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五时佛经串讲06--华严经信分01世主妙严品(选)


 2010/3/17    下载DOC文档    

五时佛经串讲06--华严经信分01世主妙严品(选)

尊敬的各位大德,尊敬的各位莲友,大家好!

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首先,我们都来礼敬我们的大恩导师,让我们用至诚心,在自己的心中口中,称念南无大恩大德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三遍.

上一次,我们从总体的角度,对华严经作了一个简要的说明,对此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今天,我们进入经文的具体学习。

我们以一信、二解、三行、四证为纲领,来统契华严经。第一部分,是信分。这个信分的内容,从第一品世主妙严品,至第六品毗卢遮那品,总共有六品,名为所信因果周。


下面我们来学习信分的第一个内容。请看此经开头的三段经文: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一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其地坚固,金刚所成,上妙宝轮及众宝华、清净摩尼以为严饰,诸色相海无边显现;摩尼为幢,常放光明,恒出妙音;众宝罗网、妙香华缨周匝垂布;摩尼宝王变现自在,雨无尽宝及众妙华分散于地;宝树行列,枝叶光茂。佛神力故,令此道场一切庄严于中影现。其菩提树高显殊特,金刚为身,琉璃为干,众杂妙宝以为枝条,宝叶扶踈,垂荫如云,宝华杂色,分枝布影;复以摩尼而为其果,含晖发焰,与华间列。其树周圆咸放光明,于光明中雨摩尼宝;摩尼宝内有诸菩萨,其众如云,俱时出现。又以如来威神力故,其菩提树恒出妙音,说种种法,无有尽极。如来所处宫殿楼阁,广博严丽充遍十方,众色摩尼之所集成,种种宝华以为庄校;诸庄严具流光如云,从宫殿间萃影成幢。无边菩萨道场众会咸集其所,以能出现诸佛光明不思议音。摩尼宝王而为其网,如来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皆从中出;一切众生居处屋宅,皆于此中现其影像。又以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间,悉包法界。其师子座高广妙好,摩尼为台,莲华为网,清净妙宝以为其轮,众色杂华而作璎珞。堂榭、楼阁、阶砌、户牖,凡诸物像备体庄严,宝树枝果周回间列,摩尼光云互相照耀,十方诸佛化现珠王,一切菩萨髻中妙宝悉放光明而来莹烛;复以诸佛威神所持,演说如来广大境界,妙音遐畅,无处不及。

尔时,世尊处于此座,于一切法成最正觉,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譬如虚空具含众像,于诸境界无所分别;又如虚空普遍一切,于诸国土平等随入。身恒遍坐一切道场,菩萨众中威光赫奕,如日轮出,照明世界。三世所行,众福大海,悉已清净,而恒示生诸佛国土。无边色相,圆满光明,遍周法界,等无差别,演一切法如布大云。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无障碍,各现无量神通之力,教化调伏一切众生。身遍十方而无来往,智入诸相,了法空寂。三世诸佛所有神变,于光明中靡不咸睹;一切佛土不思议劫所有庄严,悉令显现。

  有十佛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所共围绕,其名曰:普贤菩萨摩诃萨、普德最胜灯光照菩萨摩诃萨、普光师子幢菩萨摩诃萨、普宝焰妙光菩萨摩诃萨、普音功德海幢菩萨摩诃萨、普智光照如来境菩萨摩诃萨、普宝髻华幢菩萨摩诃萨、普觉悦意声菩萨摩诃萨、普清净无尽福光菩萨摩诃萨、普光明相菩萨摩诃萨、海月光大明菩萨摩诃萨、云音海光无垢藏菩萨摩诃萨、功德宝髻智生菩萨摩诃萨、功德自在王大光菩萨摩诃萨、善勇猛莲华髻菩萨摩诃萨、普智云日幢菩萨摩诃萨、大精进金刚脐菩萨摩诃萨、香焰光幢菩萨摩诃萨、大明德深美音菩萨摩诃萨、大福光智生菩萨摩诃萨。如是等而为上首,有十佛世界微尘数。此诸菩萨,往昔皆与毗卢遮那如来共集善根,修菩萨行;皆从如来善根海生,诸波罗蜜悉已圆满;慧眼明彻,等观三世;于诸三昧,具足清净;辩才如海,广大无尽;具佛功德,尊严可敬;知众生根,如应化伏;入法界藏,智无差别;证佛解脱,甚深广大;能随方便入于一地,而以一切愿海所持,恒与智俱尽未来际;了达诸佛希有广大秘密之境,善知一切佛平等法,已践如来普光明地,入于无量三昧海门;于一切处,皆随现身;世法所行,悉同其事;总持广大,集众法海;辩才善巧,转不退轮;一切如来功德大海,咸入其身;一切诸佛所在国土,皆随愿往;已曾供养一切诸佛,无边际劫欢喜无倦;一切如来得菩提处,常在其中亲近不舍;恒以所得普贤愿海,令一切众生智身具足。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我们来学习其中的内容。在第一段中的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

