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甸甸的父爱重于泰山
沉甸甸的父爱重于泰山 作者:亚洲书亭 我的父亲是一位很普通的农民,上中等个子,长方脸,说起话来声音洪亮而深沉,据大哥讲,父亲当年是山东村三个能说善道的“铁嘴”之一。那时我还幼小,记不清此事了。我倒觉得父亲既是一位慈祥的父亲,又是一位严厉的父亲。 一、一个人如果犯了法连狗都不如 父亲在幼小的时候,读过两年私塾,接受过传统文化教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孝经》、《弟子规》《大学》、《中庸》等都学习过。尽管父亲对法律了解得并不多,但他深深懂得“伦常大道”,深知做人之道。在我们幼小的时候,父亲经常教育我们:“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学习是何等的重要!人不学习、没有智慧,这和鹦鹉学舌、猩猩做动作又有什么两样呢?不仅要学习,还要懂得礼节,只有善于学习,又有礼貌的孩子,长大了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在家里要孝养父母,到社会要尊敬师长。一个人有了孝心、恭敬心,才会有诚心。有了诚心到了社会上就比较容易讲究诚信了,“人无信则不立”,诚信乃做人处世之根本。要求我们要做到“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人,办好事”。不仅如此,父亲还用我们眼前十分熟知的生活,用一句很形象,很独特的话语表述了出来,“一个人如果犯了法连狗都不如!”这一句普普通通又十分简单的话语,成为我们做人之道的道德底线。这句话对我们的成长起到了一个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你看一只看家狗,它整天得见主人的脸色行事。主人高兴了,亲近亲近你,给你点吃的,狗得给主人摇尾乞讨;主人心情不好时,吆喝你几声,甚至踢你两脚,你得夹着尾巴逃得远远的!狗在主人面前,根本就没有自由。那么一个人如果犯了法,连狗的这种状况都赶不上。父亲就是用这种方式教育我们健康成长。父亲犹如园丁一样不失时机地为正待成长的小树剪枝施肥除草,最终这些小树都茁壮的成长为有用之才。 父亲当年那句“一个人如果犯了法连狗都不如”的话语,到现在还时时响在我的耳畔。 二、小书亭你在干什么呀? 记得我们那年从山东来到黑龙江不长时间,好像我还没有上小学。儿时对父母的那种依恋之情,那怕是父母亲离开我们一天,我们都受不了,何况父亲这次要暂时离开我们半年的时间,那种感触简直是深入骨髓的,从内心里不愿意离开父亲,可是又不得不离开一段时间。当时依恋父亲的情景是怎样的呢? 那是一个夏末初秋的季节,那一天天气很好,太阳和往日一样,阳光暖暖地潵在我家宁静的院子里。母亲在打扫屋子,小鸡在院子里欢喜地寻觅食物,小猪趴在猪栏里暖暖地晒太阳······然而我的内心里并不平静!因为父亲接到一个任务,要陪同生产队的几个老乡一起到抚远县抓吉乡那里去打鱼。早上八九点钟的时候,父亲离开家就往生产队走去,因为生产队在我家的北边。我当时奔跑到屋子北边的菜园子里,急切地想看到父亲远去的背影,因为那年风调雨顺,院子里的青稞植物长得很高,挡住了我的视线,我看不见,情急之下,我一下子窜到木栅栏上去了。双手紧紧地抓住木条子,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向北方,迅速地寻找远走的父亲!可是我无论怎样寻找都不见父亲的踪影。尽管看不到,还是呆呆地站在栅栏上翘着脚使劲地远眺着······ 忽然,我听到父亲喊了一声!“小三他娘,你快出来看看!小书亭在干什么呀?”(因为我排行老三,小名叫“书亭”。父母亲给孩儿取名字的时候,尽管是小名,都考虑到孩子的将来。“书亭”就意味着,末学的一生要与语言文字,文学等分不开。后来末学的人生轨迹是顺着父母的安排发展的,师范毕业之后,成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果真与语言文字打了一辈子交道)我猛然回头一看,父亲目光专注、满面笑容,用手指向了我。这时我连忙跳下栅栏,很腼腆地回答父亲说:“我上去看看你走多远了”。原来父亲离开家走了不远,又返回来了。说是有一副手套落家里了,回来拿取。这也许是父亲一个托辞,或许是父亲舍不得母亲和我们,回来看看母亲并嘱咐几句安慰的话。别的我就记不清了,我只记得父亲返回来时,刹那间用手指向我那种全神贯注的情态,那慈祥的笑容,那和蔼的语气,那关注的目光!当时的我对父亲的依恋,犹如小草依赖于大地;鱼儿依赖于水;繁星依赖于天空一样,真是难舍难分。这种纯天然的,一点染污都没有的对父亲的依恋,伴随着末学大半生。