的道的,他不会舍弃,他一定把你照顾好,这个道理要懂。
特别是参学,你看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在文殊菩萨会上,把基本所学的东西学圆满了。这基本东西学的是什么?最重要的就是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真的放下;这一放下他就毕业了,往后就是出去参学。参学是历事链心,就是在社会广泛的接触,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统统接触。接触学什么?接触,对于这个社会状况你能够透彻的理解,而不执着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成就你真实智慧。接触的,我们今天讲是广泛的知识、常识、学术,如果你接触还有分别执着,那就变成所知障;如果接触没有分别执着,就变成后得智,真实智慧,佛法也称作权智。实智是彻底放下,权智是你对社会接触的理解。你才能帮助社会大众,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他们有些困难你能帮助他,帮他解决。能帮助他断恶修善,能帮助他破迷开悟,你才具备这种能力,这才是社会上的好老师。
成就自己而后才能够成就众生,总是先要从自己学起,古时候参学的标准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佛法传到中国来之后,参学标准就降了一级,只要有戒定慧的基础,这个戒定慧基础没有达到彻悟。我们一般讲小悟、大悟,积小悟成大悟,积大悟才能够彻悟,到大悟这个标准,一般老师就让你出去参学了。比从前的水平低了一级,这些道理我们都要懂。古人说得很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个人的成就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老师指导你,你自己要真干;老师的指导你自己不能真干,你不会成就。老师指导我们的方向、目标,我们最重要的是对老师不能有丝毫疑惑。现代找老师不容易!
这是《华严经》上文殊菩萨教善财,教得很好,实在讲他那些话都是对我们说的,最重要的不能见老师的过失。老师,在《华严经》上说的,那都是圣贤,都是佛菩萨,他还有过失吗?有!他为什么有过失?他示现!所以你不能看外表,他要教各种不同的众生,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你要能理解,你不能够怀疑。如果有怀疑,受损失的是你自己,与老师不相干。你要把信心丧失了,你就自己毁掉自己这一生殊胜的缘分,那就错误。尤其是在末法时期,末法时期《楞严经》上说得好,“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真正的修行人少了,假的多。所以,做好人不容易,做好人免不了别人的嫉妒、毁谤、侮辱,这是决定有的,你能不能忍?这是你自己成就。如果我们的老师也遇到这种情形,遇到别人恶意的批评、毁谤,你对老师还有没有信心?
我在学习期间,我三个老师都有很多人在我面前恶意的批评,批评方老师,说他没有德行。谁批评他?家乡人批评他,这个很严重。家乡人知道他底细,年轻的时候不敬父母,对太太不好,说这些话。我们听了怎么样?如果我们对老师起了怀疑,损失是我,我受害,这必须要自己头脑清楚,不能听人的话。所以我就想,方先生现在在台湾,你没有接触过他,我常常跟他在一起,古人讲的一句话有道理,“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纵然从前有过失,他现在改邪归正,他是好人,我不看他过去,我看他现在,你要从这里建立自己的信心。人家说的是真的是假的,我们不能确定,他批评的目的何在,我们很难断定,也不知道,不能上人家的当。我跟章嘉大师学习,人家批评章嘉大师是政治和尚,说他的佛法都是迷信的,都是欺骗群众的,恶意的攻击。