先解释其中的名相。佛法中所说的名相,大约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概念的意思。引用和借助佛教词典中的解释来说明。佛法中的名相众多,了解常见的名相的意思,是看懂佛经的一个前提条件。所以,对于佛法名相的学习,是必要而不可少的。

首先,“如是我闻”,这是经首的冠语,意思是,我阿难听到佛这样说。这个“如是我闻”,又称作我闻如是、闻如是。是佛经的开头语。释尊在入灭之时,曾对多闻第一的阿难说,说对于他一生所说的经藏,须在卷首加上‘如是我闻’这一句话,以此与外道的经典相区别。如是,是指经中所叙述的释尊之言行举止;我闻,则是指经藏编集者阿难,说自己听闻到释尊的言行。又这个‘如是’,意为信顺自己所闻之法;‘我闻’,则为坚持其信之人。这个就是所说的信成就、闻成就,又作证信序。

其后的“一时”,是指佛在某时说法的时期。所有的佛经之开首,都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一语,这是经典序文中的六种成就之一。

关于“佛”。这个佛字的意义,意译为觉者、知者、觉。是指觉悟真理者的意思。也就是说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诸法的性相,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大圣者。佛,乃是佛教修行中所说的最高果位,是佛教修行者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佛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三者,凡夫无一具足,声闻、缘觉二乘仅具自觉,菩萨具自觉、觉他,由此更显示佛的尊贵。

再来说“菩提场”。这个菩提场,就是指的菩提道场。是指佛成就菩提的道场。在摩竭陀国尼连禅河边,菩提树下的金刚座,即是。释尊在这个地方成道,所以把他叫做菩提道场。

顺便来解说“菩提”意义。这个菩提,意译为觉、智、知、道。广义而言,这是断绝世间的无明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就是指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的觉智。在这三种菩提当中,以佛的菩提为无上究竟,所以又把他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其中的“正觉”, 是指真正之觉悟的意思。又叫做正解、等觉、等正觉、正等正觉、正等觉、正尽觉。所谓等者,是就所证之理而言的;所谓尽者,是就所断之惑而言的。即无上等正觉、三藐三菩提的简称。这个正觉,梵语音译为三菩提。是指的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是如来的实智,故而成佛又称为‘成正觉’。

上面的这个说法,是就正觉的广义而言的。如果从狭义来言之,则是特指释尊,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所觉悟的缘起之法,证得解脱。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大一•一五下):‘佛昔于郁鞞罗尼连禅水边,阿游波尼俱律树下,初成正觉。’

这段经文连起来的意思就是:我阿难听到佛这样说。一时,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最初始成无上正等正觉。

本段经文中以后的内容,是说的佛成正觉后,在他的一真理性的境界中,所显现的如来性,如来相,如来功德,如来神力,等等。请大家自己去看,自己去领会其中的内容。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的内容。在这一段的经文中:

尔时,世尊处于此座,于一切法成最正觉,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

“尔时”,就在那个时候。

“世尊”, 如来十号之一。是指世间所尊重者的意思,也是指世界中的最尊者。他的原字的音译之名,又作婆伽婆、婆哦缚帝、婆伽梵、薄伽梵。意译作‘世尊’之外,也有直译作有德、有名声等。即‘富有众德、众祐、威德、名声、尊贵者’之意。其中,以‘世尊’一语最易解知,故而自古以来的译者,多以其为意译,我国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关于“法”。法这个名相的意义,是很多的。但他又是一个常见的重要的名相,所以需要搞清楚。现说明如下:

(一)在佛典中,法的用例极多,但是他的语意又不一样,总而括之,可分别为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这两个意义。任持自性,是指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而不改变;轨生物解,是指能轨范人伦,令人对一定事物产生理解的根据。就任持自性的意义而言,法是指具有自性之一切存在;就轨生物解的意义而言,法是指认识的标准、规范、法则、道理、教理、教说、真理、善行等。

对于色法、心法等一切诸法来说,法是指所有之存在。同时,诸法又分为有为与无为、善与不善、色与心、有漏与无漏、染与净、世间与出世间、可见与不可见、心相应与心不相应等二法。

若就规范、教法等含意而言,佛典中常见的用语如:佛陀之教法,称为佛法、教法或正法,即是泛指在佛门中,一切行为的规范、教说。所谓的真理,是普遍不变的真实道理,故称之为法;阐说这个真理的,就是佛的教说。佛之教说以外的外道教法,称为邪法。

