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
简介──中国第一部佛经
于自由时报90.07.5(四)刊载
《四十二章经》是中国第一部翻译经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汉译佛经。中印文化的交流,可推溯至秦汉初期,但直到东汉明帝时才真正成熟。历史上记载,东汉明帝永平七年,一日,明帝夜梦金人,项光如日,飞进皇宫。次日,明帝便召集群臣征问梦境,太史傅毅占卜后,回答:「臣听说西域有得道者,人称为『佛』。《周书异记》亦曾记载周昭王二十六年,夜间有五色祥光直贯太微星,当时的太史苏由就上奏昭王:『西方有大圣人出世,一千年后,其声教将流传此土。』昭王就下令将此事刻于石上永志纪念。因此,由年代来推算,现在应当是圣人教化东来之时。陛下梦见的金人,想必就是佛了。」
于是明帝派遣博士王遵、郎中蔡愔、中郎将秦景等一行十八人,西行天竺求迎佛法。当他们途经大月氏国时,遇见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尊者,得知他们是天竺的具德高僧,便传达了汉明帝的心愿;适逢两位尊者也早有弘法度生的悲愿,于是一行人便迎接尊者返回洛阳。
两位尊者不辞劳顿,历经万难,一路上以白马驮负经像及舍利,终于在永平十年抵达洛阳。明帝非常钦敬尊者以弘法为志的精神,特别以国礼接待,翌年并在洛阳城西门外建寺供养尊者,为纪念此因缘故命名「白马寺」,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至于佛像及舍利,则分别供奉于南宫的清凉台及寿陵上,这也是中国有佛像的开端。
两位尊者有了汉明帝的护持,便着手翻译带来的佛经,并撷取大小乘义理,译出《四十二章经》。由于此经文简要平实,且富含哲理,很快就为当时的贵族及士大夫所传
诵,佛法也因此随之深入民间,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
烈火焚经定真伪
于自由时报90.07.7(六)刊载
佛法东传之初,备受朝廷尊重与保护,尤其汉明帝崇佛轻道,更引起诸多道士的妒忌与不满。永平十四年正月一日,五岳诸山的道士们以褚善信、费叔才等为首,上表要求与梵僧一比高下,以中国本土的道经和外来的佛经一较真伪。
汉明帝批准了道士的请求,下令于元宵日,以火焚烧试经。是日,在白马寺南方,立东、西二座高台,东坛置佛教经像、舍利,西坛置道经。在众目睽睽之下,同时举火燃烧。只见西坛除了老子的《道德经》以外,其余均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而东坛的经像、舍利竟丝毫无损,在火光中更有五色光明遍照大众。迦叶摩腾与竺法兰尊者,有鉴于此次试经,攸关佛法的兴衰,为了增长大众信心,更腾空显现十八神变,并说偈:「狐非狮子类,灯非日月明。池无巨海纳,丘无嵩岳荣。法云垂世界,法雨润群萌。显通稀有事,处处化群生。」说明佛法非一般经典可比,而他们展现神通,只为化度众生皆能得到佛法的滋润。经过这次的考验,当场就有六百二十位道士弃冠投佛出家,而皈依三宝的贵族士庶更不计其数。
如果没有真正的智慧,一般人很难相信自己经验以外的事物或道理。即使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在今天这个时代显再大的神通,一般人也只会怀疑是变魔术。现代人修行不能得力,不能成道证果,主要原因就是对佛法没有信心。《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古人就是因为信佛、法、僧,信人人本具佛性,并且依教奉行,故成道者多。所以只要大众有信心,更从理上来契悟,相信禅定、菩提、涅槃,相信自己本具的佛性,开启自己本具的智慧,如此修行必定能有所成就。
经序1──寂静的殊胜
于自由时报90.07.10(二)刊载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
契悟无上妙法的方便法门中,最重要的就是「离欲寂静」。想达到寂静的境界,首先必须离欲。欲,有七情六欲,此处特别指男女的情欲。男女的情欲,就是生死的根本。所以憨山大师言:「痴爱便是生死根」,唯有离欲才能令身心清净、寂然不动,进而了生脱死。
菜根谭言:「风流得意之事,一过辄生悲凉;寂寞清真之境,愈久转增意味。」凡夫众生喜欢向外攀缘,贪爱灯红酒绿,追求感官的刺激。一旦刺激过去了,心中就感觉一片凄凉与空虚。所以众生的境界,是身心皆不安住;菩萨则是身动心不动,大作梦中佛事──修建道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而于自心中宁静无波。倘若身心达到完全的寂静,从朝至暮一念不生,如此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就能契入甚深禅定,达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的究竟快乐,进而证悟菩提。如释迦牟尼佛未成道前,舍弃了王位、财富、妻子,每日只吃一麻一麦,这就是离欲;六年苦行,雀巢于顶、草穿过膝,身心都能保持不动,最后端坐菩提树下,寂然无为入大禅定中,证得无上佛果。
所以,修行就是要耐得住寂寞,舍离一切欲望,身心保持寂静。古人说:「无言胜有言。」无言就是寂静。譬如一个人讲话,讲到口干舌燥,然而只要保持一小段时间的寂静,精神马上就可恢复。又如打禅七,即是必须禁语,摒除外缘,透过数息、参话头、中道实相观等法门,使身心达到安然寂静,进而契入甚深禅定,是为最寂静之殊胜境界。
经序2──佛陀与五比丘的因缘
于自由时报90.07.12(四)刊载
「于鹿野苑中,转四谛*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后,即静坐观察众生根器,知道鹿野苑五比丘根机已经成熟,应先得度,于是前往波罗奈国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人阐述四谛法门,令其证得道果。
四谛法,是世出世间的真理,也是一种最真实的法门。《佛遗教经》中更以「日可令冷,月可令热,佛说四谛不可令异。」说明可使太阳变冷,亦可让月亮变热,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四谛的真理。由此可知四谛法门的殊胜与真实。
佛陀为什么先度五比丘?五比丘即是当初随佛出家的五位大臣──憍陈如、十力迦叶、頞鞞、跋提和摩男俱利,由于与佛因缘甚深,所以世尊成道后首先得度。其中又以憍陈如尊者的因缘为最,所以最先证得道果,故有「圣首」之称。《金刚经》记载:一日,歌利王带着宫女到林间游玩。宫女们趁歌利王小憩时,到处漫游嬉戏,途中看见一位忍辱仙人在树下禅坐,即向其敬问法要。歌利王醒时,看到宫女们皆围绕在仙人身旁,不觉妒火中烧地用剑斩去仙人的手足。躺在血泊中的仙人,不但丝毫不怨恨歌利王,而且还觉得如饮甘露般的清凉,更发愿将来成佛后,要以大智慧度化他。仙人因此愿力因缘,所以被砍去的手足,随即复原,完好如初。歌利王见此殊胜异事,深感惭愧且心中生起大信乐,当下就向仙人至诚忏悔,恳求仙人为他说法,并且请其不忘本愿,当来成佛时一定先度脱自己,仙人亦慈悲应允他的请求。当时的歌利王,即憍陈如尊者;忍辱仙人,即是释迦牟尼佛。由于先世的这段因缘,所以佛陀成道时,憍陈如尊者最先得度!
所谓「佛度有缘人」,修行学佛,一定要依止善知识、听经闻法,护持道场,广结三宝缘。如此,必生生世世能闻三宝名,并种下得度之因缘。
第一章出家证果1──辞亲出家识本心
于自由时报90.07.14(六)刊载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修行的目的在于成圣道、证涅槃。欲证圣果,须先辞亲出家,因此本经首章佛即开示出家证果之意义。
关于出家,明朝莲池大师将其归纳为四类。一、在家在家:指身未出家,且又贪着五欲的一般人;二、出家在家:现剃发染衣出家相,但是所作所为、思想言行,仍与在家毫无差别;三、在家出家:指在家人举止如同出家一般,亦有企求出离烦恼的修行心境;四、出家出家:此即真正的出家,不仅外现清净僧相,又能断尽一切烦恼、证菩提涅槃,是为真正的辞亲出家。
修行人辞别父母、远离世间缠缚,是出红尘家;更进一步仍须具足悲智愿行,出三界家、无明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沙门。所以出家必须「识心达本,解无为法」,不仅了达空性,更须证中道实相,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识心,须识菩提真心。一般而言,心可分为肉团心、妄想心、真实心。心脏是一种肉体、物质,属于「肉团心」,并非自己的真心。念起念灭的心,则属于「妄想心」。例如,早上起床时动了一个念头,当穿衣的念头一起,起床的念头即灭;穿鞋的念头生起,穿衣的念头随之而灭,接着洗脸、漱口时,穿鞋的念头又灭。从朝至暮有八亿四千万个心念起灭,究竟哪个心念才是真实的自己?唯有契悟菩提心,方为明白「真实心」,也就是《金刚经》所说「无住生心」,心不住于过去、现在、未来,寂静无为、清楚明白,作得了主。又从而发起大悲愿行,修一切善,但不执着一切善;度无量众生,亦实无一众生可度,方为大乘菩萨沙门。
能识得此心,契入无为,才是出家的究竟意义与目的。
四十二章经(六)
第一章出家证果2──持戒修四谛
于自由时报90.07.17(二)刊载
「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
修行应以持戒为基础,持戒清净就如同有稳固的地基,根基既稳,必然可以达成开悟证果的目标。所以禅宗祖师云:「持戒第一,参禅为先。」比丘若严持二百五十条戒,身心进止则能清净。修行所遇到的境界不外动、静二相,在动当中,修一切善法;于止之时,保持无念、清楚分明的心境,做到「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圆彰」,便能进止清净。若再修四真道──苦、集、灭、道四谛法门,便可以契入真空、无为。
在《首楞严经》中,憍陈如尊者叙述自己得证圣果的缘由,便是因为契悟了佛所说的四谛法门。四谛的道理,不因世纪演进而有所更迭,亦不因空间处所不同而变动,实实在在是人生的真理。如苦谛中的生、老、病、死,从古迄今,无论帝王、百姓皆无能幸免者。再者,千方百计为求功名财富,求不得也是苦;假使人与人之间缺少善缘,偏偏又冤家聚头,则立刻感受到怨憎会苦;当亲朋好友与自己分离时,不免又生爱别离苦……,世间之苦确实不可胜数。
人生之苦从何而来?不是父母所生,不是上帝、阎王所给予,亦非别人无端加在我们身上,更非无缘无故产生的,而是从「集」而来。集是自己过去所造作的恶因,由于过去为恶,所以今生有受苦受难的果报。欲出苦轮,求得安乐,就应当慕灭修道。所谓灭谛即是指涅槃,证寂灭涅槃境界,则能住动天地、了脱生死。修道,则是修三十七助道品等法门,以此为出世之因,亦是通往涅槃的大路。依四真道而修行,必能达涅槃境界,成就阿罗汉果。
在家修行由于未离爱染,最高只能证三果,将来若有因缘出家修行,以持戒为前方便,做到进止清净,并落实四谛法门,最后亦能成就殊胜四果。
第一章出家证果3──阿罗汉的意义
于自由时报90.07.19(四)刊载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
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阿罗汉,有杀贼、应供、无生三种意义,为杀尽烦恼贼,不再受六道生死轮回,应受天上人间供养之圣者。由于漏尽烦恼、恒处定中,所以有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尽通。天眼可以无障碍的透视,连极小、极远的东西都看得非常清楚;天耳能听到天上、人间、三涂恶道等一切众生的音声。此外,又能知众生的起心动念及多劫前的过去生世,还能够用神足通自在飞行。
阿罗汉证我空境界,所以心念不受世界成坏变灭之影响,又由于超脱三界的烦恼桎梏,因此能住动天地,寿命旷劫无量。例如三千年前,迦叶尊者承释迦牟尼佛意旨,为传佛衣钵予弥勒佛,迄今仍于鸡足山中入定,等待弥勒佛出世时,助佛教化弟子。此外,阿难尊者临入灭前,分处恒河二边的国王、文武百官、庶民等,为取得尊者的舍利而发生争执。于是,尊者以神足通飞到恒河上空,显现空中行、空中住、空中坐、空中卧四威仪,以及身上出水、身下出火、履水如地、履地如水等神通后,最后发出三昧真火将色身烧尽,令舍利落于恒河两边,弟子们终能欢喜请回供养。
证罗汉、得神通并非求取而来,而是修戒、定、慧,漏尽烦恼惑业感得的果报。爱欲为三界烦恼之本,断除爱欲,便能出离生死苦海。一般人贪着财色名利,已是经年累月的烦恼,如:见到自己喜好的境界即心生执爱,若求取不得,便会想尽办法占有,甚或造作恶业。如何将欲爱、色爱心转成清净心?须藉由持戒、修定,观照自心,才能彻底看破心中所贪、所执。断尽爱欲后,烦恼必然无从生起,如同已截断的四肢,就无法再起任何作用了。
所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修行有了功夫,本心本性所具有的智慧、神通妙用,自然能像阿罗汉一样自在无碍的展现。
第二章断欲绝求
于自由时报90.07.21(六)刊载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上一章谈修四真道、断惑证果,为渐次修证;本章阐述非修非证、不历诸位,属于顿悟自心的道理。
舍离欲爱杂染心,为入道初步,内心清净则易识心入道。一般人天天都在用心,但用的是生灭心,所以有生老病死;悟了这念不生不灭的心,就如同找到水的源头,始终有用不完的水。当下这念无昏沉妄想的心,能够了了分明、作得了主,即是「心源」。契悟心源,方能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如何契入无为?修善不执着就是无为。例如,念佛时是有为,念了以后,没有能念之心、所念之佛,达到寂静不动的境界,即是无为;修善、做种种利他之事属有为,行一切善而心无着、无求,无人我、众生之相,即能通达无为。
修道须时时检讨反省,将烦恼转过来,则明白自心一切皆是现成。曾经有个梵志,双手持花到精舍供养佛陀,佛陀问他有何所求,梵志说:「我为求道而来。」佛要他先放下,他马上放下了右手的花;佛接着又讲:「放下。」这时他把左手的花也放了下来。但佛还要他再放下,梵志说:「我已两手空空了,为什么您还叫我放下呢?」佛说:「不是要你放下手中的花,而是要你放下六根、六尘、六识。」梵志终于明白了佛陀的话,立刻放下一切身心,顿证道果。
心系于道、希求证道开悟的心,尚有能、所,属于相对之境。所谓「当体即是,动念乖真」,心性本具,不假方便造作所成,亦非历次修证而得,顿悟此心,即为最崇高之道。若未能直下承担最高的理体,不妨从渐修做起,在事上修习,又不执于所修之境,归于无念无作这念菩提心上,渐、顿圆融无碍,必能达最高的菩提涅槃。
第三章 割爱去贪
于自由时报90.07.24(二)刊载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本章提示大众应割舍贪爱、欲望。大部分的人对于世间情欲难以割舍,却也从中衍生复杂难理的困扰,因此修行须认清障碍所在,心不为其所蒙蔽,才能受持道法。
在家人往往为了打理仪容,耗时费神,甚至为求名得利而心生罣碍;出家沙门剃除三千烦恼丝,去除对外在形象的执着,并且舍离世间名位、资产,所以能一心行道利他。昔日世尊将衣钵付予迦叶尊者,而未传予诸大菩萨,乃因唯有出家僧团才能代表佛法的住持。出家众为三宝之一,剃除须发、身着袈裟的清净僧相,众人一望即知是僧宝,也能从中生起恭敬景仰之心,而增长善根、福德。
佛陀时代,僧众修行以自利清修的方式为主。食的方面,每日皆外出托钵且仅于正午受食一餐,即能供应一日所需能量。住的方面则是山洞里、树下或郊外精舍,只要有一可供静坐思惟处即可。然而,佛法传至中国后,由于气候、风俗异于印度,无法露宿郊外,乞食亦不为一般人接受,因此建立了丛林制度。僧众在出坡作务中自给自足,需足够体力负荷大量劳动;大乘行者进而修建道场、弘法接众,所耗费之精神、体力亦不少,所以除了早、午斋外,另于晚上开「药石」(晚餐)之便。现代的僧众在日用中视饮食如服药,居住简洁无华,心不贪着,自然不悖于佛陀的制戒精神。
比丘以少欲知足的精神惕励自己,施设方便与众生结缘,内心并与无为法相应,所谓「外现比丘相,身行菩萨道,内密无上印」,是则堪负续佛慧命的大任。出家,舍离世俗财色,不仅不为爱欲所蔽,更应化除染爱私心,转为清净慈心以利乐有情;如此非但不受烦恼障蔽,更能在利他当中产生无量功德。
第四章 善恶并明1──净修身业
于自由时报90.07.26(四)刊载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YIN。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众生以身口意造作善恶十事,其中杀、盗、YIN属于身体所造作的恶业。欲得善报,应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YIN欲,进而身行善法,如护生、救生、布施供养、修梵行等,此即为净修身业。
《大智度论》云:「诸功德中,不杀第一。」十恶之中,以杀生罪最重,其中杀佛、圣人、父母等罪更重。起杀心断一切有情性命,将招感短命多病、眷属离散、刀兵劫难等苦果;若舍离杀业,自然少病少恼、无诸怨仇。除了不伤害众生,更积极的还要救生、护生,乃至不食众生肉,如此不仅长养慈悲心,还能与众生结善缘。
