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妙境法师:佛遗教经讲记


 2015/12/26    下载DOC文档    

  《佛遗教经》

  上玅下境长老讲述

  我们学习法华经刚刚的结束,现在由于不知道是哪一位提议这件事,而海公老法师、了公老法师慈悲,所以我们今天又继续的有机会学习这一部经。

  在佛法的立场来说,我们出家的人,比丘、比丘尼,在家的居士,优婆塞、优婆夷,我们能够有因缘不断的学习佛法,这倒是非常的重要,非常的吉祥。而佛遗教经,顾名思义,当然我们会感觉到,这是佛临涅槃的时候,特别的或者说是顾命对我们特别慈悲教诫,当然我们会感觉到非常重要。所以若是对这部经,我们能够拿出精神、时间去注意学习,倒是非常好的。

  大家都拿这个本子,这是佛遗教三经解,我也是拿这个本子,这是蕅益大师解释的。那么蕅益大师,由他的注解上可以看出来,他是根据世亲菩萨或者是天亲菩萨的遗教经论,来写的这部注解,其中也参考了我们中国古代的大德,但是主要是天亲菩萨的遗教经论。

  那么遗教经论,这天亲菩萨的确是大智慧,我们从经文上去阅读,好像也很容易明白似的。但是经过了天亲菩萨的解释呢,又感觉到非常的深,非常的妙,并不像表面上那样地白。那么呢,我们大家不妨也可以去读一读这佛遗教经论。

  佛遗教,这是这部经的别名,有的时候再多分别一点,这个佛遗教,佛,是能遗教的,教,是佛所遗留的。那么佛这个字,我们讲过好多遍了,但是在印度人的习惯,他们是重复的说话,写文章也好,我们读大般若经,可以读的出来,他们就是不断地重复。但是在我们中国人,汉人的习惯里就是不愿意重复,愈简略愈好。那么我们现在拿这个本子,就按照这个本子来说好了。

  佛是能说法的人。遗教呢?是佛所说的法。人法双标,能所并举,所以叫做佛遗教。佛翻成中国话是个觉,觉悟的意思。这个觉悟的这个觉,说是觉悟当然是非常的恰当,但是应该知道这个觉,是无漏的无分别智慧,不是一般的分别心,不是这种事情。

  那么我们平凡的人,凡夫久远以来在生死大梦里流转生死。而佛不是,佛是遇见善知识了,所以他能够觉悟,他能够断除去这无明的烦恼,从生死的大梦里边觉悟了。那么这可见,在做梦的时候是一种迷惑,在做梦的时候也有分别心,但是都是颠倒执着的。

  如果说是想一想梦这个字,应该怎么解释呢?梦这个字,应该这样说,执虚为实,执妄为真,是名为梦。做梦的时候,所有梦里的境界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但是梦里的人的心,不知道是假的以为是真的,所以那叫做梦,执妄为真就是梦。

  那么若是觉悟了,这都是虚妄分别,没有那么回事。你能真实的那样觉悟,那就是从大梦里醒过来了。那么这表示我们日常生活的这些事情,都是虚妄的,眼耳鼻舌身意也好,色声香味触法也好,都是虚妄,但是我们认为是真的,真实的。看见一些有形象的东西,听见一点声音,都认为是真的,不知道是假的,那么这就是作梦。

  几时能够不受一切法了,其心不动了,不为这些虚妄境界所动,那就是觉悟了。但是这里所谓觉悟,刚才说是无漏的智慧,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在我们凡夫的地位来说,最主要觉悟的智慧是见真理的智慧,主要是这个智慧。这个智慧才是觉悟了。从大梦里面醒过来,要有这个智慧。那么第二个智慧是后得智。后得智就是分别这一切缘起的虚妄法,虽然是虚妄,但它还是有因果的。如是因,如是果,是虚妄,但是它会有果报,果报也是虚妄,也不真实。那么呢,它还是有条理的,善得善报,恶得恶报,这个无漏的戒定慧,它就是趣向涅槃,得出世间的果报,它还是不乱的,虽然都是虚妄,可是不混乱,那么这样一个后得智慧也是一种觉悟,那究竟圆满就是一切种智。所以这根本智,后得智圆满了,名之为佛。

  自己觉悟究竟圆满,又能够圆满觉悟一切众生。蕅益大师加上一句话,觉悟一切法无不究竟觉悟了诸法实相,所以名之为佛。那么这是讲佛智,就这样说好了。不过,其中有一样事情可以再多一点分别,就是觉悟一切法如,如来者,诸法如义,觉悟一切法如,名之为佛。但是阿罗汉如果是听闻般若经,听闻阿含经得阿罗汉,又和听闻般若波罗蜜经得阿罗汉还有一点不同,所以也有利钝之差别。什么不同呢?就是用阿含经、四念处成阿罗汉,以觉悟一切法无常为主。听闻般若经得阿罗汉,觉悟一切法如为主。同样是得阿罗汉,但是有一点不同。

  那么佛也是觉悟一切法如,为什么阿罗汉不名之为佛呢?为什么佛才名为佛?这里边就是有一点差别。差别的问题就是阿罗汉觉悟一切法如以后,他入无余涅槃了,或者发大悲心,或者没有发大悲,入无余涅槃了,那么就是到此为止就不再说了。在大乘经里不是这样说,阿罗汉入涅槃后,还要发大乘心,他还要到十方世界去亲近佛,向佛学习。也来到众生的世界,学习无量无边的世间法,世间上的一切法。发了无上菩提心的阿罗汉,一切的菩萨,他完全都要学习。世间上一切的事情,菩萨也完全通达无碍,通达无碍这个时候,又是观于一切法如,他到十方世界亲近佛也好,他到众生世界去学习世间法也好,也还是一切法如。这样子说呢,就是在阿罗汉的境界上

  又进了一步,观一切法如,这样子自己修行圆满,行菩萨道,这一切种智圆满名之为佛,就和阿罗汉通达一切法如有差别,有这么一点不同。阿罗汉虽然觉悟一切法如,而一切种智不圆满,所以不名为佛。这样的意思。

  这个佛遗教,遗教就是他遗留的教诫,就是佛临终的时候教诫这些弟子,佛入涅槃了走了,那么这些弟子失掉了依止,没有依止了,他们大罗汉的心情是不同一般三果或三果以下的,尤其是凡位的人。凡位的佛教徒,佛入涅槃了,心情是非常的痛苦,这个仰慕佛的心情非常的悲痛,所以佛不能不留遗教,也等于是个安慰他,那么所以有这经的出现。

  这个教在这里说就是佛的教诫,佛的教应该就是经和律这两种,这两种教,佛的弟子对于经和律有所弘扬,所写出来的东西,那么叫做论。大体上是这样说,但是十二部经里边也有个论议的,也还是有个论,那么呢,但是佛遗教,临命终的时候的遗教,也只是取要言之,也不是说的那么广,所以叫做遗教。

  这个经这个字,通常解释很多,那么呢,其中解释很多,其中一个解释就是能贯能说摄。这个解释我感觉到好,就是他能够,佛能够,也就是佛一切种智从他的大智慧海里,无量无边的法门的海里边,随众生根机所相应的,所适合的,他说出一个法门来,这个法门就是佛的智慧的安排,用我们凡夫的话来说,那么就是佛智慧的安排,那么叫做贯,能贯。能摄呢,这个法门施设出来以后呢,能摄化众生,能对众生有所利益,使令他能从苦海里面得大解脱,到涅槃岸去了,那么能贯能摄名之为经。

  亦名佛垂涅槃略说教诫经,这第二个名字,也叫这个名字。佛垂涅槃,这个垂这个字,蕅益大师解释为将入未入之时,将入涅槃还没有入涅槃的时候叫做垂。佛要入涅槃的这个时候略说教诫,约略的取平常佛在世的时候,所说的法的精要就是这样教诫弟子。

  这里要说涅槃这个字,翻成中国话是不生不灭,或者翻成解脱,这样的意思。翻成不生不灭这个话,这个意思倒是很容易解释。那么就是阿罗汉若在小乘经上说呢,说佛也好,说阿罗汉也好,入无余涅槃的时候,就是前一剎那灭了,后一剎那不生,这就叫做涅槃。就是不灭不生,犹如虚空的境界,其实就是真如的境界,那么就叫做涅槃。那么这样解释涅槃。就是灭了又生,生了又灭,这不是涅槃。

  其实灭了以后不生,不生以后也就不灭,这个生灭流动的境界是世俗谛。这不灭不生,不生也不灭寂静的境界是胜义谛。那么这就是一切圣人所居住的地方,那么这叫做涅槃。这样解释本来也应该说是就明白了,但是从经论里上的发挥又有四种的解释。

  一种是自性清净涅槃,蕅益大师文上说,即一切诸法本来常寂灭相,佛与众生平等无二,不增不减,此则不论出入,这就是自性清净涅槃,这样说就是在理性本身说的,不是说在修为上修证上说的。不论修证就是一切法本来如是,本来是清净,不生不灭。我们凡夫惑业苦是个污染的境界,迷惑颠倒的心理向前进一步就有了行动,就是所谓造业了,造业以后就有果报,就有惑业苦这样流转。得到了果报以后,又继续的迷惑颠倒,又继续地去造业,继续的受苦,久远以来就是惑业苦在流转。那么现在有佛的大智慧境界,也就是一切得无生法忍的圣人,他观察这惑业苦的因缘生,本性就是不生不灭的,本性就是常寂灭相的,就是没有惑业苦,没有色受想行识,没有眼耳鼻舌身意,没有色声香味触法,一切法都是不可得的,都是毕竟寂灭的,那么,这样的寂灭相就叫做自性清净涅槃。这个自性就它是本身,清净就是没有惑苦。没有惑业苦当体就是寂灭的,那就叫做自性清净涅槃。这样讲的涅槃,凡夫也是这样,诸佛也是这样,无差别相,无高无低,无增无减,无彼无此。

