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便力用
如《大毗卢遮那经》云:‘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①为究竟。’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结归,大智之显现,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继体性宗趣后,而论本经方便胜妙之大力大用。
如《观佛三昧经》云:‘佛告父王:诸佛出世有三种益。一者,口说十二部经②。法施利益,能除众生无明暗垢,开智慧眼,生诸佛前,早得无上菩提。二者,诸佛如来有身相光明,无量妙好。若有众生称念观察,若总相③,若别相④,无问佛身现在过去,皆能除灭众生四重五逆⑤,永背三途。随意所乐,常生净土乃至成佛。三者,劝令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⑥,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又‘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以上释尊大慈至孝劝父之言,唯劝念佛。可见种种行门非不殊胜,但非凡众之所能修。唯有系心念佛法门,最是应机,但能依教念佛,定能往生。一得往生便能转恶成善。念佛之方便妙用,显示无余。
【注释】
① 方便:
《佛学大词典》:十波罗蜜之一。又作善权、变谋。指巧妙地接近、施设、安排等。乃一种向上进展之方法。诸经论中常用此一名词,归纳之,其意义可分为下列四种,即:(一)对真实法而言,为诱引众生入于真实法而权设之法门。故称为权假方便、善巧方便。即佛菩萨应众生之根机,而用种种方法施予化益。(二)对般若之实智而言,据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举出,般若者,达如之慧;方便者,通权之智。以权智观照于平等实智所现之差别。(三)权实二智皆系佛菩萨为一切众生,而尽己身心所示化之法门。(四)为证悟真理而修之加行。
② 十二部经:
《佛学大词典》:乃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之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一)契经(音译修多罗),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二)应颂(音译只夜),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复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三)记别(音译和伽罗那),又作授记。本为教义之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众弟子之未来所作之证言。(四)讽颂(音译伽陀),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五)自说(音译优陀那),佛陀未待他人问法,而自行开示教说。(六)因缘(音译尼陀那),记载佛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七)譬喻(音译阿波陀那),以譬喻宣说法义。(八)本事(音译伊帝曰多伽),载本生谭以外之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或开卷语有‘佛如是说’之经亦属此。(九)本生(音译阇陀伽),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十)方广(梵音译毗佛略),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十一)希法(梵音译阿浮陀达磨),又作未曾有法。载佛陀及诸弟子希有之事。(十二)论议(音译优波提舍),载佛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诸经或称惟方广为大乘独有之经;或谓除记别、自说、方广外,余九部皆属小乘经;或谓除因缘、譬喻、论议外,余九部皆属大乘经;或有以譬喻、本生、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又有以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惟九部与十二部二种分类中,九部之说法较为古老,但却较有力。上所谓九部经,又作九分教、九部法。又此十二部究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者,诸论亦有异说。
