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生命宇宙的真相(实相)(1)


 2012/6/18    下载DOC文档    

生命宇宙的真相(实相)(1)

作者:高月明

 

前言:

1、佛祖用这四句话对《金刚经》做了一个总结。总结了什么?总结了一切世间万事万物都如同梦幻泡影一样虚幻、如晨露闪电一样地转瞬即逝。为什么佛祖在悟道后要人们这样去认识世界?或者说,为什么生命宇宙是这样的?

 

2、人们听的最多的佛语是四大皆空(“四大”指地水火风”,组成人体的四种元素)。为什么四大是皆空的?

 

3、自古大德居士们张口闭嘴地都在谈虚说幻佛经核心奥义讲的真是这些内容吗?为什么人们摸到硬邦邦的东西硬要说成是空、是幻的呢?

 

4、《金刚经中讲: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以及实相无相,为什么是非、是无的?

 

5、在《圆觉经》中佛祖说,只有永断无明,方成佛道,而云何无明?佛祖接着说: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花及第二月。

 

这句话是说:自远古以来的一切众生对生命宇宙的认知都是颠倒和错误的,即都错误认为四大是自己的身体,而将感知到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认为是自己的真心。这种错误的认识如同病眼人看到虚空中有花朵,以及夜空中出现第二个月亮一样。如果能够砍断这种错误认知也就立地成佛了。

 

那么如何认识清楚四大不是自己的真身,六尘缘影不是自己的真心呢?在今天是否有断无明更科学的方法?

 

下面以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是如何生出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为切入点开始认识清楚为什么四大不是自己的真身,六尘缘影不是自己的真心,为什么一切皆幻——也即开始断无明,以及明悟生命宇宙的真相。

 

第一    六根是如何生出六尘的?(感觉器官与感觉机制)

 

1我们是如何看到这个世界的?(眼)

 

当你看到一朵玫瑰花的时候,玫瑰花并没有直接进入你的脑中,那么你是如何看到它的呢?

 

 

在人视网膜视觉神经细胞的视杆细胞外节的膜上,存在着一种叫做视紫红质的大分子。之所以称其为大分子是因为它是由一分子的视蛋白和一分子的视黄醛组合成的。

 

 

    

 

视黄醛分子在以其中间节点被折弯成90度角(被称为11-顺型)的方式嵌入到视蛋白分子中。当一个光子射到视黄醛分子弯折处的碳原子上时,因为碳原子中的电子在接收到光子后,能量会突然增大而飞得离原子核会更远一些(热胀冷缩就是这样形成的)。

 

这样碳原子就膨大了一点,就导致这个碳原子所在视黄醛分子的弯折节点处发生微结构变化,引发了整个视黄醛分子突然由弯形弹伸为直形(被称为11-全反型)。因为变为了直形,所以视黄醛分子突然会从视蛋白分子中弹射出来。由此导致视蛋白分子的构型突然由凹形变成了凸形。

 

这种凸形的变化会进一步激活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构型发生变化(裂开了一个小口),让原在细胞膜外的大量带正电的钠离子瞬间涌入神经细胞突触末梢内。然后由水平神经细胞、双极神经细胞收集这些微电量。当电流的量度经过时间,空间总和达到爆发一次动作电位的阈值时,双极神经细胞就会因此形成一次动作电位——即一段电流在神经纤维内流动。

 

     

这是一段真实的神经电流运行在神经细纤维内的过程

 

 

这段电流会传递给神经节细胞,神经节细胞会继续把这个动作电位(一段电流的波的移动)继续传向大脑。

 

     

 

从眼睛过来的神经电流冲动传向脑皮层的路径是:神经电流沿着神经节细胞轴突穿出眼球壁聚集成的视神经传导,然后电流会穿过视交叉继续传导到外侧膝状体。在此处电流会通过化学方式被转换传递给下一级神经细胞,最终投射到视觉皮层中。

 

在视觉皮层中存在着对各种刺激敏感的神经细胞(比如对形状、颜色、运动速度等敏感的神经细胞)。当这些神经细胞被来自眼睛的神经电流冲动激活时,我们就产生了与之对应的视觉体验。(如看到一片树叶或一只燕子)

 

2、我们是如何听到这个世界的?(耳)

 

                

 

      

图中红色部分是纤毛;绿色部分是连接毛细胞与大脑的神经

 

声音本质上是空气的震荡,比如两个人在太空中是无法对话的,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那么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呢?

