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法师开示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超然法师:趣品《圆觉经》之二十二  

趣品《圆觉经》之二十二 

(第十一章  圆觉菩萨所问章) 

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在普觉菩萨,替咱向佛请问了,有关于善知识和禅病的问题以后,十二圆觉菩萨当中的第十一位,圆觉菩萨出场了,哎,要替咱大家,向佛请问关于如何依止于《圆觉经》,安居实修的法门。

 

于是啊,圆觉菩萨,在大众当中,从座位上站起来,五体投地,顶礼佛陀的双足;起身之后,围绕着佛陀,顺时针绕佛三圈,又回到了刚才拜佛的地方,双膝跪地,双手交叉合掌,恭敬地向佛说道: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

 

“大慈大悲的世尊啊!您为我们大家,全面地讲说了,悟入清净觉性的种种修行方法;您的开示,对于末法时代的众生们,有着极大的利益。”

 

哎,咱这部《圆觉经》啊,世尊和十二位菩萨们,处处为咱末法时代的众生着想,深入浅出,从多个角度,反复宣说悟入清净觉性的各种修行方法。咱呢,一经闻法,就已经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利益,哎,“不因修习,而得善利”嘛。长远说来呢,那好处就更大啦,可谓是“一历耳根,永为道种”啊。

 

在赞叹世尊说法的利益之后,圆觉菩萨呢,正式替咱向佛请法: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惟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

 

“世尊啊!我和诸位菩萨们,如今已经开悟了圆满觉性。但是,对于那些佛陀灭度以后,还没有开悟的末法时代众生们来说,应当怎样进行安居,来实修这个圆觉妙法的清净境界呢?”

“在圆觉大总持法门当中,这三种清净观法里面,每种观法,最初的修行方法和境界是什么呢?”

“但愿您哪,以大慈悲心,为与会的诸位菩萨,以及末法时代的众生们,给予广大利益的法布施。”

 

哎,包括圆觉菩萨在内的十二位大菩萨,以及圆觉法会当中的许多菩萨们,都早已开悟了圆满觉性。何止是开悟呢?十二圆觉菩萨,几乎都是等觉位的大菩萨,所证境界呢,平等于佛陀,只是,尚未示现成佛做教主而已呀。

可是,咱大家还没有开悟净圆觉心,或者说圆满觉性,那该咋办呢?咱到底该咋修行呢?

——嘿嘿,有两条路:其一,依止于善知识,就如同前一章所说:“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十方刹”。哎,只要咱毫不怀疑地依止于善知识,如实地依教奉行,如佛所说,咱哪,必定会成就的。

可是,万一咱遇不到有缘的善知识,这该咋办呢?嘿嘿,那就要走第二条路了,哎,咱也可以依止于大乘经典,比如,咱这部《圆觉经》,进行实修,咱哪,同样可以开悟净圆觉心,乃至于获得相应的成就。

哎,这就是圆觉菩萨,替咱所问的实修法门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进行安居,来实修此圆觉妙法?二是在圆觉妙法的三种观法当中,每种观法,最初的修行方法和境界是什么?

——所谓的“三种净观,以何为首”,并不是指在这三个法门当中,来选择一个优先的修法;而是指后文的“是名三观初首方便”,显然,就是指三种观法最初的修行方法和境界呀。

关于世尊的解答呢?一会儿,咱仔细看后文。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在这样问法之后,圆觉菩萨再次五体投地,礼拜佛陀,表示谢法。而且呀,像这样的请法仪轨,竟然重复了三次,从始至终,有条不紊。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这时呢,在普觉菩萨虔诚地请法之后,法缘已经具备,世尊准备说法。因此呀,世尊告诉圆觉菩萨说:

“太好了,太好了!善男子!你们能够向如来请问,如此殊胜的方便法门,以便把广大法益,布施给一切众生。”

“现在,请你们仔细聆听,如来将要为大家解说。”

 

哎,所谓的“大饶益”,也就是广大而丰富的利益,诸佛菩萨们“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嘿嘿,这可不是喊口号哇!为啥呢?因为呀,通达“无我相”才是真菩萨呀!既然已经“无我相”,咋会为自己求安乐呢?所谓的“自己”又在哪里呢!