③ 总相:见下条。
④ 别相:
《佛学大词典》:[总相别相]条,总括全体之状态者,称为总相;仅指个别、特殊之状态者,称为别相。例如,无常、无我等相共通于一切有为法,称为总相;水之湿相即为别相。以观佛为例,观色身全体者为总相观,仅观色身部分者为别相观。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二五·二九三上):‘自相空者,一切法有二种相,总相、别相是二相,空故名为相空。问曰:“何等是总相?何等是别相?”答曰:“总相者,如无常等;别相者,诸法虽皆无常,而各有别相。如地为坚相,火为热相。”’故知一切万物皆具有总、别二相。举白马为例,‘马’为总相,‘白’则为其别相。
⑤ 四重五逆:
《佛学大词典》:指四重罪与五逆罪。四重罪即杀生、偷盗、邪YIN、妄语。五逆罪于小乘所说为害母、害父、害阿罗汉、恶心出佛身血、破僧等弃坏恩田、福田之五种罪业;大乘所说则一为破坏寺塔,二为毁谤声闻、缘觉与大乘法,三为妨害出家人修行或杀害之,四为犯小乘五逆之一,五为否定业报而行十不善业或教唆他人行十恶。
⑥ 第一义空:
《佛学大词典》:十八空之一。指大乘至极之涅盘、诸法实相为空。又作胜义空、真实空。涅盘、诸法实相为第一义无上法,非常非灭,不受不着,其性自尔,本无今有,今有还无,故为空,称为‘第一义空’。小乘之涅盘虽亦谓之空,然小乘之涅盘乃‘偏真但空’之涅盘,大乘之涅盘则为中道实相之空,故为第一义之空,亦为真言阿字本不生之实义。此第一义空之妙理,则称第一空法。
【译文】
如《大毗卢遮那经》中说:‘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所以可以知道,度众生的方便,正是诸佛大愿的归结,大智慧的显现,无量功德所庄严,以及诸佛果觉的究竟之处。所以在阐明了本经的体性和宗趣之后,而论述本经方便胜妙的大力和大用。
如《观佛三昧经》中说:‘佛告诉父王:诸佛出现在世间有三种利益。第一,口说十二部经。法布施的利益,能够消除众生无明的昏暗与垢染,开启其智慧眼,令生到诸佛的面前,尽早证得无上菩提。第二,诸佛如来有身相的光明,无量的妙好。如果有众生能称念和观察,无论是总相还是别相,也不用问是现在佛还是过去佛,都能够灭除众生的四重罪及五逆罪,永远地背离三途恶道。随他的意愿所喜好,常得生到净土当中,乃至最终成佛。第三,劝说父王修行念佛三昧。父王对佛讲:佛的果地功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为何不让我修行这些呢?佛告诉父王:诸佛的果地功德,有无量深妙的境界,无量的神通与解脱,不是凡夫修行所能达到的境界。所以劝说父王修行念佛三昧。’还有‘佛告诉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之中,念佛的心,也是同样的。只要能够系念而不停止,一定会生到佛的面前。一旦得以往生,就能改变一切的恶行,成就大慈悲心。’以上世尊以大慈悲心和至诚的孝心劝告父王的话,只是劝要念佛。可以看出种种的修行法门并不是不殊胜,但都不是凡夫大众所能修持的。只有将心系缚在念佛法门上,才最是应机,只要能够依教而念佛,必定能够往生。一旦得以往生就能够转恶成善。念佛的方便妙用,在这里显示无余。
【心得报告】
这一段进入概要的第四部分“方便力用”。念老一开端便引用经文“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来说明方便是诸佛度众生的究竟之处。也就是说,如果缺少了方便,无论是菩提,还是大悲,便都成为了空中楼阁,不能落到实处。众生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一切的一切就都失去了实际意义。所以,菩提、大悲、方便这三样是一而三,三而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不可分割的完整的一体,其与前面的“本经体性”和“一经宗趣”是要完全站在一个高度上的。如果与上文匹配起来,则“本经体性”就是“菩提”,就是因;“一经宗趣”就是“大悲”,就是根;“方便力用”就是“方便”,就是“究竟”。