  第二就是有余依涅槃,谓三乘已断见思子缚,而所依果缚,身心尚在。有余依这个依字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叫做依。我们迷惑颠倒,也是要依这个色受想行识,你有所作为,或者做善业,或者做恶业,或者做清净业都是要依这个色受想行识,所以它是个依。那么现在得了阿罗汉果的人,他把爱烦恼、见烦恼都熄灭了,可是爱烦恼、见烦恼和这个业合和起得的果报,这个色受想行识就是了。这色受想行识他还继续存在,还有余,还剩下来一个色受想行识,所以叫做有余依。但是也是涅槃,就是他熄灭了爱烦恼,见烦恼的人,他随时他能入不生不灭的境界里头。他随时能够有这种能力,他那个毕竟空我无我所的智慧一动,就入到不生不灭去了。他随时能有这种能力,这是圣人的一种,他修行的一种殊胜的功德,殊胜的功德就是在这里头,所以叫做有余依。虽然是随时他的心能契入不生不灭的真理,但是这个身体还是存在,所以叫做有余依。这就是谓三乘声闻乘、辟支佛乘。

  这个乘这个字就是运载的意思,就是从生死的这个地方,你若上来这个车的话,就能运你到涅槃那里去,能动能出名之为乘。譬如说我们做世间的善法,我们同情一个人的苦难,我们能够救护他,做种种利益人的事情,但是这件事一个如果不是发菩提心的人来做这种事,这样也算是功德,也应该是赞叹,但他不能从生死的地方,运你到涅槃那里去,没有这种能力,所以这就是世间善法。但是在佛法僧三宝里边,你念一句经也好,你拜一拜佛也好,虽然说我们是没有般若的智慧,我们心里有这攀缘,是取相的烦恼还在,但是我们拜一拜佛也好,念一句经也好,你心里面想一想,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佛法的这些经律论,这样清净的这样的佛法,在我们的分别心熏习,它就有力量把你送到无余涅槃那里去,所以这就是出世间的善根,所以叫做乘,就是他有这种力量。

  世间善法不行,但是你若是发了无上菩提心了,那又不同。发无上菩提心的人,他在世间上做一些功德的时候,他回向无上菩提,他热爱此功德得无上菩提,他回向一下那就不同了。世间上的人没有这种智慧,没有佛教徒这种智慧,他不能回向,做了功德他也不回向,但在心里边念念地爱着世间的荣华富贵,那就是回向了,所以他们就会得果报。

  这个得了阿罗汉的人,那又不同,阿罗汉没有我,也没有你,无我无我所,心里面是寂灭的,所以他做一切事情的时候,也做了一般的善法,也会做一点利益的事情,他也能做。但做这个事情,因为他这个心能入到寂灭去,都回向真如了,回事向理回自向他,所以他这些善法,不会牵动他在生死里流转,没有这力量,不能动他的,不能动。

  凡夫不是,凡夫就是欢喜有的,愿意在人间享受富贵,愿意到天上去享福,因为有这欢喜心,所以你这一欢喜,欢喜实在就是爱,这个爱取的烦恼,能滋润这个业,帮助这个业去得果报。所以在佛法上来说,就是自作自受,这是对的,的确是这么回事。

  现在这里说这三种圣人,他们断除去见思的子缚,而所依的果缚,果缚就是身体。子就是因,种子就是因,就是爱烦恼、见烦恼,和爱烦恼、见烦恼所造的业,这都叫做子缚。这个子,它能系缚你,这个爱能系缚你,见也能系缚你。你造了这个恶业,恶业也系缚你。你造了福业,人天的福业,福业也系缚你,使得你跳不出去,就把你绑在那里,你想跳出去还不行。现在这个圣人已断见思子缚,而所依的果缚,果缚是什么呢,就是色受想行识,就是身心还存在,就叫做有余依涅槃。

  这个有余依涅槃,证果时入,就是你要得果的时候才能入,得果的时候,得初果的时候,得须陀洹果的时候,它那个无我无所的智慧成就了的时候他也是,如果是般若经,当然也一样,也是照见五蕴皆空,那么他就与不生不灭相应了,按天台宗的话也就是分证涅槃,还没有圆满,二果三果到四果才圆满了,证果的时候入。前面的自性清净涅槃,从无始劫来都是这个样子,没有出入的分别。

  第三是无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就是阿罗汉有特别的因缘也是有,一般的说他不会自杀的的,无论怎样他不自杀,他就随着寿命自然的延续下去,能活多久他就活多久,他寿命到了,他就弃舍这个身体,把它弃舍了,他就入到不生不灭了,那么叫做无余依涅槃。这是谓三乘灰身泯智,复归无名无物本体。

  这三种圣人这是小乘,这阿含经就是这样说了,把身体火化变成灰了,这个智也熄灭了。我那一天说过大毘婆沙论,解释这阿含经的意思,圣人入无余依涅槃就是什么呢,无情物了,就成了无情物了,所以没有感应了,你不能够,你想求他做什么事情,不行,不能,也有感而无应,所以就是这样。

  弥勒菩萨将来成佛,所有释迦牟尼佛法中栽培善根的人,就要找弥勒菩萨成佛的时候,三会说法得阿罗汉果,要这样的,释迦牟尼佛不管这件事了。在阿含经小乘佛法就是这样说。

  那么现在说一说三乘灰身泯智了,阿罗汉、辟支佛灰身泯智了,那么佛也是灰身泯智了,就归无名无物的本体,就是入于不生不灭,离一切相的真如的境界了,从那以后,永久也不再有所作为。用凡夫的话来说就是休息,所以复归无名无物本体,那么就叫做无余依涅槃。今正约此论垂入也,现在说佛垂涅槃,就是约这个说。那蕅益大师这样讲,这等于说这个遗教经是小乘经,就是小乘经的意思。

  那么第四无住涅槃,这无住涅槃是什么呢?这唯独是大乘佛法里面所讲的,也就是法华经如来寿量品的意思。谓诸佛菩萨,有智慧故,不住生死,有慈悲故,不住涅槃。

  因为佛菩萨有智慧,世间上的一切有为法,虽然它是很染污的,但是不能染污佛菩萨,有智慧故,他不住,他不爱着,不爱着这生死的境界,这生死不能染污他,所以不住生死。这样讲阿罗汉也是。阿罗汉爱烦恼,见烦恼断掉了,他也不住生死,生死也不能够染污他。

  有慈悲故,不住涅槃,谓佛菩萨有大悲心,他不住涅槃,他不能够入于不生不灭的地方去,永久也不再有所作为,这件事是不忍的,心里不安,我不想这么做。这么做的时候感觉不对,所以因为什么呢,有慈悲心。众生还没有得解脱,他们还在流转生死,很苦啊,我的父亲在那里,我的母亲也在那里,我的哥哥,我的弟弟,我的姐姐,我的妹妹也都在那里,我怎么可以都不管了,我就到不生不灭的地方休息了呢,所以不可以。所以有慈悲心不住涅槃,不安住在涅槃那里。不,我不去,不到那里,这是这么意思。所以不住涅槃,所以他还是来到众生的世界,来到这里。

  当然你若是入于不生不灭,那就是超越了一切缘起法。如果你不到那个不生不灭的地方去,那就是在缘起这个地方。这是两件事,一个是世俗谛,一个是第一义谛。你不在第一义谛,那就是在世俗谛。你不在世俗谛,就到第一义谛去。所以他若不入无余涅槃,他就是要到这世俗谛缘起的世间来,到这儿来就他就要有生命,要有生命这件事是缘起的。

  缘起的就是怎么样呢,就是他佛菩萨久远劫来,他自己修行的六波罗蜜的功德,广度一切众生的功德,由这样的业力来缘起他的身体。那么就是众生有众生的缘起,佛菩萨有菩萨的缘起。那么就出来一个实报庄严土、自受用土、他受用土,或者方便有余土,就出来这个世界了。出来这个呢,佛就是有身相,有身相,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前面说日旋三昧,常是在那里注意,怎么样的教导一切的众生,那就叫做无住涅槃。

  在这有生灭变化的境界里,他心里面可以不执着,所以他也随时,他一样的入第一义谛,但是这个果报的缘起还保留,所以这叫做无住涅槃。

  底下说不住生死,故能非灭示灭。因为他不爱着这生死的境界,我们平常的人,比如说,自己有很多可爱的境界,或者身体怎样的特别的殊胜,心里面也爱着,或者因此而有高慢心,或者有多少的财富啊,特别荣华的境界,要死的时候就苦,就舍不得,爱着。但是佛菩萨,我有看到经文上也说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不爱着,随时可以弃舍。有这种话,这就是他没有烦恼的关系。他所以还保留这个身体,就是慈悲的关系,这完全是慈悲,完全是慈悲心。