凡夫无始以来的业习难除,对于所喜好的人事物,易起贪染占取心,甚至于犯下偷盗罪。举凡一切有主物,未经主人许可,心存盗意而取即称为偷盗,所感的苦果为贫穷卑贱、事业不顺等。唐朝杜顺和尚,一日将鞋晾于屋外,邻人担心鞋被偷而提醒和尚,但和尚说:「我无量劫未偷他人一文钱,自然不怕鞋被偷。」若不偷盗、不贪利且能行布施供养,不仅现世能身心安乐、处众无畏,来世更可得大富饶财。
《首楞严经》言:「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YIN,则不随其生死相续。」出家众为了脱生死,所以断除YIN欲;在家众除夫妻正YIN外,不应邪YIN,行邪YIN者,未来则招感伴侣不贞、眷属不和等果报。唐朝狄仁杰年少时入京赴考,遇守寡少妇以身相许,不但丝毫不为所动,并且教少妇以不净观对治心中YIN念。后来少妇坚守妇节,受朝廷表扬;而狄仁杰不为女色所惑,后亦位居高官,于唐睿宗时被追封「梁国公」。YIN欲将众生系于三界生死牢中,假使能化除欲爱烦恼,无诸杂染,身心则能调顺安泰。
总之,如果能够做到不杀、不盗、不YIN,再加上内心清净,则种种世间、出世间的功德必然得以成就。
第四章 善恶并明2──净修口业
于自由时报90.07.28(六)刊载
言语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九月霜。」口说善言能令人心生欢喜;口出恶言,除了令人生恼,还须自受恶业苦报。口过有四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于两人之间挑拨离间即是两舌,如俗谚云:「嘴巴两片皮,说好说坏都是你。」常拨弄是非者,未来招感聋哑、眷属乖离等报。恶口是以粗言恶语骂人,若常遭官司缠身或常与人发生口角,便是过去恶口所致。说谎话欺骗他人称为妄言,会招感口腔恶疾、被人毁谤欺诳的果报。绮语是指言不及义的轻浮言语,讲黄色笑话、言情小说也属于绮语。现世口齿不清、遭人戏弄轻贱,即是过去绮语所感的果报。
有些从商的居士,想发心受五戒,但又认为做生意当中,极难真正说老实话,所以没办法持守不妄语戒。其实,任何事情都不离因缘果报,想要生意兴隆,便须诚实、信用。如过去的百年老店能永续经营,不外乎是本着童叟无欺的理念。以真诚不妄之心待人处世,则无须担心事业无法成功。
罗*【左目右侯】罗年幼担任佛陀侍者时,喜欢开人玩笑。有人来拜访佛陀,佛在精舍时他就说佛不在,佛陀不在时他却又说在。一日,佛陀唤罗*【左目右侯】罗用澡盆取水来洗足,洗毕将水倒弃后,佛要他把澡盆覆地,之后又叫他注水,罗*【左目右侯】罗心想:「覆盆怎么装得进水呢?」此时佛陀训斥:「这就像无惭无愧的人,喜欢打妄语,使自性被覆盖,道法不能入心一般。」犯口四过,不但损福缺德,心中亦难与道相应,由此可知口业清净对修行之重要性。
佛于无量劫来未曾打过妄语,所以具清净梵音,说法音声能遍传十方国土,而且以一音说法,世界各国的人都能理解,连畜生、饿鬼、地狱道众生也能听得懂,此即因地修行时,口业清净所感的殊胜果报。如果我们远离四种口过,以真诚心待人处世,不但能得人信赖、尊重,念佛、持咒、诵经也会有感应,因为口业清净,自然有清净的功德效用产生。
第四章 善恶并明3──净修意业
于自由时报90.08.02(四)刊载
意业所造作的三种恶为:贪嫉、瞋恚、愚痴。
一般人多半贪求五欲的享乐,在求取过程中由于贪念障蔽自心,见他人胜过自己,便心生嫉妒、患得患失。战国时孙膑与庞涓同学兵法,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担忧其名气超越自己,故藉刑罚残害孙膑,最后于马陵一战,庞涓却兵败而羞愤自尽。人生的贫富贵贱,是由过去行善或造恶所感,若是以恶心求名求利,不仅徒劳无功,最后更难逃恶业苦报。假使不起贪心,并且处处都以利他为出发点,就不会产生执着、烦恼,未来也能获得六根圆满、财富丰足的果报。
再者,要慎防瞋念的生起。所谓「瞋火能烧功德林」,起瞋恚心,不但将自己困于热恼愤恨中,瞋火一发,还会烧尽辛苦所做的种种功德。《遗教经》云:「瞋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面临恶劣境界时,应了知种种恶果都是过去的恶业所致,如此则能安忍于心。若不起瞋心,又能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不仅逆缘障碍得以化解,未来也会感身相端严的果报。
愚痴,是指不知因缘果报、缘起性空以及人人皆有佛性的道理。纵使于世间拥有再渊博的学识,不了解因果心性之理,不明白做人做事的准则,也同样是愚痴。想让自己不愚痴,就应从听经闻法开始,进而改正错误的思想观念,以正知正见作为人生的指针。
净修意业,必须从起心动念处观照,使意念不起贪、瞋、痴三毒。若不知道返照自心,则易受习气牵引而造作恶业;如能时时觉察、觉照,不被名利财色所惑,心自然能与圣道相应。
心为系缚与解脱的根源,罪福皆由心造。修十善法,得生天享福之报,衣食自然具足;行十恶法,堕三恶道中受苦,难有出期。身、口二业的造作,取决于意业的善恶,所以除了要收摄身口,更要以正知见净化意念,将贪欲心化成布施供养心,转瞋恚心为慈悲喜舍心,以熏习正法除去愚迷邪痴。若人人均能身口意不造十恶,将十善落实于社会,必然能为世界带来安定祥和。
第五章 转重令轻
于自由时报90.08.04(六)刊载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人难免有过失,倘若有过失而不知立刻悔改,这念心就失去了光明;若继续犯过,心地就越黑暗,最后众罪赴身,如同河川的水汇集于大海,终将陷于罪恶的渊薮而无法自拔。反之,若经常反省检讨自己身心的种种过失,真诚地忏悔所犯的错误,并且行种种善法弥补前愆,就能够以此忏悔的功德消除罪业。如同感冒,只要愿意吃药,发汗之后,病自然即能痊愈。
曾经有一位犯了八件刑案的人现身说法:当他手握着花费数倍于原价的机票和护照,并隐约地向他的妻子透露准备逃亡的计划时,他的妻子转身拿了一部《金刚经》给他,并且告诉他:「无论你到了什么地方,带着这本书,学着『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个举动引发了他的良知,也转变了他的一生。他毅然放下了机票与护照,走向看守所,为过往的错误,负起良心及法律的责任,同时也开始了他修行学佛的生涯。
佛门有句话:「假使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犯了过,就应当面对现实,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若是不肯面对现实,忏悔自己的罪过,即使逃得了一时,然而这念心始终不得安宁,有朝一日因缘会遇,依然必须受报。
俗谚云:「苦海茫茫,回头是岸。」所谓「回头」是转我们的念头,「岸」则是指相对于黑暗苦恼的光明与解脱。人生大都是苦多于乐,这是由于这念心在有意、无意间所犯的过失擢发难数,而真正改过迁善的时候却屈指可数。因此,我们应当懂得时时反省检讨,忏悔自己所造的种种恶业,以善念扭转恶念,至诚地惭愧忏悔。这一念至诚悔改的心,即能抵销恶业的势力,解除业苦的束缚,进而消灾免难、灭罪消愆。
第六章 忍恶无瞋
于自由时报90.08.07(二)刊载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此章要旨,一为「忍恶」,二是「无瞋」。一个人能忍恶,必能够达到无瞋无惧,令身心时时皆得安详自在。
行善之时,若恶人故意来扰乱,佛陀指示我们:应当正襟危坐、临危不乱,他动我不动、他乱我不乱、他骂我不骂。既不去面红耳赤地讲道理、抗争或责难,更不为此起烦恼、动肝火。要能行忍辱,逆来顺受,令身、口、意均止息不动,定力与功德自然增胜。
所谓「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瞋心,使我们心里得不到宁静,身体亦因而累积毒素--瞋毒,乃至令周遭的人也受到波及。如怀孕中的妇女,若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乱发脾气或暗自起瞋心,便会影响胎儿在母体内乃至出生后身心的发育,流产或畸胎的机率也相对增高,可见瞋心确实能产生毒害。无瞋者,不但自己的身心能真正安稳调适,也能令周围的人身心安定。「无瞋」本身便能自利利他。
行善之人,若处处皆要论是非、谈条件,常常起瞋心,始终就是凡夫俗子,亦难以成就真功德。因此,当遇到他人恶意来破坏时,一方面应思惟瞋心之害及无瞋之益;另一方面,从因果上检讨反省,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对方如此待我,也许是我过去也这样待他的缘故,所以,不能只从此生去计较、求公理,要甘心甘受。再者,虽然我不计较对方所做的恶业,但最后他自己还是会遭罪过,果报还自受,是自己害自己而不自知,实可怜悯。如此,自然不会产生不平之气,也不会怪罪对方,而得通身清凉。
行菩萨道者,若能具有这样的识见与定力,就不会因自己一心一意为了利益大众,发心修种种善法,竟还遭受他人的恶意阻挠、障道,而起瞋心、生无明。如此,必可息灭无谓的瞋恼,安然地圆满菩萨道。
第七章 恶还本身
于自由时报90.08.09(四)刊载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法律规定,若毁谤他人,令其名誉受损,应受国法制裁;就佛法而言,除此之外,未来还须偿受果报。诽谤普通人都会招祸患,更何况是诽谤贤圣或圣中之圣——佛。
一般鬼神心量狭小,若不小心得罪之,便会遭其报复。佛与神明有天壤之别:于自,佛时时安住正念、安住实相;于他,佛视众生如一子,以慈悲平等心待众生,不断藉由说法及种种方便,希望众生能弃恶归善、转凡成圣,此即是「守道、行大仁慈」。所以,众生骂谤佛时,佛都泰然自若,无瞋无怨。而谤佛者,必然会招感恶果,身心遭受苦难,但此非佛赐,实属因果本然。果随因生,正如影随身而有,身大影大、身小影小;又如空谷之回音,声声皆循原音而重现,历历明明。儒家言:「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谤佛者自受恶果,其理亦然。
何以面对众生的恶意辱骂,佛却沉默不语?一表实无此事,故本无须申辩;二者不可直逆其意,以免其恶心转剧,造更大恶业;三则不与其更结恶缘,以便劝善止恶;四显佛的慈悲定慧,非常人可及。曾有外道女假冒孕妇,将木盆紧系于腹部上,诬陷佛与其有染,佛却始终默然自处。此时,帝释天为了护法,化作一只老鼠,咬断系盆之绳,使得木盆落地,事迹当场败露。外道女除遭受众人呵责之外,地面忽然震裂,随即陷落地里。因毁谤而自遭恶果者,恰如备妥礼品送人,对方若不收纳,送礼者只好自己取回受用。
恶还本身,谤佛者必定自招祸患。不论善法或恶行,莫不犹响应声、如影随形;若能明白此理,则应善自守口,切莫轻易诬蔑佛菩萨、圣贤、社会贤达乃至一般人。
第八章 尘唾自污
于自由时报90.08.11(六)刊载
佛言: 「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本章承续前一章「恶还本身」的主题,以仰天而唾、逆风扬尘两个譬喻,更进一步说明不可毁辱圣贤的道理。
佛以善巧譬喻说明恶人陷害圣贤,终是自作自受的因果报应。「仰天而唾」以天比喻圣贤的心量广大如虚空,向虚空吐口水比喻恶人毁诋圣贤。面朝天上吐口水,吐不了多高,口水就会掉下来,弄脏自己。「逆风扬尘」则是以风向为喻,在逆风时,手握灰土向前投去,由于风向反吹,灰尘不但无法达到预定的地点,反而回扑自己身上,让自己狼狈不堪。这两个譬喻点出:只要有破坏、逼恼他人的害心,将会自招恶报,甚至万劫不复。
一日,舍利弗与目犍连尊者,于游化途中,为了避雨便进入瓦窑中过夜。此时,有位牧牛女早就在窑中避雨,一见尊者,心中立刻起了YIN念,然而尊者却一点也不知情。翌日天明雨停,二位尊者离开瓦窑,脸色不正的牧牛女也随后走了出来,并至水边洗涤不净。仇其离居士平日即多瞋重疑,目睹此景便四处向人宣说尊者与牧牛女有染。大众悲愍他的无知,再三地忠言劝谏:「不可诽谤尊者,以免造恶业受苦报。」但是,仇其离反而更夸大其辞地恶言造谣。此时,他举身长满如豆子大小的毒疮,却仍不悔悟,又三番两次向佛告状,佛陀亦劝阻无效。于是,仇其离身上毒疮转如瓠瓜之大,之后就命终堕入地狱。
由以上公案可知,日常生活中应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可恶意陷害有德行的圣贤,当然也不能中伤一般人。不以恶心待人,自然不会遭到恶的果报。不但如此,还要培养广大的心量,对人宽宏慈悲为怀,对己则时时反省检讨。《菩萨戒经》云: 「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能如是观照自己,舍弃害人的恶念,以良善的心念待人处事,自然能一切畅行无碍,福德增胜。
第九章 返本会道
于自由时报90.08.14(二)刊载
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本章主旨:若于博学多闻产生爱着,闻而不行,必难与道相应。倘若能于多闻不生法爱,闻而行之,更于向道之志,坚住不移,如此解行并重,必可圆成菩提大道。
有些人觉得佛法的道理甚深微妙,故专门于文字上下工夫,或著书立说,或只记一些名相,挂在嘴边,却不知依教修行、依教观心。如此,仅能称之为佛教学者,而非学佛道者,始终无法深入佛法堂奥,甚且背道而驰。相反地,若认为多闻无益,只要专修一个法门,或持念一句佛号就已足够,却不愿听经闻法,也不了解道的宗趣,不知于心上用功,便会闭门造车、盲修瞎练,与道亦无相会之期。其实,学识丰富、见闻广博并非有何过错,而是须于听闻义理之时融会贯通,并且信受奉行,最后销归自性,定能体解大道,智慧如海。
唐朝德山禅师,俗姓周,以讲着《金刚经》最为有名,因此人称其「周金刚」。当时,南方盛行禅宗顿悟法门,德山禅师很不以为然,便挑起自己所写的《青龙疏钞》,欲前往南方辩论。途中,遇到一位卖烧饼的老婆婆,禅师欲向其买烧饼。老婆婆说:「关于《金刚经》我有一个问题,若您答得出来,我就供养您点心;若答不出来,我连烧饼也不卖您。」于是老婆婆说:「《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大师您要点的是那个心?」平素以精通《金刚经》为傲的德山禅师,此时却是一脸茫然,哑口无言,心中惭愧又懊恼,于是前往龙潭祖师处究明心地。后来德山禅师经龙潭祖师接引,即大彻大悟。
德山禅师由于不信「顿悟自心,直了成佛。」之最上宗要,只拘泥于教理,而且对自己之著述产生了爱执,纵使看似腹笥甚丰,却始终难以契入佛道。因此,修行如果能以博闻助益教理之融通,进而守志以致远,明教以行道,最后解行相应,事理一如,必能返本会道。
第十章 喜施获福
于自由时报90.08.16(四)刊载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平日见他人施行种种善法功德,如济弱扶倾、供养三宝、精进道业等,如果能随喜赞叹乃至以实际行动助其成就,则对方的善法功德可因此而早日圆满,自己的功德福报于无形中亦随之增胜。能「睹人施道,助之欢喜」者,必然具有广大的心量;心量愈是广大,功德福报也更为殊胜无穷,所以「得福甚大」。
助人施道包括以财物、言语、行动或智慧等,帮助他人成就道业。如见人布施物品,自己出力帮忙搬运、发送;参加法会时,给予发言者掌声鼓励;或是以言语随喜赞叹他人的发心,乃至起一念随喜心,皆属助施,此即普贤十大愿王之「随喜功德」。
善法,犹如予人光明温暖的火炬。佛以燃炬传火为喻,说明炬火相传之际,炬的温暖、光明非但彼此互不相妨,遍照十方的光明及力用反而更为增胜。以欢喜心助人成就善法能得大福,其理亦然。
往昔,有比丘和沙弥师徒二人。每日,沙弥除了托钵外,还须背诵很多经文以增进道业,若进度未完成,便会受比丘训斥。某日,沙弥因受训斥故于托钵时伤心涕泣,适巧遇到一位长者。长者问明缘由后,便欢喜地发心每日供养沙弥,以助其节省托钵的时间,圆满每日的背经进度。长者因助人修道故于来世感得多闻的果报,一听佛陀说法即能忆持不忘,成为「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而当时的沙弥即后来的释迦牟尼佛。可见帮助他人成就善法功德,自己亦能获福无量。
助人时若不为自己求福,只是希望成就对方的功德,自己的悭贪、嫉妒等恶习也因此得以舍除。如此的发心本身即与无人相、无我相的菩萨心境相应,与三轮体空相应,未来必得真正解脱,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果报。
第十一章 施饭转胜(上)
于自由时报90.08.18(六)刊载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饭,即供养之意。供养百位恶人,不如供养一位善人。一般人认为救济好人或坏人都是一样在做善事。事实上,每件善事所成就的功德和果报均不相同。恶人为非作歹,而善人虽不会做出伤风败俗的事,仍与贤圣有所差别。在佛法中,必须要受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者,才算是善人。然而,不论善人或恶人,均未断除烦恼,仍有生老病死苦;证阿罗汉果的圣人,烦恼漏尽,不受分段生死之苦,其功德远超过前面的三果罗汉,更堪受人天供养。