 

当敲击鼓面时,会引发鼓皮剧烈地上下震动,这种震动会推挤鼓面的空气发生剧烈地上下震荡。当这种空气的震荡以每秒钟340米的速度通过外耳道运行到你的2毫米厚的鼓室时,由锤骨、砧骨和镫骨组成的听骨链会将其能量扩大20多倍,然后被进一步传递到耳蜗中。在耳蜗内大约有15000个排列规则布满纤毛的毛细胞。这时的震荡已经由空气的震荡转换为骨链的震荡,再转换为了充斥于耳蜗中的淋巴液的震荡。

 

淋巴液的震荡会推挤毛细胞上纤毛的前后移动,由此引发毛细胞膜上转运蛋白质构型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存在于细胞外带正电的钠离子瞬间涌入细胞内。当这种电磁场的能量(电流能量)通过时间和空间的总和达到能够引发听觉神经细胞爆发动作电位的阈值时,神经细胞就会爆发一次电流的波动。

 

              

 

这种生物电流会沿着听觉神经经过螺旋神经节、耳蜗神经节、外侧丘系核、内侧膝状体转换传递到大脑颞叶的听觉中枢。在传递过程中,电流信息像一个接力棒一样会被许多个神经核中的神经细胞传递。为了保证传导的速度和准确性,沿途这些神经核团还会对其信号的强度进一步放大。当这个电流信息传递到听觉皮层,并激活皮层中对某些频率的声音敏感的神经细胞时,我们就听到了鼓的声音。

 

3、我们是如何嗅到花香的?(鼻)

 

  

      

 

在你鼻子的鼻道处含有一种叫做嗅细胞的神经细胞。每一个嗅细胞只对一种或两种拥有特定分子结构的气味分子产生反应。这种细胞呈圆瓶状,每个细胞的顶端有56条的短纤毛,底端是穿过筛骨直接进入嗅球的称为嗅丝的长突。

 

       

 

 

当一种存在于空气中的特定的味道分子(比如花香)与纤毛上的对特定分子敏感的转运蛋白(嗅受体)相结合时,就像是一把钥匙会打开一把特定的锁一样,转运蛋白分子就会打开一道离子通道,让带有正电场的钠离子、钾离子瞬间涌入细胞内(跨膜移动)。

 

当细胞内电压的量度经过空间与时间的总和达到细胞爆发动作电位的阈值时,神经细胞就会发放一次电流的波动。这个电流波动会沿着嗅丝传向嗅球,进而传向更高级的嗅觉中枢,引起人的嗅觉体验。

 

4、我们是如何品尝到甜味的?(舌)

 

       

 

 

人的舌头上大约有10000个味蕾;每个味蕾由100个左右的味觉神经细胞组成。每一个味细胞顶端又有许多纤毛,称为味毛。在味毛上有对特定分子敏感的受体蛋白(如三种G-蛋白)。当某个特定的分子(葡萄糖分子;谷氨酸钠,即味精)与味毛上的受体蛋白结合时,就会导致受体蛋白打开一道门,让带正电的钠离子、钾离子瞬间涌入神经细胞内。

 

当电场经过时间和空间总和达到引发动作电位的阈值时,味觉神经细胞就会爆发一次动作电位。不同的分子结构会激活带有不同受体蛋白的神经细胞。当由不同分子激活的特定神经细胞的生物电流冲动传递到代表味觉的脑皮层中的特定区域时,我们就体验到了各种味道(甜、咸、酸和苦)。

 

5、我们是如何触摸到这个世界的?(身)

