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阿弥陀经对现代人的启示(第二集)
阿弥陀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第二集) 1992/4 中国广州光孝寺 档名:01-10-02 昨天我们将佛法与《弥陀经》的经题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今天起我们要看看这部经的经文。《弥陀经》在中国有两种译本,我们现在通用的,是姚秦时代鸠摩罗什大师所翻译的。以后在唐朝时候,玄奘大师也将这部经从梵文译成中文,但是奘师所译的这个本子没有流通,在《大藏经》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玄奘大师早年到印度去求学,他动机当中,最主要是对於古德译经带有怀疑,他认为所翻的可能不很正确,所以自己亲自到印度去求学。他在印度住了十七年,回国之后,对於古德所翻的一切经论没有加任何的评论;换句话说,都为他所默认,也就是承认古大德所翻的没有译错,翻得很正确。所以经典的可靠性,玄奘大师给我们做了一次证明。 特别是这部经,他老人家翻成汉文之后,他的学生窥基大师,我们晓得窥基大师是法相唯识宗的初祖。法相的经典是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来的,但是真正在中国建立成为一个学派,或者我们佛法里面讲的宗派,是在他学生手里。窥基大师曾经给《阿弥陀经》做了个注解,叫做《阿弥陀经通赞疏》。最奇怪的就是,《通赞疏》采用的本子是鸠摩罗什大师的,不是他老师奘大师所译的经文。我们后人看起来感觉得很奇怪,这里面用意非常之深。就是世尊灭度之前,教诫后世的弟子「四依法」。第一个是「依法不依人」,玄奘大师师徒两个人做我们后世的模范,做我们的典型,看看人家是如何实践佛陀的教训。 罗什大师译的这部经是意译,也就是完全摆脱梵文的形式,把它的意思翻出来;而玄奘大师是属於直译,照著梵文一句一句的这样把它翻成中文。因此这两个本子我们要对照起来读,会发现有些地方不一样,实在讲是应该要对照起来看的。照我们一般人的想法,弟子对於老师是格外的尊重,老师所翻译的经本,别人不流通,自己的弟子应该是把它发扬光大,负责流通这个使命;但是我们看窥基大师所做的,恰恰跟我们想的相反。窥基大师依旧是采取罗什的本子,这样就更证明,他们师徒二人对於罗什大师翻的《阿弥陀经》,完全肯定的接受,毫无怀疑。这是对於经典的信任,经典的尊重,奘师师徒二人对我们后世有很大的启发,让我们对这部经生起坚定的信心,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他们完全摆脱了宗派,摆脱了感情,纯粹是以理性来做。当然玄奘大师所翻的,绝对不在罗什大师之下,如果在罗什大师之下,这个翻译就没有意义。两种译本同样的好,而罗什已经普遍流通了,於是他师徒两个也特别赞扬、流通罗什的本子,将奘师所翻译的供给我们修学的人做参考。这样的心量、这样的行持,值得我们后人效法,值得我们学习的。 经文一开端是序分,接著正宗分、流通分,这是每一部经对於三分的体例来叙说、来记载。序分里面有通序、有别序,这些地方我们都要特别的留意。通序虽然在文字上每部经大致上都是相同的,都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什么地方,与哪些人在一起」,就像开会会议记录一样,大致都相同。文字虽然相同,可是里面的含义有浅深差别,那不一样。因为佛说一切经是应机而说,绝大多数是由於弟子们启请,也就是有了疑问,提出来请求释迦牟尼佛开示,请求佛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一问一答,经典的发起多半是这种形式。而在本经就相当的特殊,这部经没有人问,是属於无问自说,释迦牟尼佛自己对我们宣说,没有人启请。 佛教传到中国之后,天台家、贤首家的判教,实在佛在世的时候无所谓判教,判教是传到中国来之后,我们中国的祖师大德,将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加以综合整理,重新编排,按照浅深次第,便利我们修学,这就好比是把当年佛所讲的一切经,我们今天把它编成教科书一样。天台家依的是四教,所谓是四教仪;贤首是以五教来判的。五教跟四教实在讲只有开合不同而已,内容是大同小异。 照四教或者是五教来看,五教是讲小、始、终、顿、圆,於是「如是我闻」的意思,对於「如是」的意思就有浅深次第不一样。我们知道,佛的经典、佛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正因为如此,所以佛在华严会上告诉我们,「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这是《华严经》上两句偈。为什么世间人不能解?世间人解佛法是用自己的观点来解释,是用自己的意识来解释,往往把佛的意思解错了,佛不是这个意思,我们看错了。何况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到底哪个人的解释是正确的?哪个人的解释是可靠的?这始终给我们打了个问号,於是乎对於经典的修学,乃至於信解都产生了障碍。 佛法传到今天,依照中国历史的记载,已经是三千多年,外国人的记载是二千五百多年。无论是中国、外国的记载,总而言之一句话,都已经超过二千五百年这么长、这么遥远的时期。教法是愈传愈讹,用现在的话来说,免不了变质,这才有法运三分的说法,正法、像法、末法,我们现在处在末法的时代。如果对於经典要丧失信心的话,换句话说,我们接受佛教育的意愿就不会很强烈,信心也不会很坚定;换句话说,成就也就有限。