对待李老师的批评就更多,那是很着名的,大家称他什么?他是佛门的四宝,佛门只有三宝,骂他做四宝。当然他有许多事情做的是让人家很不满意,我跟他十年,我了解。譬如说最明显的一桩事情,他在台中办台中莲社,他不邀请法师去讲经、讲开示,他不邀请。他自己讲经,自己教学,甚至于佛七自己领众。但是有法师经过台中访问,他非常谦卑,他有礼,他送供养,他请吃饭,或者留着住几天,不请讲开示。我们跟他时间久了,对这个事情看到怀疑。这个法师他也会讲,也很有德行,在社会上很有地位,多少人赞叹他,你为什么不请他讲经?老师告诉我,他说你有没有听到佛门里有句话说“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这我听过。你虽然听过,你不懂意思。我说意思好像也懂得。他就告诉我,我们这里是净宗道场,佛法的修学一门深入。莲社的莲友都是他教的,都听他讲经,如果请一个法师,虽然讲净土,净土法门也很复杂,他的理念跟李老师讲的不同,修行的方法也不一样。他讲一次,但是我至少要花十天,把听众的怀疑、错误的知见把它再转过来,很费事。
这才告诉我,学东西一家之言,你跟一个老师学,这个老师对你负绝对的责任,对你负责。你不相信他,那你另到别的地方去,你真正相信,你就跟他一个人学。所以我到台中拜他作老师,他提三个条件,我学的算是相当纯了,不复杂。学哲学就一个老师,方东美先生;学佛也亲近一个老师,章嘉大师,没有听过别人的东西。这样到台中去拜他作老师,他还提出条件。第一个条件,他说你从今天起你要依我作老师,你要听我的。除我之外,我在这边讲经你可以听,你不可以听任何法师、居士大德讲经,都不准听,这头一条。第二条,你以前所亲近的老师,方先生、章嘉大师所教你的我否定,他不承认,你跟我从头学起,这第二个条件。第三个条件,从今天起,你所看的文字,不管是佛经、是一般的文字,没有经过我同意不准看。提出这么三个条件。我当时听了心里想,这个老师真是目中无人,好像很专猘跋扈。可是想了想,我到他那里去是忏云法师介绍的,朱镜宙老居士介绍的,这都是当时的大德。所以我考虑了几分钟,我给他顶礼,接受了。
这一接受之后,就是他给我讲东西,我绝对没有顶嘴的机会。我说从前章嘉大师怎么讲的,那我不承认,你没话好说,只有完全服从,接受他的。看书也是一样,他不准的我们就不可以看。可是这样子接受这种教诲,三个月之后我就体会到了,你看他不准你乱听,不准你乱看,耳朵封闭了,眼睛也封闭了。三个月之后,心地烦恼轻、智慧长,与外面不接触,断绝了。听他讲东西能够听得懂了,能够契入,自己晓得,从前听不懂的、看不懂的,现在能看懂、能听懂,六个月效果就非常明显,才知道这个方法好。老师最后告诉我,有期间的,不是无期间的,多久?五年,遵守他这个教诲,五年要守定,五年之后就开放了。到了五年之后,我深深受到这种教学的利益,我跟老师讲,我说老师,我继续再守五年,他听了笑起来。所以我遵守他这个教导十年,根紮进去了。
以后到新加坡来,李木源居士请我来讲经,那个时候是叫“佛教青年会”,还不是居士林,他在当会长的时候,佛教青年会。在新加坡遇到一个老朋友演培法师,我们认识很久,演培法师早年在台湾讲经,我还听过几次。那时候没有出家,在台北听他讲经,跟他认识。到这边来之后,他听到我来了,他到机场去接我,邀请我到他道场去讲开示,我去过几次。我去之后,他道场年轻人多,大概有六百人,听众有六百人,我讲完之后我们在小厅里面,他的客厅聊天。我就讲我当年拜李老师三个条件,他告诉我,他做小沙弥的时候跟谛闲老和尚,也是这三个条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李老师的专利,是中国古代祖祖相传,这叫什么?叫师承。你跟定这一个老师,这个老师全心全力栽培你,你要是有怀疑,你要是不听话,你不能成就。所以,我到这里来听到他说,谛老也是这三个条件,我这才明白。
李老师从来没有给我讲过这是古人相传的,没有说过,我还以为是他的教学特殊的这种例子。不过我总是也怀疑,为什么?他用这个方法只对我,他的学生很多,但是对其他学生没有用这方法。这个疑惑总是解不开,遇到演培法师才解开。可是演培法师很可惜,他在谛闲法师那只有一年,然后听说太虚法师在闽南,就是厦门,办佛学院,他偷偷的溜走了。他没有给谛闲法师讲,就是开小差溜掉了,逃学逃掉了,他去跟太虚法师,非常可惜。跟太虚法师学习,他变成了佛学家,佛门的学者,如果他要是跟谛闲法师跟到底,他一定是天台宗的传人,天台宗的一代祖师,这是非常可惜。所以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老师教导你的方法,你自己要认真努力去学习,只要真肯干,效果非常明显,你会能够得到,得到之后你才有法喜。你看老师教我五年,我就自动延长五年,我感觉到五年不够,延长五年。奠定这个基础你才会有成就,你在社会上才能经得起考验。