下面引用《观佛三昧经》中所说佛出世的三种利益,来让我们知道,佛是世出世间大慈至孝的表率,但劝自己的父亲修什么法门呢?单就只是一个念佛法门。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深思!佛的父王虽然在世间的地位极为尊贵,但从修行的角度看也是普通凡夫。他向佛发问,佛地的果德那么殊胜,为什么不教他修直接成佛的法门?这其实也是侧面代我们后世的业障凡夫发问。佛的回答说,佛的无量深妙境界,不是一般凡夫可以做得到的。从中可以看出,佛的父王不是上根利智,即便处于佛在世的正法时期,尚且没有能力做到,而我们处于三千年后末法时期的业障凡夫,怎么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呢?如果不能老实承认自己是罪业深重的下根凡夫,而认为其他法门更为高深,进而寄希望于取得成就,那真就是佛所说的“可怜悯者”了。这里还是要澄清一下,“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佛说的,本没有高低上下,末学绝不是在提倡只能修净土,而排斥其他法门,而是说无论修学哪个法门,最后以净土为归就对了,这也是历代各宗祖师大德所公认的。我们学习黄念老的这个注解就可以看出来,其中大量地引用了各宗各派的经典及祖师大德的开示,这不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吗?法门的确是没有高下,但众生的根性的确也是有所不同,佛劝自己的父王念佛,也是就众生根性的这一端而说的。
据上经中释尊劝父王念佛,谓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系念不止,佛意所指之念佛,乃四种念佛中之持名念佛。念佛有四种:(1)持名念佛。(2)观像念怫。(3)观想念佛。(4)实相念佛。
(1)持名念佛。即本经所宗,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善导大师曰:‘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余门修行名竖出三界,如虫生竹中,竖出则难,故称难行道。但念佛如虫横出竹中,易于透脱,是横出三界,称易行道。喻为径路,因其方便直捷,成功迅速也。(2)观像念佛。以陈供圣像,注目观视。但像在可修,离像则难。净因易断,相续甚艰。故云:‘像去还无,因成间断。’故其方便不如持名念佛之随时随地可修也。(3)观想念佛。即《观经》所说,‘以我心目,想彼如来。’但凡夫之心散乱浮动,鲜有静定之时,难入微妙之观。故云:‘境细心粗,妙观难成。’故不如持名之方便易行,不问上智下愚,无论苦乐忙闲,人人能念,个个可行也。(4)实相念佛。远离生灭、有无、能所、言说、名字、心缘等相,专念自性本具天真之佛。但以众生未出轮回,生灭之心,念念相续。如《圆觉经》云:‘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又:‘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譬如太末虫①处处能栖,而不能栖于火焰。喻众生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般若②。是以实相之佛,圆觉之性,虽然众生本具,但因妄心念念生灭,而不能观。故《观佛三昧经》佛告父王,诸佛本德,真如实相等。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念佛也。由上可见念佛法门于诸法中,称为径路。而四种念佛中,持名念佛,更为方便究竟,故称为径中之径。
【注释】
① 太末虫:
《百度百科》:微生物在佛经中被称作户虫、太末虫等。《毘尼日用》中说:“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
② 般若: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译曰智慧。见宋高僧传二。又作班若、波若、钵若、般罗若、钵剌若、钵罗枳娘、般赖若、波赖若、钵贤禳、波罗娘。译曰慧、智慧、明。智度论四十三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同八十四曰:‘般若名慧,波罗蜜,名到彼岸。’大乘义章十二曰:‘言般若者,此方名慧,于法观达,故称为慧。’往生论注下曰:‘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法华义疏四曰:‘无境不照,名为波若。’慧琳音义十二曰:‘般罗若,正云钵罗枳娘,唐云慧或云智慧。’慧苑音义上曰:‘般若,此云慧也。西域慧有二名:一名般若。二名末底。智唯一名,谓之诺般,即是第十智度名也。’瑜伽伦记九曰:‘梵云般若,此名为慧,当知第六度。梵云若那,此名为智,当知第十度。’楞严经四曰:‘钵剌若。’慧琳音义四十七曰:‘钵罗贤禳,唐言智慧。’
【译文】
根据以上经文当中世尊劝父王念佛,说到一切众生在生死之中,念佛的心系念而不停止,佛本意所指的念佛,是四种念佛当中的持名念佛。念佛有四种:(1)持名念佛。(2)观像念怫。(3)观想念佛。(4)实相念佛。