所以我们要想在这一生当中有成就,这些障碍、这些疑惑一定要把它排除。 首先我们要知道,要承认、肯定佛菩萨有真实的智慧,真实的智慧是从清净心里面生出来,清净心是体,智慧是用。三学之中,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佛法的目的是教我们开智慧,而开智慧的枢纽是在「定」。所以,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所修的统统是禅定,只是用的手段、方法不相同。禅宗里面讲禅定,教下里面讲止观,止观就是禅定,净土宗里面叫一心不乱,诸位想想,一心不乱是不是禅定?乃至於密宗里面讲三密相应,相应就是定,不定它怎么能相应?由此可知,诸宗所用的名词术语不一样,实际是一桩事情,统统是禅定,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戒、定、慧称为三无漏学,戒定慧是我们自性当中本来具足的,可见得佛的教学始终没有离开自性,因此佛对一切众生说法,无不是称性而谈。但是众生的根性不相同,这个不相同是讲习性,就是迷悟有浅深差别不同,迷得浅的人智慧就显得高,迷得深的人智慧就显得浅,有这样的差别。佛虽然称性而说,有些就讲得浅显一些,有些讲得深奥一些,无论佛所说的法是浅、是深、是半、是圆,都是称性而说。譬如我们晚上看月亮,初三、初四的月牙,我们要问问那是不是真正的月光?是,一点也不错;十五的满月也是真正的月光。我们把真月比喻作真性里面的智慧,那么佛所讲的经有满月,那就是圆满称性而说;有说一半,像初八、初九的月亮一样,上弦,只有一半,是称性但是不圆满,只说了一半;或者只说了少分,特别是人天法与小乘法里面,佛只说少分,一半也不到,就像初四、初三的月亮一样。无论是初三的月亮、十五的月亮,总而言之都是真月,都不是假月。我们从这个比喻当中体会到佛称性,称性有圆、有不圆。 经文当中「如是」两个字,「如」就是说明称性而谈,代表这个意思,这是佛说法与世出世间一切人说法不相同的地方。「如」之含义既然是称性,称性就是说如其理,理如其说,事如其性,性如其事,性相、理事不二,这就是「如」。换句话说,佛所讲的完全是个事实的真相,如就是代表一切事实真相,这是「如是」两个字的浅说。那么我们要问本经,本经的「如是」究竟是圆还是半?我们从本经的经题上去看,昨天晚上跟诸位同修报告过,本经的经题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我们想想这个题目的含义,这个「如是」两个字究竟是圆满的意思,还是半满的意思?就不难想像到,这个地方的「如是」是究竟圆满的意思。因此这部经分量虽然不多,但是它在佛教里面的地位,在佛教里面的分量,是属於第一。 清朝初年干隆时代,彭际清居士,这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有《无量寿经》的节本,他有《华严念佛三昧论》,他的解行都有相当高深的造诣。他老人家曾经说过,《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这句话是他慧眼所见,告诉我们后人,净宗经典在整个《大藏经》里所占的分量。我们中国人,无论是哪一宗、哪个学派,无不尊崇《华严》为根本法轮,一切经皆是《华严》眷属。那么彭居士将《无量寿经》尊称为中本《华严》,这个意思就不平凡。《华严》有八十卷,我们称为大本,《无量寿经》只有两卷或者是一卷,称为中本,文字有繁简之别,内容没有二致;换句话说,《华严经》上所有一切内容,《无量寿经》是统统具足,没有一丝毫欠缺。 他为什么不称小本《华严》,而是中本?既然是中本,当然还有小本,否则的话就讲不通了。小本是什么?就是我们今天所念的《佛说阿弥陀经》,这个经叫小本《华严》。它在文字数量上比《无量寿经》更少,但是里面所讲的性相、理事与《华严》也是无二无别。彭居士给我们这个开导,让我们明了《无量寿经》跟《阿弥陀经》原来跟《华严经》是一样的。他说这个话有没有根据?是不是他随便说的?他有根据,根据是什么?根据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怎样圆满?这是修学大乘的人都应该要知道,净宗的难信是真的,确实不容易让年轻人接受。我自己修学,过去也是从这个关口转过来。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是印光大师的弟子,他传承的就是净宗。我跟他学了十年,他苦口婆心的把这个法门介绍给我,我还是半信半疑,没有办法全程肯定的来信仰它,来接受它。真正接受,是离开老师之后讲《华严》,我讲《华严》讲了十七年,从《华严经》上得到了启示,真正认识这部经典的宗旨。 华严会上末后的圆满,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就圆满。《无量寿经》跟《弥陀经》字字句句都是说的极乐世界,正是《华严》的归宿。《华严》是一乘圆教,那么《无量寿经》则是圆中之圆,一乘当中的一乘;《无量寿经》如是,《弥陀经》当然也就完全相同。莲池大师告诉我们,《无量寿经》跟《阿弥陀经》只是大本小本的差别。《无量寿经》是大本的《阿弥陀经》,《阿弥陀经》是小本的《无量寿经》,如果跟《华严》合起来,这三部经是一而三,三而一。这正是古大德所说的,如来所说的第一经。唐朝善导大师跟我们说得更清楚、更明白,他说「如来所以兴出世」,这个如来是讲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示现在九法界当中,以佛的身分出现在世间,或者是以菩萨的身分出现在世间,为的是什么?「唯说弥陀本愿海」;换句话说,佛之所以出现在世间,就是为了讲《无量寿经》、讲《弥陀经》,这是佛真正的用意。 