我这一生,许多同学都了解,误会的人很多,不谅解我的人很多,毁谤的人很多,羞辱我的人很多,我都能够应付。我的应付方法你们大家都看到了,我对他们尊敬,我对他们赞扬,我对他们感恩,为什么?他消我的业障。他毁谤我,我听了之后,如果我有这个毛病,我改过,我有过失我改过,我感谢他,他提醒我;我没有,没有,勉励,所以古人讲,“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能说我过失的人、能批评我的人,好人,不是坏人,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这是自己成就,自度就是度人,自成就是成就别人,因为现在这个社会不知道感恩,这个社会动乱,要怎样教人感恩?这是教人感恩最好的机会。别人要争,那我就让,这个诸位知道,美国的道场我让给别人,台湾的道场我也让给别人。你只要要,我统统给你,我欢欢喜喜的给你,我不争。让掉之后怎么办?自然就有了,这就是什么?就是《了凡四训》上教给我的,你命里有的丢不掉,命里没有的求不到。我命里既然是有,我真的丢掉,那个地方会自然来了。所以每一次舍,后面得到的更殊胜,自己都意想不到。
由此可知,别人无论用什么方法对我,都帮助我提升,我能不感恩吗?我还能记仇吗?如果我有怨恨,我还有记仇,我自己把自己毁掉,那真的福报就没有了,这个要懂得。所以一切众生,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全是恩德,真正让我们这一生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父母对我们有恩,老师对我们有恩,同学对我们有恩,我们佛友各个对我都有恩德。你的心往这上面去想,你就心开意解,你多么欢喜,多么欢乐,你不会有忧虑。谚语说得好,“忧能使人老”,如果常常生活在忧虑的环境,你很容易衰老,你也很容易得病。你能够生活在欢乐当中,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快乐能让你年轻,你不容易衰老,你不会生病。病的根本因素,佛经上讲得很好,贪瞋痴慢叫三毒,内里面有毒,外面才容易感受外面的病毒侵犯;里面没有三毒,外面毒再多,你不会感染。
所以佛教导我们,《无量寿经》经题上,你看教我们“清净、平等、觉”,修什么?就修这三个,修清净心、修平等心,觉是智慧,修智慧。你能修这三种,你就得到殊胜的果报,果报是什么?“大乘”,大乘是智慧,“无量寿”是福报,“庄严”是相好,你看都是经题上的。“大乘无量寿庄严”那是果报,怎么得来的?“清净、平等、觉”,有因有果,你要想得殊胜的果报,得好好的修因。尤其在日常生活当中,懂得善财五十三参,就是历事链心,我们的清净平等觉在哪里修?在生活上磨练,磨练最有效果的是人事环境。在顺境里面不起贪恋,逆境里面不生瞋恚,永远保持清净平等。清净平等是真心,不要迷惑,起了贪瞋痴慢就迷了,贪瞋痴慢放下,这人就觉悟,这个要懂。
如何能够做到,在日常生活当中做到一个标准?有没有标准?有。佛经里面,像“净业三福”那是个指导的原则,总纲领、总原则。落实,譬如说第一条四句,“孝亲尊师”的标准就是《弟子规》,这个要知道。佛教传到中国来,世尊在《佛藏经》里面说过,《佛藏经》不是《大藏经》,是佛经里面的一部,它的经名就叫《佛藏经》,《大藏经》里面有。佛在这个经上讲,佛弟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叫非佛弟子。为什么?你躐等了,像读书一样,一定先从小学、中学、大学这样念上去,佛点头,佛欢喜;如果你躐等,我中学、小学都不念,我就念大学,佛就摇头,佛不赞成,你不是佛的好学生。
小乘经的翻译相当完备,就是我们《大藏经》里面的四阿含,小乘经。跟现在南传巴利文经典比较,大概他只比我们多五十几部,你就晓得小乘经非常完整,比大乘经完整多了。中国人有孝亲尊师,有这个底子,所以在早年,隋唐时候,小乘两个宗,俱舍宗、成实宗,这是必修的,学佛人必须要修学的,由小才能够入大乘。可是到唐朝中叶之后,中国佛子无论在家、出家就不学小乘,到宋朝时候,这两个宗就没有了,现在提起来没人知道有这两个宗派。不学小乘怎么办?中国用儒、用道代替小乘。所以在中国传统学术,儒释道三家就结合了,关系非常密切。用儒代替小乘,用道代替小乘,无论在家、出家学佛都有儒道的底子,有这个基础再进入大乘,没有问题。历代这些高僧大德,在家这些居士,大德居士,成就的人很多,说明这个方法是有效的。