往昔的这一切,至今记忆犹新!至今想起来还温暖着末学的身心! 三、父亲抽了我一个耳光 记得我已经上初中了,那一年的秋天,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天气阴晦。我同学的爷爷去世了,我忘了当时是怎么想的,稀里糊涂的与同伴们一起就到这个同学家去了。是去玩耍,还是去送送这位老爷爷,目的不是那么明确的,只记得这个同学家里去的人很多,呆了不大一会儿我就回家了。当我一进家门,就见到父亲的脸色与外边的天气一样阴沉不好看,脸拉得很长。我的心就突突直跳!我知道父亲打起人来,是很有力气的。不比朱开山打儿子力气小,朱传文说他爹的手像老虎抓子似的,那一巴掌打下来,谁受得了!一巴掌打在朱传武的脸上,留下了五个手指头印儿。这不仅仅是演戏,现实生活就是这样。父亲不是好声地大声问我:“小三你到哪去了?”我支支吾吾地说“到老冯家去了”。那时的我说话办事不圆滑,也不善于察颜观色,如果说我去老冯家送送我同学的爷爷,或者说我给老冯爷爷磕了一个头,也许父亲的怒气也就烟消云散了,我也就不会挨打了。我父亲嗖的一下,一个耳光抽在我的脸上!并且说这都啥时候了,你还到人家去!当时我心里跳得更慌了,用手捂着脸,一边哭着一边往外跑。跑到院子里心里很憋闷,觉得很委屈,不知父亲为什么狠狠地打了我一巴掌,而且还是当着我同班的一个女同学的面打的我。我憋闷、委屈、懊悔、屈辱、茫然、迷惑等复杂的心情一起涌上心头,只觉得心往一起抽搐,身子渐渐缩成一个团。自己赶紧找了一个别人看不到我的一个角落,使心情慢慢的恢复到平静。作为一个兄弟姊妹比较多的孩子受到委屈后,是又无法向别人诉说的。只能一肚子的苦水自己承受。父亲打儿子打完了就打完了,无需什么解释。也无需更确切的什么理由,从那以后无论谁家再有办理丧事的,一直到我参加工作之前,我再也不敢进那家的门了。 事后随着自己的年龄不断的增长,我渐渐地明白了当年父亲打我的原因了。我们自从山东来到了黑龙江(同江市)拉起河这个村庄以后,得到了父老乡亲们许多照顾。我离开本村参加工作以后,每当我路过拉起河的时候,都怀有一种留恋之情、恭敬之情,这是养育我的第二故乡。脑海中就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当年初到拉起河的情景!心里就觉得火辣辣的。有一股暖流在全身涌动!我家到拉起河后,一住就是几十年,邻里之间相处非常和睦。于家和冯家只是有一条道于家和冯家只是有一条道路隔开而已,道路西边是于家,道路东边就是冯家,没有道路相隔简直就是一家人。尤其是冯家对于我家在生活等方面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因此我父亲与我同学的爷爷相处得非常融洽。父亲经常到冯家去坐坐,两个老人在一起的时候无所不谈,谈得很开心,老冯爷爷就像我父亲的一个叔叔一样。那天父亲突然听到老冯爷爷去世的消息后,内心很悲伤忧愁,有些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父亲把这种不愉快的心情发泄在我的身上。也许父亲只是发泄一下情绪而已,也许父亲在教育一个孩子要懂得一些规矩和礼节,在别人家极度悲伤忙乱的时候,是不许去打扰人家的。《弟子规》说得好:“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也许父亲还有他的一些理由。其实我从长这么大,父亲是很少打我的,父亲是比较疼爱我和四弟的。在我的记忆当中,父亲只打了我这一次。《弟子规》说得好:“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当我明白了事理之后,才渐渐的体验和领悟出一个道理,父亲喜欢儿子是爱儿子;父亲打骂儿子也是痛爱儿子!人生当中父子之间、兄弟之间、朋友之间、夫妻之间、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往往有许多事情需要自己慢慢的去体验和领悟!只有你成了父亲了,你才能了解父亲思想境界有多高;只有你担任领导职务了,你才能感悟到领导工作的苦衷;只有你本身伟大了,你才能真正地理解别人的伟大!否则,你永远也不会知道。 你没有亲自登上泰山,你永远无法领略泰山的雄伟与挺拔,别人告诉你的,那只能是道听途说而已。 往事如烟、如梦!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世情!父亲离去十八载,儿子思念未了情! 感恩父母养育之恩! 感恩一切帮助过我的人及付出的人! 感恩学佛网站的编辑老师! 本文写于父亲诞辰之日(二月十三) 2010年6月25日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