  因为以前在香港我也是担任过寺庙的负责人,这个我们呢,我等于多说了几句话喔,因这件事我就明白一件事,在大众僧里做一个领导人,你的动机是什么?你为什么做这件事,其实还是一样,就是为大众僧做事,这不是在思想上说,不是表面上,表面不算数,你是为谁做这件事,是为自己的名利呢?是为大众僧。凡夫就是有这种差别,或者这样子或者那样子。而佛菩萨因为执着心没有了,他不受一切法,一点也没有这种执着,所以他纯是慈悲,慈悲心,所以无住涅槃,就是慈悲心的关系,所以他还能够到人世间度化众生的,他完全是无条件的。

  所以不住生死,故能非灭示灭,就是他那个圆满报身,那他是无量寿,只是示现个化身,他非灭。那个圆满报身是不灭,在凡夫肉眼当然看不见,只是看见个化身,这化身灭了,他也有老,有病,也就走了。

  不住涅槃,故能非生示生。在佛菩萨清净心里,他没有这种分别,没有什么是生,什么是灭的这种分别。但是为了度化众生,他会现出这件事,非生示生。佛久证此无住涅槃,今为有缘度尽,故示垂入无余涅槃,佛早已经是功德圆满了,就是为了有缘的众生。这个有缘的众生这句话,就是在一个时期内的有缘的众生度尽了,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有缘的众生在,还要继续度,但是现在这个时候不能度,他不受度,所以佛就示现灭度了,故示垂入无余涅槃,实不同二乘之一灭永灭也,和二乘一灭永灭是不一样的。

  所以二乘阿罗汉、辟支佛入无余涅槃就是慈悲心,他也不要,慈悲心不要的关系。

  但是在法华经上曾经说过,他就是到了,也并不真实的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不是真实的。还是生到方便有余土去了,他还是有眼耳鼻舌意,不过就是入到三昧,入到灭尽定去了。他终究有一天或者他自己出定了,或者佛菩萨觉悟他出定了,他还是要听法华经的。但是在阿含经的态度来说,那就是永灭,一灭永灭了。那么这是佛垂涅槃。

  此涅槃有三义,一是性净涅槃,性净涅槃即法身理体,也就是前面的自性清净涅槃。法身理体,此则无出无入,没得分别。

  二圆净涅槃,即是般若,就是你在凡夫的时候努力的修行,成就了圆明清净的智慧,这个智慧一成就了断惑,就能够断除爱烦恼,见烦恼,尘沙无明的烦恼都断了,断的究竟了,完全断除去了,冥合性真。那么你那智慧,无分别的智慧和诸法寂灭相的体性冥合了,契合了,如水入水,像水入到水里头。这是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他也用这句话来形容,那么此则一入永入。你成就了圆明的般若智慧,同不生不灭的理性相应以后,就永久的相应了,不会再退,就是不退转了。

  三方便净涅槃,即是解脱。这个话怎么讲呢?方便示现起诸应化这个方便就是佛的大悲心、大智慧,随顺众生之所应,所相应的,或者是在剎帝利,或者在婆罗门的种姓里,又有父母又有生相又有出家种种的事情,这是八相成道了。方便示现起诸应化,此则数出数入,这有时候入无余涅槃,有时候也就不同了。也有行坐住卧,也有入定出定这些事情,这就是凡夫肉眼所见的境界,数出数入。

  若以三义对上四种者,性净即自性清净涅槃,亦即无住涅槃之体。圆净涅槃就是无住涅槃之形相。方便净涅槃即无住涅槃之用。也就是圆满报身所现出来之作用。化身是由圆满报身所现出来的,即无住涅槃之用。

  其有余依、无余依这二种涅槃,若在二乘分中,则摄属圆净,可以把它摄属在圆净涅槃里面。因为圆净之少分故,它没有能够究竟清净,因为只断掉爱烦恼、见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还没有断,但显偏真,未显俗谛中谛。这是天台宗这么解释,他只是偏真,偏于诸法空这一面,不能从空出假广度众生,所以没有俗谛。那么他也没有觉悟到那个中道第一义谛,但净见思分段生死,未净尘沙无明及变易生死还没清净,若在如来分中,则摄属方便净,这就是方便净涅槃,这个应化一切众生,这是属于方便净涅槃。

  初成道时,示同二乘之有余依。初成道时这个话就是最初成道的时候,但是在阿含经小乘人的看法,从成道到入涅槃一直是这样子,一直是没有入涅槃之前都是有余依涅槃。今灭度的时候,示同二乘之无余涅槃也。

  略说者,是对平日广说,平常的时候,广为一切众生说了无量无边的法门,此为要略,现在说的遗教经,是一个简略说。

  又对大机所见大般涅槃经,此为简略故。这有两边讲法,大般涅槃经,那就是广说,法华经才七卷,大般涅槃经有四十卷本,也有三十六卷本,和遗教经对比起来,遗教经就是略,简略的了。那么这是这两个题目,大意就是这样解释。

  这底下第二出译人。翻译经的人,是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就是鸠摩罗什翻译,由梵语翻成汉文,姚兴是建国,亦称为秦,他的国号称之为秦,但是国王姓姚,把他的姓冠在国号前面,所以叫做姚秦。这个建国者是姚苌,姚苌是苻坚的部下,苻坚他组成一百万军队,要灭东晋,结果他失败了,他的部下就造反,很多人就分裂了,但是姚苌他的力量也是很大,就把苻坚杀死了,他就在长安建国就是姚,也叫做姚秦。但是在历史上来看,姚苌做梦,苻坚来了,把箭射出一下子,就把姚苌杀死了,姚苌果然就这样死了。所以世间上的有漏法做了很多功德,然后得大福报,福报大的就做国王。做国王的时候贪心很大,然后就造罪,就是这样子。所以用佛法的立场看,世间上的事情都是苦,没有福报的人苦,有福报的人是更苦。姚兴是姚苌的儿子,鸠摩罗什法师是姚兴把他请来,最初发起呢,是苻坚他请鸠摩罗什法师来,但是没有成功,现在姚兴他成功了,当时也是发兵,也是要经过战争才请来的。

  三藏者,经律论也。经律论都名之为藏,经诠一心,律规三业,论开慧辩。这个经是显示一心,就是定。这个经是诠释,开示定学,戒定慧三学嘛,经是诠释定学。这是律是规三业,规范我们身口意。论开慧辩,这个戒定慧分为经律论,论,是属于慧,就是佛弟子从经里面关于生死之缘起,涅槃的缘起,就是深入的去说明,所以叫做慧辩。其中也有问答,所以叫做深入慧辩。

  经和论对比,这个经是佛的慈悲,随顺众生的根性,演说出来的法门,所以它的次第,经上的次第是随顺众生的根性来排列的次第,这大概这么说。这个论呢,不是,论是佛弟子的智慧约理论,来排列它的次第,一个随理,一个随机,这是大概的说,有这样的差别。其次呢,经都是佛说,但是六祖坛经呢,六祖坛经呢,六祖大师大概声望太高了,弟子好像不说它是经他心里不舒服,也用经来称呼,这是一种恭敬心,也是好,但是通常来说,佛说的称之为经,那么弟子所说的称之为论。经都是佛说的,经和经有的时候也有事情,那么佛自己会有所交待,这个经那么说,那个经那样说,中间会有问题,佛会把那个地方调解一下。也有弟子会去提出来这个问题,佛会把它融化,把它融解一下,那么它就没有矛盾了。

  但是论呢,这个佛弟子这样写,那个佛弟弟子那样写,前一百年的弟子,后一百年的弟子,这里面就有问题,就是彼此有意见,就是有学派了。这是天台宗,那是华严宗,这是法相宗,那是唯识宗,那是三论宗,这样子中间就是分了派了。所以出家人能够和,在思想上的和,只有佛在世的时候,正法住世的时候可以和,以后就是不能和,思想上很难和的。

  那么现在这里简单的说,经诠一心,律规三业,论开慧辩,这样子分。但是经实在里边也说第一义谛的,那么当然也有智慧,也有说随经戒。就是单独会说些比丘、比丘尼、四众弟子的戒也有说通于四众弟子,通于其中的菩萨戒,单独的有那样的一部分,但是在不是主要说戒的经里也有提到戒,那么是随经戒。所以经里面应该也是有戒定慧,但是这地方说,经诠一心就是用戒定慧来分配。一心里面也都有戒也有慧,应该是这么说。

  以兹三学,自轨轨他,戒定慧三学,自己来轨范自己,也轨范别人,那就叫做法师。那么这样说是约人说,其实那样也是有法,没有法怎么能轨范呢。

  鸠摩罗什此云童寿,童年时便有耆德故,这个解释非常的好。童年的时候就有耆德,就有长老的那种圣德,他年轻,小孩子的时候有大智慧,所以叫做童寿。但是这样解释,的确是好也是赞叹。可是在他传上看呢,就不是这样意思,就是他的父亲名字叫做童,他的母亲名字叫做寿,父母的名字合起来给这个儿子做名字,所以叫做童寿。

  翻梵成华,名之曰译。

  释迦牟尼佛。初转*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这底下入正文,分三科,第一科是序分,第二正宗分,第三流通分。现在就是序,也是序分。

  释迦牟尼佛,那么这是说法主。这怎么解释呢?释迦,此翻能仁,能仁是佛之姓。牟尼,此翻寂默,这是佛的名字。约姓,则事相有异。你姓释,他姓迦叶,各式各样的姓就有差别,故论中称为别相。佛遗教经论是别相。约名,则诸佛理同,故论中称为总相。就是那个寂默,寂默是约理说的,所以理性此佛觉悟的理性,和十方三世一切佛觉悟的理性是无差别的,所以叫做论中称为总相。大家都一样,所以叫做总相

