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生气,就是一个气泡
生气生气,就是一个气泡
今天看书时,读到这样一句话:“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这里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真不知道说此话的人是受了什么样的气才会发此感慨,但这话着实让人很有感触,也让人思考。 我总是说自己是能够笑对生活的人,可是生气的时候还是不少,因为失落,因为委屈,因为各种各样自己认为有理由生气的原因,而且也经常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虽然也常常告诫自己不要生气,那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何苦来呢!而且生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想让你生气的人更开心罢了!但是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生气的时候其实对别人也是一种折磨,把生气的脸摆给别人看,其实是件不道德的事。没有人有责任、有义务去看你的脸色,谁也没有权利将自己的情绪施与别人。一个人要想真的被人欣赏和喜欢,就必须要做到能带给身边的人快乐和幸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有人因为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怒气冲天,对他人大发脾气,殊不知,这样既伤害了别人又伤害了自己,实在得不偿失。如果你遇到不如意的事时能够学会冷静思考,你就会消除心中的怒气,形成另一种心境。 古时有一位妇女,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禅房中,落锁而去。妇人气得跺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在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间高僧:“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看了很久,突然间恍然大悟,于是叩头谢过大师后离去了。 何苦要生气?气便是别人吐出,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而当对它视而不见时,它便会消散。 想想一个人生气的时候,真的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同样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所得的感受是不相同的。总是从自己的利益方面去想问题,得不到时生气就是必然的,这也是为什么总能见到生气的脸的原因。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有过失意的时候。比如说,你可能会在人生的某一时刻遭遇考学落选、恋爱失败、事业受挫、家庭关系紧张,以及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等各种人生失意之事。对于诸种人生失意之事,我们许多人都会为此愤怒不已,还有的人甚至为此而自绝于人世。当我们遇到诸如上述的失意时,要学会以坦然的心境来对待,以消除心中的怒气,早日从失意的困境中走出。 胡适先生曾说,“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得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己很情愿挨骂。” 我们在佛寺中,通常会看到在天王殿中有一尊慈颜常笑的弥勒菩萨坐像。弥勒菩萨是佛教中忍辱宽容的典型代表。弥勒菩萨对待别人的欺凌侮辱等令人怒不可遏的事时,都是采取忍辱宽容的态度来对待的。弥勒菩萨在偈中说: 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涕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没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生不过几十年的时光,与其郁郁寡欢地度过一生,倒不如凡事想得开一点,看得淡一点。当你遇到非生气不可的事时,要学会弥勒菩萨那样的包容之心,使不快之气消失在忍耐与宽容之中。如果能够坦然地面对人生的不幸和磨难,你自会活出另一番人生的境界。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回上一页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