“无我相”的同时,也就会“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命相”,哎,四相都如同幻化,所以,其实,本无众生可度。不过呢?菩萨以大智慧神通,如实观察一切众生的心理状况,却发现,芸芸众生啊,因为无明错认的缘故,以为有我,以为有四相,以为有财色名利,以为有爱恨情仇,等等,以为这些都是真实的存在。

于是,分别心纷纭而起,执着念随想而生,无中生有,有里执实,贪嗔痴慢,弥满大千,一切都变得混杂纠缠而不通了,哎,到处都是郁闷、烦恼之苦啊!

所以,才有了如来的慈悲出世,才有了诸大菩萨的倾心护持,才有了这一场问答不绝的法会,哎,十二圆觉菩萨,知而故问;世尊呢,随缘解答。这一切,无非都是为了,把“大饶益”布施给咱们这些末法时代的众生啊。

 

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这时啊,在得到了世尊的赞叹,以及即将说法的允诺之后,圆觉菩萨,心生欢喜。和在座的大众们一起,默然无声,静静地聆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若法末时,有诸众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圆觉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蓝,安处徒众,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

 

于是,世尊轻舒圆音,解答普觉菩萨的提问:

“各位善男子!一切尚未开悟净圆觉心的众生,无论佛陀在世的时候,还是佛陀灭度以后,或者是到了末法时代。”

“其中,如果有具备大乘根性的众生们,能够相信佛陀秘密不可思议的广大圆满觉悟之心,相信自己本来就具有,而想要修行成就此圆觉妙心的话;如果是在伽蓝道场当中,率领着弟子和大众们修行,有种种事务需要安排和料理的话,那么,就随着自己的能力,对于如来前面所讲说的《圆觉经》的内容,进行思维观察。”

 

哎,从这里开始,世尊开门见山地,解答圆觉菩萨的第一个问题:“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

不过呢,世尊说得很清楚,安居修行圆觉法门是需要条件的,啥条件呢?

——嘿嘿,有三个条件:首先,要具备大乘根性。那就是说呀,宿世当中,曾经和大乘佛法结下过很深的因缘,哎,要么,曾经供养过大乘菩萨;要么,曾经修学过大乘了义教法;要么,曾经赞叹护持过大乘僧团,等等。

那么,如何知道,咱自己有没有大乘根性呢?嘿嘿,很简单,在您学习了《圆觉经》之后,您是否相信如来的“秘密大圆觉心”呢?您是否相信自己,乃至于一切众生,都完全具备如来的“秘密大圆觉心”呢?如果真地相信,就说明您确实有大乘根性呀!反之呢?只要还有一点儿怀疑,就说明还不具备。

其次呀,必须是大乘根性众生当中的“欲修行者”。啥意思呢?嘿嘿,就是说,光有大乘根性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修行的坚定愿望才行。这呀,是咱末法时代最缺乏的。很多人都会说,哎呀!法师,谁不想修行呀?可是,我没有条件呀!哪像你们出家人,可以专门修行,羡慕啊!

——像这样的人,真要是有一天出家了,一百个里面,有九十九个是懒汉,基本都是混日子的。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哎,如今,不算那些假和尚,就在真的僧人当中,“欲修行者”也非常少。我自己观察自己,在这方面,也还做得远远不够。虽然,相比较我教的学僧们来说,我要精进许多,但是,这只是相对而言,距离世尊的要求,还远着呢。

最后呢,是的,还需要有时间,有大量的闲下来的修行时间,这,也是不容易具备的。而且,光有时间还不行呀,你还得有基本的生活保证啊!哎,太忙了不行,没空修行;太穷了也不行,填不饱肚子,没地方呆,也实修不了呀。

所以呀,如今这时代,修行确实不容易。哎,您看,有钱的,条件好的,甭管是居士,还是僧人,嘿嘿,他还想享受一下生活呢!就算具有大乘根性,可是,这现成的幸福日子不过,跑去安居修行,有点儿太可惜了吧!也不符合时代潮流呀!