正因为这个经太难相信,所以佛对於那些不能接受的、不肯信服的,那才用其他种种不同的法门来引导,最后还是归到净宗法门。最后到底是什么时候?这也在《华严经》上看到,《华严.十地品》里面,我们读到「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十地菩萨是从初地到等觉,一共是十一个位次,等觉菩萨我们也称他做十一地。由此可知,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对於念佛成佛或者还不相信,也就是他们智慧还不到。等到他登地,烦恼、无明破了一大半,这个时候智慧现前,对於佛讲这个法门才能接受,才能够深信不疑,从此专修念佛法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文殊、普贤,看到弥勒菩萨,都是求生净土。《无量寿经》的后半部,弥勒菩萨是当机者,由此可知,弥勒菩萨与净宗缘分之深。像这些地方我们要细心去体会,然后才真正明了佛说经讲道、教化众生的真义所在。 开经偈上说,「愿解如来真实义」,佛的真实义究竟是什么,我们要知道。在理论上讲,所有一切法门都是修觉正净,所谓「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一切诸佛偏偏赞叹念佛法门?实在是因为这个法门有它度众生特别的方便,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以《华严》来说,《华严》它的教学对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换句话说,没有明心见性,没有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不是《华严经》摄受的对象。由此可知,《华严》是度高等的凡夫,不是对普通人,所以中下根性没分。禅宗像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讲,他老人家所接引的是上上根人;换句话说,上中根性都不是他老人家所接引的对象,中下根性没分。有些法门,像佛在《阿含》里面所说的,专度下下根人,上上根人不愿意学习,认为这些法门太浅,不值得学习。这就显示出法门应机不相同,所以绝对不是一个法门能够普度一切众生。 唯独弥陀净土这个法门,它是能度一切众生,上可以度等觉菩萨,像文殊、普贤这一类菩萨,这是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身旁的等觉菩萨,绝对不是普通人。而下乃至於五逆十恶、地狱众生也能得度,不但能得度,最不可思议的,它是平等得度。单说得度我们还勉强能接受,说平等得度,这个事情就难了。不但我们凡夫不能接受、不能相信,许许多多的菩萨,刚才讲的,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都不相信,这叫难信之法。这个法门有它究竟圆满的理论,浅位的菩萨(三贤菩萨)无明习气没断尽,智慧不圆,见不到甚深之理,见不到全面之理,这是他不信的原因。 那么我们要问,那些大菩萨们、声闻、缘觉都不能接受,都不能相信,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一品烦恼也没断,天天还在造罪业,我们为什么会相信?我们为什么还念佛?为什么也能往生?而且往生还有种种瑞相,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样说起来,那些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也比不上我们了,这是真的吗?是真的。这个事情也很奇怪,我也搞了好多好多年都没搞清楚。别人来问我,我答不出来,我只好说,佛经上这样说,我们信就好了。一直到念《无量寿经》,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们业障深重的凡夫,听到这个法门能生欢喜心,能够信受奉行,原来他在过去生,无量劫以来,曾经供养过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今天善根、福德、因缘成熟,所以他才能接受,这不是偶然的事情。 这个道理知道的人真的不多,《弥陀经》上跟我们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我们知道,我们是凡夫,辟支佛、权教菩萨都不能接受,我们凡夫是无量劫以来种植的善根无比的深厚。善根固然种得很深厚,我们的习气没有断,所以没能往生,要能往生,今天就不必在此地听我在讲演。好在佛在大经上跟我们说出一个例子,那就是阿闍王子与五百长者子他们这帮人。佛讲《无量寿经》的时候他们都在听,听到世尊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他们听了非常欢喜,大家都起来供佛,对佛礼拜,心里打个妄想,希望我将来成佛也像阿弥陀佛。世尊有他心通,心里动个念头他就知道了,於是乎世尊就宣说,阿闍王子这五百人,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你要听清楚,四百亿!过去曾经供养四百亿佛,听到这个法门才动个念头,希望将来自己成佛要跟阿弥陀佛一样,还没有发心「我一定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才知道四百亿佛还是少善根、少因缘。 我们今天听到这个法门,死心塌地能相信,我们种的善根决定超过阿闍王子他们。这是同学们你读经的时候你要珍惜自己,你有这个信心,这个善根福德因缘决定超过他们。现在迷惑颠倒,造作罪业,没关系,要紧的是你真正肯回头。