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法师开示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清净法师:朝圣普贤愿海——《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二愿王——称赞如来  

第二愿王——称赞如来

  经文: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直译:

  再者,善男子,说称赞如来的意思是:包括所有法界、虚空界和十方三世一切佛所在的国土,在一切极其细微之处,在极其微小的尘埃中,都有像一切世间的极微细尘埃那么多的佛。在每—佛所在的国土中,又都有无穷无尽的菩萨众,在参加极其盛大的法会,他们在法会中围绕在佛的四周。我要以极深刻的认识和无以伦比的理解力,把所有这一切带到眼前来加以了解。所有现出的极微尘数的身形,都生出远远超过辩才天女的微妙舌根。每一化身都能宣说无穷无尽的音声,形成了美妙音声的海洋;每一音声,包含了一切美好的言辞,在称赞着如大海一样,浩瀚无际的如来功德。赞叹佛陀的意念行为,一一相续不断,直到未来的世界中,直到一切法界的穷尽处,都一刻也不中断地,无不周遍地称叹赞美佛。像这样,直到虚空界穷尽的时候,众生界穷尽的时候,众生业尽的时候,众生烦恼尽的时候,我的称赞才会有穷尽。然而,虚空界也好,烦恼也好,都无有穷尽时,因而我的赞叹也就没有穷尽之时。而赞叹佛陀的意念也就前后相续,没有间断;赞叹佛陀的清净身业语业和意业也就永无疲厌。

   

  讲解:

  “称”是称述,“赞”是赞扬,称述功德,赞扬其美,叫做称赞。“如来”,《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法身无来无去,不生不灭,此就法身解释如来。《涅槃经》云:“如过去佛所说不变,从六波罗蜜来,至大涅槃,故名如来。”《成实论》说:“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诸佛从真如法身中示现而来,此就化身解释如来。

  如来即是不生不灭的性德理体,称赞如来功德甚为殊胜。释尊的因地,因以“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一偈赞叹弗沙佛,而功超九劫,先于弥勒之前成佛。证知修持称赞如来这一行愿,可以速增福德智慧。如来的本迹理事,具无量功德,须有甚深的如理智与广大的如量智,方堪称述赞扬。譬如自在天王,有一名叫善口的天女,口具五百妙舌根,一一舌根能出百千种音声,一一音声与百千种音乐相应。其声清澈,旋律和雅,赞佛功德。普贤菩萨称赞如来的妙辩,以大海般深广磅礴的音声,无有间断地广赞诸佛如来无尽的功德。从“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人能说佛功德”偈颂可见,诸佛如来功德,赞莫能穷。

  一次,佛陀和追随他的比丘弟子们,在印度当时的摩揭陀国境内游化,打算从首都王舍城,前往北边的那烂陀城。

  在佛陀与比丘们一行人的后面,有一对外道沙门师徒,正好也同路,为师的名叫“须卑”,徒弟名叫“梵达摩纳”。一路上,那位老师一直不停地诽谤佛陀,也诽谤佛法与比丘们,而他的徒弟却一直与他唱反调,不断地称赞佛陀、佛法与比丘们。

  一天傍晚,大家都来到路途中的一个庵婆罗树园内,准备在园内国王建的公共房舍过夜。即使到了这个时候,这对外道沙们师徒,还没能停止他们谤佛、赞佛的争论。比丘们不禁对这两位奇怪的师徒议论起来。大家都认为,相对于这位外道老师的不了解徒弟,佛陀的善知人们志趣,是多么的稀有难得!

  佛陀知道比丘们在讲堂聚集,就来询问他们在议论什么。比丘们将他们议论的原委,告诉了佛陀。

  佛陀因而教导比丘们说:

  “比丘们!如果听到别人诽谤如来、佛法和僧团,大家不要忧愁、伤心,也不要因此而愤怒,甚至怀恨在心而意图报复,因为,这样只会带给大家障碍,不能如实地判断别人所说的是有道理的,还是错误的。反之,听了别人赞叹如来、佛法和僧团,也不要感到欣悦、愉快,因为,这也会带给大家障碍,不能如实地判断别人所说的是有道理的,还是错误的。”

  接着,佛陀又说:

  “比丘们!一般凡夫,都只从一些细琐、微小、世俗的戒行,例如五戒、十善、俭朴严谨的正命生活、乞食、不蓄积财物等来赞叹如来而已,不能从如来所证得的深奥、微妙、大光明之法这一方面来赞叹佛陀。只有从如来所证得的深奥、微妙、大光明之法来赞叹,才是真正如实的赞叹如来。”

  什么是如来所证得的深奥、微妙、大光明之法呢?佛陀那个时代的沙门、婆罗门们,有着种种的邪知、邪见,总括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全然的常见,部分的常见,无因、无缘论,有边、无边论,不定诡辩论,有想论,无想论,非有想非无想论,断灭论,不正确的现法涅槃论等,共十类六十二种,称为“六十二见”。这六十二见的归纳,就像洒在小池塘中的大渔网,网住了世间所有的邪知、邪见。而佛陀所证的深奥、微妙、大光明之法,就是远离了这六十二见,在日常生活六根对六境的认识过程中,如实知认识与感受生起的真正原因,以及其所引发烦恼的根除方法:认识与感受,是如何地让人们因贪爱而陷入味着,味着又如何在无常变化下转为祸患,圣者又如何从中超越与出离。由于能超越与出离,所以圣者切断了推动流转到下一生的根,就像斩断一棵枝叶茂密的大树树根,这棵树就随之枯萎,永远不再生一样,这就是佛陀所证的深奥、微妙、大光明之法。

  能够以此来赞叹佛陀,才是真正的赞叹。

  在这部经中,所称赞的境,以三重无尽来显示,就是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的所有极微尘(第一重无尽),每个极微尘中都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的佛陀(第二重无尽),每一尊佛都有无量菩萨海会围绕(第三重无尽)。能赞之因,则是除了甚深胜解心之外,还有普贤行愿力,以这二因现前知见。

  由此,也可以证知诸佛的“身语意”三密:

  佛之身密:《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佛之语密:《佛说阿弥陀经》:“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佛之意密:《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普贤菩萨行愿品》:“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

  所称赞之相有四方面:

  一、能赞之相:对每尊佛的功德,一一以胜过辩才天女的微妙舌根,一一舌根流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流出一切言辞海。

  辩才天女,亦译作妙音天女、美音天、妙音佛母、及声音佛母等,她是一位示女性身相的智慧本尊。在印度教中,传统上她被认为是主神梵天的妻子。大乘佛教吸收了辩才天女的形象,将她作为文殊菩萨之明妃(明妃代表本体的智慧显现)其实都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指的是双身的文殊,任何菩萨都有力量和智慧两种威势。

  《大日经疏》五曰:“次北置萨啰萨伐底,译云妙音乐天,或曰辩才天,次北并置其妃。”是各有妃,故为男天。同疏十曰:“美音天,是诸天显咏美者,与干闼婆稍异,彼是奏乐者也。”《金光明》云:“大辩天女,大辩谓后也。”是妙音乃男天之名,大辩乃其后之名。《大日经义释》七曰:“美音天亦名辩才天,是诸天中歌咏美妙者,犹如毗首羯磨工于伎巧之类,非干闼婆也。”《大随求经》上曰:“大辩才天女。”《不空罥索经》十五曰:“辩才天女。”此等皆为女天也。聪明而有辩才,故曰辩才天,能发美音而歌咏,故名美音天、妙音天,为主智慧、福德之天神,若供养此天则可得福与智慧。《最胜王经·大辩才天女品》云:“现为阎罗之长姊,常着青色野蚕衣,好丑容仪具有,眼目能令见者怖。”又曰:“若有法师说是《金光明最胜王经》者,我当益其智慧具足庄严辩说之辩。”该经有诗赞曰:“若人欲得最上智,应当一心持此法,增长福智诸功德,必定成就勿生疑;若求财者得多财,求名称者得名称,求出离者得解脱,必定成就勿生疑。”

  佛教寺院中的造像常将之作女菩萨相,菩萨拥有八臂,旁六臂分执火轮、剑、弓、箭、斧、索等,中两臂合十。脚下有狮、虎、狐、豹等野兽。

  《出现品》上讲到自在天王的采女善口,口中出一音声,与百千音乐共同相应,每一乐声中又有百千种差别音声。胜过辩才天女的微妙舌根,是指善口天女舌根所发的妙音,只是与百千乐声相合,而普贤称赞如来,以胜解力故,所出音声,周遍契合法界,所以胜过前者。