还有,因为听闻佛法而获得的喜悦,称为法喜、法悦。总括聚集佛法者,称为法聚、法蕴、法藏、法集、法宝藏。佛法的义理,称为法义。透视诸法性空缘起真理、观察诸法者,称法眼。

还有,同一法门系统者,犹如世俗的亲友眷属,称为法类、法眷;继承者称为法子、法嗣、法弟、法孙;其相承次第,称为法脉、法系、法流、法统。

还有,述说佛法的经论文句,称为法文。诸法的自性,称为法性、法体;他的自相,则称为法相。

还有,佛法之威力、正法之力,称为法力。佛之自体,称为法身。

还有,佛法为进入涅槃的门户,称为法门;其中的教理旨趣,称为法味;受用此等法味,称为法乐;爱乐于其中,称为法爱。

还有,为人宣说此等正法,称为法施。以正法教化世人,称为法化;蒙受教化之利益,称为法益、法利。

还有,以佛正法,能降伏烦恼的魔军,故称法剑。佛之说法,称为转法轮;正法之规准、象征,称为法印;佛之遗教,称为遗法。

还有,以佛法比喻暗夜中的灯火,称为法灯、法光、法炬。以其能滋润一切生物,故以雨水为譬喻,称为法雨、法水、法润。

还有,正法蒙受迫害,称为法难;圣教之灭尽,称为法灭。

此外,还有法海、法山、法声、法音、法鼓、法幢、法螺、法道、法雷、法镜、法筵、法苑、法桥、法衣、法师、法会、法具、法名、法号、法主等名称。

(二)于六境中,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所缘之对境,各称色、声、香、味、触;相对此五者,第六识(意识)所缘之对境,特称为法,或法处。[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三、俱舍论卷一、法蕴足论卷十处品]

关于这个法的意义,从通常的意义而言,就是我们所说的事物或对象。一切法,就是指的一切事物,一切对象。

关于“智”。这个智,又叫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的道理,能够断定是非、正邪,因而有所取舍的,称为智。后来转指的意义,是指能够断除烦恼主因的精神作用。

佛教经论中,对智所作的分类,是极多的。如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八,举出正智、邪智二种。正智是指由佛的正教,如理作意所生之智。邪智是指由外道的邪教,非理作意所生之智。在佛教的教义中,以获得正智为首要任务,视其为悟界之真因。

在大小二乘,所共通的修道程序,即戒、定、慧三学中,戒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而使三昧之定现前;由此定,则可发得无漏圣智之慧,故以智为究竟。

观四谛之理,或观十二因缘之理,都为智;修六度之行,也是以般若波罗蜜之智为究竟;而至佛果所得之菩提、涅槃中,菩提是指究竟之智,涅槃是其所证之理。故而大小乘中,对这个智的论述,是极为广泛的。

关于“三世”。又作三际、去来今、去来现、已今当。世,是迁流的意思。是过去世(过去、前世、前生、前际)、现在世(现在、现世、现生、中际),与未来世(未来、来世、来生、当来、后际)的总称。所谓三世,是指一个人现在生存之现世,出生以前生存之前世,以及命终以后生存之来世。

至于由过去的业因,所招感的现在果报,这种三世因果报应之理,就称为三世因果。而出现于三世之佛,就称为三世诸佛。

关于“世间”。这个世间,一作毁坏之义。又作世俗、凡俗之义。略称世。是指被烦恼缠缚的一切现象,包括三界及有为有漏诸法。又因‘世’有迁流之义,‘间’为间隔之义,故与‘世界’一语同义,包含有情与国土(器世间)这二者。

关于世间的分类,有二种、三种的分别。据俱舍论卷八等举出二种,即:(一)有情世间,又作众生世间、有情界。是指一切有情众生。(二)器世间,又作物器世间、器世界、器界、器。是指有情所居住的山河大地、国土等。

又据大智度论卷七十等举出三种,即:(一) 众生世间,又作假名世间。所谓假名者,就是在于十界、五阴等诸法上假立名字,各各不同。 (二)五阴世间,又作五众世间、五蕴世间。是指由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所形成的世间。(三)国土世间,指器世间。就是众生的身心所依的境界。

另外,根据华严经孔目章卷三等,举出世间的三种分类,即:(一)器世间,是指三千世界,这就是如来所化之境。(二)众生世间,是指如来所教化的机众。(三)智正觉世间, 是指如来能化的智身。然而根据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七所举,五蕴世间与众生世间,是相同意义的。有情世间与器世间的分类,是等于正报与依报的分类。而所谓‘世间’,仅通用于迷界;‘报’一语,则通用于迷悟两界。

相对于含有世俗意味的‘世间’而言,超越世间者,则称为出世间(出世),故于菩萨阶位、智、禅定等,建立世间与出世间的分别。例如,一般称迷界之因果(苦集二谛),属于世间;而悟界之因果(灭道二谛),属于出世间;入见道(初地)以前,属于世间;见道以后,属于出世间。


下面对这段中的这几句话进行解说。要注意哟!这段中的短短几句话,他的道理是既深又广的!