辟支佛契悟无生,所断的烦恼及习气更甚于阿罗汉,但与佛相较,仍有一段差距。佛已破根本无明,证得清净法身,成就圆满报身,又能以千百亿化身度众,其慈悲、智慧、神通等皆无量无边;因此,供养佛的功德更为殊胜。
佛陀时代,有对贫穷的须达夫妇,将辛苦换得的米粮煮成熟饭时,正逢佛的诸大弟子前来托钵,于是两人欢喜地供僧;最后,留下一碗,正准备食用时,佛前来化缘。须达夫妇明白,即使自己吃了这碗饭,也无助于改善这一生的窘况;若供养佛,就有无量的众生因佛而得度。于是不顾自己的饥饿,宁可将仅剩的一碗饭供养佛。佛陀接受供养,并说偈祝愿:「一切罪灭尽,百宝从地生。」剎时,须达家中立刻充满珍宝。然而,须达夫妇顿时只觉得财富如幻化,便恳请佛陀再为其说法,于是佛为其宣说四谛,二人即得道果。
由于须达夫妇毫无保留的供养,蠲舍贪着烦恼,因此所有的业障也在当下一念至诚心中消除,故能证果、得解脱;而供养佛的功德不可思议,于剎那中便已具足无量的福报。
第十一章 施饭转胜(下)
于自由时报90.08.21(二)刊载
供养佛的功德不可思议,但是如今佛已灭度,如何才能获得殊胜的供养功德?佛慈悲垂示:「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无念,即是一念不生。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达到无念的境界,契入本具的觉性,当下一心了了分明、寂照一如,就是清净法身佛。无住,乃心当中不生取舍,不但善、恶不住,甚且空、有均不住。古德言:「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此即无念、无住的境界。从供养善人至供养千亿三世诸佛,皆为事上的供养,然而却仍有生有灭。事上修供养是方便,但修了以后仍须归于无能无所、无念无住的这念心,方为真修;当下无修的这念心便是证,虽说是证,亦不执着能证、所证,是谓无修无证。一念不生即是理供养,由事上契入理上的供养,时时刻刻保持无念、无住、无修、无证,才是真正的供养诸佛。
梁武帝初见达磨祖师时,问:「朕造寺度僧,不可数计,这样的功德有多大?」达磨祖师回答:「毫无功德。」武帝问:「为什么没有功德?」达磨祖师说:「建寺度僧福德虽大,但只得人天小果,是有漏的福德。净智妙圆,体自空寂,才是真功德。」净智妙圆,即是指无念、无住、无修、无证的境界,亦是三世诸佛的心印。
达磨祖师因见梁武帝修了善法后,不能放下,而且产生慢心,所以开示无住、无修的道理,欲令其更上一层。因此,切勿误解达磨祖师之用心,而以梁武帝的公案,否定修一切善法的功德。无修亦不妨碍有修,修了以后须不执着便是。《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才是最究竟之圣。诸佛诸祖均希望众生皆能明见自心,故提示我们应由事供养中显现当下的理体,明白事理不二,契入不生不灭、无修无证的这念心,是为真供养。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一)
于自由时报90.08.23(四)刊载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瞋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这一章举出修行人所面临的二十种难以突破的障碍。
第一、贫穷布施难。一般咸认为,贫穷之人实在穷愁潦倒,何来钱财可布施?又因生活拮据,更增加内心悭吝的习气,所以欲使其布施实在很难。然而,如果明了三世因果的道理,知道今生的穷困乃是由于过去生贪心、吝啬,不知修布施、供养所招感的果报,即使今生再怎么贫穷,仍会尽力布施。
第二、豪贵学道难。凡是拥有财富、权势、名誉、才能与学识等,受到社会肯定与尊敬,即是豪贵之人。豪贵之人对于自己持有的权势与名利易生执着与贪爱,若要舍弃所拥有的一切来修行学道,确非易事。宋神宗曾召请慧林宗本禅师至宫中开示,禅师心中明白,前来听法的王公贵人,个个皆不愿依法修行。因此,当他即将出京时,便告诫前来送行的豪贵们:「岁月不可把玩,老病不与人期,唯勤修勿怠,是真相为。」人的一生不过数十寒暑,再多的财宝,再尊贵的名位,无常一来,谁也带不走。若能看破、放下,老实修行,契悟这一念真心,才是真实不坏的珍宝。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其实,难与不难仅在于有无正确的认知:无论贫穷或豪贵,皆有其三世因果。因此,贫穷者只要从现在起,努力行布施,即使没有钱财,也可以布施体力,为他人服务,赞叹别人的善行等等,将来就能获得福报;即使物质上有所匮乏,内心却能因为布施而经常充满法喜,知足常乐。而富贵者面对无常幻化的名利与财富,若能真正舍弃内心的贪着,发愿饶益一切众生,即可将稍纵即逝的财富,转化为心灵上永恒的富裕。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二)
于自由时报90.08.25(六)刊载
第三、弃命必死难。一般人不明白道是什么,要他赴汤蹈火,舍弃生命而求道,几乎不可能。但是,若能看清生命只是一期又一期苦乐交织的轮回,了达一切法不离此心,安住正念,就不会再眷顾这个色身,即使命在旦夕,亦不慌乱。譬如历史上有很多投降、变节的人,虽然保全了性命,这一生却留下令人垢病的污点,如此在人间多活几年,又有什么意义呢?相反的,历史上的忠臣孝子,为了忠孝节义而舍弃身命,表面上好象是牺牲了,然而他们的精神始终存在,流芳万古。如文天祥所说:「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这一念心始终守住崇高的理想,不为奸佞小人所贼害,视死如归,即使身处于恶劣的环境,也能够安详泰然。
修行欲与道相应,就必须有「弃命必死」的精神。隋朝普济法师,自出家后,独处林野,以读诵《华严经》为业,每两日诵读一部,业行精苦,几至废寝忘食。尔后由于过度精进,导致呕血数斗,废诵绝食。临近道友好心为他准备汤药,他却说:「世间医药虽然能治病,但是好了以后仍会复发。而佛法所治的病患,痊愈之后毕竟不再复发。」于是撑起身体,沐浴焚香,虔诚礼拜十方佛,然后高声读诵《华严经》。结果,病不药而愈,自此信心更加坚固。
修行无他,就是要精进,要舍得下。为了成就功德与道业,宁可舍下自己的一生,修大布施、大供养。《首楞严经》云:「将此深心奉尘剎。」以大悲心、大愿心及正知见为支柱,牺牲奉献,这是真正的大舍。禅宗亦言「大死一番」,为了成就道业,必须有必死的决心,以大无畏的精神,不再依靠四大假合的色身,拼命舍离身心的种种烦恼与习气,舍尽一切妄想与业障,舍之又舍。最后彻底破除对自我的贪爱与执着,即能超越一切障碍,契证人人本具,任谁都无法夺走的这一念真心,即是自己的真生命。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三)
于自由时报90.08.28(二)刊载
第四、得睹佛经难。古代由于印刷术以及交通不发达,想要见到佛经是非常困难的事。宋代法珍比丘尼为了使佛经得以广为流传,因此发心刻印大藏经。然而即使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加以外出化缘,仍旧无法筹足一部大藏经的刻印所需。于是她不惜舍身为法,毅然砍下自己的左臂,以盐水浸渍,然后拿着左臂去募化资金。当时很多人被她的悲愿所感动,因而捐金输诚、共襄盛举。直到她往生之时,刻经的志愿仍未圆满,于是弟子继承遗志,也效法其师断臂化缘,直至第三代都以同样的方法筹募资金,才得以完成整部大藏经的刻印,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碛砂藏》。
佛法得以流传,实是前人以生命为代价所换得。因此,我们今日得以一睹佛经应懂得珍惜、恭敬,恭敬法宝即能产生功德。若是以为佛经唾手可得,而不以为珍贵,即是枉费前人的发心,亦难以获得佛法的利益。
第五、生值佛世难。佛陀住世乃是为了度化众生,而生值佛世须有大因缘、大福报。往昔,佛住世时,有的人亲闻佛陀说法,当下即能成道证果。后世众生虽然无法亲睹佛面,亲闻法音,但仍有佛法住世,也算是生值佛世。然而末法众生缺少善根、福德,缺少正知正见,导致内心对佛法信心不足,怀疑佛经非佛所说,对佛像不恭敬,以为佛只是一个普通人,甚至还怀疑释迦牟尼佛是否真有其人。由此而失去了正信,更产生慢心、疑心及毁谤心。以这种心态研究佛法,只有离佛越来越远,根本不可能成道。
因此,修行欲有所成就,须对佛法有绝对的信心,发大愿,广集福慧资粮:诵经、持咒、念佛、念法、修供养、礼拜佛经及佛像等。由外面的佛像、经法为方便,启发自性,见到自己本具的佛性,即是亲值自性佛世。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四)
于自由时报90.08.30(四)刊载
第六、忍色忍欲难,第七、见好不求难。一般人见到好的境界,如高官厚禄、俊男美女,奇花异草或美景当前,就百般追求,因而造业受报,成了障道的因缘。《达磨二入四行观》云:「有求皆苦,无求即乐。」忍住心中的欲爱色爱,对于好的事物不去贪求、占为己有,心就能得清净,即能与道相应。
第八、被辱不瞋难。被辱不瞋,也是一个忍字。历史上韩信曾受胯下之辱:他虽然是读书人,却喜欢配剑在身上。有一次遇到一位无赖少年故意侮辱他:「背一把宝剑有什么了不起,如果真是英雄好汉,就把我杀了,否则就从我胯下钻过去。」若是一般人,可能真的把这位少年杀了,因而铸下大错,但是韩信却能忍下这种羞辱,真的从他胯下钻过去。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也会遇到委屈、受辱之事,此时与人理论、争吵得面红耳赤都无济于事。若能忍得下来,等到真相大白,更能显出自己超然的德行。
第九、有势不临难。一般有名位之人,心高气傲,总喜欢仰仗自己的权势欺侮他人,如关说、威吓等等;即使自己没有权势,也要阿附他人的权势欺凌弱小,所以「有势不临难」。修行学佛,无论处于顺境或逆境,皆应该忍。有权势的人要能忍住贡高我慢心,学习谦卑与恭敬;更进一步,利用自己的因缘做好事利益他人,护法护僧。如此运用权势就是一种功德。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处处恃强凌弱,与人作对,非但不是修行人所应为,也非做人的本份。
总而言之,修行欲得解脱,超凡入圣,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忍」字。忍字心上一把刀,当这把刀插在心上,也要忍下来:面对欲爱、色爱要忍,见到好的境界不贪求,受人侮辱时不起瞋恨,有了权势不仗势欺人等,如是总总均应忍。忍的目的在于达到心不动,心如如不动就是德。如苏东坡所说:「八风吹不动」,面对一切瞋、讥、毁、誉、利、衰、苦、乐,总是如如不动,自然而然对于一切境界就容易看破、放下,这念心即是清凉自在。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五)
于自由时报90.09.01(六)刊载
第十、触事无心难。一般人对于所面临的事情,多少都会落于有心的情境之中,遇到境界就牵肠挂肚;做不好心中就起烦恼,做得好心中又生骄慢,所以「触事无心难」。「无心」并非指心像槁木死灰,什么都不知道,而是行一切善,不执着一切善。接触境界之时,这一念心清楚明白,人在那里,心在那里。做每件事皆全心全意,随缘尽份,事情完成之后,不居功、不诿过,心不起执着。如《金刚经》所言:「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一念心像一面镜子,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事过境迁之后,心上不留一点痕迹,如雁过寒潭不留影,做了一切善法如同没有做一样,即是「触事无心」。无心不碍有心用,有心用时亦无心,这一念心具足了般若智慧,才是真正的菩萨行者。
第十一、广学博究难。「广学」就是多方面的学习,广学之后更须穷究其理,处处通达。一般人在学习上容易落入几种毛病:一是怠于学习,二是多闻而不专精,三是专精而不博学,所以「广学博究难」。
世间人广学博究大都是为了受他人肯定,争取社会上的名利与地位,不明白广学博究的目的是为了实践于日常生活当中,为世人谋福祉,因此往往铸下大错。譬如开发核能,运用于正途则能利益大众,若是动机邪恶,将之用来作侵略武器,则会造成人类不可挽回的悲剧。菩萨深契此理,为了广泛教化一切众生,解决众生的苦恼,对治心中的烦恼与业障,因此扩大心量,多方学习各种法门,度脱一切众生。最后更将所通达的一切法门汇归于「无心」,不自满得意,亦不生执着,始终保持这一念心清净、自在、解脱,这是菩萨不同于世间学者之处,也是佛法的可贵之处。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六)
于自由时报90.09.04(二)刊载
第十二、除灭我慢难。修行人一旦有了慢心,便不容易有所成就。曾经有一位教授,到山里向禅师请教禅法。然而,这位教授始终阐述着个人的研究成果,希望获得禅师的认同,禅师只是默默地泡茶。教授喋喋不休地说,禅师倒茶的手也始终没有收回,直到茶水已经溢出杯外,教授忽然停下来:「师父!茶水已经溢出来了!」禅师说:「你就像这茶杯一样,不先空掉自己满心的见解,我怎么向你说禅呢?」修行人就如同这位教授,若不放下自己的慢心,想获得佛法的利益,终无是处。
欲除灭慢心,必须了解慢心因何而起?佛法将「慢」分析、归纳为七种:一、慢,对比自己差的人,心生优越感;对与自己同等之人,则认为:「你与我同等,有什么了不起。」二、过慢,对于与自己同等之人,偏说自己胜过对方;或是对于程度比自己好的人,却认为对方与自己差不多。三、慢过慢,对于胜过自己的人,反而自认为胜过对方。四、我慢,此乃依靠我执而起的慢,是一切慢的根本,认为我比所有的人优越,一切属于我的事物都比别人的好。五、增上慢,有的人修行得到一点定境,或对于经典中的道理也能够明白了解,便误以为自己已经成道。其实这些只是相似的境界,离成道证果还有一段距离,这种对于道行的误解即是增上慢。六、卑慢,对于程度优于自己很多的人,却认为自己只比对方差一点而已。或者,虽然承认对方胜过自己,却绝不肯向对方学习,依然故我。七、邪慢,其实自己并没有德行,却妄说自己有德。
由此可知,慢心是因「我」而起,所以,欲除灭慢心,必须经常思惟:人终究免不了一死,死期一到,一切随风而逝,有何可骄慢的?其次,在无数的轮回中,一切众生都可能是我的亲眷,因此更应该以慈悲心、谦卑心对待他们。再者,人人皆当成佛,因此不但不能鄙视他人,更应该礼敬一切众生。用这些方法来转除慢心,除灭我执,自然就能远离「慢」的障道因缘。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七) 于自由时报90.09.06(四)刊载
第十三、不轻未学难。人与人之间经常会相互比较,譬如在公司里,资深者往往会轻视刚来上班的年轻人;学校里,高年级的学长往往也会轻视刚入学的学弟妹,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应该要恭敬自己。其实,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的知识不断地产生,久学之人不一定就懂得比新学的人多,反而经常被认为是跟不上时代。因此,不论是谁,都应该经常保持一颗积极、谦虚的心,才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
修行亦然,学佛多年的老参往往容易看轻刚出道的新学,乃至藐视尚未发菩提心的人。古人言:「有道不在年高。」悟道是依靠每个人的根机和努力,而不在于修行的时间长短。
印度阿育王非常崇信佛法,然而,有一次他见到一位小沙弥,心中却生起了犹豫:自己贵为帝王,向一位小沙弥顶礼,实在有失体面。于是命令旁人退到看不见的地方,才向他顶礼,并告诉他:「请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说我向你顶礼!」小沙弥为了度化阿育王,便将身体变小入于澡瓶中,又再出来,然后告诉阿育王:「请千万不要告诉人家,你曾经看见沙弥作这种神通变化哦!」此时,阿育王才知道,原来小沙弥竟是一位得道的圣者,因而对于自己的慢心感到非常惭愧,赶紧向他顶礼,忏悔自己的过失。
经云:「沙弥虽小不可轻。」因为沙弥虽小能度人。唐朝悟达国师年幼出家就已经开悟,能登台说法。诗人李商隐为他作了一首诗:「十四沙弥能讲经,似师年纪祇携瓶;沙弥说法沙门听,不在年高在性灵。」所以不能因为对方看似微不足道而轻视他。若能深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的道理,而以平等心、恭敬心、谦卑心对待一切众生,自然就不会轻视别人;也唯有如此,才能够契合于佛法的平等与慈悲。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八)
于自由时报90.09.08(六)刊载
第十四、心行平等难。外在的事物是相对的,有高官就有平民,有富人就有穷人,有人六根完具、有人残缺不全……,面对种种的差别,心若不能平等,就会产生比较、好恶,衍生许多烦恼与过失。所以,无论面对任何人,都应以慈悲心、平等心对待他们。但是,心行平等、无有差别,却是不容易做到的。