  辩才有四种: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词无碍解、辩无碍解。真正的无碍辩才在九地获得智自在后才获得,九地前,虽有辩才,但不圆满。如果按穷理尽相、朗照无余的最高境界来说,只有佛与普贤才是穷极具足辩才。

  所谓微妙舌根,如《华严经》所说,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舌,所谓:开示演说无尽众生行舌,开示演说无尽法门舌,赞叹诸佛无尽功德舌,演畅辞辩无尽舌,开阐大乘诸道舌,遍覆十方虚空舌,普照一切佛刹舌,普使众生悟解舌,悉令诸佛欢喜舌,降伏一切诸魔外道、除灭一切生死烦恼令到涅槃舌。如果菩萨成就此妙法,则获得如来遍覆一切国土舌相。像这样微妙的舌根,我们应发愿如是成就。

  二、正辨称赞:“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

  从果佛说,指称赞佛的无量身智功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等。

  赞佛功德,也称作“音声佛事”,即用诵经、唱佛名乃至以歌舞音乐等供养佛的佛事礼仪。《维摩经》卷下“菩萨行品”所云“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即系此意。《法华经》“方便品”有言:“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皆已成佛道。”《维摩经略疏》卷十云:“此间耳根利故,用声尘起之。未必但有声尘,便无五尘。如此间以声为佛事,亦放光明,亦香云、香盖、衣服等,以为佛事。但从胜者为正,其余是傍,故的判声为佛事。”此外,如由读诵、唱名等而得往生之益,以及闻法音而尘劳垢习自然不起等,皆是音声佛事之例证。

  很久以前,印度有一位阿输迦王。对佛法不但具有相当的信心,而且发心非常广大。曾在一天当中,建造了八万座佛塔。每天还虔诚供养许多位法师,并恭请法师开示说法,如此日复一日,从未停止过。

  有一天,国王和往常一样供养法师们。其中一位年轻聪颖、相貌庄严、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法师,神情自若地坐在国王的身边,准备升座说法。

  突然,国王发现这位年少法师的口中,散发出阵阵沁心的清香。国王深感疑惑,心想:“这位法师口中一定含了什么特别的东西,是不是想利用这香气来蛊惑我的人民?”

  于是请法师开口,仔细瞧了好一会儿,法师口里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国王仍不相信,再请法师漱口,但是法师口中的香气依然不减。

  国王忍不住说:“请示法师,您的口中为什么会散发如此微妙的香气?我从来没有闻过这么特别的香味。”

  法师回答说:“大王!这要追溯到过去久远以前。在迦叶佛的时代,我是一位善于说法的比丘,常向大众赞叹宣说迦叶佛无量的清净功德,并且使人们明了种种深妙佛法的真理和无边的修习方法。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我生生世世口中都有妙香散发出来,而且这香气远超过一般世间花草的香味,人们只要闻到了这个香气,都会心生喜悦。”

  国王听了,欢喜有加地说:“原来赞佛及说法的功德果报是这么的殊胜无比!”年少法师接着又说:“这还只是现前看得到‘花’报,赞佛及说法的十种功德‘果’报,更是不可思,不可议,请大王仔细聆听:

  1、赞叹佛的功德,使一切众生都能听闻(因心及愿力),就可以得到广大好名声的果报。

  2、赞叹佛的功德,使一切众生心生欢喜,就可以得到世世相貌端正的果报。

  3、为众生讲说灭罪生福的方法,使众生能有安乐的心灵栖所,就可以得到心中时时感到快乐欢喜的果报。

  4、赞叹佛的功德,来调伏一切众生的烦恼,就可以感到时时受人恭敬的果报。

  5、显扬说法时有如明灯一般,照亮众生的心灯,使众生契悟佛法,就可以得到威德如日光一般明耀人心的果报。

  6、用种种方法赞叹佛的功德,使一切众生心生欢悦,就可以得到受人敬爱的果报。

  7、运用种种巧妙的言语,来赞叹佛无量无边的功德,就可以得到无尽无碍辩才的果报。

  8、赞叹佛不可思议的妙法,使一切众生不再有任何过咎,就可以得到深妙清净大智能的果报。

  9、赞叹佛的功德,使人们烦恼越来越淡薄,就可以得到断除无明,垢秽灭尽的果报。

  10、因为使自己及他人的烦恼尽消,而证得涅槃的境界。譬如天降大雨,不仅可以熄灭大火,连灰烬也不再有余热。

  国王听了法师如此详细地阐述赞叹佛的殊胜功德后,心开意解,欢欣踊跃地说:“有大福德的人们,都善能赞叹佛的功德!”