 

在你的皮肤中存在着大量游离的感觉神经末稍和各种特殊形式的感觉小体。以冷热觉为例:当皮肤的温度低于30时,存在于冷感觉小体上的受体通道蛋白上的原子就会由于温度的降低引起电子释放能量——即释放光子导致分子结构发生变化。

 

这样会进一步让受体蛋白的构型发生变化,打开了一道允许细胞外带正电场的钠、钾离子瞬间涌入神经细胞纤维内的门。当进入的电流能量经过时间空间的总和达到阈值时,一个感觉神经就会爆发一次动作电位。

 

       

 

然后就像是烽火传递一样,激发出的神经电流经过一个又一个接力神经元最终传递到脑皮层中代表冷感觉的区域时,就让我们产生了的体验。

 

       

 

 

特定的感觉对应着特定的感觉细胞,比如人体皮层中存在着对触压觉、冷热和痛觉的感觉小体。每一种小体只对一种刺激分子感兴趣

 

6、我们是如何思念这个世界的?(意)

 

        

 

现在的脑科学已经初步研制出,通过扫描仪器(磁共振成像技术)监控大脑皮层中相关区域神经细胞电流活动的方法,来窥探一个人的大脑思想。用这个方法可以实时读出一个人看到了什幺,听到了什么,或者正在想些什么(可以把一个人大脑中的思想在计算机上转换成图像)。

 

这种读脑科技现在只是初步阶段,未来将会进一步发展出无限的可能性。比如,可以检测别人正在想些什么;或者用仪器记录人的梦境,然后在早上重新播放昨晚做过的梦境。为什么科学家会做到这一点?

 

人体中每一种感觉器官所激发出的神经冲动(眼耳鼻舌身)在脑皮层中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代表区。当你的手指头被针刺到(或感到冷、看到花……)时,与之对应的脑皮层区就会被激活。当你想象手指被针刺到,或者在你阅读这几个字的时候,你的这个代表针刺疼痛的脑皮层区同样会被激活。这两种刺激所激活的脑皮层区中的神经细胞都是同样的,没有任何本质区别的。

 

我们只有五种感觉,所以我们的思念也逃不出这五种感觉所设的框限。你脑中每一个的思念都会激活与之对应的脑皮层感觉神经细胞的活动。同时每一处脑皮层中的感觉神经细胞被强烈地激活,也都会让你体验到一个意念感受内容(如狗在身边狂叫时,你的听觉脑皮层细胞会被强烈激活,而你的意念中就会被强迫地感受到狗叫)。

 

所以我们会不自主思念的原因是人们脑皮层中的神经细胞活跃的聚焦点会遵循联系引发联系,思想引发思想的规律性不自主的游移

 

你的每一个思念都会在硬件上(神经细胞)发生即时的变化(比如脑中正在想象玫瑰花或刺疼所激活的脑皮层区域是不同的),所以科学上才会发明出通过仪器监测脑中某个神经细胞被激活了的方法判断一个人脑中正在思想着什么内容的技术。

 

由以上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我们的思念(妄想),也就是我们的不是一个脱离大脑而存在的东西,而是脑皮层代表区神经细胞相互之间电流的流动。同时因为是对眼耳鼻舌身感觉连结后的综合体验,所以意=眼耳鼻舌身。以上即是六根生出六尘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二节    代理机器人

 

为什么一切皆是虚幻和唯心所造的?我将用科幻电影《未来战警》中代理机器人的现象加以辅助说明。

 

代理机器人的概念是,一个人可以制造出一个机器人来代表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中,而自己能够真实的体验到机器人所遇到的一切体验,这样自己就如同生活在真实世界中。

 

人们制造代理机器人代表自己的好处是,因为代理机器人具有可替换性,所以一个人就可以永远年轻漂亮、力大无比,而且不会惧怕任何危险。下面即从代理机器人之所以会存在的神经生理机制开始做出论述。

 

1、你看到的是苹果吗?

 

你眼前看到的是什么?是苹果吗?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为什么呢?