很多人不了解平等的真意,以为「平等」就是大家一律平等对待,所以老板与员工要平等,二者必须享有同等待遇;父母与子女要平等,子女就可以不用孝养父母;老师与学生也要平等,所以学生也可以不必尊师重道。其实,「平等」必须以不违背人情与伦理道德为前提。虽然人人都享有人权与自由,但是在家庭里仍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公司,员工要尊重老板,老板要照顾员工,不能压榨劳工;学校里,老师要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要恭敬师长。若脱离这些原则,社会便会失序,如此也就违背了平等的意义。
一般人对于佛法也有误解,以为佛性本具,迷与悟没有差别,所以出家与在家并无轩轾。由此又生出慢心,认为在家居士不必恭敬法师,这就是颠倒。虽然人人皆有佛性,却有迷、悟之别,觉悟之人有持戒、修道、断烦恼、证果等功德;在迷的众生却始终活在烦恼中,起贪瞋痴、造业、受轮回。一个是解脱,一个是沉沦,层次当然截然不同。其次,在家居士恭敬出家人是表示内心对于佛法的崇敬,况且,出家人舍家割爱、持守净戒,所作所为无一不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基于这些道理,所以应该恭敬出家法师,如果这个观念转不过来,就会产生过失。
佛法强调平等,是因为众生皆有佛性。若能体认此理,就应以慈悲心、平等心关怀大众,以智慧心修一切善法利益众生,发愿与众生同证佛道,同得解脱,这才是真正的心行平等。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九)
于自由时报90.09.11(二)刊载
第十五、不说是非难。社会上有些人喜欢说人是非,挖别人疮疤,藉以自我膨胀。后汉崔瑗有句名言:「勿道人之短,勿侍己之长。」即是在说明不可谈论他人的短处,也不夸大自己的长处,因为道人长短乃是非的根源。
佛陀时代,有一个人自幼全身长满恶疮,整天痛苦的号叫不停,因此人人都叫他「呻号」。呻号听说佛陀能治一切众生的病,因而虔诚地到精舍求见佛陀。佛陀告诉他:此乃业报所致。原来他在过去生与另一位长者同为波罗奈国的富翁,两人经常相互较量财富,他因此心起憎恚,于是到国王面前献上珍宝,并批评另一位长者欺压良善。国王因受其贡奉,就命人逮捕被告,将他打得遍体鳞伤,才让家人出钱赎罪放他回家。呻号闻知自己曾犯如此深重的罪过,立即在佛前求哀忏悔,一时间,身上多年的恶疮竟然不药而愈。由此可见,说人是非,经常使人陷于不义,自己也会受恶报,实在是损人不利己。
古德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足见一句话的影响作用甚大!常说是非者,人见人厌;反之,常以好言称赞别人的长处,人际关系必定很好。一个家庭里,姑嫂、妯娌或兄弟姊妹之间,彼此不和,产生嫌隙,这个家庭必定无法和乐兴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或团体与团体之间经常互相攻讦,这个社会必定乱象频仍。若是人人都能净守口业,多观察、学习别人的优点,多称赞他人的长处,这个社会就能充满和谐。
《六祖坛经》云:「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如果每个人都能自我检讨,而不去计较别人的过失,不评判别人的是非,如此,自心就是一片无诤的净土,无时无处不清凉。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十)
于自由时报90.09.22(六 )刊载
第十六、会善知识难。遇大善知识是非常不容易的。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邪知邪见,譬如说:「你后面跟了几个小鬼,所以你身体不健康!」「你前世又是什么人」,教人疑神疑鬼,怎能称作善知识?所谓善知识,就是有修有证,能讲述佛法的正知见,使人明白因果乃至明心见性之人。藉由他们的教诲,能使人从黑暗到光明,从迷惑到觉悟,从愚痴到解脱,这才是真正的善知识。
第十七、见性学道难。跟随善知识学习,目的是要明心见性。古德云:「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求学的人很多,然而学有所成,成一家之言的人却很少。修行亦然,修行者多如牛毛,可是悟道的人却很少,所以「见性学道难」。「性」就是本心本性,吾人当下这一念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无形无相,但是要用就有,毫无遮障。修行首在契悟这一念心,所谓「悟后起修,方为真修。」见性之后,心能安住于理上,再来修道,就是四两拨千斤。未见性者,当然也要修道,只是这念心容易在事上琢磨,所以更要用功,持之以恒地修定、修慧、忏悔、持戒、听经闻法等等,到了相当程度之后,自然就能启发心性。
第十八、随化度人难。既能见性学道,又要随化度人,就更不简单。「随化度人」就是随顺因缘,教化、度脱众生。譬如对于喜欢闻法的人,为他们举办禅修班;对于喜欢拜忏的人,为他们举行法会;或者为喜好团体活动的人,举办梵音合唱班、素食烹饪班等等。藉由这些方便,使各种人都能接触佛法、了解佛法,一旦因缘成熟,善根、慧根现前,就能得度。
「随化度人」必须要有福德、智慧、慈悲及善巧方便等等,具足这些条件,才能做得圆满。所谓「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法界。」一乘即是这念心,修行就是要不断地学习,启发心性,运用这一念心不断地提升自己,也令众生都能获得提升,就能成就福慧庄严的诸佛法界。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十一)
于自由时报90.09.25(二 )刊载
第十九、睹境不动难。面对任何境界,这一念心要如如不动是不容易的。修行要学习分别心与境、主与宾;主就是心,宾就是所对的一切境界。外面的境界瞬息万变,有顺境也有逆境,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当前这一念心。外面不安的境界,乃是根源于自己内心的贪瞋痴,因此,只要不起贪瞋痴,这念心能够作主,自然就能做到睹境不动。假若这念心迷迷糊糊、不清不楚,遇到顺境就起贪执,遇到逆境就怨天尤人,由这些烦恼牵引身心,就会随着逆境受苦受难,造业受报。
第二十、善解方便难。弘扬佛法必须善于观察众生的根器,施设种种方便普度众生。若是缺乏智慧,不了解因缘的道理,就难以善解方便,善开方便门,终究无法圆满菩萨普度众生的悲愿。譬如修建中台禅寺,举行禅七活动,设立精舍,开办佛教学院,创立普台中小学等等,这些就是随顺因缘,依众生所需而巧用方便,将佛法普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阶层。佛说八万四千法门,目的均在于通达究竟,使人人契悟本具的心性。若能「安住大乘心,善开方便门。」就能使众生明心见性,脱离生死苦海。
这一章「举难劝修」,一共举出了二十种修行人难以突破的困境。其实,难与不难,都取决于这一念心。譬如园子里长了杂草,会破坏原有平整的草皮,所以必须将杂草予以拔除。这难不难呢?可以说难,也可以说不难,端看我们是否愿意发心一一去挖掘。若是觉得拔这些草很麻烦,而不去清理,那么很快的,园子里就会长满杂草;相反的,每天花一点时间去清理它,园子里始终都会保持原有的美观与清净。本章将这些困难举出,就是让大众知道修行的障碍与困难之所在,目的是要去面对困难,突破难关,拔除心中的无明草。若是不愿发心去克服,则处处皆是烦恼;反之,若能以决心与毅力克服这二十个难点,此二十难即是修行成道的试金石,切不可望而生畏。
第十三章 问道宿命1-如何掌握命运
于自由时报90.09.27(四 )刊载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
宿命,是指过去生的事情,如前生的身世、所从事的行业,乃至修行等。而过去的种种,又与今生的境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佛法言:「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说明了前世、今生与因缘果报的道理。一般世间人,不了解佛法因缘果报的真正道理,因而往往落入消极的宿命论。认为今生所有境遇,冥冥中已有定数,非人力所能改变。因此,一旦遇到人生的逆境,就认为是天注定,便无奈地承受。或者求助于算命,若所得答案是好,则心生欢喜;答案是坏,则忧伤悲恼,这念心始终患得患失,作不了主,乃至最后行住坐卧都不得安宁。
《首楞严经》云:「因地不真,果遭迂曲。」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想超越命运的樊篱,作命运的主人,就必须在这念心上努力,时时反省、检讨自己。起了恶念马上惭愧、忏悔,这念心时时保持善念,进而修种种善法,如此善业成就,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唐朝宰相斐度,年轻时学问渊博,可是时运不济,以致屡试不中。一日,斐度到一寺游历,于大殿内拾得一只包袱,里头竟是贵重的玉饰。斐度不但未见财起贪,反而将失物归还原主。《佛说菩萨逝经》言:「人不悭贪,身行善、口言善、心念善,续自得其福。」心不行悭贪,这念心清净,则身口意三业必是善行,以此净因,后必得福。所以,斐度因此一念不贪、慈悲之心,感得福慧增长,后再应试,即中进士。
佛法教人知因识果,目的即是使人了达命运是由自己掌握。只要这念心具足智慧、慈悲及定力,广修一切善法,则这一生无论做任何事业,都能得心应手、飞黄腾达。
第十三章 问道宿命2-如何得知宿命
于自由时报90.09.29(六)刊载
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佛陀告诉弟子,修行学佛,欲证得宿命通,必须在因心上努力──无论顺、逆境,这念心都要安住不动,用禅定力除去内心的欲爱、贪求,这念心慢慢地静下来,达到心如止水、心如明镜的境界,就能与道相应。本具的智慧心现前,就能照天照地,过去的事情了然于心,就证得宿命通的果报。
《金刚经》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宿命通也是虚妄的,所以对于所看到的境界不可执着。否则,看到好的境界就心生欢喜;坏的境界则心生恐怖,始终患得患失,这念心作不了主,就会迷失本心。东汉时,安息国僧人安世高,由于宿世善根,加上今生精进不懈的努力,而证得了宿命通。藉此神通力,安世高得知自己过去多生曾为中国人,且曾杀过人,于是一世又一世,不惜千里跋涉至中国找寻前世的债主,牺牲己命以偿夙债。前世杀人,今生偿命,这是因果。但是若因前世杀人,而执着今世也必须以命偿还,如此冤冤相报,则何时能了?况且,众生无始劫来所作之业无量无边,若要一一去偿还,更是无终了之时。所以,得知了宿命,同时对所知的境界,亦能心不生执,只有当下这一念,没有第二念。如此,修行才能得解脱。
《六祖坛经》云:「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宿命通也是自性中的一法,只要这念心清净了,自然就能水清日现,不求通而通自现。得了宿命通,更要照往鉴今,不再重蹈覆辙、更造恶因,并积极在因地上勤修善法;进一步了达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执着神通及所知之境,安住正念,继续在心上用功,如此修行就能更上一层楼。修行学佛,若能建立此正知正见,则必能步步光明,迈向解脱。
第十四章 请问善大
于自由时报90.10.04(四)刊载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这一章说明「善」与「大」的真义。能够行佛道,安住这念真心,就是最高的善;志求佛道,最后与道相契合,即是究竟的大,亦即至善。道有深浅,譬如初学佛的人,受持三皈、五戒,保持人格的完整,就不会堕入三恶道,这是行人道。若能觉悟人有生老病死苦,了知人道也不理想,更进一步希望生天,就要修十善,然而天寿也有穷尽,仍不免轮回,因尚属于世间善。若能依据四谛、十二因缘及六度之理来修行,就是声闻、缘觉及菩萨道的出世间善。最后行一切善而不执着一切善,契入中道实相,安住人人本具的菩提心,便是无上佛道,此方为本章所指的至善。
世界上什么最大?世间的「大」都是相对的,譬如个子高的人,总可以找到比自己更高的人;今年拿世界冠军的运动健将,明年可能会被超越。世界无时不在变动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第二名才显出第一名的存在,可见世间的相对大小都是虚妄不实的。
本章所要阐述的不是因小显大的「相对大」,而是超越一切相对,绝对的大。如观世音菩萨证到耳根圆通,悟到人人本具的菩提心:上与诸佛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能以三十二应身,随缘度众,超越时空的限制,自在无碍,便是绝对的大。明白了「善」与「大」的真义,就知道如何立定志向,并以这念真心为根本,断恶修善,则所行无非至善、至大。
第十五章 请问力明1-忍辱多力
于自由时报90.10.06(六)刊载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这里,佛答复了「何者多力」和「何者最明」两个问题。而忍、智、力、明则是本章的重点。其中,忍是因,力是果;智是因,明是果。欲达到有力量和光明的境界,就必须从忍辱与智慧上着手。
何者多力?世间上的大力士、拳王、举重选手等是不是多力?不是的!虽然他们在竞赛场上展现出孔武有力的样子,可是一旦生病时,就变得手无缚鸡之力。所以,这些均非真正的有力。佛法上讲的「力」是一种不随时间、空间而改变的真力,唯有能行忍辱,方能达到多力。能忍,就不随境界烦恼而动,在不动的心性中所产生的是定力、智力,能破除瞋怒恼害,转烦恼得清凉自在,速疾成就一切功德善法,这种力量才是真正的大力。
唐朝宰相娄师德之弟被派任州牧时,临行前向娄师德辞别,娄师德问他:「如果你遭到他人的恶言毁谤,该如何以对?」弟弟说:「我只坚持一个『忍』字,即使有人涕唾到我的脸上,我也是把它擦一擦就算了!」娄师德道:「这样还是没有做好『忍』的功夫。因为擦拭口水等于违逆、不顺从对方,彼此的怨结还是不能化解。如果连别人怨恨的涕唾都能够忍下,不去擦拭它,让涕唾在自己脸上自动干掉,才能算是真正的忍。」宋朝陆游亦有诗云:「秋毫不能忍,平地寻干戈;唾面听自干,彼忿自消磨。」不能忍耐是因为计较人我,分别得失,面对境界时心中失去了寂静,被瞋恼障碍身心,以致于造成许多纠纷与仇恨。因此,「忍」的修持,是为安身立命、成就大事的准则。
忍耐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不论平时多么聪明、有才干,如果遇事不能够忍,时时心生烦恼,不但事情很难成就,生活也是障碍重重。相反的,忍耐的心含具了定力与智慧,不仅能自安、除恶,心中亦不会惦记他人的过失,便能处事圆融,为人所敬重。真正的「忍」是要安忍这念心,达到忍心不动,是为究竟。如果无法立刻达到寂静的安忍,亦不妨先藉种种方便,称念佛名、打坐、诵经等等,藉以收摄身口与心念,慢慢体悟寂然不动的心性,达到无诤、无我的境界,自然能成就殊胜的忍力。
第十五章 请问力明2-心净最明
于自由时报90.10.09(二)刊载
何者最明?一般人不明白真理,以为电灯、太阳等是最光明的。然而电灯在停电时就无法放光照明,太阳在晚上也无法照耀大地,所以这些外在的光亮境界随日夜而有生灭,均非最明。真正的明超越了时间与空间,是内心中绝对的、永垂不朽的智慧,不论昼夜,无论过去、现在、未来均不变异,皆能常明常照。心垢灭尽了,心中产生智慧与定力,自然可放光动地。
我们的心就如同宝镜一般,如果清净明澈,便能产生智慧,照鉴万法。相反的,心中有了烦恼,便如同蒙上遮蔽光明的尘垢,一旦失去了清楚明白的观察力,清明的智慧不能显发,便容易做错事、感召种种苦果。所以欲使宝镜显影、心中光明常现,便须由断除烦恼习气来努力。众生由于对真理不了解、思想观念不正确,于是在种种执着中,产生烦恼与恶念,这些就是斑点与污秽。若能时时反省检讨,觉察、觉照,将执着照破,烦恼漏尽,回复本来清净、无染着的心,即是「净无瑕秽」。此时,心中清净的智慧光明显耀,便能明见事理诸相,销融无明痴暗。
欲彰显本具的智慧,必须由转化烦恼尘垢开始,透过佛法的熏习转化,确立正知见,不再迷惑颠倒,不受外境影响。这念心清楚明白,时时作主,由自性显发的光明与智慧,照彻天地,明辨诸法实相,自然对十方三世一切人、事、时、物,种种因缘变化无不洞然明白。所以生命有了智慧,就如同人生有了光明,这一生便不会迷失、走错路、做错事,令自己烦恼痛苦。
「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因上努力不懈,使得智慧、定力不断地增长,自己的德行、道业愈来愈有成就,最后必定能开佛慧眼,得一切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第十六章 舍爱得道
于自由时报90.10.13(六)刊载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本章强调爱欲是障道的根本,只要舍离爱欲,必能见道。譬如一缸澄清的水,如果用手去搅动,则沉淀在缸底的泥沙就会翻腾,水马上变成浑浊,最后连搅动者都看不清自己映现在水面上的影像。同样的,众生的心若被爱欲迷惑,则原本的清净心就会变得浑沌暗昧,无法觉照自己的心念与行为。要使水澄清,无需另外再找清水,只要停止搅动,让泥沙沉淀,水就会恢复清明,自然能照天照地。