(1)持名念佛。就是本经所尊崇的,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善导大师说:‘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其余法门的修行叫做竖出三界,好比虫子生长在竹子中,想要竖向出离则是很困难的,所以被称为难行道。但是念佛法门好比是虫子横向从竹子中破出,容易透脱出来,是横出三界,称为易行道。将持名念佛比喻为径路,是因为它方便直捷,成功非常迅速。(2)观像念佛。须要陈列供奉圣像,并全力注视观看。但是圣像在时可以修,一旦离开相就难了。清净的因很容易断掉,要想相续不断是非常艰难的。所以说:‘像去还无,因成间断。’所以从是否方便来看,不如持名念佛能随时随地都可以修。(3)观想念佛。就是《观无量寿经》中所说,‘用我的心目,来观想如来。’但是凡夫的心是散乱浮动的,很少能有平静安定的时候,很难进入微妙的观想当中。所以说:‘境细微而心粗劣,妙观难以成就。’所以也不如持名念佛来得方便和易行,不论是上智下愚,还是苦乐忙闲,人人都能够念,个个都可以行。(4)实相念佛。远离生灭、有无、能所、言说、名字、心缘等相,专念自性当中本来所具有的天真的佛。但因为众生没有出离六道轮回,生灭的心,念念相续不断。如《圆觉经》中说:‘在还没有出离轮回的情况下,去辨识圆觉。那么这个圆觉本性,也就随同流转了。想要避免轮回,是没有这个道理的。’又说:‘何况轮转于生死之中的垢染心,始终未曾清净过,而想要能观佛的圆觉而不旋转往复。’好比说太末虫到处都能够栖息,而唯独不能栖息于火焰中。比喻众生的心,处处都有能力缘到,而唯独不能缘到般若。故而实相的佛,圆觉的本性,虽然是众生本来所具有的,但是因为妄心的念念生灭,而不能够观。所以在《观佛三昧经》中佛告诉父王,诸佛本具的功德,真如实相等,不是凡夫修行所能达到的境界,所以劝告父王要念佛。由以上可以看出,念佛法门在诸多的法门当中,被称为是径路。而四种念佛当中,持名念佛又是更为方便和究竟的,所以称之为径中之径。
【心得报告】
这一段中,念老进一步申明,所引《观佛三昧经》经文中的念佛就指的是持名念佛。念佛一共可以分为四种,除了持名念佛以外,还有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从前文我们已经知道,持名念佛是本经的宗。善导大师称赞念佛为径路修行,也就是最为直捷的成就之路。而在四种念佛之中,持名念佛又是最为方便直捷,且成功迅速,所以这一段文的最后说,持名念佛是径中之径,也就是直捷当中的直捷,方便之中的方便。那为什么说持名念佛在四种念佛之中更胜一筹呢,就需要我们对另外三种念佛的概念有个大致的了解。
观像念佛,不难理解,就是通过双目注视佛像的方式,令精神完全专注在佛像上,使得净念相续不断,这也符合于一向专念的宗旨。然而对于我们现代人,尤其是还需要外出工作的人而言,时刻保持佛像都在眼前,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不如持名念佛,无论出声还是默念,大声还是小声,快速还是慢速,随时随地都可以根据自身的便宜而修。
观想念佛,顾名思义,就是用我们的心念来观想阿弥陀佛的种种相好庄严。但是这种方法的困难之处就在于我们凡夫的散乱心常常是浮动的,很难可以安定的下来,从而进入微妙的观想当中。而且我们一般人的这颗妄心是很粗的,而佛的相好又极为微细,因此通过观想来念佛也是非常困难的。在《观无量寿佛经》当中给我们列出了十六种观想的方法,就拿第一“落日悬鼓观”为例,经文中说:“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於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於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就是说我们需要面向西方,让心专注,持续观想夕阳西下的太阳,到什么程度就算观成了呢?无论何时,闭上眼睛太阳在眼前,睁开眼睛,太阳还在眼前。我们可以试想或亲尝一下,就可以知道这个难度了。
至于实相念佛,更不必说,也就是要念我们的本性天真的佛。我们的这颗妄心如同湍急的流水,从未暂时止歇过。前面分享过粗念、细念的概念,尤其是《菩萨处胎经》中所说,我们凡夫起个念头,一弹指顷,三十二亿百千念。我们怎么可能掌握得住?这就与念老所举《圆觉经》中的经文是同一个义理:“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只要我们的妄念不能停止,永远都无法缘到实相般若。所以说,实相念佛远不是我们凡夫能够做到的。