  礼乐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乐文化是从祭祀文化发展而来的。古人将“礼教”与“乐教”并提而形成的教化体系,它们的本义,是以礼为教、以乐为教,而“乐”则代表了天地自然的和谐精神。所以,中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音声可以表达崇敬,传递文明。在《孔子家语•辨乐解第三十五》记载了孔子学琴的故事:

  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习一首乐曲一段时间后,师襄子对孔子说:“我虽然是以击磬做的乐官,但我还是擅长于弹琴。如今,你已学会了这首琴曲,可以进一步学点别的了。”孔子听了,并不急于学其他,回答说:“我还没有学到弹奏它的技巧。”

  孔子用心投入,练习一段时间后,很快学会了技巧。于是,师襄子便对孔子说:“你现在已经学会技巧了,可以学点别的了。”孔子回答说:“可我还没有了解曲子表达的意趣。”

  孔子继续专心练习一段时间,了解了曲子的意趣。此时,师襄子又对孔子说:“你了解了它的意趣,现在可以进一步再学点别的了。”但孔子依然想继续深入,回答说:“我还不晓得它是歌颂谁的。”

  于是,孔子专心一致,每天弹奏,用心领会曲中歌颂的人物。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孔子有所深思,站在一个高处,向着远方眺望说:

  “我已经知道它是歌颂谁的了,他长得有点黑,身材修长,有着广阔的胸襟,长远的目光,他眼光辽阔,囊括四方。若不是周文王,谁能如此!”

  师襄子听了,十分惊讶,立刻离开坐席来到夫子面前,两手交叉于胸前,表示敬意地说:“君子,真是无所不通的圣人,此曲的名字是《文王操》。”

  孔子这个故事,可以理解为上师瑜伽的一种修法:通过音声,感知上师和本尊的精神内涵。

  三、称赞所经时间:“尽未来际,相续不断。”

  四、明其周遍:“尽于法界,无不周遍。”指周遍称赞法界一切佛,或者遍法界一切处称赞。

  当今学人,欲发大心,弘扬佛法,自愧辩才欠缺,应恳请佛力加持,施以辩才。诸大乘经提示,若不得如来神力加持,而能说法,无有是处。由是,释尊殷勤劝勉行人,或诵经,或诵八十八佛,久之便可得妙辩。站在净土宗角度,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乃总持陀罗尼,含摄万德,如至心持念久久,无碍辩才自得显现。古往今来,由念佛发辩才的事例甚众。净业行人随时随机广说阿弥陀佛因行果报,大愿功德,即是称赞如来的殊胜体现。称赞如来这一行愿修持纯熟时,则风声雨声、车声马声、木鱼引磬声,皆是称赞如来之音声,如西方净土水鸟树林,皆演法音,由心回转故。

  赞佛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追随佛陀,成就道业。面对众多修法,印光大师也专宗推荐净土念佛法门曰:“念佛法门,乃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人、天、凡、圣、成佛之捷径。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因此,持名念佛,就是最好的赞佛,也是最好的佛法实践。

  佛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为何众生仍在六道轮回中被无尽痛苦折磨?这是因为,我们被妄想执著所缚,不能认知一切事物本来清净。本来清净,才是一切现象的真实状态。我们惯常的不净认知,全是错的,认假当真,就好像误认一条绳子为蛇,或把沙漠中的海市蜃楼错认为是远处发亮的水光。净土法门的念佛和观修就是让我们觉知每件事物的本然清净,从而断惑证真,转识成智,往生净土,回归家园。

   

  《都市茅棚167、和谐人生祈祷文》:

  我生命的恩主,上师、三宝、天地、日月、地水、火风、父母、兄弟、亲友、姐妹、同事、眷属、身体、器官、毛发、皮囊、事业、财富、国土、众生、房屋、用具、车乘、花鸟、道路、虚空,以及我生命中出现的一切一切。您是如此完美而神圣,我要向您表达我的感恩和赞美。您源自光明的空性如来藏,是诸佛的光明化身。您带着伟大使命,为我量身幻化美丽的梦境,激活我生命和能量,赐予我荣誉和智慧。无知的我,却经常错解您的深意,没有好好珍惜和照顾您,甚至以身体、语言和思想冒犯于您,造成您的病痛、烦恼、损失和伤害。对不起,请原谅!我非常爱您,我要至诚感恩您,祝福您,好好疼您,照顾您!您是我生命的恩主,我是您忠诚的伴侣,愿我们继续携手努力,慈悲奉献,和谐共享,在这方美丽清净的国土,融入佛陀圆满的悲智光明。

   

  《都市茅棚254、您是谁的谁》:

  是谁把西方净土,描绘的风生水起,宛如身临其境?是谁把娑婆苍凉,临摹的栩栩如生,惊醒一片哀鸿?是谁把前尘影事,串成了风铃,耳边传来如梦的歌声?是谁把六道的纠结,镌刻的荡气回肠,让我想起过往,泣不成声?

  您是谁?您是谁的谁?

  您在红尘里出世,演千般豪情,传奇万丈,冲开天路风云。我在出世中红尘,吟一阕寂寞,晓风残月,玩得几许深沉。我说,一曲一叹息,一生一场戏!您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我不知道您是谁的谁?但我知道——跟着您,有希望!

  是您,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寻求真理,圆满种种波罗蜜门,把您的慈悲向世人抒发!是您,布施身命,难行苦行,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把世态万千牵挂!

  我不知道您是谁的谁?但我知道——跟着您,有方向!

  是您,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成就诸佛无上菩提,让实相妙笔生花!是您,处于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让真理表达淋漓尽致!

  我不知道您是谁的谁?但我知道——跟着您,有出息!

  您敞开胸怀拥抱我,峰峦叠嶂山林翠,展露法王身;您鼓动风云吹醒我,曲径流水风尘染,尽显广长舌;您指尖拈花揉碎我,花样年华星璀璨,处处般若智;您掀起波澜震撼我,沧海桑田繁华处,因缘无常法。流年里,繁花绽放似锦绣,妙用无尽。宿命中,零落成泥碾作尘,道法自然。岁月清浅,举案齐眉,剪西窗夜话,柔情荡漾;帘梦依旧,尘埃落定,作水墨传奇,千古绝唱!

  我不知道您是谁的谁?但我知道,跟着您,有家回!

   

  《都市茅棚255、与您共舞》:

  您是远古的遗风,您是雨后的彩虹,您是灵山的白云,您是游舞的空行!您如美玉流光,您似佳人一方,您在庄周梦中蝶舞,您在七宝池中莲香!您在农家田园,您在大明湖畔,您是长河落日,您是大漠孤烟!您在云之巅,您在水之崖,今日小桥流水,来年人面桃花!

  我掬一阕宋词,拈一束唐诗,邀您共舞,四海同游!携一缕清风,照一轮明月,过一程山水,踏一片祥云,盈一缕沉香,生一重云烟。您我在大漠中驰骋,笑看猎猎旗风;您我于泉水中滋润,映照圣洁心灵。焚一炉慈悲,暖三尺深寒;洒一掬清凉,熄百年热恼;照一丝般若,破万劫无明!一夕回眸,生生含情;婉约相诉,豪放倾城。风来尘往飘舞,春暖花开细雨,夜寂相看两不厌,回首阑珊清福!望断天涯归路,西方极乐净土,衣带渐宽终不悔,晨钟梵音暮鼓!平平仄仄诗章,真真切切衷肠,将此深心奉尘刹,大爱生死无疆。梦里身心皆是客,多少楼台烟雨中,问君何故不多愁?一江春水向东流!

  您是我的根,您是我的灵,您是我的本尊,您是我的坛城,您是慈悲伟大的空性如来!您告诉我:凡是真实的,必然永恒;凡是虚妄的,梦幻泡影。解脱和安乐即在其中!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