佛陀的堂弟难陀出家后仍对妻子恋恋不舍,无法专心修行。一日,佛陀带难陀到天上去,难陀一看到美丽的天女,便觉得自己的妻子相形之下有如母猴般丑陋。在得知天女们正等他仗修行的功德生天与他享乐时,难陀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人间修行。一心只想着生天享乐的难陀,非常精进用功,一段时间后,佛陀又带他到地狱中。这次难陀看到一个热油锅,同时狱卒告诉他,因为他修行的发心不正,待他天福享尽,就会堕入地狱,这油锅便是为他准备的。此时佛陀便为难陀开示唯有断除爱欲,老实修行才能脱离轮回之苦。难陀一听,心开意解,顿舍爱欲之念,当下就契悟了正道。
从以上公案可知,修行的目的不在求享福,而是要了脱烦恼。舍离爱欲正是悟道、了生死的关键。想要悟道,不用向外寻找,道就在自心中,这念清净心、菩提心就是道。只要时时反省检讨,不起欲爱的念头;一旦欲念生起,便马上以念佛、持咒、诵经、打坐等方法对治。待欲念止息,就将所念的佛号、所诵的经咒放下,心安住在无念、无为上,最后一定能尽除爱欲垢染,彻见本自清净的菩提心。
第十七章 明来暗谢
于自由时报90.10.16(二)刊载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所谓「千年暗室,一灯即破。」在黑漆漆的暗室中,若能点燃一把火炬,或开启一盏明灯,即可划破黑暗,使整个室内顿现光明。同样的,学佛道者,体悟了真法的谛理,启发了无上的智慧,契悟本具心性,则能豁破无始劫的无明痴暗,显露出自性光明。
昔日印度香至王供养禅宗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一颗无价珠宝,尊者以此明珠考问三个太子:世上是否尚有比这珠宝更珍贵与光明的呢?前二位太子皆认定世间已无可与之匹敌者,唯有三太子菩提多罗,亦即后来的达磨祖师,能了悟智光才是最明,佛法才是至宝。因为若无智慧之光,又如何能辨识出珍宝?世间的光明能普照天下,却不能照破众生的无明烦恼;佛法之宝,则能医治一切苦恼,令众生契入本自光明的心性,这才是真正最殊胜可贵的。
「道」无须远求,即在吾人当下灵知灵觉的这一念心,然因迷悟不同,便有差别。譬如有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出入声色场所,抽烟酗酒,飚车吸毒等,镇日沉迷在物欲之中,这些都是迷失了自己。不仅浪掷光阴,更已造作种种恶业。若能改邪归正,修行学佛,有朝一日契悟心性,则万年痴暗当下可破。然而这盏心灯不能仅亮一分钟即熄灭,必须于动静闲忙中皆能正见现前,念念分明,时时作主,清明在躬。如此才能灭尽愚痴,令心性永现光明。
茶陵郁和尚开悟时言:「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自性本来即是清净光明,并非从外可得,只因被烦恼障蔽而不能显见。如今但以修学佛法的智慧灭除无明,直至尘垢尽除,自心明珠必可照耀天地!
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
于自由时报90.10.18(四)刊载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一般人一年到头,身心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均在有相有念中,犹如运转的机器一般,不断地磨损零件、消减寿命。所以须以静制动,从动境中回归无念、无相,不起心、不动念,才是光明的世界,亦即如来藏心。所谓无念,并非如枯木石头般,而是无妄念、无杂念,清楚明白,正念现前。
修行之初,先从有念法门开始,目的在于破惑去执,待妄想尽除,就不再需要念佛、诵经、持咒等对治法门,一切归于无念,此即「念无念念」。因为诵经者的心中本有一部无字真经,念佛者的心中本有一尊自性佛。同样的,「行无行行」,以行动建道场、行布施等善法,亦不能执着能行、所行。「言无言言」,讲经说法度众生,亦不执着能说的自己与所说的法,如同世尊说法四十九年,最后却无一法可说。「修无修修」,修戒定慧等法门之后,无能修、所修,心住正念、清明在躬,如此就能超凡入圣。
修行不是什么念头都舍弃,如死水不藏龙;亦不是什么善法都不修,什么事情均不做,或者一言不发。真正体会了无念、无行、无言、无修的道理,即能掌握修行的纲要,当下亦与十方诸佛同一鼻孔出气。若是迷惑不解者,不敢直下承担自己这念真心,反而向外寻求,则离道愈来愈远。
这念心毕竟空寂,无内外边际,不会为外境所拘束,亦绝对不会被自心痴惑所转。修行学佛不能于观念上有丝毫的偏差,就如同下一局棋,下错一子便会导致全盘皆输,一念之差即错过了契悟证道的因缘。
禅宗祖师言:「终日吃饭不曾嚼一粒米,终日着衣不曾挂一缕丝,终日说话不曾动着舌头,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一切饮食皆为滋养色身而设,故吃饭时不贪着美味、不嫌恶粗食;穿衣时,知道是新衣、旧衣,但为保暖蔽体,却不在意质料好坏。吃饭穿衣只是一种方便,因此心中不生任何执着罣碍。修行若能从有念到达无念,无念亦不碍有念,了解「安住大乘心,善开方便门」之理,即能从有为法通向无为法,契入实相根本。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1-明假悟真
于自由时报90.10.20(六)刊载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此章佛陀教示弟子,应当如何从观天地、世界的无常现象,进而了悟当下这念本心本性。
「观」,即是用心思惟;「非常」,指非永恒存在的,意即无常。「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思惟一切万物变异迁化无有常法,从整个宇宙、天地的器世间,到有情世间,分秒都是在生灭、变坏的过程中,无一刻止息。憨山大师云:「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说明世间一切形形色色,皆不断经历着成、住、坏、空等阶段。例如宇宙中有无数银河系,每个银河系中有无数个像太阳系的星系,这些都脱离不了成、住、坏、空的过程,如流星、陨石即是死亡星球的残骸。沧海桑田,山变海,海变山,在吾人居住的地球,亦随处可见无常变化所遗留下的痕迹。如清初郑成功登陆的台南鹿耳门,今已去海甚远;世界屋脊喜玛拉雅山上,也曾发现海底动物的化石。「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不同的景色,即是气候更迭、变化所刻划出的现象。
众生认为真实存在的色身,从初生时的婴儿,何尝不是经过分分秒秒的变异,才有所谓的幼童、少年、青年、壮年、老年,当中那一个才是真正的「我」?乃至心,也是念念都在生、住、异、灭的变化中。如口渴时,即「生」起了想喝茶的念头,喝了第一口,心「住」在所喝的茶上,而产生清凉甘甜的感受,再多喝几口,就觉得淡然无味,心开始产生了变「异」,到最后茶也不想喝了,于是喝茶的念头就「灭」了。《仁王经》云:「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灭。」仔细观察,众生一天当中即有无数个念头在无常变化。由此可知,无论宇宙森罗万象,甚至这念心,皆是无常,无一真实。
了达天地、世界,乃至生命都是无常,最后皆归于空,并非就此消极、悲观的认为人生已无存在的意义。而是积极地在无常当中,寻找出一个真常──永恒不灭的真生命。若能明白此理,则无常的世间,何尝不是修炼真常的最佳道场。
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2-灵知灵觉心 即是真常
于自由时报90.10.23(二)刊载
宇宙万物乃至这个色身,既然都是无常,则何者才是真常?佛言:「观灵觉,即菩提。」「觉」就是当下这一念灵知灵觉、人人本具的菩提妙明真心,这就是真常。尽管天地坏了、世界空了,这念心始终长存于天地间,永恒不灭。
十法界中的众生,都具有这念觉心,但因迷悟不同,所以觉性所彰显的程度亦各各不同。如众生在迷,这念心时时起恶念、造恶业,称为不觉;罗汉圣人断了见思烦恼,已了自己的生死,自觉圆满,称为正觉;菩萨不仅自觉,更能觉他──度化众生,但智慧尚未圆满,未能通达一切度众的法门,所以尚须一分分地破除无明,以证得一分分的法身,故称为分证觉;佛不仅能自觉、觉他,而且智慧圆满,众德具备,称为无上正等正觉。虽然觉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其本体皆是这念本具的觉心,不假外求。所以,欲寻得这念宝明真心,即应从觉性上用功。若能明白此理,修行就找到了入处。
文殊思业禅师,未出家入道前,家中世代皆以屠宰为业。一日,他在市集卖肉时,见一比丘托钵行化的威仪寂静庄严,不禁心生敬仰,于是趋前请法。比丘为其开示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文殊思业闻言,当下洞彻心源,并说偈:「昨日夜叉心,今朝菩萨面。菩萨与夜叉,不隔一条线。」随即舍家修行,终得证悟。由此可知,虽然屠夫凶残的心犹如夜叉,但与佛菩萨的慈悲心肠相较,二者同是这念心的作用,差别只在迷悟之间。所以,即使是杀罪贯盈的屠夫,若能返照自心,去除内心的贪瞋痴,这念心清净了,当下就与圣者的法界无二无别。
《华严经》言:「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这念心只要时时觉察、觉照,有了过失知道惭愧、忏悔、改过,不断地在这念心上用功,将贪、瞋、痴、慢、疑、邪见等习气烦恼一一修除,则本具灵知灵觉的菩提真心自然现前。这念心盖天盖地,与诸佛尽同,超越时间、空间,无始无终,即是真常。
第二十章 推我本空
于自由时报90.10.25(四)刊载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这一章阐述「无我」的道理,目的在破除众生对色身的执着。所谓「无我」,即是指色身乃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非真实独立存在。众生执着身体为实有,有了身体必然会有生老病死;欲脱离生老病死苦,首先必须破除对身体的执着。
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固态属地大,液态属水大,能量指火大,气态为风大。身体坚硬的部分,如指甲、牙齿、骨胳等归于地大;血液、眼泪、小便、汗水等归于水大;身上的热量归于火大;出入息归于风大。仔细将身体依地水火风四大分门归类后,发现并没有一个真实的身体存在,根本找不到一个实实在在的「我」。如此反复不断地依循这个原则来思惟,慢慢就可破除对色身的执着。
以前有一位法师,身患重病,深感人命无常,道业未成,遂发起大精进心,强忍着病痛,打坐思惟:是谁在痛?这个身体是四大假合,地大归于地,水大归于水,火大归于火,风大归于风,与自己毫无相干。如此逐一分析,发现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各有其归属,完全找不到一个所谓的「我」,既然无我,可见这个痛是虚幻的。这位法师不断思惟我空的道理,一念相应,就入到空定当中,破除了我执,超凡入圣。
了达身本无我的道理,不再执迷色身,就可以了脱生老病死苦;更进一步能把握因缘,善用如幻色身,行一切善,利益大众,就是积极入世的菩萨行。
第二十一章 名声丧本
于自由时报90.10.27(六 )刊载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这一章是提醒我们:贪求虚名无益于人生。一般人在没没无闻时,都渴望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一旦名声显赫时,又深为大名所累。一味追逐虚名,如同烧香,稍一不慎,香尽火来,最后往往招致身败名裂的危难。但是如果有了名而不贪着,反而能藉由名位之便为大众谋福利,就是真正的菩萨行。如《普门品》中,观世音菩萨即是以三十二应身随机度众。所以我们也可以学习菩萨的精神,善用总统、院长、立委等身份来经世济民。因为假使没有名位,人微言轻,也不容易有因缘成就大事。
例如秦朝的李冰,就是一个能善用名位造福生民的良官。李冰于蜀郡太守任内所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在二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持续润育着四川平原,使一向为旱涝所苦的四川转为天府之国,保障了无数黎民的生计。李冰不钻营于短暂的虚名私利,而能善用职权,以毕生心力建构出泽被千秋的都江堰。虽然他的色身早已化为黄土,但他对当代及后世的贡献,却赢得不朽的美名。
顺治皇帝言:「禹疏九河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历史上有无数的帝王将相,无论生前如何不可一世,其名声早已淹没在历史洪流中;而真正为人们感念的,是不计较个人利害,为苍生造福的贤哲。
所以「名声丧本」这一章并非告诉我们要鄙弃名声,而是提醒世人不能执着名声。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名声好比是水,如果假藉名声谋求私利,危害社会,就造了恶业;相反地,能运用名声来广行善事,利益大我,就是无量的功德。
第二十二章 财色招苦
于自由时报90.10.29(二 )刊载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本章的重点在说明财色的过患。贪求财色好比小孩去舔刀口上微少的蜜,不但无法饱餐,反而会有割伤舌头的危险,宜谨慎防犯。
晋朝石崇就是因为贪财爱色而招来杀身之祸。石崇原来是一个穷愁潦倒的流浪汉,因为在一次偶然的机缘下救了一条龙王,龙王为了报答石崇,便送他许多龙宫里的奇珍异宝,其中有大量的珊瑚,皆是世所罕见。石崇堪与皇帝比富,就是比谁拥有的珊瑚最珍贵。石崇发财以后,更是广纳美妾,纵情声色。由于狂傲放逸,不久就得罪了皇帝的舅舅,遭其假藉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将石崇杀害,并没收了他所有的财宝及美女。
社会上强盗、绑票、绯闻等事件,都是为了财色而招致身败名裂的下场。儒家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对于钱财的不虞匮乏,当知这是一种福报,万不可贪着。但是不贪并不是什么都扬弃,而是本分内应得的,可以取用;本分以外的,虽一毫也不妄取。夫妻关系,能以礼来规范,就不会产生外遇等过患;佛法的五戒亦有「不邪YIN」戒,即是不与配偶以外的人发生性行为,如此必能减少许多婚姻问题。若更进一步将欲爱色爱化为平等大爱,慈悲一切众生,并广行财布施,如此则不但现世增福增慧,亦为来世种下富贵安康的善因。
第二十三章 妻子甚狱
于自由时报90.11.1(四 )刊载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
前一章「财色招苦」,说明耽溺财色的祸患。这一章更进一步说明:「家」如同「枷」一样,一般人深陷于妻子舍宅的束缚中,犹如身陷囹圄般,不得自在。坐牢终有期满获释之日,而有了妻子儿女,乃至购置房宅之后,这一生就得为此奔波劳碌,无有了期。
佛陀时代,有一位木匠只剩七天的寿命,佛陀知道他命终之后,将堕入恶道,于是亲自到木匠家里向他化缘,希望藉由供养三宝的功德,使他死后能免于恶道之苦,而得以超生天界。然而木匠无法了解佛的用心,却对佛说:「世尊!感恩您的慈悲,但是我现在要为儿子修建一间夏屋及一间冬屋,等房子落成了再供养您吧!」佛陀听他这么说后,就回去了。但佛陀仍不忍心,又再次向木匠化缘,这回木匠对佛陀说:「我还要等儿子娶媳妇、生孙子,这样我的心愿就了了,那时候您再来吧!」佛陀知道他的心意已决,便默然离去。到了第七天,木匠出门时,放在屋梁上的斧头忽然掉下来,不偏不倚,刚好正中木匠的头顶,当场就命终了。
世间人就像这位木匠一样,心总是挂念丈夫、妻子、儿女的事业、功课、健康、安危等,为此消磨一生,但无常乍到、生离死别之际,也只能各自随业流转,即使再怎么不舍,也束手无策,无可奈何。来果禅师云:「情爱何如慈爱亲?等同一爱有攸分,情爱横生犹自堕,慈心动处利多人。」能够透达亲情的真相,转私情为大慈悲心,必能解开枷锁,则人生必是愈走愈宽阔。
第二十四章 色欲障道
于自由时报90.11.3(六 )刊载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这一章是讲贪恋色爱,就会障蔽智慧心、清净心。「色」,是指男女之间产生一种执着贪爱,这种贪爱的染着是绝对的大,没有边际内外。如果世上另外还有和欲爱一样大的执着,普天之下,就没有一个人可能成道了。
男女的欲爱心一动,心中的欲火马上烧起来,整个身体就不自在。如果不知返照,熄灭欲念,不断放纵欲爱心,所谓「色胆包天」,这念心就会失去理智,无所不为;因作恶而产生的业果,更使我们轮回不已,乃至于堕入畜生、饿鬼、地狱道中,难以出离。
世间人喜欢谈恋爱,仔细分析,「恋」这个字,中间是「言」字,两旁是「纟」字,其下是「心」字。意指两人有言有说,而这种言说出于染着的心,是不清净的,宛若两条绳子将两人捆起来,彼此都不自由。一旦感情变质,由爱而生恨,亲就变成了冤,甚至做出伤害对方的行为。社会上经常有情杀的事件,男女朋友因一方另结新欢,被冷落者受不了刺激而跳楼自杀,甚至杀害对方,不但障碍了彼此的前途,也造成了无法挽救的遗憾。