  。

  又能仁则具大慈悲,大慈悲心就是慈悲众生,那么他就不住在无为的涅槃里面了,此相与二乘全别。他有大慈悲心不住涅槃,所以和阿罗汉、辟支佛入无余涅槃是不同的。寂默则具大智慧,大智慧呢就是他契证真如理的时候,是离言说相的。离言说相,所以叫做寂,离分别相,所以叫做默。

  这样分开讲,他已契证到真如理,真如理不是有为的,所以不住有为。此相与二乘略同,二乘也是住于无为的境界,但是没有佛那么圆满,所以叫做略同,不是完全同。具此总别二相,名之为佛,就是这样意思。那么这个是解释释迦牟尼佛的名字。

  初转*轮这句话呢,就是佛在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时候,他就从菩提树下起来。起来有说三七二十一天佛没有说法的喔,然后到鹿野苑去。佛在定里一看,想要度化这两个仙人,仙人已死掉了,那么他就去度化五比丘。到了鹿野苑去转*轮,所以叫做初转*轮。

  初就是成道以后,一开始为众生说法。蕅益大师在这地方说前面那句话,论判此句是法师成就毕竟功德也。释迦牟尼佛是大法师,他是功德究竟圆满了。佛成道已,说法四十九年,度人无量,如果是三十五岁成道就不够四十九年,应该说是四十五年度人是很多的。

  今举初后,以括始终。

  初转*轮,度阿若憍陈如,这是初。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这是后。初后就是始终,包括始终两个时间。

  初在鹿野苑中,三转四谛*轮,憍陈如最先得度。这三转四谛*轮,三转就是,第一个是示相转,第二个是劝修转,第三个是作证转。

  示相转就是开示苦集灭道的相状。什么叫做苦?色受想行识是苦,生老病死是苦,三苦八苦此是苦,三界里都是苦,不但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是苦。什么是集谛?就是爱烦恼,见烦恼和一切的业力,它能够集成这个苦。苦怎么会有呢?是由自己的烦恼和业集成的,所以叫做集。集是苦的因。苦集灭,这个灭是什么呢?就是涅槃。涅槃就是灭除了惑业苦,没有惑业苦了,那么无生无灭,寂静的真理名之为涅槃。那么呢,这叫做灭,那是大安乐安隐的地方。道就是涅槃的道路,修学戒定慧能解脱苦集契入涅槃的境界去,那么就叫做道,道路的意思。开示苦集灭道的相貌,这是示相转,其实示相转倒是很重要,你应该是很详细的。

  第二是劝修转,佛就是开示了苦集灭道的道理之后,又劝导众生要修行。就是厌苦断集也,慕灭修道。这个苦恼要生厌离心,厌离心是修道的开始,没有厌离心是不能修行的,要有厌离心。所以我们平常凡夫的情形是爱。爱着这色受想行识,爱着这眼耳鼻舌身意,爱着这色声香味触。凡夫的情形是不想改造自己,是改造对方,对方不合我意,我改变他要合我意,凡夫是这样意思。但是我们看经论上说,佛菩萨修行一开始不是,是开始改造自己,所以外边人给我一搥,骂我一句,我们凡夫的情形我打他一拳。你打我,我打你,你骂我,我就骂你。但是佛告诉我们修行不受,你不受,告诉你不要接受,他骂你,你心里不接受,他赞叹你,你也不接受,心里不接受。这不接受不是一般人说的那种不接受,不是。就是观察那是假的、空的,心里面不分别,你照样可以骂,你照样可以赞叹,我心里面不动,学习这不动。用戒定来帮助这一念心,不接受,佛菩萨告诉我们用这样办法。

  我们出了家以后学习佛法真是不容易啊,很久很久也不知道什么是修行,出了家很久了,还是这样子,你不对还是这样想。但是经论上的意思,劝我们修行不这样,就是我的心若动了就是我不对,你对不对我不管,我自己要对,怎样才可以使心不要动,不要分别。不要分别不只是止,一定要用慧,用智慧,用四念处观察。

  第一办法是观法无我,其次观心无常。就是修无我观,没有我,他在骂我的时候,他在毁辱我,他在赞叹我,在利益我,向我叩头,向我供养,谁是受供养者,谁受礼拜者不可得,而礼拜者也是不可得,心常是从世俗谛,走向第一义谛去,是这样子,不过是我是这样子分别,你们各位可以重新的想一下,去读一读般若经,你要是读阿含经也是好,它就是告诉这样意思,不受,不接受。

  我们若是用凡夫的情形,去衡量圣道的话,也就是用圣道的立场,来看凡夫的境界,就是人家送你一个黄金你接受了,送你一大粪也是接受,他就是不能不接受,一切都要接受,所以我们不欢喜,一定是大粪我们不接受,其实就是受了,所以佛菩萨的办法,的确是很妙,就是不受,这是内心里边的事情,不是表面上的事情。

  那么这是讲苦集灭道的示相转劝修转,劝我们厌苦断集,证灭修道。慕灭修道,仰慕这当然也不是容易体会的。好像我们在这世界上,这色声香味触叫它如意,当然,有福报的人有多少如意,没有福报的人就是很难如意。或者今天不如意,明天如意,或者今天如意,明天不如意,这总是变化的。变化这个事情,现在说是叫我们爱着色声香味触的人,去体会这不生不灭的是大安乐地方,是个大安隐的地方,还是不容易的。不过是吃了苦头多的人,假设能够退一步,假设能够多静坐,也可能体会多少,这不生不灭的地方是安隐处,这生灭流动的地方,实在是陷阱,很多的陷阱。自己不知道,就往陷阱里边跳,凡夫就是这样子,所以叫我们慕灭修道,的确还不容易。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凡夫的智慧不够,佛法学习了很久,也还不容易说出来这慕灭修道的意思。如果你见到佛了,佛若是告诉你慕灭修道,我们可能会容易明白,但文字上是这样意思,厌苦断集,慕灭修道,所以佛为五比丘说法,他就能够厌苦断集慕灭修道,三个月内得阿罗汉果,那么憍陈如是先得初果,所以这是劝修转。

  第三是作证转,就是证明这件事,此是苦,我已知。释迦牟尼佛告诉五比丘,这色受想行识乃至到非非想天也在内,都是苦,我是知道的。所以这件事要佛才能知道,佛才能认识这是苦。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

  此是集,我已断,所以我们凡夫说是我有爱烦恼,我有见烦恼,我有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五种见烦恼,这烦恼能断吗?

  哎呀!很不容易。佛说是能断,佛告诉你是能断的。此是集我已断。大智度论上说佛能够无量劫来的修行,得到那殊胜的果报,殊胜的威德,他说出来的话就是不合理,你也很容易相信,所以佛菩萨非要无量劫的修,栽培功德,栽培善根,得到那殊胜果报,才能够没有佛法的地方能建立佛法。这阿罗汉,辟支佛就不行。所以他说出来,此是集我已断,我们能相信。

  此是灭,我已证,这个不生不灭的境界,大安乐的境界,我已经成就了。此是道,我已修圆满了,这样子来发起听众的信心,所以作证。

  三转*轮,三转四谛*轮,这四谛*轮,这样转了,而憍陈如最初得度。他是在佛的这一次成佛,无量无边的弟子里面,最初入圣道的憍陈如尊者,是这位大阿罗汉。憍陈如最先得度,乃至涅槃会上,须跋陀罗最后得度。

  须跋陀罗,这个人是个外道。佛临入涅槃的时候,他已经一百二十岁了。这时候他听人说释迦佛要入涅槃了,他心里惊了,这时候来见佛,阿难尊者还拒绝他,不准他来见佛。阿难说佛现在就是身体有点不舒服,不能再去打扰他,佛当时天耳遥闻,说请他进来。佛为他说八正道,他得初果后,再为他说四圣谛,就得阿罗汉果。得阿罗汉果他先入涅槃,他在佛入涅槃之前先入涅槃。所以须跋陀罗是最后得度,在一切弟子里面,他最后得解脱。

  在大智度论里还说一个故事,说是无量劫前,在一个森林里面起火了,三面都有火,有一面没有火,但是那边有一道河。树林里面有很多禽兽,都怕火烧,就要跑,三面都有火,跑不出去,于是向河这边跑。有的兽能跑,有的兽不能跑,很多都不能跑,怎么办呢?这时有一个身体很长大的鹿,它就是此岸彼岸立在那里,这些兽就从它的身体这样过去了,就把它身上的皮肉都破坏了,那么它就是忍耐的把这些兽渡过去。最后来个兔子,这个时候,这个鹿已经是不能支持了,还强忍耐把这个兔子渡过去,这个时候,这个鹿它的腰就断了,它就掉到水里面死掉了。

  这个时候,释迦佛说,那个大身的鹿是谁,就是释迦佛。那么多的兽就是佛成道所度化这些众生,最初成道就是最先爬它身体过去,就是憍陈如,这五比丘。那么最后这兔子是谁呢?就是须跋罗,就是他,度化这个人过去。那么从这故事来看,释迦佛的度化众生,真是不惜自己的生命来度化众生,这是不住涅槃的大慈悲的境界。