你有缘分接触到这个法门,那你这一生就得度;接触不到这个法门,你是善根、福德多,你缘不足,没有缘分遇到这个法门。所以善根、福德、因缘三个条件具足,你这一生决定得度。我在到此地来之前,我上个月在新加坡,新加坡讲经的时候,李木源居士告诉我,新加坡监狱里面有不少被判死刑的囚犯,这些囚犯多半都是贩毒的。新加坡贩毒被抓到之后,唯一死刑,没有第二种刑罚,被判死刑。李居士就在死刑犯里面劝大家念佛求生西方净土,里面不少这些人都接受。他们念佛是真精进,因为他晓得哪一天要死,印光大师讲的,念佛人要把死字贴在额头上,他那个死字是真的贴在头上,所以念佛是日夜不间断。 临刑的时候,他们的刑罚是绞刑(吊刑),他们非常从容,一点都不惊慌。在上绞刑台的那一天一夜,是二十四小时佛号不中断,其他的同伴统统替他助念。他不要人架,大大方方的走上断头台,一般被判死刑的人,身上都发软,走不上去,要人扶著上去,他们不需要人扶,自己走上去。而且一般吊死的人都是七孔出血,惊慌!他们吊死的时候面色峥嵘。烧出来的舍利,我看过许许多多的舍利,没有看到像新加坡死囚犯那个舍利那样的好,又大又美,掉在地下,就像金属掉在地下音声一样,非常之清脆。证明他是真正往生,一点都不假,所以新加坡死囚犯是精进念佛团。新加坡有福,这些人给他念佛往生,在那里成佛,李木源居士的功德不可思议,我对他非常之赞叹。 我们将印祖写的这些警惕的话,以及阿弥陀佛的佛像,我都送给他们死囚犯们,每个房间里面都给他贴起来,提醒他们自己。所以,他们那些人是真正的精进念佛,我们念佛的功夫比他们差远了,不如他们。念佛之后,他们的相貌完全改变,气质完全改变,家里的亲属去探监,去看他们,都不相信。为什么?以前面貌很凶恶,都不是个善人,现在一看,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真真实实的,而且还会劝家亲眷属要认真的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净土,反过来度他的家亲眷属。现在新加坡念《无量寿经》的人非常多,念阿弥陀佛的人很多,都看到这些好的榜样。 这些无论在理论上,无论在事实上,都给我们许许多多的证明,证明这个法门确确实实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古来祖师大德所判的教下,真的一点都不假。这个经教是圆中之圆,顿中之顿,大乘当中的大乘,一乘当中的一乘,不可思议的法门,这个法门能叫一切众生在一生当中圆成佛道。我们要问,那些上断头台的人为什么不惊不怖?诸位要知道一个事实,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在没有死的时候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所以,他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吊死以后才去的?不是的,他是去了之后,这个身体留给他们去吊,身体与自己不相干了。那一条黑布蒙到面孔,他就看到佛像,就看到佛在那里接引他,他就跟佛走了,所以他不惊不怖。这就说明这个法门是一生成就的佛法。在一切法门当中,唯独这个法门是一生成就,这个法门是不死的法门。我们是活著没有断气,看到佛来接引,跟佛去,去了以后才断气。这一点关系非常非常重要,希望同修们要把它记住。 这一句里面第二个给我们最大启示的,就是佛的常随弟子排列的顺序。我们在经文看到,声闻排在前面,菩萨排在中间,天人排在后面,这里面有教学的义趣在其中。声闻弟子是佛的常随众,也是负责传持佛法的人,所以把他们摆在前面。菩萨有出家、有在家,菩萨不常随佛,而是常常在十方帮助佛接引一切大众。佛在世的时候,只有结夏安居的时候,这些菩萨才回到佛的身旁,接受一年一度的再教育,净心教育,平常不常跟佛在一起的。他表中道,所以他排列在当中。人天,就是在家学佛的同修,他们的责任、他们的使命是要护持道场、护持正法,他是在幕后的支援,所以排在后面。这是排列顺序的不一样。 列举上首,本经一共为我们列了十六个人,这是声闻众当中列了十六个人。这十六个人,古今的注解都介绍得很详细,每位尊者把他的小传都说出来,我们可以参考。今天跟诸位报告的是他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我们著重在这一点。我们看这十六个人的身分、地位、专长,不难发现他是在代表社会每个阶级、各行各业。显示这个法门广大无边,包容含摄一切人,也更显示能度九法界各种不同众生圆满成佛,它显示出这个东西。因此我们从十六位尊者当中,我们明显的看出这个法门的教学超越了法界。菩萨可以学,阿罗汉也可以学,辟支佛也可以学,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统统可以修学,超越法界,不受法界的限制。法界都超越了,那就我们世间来讲,国家、种族、党派、宗教当然超越,这才是我们大众真正平等的法门!《华严》还不够平等,只有法身大士才能得度,没有证得法身的都摒弃在大门之外,这就不平等。《阿含经》能度声闻、能度人天,不能度菩萨,也不平等,唯独这个法门真正平等,一切众生都能够包含。我就把这个意思给诸位同修报告出来提供,其他的你去参考这个经论的注解。 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告诉我们,本经的三分,它的纲领都在诠释信愿行这三个条件。也就是说我们要想修学这个法门,要想达到究竟圆满的结果,这个究竟圆满是圆成佛道,不是权教佛,是圆教佛,是究竟圆满佛,也就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在一生当中能成就,这是真正不可思议的法门。修学的三大纲领就是「信、愿、行」,称之为净土三资粮。