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大乘起信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二页,「辰二、辨本觉义」。大师在注解本论的时候,把本论的修学宗旨归纳成──要我们对大乘法生起信、解、行、证四种功德。什么是大乘法呢?简单的说就是我们众生的现前一念心性。因为广大的十法界因缘果报的缘起法,都是我们这一念心所变现,所以众生的心就是大乘法。大乘法应该如何建立信心呢?从本论的开导,就是我们在凡夫的时候,对我们这一念打妄想的心,只要你能够相信你这一念心具足体、相、用三大。我们平常这一念明了分别的心识,它本来是清净的,而且这个清净的本性,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而这样的功德一旦被启发出来,就能够生起种种自利、利他的妙用。所以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就应该相「信」我们这一念心具足了体大、相大、用大,这个是我们刚开始的大乘信心。在《教观纲宗》上说:什么叫大乘信心?简单的说就是「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广大的菩萨道,断恶、修善、度众生的整个功德,就是依止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信心开始发动出来。这就是我们在整个大乘修学当中,所要建立的第一个功德──建立大乘的真实信心。有了信心以后,我们进一步要对大乘生起「解」的功德。这个「解」就是能够对生命生起正确的观照。应该怎么样观照我们生命的现象呢?本论讲到一心有二门。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可以从假入空,观察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性,有时候起善念、有时候起恶念,但是善恶的念头都是因缘所生法,从本性观察它的体性是毕竟空寂的。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就能够安住在清净平等的法界,所谓的一真法界。在这个法界当中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离开种种的对待,它是一种整体的生命。当我们从一个清净平等的法界再从空出假,这个时候我们观察这个清净的心性,它会受种种业力的熏习,就出现了所谓的生灭门。由于我们内心当中有觉跟不觉二种差别,当我们随顺于觉悟的功能,就起动了四圣法界的安乐果报;当我们内心当中随顺于不觉,这个时候就起动六凡的痛苦果报。这个生灭门就是一种染净、苦乐,一种对待性的个体生命,这种生命现象都是生灭门所收摄。当我们能够同时看到生命绝待圆融的本性,也能够看到生命的个体相貌,透过一心二门的观察,你就能够正确而不颠倒的了解生命的全体相貌,这就是成就大乘「解」的功德。
我们这一科是讲到生灭门,生灭门在本论当中主要是依止阿赖耶为整个生命的根源。阿赖耶识当中有觉跟不觉,在觉当中有始觉跟本觉。前面我们已经把始觉有四种的相貌都说过了,接下来我们讲「本觉」的相貌:
辰二、辨本觉义巳一、标二相
这当中分二科,「巳一」先「标」出「二」种本觉的「相」貌,我们看论文: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
舍离。云何为二?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
「本觉」的相貌在法藏大师的注解当中,把它分成二种相貌:第一个叫做随染本觉,就是随顺染污以后产生对治,而恢复清净的本觉,叫随染本觉;第二个叫做性净本觉,这个性净就是它本性具足清净的本觉。有随染本觉跟性净本觉这二种。在第一科里面,它是先讲到随染本觉。「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这个「本觉」它「随」顺「染」污的因缘,产生一种对治的功能以后,它会「生」起「二种」的功德「相」,这二种功德相跟「本觉」的体性是「不相舍离」的。这一段我们说明一下。天台宗讲到「觉」它是分成三种:就是始觉、本觉跟究竟觉。当始觉跟本觉和合以后,天台宗是安立做究竟觉。