 

       

 

苹果本身不像灯泡一样自己会发光,苹果上的光芒来自于对太阳光的反射,所以你看到的不是苹果本身。然而,你看到的也不是太阳光。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看到苹果上红色的过程是这样发生的:当振动频率为红光波长特征的太阳光子从苹果上反射进你的眼睛中时,会直接射入视网膜感光神经细胞(视杆细胞、视锥细胞)表面受体蛋白上的视黄醛分子中间部位的碳原子中,由此就会直接导致整个受体蛋白构型发生改变,打开一个通道,让细胞外大量带正电场的钠、钾离子瞬间涌入细胞内。然后神经细胞会在一瞬间爆发一次动作电位。

 

       

 

当动作电位引发的电波经过几百个神经细胞的接力传递后,在到达脑皮层代表视觉的区域时,就让我们体验到了红色。所以我们最终看到的:

 

第一、不是苹果本身上的原子;

第二、不是特定频率的太阳光子;

第三、不是视神经细胞膜上的视黄醛分子;

第四、不是最初爆发动作电位的那个视杆细胞;

第五、不是在动作电位传递到视觉皮层过程中的每一个传递神经细胞;

第六、不是最初的那段神经电流,因为神经电流的(电波)在传递过程中已经被转换许多次了;

第七、也不是某段特定的神经电流本身,因为脑内神经中任何一处的神经电流都一模一样,没有任何本质区别的。

 

那么,你看到底看到的是什么?

 

2、我们看到的是脑皮层代表区内神经电流的流动

 

从以上对人类感知这个世界神经机制的解析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我们有五种感觉器官(佛经称为五根:眼耳鼻舌身),对应着五种感知对象(佛经称为五尘:色声香味触)。然而根和尘都不是让我们觉知到某种感觉体验的关键,那么我们觉知的关键在哪里?

 

五种感知器官(根)能够对五种感知对象(尘)产生的因应机制是:每一种感知器官末端的感知神经细胞膜上都存在着对不同刺激(光子、振动、压力)敏感的受体通道蛋白质。含有通道蛋白的神经细胞被称为感受器。因为感受细胞的作用是将外在的刺激能量(光、声音)转换为内在能量(神经电流),所以感受器又叫做换能器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外在刺激,只有被转换成为神经电流,然后再被接力性地传递到脑皮层代表区中时,我们才会觉知到它的存在。

 

所以,到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关键点是:无论外在刺激是什么样的,当它进入到人体中时,都变为了同一个刺激形式,即都被转换为了神经电流。人脑中任何一处嗖嗖穿过的神经电流都是一模一样、没有任何本质差别的电磁场的移动(电流即是电磁场的移动)。

 

最终我们看到的是什么?答案:是脑皮层代表区中神经电流的流动。只要是脑皮层中某处神经细胞被激活了,我们就会体验到与这个皮层区域所代表的感觉相对应的觉知体验

 

佛经中,将五种觉知体验称为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因为只有在脑皮层代表区被激活时,人们才能体验到各种的内容,即各种觉知体验,所以五识的脑神经生理定位是脑皮层代表区

 

进一步说,我们的觉知体验来自于对脑皮层代表区的激活。只要能够激活特定的脑皮层代表区,我们就会体验到与之对应的特定觉知体验(如红色、鸟叫)。

 

3、代理机器人的感觉器官

 

现在的科学已经可以做到:用一种纳米探针刺入神经细胞,然后以对探针发放电流脉冲的方式激活某一个单一的特定神经细胞爆发动作电位的技术(实际上直接用电磁场激活某个区域的神经细胞爆发动作电位就行了。下面之所以用纳米探针来说明,是为了能够更清楚地表达)。

 

       

 

以视觉为例说明:视觉的神经电流传递线路的站点是:太阳光子—→视杆细胞—→视神经细胞—→视神经束—→视交叉—→外侧膝状体—→视觉皮层代表区。那么我们把纳米探针刺入神经传递线路哪一个的站点上比较好呢?