正宗分里面就是信愿行三大纲领,流通分里面也是这三大纲领,序分里面当然还是这三大纲领。所以前面十六位尊者是劝信,帮助我们启发精进坚固的信心。当中有四位菩萨,文殊、弥勒是劝愿,前面十六位尊者是劝信的。文殊是代表智慧,如果没有甚深的大智,没有这样的人发愿求生,我们的信心很难建立。总认为这个法门大概是老太婆教,没有什么知识的人修学的,佛度这些人的。文殊菩萨也发愿求生,我们就不怀疑了。文殊菩萨我们晓得他是菩萨众里面智慧第一,他是过去七尊佛的老师,你怎么敢说他没有智慧? 弥勒菩萨是当来下生佛,世尊法运过去之后,他是我们娑婆世界的第五尊佛。有不少人对弥勒菩萨非常的向往,希望能够生到兜率内院去亲近弥勒菩萨。好,这个志愿非常难得。但是兜率内院虽然是比较近,跟极乐世界比较那是近多了,可是他老人家的门槛很高,我们未必能进得去。弥勒菩萨在大乘佛法里面,他是法相唯识宗的始祖,法相宗修行的方法是修五重唯识观,你要把这个功夫修成,才能到兜率内院。五重唯识观不好修,相当的麻烦,我自己曾经想过,不要说五重,一重我这一生恐怕就办不到,所以我不得不放弃。 放弃之后,我找到一个后门,从后门找弥勒菩萨容易,大门进不去从后门。后门在哪里?在西方极乐世界。原来他老人家在西方极乐世界担任法相唯识课程的教授,他天天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上班、去上课。我们念佛生到极乐世界,见了面:老师,我到你道场去参观参观好不好?老师一定说好,我带你去。不要修唯识观也可以到兜率内院,所以我找到后门,不容易找到。这就说明,菩萨跟西方极乐世界的关系非常非常的密切。我们想亲近弥勒,念阿弥陀佛,这是一生当中一定满愿的,修唯心识定倒不一定能够生到兜率内院,这是事实,我们不能不知道。所以用他们两位菩萨来劝我们发愿求生净土。 干陀诃提菩萨,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不休息,后面有个常精进,这两位菩萨名号上我们就得到启示,他是表行。净宗的修行秘诀就是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里面教给我们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这八个字,这八个字是念佛的秘诀。「都摄六根」,我们不太容易领会,而是《无量寿经》上讲的「一向专念」,一向就是都摄六根的意思。一,向是一个方向,拿现在的话说,我这一生只有一个目标、一个方向,目标和方向统统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专念」这两个字,就是净念相继。 我们先说「都摄六根」,我的眼睛专看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我都不看,这是摄眼的;耳专听阿弥陀佛;口专念阿弥陀佛;心里面专想阿弥陀佛,这就行了,这就是摄六根。「净念」著重在这个净字,如果一面念佛一面还有妄想,我的念头不净,就不清净。觉明妙行菩萨在《西方确指》里面告诉我们,念佛最忌讳的是夹杂。夹杂什么?夹杂著妄念,夹杂妄想,最忌讳夹杂。如果我们能做到不夹杂、不怀疑,这叫净,那个念叫净念。「相继」就是不断,一句佛号一句佛号不间断,这是功夫。经上这两位菩萨教我们这桩事情,教给我们念佛的方法、念佛的要领。 我们要问,要怎样才能真正度脱?还是祖师大德的两句老话,「看得破,放得下」。看破是真正的学佛,首先要看破世间,要看破世界。《金刚经》上跟我们说得很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世间不是真的,你要晓得事实真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果我们在这个虚幻的境界里面把它当作真实,在这个里面生起取舍、得失的妄念,那就大错特错。真看破了,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随缘度日,世间一切一切都不放在心上,你的心干净,心清净,自然就少烦恼。下午告诉诸位同修说,我们不看报纸,不看电视,不听广播,跟外面的接触非常非常的少。接触的少,世界的事情都不知道,人家来问,时时是好时,日日是好日,天下太平,没事。我们过的是太平日子,太平盛世。如果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真是乱世,你们住乱世,我住清净世界。你们要想住清净世界,你就用我这方法,你就住清净世界,这是真的。 古人教我们,「知事少时烦恼少」,知道事情少烦恼就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所以没有必要认识的人不必要认识。我的信件,有很多同修给我写信,我知道,我有没有看到?不一定。第一个,我是确确实实没有家,有道场也等於没有。为什么?从一九七七年开始我就在各地讲经,把净宗法门普遍的介绍给大众。现在常常去的这些道场,也就是一、两年会去一次的,已经有三十多个道场,还在不断的增加,所以每个道场一年大概只可以轮到十天到一个星期。你问我在哪里,我自己都不晓得在哪里。你们给我写信,你说寄到美国达拉斯去,美国达拉斯道场是建好了,我一年在那个地方大概只有顶多半个月的时间,会到那里去两次,去一次大概住一个星期到十天。所以很不容易看到这些信件。 现在我交代每个道场常住的同修们,凡是有写信给我的,你们代替我回。怎么回法?要写字。我今年印了一张卡片。过去印光大师晚年信件太多了,他回信的时间都来不及,回信把自己念佛修行的时间都耽搁掉了。所以他老人家写了封长信,一函遍覆,他把那个信印得很多,凡是有信来就寄一封。我觉得写那么多还会麻烦,还罗嗦,我就想到过去我在日本访问的时候,看到东照宫门头上雕了有三个猴子,我对这个印象很深刻。