先说这句话:“于一切法成最正觉”。佛是圆觉者,他对于一切万法都是圆满觉悟的,他对于一切万法,无不真知真见,对于一切万法中,都是以无上正觉之如实理智而作观照。最正觉,是指最上至极之佛果。因为他的智慧与真理相契,故而称为正觉。菩萨虽有随分之正觉,然而其位未至极点,故而不能称最;唯佛具有全分能觉之妙智,故而称为最正觉。最正觉,顾名思义,就是最上正觉,这种最正觉啊,是最高无上的,已经达到了最高点,没有什么可以超过他。

打个比方,比如说在夜晚中,有十个黑屋子,这十个黑屋子里面呢,有十只灯。小菩萨只是把其中的二、三只灯拉亮了。中菩萨只是把其中的五、六只灯拉亮了。大菩萨虽然把其中的八、九只灯拉亮了,但是还有最后第十只灯,没有拉亮,所以还有一个屋子是黑暗的。可是佛呢,他是把整个十只灯都拉亮了,十个屋子都照得亮堂堂的,十个屋子里面的东西,一一被他清清楚楚的观见。

第二个,“智入三世悉皆平等”。智入三世?什么意思?不可思议,是不是?在我们凡人的心知眼见中,在我们的感觉和知觉中,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分别的时间法相,分明是有,我们的所有见闻觉知,都好象在一线前进的时间轮子中一直前进,又好像流水一样前前后后不断的消逝。比如象我现在,回忆过去的童年,多么美好啊,其心无思无邪,快乐无忧,但是这美好的时光过去了,成为美好的回忆了,再也回不来了。现在呢,就是这个样子。还有未来呢,不知道我的未来是什么样子,何去何从,让将来的时间来作回答吧。

可是佛呢?他是智入三世的!他是过去世也知,现在世也知,未来世也知。也许有人会说,矛盾啊,这个智怎么能入三世呢?这怎么可能呢?是不是佛在骗我哟?当知佛是不妄语者,不诳语者,他是如来,乘着如实之道而来说法度生的,他肯定是没有一点错误的。既然佛没有错,那当然是我们自己错了嘛!

我们错了,错在什么地方?错在我们的真心啊,被无明遮蔽住了,我们的智觉本性被污染了,所以就迷失了真相啦。就象这个镜子,原本他是清净的,在他里面没有一点灰尘,不论照着什么,都是真真实实的映现出来。可是这个镜子,被无明的灰尘一铺盖,他原本的清净映照能力,就显现不出来了,不论对着什么照,显现出来的都是浑浊不清的影子。所以在时间这个法相上,也有三世的分别浊相。不知道这三世的分别相,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就象我们睡觉,睡着了,在做梦,梦见有一只蝴蝶在飞,于是就跟着这只蝴蝶去追,不知道这个蝴蝶是假的,以假当真,假的也照追不误!

那么,为什么佛可以智入三世呢?他是成就了最正觉的人,他是断尽了一切无明,把镜子上的灰尘一一抹擦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粒尘沙在上面,所以他能如实觉照一切万物。成了佛的人,恢复了自心本性觉悟的人,就象睡醒了人,他的睡梦醒了,没有梦了,一切大白于天下。他不会再作梦了,也就再没有梦中那只蝴蝶存在了,没有那只幻蝶可追啦!这个时间上的三世分别,对于他来说,不过就是象梦中的那只蝴蝶一样,是个幻觉的蝴蝶嘛!梦醒了,梦中的幻蝶没有了,时间分别相被打破了。根本就没有时间上的三世,三世分别都是幻相,三世不可得。

第三个,“其身充满一切世间”。这怎么可能哟?我们明明看见我们自己的这个肉身,就这么大,就这么一个小不点,基本上都是长度在两米以下,宽度不过一米,厚度不超过半米,重量不足两百斤,就这么一个小得可怜的样子。一个小小的屋子尚且能够容下多个人,怎么佛说他的一个身体,是充满一切世间的呢?怪事,真是怪事!是不是?佛说这个话呀,哈哈,就象一口吞尽大海水,你说这个话大不大?大,肯定大,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大。佛的这个话虽然说得大,好象是在说大话,不过这个大话,可不是象我们凡人吹牛皮说大话,是胡扯的,是假的,但是佛说的这个大话,可不是假的,他是说的真话哦!