 

实际上无论刺激哪一个站点,只要最终能够激活脑皮层代表区,我们就会体验到与之相对应的觉知体验。所以把纳米探针刺入哪个站点效果都是一样的,而最准确的就是直接刺入脑皮层代表区。

 

我们从神经的线路站点可以清楚看到,如果切断大脑皮层与五种感觉器官的神经联系,而单单只用这个探针直接刺入脑皮层表区的神经细胞,然后对之放电激活的话,一个人就会体验到与皮层代表区相映射的感觉体验。比如,红色、鸟叫、玫瑰花香、咸味,以及让人感受到愤怒或快乐的体验。

 

再进一步说,如果要让一个人体验到清晰、真实的觉知体验,五种感觉器官、以及连接脑皮层的神经线路可以是不需要的,只要能够用一种方法激活脑皮层代表区,那么一个人就会活在活生生的世界中。

 

所以要想制造出一个代理机器人,首先就要制造出与人的五种感觉器官所具有同样功能的机器人感知器官,那么科学技术是否会完成这个任务?

 

回答是:未来的科学技术(今天已经部分得到实现)完全可以在机器人身体上制造出类似于一个人所具有的五种感知器官的换能器

 

换能器的运作机制如下:

 

代理机器人的眼睛:

人的眼睛是由视杆神经细胞将光信号转换为电流信息的(即光电转换)。现在的摄像机是通过图像传感器CCD(一种高感光度半导体材料)将外界的光信号转换为电流信息的。转换的方式虽然有不同,但是关键的是被转换后的电流信息却是没有任何本质差别的。所以只要能够实时地将外界的光亮信息转换发放为不同频率的电流信息,那么机器人的眼睛完全可以替代人的眼睛。

 

代理机器人的耳朵:

电话工作机制是:送话器构造(麦克风)可以直接将外界声波信息(即空气振动)转换为电流信息。电流信息在传递一千公里到达话筒后,受话器的构造(音箱)会将电流信息还原转换为空气的振动,也就是声波信息。这样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电话是通过麦克风将声波转换为电流信息的,而人的耳朵是通过对空气振动敏感的听觉神经细胞将空气中的振动转换为电流信息的。虽然转换方式不同,但是转换后的信息形式却是没有任何本质区别的。所以我们只要在机器人的耳朵上安装一个麦克风就可以很容易做到将外界的声音信息实时地转换为电流信息了。

 

代理机器人的触觉:

 

       

   

人工制造的压力感受器、冷热感受器完全可以代替人体触觉细胞所具有的将外界压力、冷热的环境情况实时转换为电流信息的能力(即是压力、冷热电流信息的转换)。

 

代理机器人的嗅觉和味觉:

人工制造的能够分析各种化学分子的分析仪器,完全可以代替嗅觉神经细胞和味觉神经细胞将不同化学分子的信息转换为电流信息的能力。所以人工制造的化学分子电流信息的转换完全可以替代人体的嗅觉和味觉器官感知外界世界的功能。

 

       

科幻电影《未来战警》中的一个代理机器人对另一个代理机器人进行整容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我们感知外在世界有一堵无法逾越的,即任何环境的刺激(声音、光亮、气味)在其进入到人体中时都被转换为了电流形式。一个人能够体验到相关的觉知体验的关键是,脑皮层代表区的被激活。

 

所以只要用一种方式(这个方式可以是人体感知神经细胞、也可以是纳米探针)能够激活人脑中代表相关感觉体验的脑皮层代表区,那么一个人就会体验到与这个代表区所对应真实的觉知体验(如红色、方形)。

 

由以上的论述得出最关键的结论是:一个人是否会体验到某个觉知体验,与转换器及其传导的线路没有本质关系,而与脑皮层代表某个特定感觉的代表区是否会激活直接相关。

 

4、代理机器人的工作机制

 