我照个照片,把这个照片找出来。三个猴子,一个是蒙著眼睛的,一个是塞耳朵的,一个是蒙著嘴巴的,你们知道这什么意思?告诉你,不是佛不要看,不是佛不要听,不是佛不要说。我把这三个猴子的卡片印了很多,装在信封里,就这样寄去就可以了,一切遍覆。你们如果给我写信,都可以有这么一张回给你,其他的都没有了。你要问什么叫佛法?这就是佛法。怎么样修行如法?这个修行就如法;什么都不要去看,不要去想,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你这一生决定有成就。正好今年是猴年,我就印了这三个猴子的卡片。这是讲怎么样修行,怎么样念佛。 天人大众当中,首先介绍的释提桓因,然后再讲有无量诸天。这些就我们现前来说,这是属於宗教。我们中国的道教拜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就是佛经里面讲的忉利天主,基督教的上帝、天主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上帝,都离不开天人。所以这是一切宗教学佛的都愿意以佛为老师,所以佛是天人师,弟子们当然护持老师,护持佛法,所以这个显示出佛教超越了宗教。任何宗教里面的神都学佛,何况一切宗教徒?更明显的为我们说出,佛教是世出世间最伟大的教育,最圆满、最究竟的教育,我们在本经序分里面统统看出来。 经文虽然只有三句,实在讲为我们提出净宗的三大纲领,那就是「有世界名曰极乐」,「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佛这些话我们要深深的去体会它。「有、现在」,这是劝信,有是真有,不是假有。因为西方世界跟十方诸佛的世界不相同,怎么个不同法?诸位细细去读《无量寿经》你就会发现,这个问题我在《无量寿经》讲演里面讲得很详细,黄念祖老居士在注解里面也注得很圆满,都可以供给同学们做参考。因为这个世界它的净土,它的土是法性土,跟十方诸佛世界不一样。十方世界凡圣同居土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学唯识的同修就知道,它是心心所的相分。唯独西方净土与一切如来的报土不是识变的,它是属於法性土。法性土才是真常,永远不变,这才是极乐的意思,这才是无量寿的真实义。 所以佛在此地给我们说法,而且就是现在,劝我们要相信。表解二十七面,「有、今现在」,劝信;「世界、极乐」,这是劝愿。我们希望有个非常好的修学环境,再好的环境无过於西方极乐世界,物质的条件圆满具足,没有一丝毫欠缺。人事的条件那更是好到我们无法想像,导师是阿弥陀佛,教授是诸佛菩萨,这是非常希有的因缘。「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会念的人很多,真正知道这句佛号功德的人不多,你要晓得这一句佛号功德,你一定要熟读《无量寿经》,熟读《弥陀经》的《疏钞》、《要解》。这还不够,还得要熟读《华严》、《法华》、《楞严》,然后你才会真正体验到这个名号功德是真实不可思议。 所以,没有这些大经大论的基础,的确这句名号功德的殊胜,真实的利益,是很难用简短的言语说得出来,是很不容易体会。同学们如果希望有这个愿望深入去理解,这些大经大论不能不懂,不能不熟读;读不熟还不行,一定要熟读,你才能够真正明了。明白之后,疑惑就断了,断疑生信,你的信心才真正清净,真正建立。以这个清净的信心,这就是往生西方世界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因为我们的愿心是以信心为基础。蕅益大师说得很好,他说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我们真信切愿决定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的高下,那在念佛功夫的浅深,可见得你念佛功夫的浅深,是决定往生之后的品位高下。由此可知,信愿行三个条件,信愿尤其重要。古德也常常勉励我们,只要能往生,即使是下下品往生也好,也难得,这是真的。虽然话是这么说,总是希望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能够把自己的品位不断的向上提升,这才是真正有志气,有抱负。 那么我们是不是要问,如果只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不是太消极了一点?对於我们今天的社会,似乎我们没有一丝毫的贡献,念佛似乎是有点逃避现实的嫌疑。有这些想法的人不少,这些都是疑惑,有疑,心就不清净,不但障碍了我们的道业,同时也障碍了智慧,再说得浅显一点,障碍了我们现前的信心。我们看看历代净宗这些大德们,他们对於国家、对於社会,有没有积极正面的贡献?这个问题就不难解释。在中国,从东晋远大师一直到近代印光大师,他们以身作则,教化一方。不但当时大众在社会上每个阶层都得到他修持的感应,甚至於影响所及远至於其他国家,远至於后世,这就说明净宗对於社会依然是非常积极的参与。 积极究竟积极在哪里?像我昨天跟大家提示的,净宗修学的基础在三福,三福就是积极参与世间一切诸法的修学。像修学的根基奠定在孝亲尊师、慈悲、断恶修善,这个法门在前面我们明显看到,它是涵盖社会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如果人人能尽本分,人人能尽自己的职责,社会是祥和的,国家是富强的,世界一定是和平的。这是说净宗的教学,乃至於所有一切大乘佛法的教学,对於社会、对於国家、对於一切众生,确实有非常积极的贡献,哪里有消极! 一切众生,我们把范围缩小一点,在这个世间我们整个的人类,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既然得人身,有生必有死。