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法师开示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智随法师:《阿弥陀经要解》略注 正宗分 一  

壹~二、正宗分                

【要解】

(甲)二正宗分三: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
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语如山岳不可动移。

【略注】

        序分中已略显一经宗旨,今正宗分一以贯之,大畅其意。正宗分大分为三:

        初详言极乐依正庄严,以启信。如经文四处言「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即显极乐国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以此而摄娑婆苦恼众生。

        后劝言:「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此即释迦之发遣,劝闻信者,应求往生。

        最后明示往生之方法,言:「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此即往生之正行,非持名之行,则贬为少善根少福德,不能往生。

        此三义,即正宗分所示「信愿持名」之一经要旨。《弥陀经》始终不离此三,或劝信,或劝愿,或劝行。序分如此,正宗分如此,流通分亦如此。蕅益大师即围绕此三点,而广释一经要旨。

        「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此即往生正因。观此,知能否往生,不在断惑之深浅,不在修行之好坏,不在根机之优劣。但具信愿,莫不皆往。此乃点睛之笔,彰往生全凭佛力,非靠自己修为。如乘船渡海,不劳功力。故大师言持名一法「无藉劬劳修证」。印光大师承此旨言:

唯净土一法,专仗佛力。以故不论断证,唯恃信愿。信愿若具,虽罪大恶极,将堕阿鼻地狱之流,尚可以仗十念之力,径蒙佛慈,接引往生。

        信愿为净土之眼目,是感通佛力的妙道。故修学净土,当着眼于此。信、愿二义,原本一体,二而不二。信受即愿,愿即信受。诸师或分言之,言「信者必生」、「有愿必生」。或合言之,则言「信愿必生」。今略引经论祖释之言,以明「信愿必生」之大义,令见闻者,生决定往生想。

        《大经》言:

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龙树菩萨言:

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

        昙鸾大师言:

「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善导大师言:

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疏钞》言:

往生净土,要须有信。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

        印光大师言:

净土法门,但恐信不及;若信得及,一切人皆得往生。

        又言: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乐邦有路,起信即生。

        观诸师言,知净土一法,不涉施为,不劳苦修。信则能入,愿生即生。而信入的方法因人而异,或因种种瑞相、感应等事而生信,或听闻名号之德,知「乘愿必生」而生信。一因事启,而暗合道妙;一从理入,而明信佛智。遇缘不同,信愿无二。此经以「闻」说阿弥陀佛而启信,信受则自然「执持名号」。

        然弥陀智愿海,深广无涯底,唯有大智,方能谛信无疑。无智凡夫,因无慧见,难免心多疑虑,如《大经》言:有心多狐疑,暂信暂不信者。不信因果,不信有极乐国,不信往生彼国等。因续念不绝,临命终时,亦蒙佛接引,得生彼国。是知:信愿彰于行中,但能相续称名,终身不替,便决定横超。故蕅益大师言:「信愿为前导,持名为正修。」即摄信愿于称名之行中。信愿彰往生靠佛力之义,称名即仗佛力之行。故信愿与称名,二而不二。《莲宗宝鉴》「劝发信心」一文言此义甚详:

大行和尚云:念佛法门,不问贵贱,修此法者,唯要信心。
信意者:信凭经中佛说念佛定生净土,信念佛定灭诸罪,信念佛定得佛护,信念佛定得佛证,信念佛临终定得佛来迎接,信念佛不问众生,同信之人皆得往生,信念佛往生定得不退地,信念佛往生净土,定不堕三恶道,所以劝信念佛。受此法,持此法,则往生净土必矣。故大行和尚劝念佛人,心唯信佛,佛则知之,他心通故;口唯称佛,佛则闻之,天耳通故;身唯礼佛,佛则见之,天眼通故。

        故知,信者,信「称名自归,即入必定」;信「但持名号,径登不退」;信「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也。然凡夫往往以凡情妄测,不依圣言,唯信己意。故使易行之道,反成难信之法,以致抱疑自惑而不能释怀。虽疑情难消,信之或难,行之却易。能相续称名,信心自摄于其中。是以信心虽难发起,亦无须惧。但相续称名,即得往生。如《起信论》言:

有初学是法,其心怯弱,以娑婆不常值佛,惧谓信心难可成就。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专意念佛,即生佛土,常见于佛。如修多罗说:「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即得往生,终无有退。」故知:灵山已过,龙华未来,无佛世中,而得见佛,是名最胜方便。

        弥陀发超世弘愿,唯以念佛一行为往生之业,为最胜方便,可摄护信心。是以净土虽为难信之法,却有易入之方,但能相续称名,自契佛愿而得往生。是故「大圣悲愍,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也。

        善导大师以两种方式立信,总摄一切:

        一、就人立信:「人」即指大悲满足、智行圆满之「佛」。通指十方诸佛,别指阿弥陀佛。就人立信,即深信弥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誓愿不虚,深信释迦诚语无妄,深信诸佛证诚不谬。

        净土一法,依佛立信,不依菩萨罗汉等,良由菩萨罗汉等智行未圆,居于学地,未彻净土法要故。唯佛一人亲见是利,具真语、实语、不妄语、不绮语,故可绝对尊信。纵然闻十方诸大罗汉、菩萨,乃至报佛化佛,言不得生者,亦不生一念疑退之心,唯增长成就自己清净信心、上上信心,以佛语无虚故。

        二、就行立信:即以佛所说「往生之行」建立信心,即深信「称佛名号,决定往生」。此是弥陀本愿,是释迦、诸佛亲口所说;人可信,则法自可信矣。

        「就人立信」与「就行立信」人法并彰,二而不二,如善导大师言:

            当知本誓,重愿不虚。--就人立信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就行立信

        善导大师依佛誓愿,判称名为正定业,以「行」立「信」,并将第十八愿所言「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全摄于称名之中,彰三心于念佛一行中。能信「称名必生」,则三心自然具足。如此精要阐释,使第十八愿之义清晰明了。能常将其「四十八字释」耀于心目,则于净土宗义,自可了如指掌。其《往生礼赞》言: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此「四十八字释」,即净宗心要、眼目、骨髓。净宗要义,全摄于此。弥陀本愿,诸佛本怀,亦全彰于此。此是暗室明灯,北极指南;是信心的源泉,念佛的肝要。法然上人对此文尊崇之极,赞叹之至,言:

此文应常称于口,浮于心,寓于目。
此文者,四十八愿之眼也,肝也,神也。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深显弥陀大悲,无有简择,如太虚包容一切,如大地普载万物。不论男女贵贱,不论智愚善恶,但称佛名,皆得往生。故修学净土,不可离此弥陀名号,别求于信。所谓信心者,信名号也,信「称名必得往生」也。但能相续称名,则信愿自然圆摄其中,以「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故。

【要解】

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略注】

        此一句话,义最难消。粗观之,似显极乐国土有品位之别,然《要解》处处又显平等一味之状。前后通观,私窥其义,知此有隐显二义:

        显义者:即纯以自力断惑之深浅而言高下,如事一心、理一心,及四土次第等。此是十方佛土之常规,以凭自力断惑故(竖与一切法门浑同)。

        隐义者:显依自力为「浅」,仗佛力为「深」。凭自力断惑为「下」,仗佛力横超为「高」。如大师所言:

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

        九界众生等觉以下,以「自力」皆无能信解持名一法,以「持名善根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此即自力浅,佛力深之明示(横与一切法门迥异)。

        蕅益大师又言:

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圆转五浊,不涉施为,唯信乃入,非思议所行境界。

        又言:

凡夫例登补处,超尽四十一因位。同尽无明,同登妙觉。

        观此,岂是自力所能及也?故知自力与佛力比,自力为浅,佛力为深。能如是观一部《要解》,则知大师或顺他宗显自力修证之品位,或就净土显别意超世之弘愿。知此,则一部《要解》之脉络可清晰明了矣。

        仗自力者,深浅次第,处处皆显,无须多言。仗佛力者,则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善根福德与佛无异,无品位之深浅。纵虽下品往生,入同居土,仍与佛同体,圆净四土,圆受诸乐,圆证三不退。此即净土甚深处,全仗弥陀大愿业力。其「证大涅槃愿」言:

若我得佛,国中有情,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观弥陀誓言,知仰凭佛力,则可越品位,超次第,证大涅槃。故蕅益大师言:「即西方横具四土,非由渐证。」称念一声,即「转烦恼浊为常寂光」。如此利益,超胜独妙,故曰不可思议功德,故为「极难信」之法。

        他宗行者,大多局于通途义理,不识净土全仗佛力之特别意义。故多以圣道论净土,诚如大师所言:「世智辩聪,通儒禅客,愈推愈远。」唯有深信佛力,深信名号功德,方能信知净土一法横超诸法,凡夫而例登补处、超尽四十一因位之奇功。此等殊胜大利,于经论祖释中处处皆显,今略引一二,以明此义: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言:

极乐世界净佛土中,无量寿佛,常有无量菩萨弟子。一切皆是一生所系,具足种种微妙功德。其量无边,不可称数。假使经于无数量劫赞其功德,终不能尽。

        《大经》(同本异译)言:

极乐世界,所有菩萨,于无上菩提,皆悉安住,一生补处。

        善导大师言:

一入涅槃常住国,彻穷后际更何忧?
念念时中常证悟,十地行愿自然成。
十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
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莲池大师言:

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

        宗赜禅师言:

若夫信佛言而生净土,则界系之所不能拘,劫波之所不能害。谢人间之八苦,无天上之五衰。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唯显一乘之法,决定无三。归依一体三宝,奉事十方如来。佛光照体,万惑潜消。法味资神,六通具足。三十七品助道法,应念圆成;三十二应随类身,遍尘剎土。周旋五趣,普被诸根。不动一心,遍行三昧。洒定水于三千,引众生于火宅。自利利他,悉皆圆满。是以了义大乘,无不指归净土。前贤后圣,自他皆愿往生。

        古德言:

相好光明皆具足,六通无碍异常伦,
直将果用为吾用,不改凡身作佛身。

        成时法师言:

才得往生,便圆居三不退地;且见阿弥,即见十方诸佛;生极乐,即生一切剎海。乃至阿弥一光,极乐一尘,悉能于中顿证。十方三世依正、色心、自他、凡圣等法,而不出剎那际三昧。

        印光大师言:

如来以自力、他力,通途、特别二种法门,普利一切。唯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则入佛境界,同佛受用;凡情圣见,二皆不生。乃千稳万当,万不漏一之特别法门也。

        又言:

虽具缚凡夫,通身业力,若能信愿真切,即蒙佛慈摄受。
一得往生,则烦恼恶业,彻底消灭;功德智慧,究竟现前。

        又言:

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

        观经论祖释,知往生彼国,藉弥陀圆满修德,致使众生性德全彰。故超三贤十圣,品位极于佛果,与佛同证无量光寿。如水入海,同一咸味,同一深广。如此力用,彻彰于第二十二愿,其愿言: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昙鸾大师依此而言:

按此经推,彼国菩萨,或可不从一地至一地。言十地阶次者,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他方净土,何必如此?五种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若言菩萨必从一地至一地,无超越之理,未敢详也。

        蕅益大师亦有此义,言:

其所感佛所生土,往往胜进,亦不一概。

        极乐国土,所有天人,皆从如来清净智慧海生,皆是如来正觉华化生。是故眷属平等,与夺无路。虽为凡夫,一生彼国,则如《大经》所言: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愿故,坚固愿故,究竟愿故。使长夜忧恼之凡夫,身心如佛,智慧清净。故不得守十方之常规,以论极乐之品位。极乐国土超逾十方诸佛国土,即在于此。

        故知:持名之最深处,在信愿深当下圆满,而不在自力断惑之深浅。诚乃「唯恃信愿,不论断证」也。能深信佛力,专持名号,即是甚深行处。此是诸佛如来所行境界,是无上妙行,一乘真因。行超普贤,德同如来。若依自力断惑而论,则有深浅次第之别;若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则圆转五浊。故大师言净土一法:

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

        昙鸾大师谓之:

不断烦恼得涅槃。

        修学净土,不可执于自力之大小,当深信佛力之甚深。自力与佛力相较,如烛光与日光之别,岂可同日而语!《大经》言:   

一切菩萨、声闻光明,皆悉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

        菩萨光明于佛光中尚且隐而不现,何况凡夫?故念佛之人,勿须局于品位之求,当舍弃一切我知我见,唯一向念佛,自然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善根福德与佛无异。

        持名一法,别无玄义,唯口称佛名而已。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不涉施为,一念即得大利,圆具无上功德。一念如此,念念亦如此。步步光明际,声声摄取中。绝待圆融,微妙难思。善导大师直言:

念佛即是涅槃门。

        法照禅师则言:

念佛成佛是真宗。

        乍闻此义者,或许会疑:若往生果位平等无别,何以经中有声闻、菩萨、人天等?何以有一日、七日花开?何以有三辈九品之别?蕅益大师于此未作诠释,只是隐彰于种种义理中,其言:「佛菩萨罗汉,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则可窥其一斑。今旁依经论私窥其义,略释此疑。

        一、经中虽言有声闻、菩萨、天人等,此皆方便示现,实则所证无别。如《大经》言: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
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大经》同本异译亦言:

极乐国土,所有众生,无差别相;顺余方俗,有天人名。

        昙鸾大师依此经义言:

极乐声闻菩萨众,人天智慧咸洞达;
身相庄严无殊异,但顺他方故列名。
颜容端正无可比,精微妙躯非人天;
虚无之身无极体,是故顶礼平等力。

        观此,可明极乐世界平等一味,而又随意自在之不可思议。所谓「极乐同居净境,真俗圆融,不可限量」也 。

        二、《大经》及《观经》中,虽言及三辈往生人,或一日花开,或七日花开等不同果报,又言极乐国土无有昼夜时日之分。故善导大师释此义言:

言「七日」者:恐此间七日,不指彼国七日也。此间径于七日,彼处即是一念须臾间也。应知。

        或是释迦为顺此世凡夫分别之执,故方便言其差别,以防下品者之骄慢,及上品者之懈怠。一旦往生,则凡夫情执,自然消失,同归正觉。如《大经》言:

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
所以者何?彼佛国中,无诸邪聚,及不定聚。

        三、经中虽广言三辈九品之不同行业,约有二义:
       (1)显「机」差别。众生根机不同,为引导不同根机归于净土,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名,故权说三辈九品。如善导大师言:

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

        「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经中广言三辈九品,正显不同根机同归净土之义,彰弥陀大悲平等普摄,无一遗漏。但以遇缘有异,故有九品差别。虽根机不同,若同归「一向专称」之他力易行道,则「到彼无殊,齐同不退。」诚如昙鸾大师所言:

愿往生者,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亦如淄渑一味,焉可思议!

        (2)显「法」差别。观善导大师「要弘废立」义,知释迦广开三辈九品等不同行业之「要门」,乃显彰别意之「弘愿」,欲令众生舍杂行归正行,藉助业入正定业,专称佛名。良由极乐国土,报法高妙,少善难生,故释迦权施方便而导归真实。最后藉最下之机显最胜之法,并特别拈出持名一行付嘱阿难。故善导大师言: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本师为彰显弥陀本愿超胜余法,故巧设三辈九品差别。此乃施化善巧,为助成念佛而说诸行,最后废诸行立念佛而显本怀。善导大师以偈颂彰此义言:

定散具回入宝国,即是如来异方便。
种种思量巧方便,选得弥陀弘誓门。

        法然上人禀此义言:「诸行为废而说,念佛为立而说。」故知释迦说法有「废、立」之善巧。三辈文中,皆云「一向专念」,此即显彰废立之义。知此,自能明了净土所宗,不在三辈九品之行,唯在专称佛名。

        今《弥陀经》不言机之差别,不言「定、散」之「要门」,唯显真实之一道∣执持名号。一得往生,则「皆是阿鞞跋致,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无三辈九品,无七日华开,全舍方便之言,尽彰真实之义。思此,始知《弥陀经》妙不可言,诚如古德所言:「乃如来兴世之正说,速疾圆满之金言,远沾遐代之妙典,十方称赞之诚言」也。

【要解】

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略注】

        「慧行为前导」者,即指「信愿」为前导。「行行为正修」者,即指「持名」为正修。

        净土一法全凭佛力横超,但称佛名,直趣佛果。如此甚深利益,非凡夫智力所能知之,唯有信之愿之。故以信愿为前导,以此而称名,方为正修,如是则为「目足并运」之如法修行。

        「目」者:即信愿,「足」者:即称名。有目有足,则为如实之修行。修学净土,目足不可分运。若无有信愿,徒恃自力而称名压捺妄想,欲求一心、开悟,而不求往生者,则如有足而无目;若空夸信愿而不称名,亦可谓空有其目而无其足(实则既不称名,则其信愿亦假,非真有目也),皆为不如实修行。唯仗佛力而称名,方为有目有足之如实修行。故已信净土,愿生彼国者,自应以持名为正修,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若未归净土,或犹豫未决者,则须藉「信愿」以摄取之,令生决定信向,愿生彼国,以「目」而导「行」。

        信愿为引导之方,称名为净土正行。信愿与持名,又二而不二。有信愿者,自然持名;常称佛名者,信愿亦自摄于其中。经中初言依报正报,以启信愿,最后摄依报正报于佛名中,但说「执持名号」,标「信」于「行」中,以行方能满其愿、证其信故。故修学净土,能信「称名必生」而专称佛名,则自然圆彰信愿行三义,自然「目、足」并运。故无须于称名之外,再求信愿。若不凭我心,不染他法,唯凭佛愿,一向专称,则暗合「目足并运」之旨。

贰~一、    广陈依正以启信
参~一、    依报妙
肆~一、    征释
伍~一、    征

【要解】

(乙)初文为二:初依报妙,二正报妙。
(丙)初又二:初征释,二广释。
(丁)初又二:初征,二释。
(戊)今初。

【经文】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伍~二、  释
陆~一、  约「能受用」释

【要解】

(戊)二释又二:初约「能受用」释,二约「所受用」释。
(己)今初。

【经文】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要解】

「众生」:是能受用人,等觉以还皆可名。今且约人民言,以下下例上上也﹝净宗不思议在此﹞。
娑婆苦乐杂,其实苦是「苦苦」,逼身心故;乐是「坏苦」,不久住故;非苦非乐是「行苦」,性迁流故。
彼土永离「三苦」﹝众苦极乐映释﹞,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乃名「极乐」。
一往分别:「同居」五浊轻,无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游行,天食天衣,诸善聚会等乐。「方便」体观巧,无沉空滞寂之苦,但受游戏神通等乐。「实报」心观圆,无隔别不融之苦,但受无碍不思议乐。「寂光」究竟等,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称性圆满究竟乐。
然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方是极乐净宗。
复次,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良以上之,则十方同居,逊其殊特;下又可与此土较量,所以凡夫优入而从容,横超而度越。佛说苦乐,意在于此。

【略注】

        经言:「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总显极乐依报之妙,摄尽一切功德。与极乐相对之娑婆世界,则苦乐相杂,实则乐亦是苦(坏苦),以人天有漏善业所招之报,皆为虚假,不出轮回故,故称三界如火宅。而通途所言四种净土,依断惑之深浅,亦各有苦乐。唯极乐世界,清净无染,随意自在,受用同佛;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此乐非相对之乐,乃无苦无乐之至极清净法乐,无以名之,强名「极乐」也。如《大经》言:

国如泥洹,而无等双。无有三涂,苦难之名;
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为安乐。

        极乐国土,苦名尚无,何况有实?此是阿弥陀佛摄取诸佛国土之精妙,经五劫思惟,兆载苦修所成就。《大经》言其「国土第一,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开阔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往生论注》言:「此清净不可破坏,不可染污。非如三界是污染相,是破坏相。」又言:「安乐是菩萨慈悲正观之由生,如来神力本愿之所建。胎卵湿生,缘兹高揖,业系长维,从此永断。续括之权,不待劝而弯弓;劳谦善让,齐普贤而同德。胜过三界,抑是近言。」

        反之,五浊恶世,则众苦逼恼。所谓生老病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五阴炽盛苦,无常迁流苦,贪瞋烦恼苦,恶道怖畏苦,如是等无量诸苦,无时不在警醒吾人求生净土。如印光大师言:「寒暑代谢,老病相催,水旱冰疫,魔侣邪见,何一非提醒当人速求往生之警策也!」