要搞清楚佛不是在说虚假的大话,他说的是大实话,首先就要把其中的这个“身”搞清楚。这中间的“其身充满一切世间”之身,不是指的我们这个肉身,他是指的“法身”而言的。什么是法身呢?他是指的我们的真心自性之身,这个心性法身,他是平等本际,遍周法界,无所不在的。对于成就最正觉的佛来说,空间这个幻相,也被他突破了,所以就没有空间这个幻相存在了。所以他就能见到自己的身体,到处都是,十方世界乃至虚空,都是他的法身显现出来的。

我们的这个肉身幻相,就好象是大海中的一个小小的泡沫,若是打破了这个虚假的小泡沫,大海的全身就显现出来了。当然,这只是个方便的比喻。实际上呢,“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这个境界,才能把平等本际的法身突显出来。

第四个,“其音普顺十方国土”。前面讲到,佛的法身遍满法界。佛的法身的能力,是不变而常随缘的。他能够随缘而起任运而用。在法身的本性能力当中,本来具足一切法,而且这种本性能力,是一种真空的能力,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他能够随缘显现出一切万法。就象摩尼宝珠,在他当中,本来没有确定的一个色相,可是又能显现一切色相。虽然显现一切色相,可是在他当中,实在是没有一个定相可得的。对于声相来说,也是如此,是同样的道理。所以,世界上最美的乐器,是佛的法身的能力哟!他可以弹出一切乐音来,而且是普遍随顺其他声音的,虽然应和在其他声音当中,却不知不觉无形无踪,真是高明之极,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总说一下,其一“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二“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三“其音普顺十方国土”,要达到这三个,需要怎么样?怎样才能达到呢?一句话,“于一切法成最正觉”,就达到了。

这段中的后面的内容,请大家自己去看,这里就不多说了。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三段。请看本段的前面几句话:

有十佛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所共围绕,其名曰:普贤菩萨摩诃萨、普德最胜灯光照菩萨摩诃萨、普光师子幢菩萨摩诃萨、

先来解说名相。关于“世界”。这个世界, 意思是可以毁坏的处所。略称为界。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就是在时间上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也就是指众生居住的所依处,如山川、国土等。由上所述,可知世界原指三界的有为世界;然而大乘佛教,亦是指莲华藏世界(华严宗所说佛之境界)、弥陀净土等,就是包含超越相对世界的绝对世界、无为世界。

古代印度,依须弥山之说,成立宇宙论。就是以须弥山为中心,加上围绕其四方之九山八海、四洲(四天下)及日月,合为一单位,称为一世界。合千个一世界,为一小千世界;合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合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大千界、大千)。一个大千世界包含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故大千世界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世界)。宇宙就是由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构成的,由此可见世界之广大无边。

一佛施行教化之范围(即一佛土),或为一世界,或一三千大千世界,或为更广大之世界。‘世界’一语,本来与‘世间’意义相同,包含有情世间、器世间,然而一般惯指器世间(山河大地)而言。

此外,住在一世界中的有情众生,可分类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等六道之别。其中,前五道所住的世界,称为欲界;而天道之中,有色天所住的世界,称为色界;无色天所住的世界,称为无色界。然而在大乘诸经论中,则载有诸佛净土存在于上述三界以外之说。如摩诃止观卷五上载,于六道之外另立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圣,总称十界,这个十界,各有其所居的国土。又如华严五教章卷三依据华严经,而举出十佛境界之所依为国土海、世界海二种。即:(一)国土海,是十佛自体之所居,为不可说圆融自在之依报。(二)世界海,是舍那十身摄化之处,又分为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十重世界海、无量杂类世界海三类。

关于“微尘”。这个微尘,就是指眼根所取的最微细的色量。极微,为俱舍论卷十、卷十二,所说的色法存在之最小单位。以一极微为中心,四方上下聚集同一极微而成一团者,就称为微尘。合七极微为一微尘,合七微尘为一金尘,合七金尘为一水尘。此外,诸经论亦每以‘微尘’比喻量极小、以‘微尘数’比喻数极多。

关于“菩萨”。这个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菩提萨埵,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思就是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界之一。就是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蜜行,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也是指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而言,若由其求菩提(觉智)的观点来视之,也可以称之为菩萨;而特别则是指求无上菩提的大乘修行者,则称为摩诃萨埵(摩诃,意即大)、摩诃萨、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摩诃菩提质帝萨埵等,以与二乘区别。