我们想到死后这个问题,要为来生设想,为来生做预备,这绝对不是超出现实。我们眼前一切都能顾及到,我们将来来生还是圆满的,也能够考量到,这才是真正的积极,而不是疏忽了现实,只顾将来。忽略了现实,只顾将来,将来是靠不住的。我们佛法讲果报,有两种,一种是花报,一种是果报。花报是现前的果报,现前的报应;果报是来生的。现前花要开得不好,将来的果恐怕就结不成,现前花要开得美好,由此可知,参与社会积极这一面的修持,我们要做得圆满,花开得才好,将来果报才好。由此可知,佛教教育始终是积极的,无论是现在、未来,绝对看不到消极的所在。 尤其是报恩,我们回向偈「上报四重恩」。四重恩第一是父母之恩,我们的身命得自於父母。儒家讲报父母恩,佛家更重视报父母恩。第二个是老师之恩,我们的慧命得自於老师。佛说我们一个人有两种生命,一个身命,一个慧命。佛菩萨是我们的老师,包括在四重恩第二种里面。第三种是国家之恩,在从前君主时代是帝王之恩,现在民主时代是国家政府之恩。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政府,我们的社会必定是混乱的,我们的身心一定是不安稳的,那对於道业的修学必定会产生妨碍,所以国家有保护我们的恩德。第四种是一切众生之恩。为什么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不辞辛劳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把佛陀的教育普遍的为大众宣扬介绍?就是要报众生恩,这个力量在推动的。 如果有人误会说学佛是消极的,那就错了,他对於佛法认识不清楚,没有能真正的理解,才会产生这些误会。这些误会我们都能够解释,只要他明了,他自自然然也会对佛法产生爱好,产生兴趣。即使我们在外国,外国人大多数都是基督教徒或者是天主教徒,我们跟他接触的时候,把佛法介绍给他,他们都生欢喜,都愿意来听。这是跟我们中国人不一样,外国人求知这个理念比我们强,只要是好东西他们都愿意接受,都愿意学习。对於宗教信仰没有那么坚固的执著,这是外国人的长处。所以他们很容易接触佛法,很容易接受佛法。就是佛教弘扬的人太少,能够把佛法讲清楚的人太少,这是我们深深希望我们祖国年轻一代的青年同修要努力学习。特别要加强外文,翻译的工作实实在在是个相当艰难的工作,必须求三宝加持。 过去在中国翻经的法师,可以说都是得三宝加持,才能把佛经的意义圆圆满满的翻出来;如果得不到三宝加持就很难,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即使我们宣讲,乃至於诸位在此地听法,统统都得三宝威神所加,都得到阿弥陀佛本誓愿力的加持,我们才能够介绍,诸位同修才能够听到生欢喜心。如果没有诸佛菩萨威神所加,这个效果凭凡夫是很难。 我们要想真正得到佛力加持,给诸位讲,我们的心要像佛心,与佛心相感应;我们的愿与佛的愿相应;我们的解与佛的理解相同;我们的行与佛的行持也能相应;换句话说,心愿解行要与佛相应,这就必定得佛威神加持;假如心愿解行跟佛不相应,那怎么求也是枉然。现在我们要问,要怎样叫我们自己的心愿解行都能跟佛一样?那没有别的方法,只有一个方法,对於这个经典信受奉行就可以了。《弥陀经》经文少,义理虽然圆满,但是不容易看懂,所以一定要读《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比这个经讲得详细多了;换句话说,《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经》的注解,实在就是。 我们受持读诵、学习,依照这个本子是非常的理想,这个本子不算长也不算短,在现代人来讲非常的适合。假如你对《无量寿经》想更多知道一些,更深入的理解,你就去念《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是《无量寿经》的注解。三藏十二部,我们今天讲《大藏经》,《大藏经》就是《华严经》的注解。你们大家听我这种介绍法,你就晓得,原来《阿弥陀经》是一大藏教的精华,是一大藏教的纲领,受持这部经等於受持全部的《大藏经》。这个话也不是我今天才说的,早在蕅益大师他老人家的「念佛开示法语」里面,就跟我们介绍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们能够相信蕅益大师的话。蕅益大师究竟是什么人?我们对他不清楚,但是印光大师我们知道他是大势至菩萨再来,我们在《永思录》里面读到过,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印光大师一生的行持,确确实实非常像《大势至圆通章》里面所说的,非常接近,非常的写实。 印祖赞叹《弥陀经要解》,说:即使诸佛到我们这个世间来,给《阿弥陀经》作一部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这是把蕅益大师这个注解赞叹到极处了,没办法赞叹的再高,赞叹到极处。这个话是出自大势至菩萨之口,那么写这个注解的人,他要不是阿弥陀佛再来,也必然是观世音菩萨之流。否则的话,怎么能值得大势至菩萨这样赞叹?所以蕅益大师的身分没有暴露,我们从这个地方也能够体会到一些,他决定不是普通人再来。最低限度也是观音菩萨之流,等觉菩萨加持的,来度我们末法时期的众生。我们依照这个经典的理论、方法、境界认真的修学,就必定能够得到弥陀本愿功德的威力所加持。我们的业障自然就能消除,我们的智慧必定能够增长。这是我提供同修的一点方法。下面经文就讲到正宗分,我们这个表解里面第三讲。第三讲就进入到正宗分,前面是序分,通序、别序给我们的启示。 