没钱的,条件差的呢?他们充分体会到了人生之苦,生存之艰辛,可是,他们还是不肯出离,他们说,法师啊,有没有啥发财的好办法呀?哎,等我发财了以后,我供养三宝,我好好修行,我大行菩萨道......其实呢?嘿嘿,他们呀,不发财还好,还有点儿清净心;等他们发财了以后呀,就忙着享受生活去了,压根儿就顾不上什么修行啦。

 

对于具备了前两个条件的人,哎,既有大乘根性,也真地愿意修行的话,在生活当中,修行,就可以开始了。咋修呢?世尊说得很清楚:“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就是说呀,在事务的闲暇,对于世尊前面所讲说的《圆觉经》经文,随着自己的理解能力,进行闻、思、修。

——学佛十七年以来,无论是在家做居士的时候,还是出家以后,我自己都是在做事之余,闻、思、修大乘经典,哎,就是“随分思察”。其中,就包括《圆觉经》。

——谁教我这样做的呢?嘿嘿,活人没教过我,是经典教我的。哎,这段经文,我在最初学佛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不仅如此,我还注意到了,《金刚经》上面,世尊反复教咱们“受持读诵,为人解说”的学佛方法。

在善知识难得值遇的时代,其实,世尊早就给咱大家,提供了学佛修行的好方法,哎,就是依据大乘经典,进行闻、思、修,也就是受持读诵,乃至于随着自己的体会,方便地为别人讲解呀!

这样的人,能有成就吗?哎,《金刚经》上面说得很清楚:“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毫无疑问,必有成就啊!不过,那得是老实人,踏踏实实,持之以恒的人,才会有相应的收获。

直到如今,我自己也还不具备安居修行的条件,主要,还是自己的修行之心,不够坚固的缘故吧;其次呢,事缘也的确还没有能够放下,所以呀,还是在闻思修。包括写作本文在内,都属于“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即便如此,每学习一遍经文,尤其是像《圆觉经》这样的大乘了义经典,其收益,都是不可思议的。哎,在佛法阳光的照耀下,烦恼日渐微薄,身心自然安乐呀。

 

下面,对于那些具备了上述三个修行条件的人,该如何安居修行此圆觉法门呢?咱仔细聆听世尊的讲解:

 

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净居。

 

“像这样的,想要修行的大乘根性众生,如果没有了其它事务因缘的话,就应当建立专修道场,按照如下三种期限,来结期实修:如果是长期,就定在一百二十天;如果是中期,就定在一百天;如果是下期,就定在八十天。”

“在此期间内,专心安住道场,清净修行。”

 

哎,这是世尊哪,给咱大家制定的安居期限,分别是一百二十天、一百天和八十天。

——为啥要安居专修呢?

嘿嘿,因为呀,咱大家,乃至于一切众生的心,都非常散乱而浑浊,妄念纷飞。就好比一桶黄河水似地,哎,打上来以后,太浑浊,没法喝,需要静静地沉淀,加上点儿明矾之类的东西,几天以后,泥土几乎都沉到了最下层,上面就是清水,可以轻轻地舀出来,烧开饮用了。

咱的散乱心呢,也是同样的道理。哎,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妄想才会逐渐平息。妄想平息之后,清净心就显现了,哎,咱就发现,它呀,本来就具有种种智慧和功德,于是,咱就可以妙用它了。哎,用它来开悟净圆觉心,用它来成就圆满觉性,乃至于用它来利益众生,同证菩提道,等等。

——哎,一切修行的基础,就是平息妄想,而这,是需要长时间的,专门修行才能够做到的。

那么,戒律呢?难道,戒律不是更为基础吗?嘿嘿,所谓的戒律,就在于止恶行善,减少咱大家的攀缘心,放下虚妄追求,等等。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平息妄想,所以呀,戒律,是基础的基础。