又四种念佛,难易悬殊。深浅似异,实则事理不二,浅深相即。若是圆人①看来,称名暗合道妙,初步即是到家。故持念佛名又何异于念佛实相。《弥陀疏钞》云:‘实相云者,非必灭除诸相,盖即相而无相也。经云:“治世语言②皆与实相不相违反”云何万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语。’又《圆中钞》曰:‘四明③云:“圆极④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虚,究竟成就,盖其所召,皆极真故。”故《大经》云:“世谛⑤但有名,无实义。第一义谛⑥,有名有实义。佛是究竟第一义谛故。”又今弥陀既已证乎究竟第一义谛,故一称嘉名,万德齐彰。弥陀万德慧日,既已俱体齐彰,众生黑暗罪瑕,自然当念消乎尘劫,罪性本空,虚而不实者既销,则称名功德,福等虚空者自生。’据上钞义,一称名号,功德尚然,况本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者乎!又持名即是甚深般若,念得纯熟,万缘齐放,能所顿空,即是无住⑦。于此之时,一句佛号,朗然明白,相续不断,即是生心。此本众生行不到处,兹以念佛故,暗合道妙,不行而行,无到而到。句句是佛知见,念念放般若光。密教谓‘声字皆实相’,故念佛名即是念实相。持名念佛,无异实相念佛。
【注释】
① 圆人:
《佛教哲学大词典》:信受圆教而修行的人。<总勘文抄>云:“还见别教,始知是隔历不融之教,而移入圆教,则成为圆人,不留于别教”。
② 治世语言:
《佛教哲学大词典》:世间的种种言论。
③ 四明:
《佛学大词典》:即北宋僧四明知礼。为天台宗第十七祖。四明山位于浙江鄞县之西南,知礼自咸平年间(998~1003)即住于此山山麓之延庆寺弘扬天台之教观,世人遂尊称为四明尊者或四明大师。
④ 圆极:
《佛教哲学大词典》:圆教所说圆融圆满、究极之理。
⑤ 世谛: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真谛之称。世者世间,世俗。谛者事实,又道理。世间之事实,又世俗人所知之道理,谓之世谛。又曰俗谛,世俗谛,覆俗谛等。涅盘经曰:‘如出世人所知者,第一义谛。世间人所知,名为世谛。’仁王经上曰:‘世谛幻化起,譬如虚空花。’
⑥ 第一义谛: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二谛之一。对于世俗谛之称,又云真谛、圣谛、胜义谛、涅盘、真如、实相、中道、法界、真空等,总以名深妙之真理,谛者真实之道理也。此道理为诸法中第一,故云第一义,真实故云真,为圣者所见,故云圣,为殊胜之妙义,故云胜义。大乘义章一曰:‘第一义者,亦名真谛。第一是其显胜之目,所以名义。真者,是其绝妄之称。世与第一审实不谬,故通名谛。(中略)彼世谛若对第一,应名第二。若对真谛,应名妄谛。第一义谛若对世谛,应名出世。若对俗谛,应名非俗。若对等谛,应名非等。立名一一不可返对。是故事法,旦名世谛俗谛等谛。理法,旦名第一义谛乃至真谛。’
⑦ 无住:
《佛学大词典》:住,所住之意,意为住着之所。指无固定之实体;或指心不执著于一定之对象,不失其自由无碍之作用者。又称不住。将无住引申为否定固定状态之用语,故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故为无所住’。盖事物不会凝住于自身不变之性质,人之认识亦不应以固定概念作为其固有本质。般若理论据此作为诸法性空之重要内容。摩诃般若波罗蜜序品载,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不应色中住,不应受、想、行、识中住。此因诸法均处于因缘联系与生灭无常中,故不应住。
【译文】
另外,四种念佛的难易程度相差很大,层次的深浅似乎也不相同,而实际上则是事理不二,浅深
相即的(浅即是深,深即是浅)。如果是圆人来看,持名念佛是暗合道妙,初步就是到家。所以念佛的名号与念佛的实相又有什么不同呢。《弥陀经疏钞》说:‘所谓实相,不必说是非要灭除掉种种的相,而是要即相而无相(当着相而不执著这个相)。经中有说:“世间的种种言论都是与实相不相违背的”,那万德洪名(指阿弥陀佛名号)又怎么可能比不上治世的一句话呢。’另外《圆中钞》中说:‘四明大师曾说:“圆满究极的果德,所有的名字,样样都是真实而不虚妄的,都是究竟的成就,因为其所感召的,都是极为真实的。”所以《大经》中说:“世谛只是有名字,没有真实义。第一义谛,既有名字又有真实义。因为佛是究竟圆满的第一义谛。”另外如今阿弥陀佛既然已经证得了究竟第一义谛,所以念这一句殊胜的名号,无量的德能就一齐彰显出来。阿弥陀佛具无边功德的智慧之光,既然已得以全体彰显,那么众生无量劫以来所累积的罪业痴暗,也自然就在这一念当中得以消除。罪业没有实性,其本来就是空寂的,虚幻而不实的既然已经消除,那么称念弥陀名号的功德,其能获得等同于虚空的福德自然也就出生了。’根据以上的钞义,这句佛号能念上一声,功德尚且如此之大,何况是如本经当中所说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呢!此外,持名念佛就是甚深的般若,假如念得纯熟,放下一切万缘,能所顿时空寂,这就是无住。在这个时候,这一句佛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相续而无有间断,这就是生心。这本来是众生行不到的地方,因为念佛的缘故,暗合道妙,不行而行,无到而到。句句都是佛知佛见,念念都放出般若的光芒。密教当中有所谓‘音声和文字都是实相’,所以念佛的名号也就是念实相。持名念佛,与实相念佛本没有不同。