我们今天取的标准是《弟子规》,《弟子规》是传统的家教,我们如果说《弟子规》都做不到,那就是“孝亲尊师”这一句做不到,后头就完全做不到。“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当然做不到,所以我们从这里紮根。“慈心不杀”这是因果教育,我们用道家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从这个地方来落实因果教育,然后再学《十善业道》就一点都不难。具备十善业道才是善男子善女人,经典一打开,“善男子善女人”我们就有分。如果十善业道做不到,经上讲“善男子善女人”我们没有分,他讲的是别人,不是我。你说这个多重要,有这种条件你才能入佛门。第二个条件,“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才能入佛门。所以学佛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现在我们是开放了,不讲求这些,所以我们学佛的素质一直往下降,降到了底谷,原因在此地。我们如何把佛教振兴,佛教在我们这一代中兴起来,你就必须要认真学习这三个根。
这三个根,我在今年年初遇到一些专家学者,他告诉我,他说我这几年在国内提倡《弟子规》,这个风气已经形成,很多地方很多人都在学习。他问我为什么要提倡《弟子规》?我常常讲,佛法、学佛要紮三个根,为什么要重视这三个根?我告诉他,我说如果我们把儒家的书,现在中国编儒藏,佛有藏经,道也有藏,儒也编藏,在从前没有,儒家最大的一部书就是《四库全书》。我举例子,我说《四库全书》跟《弟子规》两个放在天平上,它两个重量是相等。我这一说他都呆了。《四库全书》我们现在印成精装本,一千五百册,是十五部《大藏经》的分量,《弟子规》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一篇小文章,放在天平上怎么能相等?我跟他讲,《弟子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实,落实在生活上,如果它不能落实在生活上,那有什么用处?那不就变成玄学?跟你的生活完全脱节,就没有用。我说得很清楚,我说《弟子规》是四书、五经、十三经,乃至于《四库全书》的生活化,你说重要不重要?这他才懂得了。
一部《十善业道经》就是整个《大藏经》的落实,你十善业道做不到,《大藏经》是废纸一堆,没有用。《道藏》也不例外,《道藏》的分量相当可观,我们在澳洲图文巴学院有一套《道藏》,《道藏》的落实就是在《感应篇》。你要是有这种认知,你才会重视它,你才晓得原来这三教的宝藏落实在生活上就是这些东西,这是它真正的精华之所在。你有这个基础你才能向上提升,儒才能够真正提升到君子、贤人、圣人,在佛法里面才真正能提升到阿罗汉、菩萨、佛陀。如果你不在这上紮根,你没有这个认知,你不会有成就。你要说成就,充其量你是佛家的学者,也就是说,你一生你搞的是儒学、佛学、道学,你不是学儒、不是学佛、不是学道。
学儒,你就要真正立志,佛法讲发心,学做圣人,学做孔子、学做孟子。你做现代的孔子、孟子,你能救世,你把它当做一种学说研究,这个不行。就像我去年在伦敦大学、在剑桥大学跟大家讲演当中所说的,有很多汉学研究生,他们用佛经、用儒家的经典写博士论文。他能够拿到学位,他将来能够做教授,能够做为一个汉学家,后面我补充了一些话,我说实际上你们的生活,依旧生活在烦恼跟痛苦的世界。我说出来,他们大家都笑起来。我说你不可能像我这么快乐,像我这么自在,什么原因?我学的跟你恰颠倒,我是学佛,你是佛学,我是学儒,你们是儒学,我是学道,你们是道学,不一样。我学的这个管用,你看夫子《论语》头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愈学愈快乐,法喜充满。那你们,你们学得烦恼,愈学愈烦恼,你得不到法喜,得不到喜悦,关键在此地,所以不能不知道。