 

那么,在这三期的修行当中,咱该做些啥呢?世尊开示到:

 

若佛现在,当正思惟。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悬诸幡花,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轻安。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如果佛陀还在人世的时候,安居的人,就应当以端正的心,来思维佛陀的教诲和恩德,以便得到佛陀的加持。”

“如果是佛陀灭度以后,安居的人,应当布置安放佛像,面对着佛像进行观想,让自己的心,生起端正的念头,就如同佛陀还常住在人间一样,思维佛陀的教诲和恩德。”

“同时,在佛像周围,应当布置悬挂彩幡、鲜花等等,进行供养;并在三七二十一天当中,一边称念十方世界诸佛的名号,一边进行礼拜,忏悔自己的习气和罪业,祈求诸佛慈悲加持。”

“在这个忏悔的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了种种祥瑞境界的话,安居的人,就会感到身心轻松安乐。”

“二十一天之后,应当收摄心念,专注地进行禅修。”

 

哎,在所有的实修之前,通常啊,世尊都要求弟子们,先进行二十一天的礼佛忏悔,在“遇善境界”之后,就说明,心比较清净了,再来禅修,效果比较好。

所谓的“遇善境界”,就是指在睡梦当中,或者是禅坐当中,见到了佛菩萨为自己摸顶、赞叹、放光、授记,或者是见到了净土、莲花、法器,等等吉祥之物。

不过,这个事儿啊,只能是无意当中“遇”到的才可以,不可以是求来的。因为呀,凡是求来的,几乎都是鬼神魔怪的变现,哎,您有所求,鬼怪就会有所回应,嘿嘿,正好啊,把您收入门下,培养成为一个着相的小鬼怪。

 

关于安居的方式和发心,世尊继续给咱开示: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不假徒众。

 

“如果时间凑巧,正好赶上了农历四月十五开始的,为期三个月的,比丘或者比丘尼的结夏安居,那么,就应当结中期或者长期,把夏三月包含在内。同时呢,不必拘泥于声闻律法,而应当进行大乘菩萨的清净安居;心中远离声闻人的自度境界,也不必像比丘安居一样集众共修,而是要不牵挂弟子们才对。”

 

哎,所谓的“三月安居”,也叫做“夏三月安居”,简称“结夏”,是佛陀在声闻戒律当中,为出家僧团制定的集众、结界、共修之法,是有所“系属”的,就是说要系属于清净的结界范围,不能随意离开;系属于比丘或者比丘尼戒律,如法竭磨;系属于僧团,随众共修,等等。

而《圆觉经》当中的安居则不必如此拘泥,只要是发了菩萨心的人,都可以安居实修,不论僧俗。其关键呢,在于“当为清净菩萨止住”,也就是依止于清净的菩萨大愿,依止于菩提心,乃至于,如下文所说,依止于清净实相和平等性智。

所谓的“心离声闻,不假徒众”,就是说呀,依据《圆觉经》而安居实修的菩萨们,既不要像声闻人那样贪住清净境界,也不应当牵挂弟子们,而应当以自修为主。实际上,一旦到了禅修的阶段,独自修行是最常见的方式,也是最恰当的方式。为啥呢?

——嘿嘿,免得互相干扰啊!哎,三世诸佛,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都是独自禅修的。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够有老师指导,固然是最好了,不过,真正合格的老师,可遇而不可求呀。

那咋办呢?咱该咋修行呢?哎,就按照世尊的讲解,咱哪,完全可以依止于《圆觉经》而独自进行安居实修。这时,佛陀就是咱的老师,经文,就是咱的老师呀。

 

在这样的安居开始的时候,咱哪,首先应当发愿,所以,世尊告诉咱:

 

    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某甲,踞菩萨乘,修寂灭行,同入清净实相住持,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无系属故。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

 

“到了安居开始的那一天,就要在佛像面前,这样发愿说:”