【心得报告】
前文说到,四种念佛从修行的难易程度上相差悬殊。那么就很可能让人产生误会,认为持名念佛就低浅,而其他三种念佛就高深。为了避免后学的这种错误想法,念老在这里特别给我们说明,只是从表面上看似乎浅深有所不同,而实际上并没有谁深谁浅,四种念佛是平等无二的。对于在圆教上能够圆解圆修的人而言,持名念佛恰恰是暗合于道妙,最初在因地之中所念的这句佛号,与最终所证得的圆满佛果,是一不是二。从文中所引《弥陀经疏钞》的这段话可知,所谓实相,不是必须要断灭一切相才可以见到,那样反而适得其反,而是要即相离相,也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能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而不是要舍弃六尘境界。金刚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六祖慧能大师说:“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万法从哪里来的?还都是从自性而生,故而万法也就是自性,假如断除了万法,自性也等于就不存在了。那么再回到文中来,治理世间的语言,比如说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尤其是儒家孔孟之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代盛世的帝王几乎都是用它来治理国家。比如恩师这些年来一直提倡继承和发扬的《群书治要》,其内容本质上与佛法都是相通的,既然与佛法相通,就是与实相、与自性不相违背的。而“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全彰自性的万德洪名,又怎么可能比不上治理世间的这些语言呢?这句佛号的功德不可思议,我们可不能小看了。
再看《圆中抄》中引用的话,圆极之果,就是究竟佛果,佛果地上的名号所感召来的,自然都是真实不虚,究竟至极的功德!文中的《大经》没有具体说明,通常在大乘经中,就是指《华严经》,如果在性宗,就是指《大般若经》。这部经中说,世间法的名字,比如说桌椅、板凳这些,都没有真实义,而佛是第一义谛,不但有名字,还有真实义。所以一声佛号,万德齐彰,众生尘点劫以来的黑暗罪障,自然在当念之下消除净尽,犹如千年的暗室,一灯才照,全屋皆明!只这一声佛号的功德尚且如此,又何况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呢!而且这一声佛号,就是甚深的般若,只要老实恳念,自然便契入《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妙谛之中。六祖慧能大师在五祖忍和尚的方丈室里,就是因《金刚经》上的这一句话而开悟的!另外,密宗中也告诉我们,这一句佛号,无论是佛号的音声,还是佛号的文字,都完全是实相。
纵观整个这一大段文字,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给我们讲明白,持名念佛与实相念佛本就没有不同,持名念佛就是实相念佛,所以我们万万不可以因为其简单易行就轻视了。
又本经大小二本,秦译小本有‘一心不乱’之文,今此大本不云‘一心不乱’而专主‘一向专念’。两者相较,则本经所宗更为明确,更契众生根机,弥显慈尊恩德无极。《弥陀要解》云:‘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土。若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则生实报庄严净土,亦分证常寂光土。’盖谓散心持名,即得往生同居净土。若能念到一心不乱,乃往生上三土之所需。此实为圣贤之行境,而非芸芸凡夫之所能。若必一心不乱,始能往生者,试问苦海众生能有几许得度?则此持名方便法门,亦将是难行道矣。又《大经合赞》云:‘依此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方得一心不乱故。不能专念,决难一心故。’综上两说,故知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全显两土导师,十方如来之本心,弥陀无尽大悲之胜愿,方便至极之大慈,力用难思之果德,凡圣齐收,利钝俱被,下至十恶五逆,饿鬼畜生,但能发心专念,悉得度脱。广被一切含灵,普惠真实之利,大恩大德,大愿大力,度生大用,微妙难思,如是方称如来本怀,才是究竟方便。