        「无常念念至,恒与死王居。」思此,宁不积极寻求解脱之道乎?善导大师作「无常偈」警悟吾人:当深厌于无常,志归于净土。其偈言: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
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
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
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真为生死者,岂不思之?一息不来,将归何方?当深警于无常,勿徒贻于后悔。今《弥陀经》无问自说,即欲拔苦与乐。经中所言「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皆显往生净土「入佛境界,同佛受用」之无为法乐。此是离苦得乐之径路,愿生即生,生即证无为法乐,利益甚深。故释迦殷切劝言:「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厌苦欣乐者,自当欢喜信受,欣求极乐。欣则净土常居,即为极乐之圣众也。

        为显极乐净土超胜,大师非但与娑婆三苦相较,亦与十方佛土相比。「一往分别」一段,即十方佛土之苦乐;「然同居众生」一段,即别显西方净土超胜。

        极乐国土所以「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因弥陀超世功德故。以名号为多善根,故能圆净四土;以名号为多福德,故能圆受诸乐。凡称名往生者,善根福德与佛无异。佛说苦乐,即欲凡夫厌秽欣净,优入横超,圆受诸乐也。
        唯此一法收机最广故,本为凡夫故,故凡夫得以优入。下手最易故,故从容自入,悠然而往。念念即佛故,故横超三贤十圣。不落九界故,自然度越一切苦海也。

        十方佛土中,唯极乐净土功高而易进。此皆由弥陀之大愿,持名之奇勋,故有此殊胜功德利益。

        天台所判四土中,同居土最低,形虽同居一土,而神则各住其境,故外同而内不同(通于十方)。蕅益大师借同居净土之名,别彰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土。此土上则超越十方同居,下又可普摄一切善恶凡夫,同入此清净宝地(不可思议功德)。形神俱同,内外一如,无二无别(独在西方)。故知蕅益大师判极乐为同居土,别有深义。其言似低,实则最胜。但借同居之名,别显「常寂光土」之义,所谓「慈契于寂光」也。如此方是极乐净土宗旨。

陆~二、 约「所受用」释

【要解】

(己)二约「所受用」释。(此亦转释上「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之故,下「广释」一科亦然。)

【经文】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以严际畔﹞,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要解】

七重:表七科道品。
四宝:表「常、乐、我、净」四德。
周匝围绕者:佛菩萨等无量住处也。
皆四宝,则自功德深。周匝绕,则他贤圣遍。此极乐真因缘也﹝内因外缘﹞ 。
此等庄严,同居净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亦圆五品观所感,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方便净土,是即空观智所感,亦相似三观所感,以妙真谛,无漏五尘为体。实报净土,是妙假观智所感,亦分证三观所感,以妙俗谛,无尽五尘为体。常寂光土,是即中观智所感,亦究竟三观所感,以妙中谛,称性五尘为体。欲令易解,作此分别。实四土庄严﹝此论性,依此起修﹞,无非因缘所生法,无不即「空、假、中」。所以极乐同居净境,真俗圆融,不可限量﹝此论修,全修在性,如是方是极乐净宗﹞。下皆仿此。
问:寂光唯理性,何得有此庄严?
答:一一庄严,全体理性;一一理性,具足庄严,方是诸佛究竟依果。若寂光不具胜妙五尘,何异偏真法性?

【略注】

        前总显极乐国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今于其所受用处,别彰「但受诸乐」义。所言「七重、四宝」皆显住处功德,一一圆妙。如蕅益大师言:「极乐同居净境,真俗圆融,不可限量。」大师并自设问答,彰净土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之妙,以除执理废事之偏。其言显极乐同居,实为寂光净土,亦显报佛报土义。全体是佛境界,具四德常乐我净庄严。一一庄严,全是性德显露。经中处处言极乐依正庄严,以显修德之圆满。因修德圆满,是故其国名为「极乐」。

        大师对四土之释,欲令易解而作分辨,多为通途教理。虽论四土,而极乐无不即空假中,真俗圆融,无次第之别。今时众生,心昏识寡,难明种种三观之义,不作细论(本非净土宗旨)。待见弥陀后,一闻千悟,于此义理,自可了如指掌,自无须今日饶舌。况以我等凡夫之世智辩聪,愈推愈远,反不如安份守愚,老实念佛也。

肆~二、    广释
伍~一、    别释「所受」
陆~一、    释「生处」

【要解】

(丁)二广释二:初别释「所受」,二合释「能受、所受」。
(戊)初又二:初释「生处」,二结示「佛力」。
(己)今初。

【经文】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要解】

上明住处,今明生处。
宝池金银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绝待之乐为浊世众生须对待而论﹞。
八功德者:一澄清,异此方浑浊。二清冷,异寒热。三甘美,异咸淡劣味。四轻软,异沉重。五润泽,异腐褪色。六安和,异急暴。七除饥渴,异生冷。八长养诸根,异损坏诸根,及沴戾增病没溺等也。
充满其中:异枯竭泛滥。底纯金沙:异污泥。阶道四宝:异砖石。
陛级名阶,坦途名道,重屋名楼,岑楼名阁。七宝楼阁,异此方土木丹青也。
楼阁是住处,及法会处。但得宝池,莲胞开敷,便可登四岸,入法会,见佛闻法也。
华轮者:轮王金轮大四十里,且举最小者言。若据《观经》及《无量寿会》,大小实不可量,由同居净土身相不等故也。
青色名优钵罗,黄色名拘勿头,赤色名钵头摩,白色名芬陀利。由生身有光,故莲胞亦有光。然极乐莲华,光色无量,此亦略言耳。
微、妙、香、洁:略叹莲华四德。质而非形曰「微」,无碍曰「妙」,非形则非尘,故「洁」也。莲胞如此,生身可知﹝妙﹞。

陆~二、    结示「佛力」

【要解】

(己)二结示「佛力」

【经文】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要解】

明上住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此义约佛,故能遍严四种净土,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凡圣,令往生也。
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
﹝此义约生﹞。而皆是已成﹝谁解承当﹞,非今非当。
此则以阿弥陀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性相圆明彻尽法门边畔界限﹞,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会上二义只是一义﹞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略注】

        经文所言「七宝池、八功德水」等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之所成就,全是称性功德之流露,所以能周遍庄严四种净土。四十八愿之妙用,即显于如是微妙之「七宝池、八功德水」中,以彰其摄化之功。故蕅益大师言其种种功德在于:「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凡圣,令往生也。」此就佛德而言,若就众生而言,则:

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
「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当。

        此即大师彻彰净宗心要处,显往生资粮全在弥陀大愿、大行中。阿弥陀佛见凡夫众生,善根薄少,无力解脱,常受众苦,悲悯有加,故以其五劫思维之称性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其兆载苦修之圆满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不论何人,但称佛名,即是以佛愿为愿,以佛行为行,念念成就极乐种种庄严功德。如是功德皆是阿弥陀佛十劫之前所成就,非现在或当来方成就,亦非靠吾人之修行而成就。但能称名,则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此乃全仗佛力,全凭名号功德,「」念佛者获此功德大宝。此即以阿弥陀佛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托佛强缘),成就众生本具性功德(五乘齐入)。是故全佛即生,全他即自,自他一体,无二无别。

        蕅益大师特标科目为「结示佛力」,显以上种种功德,皆是「佛力」所成。经中四处言「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亦皆是「佛力」所成;凡称名者,亦自然获如是种种功德。大师未一一说明,须善会此义。

        弥陀之大愿大行已为吾人成就种种功德,今全体授与我等。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则可径登不退,圆成佛道。念佛之人,但宝此一行,则如贫子全承家业,如太子得登王位。故勿须于称名之外别有所求,但称佛名,自然具足不可思议善根福德,与佛无异。

        《弥陀经》先陈依正庄严,最后标称名一行。此即摄依报归正报,彰佛德于佛名中。以名召德,罄无不尽。众生称念,声声皆不可思议,念念与佛同体。所谓信愿行三资粮,即全摄于一句万德洪名中,若无弥陀愿力、万德洪名,信愿行三,即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佛种从缘起,流转生死凡夫,托佛强缘,自可「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凭六字出乾坤」也。

伍~二、    合释能受所受
陆~一、    约五根五尘明受用
柒~一、    正明

【要解】

(戊)二合释能受所受。又二:初约五根五尘明受用,次约耳根声尘明受用。
(己)初又二:初正明,二结示。
(庚)今初。

【经文】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空中﹞常作天乐,﹝下是﹞黄金为地。﹝中间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上严空界下严金地﹞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衣戒)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要解】

乐是声尘,地是色尘,华是色香二尘,食是味尘,盛华、散华、经行是触尘,众生五根对五尘可知。常作者:即六时也。黄金为地者:七宝所严地界,体是黄金也。
日分初、中、后,名「昼三时」;夜分初、中、后,名「夜三时」,故云「昼夜六时」。然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昼夜?且顺此方,假说分际耳但可顺此方比拟不可随此方情见。
曼陀罗:此云「适意」,又云「白华」。衣(衣戒):是盛华器。众妙华:明非曼陀罗一种,应如妙经四华,表四因位。供养他方佛:表「真因」会趋「极果」,果德无不遍也。且据娑婆,言十万亿佛,意显生极乐已,还供释迦、弥勒,皆不难耳。若阿弥神力所加,何远不到哉?
食时:即清旦,故云「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议,不离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时回还也。
此文显极乐一声、一尘、一剎那,乃至跨步弹指,悉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又显:在娑婆,则浊重恶障,与极乐不隔而隔;生极乐,则功德甚深,与娑婆隔而不隔也。
「饭食经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毕钵去,不劳举拭。但经行金地,华乐娱乐,任运进修而已。

【略注】

        观大师言,知极乐国土,果德遍满,尘尘圆妙,纯是一真法界。真俗圆融,微妙难思。其如意自在功德, 《大经》言之甚详:

彼国菩萨,乘佛神力,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
恭敬供养,诸佛世尊。供养之具,自然化生,应念即至。

        此皆弥陀愿力所成就。其「供养诸佛愿」言: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
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又「供具如意愿」言: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
诸所欲求,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故知极乐圣众,果报超绝,神力难量,不离彼土,常遍十方。如日在天,而影现百川。此乃全仗弥陀神力加持,故无行不备,无远不到。此即显「极乐一声、一尘、一 剎那,乃至跨步弹指,悉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故极乐国土,虽示现西方,却「广大无边际,究竟如虚空」,遍融十方诸佛国土。生一佛国土,即同生于十方诸佛国土;见一佛,即同见十方诸佛。事事无碍,微妙难思。