  释迦牟尼佛。初转*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能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蕅益大师的分科,这一段文是序分,那么昨天是讲到初转*轮,讲到这里,在这注解的里边,倒数第六行。是言转*轮者,佛以自心中所悟四谛之法,度入一切众生之心,名之为转。这解释这个转字,佛以他自己的清净心里面,所觉悟的苦集灭道四谛的真理。这个谛这个字,是不颠倒的意思,就是真实不虚,没有错误,是很正确的真理,那么就叫做谛。苦集灭道这四种都是谛,但是说这四种都是谛,这是圣人的智慧境界,凡夫还不能知道是谛。

  所以佛所觉悟的苦集灭道这真理之法,度入一切众生之心,就是传到众生的心里面去,叫做转。就是佛讲解苦集灭道的法,众生由他的耳根听闻佛的法音,由第六意识领解了,就是度入一切众生之心,那么这就叫做转。此法能摧众生烦恼业苦三障,名之为轮。这四谛的妙法,这样子转入众生心中有什么好处呢?能够灭除众生的烦恼障、业障、苦障。这苦障就是色受想行识。能灭除这三种障碍,就叫做轮。这个轮,有一个破坏的意思。

  但是这样子的解释,是众生听闻了苦集灭道的法门以后,还要在他的心里面修这四念处。修这四念处,就是修止观。这样的修,今天也修,明天也修,到有一天成功了,太阳出来了,就是无漏的、清净的、毕竟空无我无我所的智慧出现了,这个见烦恼先断出去,这个我见的烦恼先断出去,那么这个时候就是见到真理了。

  这样说这个转这个字,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佛说法,转入众生的心,叫做转。众生闻法以后,自己不断的修习四念处,常常的修这个止观,这就叫做转。转几时灭除烦恼了,名之为轮。所以这个转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弟子自己在那修行也叫做转*轮。但是自己转*轮,没有佛的引导,自己不会转,所以还是说佛转*轮,没有说众生自己转*轮。

  陈如闻此法故,见四谛理,出生死海,名之为度。憍陈如他听了这样的佛法,他见四谛理得初果的时候就是见道。他真实的证悟了是苦,这色受想行识,真实是苦。这爱见的烦恼它是集,它能够集成生死苦。灭真是灭,道真是道。那么呢这不是听人说,那不算数,是他自己证悟了,所以叫见四谛理。见四谛理就超出生死的苦恼了,这个时候得初果,无量无边的生死,只剩下七番生死了,所以七番生死过去了,就得涅槃了。所以也就可以说,出生死海,名之为度,就是得解脱了。

  梵语叫阿若,此翻为解,解翻成中国话是个解,这个解这个怎么讲呢?也翻为无知,这么两个翻译。这个解,明见四真谛理,就叫做解。这个解是证悟的意思,证悟了这四真谛理,先得初果了以后,继续修行得阿罗汉果。无知怎么讲呢?无知,其实就是知无。在别的经论上翻个解,其实还有两个字叫本际,叫解本际。根本的本,边际的际,叫解本际。那么这里,本际没有说只说解,明见四真谛理就是本际。这个无知即叫做知无,这个无,就是本际,一切法的根本境界。无知者,根本智证见谛理,不存能所故也。但是这样解释又不同,根本智就是无分别的智慧,这个无分别的智慧,证悟了四谛理的时候,它并没有能知所的分别,能证所证分别都没有,没有能所的这件事,所以叫做无知。就是没有能知也没有所知,但是也是明明了瞭的,所以叫做无知。那么这样子也就是知无了,也就是知道本际了。

  憍陈如,前面阿若是他的名字。憍陈如,此翻火器,这是尊者的姓。这位阿罗汉,他俗家的姓,姓叫做火器。

  须跋陀罗,此翻好贤或翻善贤。本是外道,住鸠尸那城。鸠尸那翻成中国话,翻个角,牛角的角。年一百二十,闻佛将涅槃,方往佛所,闻八圣道,遂得初果。那么因即出家,嗣闻四谛,就成阿罗汉了。

  是中初转*轮及最后说法二句,论名为开法门成就毕竟功德。这是说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开演觉悟一切众生的无量无边的法门。最初开演的是四谛法门,乃至到无量无边的法门,成就毕竟功德,功德是究竟圆满了,到了涅槃的时候,佛所作为众生说法始愿,这功德是圆满了。

  度阿若憍陈如及度须跋陀罗二句,论名为弟子成就毕竟功德也。这个遗教经上说,这是弟子成就毕竟功德,那么在小乘佛法上,得阿罗汉果功德就是究竟了。

  所应度者,皆已度讫。这句话怎么讲呢?明佛智鉴机,恒无忘失,得益之众,算数莫穷。所应度者,皆已度讫,这是说佛的智慧照见众生的出世解脱的善根,恒无忘失,不会忘掉的。你在这一个时期应该得到解脱,佛就会应时的去度化你。这个得到佛的教化利益的众啊,算数莫穷,究竟有多少算不来的。论名为大总相成就毕竟功德也,这就是总相的来说,一切很多很多的众生,得到佛的教化利益。

  于娑罗双树间,这娑罗双树这句话呢?娑罗,此翻坚固。这树啊,好像铁似的。双树者,此树四方各二。东西南北各有两棵树。各各一荣一枯,一棵是很荣茂的,一棵是枯萎的。上面的枝啊,是四方的各两棵树,都是联合起来。下面的根,也是相连

  的。以表四德,破于八倒。表示佛的涅槃是常乐我净的四德。破除去凡夫的四种颠倒,和圣人的四种颠倒,就是八倒。凡夫的四种颠倒,就是常乐我净。这色受想行识是无常,是无我,是苦,是不净,但是我们认为是常乐我净,所以是颠倒。其次,阿罗汉修无常、无我、不净这四种观行。到佛的境界,他也认为是这样子,所以那也是颠倒了,破除这四种八种颠倒。

  或惟见一双,即表破于断常。前面说四方各有双树,这是一个大乘的看法。或者是就是小乘佛教徒,他惟见一双,不是四双,只有一双树,只有两个树,这样子呢,即表破于断常二见的意思。这个大概的说,就是人执着有我,执着色受想行识里边,有个常恒住不变异的我的体性,就是色受想行识我,另外还有个我,知道有我的人,多数知道这我是常住不坏的,那么身体色受想行识,虽然是有老病死,但是我是没有老病死的,它是常住的。是到天上去,或者到地狱去,这我是常住的,那么这就是常见。

  有的人执着人死了就断灭了,那就是断见。那么现在是说,佛惟见一双树,就表示破除断常二见,就是也不常也不断。这就是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个常恒不变的我,没有。但是众生惑业苦,它还是相续不断的。你若不遇见三宝,他就继续流转生死,它还是不断,相续的,那么相续的原因就是业力和烦恼。人死亡了,为什么还会有新的生命呢?就是因为你有这个烦恼和业力,所以它有集成,招集生死的力量,使令你再得果报有这个力量。如果你断除去烦恼,它就没有了,他就不生不灭了,所以是不断亦不常的。

  繇大小机异,故异见耳。为什么有见四方各二各有双树,有见只有一双树呢?因为大乘的根性,小乘的根性不同,所以所见的也不同。

  中夜,即表中道。将入涅槃,是时中夜。这中夜,表示什么意思呢?这个表示是中道,不断不常就是中道。那么大乘说中道,譬如说,一切法空,空就是中道,那么这样一个解释。其次呢,空是一边,有是一边,非空非有,没有二边,那就是又一个中道,这解释说法不一样。现在说中夜,即表中道。大乘以非荣非枯为中道。这个枯就表示一切法空的意思,荣就是表示一切缘起法,就是有,现在非有非空就是中道。小乘以离断离常为中道也。

  寂然者,心行处灭。这个寂然,中夜寂然,就是中道的真理,是心所不能行的地方。我们的心能在色身香味触法上活动,在人我是非上活动,这一切有为法上,有名有相的地方,心都能在那个地方活动。但是中道的真理是无名无相的,所以心在那里不能活动了,所以心行处灭。心行于名相的处所,无名无相了,所以心行处就是灭了,那么那就是中道。

  无声者,言语道断。无声这个话怎么讲呢?言语道断。言语以什么为道路呢?就是以名相为道路,要有名字的时候才会说话,如果没有名,你不能说话的。所以中道这个地方,没有名相,所以言语道也断了。所以叫做无声。这样讲呢,就是在中道的理性上说无声。要是从表面上看呢?就是没有,寂静,这里边没有声音。是那样意思。

  无声者,言语道断,论名此四句,为因果自相成就毕竟功德。遗教经论上说这四句,前面说这四句,这四句,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这四句。这几句,论上说是什么呢?说是因果自相成就毕竟功德。这里说这个功德,元照律师,他有遗教经论的注解,他解释呢,在入涅槃了,这叫做果,将入涅槃还没有入涅槃,这时候叫做因,是这样的意思。

  这个自相成就,因的自相成就,果的自相成就圆满了,那么就叫做因果自相成就毕竟功德。他这样解释。谓双树间,是因自相,就是没有入涅槃。将入涅槃,是因共果自相,将入涅槃呢,是因和果联合起来了。是时中夜,是总自相。中夜就是中道,中道呢,因也好,果也好,都在中道这里,是总自相,是总的体相就是了。寂然无声,是果自相。这果自相,就是你已修行成就了果的自相。

  诸弟子者,上首眷属人位差别。为诸弟子,略说法要,这诸弟子是谁呢?是上首眷属,就是佛弟子里边最上首的弟子。这个时候,阿难尊者也是上首,摩诃迦叶尊者、阿那律尊者、须菩提尊者、罗侯罗尊者也应该算十大弟子之一。这些上首弟子的弟子,就是这样这么说了,但上首和上首这些弟子,这些人有点不同,因为差别不同,有的是阿罗汉,也有不是阿罗汉。