两个星期之前,剑桥麦大维教授到香港来访问我,我们也谈了很长,两天大概谈了五个小时。他是很希望我能够到剑桥去开一门课,我就告诉他,现在的学校跟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所传的理念、方法不相同。如果学校同意我去授课,或者我去办个学院,用我们中国传统的老方法,学校不要限制,不要干涉,我很乐意。我用什么方法?我用李老师的方法,你们就知道了。学生听我一个的,不能听别人的,这个他们做不到,他们学校一定是很多老师,授很多科目,这个跟中国不一样。中国这个学术,的确跟佛法讲的戒定慧完全相应,要你守规矩,守规矩就是持戒。从持戒当中你得清净心、你得定,从定当中你开智慧,智慧开了之后通达了。一经通一切经通,只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就成就了。所以,不必老师,自己也能成就,为什么?独觉,独觉就是没有老师指导的,独觉。独觉在阿罗汉之上,几乎跟菩萨相等,你懂得方法。
在中国,没有老师自己学成的,头一个是孟子。诸位要晓得,孟子师承孔子,但是孔子已经过世了,他得到孔子的着作,他认真学习,不懂的地方向孔子的弟子们请教,他是自学成功的。所以中国有所谓私淑弟子,就是老师不是直接教导你,老师着作存在,依照着作去学习,他就是你的老师,你是他真正的学生。孟子学孔子学得很道地,比孔子当年在世所教的学生都殊胜,所以今天提到孔孟,不说孔颜、不说孔曾,曾子,不说这些,叫孔孟。你想颜回、曾子,这都是孔子亲自教的,成就比不上孟子,这就说明真正求学、真正做学问,是自己成就的。在我们佛门里面,最显着的是蕅益大师,这是净土宗的一代祖师,提起来没有人不尊敬,没有人不仰慕。他学莲池大师,莲池大师往生了,不在世了,莲池大师的着作在,他得到了。依照莲池大师的着作认真修学,学莲池大师,学得很像,莲池大师是净土宗第八代的祖师,他是第九代的祖师。这就是说,世法里面有私淑弟子,佛门里头我们也看到私淑弟子。
我跟李老师十年,老师非常谦虚。在早年的时候,有一次他告诉我,他叫着我的名字,他说“我的能力,我的学术能力只能教你五年”,这他老人家谦虚。所以他给我介绍一个老师,他说你跟我五年之后,我给你介绍个老师。我说哪一位?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不在了,《印光大师文钞》在。所以那一天他送一部《印光大师文钞》给我,不是全集,很早年印的,正编、续编一共四册,他送我这部。他说你可以做印祖的私淑弟子,你一生依照印光法师教训去做,你一定成就。这个话当然是老师的谦虚,也是老师的诚意,给我们后人开辟一条道路。他教我这样做,也就是教所有同学,无论在家、出家,大家都可以这样做。我们晓得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他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教导我们在现代这个社会应该怎样去修行,不受外面境界的染污。你能得清净心,你能够得功夫成片,肯定能得到的,你能够得一心不乱。那往生就有把握,往生自在,这才是一个人这一生真实的成就。
这么多年来,我讲《华严》,《华严》本来不讲了,我讲《无量寿经》之后我就不想再讲《华严》。为什么?彭际清居士说得好,这位居士实在讲也是再来人,不是普通人,他生在乾隆皇帝的时代。他的父亲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书,现在讲就是国防部长,所以他是贵族出身。这个人聪明绝顶,十九岁考中进士,一生没有作官,学佛,在佛门里面通宗通教,显密圆融。他说《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他把《华严》、《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看成是一部经。我们仔细去研究,学了这么多年,对他这个说法完全肯定了,所以我《华严》就不讲了,讲《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前后讲了十遍,第十一遍没有讲圆满,讲了一半,讲《无量寿经》就是讲中本《华严》,没有两样。
这一次也是在新加坡,第二次讲《华严》,这个原因,远因是台湾有一位法师叫开心法师,跟北京的黄念祖老居士,他们两个人邀请的。这两位大德在世时,希望我把《华严经》好好讲一遍,那个时候我没答应,因为经太大。到韩馆长往生的前几天,也是很恳切的要求,把《华严经》再好好讲一遍,留一套录相或者录音给以后的人做参考。我答应她了。她往生之后,我到新加坡,遇到李木源居士,谈到这桩事情他也很欢喜、很发心,他就代表开心法师、黄老居士跟韩瑛馆长启请。所以我们就在新加坡开讲了,一直到现在没有中断。现在讲了将近四千个小时,这次讲得很详细,讲得法喜充满。