        娑婆极乐,亦本无隔碍,因凡夫自心起诸障碍,故感娑婆种种苦,而不知极乐之乐。若以念佛真因,自然得成佛极果。生彼净土,则情无所系,无我所心,无系缚心,一切障碍,自然消除。居于极乐而横遍十方,与十方世界隔而不隔矣。

        观大师言及 《大经》文,可明极乐世界,一一皆法尔自然。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自然念佛念法念僧,一切行愿自然成,不劳一念思虑功,无非任运进修而已。善导大师对此言之甚明:

从佛归家还本国,一切行愿自然成。
从佛逍遥归自然,自然即是弥陀国。
一念一时随众听,恒沙三昧自然成。

        如此利益,皆因弥陀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故下面结示:「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显如是功德,乃佛力所成,亦皆是已成,非今非当。

        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一一圆妙,一一现成,欣慕之情,可不待劝而自发矣。如善导大师言:「如此逍遥快乐处,更贪何事不求生?」天亲菩萨言:

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是故愿生彼,阿弥陀佛国。

柒~二、    结示

【要解】

(庚)二结示

【经文】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陆~二、    约耳根声尘明受用
柒~一、    别明
捌~一、    化有情声
玖~一、    鸟音法利

【要解】

(己)二约耳根声尘明受用,以此方耳根最利,故别就法音广明。其实极乐摄法界机,五尘一一圆妙,出生一切法门也。又二:初别明,二总结。
(庚)初中二:初化有情声,二化无情声。
(辛)初又二:初鸟音法利,二征释略显。(壬)今初。

【经文】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要解】

种种奇妙杂色:言多且美也。下略出六种:舍利:旧云鹙鹭,琦禅师云是春莺,或然。迦陵频伽:此云妙音,未出壳时,音超众鸟。共命:一身两头,识别报同。此二种,西域雪山等处有之。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似而已。
六时出音,则知净土不以鸟栖为夜。良以莲华托生之身,本无昏睡,不假夜卧也。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所谓:
「四念处」: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
「四正勤」:一已生恶法令断,二未生恶法不令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长。
「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进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
「五根」者: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进根」;念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更无他念,名「念根」;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相应不散,名「定根」;为正道及诸助道善法,观于苦等四谛,名「慧根」。
「五力」者:信根增长,能破疑惑,破诸邪信,及破烦恼,名「信力」;精进根增长,破种种身心懈怠,成办出世大事,名「精进力」;念根增长,破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定根增长,能破乱想,发诸事理禅定,名「定力」;慧根增长,能遮通别诸惑,发真无漏,名「慧力」。
「七菩提分」:亦名「七觉分」。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名「择法觉分」;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进觉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觉分」;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名「除觉分」;若舍所见念着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名「舍觉分」;若发诸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虚假,不生爱见妄想,名「定觉分」;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没,当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动,当念用除、舍、定三觉分以摄持之,调和适中,名「念觉分」。
「八圣道分」:亦名「八正道分」。修无漏行观,见四谛分明,名「正见」;以无漏心相应思惟,动发觉知筹量,为令增长,入大涅槃,名「正思惟」;以无漏慧,除四邪命,摄诸口业,住一切正语中,名「正语」;以无漏慧,除身一切邪业,住清净正身业中,名「正业」;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名「正命」五邪命皆为利养:一诈现异相奇特;二自说功德;三占相吉凶,为人说法;四高声现威,令人敬畏;五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以无漏慧相应,勤精进修涅槃道,名「正精进」;以无漏慧相应,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以无漏慧相应入定,名「正定」。
此等道品皆有订伪之功,依生灭四谛而修,即「藏教」道品。依无生四谛而修,即「通教」道品。依无量四谛而修,即「别教」道品。依无作四谛而修,即「圆教」道品。
藏道品,名「半字法门」,净土浊轻,似不必用;为小种先熟者,或暂用之。通道品,名大乘初门,三乘共禀,同居净土多说之。别道品,名独菩萨法,同居、方便净土多说之。圆道品,名无上佛法,有利根者方是极乐净宗,于四净土皆得闻也。
「如是等法」者:等前念处、正勤、如意足,等余四摄、六度、十力无畏,无量法门也。
三十七品,收法虽尽,而机缘不等,作种种开合,名义不同。随所欲闻,无不演畅。故令闻者,念三宝,发菩提心,伏灭烦恼也。灼见慈威,不可思议,故念佛。法喜入心,法味充足,故念法。同闻共禀,一心修证,故念僧此三句各具四益,详见下释念三宝中。能念即三观,所念三宝,有别相、一体,及四教意义,三谛权实之不同。如上料简道品,应知。

【略注】

        此段经文,藉鸟音彰极乐之法音。是故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演畅「五根、五力」等微妙法。显极乐国土,法法圆妙,无不具足。如蕅益大师言:「极乐摄法界机,五尘一一圆妙,出生一切法门也。」所谓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即彰于此。

        三十七道品等,为通途法门之种种义理,有大、小、顿、渐之别。若依天台「藏、通、别、圆」四教而论,各有不同,此皆以自力修证而言。大师虽一一阐释,然其种种义理,凡夫难明。纵能一一分辨,亦多知而难行。教义在能行能证,方显实益;若不能行不能证,仍属不知。所谓「若不能破我、法二执,即不知教义也。」其所知者,则纯属文字观念,无益于生死解脱。

        然念佛之人,虽于三十七道品之理未能一一了知,亦未修学,一旦生彼净土,则自然得闻鸟语风声宣说诸法心要,自然念佛念法念僧。「三十七品助道法,应念圆成。」善导大师言:「种种庄严皆说法,无心领纳自然知。」如此利益,全由弥陀愿力成就。其「随意闻法愿」言: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又「智慧无穷愿」言: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大经》彰往生果报曰:

生彼佛国,诸菩萨等,随顺智慧,无违无失。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着心。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于诸众生,得大慈悲…。究竟一切菩萨所行,具足成就无量功德。得深禅定,诸通明慧;究竟一乘,至于彼岸。于佛教法,该罗无外。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慧光明净,超逾日月;清白之法,具足圆满。…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之力,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观诸通明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身色相好,功德辩才,具足庄严,无与等者。恭敬供养无量诸佛,常为诸佛所共称叹。究竟菩萨诸波罗蜜,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不生不灭诸三味门。远离声闻、缘觉之地。
阿难:彼诸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我但为汝,略言之耳。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观此,知往生净土,种种法门,无不现前。智慧、神通、道力无不圆具。所谓「任运进修,一成一切成」也。

        净土一法,圆收圆超一切法门。以圆收故,三十七道品等自在其中,虽不知亦一无所欠,故于通途教理不必细论也。大师题名「要解」,不取「广大精微」、「高深洪博」,正为免「文富义繁,边涯莫测,初机浅识,信愿难阶」也。而净土特异处在「圆超一切法门」也,以圆超故,三十七道品等自不能诠。论及宗旨,则三十七道品等,与信愿持名相去甚远;论及利益,则但称佛名,三十七道品等一切功德自摄无遗,所谓一门入则门门入也。诸祖于此皆有细论:

        印光大师言:

念佛法门,未断惑业,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便出生死。犹如太子初生,贵压群臣。既往生已,惑业自断,定补佛位。犹如太子长大,承绍大统,平治天下也。于此法门,极生信愿,专精修习,则无尽烦恼,不难顿断;无量法门,自然证入。其圆成无上佛道,度脱无边众生,若操左券而取故物矣。

        道绰禅师言:

一得往生,三学自然胜进,万行普备。

        善导大师言:

四种威仪常见佛,行来进止驾神通,
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又言:

极乐众生见闻益,超证常伦诸地上。

        此义古大德言之甚详,可参阅前面「品位高下」一段文义。

        净土一法,至简至易,至顿至圆。无论知与不知,解与不解,但称佛名,则如染香人,身有香气,高登极乐。惑不期断而自断,真不期证而自证。不求而自得,不行而疾至。妙不可言!思此无上大利,自可栖心净土,老实念佛!是故,修学净土,无须执于三十七道品等名相法义,唯一向念佛,求生净土则足。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大师自身深通宗教,却不参禅,不学教。吾等生死凡夫,自无须拾其所弃而荒废称名之大行。

玖~二、    征释略显

【要解】

(壬)二征释略显

【经文】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要解】

征释可知。
问:白鹤等非恶道名耶?
答:既非罪报,则一一名字,皆诠如来究竟功德名字法界不思议如此。所谓究竟白鹤等,无非性德美称,岂恶名哉?
问:化作众鸟何义?
答:有四悉檀因缘此经悉檀皆是第一义中具下三悉:凡情喜此诸鸟,顺情而化,令欢喜故;鸟尚说法,令闻生善故;不于鸟起下劣想,对治分别心故;鸟即弥陀,令悟法身平等,无不具、无不造故。
此中显微风树网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实,当体即是阿弥陀佛三身四德
可谓法界标指,毫无差别也。

捌~二、    化无情声

【要解】

(辛)二化无情声

【经文】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要解】

情与无情,同宣妙法。四教道品,无量法门,同时演说,随类各解,能令闻者,念三宝也。
念三宝,是从悉檀获益。凡夫创闻,大踊遍身,是「欢喜益」;与三宝气分交接,必能发菩提心,是「生善益」;由此伏灭烦恼,是「破恶益」;证悟一体三宝,是「入理益」也。初别明竟。

【略注】

        经中所说鸟树等依报,皆是弥陀变化所作。别彰弥陀之化用,显功德之法体。此是借依报显正报,藉诸相显实相。故大师言:

一一名字,皆诠如来究竟功德。微风树网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实,当体即是阿弥陀佛,三身四德,毫无差别也。

        道绰禅师亦言:

彼净土所言相者,即是无漏相,实相相也。

        善导大师亦言:

诸宝林树,皆从弥陀无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无漏故,其树亦是无漏也。

        观此,知极乐鸟树等一一诸相,皆是实相;一一名字,皆是性德美称,非同世间业报之类,为顺四悉檀故悉檀即成就义。佛以四法利益众生,令成就佛道,故称四悉檀。一世界悉檀,欢喜益。二为人悉檀,生善益。三对治悉檀,破恶益。四第一义悉檀,入理益。而示现之。其本体则全是阿弥陀佛,与佛无二无别。