  法要者,世出世间法位差别,有世间的法,有出世间的法。这里就是佛所演说的一切的世出世间的因果缘起,远缘起近缘起,那么这也是法,在法的位上,也是有差别。世间有恶法,有善法,还有不动法。出世间有三乘圣法,那么也是有次第不同。论名此此句,为分别总相成就毕竟功德也。遗教经论上说这是分别总相成就,就是佛为众生说法的总相,总相来说不去详细说了。

  夫垂入涅槃,则无复再会。临入涅槃的时候,这是最后的机会,从那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已在中夜,则为时不多,故取要略说,所以释迦牟尼佛,为弟子取其精要,简略的说法,以作最后警策。真不过啻一字一血矣,读者可弗思乎。

  那么这序分讲完了,这底下是第二正宗分,分两科,第一科是明共世间法要,第二是明不共世间法要。

  初中三,初对治邪业法要,第二对治止苦法要,第三对治灭烦恼法要。

  对治邪业法要又分四科,初明根本清净戒,其次明方便远离清净戒,三明戒能生诸功德,四明劝修戒利益。

  现在第一科初明根本清净戒。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这是说到根本清净戒,赞叹戒的重要。我们就按照蕅益大师这么解释好了。比丘,此翻除馑。能够除馑,这个馑就是饥馑,生活困难。若是你供养比丘,将来会得到人天的福报,那是世出世间的功德,所以就不饥馑了。能够除馑,即福田之称也,它是一个福田,你在福田里面栽培善根,就能得到很多很多功德。

  又含三义,一怖魔,能让天魔恐怖。二乞士,就是自己不生产,要去乞求生活。这能表示他能舍掉了骄慢心。三破恶,能破除去烦恼的恶。

  然佛之遗教,通诫一切四众弟子。这遗教经是通诫,不是别别的诫告比丘,是诫告一切的四众弟子,出家的二众,在家的二众都在内。而经中处处独举比丘者。这遗教经内独举比丘,亦有三义。

  一者,示远离相故。比丘表示他能远离尘俗的事情,因为尘俗的事情能让人生烦恼,所以远离烦恼的因缘。其次呢,能弃舍内心的烦恼,就是内心里面有贪瞋痴的烦恼,要弃舍它,要舍掉它,不保留它,就像屋子里有个贼,要把这个贼驱逐出去。这心里面有烦恼贼啊,要把它驱逐出去,所以叫做远离相。

  二者,示摩诃衍方便道。比丘这是小乘佛教学者,但是他是大乘佛教的权方便,是这样意思。与二乘共故。他所修学的佛法,这是大乘佛法的权方便。就是和二乘的意思是一样的,是共有的,就是二乘声闻、缘觉所修学的戒定慧,就是大乘佛法的权方便。

  三者,比丘为四众之首,举其首以该四众。包括四众弟子都在内了。亦皆同远离行故。都要修学远离行,这个相信了佛法以后,当然是应该先要断烦恼,烦恼的因缘皆应远离,所以同远离行故。

  言灭后者,即示现遗教义。于我灭后,灭后这句话什么意思?这就表示佛现在是遗留的教诫。

  波罗提木叉,此翻保解脱,亦翻别别解脱。你能够守戒,当然你就会得解脱,得入心解脱、慧解脱、俱解脱,得到涅槃的解脱。亦翻别别解脱,就是一样一样的解脱。亦云处处解脱,我们能持戒,处处都可以解脱。所以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意各地方,乃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处处都可以得解脱。

  此即不尽灭法。这个戒啊,就是不尽灭法,不尽不灭的意思。这个话就是说,佛这个肉身,就是父母所生的身体是火化了,但是佛这个戒是不灭的,那么这就是我们讲法华经提到的,就是杂阿含经里面说到,舍利弗入涅槃的时候,佛告诉阿难尊者说他入涅槃了,他的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灭了吗?阿难说,弗也,说是没有灭。现在说佛的生身是灭了,但是佛的法身常在,所以不尽不灭。

  这个还可以分两部分说。就是佛本身无漏清净的戒、定、慧、解脱知见,是常住不灭,但是留在世间上的佛法,戒也是在内的,也是不灭,留存在世间也是常住不灭。但是佛法终究是要灭的,有的时候不能永久存在的。那么呢,但是是不能灭,它继续留存在世间,那么就指这个佛法说。

  依此法身,度二种障。依靠依据戒法身,我们初学习佛法的人,初开始修行的时候,就是戒,先要学这个戒,依这个戒法身去修行的时候,能解脱二种障碍。得度烦恼暗障,故云如闇遇明。这个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要尊重,要珍敬。尊重珍敬这四个字,这个尊怎么讲呢?是这个戒的功德高胜,所以叫做尊,功德高胜叫做尊。能够保持不失叫做重。我们能持这个戒,不要失掉这个戒这叫做重,利益弘生叫做重。保持不失叫做珍。谨慎不慢叫做敬。谨慎来受持这清净的戒体,不要轻慢这个戒法,对于戒要尊重恭敬,不要轻慢它,对于戒要尊重恭敬,不要轻慢它。

  我们看禅师的语录,就公然的轻视戒了,我也不明白怎么是那样的态度,而实在这遗教经说,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那么为什么要那么样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呢?说是依此法身,度二种障,得度烦恼暗障,故云如闇遇明。所以它是有特别重要,能解脱烦恼暗的障碍,贪瞋痴的烦恼这身见、边见、邪知邪见这都是黑暗,黑暗是个障。现在要能持戒,如闇遇明,就像在黑暗中遇光明了。黑暗就是看不见什么了,那么这也等于是如盲得眼的意思。眼睛盲了什么也看不见,现在忽然间得了眼睛了,所以持戒如闇遇明。得度空无善根障,故云如贫得宝。得度空无善根障,这贫穷的人没有财富,说我们要不持戒呢也就是贫穷的人。要持戒的时候,就是会栽培很多善根,就得了财富似的。所以无善根就是个障。现在能持戒就是有善根,就是没有障碍,故云如贫得宝。

  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以戒作为我们导师。不能持戒,则同堂犹隔万里。不能持戒,就和佛在一个堂里面共坐,那就和距离万里一样。苟能持戒,则百世何异同时。虽然距离了几千年,那和同时有什么不同呢?金口诚言若此,

  奈何舍此别求。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这是根本戒,初明根本清净戒,就是要护持这根本清净的戒。

  底下第二科明方便远离清净戒,方便远离,把这些非法的事情你能够远离,那么根本戒也就清净了。

  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

  这段文我念念,还是按下面蕅益大师的解释。这段解释多少有不是那么容易解释。

  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畜积。

  这段文里面有两段文,从初就是持净戒的开始到垦土掘地,这地方是护戒令不同凡夫增过。就是若是我们护持这清净戒的话,保护这个戒不要令它染污了,那就是叫我们不同凡夫增过。我们佛教徒不能同于非佛教徒的人,天天地在增长罪过。

  从占相至不应畜积,占相吉凶底下至不应畜积,这一段文是护戒,令不同外道损智。我们若是能持戒呢,就不同于外道,有邪知邪见损灭他的智慧。其实外道也会增过,凡夫也会损智,但是凡夫增过比较明显。那么至于什么叫做我执我见,一般的凡夫不是太明白,所以说是凡夫增过。外道呢,他也是研究真理的,他是搞错了,所以才生出邪知邪见,这是损智。

  初中凡十一事,头一段凡十一事,在天亲菩萨的遗教经论上说十事,蕅益大师这地方多算了一样,所以十一事。第一是不得贩,持净戒的人,他不可以贩卖贸易,不可以做生意的,比丘不应该做生意。第一是不得贩。就是便宜的买回来,贵价出售这叫做贩。贩是方便求利过,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去发财,做这种事就会增长过失,增长罪过。

  第二不得卖,是现前求利增过。你不可以卖,是现前求利增过,就是他也不是说是去做生意那样子,但是自己现在有什么东西,比如说有宝珠,或者一块黄金就是贵价出售,那就叫做不得卖。现前求利增过,这现前倒不是做生意,就是你现在不是有什么因缘,有这个东西,你要出售,要的价钱特别贵,特别高,那么这是不对的。

  三不得贸易,是交易求利增过。交易就是彼此交换,那么这也是不对。若依市价,无求利心,不犯。就是你若是自己有什么东西,把它同别人交换,你依这个市面上的价钱,无求利心,不高价,不要高过人家,那么无求利心,不犯,不算犯戒。卖买法式,如律广说,广律上有讲。

  四不得安置田宅。这安置田宅怎么讲呢?是所居业处求多安隐增过,就是这个置,也是个买的意思,买这多少田地,这里能生产,或生活,或图利什么的。或者这个宅呢,就是造了多少房子,或者是在田地上造了房子,那么宅能安身,田能充口,这样子安置田宅,是所居业,所居住的地方求多安隐,总是感觉到不安隐,我再弄一点田,弄一点房子,使得自己更舒服一点,生活更安隐一点,是这样意思。但在做这样事呢,就是增过。