有《华严》的基础,讲净土宗那就很容易,真正能把净土的经典讲透彻,这需要《华严》基础。《华严》讲的是什么?我在最近这一年当中,用很浅显的话来说,《华严经》它的内容讲五个项目,讲伦理、讲道德、讲因果、讲科学、讲哲学。不仅是哲学讲到登峰造极,其他四样样样都讲到登峰造极,尤其是科学。现在科学,大家所知道的太空物理、量子力学、基本粒子,在《华严经》上讲得比科学家还要精采。非常可惜这些科学家没有接触到《华严经》,如果接触到之后,我相信他们对于科学的知识一定大幅度的提升。
最近有个同学送我一片光碟,我看了一半,还没看完,这光碟中文翻译的名字叫“大秘密”,也是科学家发现的,宇宙之间一个大秘密。这秘密讲的是什么?就是佛法里所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这个宇宙的环境,环境的变化是什么原因?是从人的意念。人的念头善,环境变得非常美好,念头不善,环境就会破坏,发现这么个秘密。这个秘密跟佛法讲的是不谋而合,佛在三千年前说到了,三千年后被他们发现。当然这些人没有接触过佛法,也能说得出来,而且说得跟佛经愈来愈接近,这是好事,佛法可以用科学来证明,它不是迷信。
所以,我们今天有使命、有责任,要把佛教带回它本来面目,它本来的面目是教学,这个要肯定。释迦牟尼佛从三十岁开悟之后就开始教学,教到七十九岁圆寂。他一生是职业教师,他的身分用今天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他一生的行持,我们可以说他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因为他教学不收学费,而且是有教无类,他不分国籍、不分族群、不分宗教,只闻来学,他还去往教,跟孔子还不一样。孔子只闻来学,未闻往教,释迦牟尼佛很慈悲,他可以找着你教你,这个很难得,非常的不容易,令人敬佩,我们要学习。
他的一生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他真放下了。他的财产是三衣一钵,他的生活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他老人家圆寂的时候是在树林里面,在野外,不是在房子里面。这就是告诉我们,自始至终他舍得乾乾净净。为什么这样教给我们?舍乾净就成佛了,舍乾净之后你就什么都得到了,你得到什么?你得到是整个宇宙,你舍多少得多少,你要不肯舍什么都得不到。他给我们这个启示,这是真正的一个秘密。所以肯舍,愈舍愈多,不舍,不舍就没有了。要我们舍财得财富,得到之后还要舍掉,可不能留,永远舍不尽,你得到的也没有穷尽,要明白这个道理。布施法得聪明智慧,所以要舍法。布施无畏得健康长寿,今天施无畏一定要晓得,帮助这个社会化解冲突,这是布施无畏,帮助这个社会恢复到安定和平,这是布施无畏,干这种工作的人果报是健康长寿。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给我的,教给我布施,教给我这三种布施,要我认真努力去做。我很听话,依教奉行,做了五十六年,明年就做五十七年了。佛陀的话、老师的教诲证明了,确实财施得财富,法施得聪明智慧,无畏施得健康长寿。法布施,诸位晓得这么多年来,我学印光大师,他老人家一生四众供养全部都做法布施,印经、印善书,他不做别的。我们觉得他老人家这个做法,给我们现代人做出最好的榜样。建道场,他给我们说建小道场,住众不要超过二十人,在一起共修念佛,个个成就。他这个说法非常适合于中国现在的环境、国情,因为小道场容易维持,二十个人在一块生活,如果有得力的护法,三、四个人就够了。出家人最怕的是攀缘,一攀缘心就不定,你念佛要想得功夫成片、得清净心就不容易了。小道场好,志同道合。