        故知,极乐国土,情与无情,皆是阿弥陀佛之功德显露。为令众生,功德成就。或化作宝树,或化作众鸟,令法音宣流。生彼国土,则见鸟如见佛,闻风声如闻法音。于鸟语风声、花香庄严中,自然「六根清彻,无诸恼患」,成就如佛之三身四德。如善导大师言:「一切时中,无不证悟,西方极乐,种种庄严。」 《大经》深彰此义,言:

微风徐动,吹诸宝树,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遍诸佛国。
闻其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耳根清彻,不遭苦患。

        又言:

自然德风,徐起微动,其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
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
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
又其乐声,无非法音。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

        弥陀于鸟语风声中,显摄受之功。无为而治,顺情而化。令见闻者,法喜入心,离苦得乐,悉获诸佛无量功德。五劫思惟之妙用,可谓全彰无遗。善导大师释言:「为引他方凡圣类,故佛现此不思议」。诚乃「缘之所在,恩德洪深」也。

        又,鸟语法音,自然德风,圆彰于万德洪名中,沁入苦海,摄化十方,滋润心田。凡见闻者,则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自然在德风吹拂下,入弥陀愿海,证无量功德。经中将佛功德喻之为人心所好的鸟语花香等,隐彰佛德,此可谓「先以欲 钩牵,后令入佛智」也。潜通佛智之奇勋,无过于斯。

柒~二、    总结

【要解】

(庚)二总结

【经文】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要解】

重重结示,令深信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变。佛心生心性相圆明,互为影质;如众灯明,各遍似一。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佛性修皆是生性修,全修在性,亦可深长思矣。奈何离此净土,别谈「唯心净土」,甘堕鼠即鸟空之诮也哉离土谈心定是缘影妄想?初「依报妙」竟。

【略注】

        经中四处彰依报之妙,今再次结示:「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此种种庄严,皆弥陀因心所成,其因心者,即四十八愿。故大师言:

重重结示,令深信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

        此等功德,皆十劫之前已成就,非今非当。若以信愿持名之净业,自然感得此报(业事成办故)。此即以弥陀果地庄严,作众生因地之心,果彻因源,因该果海。念念称名,念念即佛。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即性。性修不二,因果同时。此即弥陀「作自作他」甚深力用也。

        「全理」者:通言为法界体,别就净土言,即弥陀称性所发四十八愿。「全事」者:即依正庄严,万德洪名。举法界体理    ,成六字名事    ,是「全理成事」;乃弥陀所成就。称六字名事 ,合法界体理    ,是「全事即理」;乃众生所得利益。

        「全性」者:即佛果觉 --万德洪名。「全修」者:即信愿持名。弥陀称性起修,是为「全性起修」。修成六字洪名,让于众生,众生称名,全合法性,是为「全修在性」(乃至一念,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他宗行者,好言玄理,一涉净土,便将其会归自心,别倡「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义。此由未明「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故,此功德非靠我成就,乃弥陀愿行所成。若执理废事,则是我见颠倒。大师为破此执,故言:

奈何离此净土,别谈唯心净土,甘堕鼠即鸟空之诮也哉?

        其 《灵峰宗论》于此论之尤详:

「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二语,世争传之,不知以何为心性也?夫性非道理,无所不统,故十劫久成之导师,不在性外;心非缘影,无所不具,故十万亿剎之极乐,实在心中。惟弥陀即自性弥陀,所以不可不念;净土即唯心净土,所以不可不生。其有谤此者,即谤三世诸佛菩萨,毗卢顶上,翻为阿鼻最下层矣。哀哉!佛言:「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一口气不来,便向驴胎马腹胡钻乱撞,动经千生百劫,得出头来,知是几时?况末世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故永明大师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我憨翁大师又云:「今时若有禅无净,奚止十人九错,敢保十一个错在。」此皆深慈大悲,真语实语。伏愿诸仁者,莫堕狂野覆辙,直须痛念无常,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珍重。

        其余法门,以自力修证,修因而证果,故多重于「因」而言「心净则土净」,以「唯心净土」之理念为尚。其所言「唯心」,乃真心本体,非凡夫妄心。而净土一法,是他力之法,果地之教,土净而心自净。生于净土,见生之火,自然而灭。无我所心,无系缚心。生身烦恼,二余俱尽,心体自然空。如蕅益大师言:「土净方知心体空。」极乐世界广大无边际,究竟若虚空,即成就众生之心量。昙鸾大师言:「彼国土量,能成就众生心行量,何可思议!

        凡夫众生,略有所知,便我慢贡高,上根自负。又未深究净土宗旨,故多好「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理,而不知此理全显于极乐种种庄严之事中。若能深深反省,知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心多虚假,污秽不堪。口口谈空,步步行有,唯心既不彰,自性亦未明。但有唯心之虚名,而无唯心之实义。自感「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如大师言:

超生脱死,舍净土一门,决无直捷横超方便;
而生净土,舍念佛一法,决无万修万去工夫。

近世盲禅,妄谓弥陀不必念,净土不必生,笼统鹘突,堕堑落坑。夫夜卧之倾,枕席不安,犹必安置;以三界火宅,而不思出离,可乎?若漫云:悟心之士,此间即寂光。何不曰:恶骂是称赞,恶打即供养,粪秽即栴檀,涂炭是天宫宝殿乎?倘未能啖粪卧炭,则净土决不可不生。设果能,亦豚豕鸡犬耳。何若老实念佛!导之以「信」,要之以「愿」,径登九品莲台,与观音、势至、海众为眷属。回视空头恶见邪禅,博一时假祖师之虚名,堕万劫拔舌犁耕之实苦,何啻云泥也哉!莫论散心定心,只克课程,终身不缺,日勤日切,净土华蕊,昼夜增荣矣。

        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语含理事,不可执理废事。究实而论,净土即唯心全彰,弥陀即自性全体。是故念佛即是彰自性,生净土即是归本有家乡,如善导大师言:「一到弥陀安养国,原来是我法王家。」若将净土一法一一消归自性,但于自我心性中求,理似高妙,绝无事功。如大师言:「离却阿弥陀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古德所倡「有禅有净」,本欲摄禅归净,今人错会,反挽净入禅,或以禅论净。此皆由不具择法眼,而自取其咎。蕅益大师初习净土时,即禅净双修,后识其病,方弃禅归净,始觉「持名真实是单传」,比禅之直指人心更直截了当。印光大师于禅净双修之弊辨之犹详,令人深思。其言:

净土法门,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宗旨。世人每每以此为平常无奇,遂以宗门参究之法为殊胜,而注重于开悟,不注重信愿求生,美其名曰「禅净双修」,究其实,则完全是无禅无净土。何以言之?不到大彻大悟,不名「有禅」。今之参禅者,谁是真到大彻大悟地位?由注重于参,遂将西方依正庄严,通通会归自心,则信愿求生之念毫无;虽名之曰念佛,实则与念佛之道相反。或又高张其辞曰念实相佛,实相虽为诸法之本,凡夫业障深重,何能做到?弄到归宗,禅也靠不住,净也靠不住。仗自力,即到大彻大悟地位,以惑业未断,不能了生死;未悟到大彻者,更不须论。仗佛力,须具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方可。以一向以西方净土,无量寿,无量光,一一通会归自心。而自心只是徒执其名,未证其实。西方之佛,无感不能有应;自心之佛,在因无有威德。世之好高务胜者,每每皆成弄巧成拙,求升反坠。而知识欲人以圆融见称,亦绝不肯作如是说。

        观祖师之言,知净土自有所宗,无须以他宗玄理拟附净土。往生净土,愿见弥陀,不碍唯心,无妨自性。凡夫众生,若舍「西方净土」而执「唯心净土」。其心诚为宏博,而其害有不能尽言者。 《龙舒净土文》于此辨之尤详,于吾人大有裨益。今引之于下,以资净业成就。其文言:

彼西方净土,无贪无恋,无憎无痴。吾心能无贪无恋、无憎无痴乎?
彼西方净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欲静则静,欲去则去。吾思衣无衣,则寒恼其心;思食而无食,则饥恼其心;欲静而不得静,则群动恼其心;欲去而不能去,则系累恼其心。是所谓「唯心净土」者,诚不易到也。
彼阿弥陀佛,福重山海,力挈天地,变地狱为莲华,易于反掌;观无尽之世界,如在目前。吾之福力,尚不能自为,常恐宿业深重,坠于地狱,况乃变作莲华乎?隔壁之事,尤不能知,况乃见无量世界乎?是所谓「自性阿弥」者,诚不易到也。
然则吾心可以为净土,而猝未能为净土;吾性可以为阿弥,而猝未能为阿弥,乌得忽净土而不修,舍阿弥而不欲见乎?《大阿弥陀经》云:「十方有无量菩萨,往生阿弥陀佛国。」彼菩萨尚欲往生,我何人哉,不欲生彼?是果胜于诸菩萨乎?
「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者,大而不要,高而不切,修未到者,误人多矣。不若脚踏实地,持诵修习,则人人必生净土,径脱轮回。与虚言无实者,天地相远矣。

        若深究「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义,有性修二义。若论性德,则一一众生莫不如此,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故。此纯一理性,所谓「理即佛」也。若论修德,则唯佛一人是真唯心、真自性,此即事功,乃「究竟即佛」。圣道一门,则以自力修证,藉修德而显性德,以彰唯心之义。净土一门,则藉弥陀圆满修德,圆显自心性德。故能衣食自然,随意自在。如此,方堪称真唯心、真自性。印光大师对此有微妙开示,可除吾人偏执之病。其言:

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语本无病,病在学人不解圆义,死执一边,便同徐六担板耳。宗家未得之人,只执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谓净土弥陀,皆非实有。此种人本不知宗,何况净土?净土古德所说之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乃谓西方净土,不出唯心;阿弥陀佛,不出自性。性相、事理、因果,悉于此中圆彰。…不过今人多是事理俱未了解,则宁可按事说,不宜按理说,免致误会,以成豁达空耳。
世之昧者,不知西方极乐世界,原是唯心净土,导师阿弥陀佛,原是自性弥陀。遂舍实事执空理,令人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竞将如来普利圣凡之道,认作表法寓言,只期一悟,余皆不计。致高明者,反不如愚夫愚妇颛蒙念佛者,为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感应道交,蒙佛接引,即得往生也。其病由于好高务胜,实未深明高胜之所以然,竟致弄巧成拙,求升反坠,甚可悲伤。