  五不得畜养人民,是眷属增过。这畜养人民,就是畜养了很多的人。这下边有个奴婢,奴婢应该就是工人,但是前面说人民,不是工人。或者说是属于人,这个是做这种畜养很多的人民,这是眷属增过。此示外眷属,非同意者。这个外眷属,那么就表示还有个内眷属。内眷属,那应就该说是出家人,已出家的弟子,或者是已经相信了佛法的,那也算是内眷属。这个受了三归五戒的这些人,或者出家的弟子,都是属于内眷属。这个内眷属和外眷属有什么不同呢?内眷属是相信佛法,能接受佛法教化的人,所以那是个同意者,就是他的思想和你相同。现在你畜养的人民,只是个外眷属,就是他决定不是信佛的,他不学习佛法的,他的思想和你不同,非同意者,他没有佛法的思想。这种人你畜养他就有问题,就是他就容易有些漏,有漏的漏,就容易滋生出来很多非法的事情,就是有这种问题,所以不得畜养人民。但是世间上的事情,福报大的人,他本身如果是没有发菩堤心的话,那他也是很有自在力,当然他要畜养人民,他就能畜养,那他有他的用途,这也不是站仙班的,但是这就是容易有问题。

  六不得畜奴婢,是难生卑下心增过。你畜养奴婢的时候,你有很多的工人侍奉,你本身就容易高慢起来,你可以随时下命令什么什么的,就是很难生卑下谦虚的心,容易生高慢心,所以有过失。以向此等人,易生我慢故。你面对这些人的时候,你这高慢我慢心就起来了,所以也有这种过失。

  七不得畜畜生,是养生求利增过。那么你畜这个畜生的目的何在呢?可能是要出售,养猪、养鸭、养鸡,或者是养马,或者是什么什么,那么也可以出售贩卖求利,那么这也是一种过失,也是不对。

  八不得一切种植,你不要种田栽植些什么什么事情,是多事增过。因为做这些事情,就会引发很多事情来,那么你就会对自己有很多问题。这些里边这么多的事情,就是简单的说两样过失,一个是增长很多的烦恼,第二样妨碍你修学圣道。人都是这样的,顾此则失彼,你的精神、时间放在那个地方去,要做生意赚钱,你赔本了,那是另一回事。就是你精神放在那里,就不能放在佛法上。放在佛法上,就不能放到那边去。所以你做那些事情,妨碍修学圣道。说我自己不做,我畜养人民,我找一个经理,你不能够与你没有关,你随时还是要作总司令的,所以就是一个妨碍修学圣道。一个增长烦恼不得畜畜生,是养生求利增过。八不得一切种植,是多事增过。

  九不得畜诸财宝,是积聚增过。财富太多了,就有很多问题。

  十皆当远离,如避火坑,是不觉增过。这皆当远离,如避火坑,这一句话在天亲菩萨的遗教经论上,是放在后边。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这一句后面。这经文这样子,但是天亲菩萨的论上面,他就放在后面解释。所以这一句就是总结前面,这一共十句,他本身不计数的,所以只有十个,蕅益大师这里就是算一个数,是皆当远离,这几样的非法,你都应该弃舍远离它。那么样的情形是不觉增过,你不觉悟,那就有过失。

  十一不得斩伐草木,不可以垦土掘地,是不顺威仪及损众生增过。因为土里面有很多虫,你若垦土掘地,就伤害了生命了。又不顺威仪,这大比丘去做这种事,这威仪上也有问题。

  其次后边还有解释,我们比丘做这种事,做国王,大臣就驱使我们为他们做事情,佛说不可以做这种事,他们就不敢来叫我们做什么事情。

  此十一种增过事,修行菩萨宜速远离,不应该亲近,或有为众许开者,具如律说。其中为大众不是为个人,也有开缘的地方,那在律里面有说。大须精审也,比丘对这件事,你要特别地慎重。

  第二文中,先总遮五事。第二段就是护戒令不同外道损智,那么第二段文,先总遮五事,不许可做这五种事,次明三处波罗提木叉。先五事是什么呢,第一是不得合和汤药,二是占相吉凶,三是仰观星宿,四是推步盈虚,五是历数算计。凡此皆属邪心求利,就是心不在道,不在佛法的圣道上面,去求世间的财利,所以这叫做邪。不达正因缘法,故遮止也。而这些事,合和汤药,占相吉凶,在佛法上不属于正因缘法,所以佛不许可。

  次身处波罗提木叉,有五句。一节身,对治他求放逸障。这底下我们照着说,这底下解释都很详细。身处波罗提木叉,分身口意。身波罗提木叉,蕅益大师这个地方这五事就是这么讲都没有解释,我倒是稍微解释一下。

  合和汤药,实在就是做医生,做医生合和汤药为他人治病。那么在这里说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是不得合和汤药去给人治病,不可以,那么这是不准做这种事情。

  占相吉凶也是不可以,占是占卜,相就相面,看人家气色这种事情,从这两个方法去推知它的吉或者是凶,这事情不可以。

  仰观星宿,就是天空星相和底下这连起来讲,仰观星辰来推知它们的星步,这个星到什么地方,那个星到什么地方,就可以知道盈虚,就可以知道这世界,国家或者天地的盈,天地的虚,其实也就是吉凶了。

  历数算计,这个历就是阴阳历,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是阳,子丑寅卯是阴,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个阳历于阴,阴历于阳,那么就成了六十甲子了。从这个数上去计算人的吉凶祸福,皆所不应,这都是不应该做这种事。这个蕅益大师,这个地方批评,不达正因缘法,这个不属于正因缘法,佛教的理论,你自己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吉祥了,你不要去推算这件事情。

  底下次身处波罗提木叉,有五句。

  一节身。节身怎么讲呢?是对治他求放逸障。这节身就是节制,自己的行动。自己不应该做的事情,不要动,是这个意思。那么节身了会有什么好呢?对治他求放逸过,这他求啊,他就是对自说的。他求和自求,自求是什么?就是四念处,这是我们份内的事情,我们在四念处去求圣道,这样修行。现在不自求而他求,求什么?求世间上的名利了,所以叫做他求。这放逸是什么呢?就是自己内心里面没有得圣道,没有得圣道,心里面也有贪心,有瞋心,有愚痴心,有各式各样邪知邪见,这些事情,这些事情你不知道去对治它,而就放纵它,贪心来了就放纵这个贪心,瞋心来了就放纵这个瞋心,而不知道节制。现在你能够节制自己的身体,节制色受想行识,就可以对治他求放逸障。不痴求,不奔住世间上的名利,这些事情都停下来了,所以叫做节身。

  时食,怎么讲呢?时食就是从早晨到中午,叫做时食。过了中午以后那就是非时食了。现在时食,就是过午不食这条戒,对治内资无厌足障。前面是对治他求,其实就是外。现在是对内资,就是我们身体里边为内,无厌足障就是早晨吃一餐,中午吃一餐,晚上还要吃,所以那叫做无厌足。现在对治,你要时食,现在就没有这件事。人家有人一天只用一食,我们怎么会为什么晚上还要吃呢?所以对治内资无厌足障就是时食,再说晚上不吃东西也有好处,就是欲心会轻一点。所以应该不吃是好,节身时食。

  第三句清净自活,清净自活是什么呢?对治共相追求障。这对治共相追求障,这话都是天亲菩萨遗教经论上说的。那么共相怎么讲呢?共相就是大家都这样子,你也有这种情形,我也有这种情形。那这情是什么呢?共相追求障,前面已经说是对治他求放逸障,那么这共相追求是什么呢?这个???是他解释,他说就是什么呢?就是谁人有钱,那个人是有钱的人,那个人是高官,有权利,我想一想办法见见他,拜访他送给他一点礼物,就做这种事情,这叫共相。共相追求障,那么这样子呢,就不能够清净自活了。清净自活的时候,就避免共相追求障。

  四不得参预世事,是自性止多事。不参预世事,就是世间上的事情,世间上有什么事呢?世间上就是名财色食睡。社会上的人还有什么事呢?就是这个事。那么我们出家人,佛教徒不参预世事。世间上的事不参与,这样讲呢?那么我们出家人就参加政治活动是不是,是不是呢?所以自性止多事,这自性止多事怎么解释?那么或者这样解释,就是我们出家人份内的情形,出家人,佛法,佛法上合法的。出家人的这种思想,就不应该有这些事情.不应该去参预世事。有人解释,不是说遗教有人表示意见,比丘是很高贵的身份不参加政治活动,但是菩萨是可以,受菩萨戒的人是可以。

  五不得通致使命,这通致使命是什么呢?就是这些有权势,社会上的这些富豪,他们有什么特别秘密的事情要同你连络,他托你,要你去给他通消息,给他去做这件事,那叫做通致使命。是自性尊重,不作轻贱事,这个是出家的比丘这个自性,是特别尊重,不给人家做这种事情,要做这种事情就是轻贱事。

  次口处波罗提木叉,前面这是身的戒,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皆不应作,这就是口业波罗提木叉。这地方有二种邪语不应作,这邪语就是说话说得不对,那就是以心为本。语言是口业,还是以心为本。就是内心里面有不正当的动机,所以说出来的话,可能表面上是很好,但心术不正,那个语就是邪语了,不应作。

  一者,依邪法语,依邪法发出来的语言,谓邪术恼众生语,前面这咒术,咒术在这里说就是邪术,这邪术明白点说就是巫术。我们讲法华经的时候,提到这些起尸鬼这一类的事情,就是用咒术把这鬼招来,命令这鬼去害人,那么这都叫做邪术,这邪术就是恼乱众生的。你在这方面发出来的语言,念咒,念念有词这些事,都叫做邪术恼众生语。