本论是比较原始的论典,它名相安立比较简要,所以本论只安立始觉跟本觉。这个地方的随染本觉,事实上就是本觉经过始觉的熏习以后所产生的究竟觉。这个地方的意义跟天台宗的究竟觉是相同的。这个「本觉」经过环境以后,它会产「生二种」相貌:「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这个「智净相」是一种自受用的功德,就是根据根本无分别智我空、法空的智慧,所成就的一种自受用的功德,叫智淳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这个「不思议业相」是成就他受用的功德,是这个后得有分别智。就是菩萨从空出假以后,依止他的善巧方便,广泛的使令众生生起种种的善根,成就一种他受用的功德,这个叫「不思议业相」。所以当本觉被启动以后,就产生自受用跟他受用二种功德相貌。这一段是先标出随染本觉二种清净的功德相,以下「巳二」再详细的解释它的内涵。
巳二、释二相午一、智净相未一、示相
「释二相」当中分二科:先看第一科「智净相」,再看第二科「不思议业相」。「智净相」当中又分二科,「未一、示相」,先指出智净相的一个相貌,我们看论文:
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
这个「智净相」是一种自受用的功德,它是怎么成就的呢?刚开始是「依法力」的「熏习」,这个「法力熏习」就是一种始觉智慧的观照力,具足来说是依止三宝力的熏习,三宝当中主要「依」止「法」,就是诸佛菩萨所开导的这些教法。我们依止教法而生起观照,依教起观「如实」的在心中一次一次的去「修行」这个观照力。「满足方便」,就是成就一种对治妄想的方便力。成就对治妄想的方便,以下讲出二个内涵:第一个是「破和合识」,第二个是「灭相续心」。这一段的开示,是整个《大乘起信论》下手的一个主要修行内涵。我们作一个简单的解释。在蕅益大师注解当中,「破和合识」就是破阿赖耶识,破除阿赖耶识生灭的颠倒相,这个是比较微细的;「灭相续心」是破除前七转识染污的现行:一个是破阿赖耶识,一个是破前七转识。从修学的次第上来说,我们刚开始是要「灭相续心」,主要的是持戒跟修定。就是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你要能够持戒清净,因为这个罪业它的体性是躁动的:你要是造了杀盗YIN妄的罪业,你的心就会不安稳;不安稳的时候,你要修禅定、修智慧就会构成一种障碍。反过来说,当我们修学善业的时候,这个善业的体性是寂静的,你一个善业心强的人,他的身心世界特别的寂静安乐,能够对你未来的止观打下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所以我们在「灭相续心」的时候,刚开始是要以持戒作基础;在持戒的基础之下,修习这个止来止住我们的妄想。修止你应该先有一个所缘境,就是你心中要安立一个法宝来安住你的内心。
站在净土宗的角度,主要是以佛号为所缘境,所以你刚开始要对佛号修归依,你应该要对你心中的法宝──「万德洪名」的佛号,你要观想:你相信你是业力凡夫,你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你自己没有力量出离三界;第二个你相信阿弥陀佛有大悲愿力,他决定有能力救拔你。这个时候,你对心中的佛号生起「一心归命,通身靠倒」的一种不共归依;有这样的一个信心以后,你就可以正式修止了。你强迫自己的心──「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当然刚开始是要勉强,「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妄想不能断要他断。」你的佛号在你一次一次专注的训练之下,你的力量就慢慢的增长广大。平常在寂静处的时候先建立佛号的力量,等到烦恼活动的时候──「若妄念一起,当下就要叫它消灭」,这个时候你用佛号的力量来调伏你的妄想,或者说用佛号来取代你的妄想,转念念佛。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灭相续心」,刚开始是灭恶念的相续,就是我们刚开始的修学,透过持戒、修定来调伏我们现行的烦恼,进一步我们就可以「破和合识」。「破和合识」就是说,在持戒、修定的基础的心中,你的心从前面粗糙的相貌,达到了一种明了寂静的状态,这个时候你的观照力现前。