        印光大师又言:

净者,信愿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也。

        故学修净土,应将「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等玄乎之言抛向一边,但归西方,但念他佛,则可速出生死。「若以外求他佛为未达,则内执己心不达尤甚也。」如大师所言:「若讳言他佛,则是他见未忘;若偏重自佛,却成我见颠倒。」生死凡夫,徒执玄理,有名无实,但是自欺耳。与其执于唯心自性,不如执于西方弥陀。或以为不着相,却处处着相;以为破执,却愈破愈执(以无执则无破,愈破则愈显其执)。资生产业尚与实相不相违背,况乎极乐净土耶?极乐国土,尘尘圆融,法法究竟,鸟语花香,众宝庄严。弥陀非但不破,特立之以庄严净土,以摄化有情,微妙功德,是真唯心。故欲破执者,只宜破秽土,而秽土正由自心所感,反观即知自心未净,则当舍自心而归弥陀也。如 《宝王念佛三昧直指》言:

求彼佛,即求自心,非外求也。究自心,需求彼佛,岂他惑哉?如是则取舍欣厌,炽然着相,任我所求,岂复外心?如是愿求,佛所印可。与彼世之不识本心,愚痴无智,不求西方极乐之佛,但向自己肉团影妄心中求,谓是「唯心净土,本性弥陀」者,实辽远矣。

        净土一法,下顺凡情,特指方立相。有世界名曰极乐,有佛号阿弥陀。能以此为人除疑,令人生信,劝归净土,始能真实利益一切众生。如善导大师言:「但能依此经深信行者,必不误众生也。」以此成就一人往生,则是成就一人成佛。若以他宗之理而论净土,于净土反成破法。虽有好心,反障他人往生。障一人往生,则是障一人成佛,岂不慎之?故莲池大师言:

明智者,当为世人决疑起信,在在处处,弘赞流通,即是代诸佛出广长舌,即是报佛深恩。如其违背圣言,故为魔说,其为罪也,何可言尽?今以喻明:于此有人,日出万言,以谤万佛,积满千岁,是人罪业,无量无边。而复有人出一恶言,拨无净土,阻人念佛。是人罪业,过于前人百千万倍,乃至无算。何以故?微尘诸佛,赞叹西方,唯欲人人成佛,汝独生谤,即是遍谤微尘如来,陷害众生,长沈苦海,不得成佛。故罪如是,其慎辞哉!

参~二、    正报妙
肆~一、    征释名号
伍~一、    征

【要解】

(丙)二正报妙二:初征释名号深契佛意,二别释主伴。
(丁)初中二:初征,二释。
(戊)今初。

【经文】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要解】

此经的示持名妙行,故特征释名号,欲人深信,万德洪名,不可思议,一心执持,无复疑贰也。

【略注】

        前已显依报庄严,今更彰正报功德,释名号义,欲令闻者深信万德洪名不可思议,而执持名号。经言「闻说阿弥陀佛」,即闻此名号义。名号功德,即在于以无量光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与佛同证无量光寿。

伍~二、    释

【要解】

(戊)二释二:初约「光明」释,二约「寿命」释。
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确妙﹞,收尽一切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速须信入﹞。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

【略注】

        弥陀有无量功德,经以「光、寿」二义摄尽一切,其无量光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横遍十方;其无量寿不生不灭,尽未来际,故竖穷三际。无量光寿,横竖交彻,即法界体。并以此法界体作弥陀之身土﹝极乐依正庄严﹞,亦以此法界体作弥陀名号。身土即名号,名号即本觉法体。

        所谓法界体,本觉理性,简言之,即一切含灵本有之真心、佛性,亦即自性本体。今弥陀已圆证此本体,故大师以理显名号即佛心,名号即佛体法性。若就事论,则名号即佛身﹝报佛﹞,名号即佛土﹝报土﹞。其依报种种庄严,及正报无量光寿,皆名号体内的功德,故特释名号之义(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岂可言弥陀极乐而在心外?持名即始觉合本,岂可言念佛求生是心外求法?处处玄机,当善思之)。

        所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有二义:一显报佛报土,二显名体不二。名号即是佛身,故才举名号,彼佛应身即现,光明来摄也。名号即是佛土,故称名者必生报土,入彼无为涅槃界也。

        念佛行者,正称名时,即神栖佛土莲萼标名,与佛相应生佛不二。一声称念如此,声声称念亦如此。念念与佛相应,念念蒙光摄取。虽身在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矣。此即阿弥陀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使称名行者,巧入法界体,与本有觉性相应。故欲归法界体,欲彰本有性德,但能相续称名即可,至简易、至直接、至稳当。诚如大师所言:「六字洪名真法界,不须方便自横超。」

陆~一、    约「光明」释

【要解】

(己)今初

【经文】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要解】

心性寂而常照一切诸佛之心要,故为「光明」。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光明无量也。
诸佛皆彻性体,皆照十方,皆可名无量光。而因中愿力不同,随因缘立别名。弥陀为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有「光明恒照十方」之愿,今果成如愿也。
法身光明无分际,报身光明称真性,此则佛佛道同。应身光明有照一由旬者、十百千由旬者、一世界十百千世界者。唯阿弥普照方是极乐净宗,故别名「无量光」。然三身不一不异,为令众生得四益故,作此分别耳。当知。
无障碍:约「人民」言例下寿命。由众生与佛缘深,故佛光到处,一切世间无不圆见也确极!不然,佛光皆照十方,何劳颂祝。

【略注】

        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因弥陀有无量光明故。此无量光,恒照十方世界,无所障碍,令一切众生无不圆见。

        光明无量,显法身之德无量。有无量德自有无量用,故能「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照十方国」者:即照十方众生之心,调化摄受之,令其信心开发,而一向专称。

        「无所障碍」者:即众生心不碍弥陀光明摄取。外则时处诸缘无碍,内则烦恼业力无碍。不论时节久近,不论时处诸缘,不论罪福多少,只要相续称名,即蒙光摄取。此即弥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誓言。故众生称念,无有障碍,必得往生。

        弥陀光明有「照、摄」二益,照者照十方国,摄者摄念佛人。如《观经 》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光明无碍之力用,藉多障凡夫而得以圆显。如《观经》下品下生之极重恶人,种种业力现前,使其不惶念佛观念、忆念等,因称名故,一切诸障,自然消除而得往生,此即光明无碍之最好事证。此经言执持名号者,临命终时,佛与圣众,现前摄受,得心不颠倒而往生极乐特为保任此事,即大显此益。

        持名一法是真实无碍之道,不简贫穷与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一切无碍,皆平等救度。阿弥陀佛,号「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即因有此无碍光明,摄念佛人齐归净土。蕅益大师赞言:

极乐大圣,法界医王,入慈悲定,放智慧光,
尽未来际,恒照十方,众生念者,摄取不忘。

        弥陀有无量光,缘于「光明无量」之誓愿。其「光明无量愿」言:

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偈言:

愿我智慧光,广照十方剎,
除灭诸有情,贪瞋烦恼暗,
地狱鬼畜生,悉舍三涂苦,
亦生我剎中,修习清净行,
获彼光明身,如佛普照耀。

        光之力用,即在于能使地狱鬼畜生,齐生安乐国,获彼光明身,如佛普照耀。故蕅益大师言:「弥陀一句作津梁,阿鼻直达安乐国。」

        诸佛虽皆有无量光,唯弥陀光明具此无碍大用,善恶等摄,五乘齐入,故别名无量光。 《大经》赞言:

威神光明,最尊第一,
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大经》以「十二光名」广赞阿弥陀佛无量之德。言:

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
若在三涂,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
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耀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焉。不但我今,称其光明,一切诸佛、声闻缘觉、诸菩萨众,咸共叹誉,亦复如是。
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为诸菩萨、声闻之众,所共叹誉,称其功德。至其最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
佛言: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

        昙鸾大师言:

此光明照十方世界,无有障碍,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暗。

        又言:

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其赞偈言:

成佛以来历十劫,寿命方将无有量;法身光轮遍法界,照世盲冥故顶礼。
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号无量光;有量诸相蒙光晓,是故稽首真实明。
解脱光轮无限齐,故佛又号无边光;蒙光触者离有无,是故稽首平等觉。
光云无碍如虚空,故佛又号无碍光;一切有碍蒙光泽,是故顶礼难思议。
清净光明无有对,故佛又号无对光;遇斯光者业系除,是故稽首毕竟依。
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号光炎王;三涂黑暗蒙光启,是故顶礼大应供。
道光明朗色超绝,故佛又号清净光;一蒙光照罪垢除,皆得解脱故顶礼。
慈光遐被施安乐,故佛又号欢喜光;光所至处得法喜,稽首顶礼大安慰。
佛光能破无明暗,故佛又号智慧光;一切诸佛三乘众,咸共叹誉故稽首。
光明一切时普照,故佛又号不断光;闻光力故心不断,皆得往生故顶礼。
其光除佛莫能测,故佛又号难思光;十方诸佛叹往生,称其功德故稽首。
神光离相不可名,故佛又号无称光;因光成佛光赫然,诸佛所叹故顶礼。
光明照耀过日月,故佛号超日月光;释迦佛叹尚不尽,故我稽首无等等。

        弥陀化现之善导和尚,于无量光、无碍光之义,释之尤多,言浅义深,含蕴无穷。可谓字字放光,极畅佛怀。若能细细品味,自然深归本愿,但念弥陀。其 《往生礼赞》释「阿弥陀」言: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其偈言:

相好弥多八万四,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

        又言:

身相光明照法界,光所及处皆蒙益;
一一光明相续照,照觅念佛往生人。

        又言: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观以上诸言,知弥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微尘剎土,大作佛事,唯在寻觅、摄取念佛之人。凡念佛者,自然摄归净土,因光成佛。此非吾人称念之功,全凭弥陀誓愿摄取力。其誓言: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具来我剎中。

        《大阿弥陀经》言:

阿弥陀佛「光明名号」,闻八方上下,无穷无极无央数诸佛国。诸天人民,莫不闻知;闻知者,莫不度脱也。

        故不须于称名之外,别求见佛光也。当见弥陀名号之时,即是见佛放光之时;有佛号之处,即是金色身,即是黄金地。只要称念,即入佛光摄取中,神游莲池宝地。烦脑障眼虽不能知,然大悲无倦常照我身。蕅益大师于 《劝念豆儿佛序》中,曾以一事例说明此一道理。观此,疑心自可净尽,信行自然纯一。其文言:

桐城有二人结伴为客,一死,伴葬之,携资还其妇。妇疑。伴愤甚,往尸处陈祭,哭诉。鬼与伴问答如生前,乃同归作证。中途遇事,偶一念阿弥陀佛,鬼大唤:「何放光怖我?」更速转数念。鬼惧曰:「汝一念佛,胸辄舒五色光十余丈,眩我心目,不能复近汝矣!归语我妇,令自来,当为汝雪冤。」伴因此醒悟,出家为高僧。
嗟嗟!甫举一念,光轮便舒,故寿昌大师言:「念佛心,即是佛」也。岂今时念佛,他时成佛哉?惜鬼不种善根,不闻佛名,故惊怖。
尚本念佛人,仗此良缘,宁不顿超乐土耶?
毕贯之居士,参尽天下衲僧,乃死心念佛,求生净土;兼劝人以豆念佛,结佛缘。人身一豆尔,当念佛时,身即放光,所谓「佛身充满于法界」者,非乎!今以豆念佛,豆必放光;以放光豆,作放光食,入众僧腹。无论其人念不念佛,皆必恒放光明。令遇斯光者,有心无心,皆得解脱。光光相照,成无尽灯。则生界顿空,更不必别谈向上,便是向上极则公案矣。僧问赵州:「如何是毗卢师、法身主?」州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以此诚言为证。

        观大师言,知名号所在处,即是弥陀大放光明处;遇斯光者,无论有心无心,皆得解脱。遇此殊胜因缘,蒙光摄取,何幸如之!

        弥陀光明虽普照十方,无所障碍,然善导大师言:

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

        又言:

但能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而唯摄念佛者?善导大师 《观经疏》言:此有三义:

一明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二明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三明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此例非一也。

        若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弥陀五劫思维,选得「乃至十念」至极简易之法,救度被烦恼贼所伤害之罪恶凡夫。唯此一法,遍透机宜,上至等觉菩萨,下至五逆十恶,皆可凭此得度。是故唯以念佛为往生之本愿行,虽普放光明,而唯摄念佛者。意欲一切众生,归此一行。故三经皆指归第十八愿,劝专念佛号,以顺弥陀本愿。弥陀愿力既如此,欲蒙光摄取,自当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但称佛名,则自然蒙光摄取。若不念佛,则自漏于本愿矣。

陆~二、    约「寿命」释

【要解】

(己)二约「寿命」释

【经文】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要解】

心性照而常寂,故为「寿命」。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寿命无量也。
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无量寿。应身随愿随机,延促不等。法藏愿王,有「佛及人,寿命皆无量」之愿。今果成如愿,别名无量寿也。
阿僧祇:无边、无量,皆算数名,实有量之无量。然三身不一不异,应身亦可即是无量之无量矣。
及者:并也。
人民:指等觉以还,谓佛寿命,并其人民寿命,皆无量等也。

【略注】

        弥陀名号,除有无量光之德,还有无量寿之德。知此,可知一句名号,尽未来际,常住于世,恒照十方,永为众生之依怙,使过、现、未来一切众生,皆有因缘蒙受无量光之摄取利益。

        无量寿,即不生不灭之正觉法体,为一切功德之母。若生彼国,亦自然获此永恒不灭的生命,与佛同寿。故古德称无量寿为净宗第一德。

        弥陀寿命无量,缘于寿命无量之誓愿。其「寿命无量愿」言:

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弥陀为使无量光寿之功德利益,能普润群萌,尽获往生大利,并发誓言:

我若成正觉,名声超十方,
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藉此誓愿,法界有情,终必得闻弥陀佛名,往生净土而成佛。始知:无量光因无量寿而增辉,无量寿因无量光而显益,体用并彰,悲智双显。大师赞言:

光明寿命无伦匹,慈眼悲心彻底呈,
双手长舒尘点劫,一般也是惜儿情。

        无量光寿,融成万德洪名,摄化十方,永为三界之明灯,常作苦海之慈航。遇无空过,必得往生。弥陀悲心,流露无遗。四十八愿之力用,以此得彰。此经以无量光寿,摄尽四十八愿一切功德,可谓言约而义丰。

        经中言极乐众生其数无量,别有深意,一彰已往生者无量无边,二显十方世界念佛者亦属极乐之圣众。如此经言:

若已愿,若今愿,若当愿,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大经》亦言:

彼极乐世界所有众生,或已生,或现生,或当生,皆得如是诸妙色身,形貌端正,神通自在。福力具足,受用种种宫殿园林,衣服饮食,香华璎珞。随意所须,悉皆如念。

        故知:极乐圣众,非仅指已往生之人。十方念佛之人,已是极乐之嘉宾。当坐道场,生诸佛家。诸师于此皆有明言:

        蕅益大师言:

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如称两头,低昂时等。何俟娑婆报尽,方育珍池?只今信愿持名,莲萼光荣,金台隐现,便非娑婆界内人矣。

        善导大师言:

圣众庄严,即现在彼众,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法照禅师言:

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
但使一生常不退,此华还到此间迎。

        印光大师言:

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
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

        昙鸾大师赞言:

彼安乐国土,莫非是阿弥陀如来正觉净华之所化生,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眷属无量,焉可思议!

【要解】

当知:光寿名号,皆本众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
复次,由无量光义故,众生生极乐即生十方,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由无量寿义故,极乐人民,即是一生补处,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

【略注】

        诸佛皆有无量光寿,然弥陀本愿超胜即在于:不但自证无量光寿,亦令念佛者同得无量光寿。故称「超世悲愿」,为「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藉弥陀无量光寿之德,使称念者圆成佛道,生极乐即生十方,见一佛即见十方诸佛,能自度亦能普度一切。如此殊胜利益,无法能及。故大师赞此一法圆收圆超一切法门,乃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也。

        持名一法,行极简易,利则甚深。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纵虽一字不识的愚夫愚妇,但称佛名,即获无上大利、殊胜奇功。如大师所言:

吾人果能念念执持阿弥陀佛,即是念念证无量寿,放无量光。古圣既尔,今人亦然;至心既尔,散心亦然。法华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大圣金口,岂欺我哉?

        此法:「似浅而深不可测,似小而大无不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无不资此以为成始成终之道。」众生或视自身业力深重,烦恼不断,岂能同弥陀一样得无量光、无量寿?良由正称名时,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佛有无量光寿之德,念佛之人,亦自然得之,与佛无二无别,如 《大经》言:「乃至一念则是具足无上功德」。诚知:念佛成佛是真宗,余者皆为方便说。

        生佛本无二,同具无量光寿,然众生沉没苦海,光寿不显;弥陀称性起修,彻证此光寿法体,并回施于十方众生,共证光寿法体。故大师言弥陀佛名,本为众生而建立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使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五乘齐入。故净土一法,不劳苦修,不涉施为,但称名号,径登不退。

        原以为是自己在念佛,是自己在庄严佛净土,是自己在勤集资粮。孰知阿弥陀佛见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而不自知,迷惑颠倒,以至常沉苦海,无由解脱,特生悲悯,故于兆载永劫之前,即为一切众生积功累德,以消其累世之业债,还证本有之法体。佛恩宏深,人天难知。如彻悟禅师所言:

阿弥陀佛,于诸众生,有大恩德,众生不知也。
佛于无量劫前,对世自在王佛,普为恶世界、苦众生,发四十八种大愿,复依愿久经长劫,修菩萨行。舍金轮王位、国城妻子、头目脑髓,不知其几千万亿。此但万行中内外财布施一行也。如是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圆修万行,力极功纯,严成净土,自致成佛,分身无量,接引众生,方便摄化,令生彼国。
然则如为一人,众多亦然;如为众多,一人亦然。若以众多观之,佛则普为一切众生;若以一人观之,佛则专为我一人也。称性大愿,为我发也;长劫大行,为我修也。四土为我严净也;三身为我圆满也。以至头头现身接引,处处显示瑞应,总皆为我也。我造业时,佛则哀悯我;我受苦时,佛则拔济我;我归命时,佛则摄受我;我念佛时,佛则加被我。佛之所以种种为我者,不过欲我念佛也;欲我往生也;欲我永脱众苦,广受法乐也;欲我展转化度一切众生,直至一生补佛而后已也。
噫!佛之深恩厚德,非父母所能比,虽天地不足以喻其高厚矣。非闻开示,安知此义?不读佛经,安晓此理?今而后,已知之矣,唯有竭力精修,尽报归诚,拌命念佛而已,复何言哉!

【要解】

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

【略注】

        弥陀名号乃众生本觉理性,故大师言:「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思此,岂可言念佛乃心外求法耶!虽众生心性本具无量光寿,然不由藉弥陀誓愿,名号功德,众生何能自证之?久劫以来,轮回不止,可不更当深思也!故大师又言:「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机法深信隐显其中,执自性弥陀者,宜深思于此!