“世尊啊!我比丘某某,或者我比丘尼某某,或者我优婆塞(男居士)某某,再或者我优婆夷(女居士)某某,奉行大乘菩萨道,实修寂灭离相之妙行,愿同诸佛菩萨们一起,契入清净实相,并得以安住;但愿以广大的圆满觉性,作为我的清净道场,但愿我的身心得以安居平等性智,而不依赖于任何外境,因为,大涅槃就是我的本来自性,它没有任何牵挂和归属的缘故。”

“如今,我恭敬地请您为我作证明,但愿我不依止于声闻境界,而能够和十方世界的一切如来,以及诸大菩萨们一起,共同进行三月安居。为了修证菩萨无上妙觉之大因缘的缘故,不牵挂弟子和亲友们,进行安居实修。”

 

哎,这就是咱大家安居一开始的“安居发愿文”。不管做啥事情,都需要有目标,修行也是一样,虽然不应该执着追求,但是,目标不可缺少。否则的话,有人问您修行修啥呢?嘿嘿,您回答说不知道,那不就是盲修瞎练嘛。

所谓的“某甲”,就是称呼自己的名字,相当于现在的“某某”,比如说,假如是我安居的话,就应当面对着佛像发愿说:“我比丘超然,等等”。

啥叫做“踞菩萨乘”呢?嘿嘿,这个“踞”呀,是指老虎、狮子的蹲坐,用在这里真是形象极了!哎,咱大家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就如同虎踞龙盘一般,无比地自信与威猛啊!所以呀,古时候的得道高僧,大菩萨们,那气象也不同凡响,比如慧思禅师,人称是“牛行象步”,嘿嘿,老牛虽然走得慢,可步子扎实呀!一步一个脚印。大象走得也不快,可它不急不乱,平稳而有力呀!哎,一位迈着方步,安详、自信而有力的大德,就从这四个字里面,栩栩如生地站在了咱的面前。

所谓的“伽蓝”,本来是指大众和合修行的场所,通常指寺院等地方。但是呢,《圆觉经》的安居,不拘泥于场所,因为,无处不是广大的圆满觉性啊!哪里不可以安居修行呢!虽然如此,作为初学者,咱大家还是需要选择安静的地方,才适合安居禅修呀。

啥叫做“平等性智”呢?哎,那就是咱的“我执”逐渐消融了以后,所显现出来的,本来的平等智慧,也就是那个,观察一切都平等如幻的平等心呀。

依据经教所说,佛陀有四种智慧,超越于凡夫,同时也来源于凡夫的修行,转变八识心所成就。其中,咱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就开始了转变,哎,第六意识心,通过思维观察法义,逐渐转变成为“妙观察智”,也就是分别明了而不执着的一种妙智慧;第七识俱生我执,通过看破我相和我执,逐渐转变成为“平等性智”,也就是等观一切的平等智慧。

等到咱证得初地以上圣果了以后呢,咱的第八识,通过破除无明,而转变成为佛陀的“大圆镜智”,哎,观察一切,无不是清净而圆满;咱的前五识,所谓的“眼、耳、鼻、舌、身”,通过破除无明,而转变成为佛陀的“成所作智”,哎,所有的愿望,都能够自然成就,嘿嘿,那真是不可思议呀!

所以呢?咱大家应该明白,咱在因地修行,主要是从第六意识的思维心,以及第七识的我执入手,这是咱能够把握的契入点。哎,其中,运用正思维,对于经教进行闻思修,逐渐把咱的第六意识转变成为“妙观察智”,可以说,是最初的修行下手处。因为呀,第七识当中的我执,不容易被观察到,而第六意识心,则比较容易把握一些。

也正因为如此,世尊在前面教咱大家,如果没有条件安居的话,就应当对于《圆觉经》的经文,进行“随分思察”的闻思修了。

 

所谓的“涅槃自性无系属故”,如同咱前面所说,声闻人安居是“有系属”的,就是说要系属于清净的结界范围,系属于比丘或者比丘尼的戒律,系属于僧团。而大乘菩萨行者,则不在此列,因为,以大乘智慧来观察,自性本来不生不灭,即是涅槃,根本就不需要任何牵挂和归属呀!