佛法教导众生:欲得自在,首先必须降服欲爱心。古德言:「爱不重不生娑婆,心不一不生极乐。」没有欲爱的人绝对不会降生到这个娑婆世界;这念心未达到一心不乱,也不可能往生极乐世界。欲得心念归一,必须修禅定,由定而明,由明而净,心清净了就是真正的净土,所以一切都不离当下这念心。
《华严经》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必成寂静菩提果。」心迷惑了,起了欲爱、色爱,就成了障道因缘;然而要得解脱,也不离这念欲爱心,只要把欲爱心转过来,这念清净心当下就是解脱。
第二十五章 欲火烧身
于自由时报90.11.6(二 )刊载
佛言:「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这章告诉我们:必须转除不正当的爱欲,因为耽溺在爱欲中,犹如手持火把逆风而行,风一吹,火势反扑,就有烧手危身之虞。
譬如男众看到女众,想入非非,就是逆风。如果不知觉察,继续起恶念,到最后发动身口,就会造业。社会上许多乱伦、强暴的事件,即是出于放纵欲爱的结果。历史上多少英雄豪杰,乃至一国之君,纵然叱咤风云于一时,却往往难过情关而导致亡国丧命。
欲火非唯使人亡国丧命,更是生死的根本。经云:「三界轮回YIN为本,六道往还爱为基。」众生所以轮回生死,不得出离,即是因为欲爱所致。反之,若能称性返照,正当欲火现前之时,立刻依照佛法的道理自我觉照、转念,即能转除欲火,避免自伤伤人。
所谓「转念」就是依据佛法的道理,转化当前的念头。譬如欲爱使人轮回生死,若能将欲爱的心念转化为慈悲喜舍的心念,即可成就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地藏王菩萨过去世即是为了救度身陷地狱的母亲,而将小爱转为利益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菩萨将凡夫的情爱,转化为利益众生的大爱,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如同火把在逆风中有烧手之患,在顺风中却可以照亮黑暗,这一切都要靠觉照、转念的功夫。觉照是顺风,不觉就是逆风。只要我们时时刻刻觉察、觉照,转邪念为善念,转善念为净念,转私欲为大爱,就能远离欲火伤身之患,自在清凉。
第二十六章 天魔娆佛
于自由时报90.11.8(四)刊载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天神」是指欲界天的天人,仍有男女、饮食、睡眠的欲望。天神见到佛入定,想破坏、阻娆佛的道行,因而献上最美的天女加以引诱,却不知佛陀早已远离欲爱,不为所动。
天女形貌殊妙,凡夫见之则欲火烧身;但在佛的眼里,却只是一个塞满白骨垢秽的臭皮囊,而予以呵斥。天神见状,明白他是已经证道的圣者,恭敬之心油然而生,于是向佛请法。佛陀因此为他开示远离欲爱、色爱的清净之道,天神当下与道相应,立即证得小乘初果──须陀洹果。
《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所谓「道」,是片刻不离的。佛法讲得更清楚:十法界各有其道,例如欲保人身须持五戒,欲得天人果报须修十善,修四谛即是声闻道,六波罗密是菩萨道。然而,这些都是助道的方便。十法界皆为一心所生,所谓「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念心才是无上道;师父说法,大众听法的这一念心处处作主,不起欲念,不打妄想,只有当前这念心存在,如如不动,清楚明白,其余九法界当下销归自性,即是佛道。
众生由于无明烦恼的扰动,障蔽了本具的心性,其中最粗重的烦恼之一就是欲爱、色爱。因此,必须先远离欲爱、色爱,保持正念,才能得正定;心得正定,自然不为一切外境所娆。一般人修行不得力,大都是因为男女之欲而起烦恼,加上缺乏定力及智慧,便失去了作主的能力。憨山大师云:「痴爱便是生死根,不拔其根难解脱。」修行人如果无法将男女间欲爱的念头转为正念、正智,修任何法门都不容易成就,永远只能在烦恼中轮回受苦。
第二十七章 无着得道1-寻流万境不染尘
于自由时报90.11.10(六)刊载
「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回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
修行要紧的是六根不随六尘而转,不被邪知邪见所迷惑,方能精进无为,契悟本具的清净心。譬如水中的木头寻流而下,若不为两岸所阻或中途被人取走,终必流入大海。修行也是如此,明白世间一切境界皆是相对,无有定法,就不会见境生心,起执着、生无明,自然能随顺心性之流,畅然无阻。若是面对一切境界、名利得失,看不破、放不下,心中有所贪爱,便会产生垢染,遮蔽自性的光明。居处顺境则沾沾自喜,遇到逆境又心生忧惧,始终通不过顺逆二境的考验,如此即是被烦恼无明的回流所阻碍。
曾经有一位行者,经常于入定时,见到一只大蜘蛛来干扰,因为不胜其烦,故而向师父请教解决的方法。这位师父告诉他:「先不要急着赶它走,下次大蜘蛛再出现,记得在它的肚子上画一个圆圈做记号,出定之后,找找看到底是什么。」这位行者果真于入定时,照着师父的话,在蜘蛛的肚子上画了一个大圆圈,出定后立即向师父报告。没想到师父竟然要他将上衣拉起,看看自己的肚子。一看,吓了一跳!原来他所画的圆圈,就在自己的肚子上!师父于是对他说:「这叫作『魔由心生』。」
魔到底在哪里?还是不离我们这念心,面对世间种种好坏、苦乐、善恶、美丑等境界,若执境为实,无法作主,就是着了魔;相反的,若能顺着觉性,时时在生活中知而不着,心行、口行、身行保持清净,从有念归于无念,就能以「无着」的心,超越忧喜、苦乐等相对之境,这就是「无着得道」的道理。
禅宗第二十二祖摩拿罗尊者有一首偈:「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以智慧观照心念,心随顺万境,却不染着于万境,即可自见清净无碍的本心本性。
第二十七章 无着得道2-回锁六根流转门
于自由时报90.11.12(二)刊载
佛言:「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这一章的重点在提醒我们,修行学道,切不可随着六尘境界而转,亦不可被情欲、众邪所迷惑而障蔽了修行之路,必须运用觉性,严守六根不向外攀缘六尘,如此切实履践,则道业可期。
世尊有一次见到一位比丘在河边坐立难安,寻问之下,原来这位比丘出家已经二十多年,始终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调伏烦恼,使心平静下来。言谈之间,正巧有一只乌龟从河里爬出来,狐狸见到猎物立即上前,准备饱餐一顿。乌龟为了保命,马上将头、脚及尾巴收进硬壳中,狐狸只好无奈地走掉。佛陀于是借机告诫比丘:「藏六如龟,防意如城;慧与魔战,胜则无患。」攀缘心在六根门头攀缘六境,使我们流落生死,了无归期,犹如六个贼人,时时窃取自性慧命,因此必须内照六根,守意如城,严防贼人损害法身慧命。
世间人每天从睁开眼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攀缘,心念随着外境的变化而生灭、起伏。譬如眼睛贪看美女、俊男,把持不住就会闹出婚外情;耳朵贪着他人的赞美,没有喝采便无法忍受;鼻子贪闻香嗅;舌头贪食美味;衣料要求触感轻柔。一般人碰到滚烫的沸水,本能地会将手收回;遇火灾会赶紧熄火;台风天尚知道要关紧门窗。但是遇到财色名食睡时,却不晓得紧闭六根之门,防范伺机夺人慧命的贪心大水、瞋心猛火以及痴心狂风。要知道,无常杀鬼始终守候在我们的六根门头,必须时时保持觉性,意根不动,眼、耳、鼻、舌、身等五识自会随之寂然,如同卫兵为了防止贼人入侵而紧守城门。
由此可知,修行应该直截根源,也就是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头下手,时时在六根门头提起觉性,不向外攀缘,如此精进用功,就能契入清净无为的道果。
第二十八章 意马莫纵
于自由时报90.11.15(四)刊载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众生轮转生死,皆因意想妄分别,念念迁流所致。若能当下悬崖勒马,收摄意根,不令身心逐境散逸,便可安然渡过险道。直至贪瞋痴慢疑邪见等六根本烦恼漏尽,证得阿罗汉,不被尘境所迷惑,才可相信自己的心意。
时下标榜自在禅,误认为禅是:要吃就吃,要喝就喝,要玩就玩,要听就听,要看就看。所谓「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然而这并非自在,而是放纵自己的身口意。因为一旦无法满足欲求时, ,便觉得身心受束缚,如此为物欲所役,何有自在可言?宋朝金碧峰禅师,大限将至时,阎王命鬼卒前往捉拿他,但因禅师禅定功夫了得,常入定中,故使鬼卒屡无所获。鬼卒便招问福德神,如何能使禅师出定?福德神答:「禅师最爱皇帝所赐之玉钵,只需敲弄玉钵,便可使其心动而出定!」果如福德神所言,禅师闻钵声响,心系爱钵,瞬即出定,便为鬼卒所获。此时,禅师深感贪欲之祸患,于是决心粉碎玉钵,去除贪爱,又再敛心入定,于是无常杀鬼就遍寻不着他的踪影了。
色,狭义指有情之欲爱,广义则指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凡夫众生,没有不贪爱财富权势、名闻利养、锦衣玉食、名车豪宅的,以为愈多愈好;殊不知若沉迷物欲,汲汲营求,乃至巧取豪夺,便将招感苦报,终致堕落。因此,凡夫未悟之人,更不可相信自己的心意,随顺自己的习气。
六根面对外在种种境界,假使失去觉性,放纵意根,造作恶业,将愈走愈黑暗,甚至堕入三涂恶道。倘若这念心觉悟了,真正明白六道生死轮回是苦,从此,时时觉照,不起贪瞋痴,勤修戒定慧,心中将是一片光明与坦荡。
第二十九章 正观敌色
于自由时报90.11.17(六)刊载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这一章是提示我们,身处五浊恶世中,应如白莲般出污泥而不染,远离欲爱、色爱的烦恼,以正念抵御恶念的侵袭,避恶业之祸患意。
《杂阿含经》中记载:婆磋国王优陀延那拜访宾头卢尊者时,询问为何年少比丘出家未久即能安住身心?尊者回答:「见到老女人,当做母亲想;见到中年妇女,当做姊妹想;见到小女孩,当做女儿想,如此即可免除欲火。」贪着女色者如此思惟;贪着男色者亦然:想其如父如兄,如弟如子。既然是我的父母、兄姊、弟妹、子女,他们对己都有恩情,所以要发孝顺心、慈悲心,使他们都能够有机会听经闻法、归依三宝、修戒定慧、发菩提心。此时,心当中有善法,念头转趣清净,欲爱、色爱的恶念就停止了。
一个人如果起了YIN欲心,生理立刻会受影响,身体发烧、面孔发热。YIN欲之火一烧,失去理智,就会造恶业,接着就要受恶报:现世受法律刑罚、舆论谴责,乃至身败名裂,未来更难逃因果法网,后患无穷。应知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种出世因得出世果,所以要深信因果,修善断恶,改往修来。见色欲时,如果能忍心不动,以正信、正念抵御YIN念,视一切众生为自己的亲眷,以无量的慈悲心来转化YIN心、便不会为欲火所烧。
在当前日渐开放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频繁,异性间的接触是无可避免的。因此在言行中,必须要准则,时时反省检讨,这念心就不会像野马般难以驾驭。否则,美色当前,心里就想入非非,乃至于造作不净业,因而铸成堕胎、未婚妈妈、婚外情等,间接就会造成家庭问题,乃至于成为社会乱象的根源。倘若人人都能深信因果,安住正念,怀着知恩、感恩、报恩的心,不仅能息灭欲爱、色爱的烦恼,亦可长养自己的善根、福德,乃至道业、事业、学业都能顺利,圆满成就。
第三十章 欲火远离
于自由时报90.11.20(二)刊载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本章在说明修道必须离欲。修道之人好象身披干草,遇到火要立刻避开,以免引火焚身。
人有三把火,一欲火,二饥火,三瞋火,其中欲火便导至众生轮转生死的根本。欲火烧起来,会使人失去理智,不但道业难成,甚至还会堕落。经云:「菩萨视YIN欲如避火坑。」儒家亦云:「艳女来奔,愚人以为是福,智者方知是祸。」可见无论出世或世间法,都视YIN欲为祸患。
宋朝有一位陈抟仙人,宋太祖对他很崇敬、很礼遇,不但迎请他到宫中供养,并且送他许多美女。陈抟因而写了一首诗婉拒皇帝的美意,一个人悄悄离去:「雪如肌肤玉似腮,多谢君王送得来;处士不兴巫峡梦,有劳神女下阳台。」一般人看到美女如云,总认为是齐人艳福,但是修道人却视如大祸临头,避之唯恐不及。《首楞严经》便明白指出:「YIN心不除,尘不可出。」不除YIN欲心,却冀望出尘离世,就如同煮沙欲成佳馔,终究徒劳无功。由此可知,唯有断欲去爱,方为出尘正道。
再者,欲爱心重的人,会导致意识散乱迷糊,致使智慧低劣;如果这念心对男女的欲爱执着较轻,智慧就会增长。一般人不了解这些道理,一心一意向外追求智慧,但总是徒劳无功。其实只要将心中的欲火止息,心清凉了,智慧必能提升,身体也会健康、长寿。
无论世间的学业、事业,或出世间的道业,欲其功成业就,端赖清明的智慧;而清明的智慧实则源于寡欲乃至无欲的心。了达这个理,从寡欲、离欲上去努力,必定能使身心清凉,处处自在无碍。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
于自由时报90.11.22(四)刊载
佛言:「有人患YIN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佛为说偈言: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本章在说明断欲去爱,须从心上用功。佛陀时代,有人知道YIN欲是生死的根本,障道之患祸,因此极欲除灭内心的染习,但由于欲爱的习气太重,身心作不了主,便拿刀想要自断男根。佛陀知道后遂开示:「欲爱的根源在心,要断除欲爱,与其截断男根,不如止息心念更为究竟。」
「心如功曹」,「功曹」是汉代的官名,掌军事机要。比喻我们这念心犹如同总指挥一般,为善作恶都由其掌控。佛经云:「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说明:心是一切法的根本,若不从心上来转化欲念,即使将色身毁灭,也无法除却欲爱的习染。众生的心如猿猴狂象,不停地攀缘外境,缘染境则起邪想,继而YIN念不止,一旦牵动身语,就要造业受报。了解这个道理,只要肯在心上下功夫,掌握这念心不攀缘外境,不随外境而转,面对外境时便能作主,而不致于迷惑失据。
《菜根谭》云:「风流得意之事,一过辄生悲凉;寂寞清真之境,愈久转增意味。」男女之欲只是短暂的刺激,风流过后,顿感身心凄凉,怅然若失。若能修戒、修定、修慧,离欲去爱,安处寂静无为,愈久则愈增意味,此中禅悦法喜,远非世间五欲之乐可比拟。
因此,「心寂欲除」实为佛陀开出的离欲妙方。诚如禅宗祖师云:「岭上白云自卷舒,青山不动自如如。」任凭外境如何纷扰炫惑,这念心始终保持寂然不动,不予理会,时间一久,就能达到身心平静、安定的境界。这时就不再需要以男女之欲爱、色爱来达到快感与满足,欲染之习不除而自除。
第三十二章 我空怖灭
于自由时报90.11.24(六)刊载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本章的主旨说明:舍离欲望,即能免除得失的忧怖。
一般人都有忧愁和烦恼,这是源于内心希求财色、名利的欲望而起,佛法称为「求不得苦」。《大智度论》云:「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求不得是苦,然而一旦获得后,却又担心害怕会失去一切,仍是忧愁怖畏。忧和爱是相对的,有爱即有忧;无爱即无忧。假使没有贪爱,忧愁和烦恼无由而生,心中即是一片光明寂静。
佛法分析「忧」有七种:一体弱之忧,二寿命之忧,三疾病之忧,四罪恶之忧,五殃祸之忧,六别离之忧,七死亡之忧。例如,父母耽忧儿女的健康以及学业、事业是否顺利,学生耽心考试不及格,恋爱中人害怕对方移情别恋,富贵人家忧心被绑票勒索,百姓畏惧国局动荡不安、经济不景气,开车时怕出车祸,年老时恐惧死期的到来……。种种的忧虑,皆源于对自身乃至名利财色的坚执不舍。
明朝憨山大师曾经遭受朝廷小人诬告侵吞国家库银,神宗皇帝大怒,下旨予以逮捕。大师的老母亲闻讯赶紧到南京,诀别之时,却始终保持欢喜平常,而且音声清亮,胸中没有丝毫的窒碍。儿子问母亲:「当您听到儿死生之际,难道不会担心忧愁吗?」老母亲说:「死生是由业力而定,我自己的死生尚且不忧,何况是你的呢!」母子俩就这样坐谈到天亮。最后,老母亲嘱咐:「你应善以大道自爱,不用替我担忧,今天我也与你长别了!」老母亲说完,头也不回地上路去了。大师望着母亲远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天下父母若都能如此,岂不可以顿尽生死之情了吗?」
人的爱欲有如小偷,防不胜防;又如水银泻地般,无孔不入。心中充满爱欲,便会耽心得不到或者害怕失去,因此时时笼罩在忧挂恐惧的氛围中,心即无法安定、清净。白杨禅师警示大众:「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时。」因此,若能回转贪爱的心,当下转烦恼成菩提,了尽一切生死,何忧何怖?
