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孩子拖延症的七大原因分析及相应对策


 2015/10/23    下载DOC文档    

  每天早晨,孩子是否在起床与赖床之间痛苦挣扎?孩子是否经常把作业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孩子是否每次上课都是踩着点进教室?

  从起床、吃饭,到练琴、睡觉,你已经厌烦听孩子说“一会儿再……”了吗?

  大孩子已经有控制时间的责任,拖延的习惯应在儿时纠正,从而避免让它成为绵延一生的习惯。

  每一次拖延都是有原因的。了解原因,就是了解孩子的需求,也能更有效地防止拖延。

  孩子拖延的七项原因

  原因一:生理原因

  上海华师大心理咨询中心特聘儿童及青少年教育咨询专家陈默认为,拖延有可能是天生的,“一部分动作慢的孩子可能存在先天性的神经协调缺陷”。

  陈默认为,熬夜过多、年龄偏大或有过多次人流经历的母亲,子宫环境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也有可能影响孩子的运动协调能力、注意力及反应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教养你失控的孩子》(《Parenting Your Out-of-Control Child》)一书的作者George M. Kapalka博士认为,孩子一直拖延、抗拒写作业,很可能是学习困难症的信号。

  后天成长环境同样可能引发生理原因的拖延。中医大夫李辛认为,长期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孩子也会变得拖延。“因为TA的精力都流失掉了,做事当然提不起精神。”

  原因二:害怕做错

  著有《拖延心理学》的美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简·博克认为,“拖延的毛病,既非恶习,也非品行问题,而是由恐惧引起的一种心理综合症”。

  孩子很可能拖延去做、学一些新的东西,即使这件事是TA感兴趣的,因为他们害怕做得不完美。所以,即使是你的孩子自己强烈要求学钢琴的,TA也仍然有可能拖延练习,因为TA演奏得不像TA想象可能的那么好,或者认为应该的那么好。

  原因三:缺乏信心

  如果是个你知道TA能做的工作,比如清理房间、收拾玩具,那拖延有可能是因为这任务看上去困难得吓人,让孩子感觉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开始。

  原因四:不了解做事的目的

  如果一个孩子不了解TA的角色和做事的目的,TA就倾向于不想做。但孩子很难对抗家长的意志、拒绝家长的安排,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拖延。

  原因五:习惯依赖

  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很多本来可以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都被家长代劳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学习、玩乐都有人“侍候”,甚至很多应由孩子自己做的选择和决定都被家长“代理”了。

  长此以往,日久天长,孩子就形成了强烈的依赖心理和习惯,对自己的事缺乏参与感,总是很有“耐心”地等着家长“解围”。

  原因六:孩子和你的优先事项不同

  心理学主张,缺乏兴趣是造成拖延的重要原因。和写作业相比,玩游戏、看电视当然更有吸引力,更重要。没有积极性,拖拖拉拉当然在所难免了。

  原因七:“时间有的是”

  对孩子来说,如果事情不紧急,就很容易拖延,比如睡觉。

  七大原因,逐一解决

  生理原因,怎么办?

  因生理原因造成的拖延习惯,父母可以帮孩子进行适当的补养。比如,让孩子早点睡觉,增加体育锻炼,适当食补等等。孩子身体强壮了,精力充沛了,做事自然更有劲头。

  孩子怕犯错,怎么办?

  《正在拖延的孩子》(《The Procrastinating Child》)一书的作者Rita Emmett认为,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犯错是做好任何一件事的一部分”。

  “孩子要知道,犯错是OK的,不完美和失败是有区别的。与此同时,父母则要避免把结果看得比过程还重要。”

  此外,父母应更多注意孩子做了什么,而不要老注意孩子还没做什么,否则会蚕食孩子的信心。孩子每按时做完一件事,父母就可以在日程表上贴一个小星星,如果孩子收集了足够多的星星,就给予奖励。此外,赞美孩子的计划、打算,激励TA按时完成。

  缺乏信心,怎么办?

  Rita Emmett认为,家长应教会孩子怎样把一件事拆成多个小任务,逐一完成。

  “所以,不要说‘清理你的房间’,而要帮TA定义每一步:整理床、收拾桌子等等。然后让孩子专注在每件小事上,忘记其他直到手头的事已经做好了——如果你正在整理衣服,就不要考虑收拾书柜的事。”

  让事情变简单的方法还包括,建立目标、制定计划。简单的开始对一个爱拖延的孩子来说是最难的部分。所以愿景要清晰,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该做什么、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

  不了解做事的目的,怎么办?

  安排任务的时候,要花时间告诉孩子怎样完成任务,回答TA的任何问题。

  让孩子对计划的事感兴趣,可以和孩子一起定计划。要考虑到课后活动、孩子最爱的电视节目、宝贝的脾气等等。有些孩子倾向于一次完成任务,有的则需要每隔一会儿休息一下。

  给孩子选择,但不要太多。如果孩子想先看电视,再写作业,也是可以的,但一旦达成约定,就要执行。

  习惯依赖,怎么办?

  家长应尝试走下“火线”。如果你总是冲上去救火,孩子就会明白,拖延到最后一刻就能“被解围”。而且,“救火”太过频繁,也等于在向孩子发送信息——你不可能独自做好。

  孩子和你的优先事项不同,怎么办?

  想办法,把你认为重要、必须的事情,添加到孩子的优先任务名单上,George M. Kapalka认为,可以让任务和特权产生链接。

  “如果你允许孩子做完作业再看电视、玩游戏,孩子就会明白特权是伴随着负责任的行为而来的。”

  同时,让孩子每天都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如果孩子已经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作业,家长又紧追着安排各种其他任务,孩子就会产生抗拒心理,干脆故意拖延进度,应付家长。

  “时间有的是”

  帮孩子设定一个deadline,提早完成的话,发放额外的奖励。

  美国芝加哥DePaul大学的心理学教授Joseph R. Ferrari博士说:“我们倾向于惩罚拖延行为,而不是表扬提前完成的行为。”

  “如果你期望孩子8点上床睡觉,7点45分TA就做到了,你必须说,我们可以再额外读一段故事了,因为今晚你这么早就上床了。最终,孩子会明白按时完成是好的,早早做完就更好了。”

  急性子家长遇上慢性子孩子怎么办?

  一个急性子家长,生出来一个慢性子孩子,这对双方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

  很多给孩子贴“拖延”标签的家长需要明白,如果孩子生就慢条斯理的沉稳个性,自己也没有因为拖延而烦恼,做自己喜欢的事能专注持久、乐在其中,其实算不上“拖延”。

  家长不能一味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节奏行事。要知道,孩子与大人的生活、生理、生命节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对他们而言,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好玩、最有利的就是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

  因此,家长和孩子要通过磨合,达成一种“共存”的和谐状态,家长不应打断孩子“乐在其中”的兴致,要发现、找到并尊重属于孩子个人的“独特节奏”,在“让孩子慢慢长大”和“凡事都拖拖拉拉”之间找到平衡点。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幸福人生育儿教育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