在经典中,所举出菩萨的异名有:开士(菩提萨埵)、大士(摩诃萨埵)、尊人(第一萨埵)、圣士(胜萨埵)、超士(最胜萨埵)、上人(上萨埵)、无上(无上萨埵)、力士(力萨埵)、无双(无等菩萨)、无思议(不思议萨埵)、佛子、佛持、大师、大圣、大功德、大自在、正士、始士、高士、大道心成众生、法臣、法王子、胜生子、广大萨埵、极妙萨埵、胜出一切三界萨埵、身业无失语业无失意业无失、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身业无动语业无动意业无动、成就觉慧、最上照明、最胜真子、最胜任持、普能降伏、最胜萌芽、勇健、最圣、商主、大称、怜愍、大福、自在、法师等。又因为菩萨,乃是发大菩提心,满足世出世的胜希愿,故称菩萨众为‘胜愿菩提大心众’。

菩萨有多种分类,除依悟解之浅深不同,有与之相应的菩萨阶位外,菩萨地持经卷八菩萨功德品,也举出菩萨有十种,即:种性、未净、净、未熟、熟、未定、定、一生、最后身。其中,未得净心的,称为种性;发心修学的,称为入;已入而未达净心地的,称为未净;入净心地的,称为净;净者未入毕竟地的,称为未熟;入毕竟地的,称为熟;熟者未入定地的,称为未定;已入定地,则称为定。又者,熟有二种:(一)一生,就是次第得无上菩提。(二)最后身,就是此生得无上菩提。此外又分为在家与出家、鞞跋致(退转)与阿鞞跋致(不退)、生身(未断烦恼者)与法身(断烦恼、得六神通者)、生死肉身与法性生身、大力与新发心、顿悟与渐悟、智增与悲增等。智增悲增之说,是依据法相宗所说,有关‘八地’以前菩萨的分类,直往之菩萨(顿悟之菩萨),尽伏俱生起烦恼障的现行,立即受变易身,成为智增上菩萨;至第七地之满心伏尽后,受分段身,成为悲增上菩萨或大悲菩萨。对回心的菩萨(渐悟之菩萨)而言,从‘不还’与‘阿罗汉’回心者,由于断欲界之烦恼,故为智增;从‘预流’与‘一来’回心者,则为智增或悲增。其他的,另有智悲平等之菩萨。同时,十信位之菩萨,称为新发意之菩萨、住前信相之菩萨、与假名之菩萨等。

菩萨所修之行,称作菩萨行。有关菩萨的一切法则仪式,称为菩萨之法式。以达佛果为目的之教,称为菩萨乘;其经典称菩萨藏。梵网经等,就是讲述的菩萨应持之菩萨戒。诸经典中,通常举所举的菩萨名,有弥勒、文殊、观世音、大势至等。大乘僧侣或居士,也有被尊为菩萨的,如印度大乘佛教学者龙树、世亲等,即被尊为菩萨;在我国,竺法护被尊为炖煌菩萨,道安为印手菩萨;日本也有高僧由朝廷赐封菩萨号的人。


解释了名相,现在我们再来解说他的意义。大家注意啊!这个华严胜会,释佛世尊一人说法,就有十世界微尘数的大菩萨们来赞助,以下所说的还有无量无数众神,天龙八部,他们都来参加啦。十佛世界,就是东方世界,南方世界,西方世界,北方世界,东南世界,西南世界,东北世界,西北世界,上方世界,下方世界,就是整个法界当中,所有的大菩萨都来了。你看这个会的规模之大,称为华严胜会,海会佛菩萨众神天龙八部都来了,都来助佛宣布道化。

这个华严大会如此盛况,普贤菩萨是第一个,还有其他的大菩萨们都赶去参加法会了。那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我们也发心去吧,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和大菩萨们作伴侣,亲自礼见佛的福慧圆满之面,亲自聆听佛的圆音说法。我们也和大菩萨们一起闻法,闻法之后思法,思法之后修法,同大菩萨们一致进行,信受华严教,奉行华严法。


现在我们再来看本段后面的其中几句话:

此诸菩萨,往昔皆与毗卢遮那如来共集善根,修菩萨行;皆从如来善根海生,诸波罗蜜悉已圆满;慧眼明彻,等观三世;于诸三昧,具足清净;辩才如海,广大无尽;具佛功德,尊严可敬;知众生根,如应化伏;入法界藏,智无差别;证佛解脱,甚深广大;