  及依邪药作世辩不正语。就是哪个仙药。那个仙药的仙字呢,就是对于这个金、木、石、草,这世间上的药物有研究,吃这些药物,使令它有多少神通就是这些事情,所以叫做仙。那么这些人就夸大其词,可以长生不死,可以得到什么神通这些,其实都是谎话,所以叫做世辩不正语,说这种话就是不正语,那么这两方面就叫做咒术仙药,比丘不要去参加这种事,去搞这种事情。

  二者依邪人语,前面是依咒术,依仙药发出来那种邪语。现在第二种依邪人语,说这邪知邪见的人,思想不正确的人,谓与族姓同好,多作鄙媟语。及亲近族姓,多作我慢语。即结好贵人,亲厚媟慢是也。谓与族姓同好,这比丘和族姓,那么也就是富豪有权利这个人,大家有相同的爱好,或者是会下棋,或者是画画,或者是有相同的爱好,那么就是多作鄙媟语,就是说一些放逸的话。比丘和他们那些人在一起,就会有这种事情。及亲近族姓,多作我慢语,你和这些有势力富豪的人,同他常一起亲近,而你自己当然圣道就不能修行了,这烦恼就起来了。我和这个人在一起,我了不起,什么事情我都能办,什么地方我都能搞得通,那么就多作我慢语,就会我慢,说大话了。即结好贵人,亲厚媟慢的意思就是了。就是和贵人去拉拢关系这个意思,结好贵人,亲厚媟慢,和这些人把关系建立的很好了就是同,就会有很多放逸的语言,也可能有放逸的事情了。

  次意处波罗提木叉。前面这个是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慢,这是口处波罗提木叉。以下还有六句,就是次意处波罗提木叉。有六句,一是当自端心,二是正念求度,三是不得包藏瑕疵,四是不得显异惑众,五是于四供养知量知足,六是趣得供事不应畜积。这一段一共是六句。

  第一是当自端心,端正自己的思想,对治多见他过障。这也是我们容易犯的过失,就是看不见自己,总是看见他不对。他有什么不对了,去议论别人的事,这就是说你不要去。对治多见他过障。不要这样子,就看自己的思想对不对。当自端心,对治多见他过障,不犯自净心故。那么你能对治了,你就不会违犯了,那么常常能够自己清净自己的思想,就是常使自己修学四念处,应该这样子。

  第二正念求度,这正念求度,这句话是什么呢?就是对治邪思惟障。邪思惟,怎么讲呢?就是和正思惟相对的。正思惟是什么呢?就是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是正思惟。如果你不修四念处的时候,那么心就是邪思惟了。圣人他能够入定,也是无漏定,能离一切分别相。他若分别呢,也是清净的。我们没有得圣道的人,自己不用四念处来清净自心,那当然就是邪思惟了。

  所以现在这段文,佛说正念求度,也就是修学四念处,来希望能得解脱生死了,正念求度,对治邪思惟障。能自度下地故。你若能够这样子,你就能够超过了这个下地。下地是什么呢?就是凡夫地。就能够从凡一般的凡夫地,到佛法里面的外凡,由外凡到内凡,由内凡就跑到圣,就到了圣位了。就是能超越凡夫的境界了。如果不这样不修学四念处的话,不行,那没有办法得解脱。

  三不得包藏瑕疵,不污净戒,不受持心垢故。不得包藏瑕疵,显异惑众,这包藏瑕疵,瑕疵就是玉里面边的毛病。或者人身上有病,叫做疵。玉里面的毛病叫做瑕,不得包藏瑕疵,就是我们心里面,我们的身口意里面有错误,把它隐藏起来,不要叫别人知道,你要知道但是就是算了,只是隐藏而已,现在说不得已藏瑕疵,就是不污净戒,不受持心垢的意思。就是佛所制的戒,我受了,我要清净的保护。第二呢,心里面有垢,有污染的时候,我不受持,我不包藏,赶快用四念处的法水把它洗净,把它冲出去,这是这样意思,这样叫做不得包藏瑕疵。

  的确是我们出家人一天说是,当然这事情,我们现在是大家共同的学习佛法,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是说哪个人啊,不要误会。就是自己有的时候起了烦恼的时候,过去就算了,照样还是很自在的这样生活,那些事就忘了,自己心里面有土匪好像没有一样,的确是有这个问题。现在佛告诉我们不得包藏瑕疵,就要赶快的把它去掉,那样还是要努力的修四念处了,或者我们欢喜念佛也是好,也是一样。

  四不得显异惑众,远离无缘显己胜行,令他不正解故。不得显异惑众,不可以表示自己,我和别人不同,我有修行,我高过你们一切,那叫做显异。这样子,事实上自己也并不是那样子,就是来迷惑人,欺骗人叫做惑众。不应该这样子,所以远离无缘显己胜行,这句话是要远离无因缘的显己胜行。这个话就是要有因缘也可以,要有因缘的时候,什么因缘呢?就是为了佛法的因缘,为了佛法的因缘,你现在有现神通都可以。或者是有其它的胜德,殊胜的道德,你可以显示一下也是可以。若是没有因缘的时候,你要是这样做,你的目的何在呢?这就是名闻利养了,这样子就是无因缘,无因缘就不得显己胜行。你若是自己有希图名利的心情,那也表示自己的修行不是很高,也还是可能有一点修行,但那修行就是很有限度。你要显异惑众的时候,就叫别人不正解,别人认为你很有道德,不过也有可能大智慧的人,如见其肺肝然,那也反倒不妙。

  那么这个远离无缘显己胜行这个地方,我讲一个故事,就是我们中国佛教那个三武一宗灭佛的这件事,毁灭佛法这件事。就是在第一个魏武帝,这魏武帝拓拔寿,他本身也并没有心要毁灭佛法,就是他的部下有个叫崔皓这个人,这个人在他的部下里面,是个很重要的人,另外还有个寇谦之,是张天师他们的后代。崔皓好像是做过道士什么的,他对于佛教记恨,所以在魏武帝这里说佛法的坏话,认为佛法对人民没有利益,只有伤害,在那里不生产,消耗国家的财富,可以毁灭它。那么今天说,明天说,这魏武帝他是在太平七年那一年,开始毁灭佛法,就是佛教的庙,金粟塔,下令都烧掉它,所有出家人都要还俗,这种作法。

  当时有一个比丘昙始法师,昙花的昙,开始的始,他这个时候就是隐居在深里面,很远很远的地方。但是到了拓拔寿,这魏武帝这个太平的末年,太平一共是十二年,太平七年开始毁灭佛法到十二年,这应该是前后五年的时间,到十二年末年的这个时候,他就来了。昙始法师就来了,就是自己直接到魏武帝这个殿上过来。

  当然他们是有把门的人,拦不住,就是向魏武帝报告说是有一道士来了,有一个道人来了,这个道士他这个足是白的,他没有穿鞋,他的足是白的。那么魏武帝就下令他的军队用刀子杀他砍他,但是这些军士不能令他使他受伤害。那么军士就报告魏武帝,魏武帝自己就拿他自己所佩戴的剑,来砍杀这位大德,也是没有办法杀,就砍他身上,你砍他一刀一剑,就看到有一道线就完了,还是不能砍。所以这时候,魏武帝就下令他的北部有个花园有只老虎,把他捉去喂老虎。喂老虎的时候,老虎看见他就离他远远的,不敢动。

  这个时候,报告魏武帝,魏武帝说这样子把寇谦之拿去,把他放在老虎边看怎么样。当然放在那边,老虎就吼起来了,要吃他。这个时候,他下令把他请到殿上,来磕头,魏武帝向他磕头,有点害怕,怕他。就感觉到佛教啊,不是黄老所能及,就向他磕头忏悔。

  这时候这位昙始法师,当时传上说也叫做白足和尚,白足和尚就对他开示善恶果报的道理,佛及佛法不可以破坏的。那么这个拓拔寿,就害怕了,向他磕头忏悔,便下令恢复佛教,不可以再破坏了。可是这个时候,崔皓和寇谦之这两个人也得了恶病,而这个魏武帝就下令,把这两个人都杀掉,把他们家里的人也都杀掉,因为这件罪过的事,是由他们两个发起的。可是拓拔寿,也是发了恶病就死掉了,有这种事情。

  由这件事情上,这上面说远离无缘显己胜行,就是要有因缘的时候,为了佛法的不灭亡,弘扬佛法,佛法有难,你能显现神通,那也是可以,那就是像白足和尚这种事情了。像那种人,你最初的时候讲道理还是不行,现神通有效。

  可是这个地方也看出一件事,这个魏武帝初开始破坏佛法的时候,这位昙始法师他不出来。就是到了后来,所以说这时间上也是有关系,所以他才出来现神通,如果不是那个时间,他还是不来的。所以远离无缘显己胜行,如果不是为了佛法,不是为了三宝的事情,自己不可以这样,不可以显己胜行,令他不正解故。

  五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这四种供养,你要知量,要知足。知量,就是数量,不能够无限量的去贪求这四种供养。知足,就是内心里面要知道满足,不要无厌足的贪求。对治于受用众具中无限无厌足障碍,你要是对四种供养知量知足,就能对治这四种受用中,无限和无厌足障碍。因为这无限无厌足又是把我们精神,时间都放在那儿上去,又不能修学圣道了。那么假若财富太多了,也会引起很多人内心里面的问题,那么也就会妨碍圣道了。

  若入三昧分,则知量,若入道分,则知足故。若是自己能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佛教遗经浅释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