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佛德


 2007/11/3    下载DOC文档    


佛陀是三觉圆满,万德具足的圣者。三觉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万德即: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十八不共法等。由于佛陀具此异于三乘的殊胜功德,因而受到世人的尊崇,此圆满功德称之为佛德。
  所谓‘十力’,是指佛陀证得法身实相后,具有十种智力,能说法度众,摧伏邪见,成办诸事,自在无碍。十力是:
  一、处非处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因缘果报定相。
  二、业异熟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众生三世因缘果报。
  三、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禅定的深浅次第。
  四、根上下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
  五、种种胜解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众生欲乐善恶的差异。
  六、种种界智力:指佛陀遍知种种世间的性相。
  七、遍趣行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善道、恶道、圣道所至处。
  八、宿命智力:指佛陀遍知众生过去世种种事。
  九、生死智力:指佛陀以天眼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以及未来受生之处。
  十、漏尽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众生漏尽与否。
   ‘四无所畏’又称四无畏,指佛陀具有四种临众无畏的信心,无论说法、
  问答、论难,从容而安详,勇猛而安稳。四无所畏是:
  一、一切智无畏:佛陀觉知诸法,住于正见,无所怖畏。
  二、漏尽无畏:佛陀自信断尽一切烦恼,而无外难怖畏。
  三、说障法无畏:佛陀阐示修行障碍之法,对任何非难皆无所怖畏。
  四、说尽苦道无畏:佛陀宣说出离之道而无所怖畏。
   ‘三念住’又作三念处、三意止,指佛陀以大悲摄化众生,恒常保持正念
  正知的心境,即使在三种情况之下,都无有欢喜忧戚之情:
  第一念住:当众生热心闻法、行教时,佛不生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知。
  第二念住:众生不敬信佛法时,佛亦不生忧心,常安住于正念正知。
  第三念住:众生中有信与不信佛法者,佛不生喜心,也不生忧心,常安住于正念正知。
   ‘大悲’,乃佛陀恒常系念救度众生的悲愍心,因此示教利喜,引导众生入佛知见。此外,关于十八不共法,大、小乘佛教各有所指。小乘佛教的十八不共法指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与大悲。大乘佛教则在《大品般若经》中提出十八点不共佛法,即:诸佛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无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己舍心、欲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智慧知见过去世无碍无障、智慧知见未来世无碍无障、智慧知见现在世无碍无障等。
  除了上述的殊胜功德外,还有‘三德’、‘四无碍解’。一般所谓‘三德’,即智德、断德、恩德,以及《大般涅槃经》提到的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四无碍解’则包括:善能契入正理的‘法无碍解’、善能诠释法义的‘义无碍解’、精通各种地方语言而无碍自在的‘词无碍解’、随顺正理而巧说无碍的‘辩无碍解’等。表示佛陀能时时运用四种自在无碍的智解辩才化度众生。
  佛陀之于众生,正如慈母眷顾爱子一般,无有疲厌;众生亦应如子忆母般时常感念佛德,时常念报佛恩。因此,‘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是则名为报佛恩。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佛教知识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