第三十三章 智明破魔
于自由时报90.11.27(二)刊载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佛陀教示弟子,修行学道有如一人敌万众,或有铠束装迎战,结果因为心生畏怯而弃械投降、半途折返;或有勇无谋而战死沙场;或智勇双全、精进勇锐击退敌人,终于凯旋归来。修行能够成道,就是要以精进勇猛的行持力,克服种种逆境的考验,这念心时时安住正念、正慧,如此,就能破除烦恼魔障,证得道果。
禅宗西天十祖胁尊者,出家时已年近八十,城中的少年常讥笑他:出家沙门,要修习禅定、诵持经典,你已经老朽了,智慧昏暗,如何能修习出世解脱之法,除了饱食终日还能做什么?尊者听到众人轻蔑的话,因而发誓:我若不通达三藏,成道得六神通、解脱三界,终不卧于床席而眠。此后,尊者勤修苦行,精进勇猛,长坐不卧,历经数年,终于证道。由于他精进行持的精神,因此被称为胁尊者。由此可知,有精进心、勇猛心,时时提起觉性,勤修戒定慧,断尽贪瞋痴烦恼,方能直登圣地。
无论做学业、事业、道业,这念心都必须择善固执,精纯专一,方能有所成就。例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了让书法技艺更加精湛,所以每日均于家中池畔练字;写完字后,即将笔放入池中清洗,久而久之,将池水竟都染成黑色。由于他精进不懈的努力,终使其书法成为历代学书者临摹的典范。
经云:「若出世正法,及世间义利,皆由彼精进,舍此则无有。」所以,欲成就世间事业及出世道业,必须在「精进」上下一番工夫,因为「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唯有因上努力付出,才能有丰盈的收获,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修行,除了在事上精勤不懈,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诵经要随文入观,打坐要不夹杂、不昏沉,绵绵密密,最后还要归于理上精进,也就是这念心时时保持清楚明白、一念不生,如此即能与道相契,圆成道果。
第三十四章 处中得道1-不落两边
于自由时报90.11.29(四)刊载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
佛陀时代,有位比丘因为修行想成就的心太过急切,起了烦恼,诵经音声好似在悲泣。佛陀问比丘过去学过什么,比丘答说爱弹琴,因此佛便应机施教,以弹琴作为譬喻:修行犹如弹琴,弦拉得太紧,弹不出旋律来;弦太松,声音混浊不明;必须松紧得宜,琴声方能悦耳动听。所以,这章主要在阐述:凡事须适得其中,不可过与不及,否则心落两边,无法达到中道。
生活中,做人做事也应时时不离中道。好比吃饭,食量不宜过多或过少,需知量知足;做事情若太莽撞,木强易折,太消极则事不能成;待人不能太过卑躬曲膝,否则成了谄媚奉承,亦不能趾高气昂、目中无人;说话不能畏畏缩缩,缺乏自信,亦不能得理不饶人、咄咄逼人。孔子也曾说:「智者过之,愚者不及。」这里的智者是指自以为是,好钻漏洞的人,看似有些小聪明,但知见偏颇,反而常常弄巧成拙。太愚笨的人无法判断是非善恶,只会盲目跟着他人做,仍旧是偏一边。
一般学生为了准备学业,认真过度,天天熬夜,以至于最后体力不支,考试时反而失常;工作上为讲求效率,急于求名得利,精神紧绷及压力过大,色身与心理皆处于长期失调的状态,反而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因此,凡事要达到圆满成功,须知善调身心,做任何事皆不急躁亦不懈怠。如同开车一样,偏左或偏右都必须警觉,立刻调整方向盘,才能时时刻刻行在正路当中。若能达到心平、心静、心定、心安,具足智慧、定力,清楚明白,处处作主,即是「中」;这念心不生烦恼,便是「道」。明白这些道理,就能左右逢源,否则太过与不及,都会引起阻碍,无法通达圆满、成功的大道。
第三十四章 处中得道2-身心调适道自成
于自由时报90.12.1(六)刊载
修行应善调身心,用功须不缓不急。学佛的目的是要使这念心保持清楚、明白、作主,时时「坚住正念,任心自在」。
但许多人勇猛心易发,长远心难持。修行刚开始时太过精进,没多久便筋疲力竭。因此,佛说:「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恼就是烦恼、恼悔,身体一旦疲惫就容易起烦恼,患得患失。例如参禅打坐时,若不知「心须专注不得紧张,身须放松不得随便」的道理,只是一味逼迫自己,久了心力交瘁,便心生退悔;诵经时,总是急于开悟证果,却因妄想、瞌睡不断,得不到丝毫感应,便认为自己根机不好,对佛、法、僧三宝产生诸多疑虑,甚至对自己、对佛法失去信心。「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心生烦恼,就会退失修行的信念,甚至毁谤三宝,起邪知邪见,结果道业无成,反而造了种种恶业。
道是人人本具的菩提心,这念心真正达到清净安详,任心自在,道就现前。修行应知善调身心,身若懈怠,以精进调之,道业就能进步;心过度紧张,生无明烦恼,就该学习放下。《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一念心若有喜、怒、哀、乐存在,则清净心、平等心、无为心、柔软心、平常心绝对不会现前。所以不管面对任何境界,这念心都不要着喜乐、爱憎、空有两边,保持清清楚楚就是智慧,如如不动就是定,定慧不二这念心就是中,这念心不偏不倚、不落两边,道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第三十五章 垢净明存
于自由时报90.12.4(二)刊载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本章开宗明义以锻铁为喻,揭示世人去心垢染,回复本然的清净。
修行是一条回复清净的路,心清净即是解脱。众生的心本来清净无染,就像白纸一样,但因无始劫来,无明妄动,起种种妄想及贪、瞋、痴、慢、疑、邪见,使身口意业都深受染着。所谓「业」就是造作的意思,由于心受妄想、烦恼的染着,导致身口造作也是垢染:心起贪瞋痴、身造杀盗YIN,由是,我们的世界也就无法清净下来。看看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即是如此,社会上充斥着酒色财气──色情网站、电玩店猖狂;行非法营私、贪渎舞弊以图一己之利;或饮酒无度,放纵口腹之欲,这些都是垢染。
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说明:六根纵情于声色犬马,久而久之,心中藏污纳垢,本具的智慧光明便迷昧而不彰显。因此必须藉由种种的修行,帮助我们去尘除染。佛法中佛陀所教示的种种修行法门:修戒、修定、修慧、修六波罗蜜;诵经、持咒、打坐、听经闻法等加行,都是要藉此修练我们的内心,使令已受染着的心回复清净。例如以前喜欢讲是非,现在慢慢不散心杂话,养成寂静不动的心;过去怠惰放逸,想不劳而获,现在就用精进来转。这就如同炼铁成钢,铁虽生锈,里面钢性仍然不失,只要经过千锤百炼,去除渣滓便可成为佳器。
因此,修行重要是在当下这念心上磨炼,长期持之以恒地熏习,精益求精,最后业障蠲除,福慧增长,烦恼消磨殆尽,此时清净的智慧便自然显露了出来,做任何事皆可成就。在世间,可为社会的菁英、国家的栋梁;于出世间则能荡涤尘垢,成佛作祖,为众中法器。
所以平日在生活中应时时努力落实,看看自己在学业、家庭、工作上是否尽力、称职。若有垢染就立刻检讨反省,修善法、功德、福报来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人人若皆从自身做起,不仅心中尘垢涤除,人间也将会成为一片净土。
第三十六章 展转获胜1 修行的胜因缘──人道
于自由时报90.12.6(四)刊载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这一章是以果报的差别,举出九难,再度勤勉学人,应把握因缘为善修道,不可坐失良机。
众生受业力的牵引,根据生前所作所为而转生受报,这是三界轮回的律则。《无常经》云:「胜因生善道,恶业堕犁泥。」犁泥就是地狱,如果生前烦恼炽盛,造杀盗YIN等种种恶业,将来的果报就是堕入三涂恶道受苦;反之,若是有幸得到善法的熏习,了解因缘果报的道理而努力修善,来生便能远离地狱、饿鬼、畜生的恶果而获得人身,享受善法的果食。
然而,想要远离恶道获得人身,真是难乎其难。譬如在大海中有一只盲眼的海龟,每一百年才把头伸出海面一次。大海中有一段枯木,枯木当中有一个洞,盲龟每百年浮出海面之时,又恰好穿过浮木中的洞,这样的机缘简直是微乎其微。人身难得,就好比盲龟穿孔一样。经典中,佛陀也经常警示弟子:「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以此告诫弟子:想得到人身,有如手指上那一点点尘土,与大地的尘土相较之下,机会实在很渺茫。
为什么要强调人身的殊胜难得呢?因为在六道的果报中,以地狱、饿鬼、畜生三道最苦,由于业障深重、愚痴暗钝,生灵涂炭,命运尚且堪虞,遑论其他。而在天界又有种种的享乐,胜境当前,也难以生起出离心。唯有在人道当中,苦乐参半,障碍较轻,面对堪忍的娑婆世界,一旦发起想要修行的心,其心猛利,即能转除惑业,成就道果。因此,今生能离开恶道,生而为人,实是累劫修善的因缘所致,我们应该善加珍惜,努力修行,才不枉费生而为人的最佳机缘。
第三十六章 展转获胜2 展转增胜
于自由时报90.12.8(六)刊载
「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生而为人,又得男身,更为不易。女众报弱,有经期、生产之苦,加以体力较弱,不便远行,独处又怕受欺凌,这些都是修行的障碍。而男众却没有这些困扰,较之女众更易于修行。既得男身,并且六根完具,就更难得。佛制出家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六根具足,换句话说,就是身心健全才许出家修道,为人天师范,这是最大的福报。
「六根既具,生中国难。」中国,是指国土中央,亦即物资丰富、人文荟萃,有文明、有佛法的地处。得生中国是说明依报的殊胜,依靠殊胜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佛法的开展才能有辉煌的成就,在如此的环境下接受佛法的熏陶,更易于成就伟大的僧格。三千多年前的迦毗罗卫国、摩揭陀国,就是一个文明古国,那里孕育了世界的导师;而历代的祖师大德,莫不是在文化高度发展的大时代里,接受佛法的洗礼,或是成道证果,或于其中养成气度恢宏的伟大僧格而流芳千古,一再地写下佛教史的新页。由此可知,生于中国,是很殊胜的果报。
「既生中国,值佛世难。」亲见世尊,或是生活在有佛法的地方,都可称为「值佛世」。既然生在有佛法的国度,何以说「值佛世难」呢?众生若无善根福德因缘,就算生在有佛法的地方,一样有眼不见,有耳不闻,所以说「值佛世难」。
「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所谓「遇道」,究竟而言,是指见到当下这一念菩提心,若是见不到这个,就必须仰赖善知识的引导,待时节因缘成熟,给予临门一脚,便得明心见性。若无善知识化导,则易落于盲修瞎练,或是错遇邪师,不但可能因此造下恶业而堕入恶道,其所种下的邪知见,更不知道要等到何时才能值遇正法,接受善知识的开导而转邪归正。
台湾是个经济发达、信仰自由的国家,各种教法众说纷纭,因此欲得明师指引,也是不容易。虽然如此,能够在这里闻法修行,算是具足了正报与依报,既有如此殊胜的福德因缘,理应落实修行,为成道证果种下正因缘;否则徒拥胜报而坐失修行的良机,等到因缘过去了,再生追悔,已经来不及了。
第三十六章 展转获胜3 胜无能胜
于自由时报90.12.11(二)刊载
一般人对于有为善法功德较易接受,但是听闻到佛法中无为的至理,能够不生怖畏、怀疑,则非有宿世善根因缘不能信受,所以生信心难。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修行的初步在于信心,信有深有浅,要靠不断的培植、熏习与磨炼,方能将法深植于心地,扎稳生根。一般人初初开始修行对法的信心很浅薄,例如礼佛、拜佛最初可能只想祈求佛菩萨护佑,慢慢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的道理,善根增长,即由初信转为正信,了解礼佛除了祈求福报之外,还有理上的意义:第一是惭愧忏悔;第二是恭敬佛菩萨的愿行及修证;第三是向佛菩萨学习。更进一步在礼佛过程中,体悟能礼、所礼皆不离当下这念心,最后能礼、所礼皆不执着,一切归于这念清净不动的菩提心,由有修有证而达于无修无证。无修无证是不执着能修和所修、能证和所证;了达一切法皆是自己本具的心性所生,本来就不生不灭、不去不来、内外一如,就能达到究竟。这些都是心性的细微之处,非得累劫不断的努力精进,才超越凡夫众生的有为,入于圣者的究竟无为。
修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与困难,大致不离以上九种,第一是得人身不易,能得人身又要六根具足更为困难,想要发心修行必须要有值遇佛世的因缘及善知识的化导,有了善知识的引导,还必须要对法有信心,以信心为开导,法渐入心才能启开菩提自性,最后由有修有证归于无修无证。这就是由凡夫位一直到达圣位的过程,其中越细微处越困难,但是只要发长远心、精进心,依照佛法的道理,事上磨炼、理上契悟,就能突破种种的困难与障碍,在世、出世间的果报上逐渐增胜,直达胜无能胜的无为圣果。
第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
于自由时报90.12.13(四)刊载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佛子,就是指皈依佛法僧三宝的人。佛子虽离佛千万里之遥,但只要忆持佛所制定的戒法,则如同在佛身边受教化,必能成道证果。相反地,虽然经常在佛左右,若所言、所行、所思皆与佛戒相违,则无异离佛十万八千里。
忆念佛戒,即是以佛戒作为生活言行的准则,时时依戒而行。在家居士须持守五戒、八关斋戒,乃至在家菩萨戒;出家众持沙弥(尼)戒、比丘(尼)戒、菩萨戒。无论在家、出家,均应学习──身离欲寂静,修善断恶;口保持清净,不犯妄语;心戒贪瞋痴,不散乱颠倒。
《首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中,优波离尊者即是恪遵佛戒的最佳典范。尊者持戒修身,于事、于理皆能落实在日常生活中,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悉皆清净,甚至最微细的心念,也都能时时刻刻清明地觉照,故能漏尽烦恼,得证阿罗汉果;在佛的弟子中,更受大众尊推为「持戒第一」。
人人都想见佛成道,但因为不知道佛在何处而始终不见道。其实,佛就是这念不生不灭的心,也就是戒体。禅宗就是在这念心性上持戒,只要念头一动,立刻觉照,时时安住实相,这才是真正持戒的人。我们这念心无远弗届,法界亦然;若能严持净戒,整个法界就得以清净。所以持戒清净,也是对佛最大的供养。
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无论大、小乘佛法都是以戒为根本,行者每持一条戒,就断除一分烦恼,心便得层层解脱。因此,持戒不是约束,而是解脱生死、成道证果的津筏。
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灭