所以我去年从伦敦回来之后,我就想到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人不多,十个,我们在一起学教,研究经教。十个人在一起,一定要学古人把心定下来,不能到外面跑。我们在澳洲,澳洲净宗学院我要求他们,学习期间九年。当时我还有疑惑,九年时间是不是太长?我第二次到日本去访问,参观日本的佛教圣地比叡山,我到那边去打听。因为日本十几个宗派的开山祖师,都是在比叡山修行成就的,所以日本称这个山是佛教之母。我向他们请教,过去在山上修行这些祖师们,开山的祖师们,他们在山上修学的期限多久?方丈和尚告诉我,时间最短的十六年,最长的三十多年,不下山,他才有这样的成就。我听到这个话,我这个九年的心就定下来,不能再少了,一定不能离开道场,专攻一门,解行相应。所以要成就,我学多少学懂了,懂了就要把它做出来。
现在的修学,最困难的是没有紮根,所以我们很用功,学了多少年还是没有效果。疏忽了根本,这是我们特别强调这儒释道三个根,我们要想成就不能不紮根。再告诉诸位,自古以来,世世代代出家这些祖师大德们,在家这些高士们,真正有成就的这些居士,没有一个不是这三个根非常牢固,他才会有成就。我们今天毛病就发生在这个地方,我们对这个根疏忽了。所以这三种东西不是念的,不是背的,不是讲的,要照做。尤其是《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经》上佛是明白的告诉我们,他讲十善业道,“人天身”,我们来生还想得人身,甚至于生天,人天身,或者是“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讲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后面他又一次讲到,《十善业道经》不长,两次提到。后面在总结上讲,这十善业道,“乃至能令六度,四无量心,四摄,三十七道品,止观,方便,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后头又加一句,“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你看很短的一篇东西,佛前后两次说得这么重,我们怎么能疏忽?我们要是疏忽,轻慢了,怎么可能有成就?
所以我们希望着真正有发心的菩萨,救佛教、救众生、救世界,谁能做?发心人就能做,你肯发心,你就真能做得到。把这三个根紮稳、落实,认真做到,十年功夫专攻一部经,你戒定慧就成就了。我们相信,三、五年你就会得定,七、八年你就会开悟。诸位同学要是真正肯发心,我提供修行道场,你们来找我,我会供给你,提供你道场,让你身心安稳。问题要干真的,不能干假的。是不是一定要出家?不一定,四众弟子都可以干,都能成就。有这么一个环境叫你无牵无挂,无忧无虑,四事供养具足,你好好在这里学。不过我也有个条件,如果没有条件,你在那里享福,睡大觉,那就很可惜,那就造罪业。这个条件是你每天要讲一点东西给我听,不要多,半个小时,每天讲半个小时。开头学就是三个根,一年,时间是一年,这三个根你要把修学的心得做报告。这三个根紮稳之后,从第二年起,那就是十年,十年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决定成就。你要是学《弥陀经》,你十年之后就是活的活佛,阿弥陀佛,你活佛;你学《地藏经》,十年之后你是地藏菩萨再来;学《普门品》,你是观世音菩萨再来;学《普贤行愿品》,你就是普贤菩萨再来。真的十年工夫,十年不出门,要是住山的话十年不下山,没有一个不成就。
首先要建立信心,佛在《华严》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本来是佛,现在又发心要作佛,哪有不成就的?本来是佛,现在不想作佛,还要搞贪瞋痴慢,那你就不能成佛。所以本来成佛,要发心我一定要作佛、我一定要有成就。现在自己成就,而且要成就别人,要成就佛法,自行就是化他,真正要化他,一定要自己成就,这个理念非常重要。学习方法,李老师教给我的,谛闲法师教给演培法师,这是正确的。我们开头,譬如说一部经你学十年,就像《十善业道经》你要学十年。你不要小看它,《十善业道经》学成功,你也成佛了,经上讲得很清楚,“无上菩提”都是以这个为根,不可以轻视。《十善业道经》如果让你去讲,每天讲半个小时,我过去讲这个经,要这样一天半个小时,差不多四个月。一年讲三遍,十年讲三十遍,三十遍在一部经上,他得定了。定是摄心,心不散乱,时间久了他就有悟处,能够触类旁通。一经通一切经通,不能贪多,同时学两部、三部,老师不答应你。