先来解释名相。关于“毗卢遮那”。这个毗卢遮那,为佛的报身或法身。又作毗楼遮那、毗卢折那、吠嚧遮那。略称卢舍那、卢遮那、遮那。意译为遍一切处、遍照、光明遍照、大日遍照、净满、广博严净。据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载(大五四•四三四下):‘毗卢遮那,案梵本毗字,(中略)此云种种也。毗卢遮那,云光明遍照也;言佛于身智,以种种光明,照众生也。或曰毗,遍也;卢遮那,光照也;谓佛以身智无碍光明,遍照理事无碍法界也。’原为太阳之意,象征佛智之广大无边,乃是历经无量劫海之修习功德,而得到的正觉。

依照智者大师的《法华经文句》所说,毗卢遮那是法身如来,卢舍那是报身如来,释迦牟尼是应身如来。这里的报身如来就是通常所说的报身佛。在佛陀的三身中,报身是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的无边功德,也是由因位之本愿与行持,所修得之享受佛果境界的佛身。又称为受用身,或受法乐身。

关于“如来”。 又作如去。为佛的十号之一。是对佛的尊称。若作如去之解,是乘于真如之道,而往于佛果涅槃之义,故称为如去。若作如来之解,则为由真理而来(如实而来),而成正觉之义,故称如来。佛陀即乘真理而来,由真如而现身,故尊称佛陀为如来。又因为佛陀,乃是无上之尊者,为无上之无上,故又把他称为无上上。还有,‘如来’之称呼,也是诸佛之通号。

天台家依成实论卷一之‘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一语,解释真身、应身二如来之义,称为二如来。依据法华文句卷九的解释,即:乘(如如之智)如实(如如之境)道(因)来成正觉(果)者,因境智契合,功果圆满,是为真身如来。而以如实智乘如实道(境智契合),来至三界,示现八相成道者,是为应身如来。此外,天台家又依大智度论卷二之‘如法相解,如法相说’一语,解释法身、报身、应身三如来之义,称为三如来。据法华文句卷九之解释,即: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应一切处,为来;这是指法身如来。从理名如,从智为来,这是指报身如来。境智冥合为如,来至三界,转妙法轮而说法,为来,这是指应身如来。

关于“善根”。这个善根,又作善本、德本。是指产生一切善法的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则是善根的相反面,贪、嗔、痴等,即称为三不善根,或称为三毒。又此善法,是得善果之根本,故也可以称为善根。

关于“波罗蜜”。这个波罗蜜,就是从生死迷界的此岸,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通常是指菩萨的实际修行而言的,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故称到彼岸。又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

诸家对波罗蜜之译释各有说法。据弥勒菩萨所问经卷八载,波罗蜜通于已到、当到之义,即佛为已到彼岸,菩萨为当到彼岸。据梁译摄大乘论释卷九载,到彼岸有三种之别,即:(一)随所修行,而达于究竟无余。(二)入真如,以入真如为究竟,如众流以归海为终极。(三)得无等果,无别果胜于此果。菩萨所修之行,所入之理,及所得之果,皆究竟而圆满。

有关此岸、彼岸的说法,各家有各种解释。据大乘义章卷十二之六波罗蜜项载,即:(一)生死为此岸,究竟涅槃为彼岸。(二)生死涅槃有相为此岸,平等无相为彼岸。据大品经游意载,即:(一)小乘为此岸,大乘为彼岸。(二)魔为此岸,佛为彼岸。(三)世间为此岸,涅槃为彼岸。又谓成论师以有相为此岸,无相为彼岸;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众惑为此岸,种智为彼岸。


现在对本段进行解说。上面所说的这些大菩萨们呀,在过去,都与毗卢遮那如来,共同种集善根,共同修习菩萨万行。这些一切大菩萨们,都是从如来善根海生,对于一切波罗蜜,全部已经获得圆满。通常我们说学佛,学佛之前,先要学习菩萨。大家看看,菩萨的实际修行是怎么样的?此诸菩萨,皆从如来善根海生。这些菩萨,从哪里产生出来的?是从如来善根海中产生出来的!这句话,看似简单,在实际上却相当沉重哦!这个如来善根海,他的反面意义就是:如来恶根海。经中为什么只说大菩萨们,从如来善根海产生,而不说这些大菩萨,从如来恶根海产生出来呢?