于自由时报90.12.15(六)刊载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 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 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
佛问:「人的寿命长短如何?」第一位沙门回答:「数日之间!」第二位沙门的领会胜过前者但还未真正悟道,回答:「一顿饭之间!」第三位沙门观照到人命在出入息的剎那,回答:「呼吸之间!」遂得到佛的肯定。
欲脱离生死,首先须明白无常的道理。今朝健在,明日大病忽至,一口气不来已成后世。世间人认为过生日是长了一岁,庆生时希望得到祝福,殊不知生命是过一秒就少一秒,不断地缩减,如渐渐缺水的鱼,有何可乐?仔细观察,世界有成、住、坏、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事、物是永远存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无数众生出生,也有许多众生死亡。无论贫富贵贱,皆不免一死。即使家财万贯,忽遇水、火、风灾,则财产尽失。明白无常之理,并非消极地及时行乐、纵情恣意,应当更珍惜寸阴,广修福慧。
所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一般人认为黑、白无常是两个鬼;其实,白天是白无常,晚上就是黑无常;众生的心从早到晚总是妄想不断,念起念灭,更是无常。如何脱离无常呢?小乘依风大修数息观,先对治散乱心,进一步掌握出入息,渐渐地性命就不在呼吸间了。大乘法门则一切不依,只是保持当前这一念觉性,动静闲忙都能作主,日久功深,则生灭心转为不生灭心、无常变成有常,就能脱离无常之苦。
《法句经》云:「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若能了达无常之理,便不会执着一切生灭的假相,更能积极修行,契悟不生灭的真理,则「生灭灭矣,寂灭为乐」,即得成就无量光、无量寿。
第三十九章 教诲无差
于自由时报90.12.18(二)刊载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佛告诉弟子,修行学道之人,对于佛所说的教诲,皆应信受奉行。有了信心,无论依大乘或小乘的法门而修,都能得到好处。好比吃蜜糖一样,选择中间或旁边来吃,它都是甜的。
修行学道,必须先了解:什么是佛道?受持五戒属于人道,修十善属天道,修四谛得声闻道,修六波罗蜜即是菩萨道,而「顿悟自心,直了成佛」则是直契法身的无上大道。法门虽多,终究不离菩提涅槃之道;依之修行,皆能成道证果。
《华严经》云:「信满成佛」,信心达到圆满的境界,即能成佛道。然而,信心不会凭空而来,仍然要靠平时的熏修,使信生根,根基稳固,就能产生实践的力量。反之,假使对于佛的教法心存的怀疑,非但始终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反而离道愈来愈远。《大智度论》譬喻没有信心,如同无手之人,虽入宝山而不能有所取;对佛法没有信心的人亦然,即使进入佛法的宝山,依旧是空无所得。佛陀时代,很多弟子在听佛开示的当下,即能开悟证果;然而现代的人,甚至有人怀疑:是否真的有罗汉、菩萨存在?假使连信心都没有,又怎能超凡入圣,得解脱呢?
佛陀应机施教,开示了种种的教门,目的是为了接引不同根机的众生,因病与药,给予众生最适合他自己的法门。小乘讲断烦恼,大乘是转烦恼,无上乘则是「烦恼即菩提」,都不离这一念心,最后都是要使令一切众生成就无上佛果。若能通达这些道理,就不会因为法门的差异而心生质疑。《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只要遵循佛的教示,随个人的根器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用功修学,使当下这念心清楚明白、如如不动、处处作主,即能契入佛智,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第四十章 行道在心
于自由时报90.12.20(四)刊载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这一章的主旨在说明:行道在心不在外形。心不入道,徒事外仪,与磨牛何异?
行道,必须以心行为本,譬如绕佛、经行、念佛,都是一种对佛的虔诚、恭敬,由事上的忆佛、念佛,以至于在理上,这念心与佛心相应,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即是绕佛、经行、念佛的目的。若是不懂得这个道理,身体虽然在绕佛、经行,口头也在念佛,可是心里却在打妄想,并没有真实的对佛陀发起虔诚的恭敬心,在法上没有契悟,这样的行动,与一头转磨车的牛有何不同。相反的,这念心始终保持对佛的恭敬,乃至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动,一念不生,这念心契入无为的心性,就是最高的道行。
非唯修行,读书、做事也是一样,要先把心摆正。好比读书,有的人是为父母而读,有的人是为了求得功名、为了拿文凭而读,都只是利益自己,这样求知,功德只限于一己。宋代大儒张载先生有句铭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知识份子读书、求知识,目的是为了利益他人,为了提升大众精神生活,为国家社会贡献所学而求正知正见,这个功德就能扩及天地、贯彻古今,一切生民皆能受益,就佛法而言,即是自利利他的菩萨道,功德不可思议。
由此可知,同样一件事,由于发心不同,果报也完全不一样。经云:「心不离道,道不离心。」修行应事事提起觉性,修了一切善法,不执着能修之人、所修之事,时时回归自性,才是依心起修,这就是行道的正因。行道之人,如果不懂得回归自性,无论行什么道,终究是一个心游道外的「外道」;相反的,若是懂得在心性上用功,事事销归自性,那么无论行道或不行道,道始终存乎一心,处处圆满无缺,自在无碍。
第四十一章 直心出欲
于自由时报90.12.22(六)刊载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行道之人,如同身负重担的牛行走在泥淖里一样,步步维艰,深怕一不小心,举身仆跌于淤泥中,不知要费多少功夫才能再爬起来。因此就算在最疲惫的时刻,仍然不敢左右顾视,一直到走出了泥沼,才敢放松喘口气。出家沙门应时时思惟累劫的业力缠身,犹如背负无形的重物;居处世间又如同身陷泥淖;而情欲的牵累缠缚更甚于淤泥,只有直心念道,才有可能出离轮回之苦!
直心,就是平直、不拐弯抹角的心,念念系心在道法上时时与道相应,就能了生死,成道证果。一般人心不平直,总是在世间的财富、情欲、饮食及名利上做活计,拐弯抹角,尔虞我诈;总是触境生心,一时喜、一时忧、一时爱、一时憎,时而想东、时而想西,心猿意马,不清不楚、不明不白,难以安住正念。因此,佛陀教示我们要系心念道。念就是想念,念佛、念法、念僧、只起善念、不起恶念,念念如在刀口,不可稍有纵意,最后连善念也不执着,安住正念,正念就是直心,直心能远离惑业的缠缚。
譬如一位死刑犯,让他捧一钵油走过市街,执刑的刽子手跟随其后,只要有一渧油自钵中落地,刽子手便会毫不留情地拔刀斩断其头。死刑犯为了要保全性命,即使街上挤满了围观的群众,以及种种歌舞伎乐,他却是一步一步如履薄冰,不敢环顾左右,直到安全地通过市街为止。
世间人如果真能体会世间的无常危脆,人生的生老病死乃至六道轮回之苦,自然会发心想要修行求解脱。然而,解脱何尝是一件轻举易得之事,凡夫俗子,有几个能逃过美色及五欲之乐的罗网呢?必须看清楚:五欲之乐稍纵即逝,随之而来的便是衰败、痛苦与凄凉,因而精勤努力地系心念道,时时刻刻提起正念,如同那位死刑犯一样,为求活命而不敢稍有失念,直到解除了情欲的缠缚,通过五欲的考验,卸下业力的重担,了生死、断烦恼了,才是究竟安乐的宝所。
第四十二章 达世知幻1-世事如幻
于自由时报90.12.25(二)刊载
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
一般世间人所向往、追求的高官爵禄、黄金白玉、锦衣华服,修行人当视之如雨过天晴,一道道清朗光线中晃动的灰尘,漂浮不定,亦如土石瓦砾、破敝衣物般一文不值,乃至整个山河大地,就如同一粒小小芥子、芝麻般的微不足道。如此,即能去除心中的贪爱。
《华严经》言:「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众生的心,由于贪爱世间的财色名利,所以将这些原本虚妄不存在的事物,强加赋予绚丽的外表与价值,而让自己迷失其中。就如善于彩绘的画师,沉浸在自己所描画的虚妄世界。然而,这些看似真实的世界,毕竟还是虚妄不实。所以古人言:「昔日座上客,今日阶下囚。」一语道尽仕途的虚幻无常。珍贵的钻石,亦不过是与煤炭、铅笔心相同的物质。庄严的华服,几经穿著、浣洗,终成敝帛。看来壮丽的山河大地,一经地震即成满目疮痍。《无常经》言:「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世间的一切皆是因缘和合的虚妄假相,一旦缘灭即归于无。
所以,修行要亲近大善知识,听经闻法,了达世事如幻,即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知世间实无一物是真实可得,就能破除对世间名利的贪爱与束缚,得大自在。
第四十二章 达世知幻2-以假修真
于自由时报90.12.27(四)刊载
《大智度论》记载:沙漠中有一旅人,在日出时见到一座庄严的城堡,于是急忙向着城堡前进。随着太阳愈升愈高,眼前的城堡却渐渐地消失不见。又饥又渴的旅人,走到山谷中,不禁大声啼哭,耳际突然传来一阵回声,他高兴地以为有人在此居住,于是到处寻找,却无所获。此时他突然大悟,原来这一切犹如海市蜃楼,全是自己心中妄想所生。心若不执取,就能明白原来世间的一切皆是虚妄的假相。
既然如此,当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时,就要马上觉察、觉照。如看到水,便思惟水的清澈相也是假的。因为在一般人眼中的水,天人看来却是琉璃,饿鬼见了则成脓血。所以水并无一定的相貌,随着众生不同的业力,所看到水的相貌也有所差异。由此可知,水的形相原是因缘和合所生的假相,是虚妄不实的。依此类推,则宇宙森罗万象,皆是如空中花、水中月、镜中像。如是不断思惟,重虑缘真,到真正深信此理时,就能到达竺迁和尚所说:「本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的自在境界。
社会上有些人观念偏差,以为佛法说「空」,所以修行人什么都不要。其实佛法阐明诸法缘起、性空之理,目的非教令众生无端舍离一切,而是令其了达世间一切有为法皆如镜中像、水中月,本不真实,而能放下对世间五欲的执着,得到真正的解脱。然而在假有中,亦不妨「宴坐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积极运用一切假有,例如:修建道场、启建消灾祈福法会、举办禅七……等,广行菩萨道,引领众生成就一切善法、功德。若能如是见解,如是行持,就能真正落实修行,这也就是真实的佛法。
第四十二章 达世知幻3-知幻离幻 契无上觉
于自由时报90.12.29(六)刊载
佛教敕弟子不仅世间名利财色虚妄、短暂如黄粱一梦,乃至从利他的菩萨行,到完成自利成就佛道的过程中,一切出世法亦是虚幻,不可执着。如六波罗蜜,乃至种种神通力,皆是度众的方便法门,犹如聚宝盆中暂现之宝,若心生执取则成法执,必障圣道。无上乘,就是清净的自心,这念心人人本具,不假外求。所以契悟了无上乘,要将它视如梦中之黄金白银,得而无得。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随佛灭度后,世人即不复见,如同眼前盛开的花朵,虽美好却不长存。四禅八定,虽如须弥柱般不可动摇,但是只有定而无慧,所以要舍离。小乘证得涅槃,虽能出三界、了生死,但却只是一处化城,只能得到如从白天到晚上般短暂的歇息。所以,从众生执着五欲之乐,乃至小乘所耽着之涅槃寂静,在佛的境界而言,皆是颠倒,有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玩把戏一样,唯有回归到这念人人本具的佛性,才是一真地,才是真实的「正」。证悟这念心性,继而要行菩萨道,弘扬佛法,广度有情。明了世间一切法都是有生有灭,佛法亦不例外。好比四时之木,逢春夏则茂密,遇秋冬即雕零。故能随着时节因缘、众生根机而随缘度化,并且度了一切众生,又不执着所度的众生。
修行要入佛智海,不外乎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最后证到实相般若。此章即是属于观照般若,目的在令众生观照世间、出世间诸法皆是不实,而能舍一切世间名利财富,广修功德,进一步了达功德、善法亦是虚妄而心不执取。使这念心时时安住在正念,如此就能达到实相般若,成就佛的无上智慧。
第四十二章 结语
于自由时报91/01/01(二)刊载
《四十二章经》乃是集辑佛陀教示弟子,从如何解脱世俗五欲束缚,至出家修行、证得究竟解脱的修行法要。内容言简意赅,含摄人天乘、声闻缘觉乘、菩萨乘,乃至无上乘之义理,从事至理,从体至用,次第分明。让修行学佛者,无论在家、出家,无论根机深浅,皆能有所依循;倘能如法修行,最后必得身心的解脱与自在。
经序中,佛陀开宗明义教敕弟子:离欲寂静,为最殊胜。为让弟子明了五欲危害之甚,所以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财色招苦,譬如刀刃有蜜。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说明五欲乃是众苦之本,所以亟当舍离。佛继而开示舍离之法,首先即是明因果,知因果如形影相随,终无漏失,故佛言:「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因此,如来慈悲再三叮嘱弟子,不可轻毁三宝及一切贤圣,以免自招恶报。进而能持五戒、修十善、布施等福事,乃至出家为沙门,修习无为法,渐次修行,渐获解脱。最后了达一切法皆是虚妄不实;人天福报乍现即灭,乃至小乘涅槃亦是此心所现之境,唯有佛菩提才是究竟真实。
欲成就菩提佛果,则须回小向大,转人天果报、小乘涅槃自利之心,行大乘菩萨利他之行,广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等事。自行善法之外,亦当劝发一切众生皆能行善、修福,故要「睹人施道,助之欢喜。」最后,行一切善,又能「行无行行,修无修修。」不执着一切善,就能回归到这念清净的自性,达到「一真地」,也就是究竟的无上乘──佛的境界。
《四十二章经》中,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细观水、陆、空行之畜生道众生,其数较之人类,犹如恒河沙之多,故知人身难得,实非虚诳。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今世得生为人,当善加珍惜,更要亲近道场,依止大善知识,远离五欲,修习五戒、十善、布施、忍辱、精进诸行,如此就能让有限的生命得以超越、延伸,获得大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