我在台中修学过程当中,李老师最忌讳的是同时学两样,这个他不许可的。他明白的告诉你,你的能力只能学一样,你没有能力学两样。所以我们只有听他的教诲,一样东西学完了,学到他点头承认,你可以再学一样,一部一部的来。到什么标准?他那时候教我们讲经,你上讲台讲给他听,到他听了点头、满意才算通过;如果他不满意,你再讲第二遍,一部经讲完了,第二遍再讲。我在那个地方学习,我们同学们一般的标准是讲十遍,一部经讲十遍,十遍就相当熟了。他要求的标准不高,你把它讲熟,不像古人,古人要求的是要你开慧,开智慧。李老师没有这么高的标准,熟了就可以,十遍就可以了,你才能学第二部。我在台中十年,学了五部经,这五部经在普通佛学院大概一个学期,我在台中十年,你就晓得是怎么学的,而且都是很小部的。我第一部学的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多大分量?六页;第二部学的《阿弥陀经》,这大家念得很熟的;第三部学的《普贤行愿品》,这个比较长;第四部学的《金刚经》,第五部学的《大佛顶首楞严经》,在台中十年,就学这五部经。《楞严经》我记得我讲过七次,但是讲圆满的只有两次,其他的五次大概讲一半,讲到三分之二,没有讲完,这都是机缘不一样。
这是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的例子,我讲的经讲得很多,没有学过能看得懂,再参考古人的注子,不难。现在讲《华严》,听的同学们很多,现在我们用网路、用卫星,网路用了十几年,卫星也用了五年。我们现在又再建一个网路电视台,大概六个月之后就可以正式开播,大家收看就更方便。《华严》没有学过,《法华》没有学过,唯识的经论没有学过,可是统统都讲过,讲过不少部。这就是说明,你一部经通了,其他的都能够触类贯通,不会有障碍。这么多年当中,老师在的时候我常常出国,国外的法缘很殊胜,每一次回到台湾我第一个就去看老师。我跟他十年,我提出的问题很少,十年向他老人家请教提的问题,我想不超过二十次。所以我这个学生好教,他讲的时候我能体会得到,能懂他的意思。所以,我们要真干。
说来说去最重要的,还是这三个根重要,疏忽这三个根没有法子成就,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希望同学想在这一生当中成就,必须认真努力,要约束自己的妄心,要改自己的习气,认真努力学习。这三样东西分量很少,要学当然先把它念熟,然后落实在生活、穿衣吃饭、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从起心动念都要认真来学习,把它当做根本戒来学。念佛,祖师大德教导我们,“持戒念佛”,持戒从什么戒开始?就从这三个根开始,从这三个根下手,然后再遵循三皈的引导,三皈是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不能离开的。章嘉大师当年教我,这三皈,那时候他举个比喻说,像我们从台北到高雄乘火车,三皈是什么?三皈就是那张票。那个票买了随时你要放在身上,路上还有查票的,到终点站你还要交给他,这个不可以离开身边的。三皈就像我们乘车的一张票一样,他用这个比喻告诉我。
三皈是什么?觉而不迷,这是皈依佛,正而不邪是皈依法,净而不染是皈依僧,这自性三皈。形象上的这个,诸位一定要懂,我们看到佛,供佛,什么意思?提醒自己觉而不迷,那不是迷信。看到书本,立刻就警觉到正而不邪,看到出家人就想到我要净而不染,修自己清净心。那个出家人染不染与我不相干,他是个形象,我一看到这个形象,就提醒自己。所以出家人,不管他持戒不持戒,他的功德都无量,为什么?时时刻刻提醒学佛的人,这个叫“住持三宝”。住持三宝的功德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自己自性三宝,是这么个道理,对这个三宝有恩,三宝是有无量的功德,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希望我们这两天的聚会,我们认知这个大的秘密,我们要认真努力来学习,在这一生当中不要空过。“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要成就自己、成就佛法、成就众生,我们要救自己,要救佛教、要救整个人类。
我的话就说到此地,谢谢大家,祝福大家健康快乐,法缘殊胜,谢谢。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