观照你这一念明了的心性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觅心了不可得」,这个时候我们就用一种有所得的生灭心,达到一种「不生不灭」的心性的意境里面去了,这个时候心中就没有所谓能所的分别──「能所双亡,诸相叵得」。我们这样子修的时候,我们阿赖耶识的生灭相就一次一次的被我们对治,我们的心就从生灭相,慢慢的慢慢的趋向于真如门。这就是刚开始是「灭相续心」,进一步「破和合识」,这个就是所谓的「满足方便」。这个「满足」就是成就一种对治无明的方便,经过我们的破和合识跟灭相续心以后,有什么样的功德出现呢?「显现法身」。这是大乘法不共小乘的地方。小乘法修习空观以后,他的功德相是一种灰身泯智;大乘法在对治妄想以后是转识成智,他这个时候有一种凊净明了的法身现前,这样的一个清净法身我们安立做「智淳净」,这叫做「智净相」。因为他的智慧是离开了杂染,特别的清净,叫智淳净相或者叫智净相。智净相是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所要用功的一个自受用功德。
我们讲到生灭门,生灭门就有所谓的因缘果报,在因缘果报当中,我们就不能够忽略业力的因缘。我们内心当中有善业、也有罪业,所以我们刚开始先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这个忏悔业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什么叫忏悔业障?很多人一直不明白。从大乘的角度来说,这个罪业是由心所生,所以也是由心来改造这个罪业,说是「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我们想要消灭我们的罪障,你刚开始要知道「这个罪障是怎么生起的」?就是为什么会有罪障呢?把这个罪障的源头抓出来,说是「罪从心起将心忏」,也就是说我们的身口二业是个工具,它是不能造业的,主要的根源是心中的颠倒、烦恼,才驱动身口去造业,所以「心」是罪业的一个主导者。所以你在忏悔的时候,要注意你要灭的是你这个心念的相续、恶念的相续。当你透过「破和合识,灭相续心」,「心若灭时罪亦亡」,当你的恶念消灭的时候,你的罪障才正式的消灭。就是你的心跟染污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你内心当中已经产生一种对治力,你以前有一种随顺颠倒的心念被你消灭了,这个时候你的罪障才正式消灭。
《龙舒净土文》讲到一个公案:在宋朝有一个居士叫吴琼居士(口天吴,这个琼是左边一个王字旁,右边一个北京的京),这个居士从小生长在一个很贫穷的家庭,在贫穷的因缘当中,只好出家修行去了。在丛林当中,他是负责典座,在厨房里面工作。丛林有很多人住,所以典座的工作也非常辛苦,后来他实在是忍受不了辛苦就还俗去了。还俗以后就到菜市场去卖鸡卖鸭,自然就会杀生,把这个鸡买过来,杀死以后切成小块再卖出去。因为造杀业的关系,没多久他的眼睛就长一个肿瘤,像一个鸡蛋这么大的肿瘤。当然有善根的人跟没有善根的人是有差别的,有善根的人他遇到恶因缘的刺激,他善根的观照就现前,他知道这件事情是罪业的一个花报,他果报在三恶道,果报要出现之前先开花。这个时候他起大恐怖,生起了惭愧心,就赶快把这个工作停掉,在家里面忏悔念佛。他一方面修忏,一方面念佛,在文中来看,大概是念了一年还是念了三年,这个时间不是念很长。念了一段时间以后,有一天他就跟隔壁的邻居说:我要往生极乐世界了,希望你们来帮我助念一段时间。邻居就为他助念。念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就说「佛来也」,他看到阿弥陀佛现前,清净光明的佛陀现前,就在大众的念佛声中安然的坐化。我们可以从这个公案理解罪业的生起,跟罪业改变的相貌。刚开始他一念的不觉,启动一念的不觉,「罪从心起」造了杀业,他心中若不是起颠倒,他不可能去做这种事情,没有人强迫他,是他自己要做的,以不觉的因缘起动了罪业。后来这个罪业要起现行之前,他马上生起观照,观照力现前至诚的忏悔,这个时候一方面忏悔、一方面培养他心中觉悟的观照。当然觉悟是一种真实功德,不觉是虚妄的相貌,所以他能够以光明来破除黑暗。他从前面颠倒的心识,经过他的忏悔、修福、念佛以后,已经变成一种觉照的功能而跟弥陀感应道交。所以与其说改造业力,倒不如说是改造我们的心念。因为你要是不从心念改造,心外求法,无量无边的业力你怎么改造呢?