我们都知道观无量寿佛经中的一句话: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们学菩萨学佛,就是为了成佛嘛!那么,怎么样才能成佛呢?是心是佛,我们本来就是佛,本来就具有佛的一切性德,这是我们成佛的根本,这是我们成佛的基础性质。是心作佛,我们要想成佛,要想由无明缠缚的凡夫,回转到清净的佛性当中,就要“是心作佛”,就要通过是心作佛的实际修德,把我们的无明贪嗔痴,一点一点的去除干净,最后才能成就佛道,才能把我们本身的清净性德显现出来。

那么,这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反面,是什么呢?就是“是心是魔,是心作魔”嘛。或者有人说,我不想成佛,我想成魔,而且要成魔王统治天下,让我也享受享受当高级领导的滋味,指手画脚的指挥别人,让我也来过一过这个瘾。要成魔也非常简单嘛,是心作魔,你的心中只要生起了这个念头,你就已经成了魔了嘛。要是福报大,自然就是魔头的级别了。

我们学佛的人,不是以成魔为目标的哦!我们是现在学佛,将来成佛,还要化度众生,让自己和他人都出离生死的苦海,这才是我们的目标。怎么样才能成佛呢?先要学习大菩萨,依据如来善根,广作一切善行,广作如是的善根之海,打下这个善德的基础,再一步一步的向上,一边修福一边修慧,最后才能实现我们的愿望和目标。

我们不是今天做了一件好事善事,明天就抛脑后去,后天再想不起来了,以后更不做这些善事了,这是错误的心理和作法哦!我们所作的善,是要作善根海,一切的善行都要去做,要做象大海之水那么多的善事。有些学佛的人,学佛没多久,开头学佛,也听佛的话,也听师父的话,什么好事都去做,做起来还真是象那么一回事。但是过了些日子,这个热情劲呀,就冷却下来了。农村里有句俗话,叫做鸡公拉屎头节硬。只是头节硬,过了头节呀,以后就拉又稀又软的屎啦。我们说学一日雷锋好学,要是真的学一辈子的雷锋呀,难罗!

所以呀,我们这些学佛的人呀,对于做好事善事,对于培养自己的善根,要注意保着持之以恒的心态,长时期的坚持下去,这才是走的正确的学佛之道哦!

我们这些恶业深重的凡夫俗子,只有通过抑止恶业,回心向善,通过做好事善事,才能把我们的如来善根功德,一点一点的开发出来。如果把自己的善德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好象考试达到及格了,我们内心的慈善之心,就自然而然地显发起来了。就象我的一个莲友,她说她到农贸市场去买菜,看到那些众生的肉,心中就悲伤起来了,就是这个道理。她的善德积累得比较深了,自然而然的就生起悲悯众生之心。

出世间的福报,是人们的最大福报。这个福报,可以让我们了生脱死,这个福报,在所有的福报当中,是最殊胜的,没有其他任何一种福报比得上。在众多的凡人当中,为什么只是有些人能接触佛法,能够相信佛法呢?这就是因为这些人,他的善事做得多了,善心被发现了,善根被激活了,所以才有善的福报,才有接触佛法的机会,才有信受佛法的心理。

我们看世间的那些在红尘中醉生梦死的人,那些不信佛法的人,即使是把佛经送到他的面前,他也只是把这个比黄金白银还珍贵的大法宝,当作废纸一样不屑一顾,当作废纸一样丢弃。为什么这些人不识宝?因为他们被自己所作的恶业障住了自己的眼睛,认不得和氏璧,只有把和氏璧当成石头。他们没有多大的善根,所以才造成不识宝的恶果。希望这样的人,从现在开始,多多修善积德,培养善根功德,以使自己的这种错误心态转化过来,生起信佛向佛敬佛之心。

所以我们说啊,只有行善积德,以善心善事善行,成善根海,才能让我们转恶业之障碍,才能让我们回转自己的迷障之心,向佛道行,于佛正道成畅通之路途。以此作为修德之基础,才能一步一步圆满诸波罗蜜;才能慧眼明彻,等观三世;才能于诸三昧,具足清净;只有如此,才能证佛解脱,最终成就佛道。所以我们说,善心善行,培养善根功德海,是我们成佛的最底下的一块基石。成就无上的佛果,是以善根修德之海,作为最初的基本正因的。这就是经中之王的华严经,开宗明义的为我们说明的这个首要的基本的大道理。

我们在前面说到释迦如来“于一切法成最正觉”,其后说到普贤等大菩萨“皆从如来善根海生,诸波罗蜜悉已圆满”。那么这三者是什么关系呢?“于一切法成最正觉”,从何产生出来的?是在“诸波罗蜜悉已圆满”中产生出来的。“诸波罗蜜悉已圆满”是从何产生出来的?是“皆从如来善根海生”的。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如来善根海呀,这是第一步基础哦!

这个华严大经,以普贤为始,以普贤为终,所谓善始于普贤,善终于普贤,成始成终,都是以普贤为根本。

好了,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

现在,让我们把学习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结佛缘,都入佛门受佛教化。愿我们把学习的功德,回向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请大家和我一起,一起来礼敬我们的大悲慈父阿弥陀佛,让我们用至诚心,在自己的心中口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三遍。

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