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家长,你不知道的教育盲区!


 2014/7/30    下载DOC文档    

【原编者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一个人在学校和社会上的表现源于他在家庭所受的教育,源于他在家庭的关系模式。从这个角度看,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重要。

青少年学生存在的人际关系不良、心智年龄偏低、网络使用过度、自卑、厌学、独、撒谎、懒散、意志力差等问题,都源于家庭,只不过是在学校里、社会上表现了出来而已。所以,如果不从家庭教育着眼、着手,中小学校进行的很多教育就会事倍功半。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抛出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格局重塑的命题。

对话嘉宾

穆培华: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教体局局长

陈鹏宇:亲子教育实战训练导师

董成权: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中国教师报》:我们很多人都是父母或者别人的“二手人”——过的都是父母或别人的人生。这样的“二手人”是如何形成的?

陈鹏宇:所谓“二手人”就是自己的心灵空间被挤占而失去了主观意志的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成长密码。可鲜有父母有耐心和智慧了解孩子的独特,他们总是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让他去做;告诉孩子什么是错的,不让他去做。孩子为了生存,为了得到父母的爱,特别是在生命的初期,就会允许父母的“教导”进入自己的生命。当孩子不听话时,父母在情绪冲击之下的“教训”行为,比如吵、骂、打等,就会加剧孩子的恐惧,令孩子不再相信自己的直观、直感和直觉,而是根据父母的信念和价值观做出人生的选择。这些心灵空间被父母挤占的孩子,其精神领地在学校会轻易被老师侵占,走向社会会轻易被专家和老板侵占,而唯独不再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二手人”就是这样形成的。

穆培华:这个问题,需要辩证地看,一方面,我们得承认,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会遇到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这个“重要他人”的影响对我们的一生至关重要。一般来说,父母毫无疑问地最有条件和机会成为这样的“重要他人”,因此,很多孩子看起来就像父母的“复印件”。从这个角度讲,父母要想把孩子教育好,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然而,在当下,父母缺位的情况相当严重,这样的父母自然也就失去了成为孩子生命中“重要他人”的机会。本来,在这样的情况下,优秀的教师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成为学生生命的“重要他人”,然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能够成为孩子生命中“重要他人”的教师也越来越少了。

另一方面,父母尽职尽责,给孩子做好示范引导,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孩子重复自己的命运,或者代替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一面,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父母可以示范引导,但更重要的是发现,发现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发现孩子的“自我”,而不是把孩子“雕塑”成父母的样子,也不是把孩子“改造”成某一个优秀人物的样子,更不能把孩子交到“铸币工厂”一样的学校,按照统一的标准塑造成“书呆子”。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还原”,“还原”成为他应有的样子,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中国教师报》:当前,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解决的策略与方式是什么?

董成权:家庭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三:第一,家长片面追求经济收入,忽略子女的成长陪伴,造成孩子的身心焦虑问题。他们或者表现为内耗,不善言语,不能与人正常沟通,内心压力无处宣泄;或者表现为外显,生活无秩序,不懂得与人正常交往的规矩,不能正常完成学业第二,家长过度重视知识教育,忽略孩子人格的完善,造成孩子的成长危机。孩子生活能力欠缺,自信心受伤,不能全面地思考问题,鲁莽、冲动、易走极端。第三,评价机制单一使得孩子在人性发展方面很受伤。人们对于成年人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是经济收入的高低,而对于孩子的评价就是考分的高低、考试排名的前后,这种单一的评价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陈鹏宇:中国家庭教育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是:过多地强调了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学习,而忽略了对教育规律也即教育之“道”、教育之“本”的追寻。

花是需要“浇”的,当你不知道花需要怎么浇时,你知道浇花的方法越多,越努力地浇,浇死它的可能性就越大;孩子是需要“教”的,当你不知道孩子需要你怎么教时,你知道教孩子的方法越多、越努力地教,教出问题的几率就越高。家长都很关注“怎么教”的问题,其实我们更应该追问:为何教?谁来教?教什么?何时教?何为教?这几个问题哪一个都比“怎么教”重要,哪一个没搞明白,再好的方法都可能是教育伤害。

解决的方式是由学校组织家长系统地学习,令家长反思教育行为,转变教育观念,了悟教育真相,增长教育智慧,妈妈学会“养育”孩子,爸爸负起“教育”责任,家校共建,才能培养出有“教养”的孩子。

穆培华:教育是一个体系,包含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诸多方面。中国教育的落后,首先是理念的落后。因此,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的策略,只有一条,那就是发动一场“革命”,一场理念上的、思想上的、文化上的“革命”。“革命”并不都是危险的。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家庭,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民族,我们号召全体家长(其实也就是全体国民)发动一场关于“什么是正确的教育”的全民大讨论,进行全民反思。只有所有的家长都清醒了,都有改革的欲望和诉求,才会产生强大的“倒逼”力量,来推动学校、政府、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这一点,在很多国家都有鲜活的例子,太多的改革(不仅仅是教育)都是由民间力量推动发起的。我认为,教育的“主战场”在家庭,而不在学校;中国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家庭教育,而不是学校教育;中国家长觉悟了,教育的春天才可能真正到来。

《中国教师报》:在您看来,什么是家庭教育的真相?

董成权:今天人们普遍把家庭教育理解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这种理解是错误的。生活中,家长也有不会、不懂的地方,也需要学习,可以向孩子请教。因此,家长有必要向孩子学习。

穆培华:我是这样定义家庭教育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自我成长,让每个成员都成为最好的自己。之所以这样讲,我想规避几点:一、家庭教育,决不仅仅是家长教育小孩,小孩子需要向大人学习,大人也需要向小孩学习。二、家庭成员有多有少,不仅仅是父母和孩子,相反,多代同堂的家庭事实上更有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发展和健康成长。三、所谓的教育,代替不了孩子的自我成长,孩子不能“被成长”,正确的教育是引导孩子自我成长。四、家庭教育的目标,不能功利化,要么考学,要么当官,要么发财,要么有出息。其实,这个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成“人”,二是成为“自己”,三是做最好的自己。

陈鹏宇:家庭是让孩子成“人”的地方,学校是让孩子成“才”的地方,家校合力,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人才”。而“人”是各种“关系”的总和,所以家庭教育的真相,就是父母处好和孩子的亲子关系、相互之间的夫妻关系、和自己的自我关系。先有关系后有教育,关系就是教育。

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着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和妈妈关系和谐的孩子心会很“安”,和爸爸关系和谐的孩子神会很“宁”,心“安”神“宁”的孩子就会很“静”,静能生慧。现在很多中小学生坐不住,学不进,坐卧不安,心神不宁,就是和父母的关系出了问题的表现。

父母之间的关系品质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生命状态。爸爸是天,妈妈是地,生而不养,“天昏地暗”;父母斗争,“天摇地动”,父母离婚,“天崩地裂”,父母冷战,“天寒地冻”。父母各自的生命状态则透过和孩子的点滴相处,被孩子消化、内化,从而转化出打着父母烙印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情绪情感模式,影响孩子一生。所以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透过自我成长,改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从而支持孩子成长的过程。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手机学佛网首页世间百态社会聚焦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