以上述理解为基础,我们看代理机器人的工作机制是:人脑拥有的一千亿个神经细胞,所以可以制造出一千亿个纳米探针(也可以用电磁场代替探针来激活脑皮层代表区中的特定神经细胞)。

 

对应于五种感觉器官将纳米探针分为五组。每一组纳米探针的一端连接到与之对应的脑皮层感觉代表区中的每一个神经细胞上。而将纳米探针的另一端连接到一台高精密的电脑上(现今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电脑是每秒钟1000万亿次,完全超越承接这个工作的能力,未来量子电脑的出现,会把运算这么快速度的电脑做到比一枚硬币还要小的体积)。

 

这样,当代理机器人走在大街上的时候,每一种感觉器官的感受器(也叫换能器)会将它所遇到的各种刺激(如声音、颜色、味道等)转换为电流信息,实时地传递到代理机器人的特定感觉集中处理区(类似于人脑)。特定感觉集中处理区就像是一部发射无线电波的微型雷达,会实时地将所接受到电流的信息通过无线电波的方式传输到精密电脑中。

 

精密电脑再将无线电波传递过来的信息再次转换为电流信息。然后这些电流信息会被传输到纳米探针上(或电磁场运行的模式上),这样纳米探针就以不同的频率激活了与之相连的大脑皮层代表区中的神经细胞(比如,代理机器人的食指感觉的激活对应于人脑皮层手指感觉代表区中代表食指的神经细胞)。这样一个人就真实地和实时地体验到代理机器人所遇到的任何刺激。比如听音乐、接吻,或者打排球。

 

如果一个人想弹他的手指,那么这种信息就是反向传输的,即人脑运动手指的代表区被他的意念激活,然后这种激活的神经细胞内的电流会通过纳米探针传输到精密电脑上,电脑再发射无线电波到代理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中枢,然后运动中枢会发送电流激活控制代理机器人的手指做出弹指动作。

 

这个弹指动作会再次激发机器人手指上的感觉装置,这个感觉装置也会即时的将信息通过无线电波——精密电脑——纳米探针——传输到人脑皮层代表区的方式被觉知到。这样一个人就实时地通过对手指的感觉监测,矫正手指的运动力度及方向了。

 

因为最终激活都是同样的脑皮层代表区,所以这种代理机器人式的觉知体验与肉体式的觉知体验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5、在代理机器人现象中,为什么人们会体验到自己是生活在活生生世界中的呢?

 

如果你听到了鸟叫,这没有什么奇怪。但是如果你看不到有鸟的存在,那么就会认为这一定是幻境(幻听)。如果你看到桌子上有一个苹果,这很正常。但是当你去抓它的时候,抓到的却是空气,那么你也会认为这是幻境(幻视)。如果你感到脖子上有虫子在爬,但是当你照镜子的时候却没有看到虫子,那么你就会认为这还是幻境(幻觉)。

 

假如,你听到鸟叫而且看到了一只鹦鹉,你看到了苹果而且摸到了它,你感到有虫子在爬也看到了虫子的存在,那么你就会认为这些都是实境

 

所以非常简单清楚地说,判断真实与幻境的区别是:一个现象,当你去通过你想获得的觉知体验去验证它的时候,如果某种觉知体验是缺失的,那么就会认为这是幻境。如果不是缺失的,那么你就会认为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比如当一个人中了彩票大奖时,会下意识地去掐一下自己,因为如果他感到痛,就说明不是在做梦。所以人们都是依靠某一种感觉是否是缺失的来判断幻境与实境的)。

 

在代理机器人的现象中,人们之所以会体验到自己生活在活生生世界中的原因是:在五种感知体验当中,对于一个现象,没有一种感知体验是缺失的。比如对于吃苹果这个现像,代理机器人会将苹果的形象、红色、触感、味道(酸甜)、敲打苹果引发出的声音,实时地以精密电脑——纳米探针——脑皮层代表区被激活的方式让人们体验到这些感觉内容。假如你实时地体验到这些觉知内容,你会认为自己是生活在幻境之中吗?答案:肯定不会。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首页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一页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