        大师初顺圣道之理言一句佛名,虽乃弥陀愿力所成,亦是众生真心本体。后显生死凡夫若离却佛名,则难以彻证此心。此即挽「理」入「事」,摄「圣」归「净」。但称佛名,则此无量光寿之心自然圆显。故不可离却佛名,而别觅心也。唯当舍虚妄之身心,而一向专称佛名。

        自心、弥陀,虽无二无别。然自心难明,弥陀易求。但称佛名,得生彼国,即圆彰自心。所谓托彼名号,显我自心也。如大师所言:「弥陀圣众现前,即是本性明显」。

        八万四千法门,皆重于理,导人极智慧了生死。唯净土一门,不凭智慧,还愚痴生极乐。乃至极下之人,亦可依称名得度。末法众生,福薄慧浅,虽有心修行,然无力断惑。若舍现前弥陀,徒好玄理,自心终难彻证。虽终日数他宝,却自无半分钱;虚废光阴,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可不惜哉!宜当谛信「末法众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印光大师于此辨之甚详,极彰「圣、净」之别。言:

真如法性,生佛体同;迷悟攸分,苦乐天殊。故我世尊特垂哀愍,虽于尘点劫前,早成佛道,又复悲运同体,慈起无缘;不违寂光,示生浊世。出家修行,成等正觉,拯彼迷流,同登觉岸。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随顺机宜,循循善诱。大机则示以五蕴皆空,六尘即觉,究竟一法不立,直下万德圆彰。小机则曲垂接引,为实施权,令其渐培佛种,以作得度因缘。如上随机所说种种法门,虽则大小不同,权实各异,皆仗自力,断惑证真,方出生死。故于如来普度众生之怀,未能究竟舒畅。由是于诸法外,又复特开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一门。指极乐世界,以为本有家乡;指阿弥陀佛,以为无上慈父。令其发菩提心(愿往生心),持佛名号,以深信愿,求生西方。果能拳拳服膺,念兹在兹,则以己信愿,合佛誓愿,生佛相契,感应道交。现生则业障消灭,福慧增崇;临终则蒙佛接引,托质宝莲。其有惑业已断,则即登补处,速证佛乘。纵令博地凡夫,通身业力,亦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既往生已,即得迥出凡流,高预海会;惑不期断而自断,真不期证而自证。此之法门,全仗佛力。喻如跛夫日行数里,若乘转轮王轮宝,则顷刻之间,遍达四洲,是轮王力,非己力也。毕世修行者,固然如是,即五逆十恶极重恶人,临命终时,地狱现相,若能志心念佛,即得蒙佛接引。良以佛视众生,犹如一子。于善顺者,固能慈育;于恶逆者,倍生怜愍。子若回心向亲,亲必垂慈摄受。此实一代时教最妙之法,上圣下凡共由之路。遍透九界之机宜,极畅如来之本怀。

        观此,知唯有持名一法,遍透九界之机,是末法众生唯一出离之道。执唯心净土者,应知:恋此土不如求彼土,好自心不如归弥陀。「若其外极乐九莲之土,别说唯心;舍弥陀万德之洪名,别求自性。可谓当渡而问津,对灯而觅火也。」

肆~二、    别释「主、伴」
伍~一、    别释
陆~一、    主

【要解】

(丁)二别释「主、伴」二:初别释,二结示。
(戊)初又二:初主,二伴。
(己)今初,此亦释别序中「今现在说法」句。

【经文】

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要解】

此明极乐世界教主成就也。然法身无成无不成,不应论劫;报身因圆果满名成,应身为物示生名成,皆可论劫。
又法身因修德显,亦可论成、论劫;报身别无新得,应身如月印川,亦无成不成,不应论劫。但诸佛成道,各有本迹。本地并不可测,且约极乐示成之「迹」而言,即是三身一成一切成,亦是非成非不成而论成也。
又佛寿无量,今仅十劫,则现在说法,时正未央。普劝三世众生,速求往生,同佛寿命,一生成办也。
又下文无数声闻、菩萨,及与补处,皆十劫所成就。正显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

【略注】

        正报分「主、伴」,「主」即阿弥陀佛;「伴」即声闻菩萨等圣众眷属。今首显主成就,以主为体也。主成就,伴亦自成就。

        诸佛有法报化三身:法身本有,无始无终,因修而显。报身修成,有始无终,亦法性本具。化身随机应化,有始有终。然三身非一非三,即三即一。三身一体,一成一切成。此乃通论,蕅益大师释法报化三身,皆依通途教理而言。

        今弥陀三身圆满,四德圆具。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显依报正报,皆真实不虚。虽三身已圆,然就「酬因感果」而言,则弥陀是「因圆果满」之「报佛」。经言「今现在说法」,即显酬报之义。故善导大师判极乐国为报土,弥陀为报佛。其 《观经疏》言:

问曰:弥陀净国,为当是报是化也?

答曰:是报非化。云何得知?如《大乘同性经》说: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又《无量寿经》云: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又 《观经》中,上辈三人,临命终时,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然报身兼化,共来授手,故名为「与」。以此文证,故知是「报」。…凡言「报」者,因行不虚,定招来果;以果应因,故名为「报」。…今彼弥陀,现是「报」也。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自古以来,诸祖对极乐国土之判法各有不同,或判为报土,或判为化土,或判为报、化二土圣人生报土凡夫生化土,或判为四土,依其断惑深浅而言品位高下。唯昙鸾、道绰、善导依据三经文证,力主「报佛报土」说,倡「凡夫乘愿,直入报土」义。因法难迭起,宝典散失,致使后来祖师鲜有闻此法义而倡导者,净土一宗由此而依附他宗。今日得以重见宝典放光,广沾法益,深深感怀。蕅益大师憾而未见善导一系之念佛思想,其教宗天台,故依天台判教。然大师别具只眼,判四土有「横、竖」二途。天台四土说多就自力竖出而言,而极乐净土别仗阿弥陀佛愿力,故横具四土。能着眼于此,始知大师自有心领神会处。若与善导一系之思想比较,更易明了蕅益大师慧眼独具,能不拘旧说,直示净土深义,暗合善导思想。印光大师深赞 《要解》为古今第一注,自有由来也。读《要解》者,不可执于一言半句,当于大处着眼,前后贯通,始能明了其真义。

        若就「本」而言,阿弥陀佛为久远实成之古佛;若就「迹」而言,则弥陀为酬因之报佛,于十劫之前成就「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誓愿(顺应凡情,以 迹为本,故经言成佛十劫)。故善导大师言: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不论信不信,不论有罪无罪,一切众生之往生,于十劫正觉之时,即已由「南无阿弥陀佛」所决定。业事已成办,故称名为正定业。但能称念,必得往生;乘佛愿力,直入报土。此即「成佛已来,于今十劫」之内涵。

陆~二、    伴

【要解】

(己)二伴

【经文】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要解】

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若先习小行,临终回向菩提,发大誓愿者,生彼国已,佛顺机说法,令断见思,故名罗汉。如别教七住,断见思之类,非实声闻也。盖「藏、通」二教,不闻他方佛名。今闻弥陀名号,信愿往生,总属「别、圆」二教所摄机矣。

【略注】

        前显「主」成就,今言「伴」成就;主伴相资,显佛力非虚。如大师言:「无数声闻菩萨及与补处,皆十劫所成就。正显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

        大师言「定性二乘,不得生彼。」以其得少为足,证偏真涅槃,不求往生他方佛国故,非指声闻不能往生。若其回心愿往,一往无碍。且声闻别无出路,终必还生净土。如昙鸾大师言:

声闻以实际为证,计不应更能生佛道根芽。而佛以本愿不可思议神力,摄令生彼,必当复以神力生其无上道心。譬如鸩鸟入水,鱼蚌咸死;犀牛触之,死者皆活。如此不应生而生,所以可奇。然五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佛能使声闻复生无上道心,真不可思议之至也。

        《往生论》言:「二乘种不生」,今何以言小圣得生?

        昙鸾大师释言:

「此论但言二乘种不生,谓安乐国不生二乘种子,亦何妨二乘来生耶?阿罗汉既未得一切解脱,必应有生。此人更不生三界,三界外除净土更无生处。是以唯应净土生。如言声闻者,是他方声闻来生,仍本名故,称为声闻。」

        《观经》下三品人皆为一生造恶之机,因称名故,诸罪消灭,得生彼国。此等人非但无大乘善根,世善亦无。然一生彼国,因闻大乘法,即发大心。故善导大师言:

此三品人,俱在彼发心,正由闻大,即大乘种生;由不闻小故,所以二乘「种」不生。凡言「种」者,即是其「心」也。

        观昙鸾、善导之释,知「二乘种不生」,是指极乐国土纯一大乘,无有二乘种子(心),若他方二乘,欲生彼国,亦得往生。

        或有修小乘行者,虽未证声闻果,但能回心,亦得如愿。如善导大师言:「十方众生,修小乘戒行,愿往生者,一无妨碍,悉得往生。」故知:不论何种根性众生,愿生必生。如古人言:「不愿生净土则已,愿生则无不得生;不生则已,生则永不退转也。」

        或言欲生彼国,须发菩提心;若无菩提心,则难以往生。此说未契净宗心要,净土所言「菩提心」,别指「愿往生心」。若依天台四教而言,凡信心念佛者,无论其有无菩提心,皆属别、圆二教(纯大乘)所摄之机。若依净土而言,凡念佛者,皆是人中芬陀利花,为佛第一弟子。虽五逆十恶,因得闻佛名,信愿往生,其种性已超二乘之上,已与观音势至为其胜友。所谓「犹如太子初生,贵压群臣」也。故知,不论何人,愿生净土,即大乘根机,以能成就自利利他功德故。故净土一法,不以机论大小,唯以法显真实。故古德言:

夫本愿一乘,万机普益,凡圣齐摄。苟立信于弘愿者,无善无恶,无凡无圣,同成本愿一乘绝待不二机也。

        弥陀名号,善恶等摄,功勋罔测。是以《华严经》言:

宁在诸恶趣,恒得闻佛名,不欲生善道,暂时不闻佛。
所以于往昔,无数劫受苦,流转生死中,不闻佛名故。

        吾等生死凡夫,今遇净土,称名得往,常侍弥陀,岂不庆快平生!

伍~二、    结示

【要解】<, /STRONG>

(戊)二结示

【经文】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要解】

佛及声闻、菩萨,并是弥陀因中愿行所成,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是则佛、菩萨、声闻,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故云「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能「令」信愿持名者,念念亦如是成就也上重重无尽,总归极于一声名号。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竟。

【略注】

        今结示极乐「主、伴」庄严亦皆于十劫之前已圆满成就。

        极乐国土,虽有声闻菩萨之名,实则各各非自非他,无我无我所,自他一体无二。即自即他,即他即自,无不与佛同一体性,如光光相融。此皆弥陀因中愿力所成,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

        极乐种种庄严功德,摄归于一声佛号。但称佛名,则无尽功德,无不满圆。是以天亲菩萨赞佛「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天亲菩萨言其「主功德成就」言:「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又言「眷属功德成就」言:「如来净化众,正觉华化生。」显极乐乃弥陀法王善力所住持,声闻菩萨,悉从如来正觉华化生从如来生,是故眷属平等,无有差别。

        极乐依正之超胜,缘于超世之本愿。此即以果德庄严显因心殊胜,如古德言:「法藏因弥远,极乐果还深。」善导大师言:「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剎最为精。

        以上总显四十八愿所成就之功德庄严,启人信心,令欣慕求往,故以下劝愿。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