所以呢,《圆觉经》的大乘安居法门,也不需要系属于任何外在境界,而是应当为了成就无上妙觉的缘故,发起广大心,与诸佛菩萨们,在无边法界当中安居实修,不牵挂任何弟子,或者是亲朋好友,等等。

 

    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过三期日,随往无碍。

 

对于这样的安居实修,世尊说道:

“各位善男子!这就叫做菩萨乘的修行人,示现安居的方式。在三期安居的期限满了以后,菩萨们可以随意出行,而没有其它约束了。”

 

哎,所谓的“随往无碍”,是相对于声闻人夏安居之后,如果要出行的话,新学比丘应当三人结伴出游,以便相互提醒照应,免得违犯戒律和威仪,等等。而依止《圆觉经》安居的菩萨们呢,因为发心广大的缘故,智慧超胜的缘故,哎,信心百倍地“踞菩萨乘”嘛,所以呢,就没有这样的约束了,即便独来独往,也未尝不可呀。

 

关于在安居当中,如何修行,下面,世尊给咱进一步开示: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各位善男子!如果末法时代的修行众生们,为了求证菩萨道,而进入三期安居实修的话,那么,在他们所实修法门之外,一切不宜的境界,都不可以观察证取。”

 

哎,所谓的“非彼所闻一切境界”,是啥意思呢?

——嘿嘿,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咱大家不曾从世尊和善知识那里听闻过的,与咱所实修的法门,无关的那些境界和内容,当然,也包括本经所不曾讲述过的其它修行境界。就算它们是佛法,但是,只要与咱自己所实修的法门无关,就不可取。

第二个方面呢,就是指禅修当中的魔境和幻觉,等等,必须要予以舍弃。关于这方面,《楞严经》和《童蒙止观》讲得比较清楚,大家可以参考学习。哎,一旦进入了禅修,就可能会出现种种境界,依据经教所说,禅定当中的所有境界,乃至于佛菩萨来啦,见光、闻香等等,都是幻觉,都是咱的习气所变现的,所以呀,都不应当证取。甚至,也不需要去观察它,哎,您就把它看作是虚空花,就OK啦,“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呀。

降魔的最好方法是啥呢?嘿嘿,那就是不予理睬。降伏生活当中的那些是非人也是一样,哎,您不理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一开口,您就客客气气地,礼貌地随时准备和他道别,找个借口离开,也不要瞧不起他,人人都有习气嘛。嘿嘿,他就算再纠缠也没意思了。

最关键的,就是咱呀,已经明白了,咱自己的身心本来如幻,这个身体固然可以被毁坏,咱的想法也可以被阅历所改变,可是,心性是不会被啥东西所破坏的,它,不生也不灭,虽有无边妙用而无形无相。咱修行呢,就是要完全地明了它,圆满地实证它。除此之外呢?嘿嘿,都是魔境呀。

至于身体呢?反正早晚要坏,善用善养,实在不行,就随它去吧。哎,咱中华民族的圣人,老聃先生——老子就说过:“吾有大患,以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佛陀呢,也说过类似的一段话,《佛遗教经》云:“此是应舍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灭之,如杀怨贼而不欢喜?”哎,中外圣人,所见略同啊。

有了这样的观察智慧,咱哪,在禅修当中,无论遇到啥境界,哎,咱已然放下身心执着,自然也就不会贪取美好境界,或者是害怕恐怖的境界了。这样呢,魔境和幻觉,就会自生自灭了。

 

到此为止,世尊圆满解答了,圆觉菩萨的第一个问题:“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哎,关于安居的具体方法,咱都清楚了。

下面呢,世尊将要解答,圆觉菩萨的第二个问题:“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也就是三种观法的最初修行方法和境界,哎,咱哪,就随着世尊,来进入安居当中,三个法门的实修吧: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