正宗分里面第一段,是「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先说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这个世界为什么叫做极乐?我们要了解这个事实的真相,在《弥陀经》的经文里面不容易看出来。虽然它意思是圆满的,毕竟我们的智慧很小,佛的意思太深,不容易理解。但是在《无量寿经》里面,因为它讲得长,讲得详细,我们很容易体会到。弥陀在因地的时候,根据《无量寿经》上说,他是个国王,亲近世间自在王如来,跟佛学法。深深体会到佛法的博大精深,值得自己以全心全力来投入,所以他把王位舍弃掉,也就是说把国家让给别人,出家学道,做佛的弟子。 当然这桩事情也像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在印度所示现的状况相似。世尊所示现的时候世间没有佛出世,阿弥陀佛示现的,世间有自在王如来在世间讲经说法,教化众生,这一点是两个人不相同的地方,说明彼此都是示现。因此他修学的过程当中,以他超越的智慧,超人的智慧,无比的慈悲愿力,推动他勇猛精进。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发了真正切实的愿望,这就是《无量寿经》讲的四十八愿,愿愿都扎实,没有一愿是谈玄说妙,愿愿都与一切众生的无漏因果有密切关连。 他发愿之后,以五劫的时间修行,在老师那边,世间自在王如来给他介绍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二百一十亿,诸位要知道这不是个数字,这是表法,如果是数字,这个数字不大,那遗漏的地方太多了。而实在说,因为这个经典、这个法门,前面说过,它是无所不包,遍含普摄,因此二十一是密宗表圆满的意思。《无量寿经》、《弥陀经》里面显密的教义都含摄,二百一十亿是代表大圆满;换句话说,尽虚空遍法界一个也没漏,世间自在王如来统统都给他介绍。不单单介绍,而且以神力把诸佛国土,就像我们今天电视的画面一样,变现在他面前,让他统统看到。我们今天科技进步得还不够,比起西方极乐世界差远了。在我们本地大家所看到的电视萤幕是平面的,今天在外国有立体的电视,里面的人物,你看的时候就在你面前一样,但它是影像,不是真实的。现在有立体的电视,那个感受完全不相同。 佛把十方刹土应现在法藏比丘的面前,让法藏仔细去观察,仔细的去选择。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怎么建成的?是以十方一切诸佛刹土做蓝图,取长舍短。一切诸佛国度里面好的,法藏是统统都采取,都保留;一切诸佛刹土里面不好的,他老人家统统都不要,统统都不取;换句话说,他在西方建立这个极乐世界,原来是一切诸佛美好之大成。他不是凭空想像的,他不是在那里胡思乱想我要怎样,不是的,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它是真实的地方。这样建造了这个世界,这点也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譬如说我们要建设我们的国家,我们希望这个国家在这个地球上成为最好的国家,不是凭我们在那里想就能够做得出来,我们想的不周全,挂一漏万。一定要到世界各国去考察、去观摩,人家哪些地方好的,我们采取;哪些地方不好的,我们改进,我们这个国家就是全世界所有一切国家地区美好的精华。 阿弥陀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是这样建的,非常符合现代人所讲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阿弥陀佛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在胡思乱想,他确确实实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个万是比喻,不是真的,读万卷太少了,不止一万,可以说是所有一切知识他都吸收尽了,一切诸佛刹土他也考察遍了。我们相信这个极乐是真实的,从这个地方对於依报能启信。 经上讲的依正庄严,我们晓得,我们在这地方也学了很多很多的东西。一个人想过得很快乐,我去看看那个幸福的人,那个快乐的人,他的日子怎么过的,我要好好的学他。那些不快乐的人、不幸福的人,我也去了解,他到底毛病出在哪里?我有没有?我要有,赶紧改过来,那我这一生幸福快乐就很容易。幸福快乐不是佛菩萨给你的,不是神仙赐给你的,是你自己修来的。美满的家庭,我多看看人家家庭,他的家庭好,好在哪里,我学他;他的家庭不好,回过头来看看自己,我有没有这个缺陷,如果有,赶紧改过来,学人家的好处,那我家庭也能美满。 经典这些教训非常非常的宝贵,所以花报要美满要从这个地方学习;疏忽了这一点,你花开得就不美满。所以经典让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决定不能只把它当作我将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一桩事情来看,那就错了。而是这部经典所讲的原理原则,能够适合於一切人、一切众生、一切法门,适合於世间一切的学科、一切的行业。这样才知道这部经典功德不可思议,然后才真正能够体会到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先要认识经典功德不可思议,你才会进一步体会到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这是最深、最究竟的一层。今天时间不多了,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