【译文】
另外,本经有大小两种本子,姚秦时代的小本(就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佛说阿弥陀经》)中有‘一心不乱’的说法,现今此大本中不说‘一心不乱’,而专门主张‘一向专念’。这两种说法相比较,则本经所尊崇的宗旨更为明确,更为契合众生的根机,也更加彰显了大慈大悲的两土导师对众生的恩德无有穷极。《阿弥陀经要解》中说:‘如果执持弥陀名号还没有达到断除见思烦恼的程度,随着念佛人或散或定的不同层次,在凡圣同居土当中可分为三辈九品。如果持念达到了事一心不乱,见思烦恼自然而然地先行断落,则可以生到方便有余土。如果能念到理一心不乱,豁然破掉一品无明烦恼,乃至于破尽后续的四十一品无明,则能够生到实报庄严土,也就是分证了常寂光土。’所以说散心念佛,就能够往生到凡圣同居净土。如果能念到一心不乱,那是往生上面三土所需要的。这实际上是圣贤的修行境界,而并非芸芸凡夫所能做到的。如果说必须要达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试问苦海当中的众生,又有几个人能够得度呢?那样的话这个持名念佛的方便法门,也将会是难行道了。再有《大经合赞》中说:‘依据此经所说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才能得到一心不乱。如果不能专念,决定是难以得到一心的。’综合以上的两种说法,可以知道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旨,全体显示出两土导师,十方诸佛如来的本心,阿弥陀佛无尽大悲的殊胜大愿,方便到了极处的大慈,力用难以思议的果德,凡夫与圣贤一齐收摄,利根与顿根同样包含,最低乃至五逆十恶,饿鬼畜生,只要能够发心专念,都能得到度脱。广泛地含摄一切含灵,普遍地惠予真实的利益,大恩大德,大愿大力,度众生的大用,微妙而难可思议,如此这般才与诸佛如来的本怀相称,才是究竟方便。
【心得报告】
这一段,念老又从另外一个角度阐明本经的殊胜方便。本经的宗旨是“一向专念”,而这与小本,也就是《阿弥陀经》中所说的“一心不乱”有所不同。如果要念到一心不乱,那就不只是往生到凡圣同居土,而是要往生到上面的三土中去了。关于上三土,前面已有讲过,所以那本身就已经不是凡夫境界了。如果是那样的话,一般大众则是没有能力做到的,则所谓的方便法门也将成为难行道了,这显然不是弥陀本愿最真实准确的表达。因而本经不说一心不乱,而只说一向专念,更为明确,更为契机,也就是说散心念佛,就可以带业往生到同居净土。另外,从《弥陀要解》中的话,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信息,本经及《观无量寿佛经》中所说的三辈及九品,是专就凡圣同居土而言的,与上三土不相关。所以经中的三辈九品,只要我们肯努力,都是可以做得到的。不但是我们努力修善之人,下至五逆十恶,饿鬼畜生,只要发心专念,全都能够往生极乐,悉得度脱。这才是弥陀大愿的真实之利,才与弥陀的本怀相应,才是究竟方便!
这里有必要补充说明一下,既然“一向专念”更为明确,是不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阿弥陀经》的“一心不乱”就错了呢。对于这一点,恩师在讲经中常常提及,“一心不乱”也不能说是错。因为众生临终念佛,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等菩萨大众来接引的时候,必定先要放光,往生的人蒙佛光住照,原本散乱的心则得以提升,故而得到一心不乱,才能得以往生。这其中的关键是从哪个角度去看。鸠摩罗什翻译经典通常是以意译为主,意思的表达没有错误就可以,文字更符合我们汉人的语言特点,更容易理解。而玄奘大师是直译,力求保持经典的原汁原味。从古至今多少年来,无论出家在家,在两个本子当中选择,大家更喜欢读罗什大师的版本,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玄奘大师翻译的弥陀经称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其中就没有用“一心不乱”,而是用的“一心系念”,这与本经“一向专念”就十分相应了。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