像基督教,基督教有它的殊胜处,但是它对业力的改造这个观念不正确。譬如说你造了罪业,你只要把这个罪业向上帝发露,上帝就能够代你受罪,你的罪业就得到救赎。大乘佛法不同意这个观念。你只是把罪业发露,你这个罪业没有产生一种对治力,你的罪业是没有消灭的,你还是会继续造罪业。所以我们在研究本论的时候要注意,「破和合识、灭相续心」,特别是刚开始先修这个灭相续心──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就是你心中的这个法宝,最基本要能够调伏你烦恼的现行,进一步再去对治你内心深处微细的无明颠倒,就是破和合识。这个就是我们在佛堂当中一个自受用的自利功德。
未二、释成
前面是说出它的一个相貌;这以下说明这个因缘是怎么成就的,解「释」这个「成」就的因缘。看论文:
此义云何?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
先作一个简单的略说。为什么我们破和合识、灭相续心以后,就能够显现法身?以下就解释这个道理。「一切」凡夫的生灭「心」,这种杂染的生灭心,都「是」由「无明」而引生的。「无明」的「相」状,它虽然是颠倒相,但是它的本性「不离觉性」,它的体性没有离开我们清净的觉性;所以我们面对无明的态度,是「非可坏、非不可坏」。也就是说它的体性是觉性,所以你不能完全的断灭;但是它的作用是颠倒的,所以「非不可坏」,就是你应该加以破坏。我们破坏的,或者说我们所转变的,是无明的一个作用;但是我们保存了无明的体性。这个观念是大乘的不二法门,断灭不得,但是也随顺不得,这个观念甚深甚深。以下讲出一个譬喻:
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
用我们用日常生活容易理解的情况,来比况这种深奥的道理。这个「大海水」就譬喻我们的一心真如,这个寂静的一心真如,「因」为有这个「风」,由这个风的因缘就产生了「波」浪,一念的无明风的妄动,就产生波浪的一个个体生命。这个时候「水相、风相,不相舍离」,「水」的湿性跟「风」所引生的波浪,它体性是「不相舍离」的。「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这个「水」指的就是湿性,湿性本身「非动」,是寂静的;只要这种扰动的「风」停下来,这个波浪就消「灭」;波浪消灭的时候,这个湿性就现前,这个法身就现前。这个意思就是说,清净的法身在无量劫的流转过程当中,我们一直被无明牵着走,就是在十二因缘当中不断的流转,由一念颠倒的心,无明缘行就造业;造业以后就创造一个阿赖耶识,这阿赖耶识就得果报。这个十二因缘虽然一次一次的起动,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湿性不坏故」,就是我们的清净本性决定没有消失。在大乘佛法当中,你一定要生起一个坚定的信心,就是你有恢复本性的可能性,就是本性没有消失,本性从来没有被污染过。就是说虽然波浪已经扰动很久,但是湿性不坏。这是一个譬喻,这以下合法:
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我们一念的「清净心」,「因」为这个「无明」(就是愚痴),不知道老老实实的安住在清净的本体,向外攀缘就产生一个「动」相,这个动相使令我们清净「心」跟「无明」和合在一起;但是这二个都没有「形相」,所以「不相舍离」,无明跟真如的本性是不相舍离。这个「不相舍离」蕅益大师注解得好,他说:离开了清净心就没有无明,离开了无明也没有清净心。就是离开了水你就没有所谓的波浪,离开了波浪你也找不到水。「而心非动性」,在体性上来说,我们的心本身是寂静的,它不是扰动的,所以只要这个扰动的「无明」,它相续的功能被破坏以后,这个清净的智慧(所谓的法身)就显现出来。
这个智净相,前面一段偏重在否定门,破和合识、灭相续心,刚开始是一种调伏,或着说是一种破坏的法来加以对治;在第二段释成,又加以肯定:就是作用是可以破坏,但体性不能断灭。也就是说我们在修学大乘佛法的时候要注意,要经常以中道的思想来检讨自己。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出家烦恼比较粗重,可能会用比较极端的方式来面对我们的心性,你打那么多妄想,我就让你不动,用佛号、或者持咒,你烦恼一起动,我佛号也起动,就把你给调伏住了。就是说刚开始我们是用比较粗猛的药,来对治这个粗重烦恼,这个是可以理解,所以刚开始是破和合识、灭相续心。但是你的烦恼慢慢淡薄以后,你应该用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你的心──其实我们的心性不是一文不值,就是你要想一想「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所以我们刚开始是用否定的法来调伏自己,后来用肯定,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跟诸佛的心性是没有差别的,我们这一念心具足体相用三大,「如来藏具足无漏性功德故,能生一切世出世间,善因果故」。刚开始我们用调伏,然后重新的肯定,先大死一番,然后再大活。所以马鸣菩萨的智慧,你看他老人家,一开始先告诉你否定的法,在「释成」的时候再重新的肯定。
这个地方就是在呵斥外道的无想定。外道的行者在禅定当中,他也能够知道我们这一念心有很多很多的烦恼,而这些烦恼都是痛苦的根本。为了要调伏烦恼,就使令自己无想,无想的结果,的确是让烦恼停止下来,但是也深深的伤害到我们的菩提本性,错损菩提。我们在修智净相的时候,这个地方马鸣菩萨有二段开示:第一个是否定法,破和合识、灭相续心;第二个是告诉我们无明的本性就是自性清净心,因为自性清净心并没有破坏。这就是我们从论文当中了知如何修行的一个消息。
午二、不思议业相
前面的智净相是讲到自受用的功德,这以下讲到他受用:
不思议业相者,以依智净相,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不思议业相」是怎么产生呢?「以依智净相」故。就是说你要修「不思议业相」,你要以成就「智净相」作基础,这个地方很重要。你要修大悲,你一定是先修清净心,依止这个清净心修大悲心,从空出假,广摄方便,变现种种的「胜妙境界」。这个「胜妙境界」包括色法──种种美妙的颜色、音声,乃至种种的香、味、触五尘的胜妙境界。什么叫「胜妙境界」呢?简单的说「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就是显现种种依报、正报的「功德」庄严,这种功德庄严在时间上、在空间上是没有「断绝」的──在时间上是尽未来际,在空间上是在整个无量的世界显现种种的依正庄严。这个依正庄严当然不是自受用,是他受用。干什么用呢?「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这种依正庄严,会「随」顺「众生」差别的善「根」,你会知道众生心中的希望、烦恼的厚薄是怎么回事。他过去所栽培的善根,他是持戒的善根强、或者禅定的善根强、或者智慧的善根强,应该如何的来启动他的善根,你就很「自然」能够「相应」,显「现」他欢喜的相状,使令众生成就欢喜、生善、破恶、入理四种悉坛的「利益」,这个就是所谓的「不思议业相」。这个不思议业相,简单的说就是恒顺众生,广设方便。就是说我们在成就这个随染本觉,有二个次第:第一个次第是一种内观,就是你的心刚开始是「善知识莫向外求」,你观照你这一念心来破和合识、灭相续心,一种自我的调伏。刚开始你的心是完全向内观照,别人是怎么样子跟你是完全没有关系的。慢慢的你的心清净调伏以后,你的心就是从内观开始外观,观察众生差别的因缘,这个时候可以广设方便来度化众生,所以他的心是先内观再外观。你外观以后,你有自在力,就变现五尘的境界来摄受众生。比如说我们娑婆世界主要的是音声,在五尘当中是音声最能够感动我们的心。就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一开始他烦恼粗重,你要他受戒、听经他有困难;你要他唱唱炉香赞,他炉香赞一唱下去,他内心起欢喜心,由欢喜心生恭敬心,由恭敬心生起信心,就触动他过去的善根,然后开始受五戒、听闻佛法。说是很多人都是唱炉香赞以后才相信佛法。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楞严经》说有六根门头,有六个门,六个门都能够进入到我们的一念心性;但是这六个门,耳根这个门特别重要,就是我们对于音声的感觉特别强烈,在五尘当中耳根这个门特别厉害,所以佛陀就恒顺众生。比如说香积佛国,香积佛国的众生这个舌根特别厉害,在六根里面舌根特别厉害。他修行有障碍,向佛陀请求开示,佛陀二话不说给他一碗饭,这一碗饭他吃下去,灭恶生善。你像天衣佛国,天衣佛国他修行有困难,佛陀给他一件衣服穿,他的皮肤跟衣服接触的时候,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所以说度化众生,你就应该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你在自利的时候,你可以完全观照自己的相貌;但是你度化众生这个法是别人需要的,你就应该恒顺众生,就是应以何身得度,你就施设什么样的方便,这个地方这样的一个相貌叫「不思议业相」。就是从前面一个清净的自受用,依止大悲心变现出种种的方便力,成就一种他受用的功德,这个叫做「不思议业相」,这二个都是本觉的作用,本觉的作用就叫随染本觉。
卯三、总显四种大义
前面的本觉是一种作用,这个地方是讲到本觉内在的体性。本觉内在体性叫做性净本觉,性净本觉有「四种大义」,这个「大」不是大小的大,是当殊胜讲,就是说这个性净本觉有四种殊胜的功能,叫做「四种大义」。我们看论文:
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
这个地方是先总标。前面讲到随染本觉,是本觉跟始觉智慧和合以后,产生一种自利、利他的功德;这个地方讲到我们本性具足的性净本觉,它有「四种」殊胜的功能,我们简单的以二种譬喻说明:第一个是「虚空」,第二个是「净镜」。我们下一堂课再说明,先休息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