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净土法门法师:大乘无量寿经指归(21-25集)——手机学佛网

法师开示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净土法门法师:大乘无量寿经指归(21-25集)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二十一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21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五页,从第三段看起:

  【沈善登居士报恩论曰,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诸经,约有三端。】

  这是古来大德他们综合《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看出内容不同之处,推想世尊当年在世是多次的宣讲。沈居士在《报恩论》里面也是这个说法。第一个是:

  【译手巧拙不同。】

  这是讲翻译的人,有些本子翻得很好,有些本子的经文我们读起来就感到格格不入,有这个现象。所以现在流通的原译本,大概是以曹魏康僧铠的本子最普遍;也就是五种原译本里面,这个本子文字比较上通畅,我们读起来还能够生欢喜心。可是里面还是有少数的句子,我们读起来也感觉得有一点别扭。因此,彭际清居士就用康本再做一次删节、重校,做了个节校本,后面我们会介绍到。这是翻译的不一样。在整个佛法里面来说,小乘《阿含经》翻得不如大乘。第二个是:

  【梵本传写不同。】

  这是讲底本,底本是梵文传到中国来的。古时候经本都是手抄本,手抄本无论在中国、在外国,字抄错了、漏了行的,总是很难免。即使在现代,我们一本书拿去校对,校对六、七次,里面难免还会有几个错字、错误的地方,这是个很不容易的工作。所以过去抄写、传写错误也是在所不免,我们中国古书里头也常常有这种情形。第三:

  【本师前后多次宣说不同。】

  这是在五种原译本里面看出来的,决定是多次宣说,否则的话不可能有太大的出入。

  【本师三百余会说法,既多指归净土,则自然屡说不一说。】

  『屡』是屡次的说,多次宣说,不是一次说的,是多次宣说的。

  【而亦随时随机,开通大意,依义不依语,显然可知。】

  世尊每一次宣说,对象不一样,听众不一样,因此他的讲法也就会有不相同,以后结集出来的本子,里面内容就不一样。最明显的就是愿文,我们现在讲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是因为大家多半读康僧铠的本子,这个译本,康译的本子是四十八愿。最早的本子是汉朝时候的,汉朝这个译本就是《清净平等觉经》,里面的愿文是二十四愿,这最早的本子是二十四愿,最后的本子是宋朝译的,三十六愿。所以说这么大的差别,译经的人无论什么样的人,他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差别,所以判断梵文的原本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本子,才会有这样的差别。

  【日甄解云,以审诸译。】

  『审』是审查,审查各种不同的译本。《甄解》这是唐朝时候日本法师的注解,可以代表那个时候已经对《无量寿经》的译本,有了许多的讲法。

  【是梵本广多,致使传译文义,存没详略不同耳。】

  他这个说法是梵本,就是原本,不止一种,所以翻译出来的文义,里面就有很大的差别。不像其他的经典,譬如说《金刚经》有六种译本,现在《大藏经》上都有的,可是六种译本诸位仔细去读,总是大同小异,确实原本是一个。六个人翻译的,就是六种不同的本子,文字虽然不一样,意思一定是相同的。而不像《无量寿经》,里头的义理就差别很大,不像是一个本子。

  【日本日溪师云,异译文句,与今经稍差异者不少。】

  『今经』他就是指康僧铠的本子,康本可以说是自古以来流通就很广,他译的文笔好。

  【思夫,多异本,传者不一,故致斯异,亦或非一时说,例如般若诸经,以此经如来本怀,处处异说,致此多本,盖此大悲之极处也。】

  日溪师这几句话说得也非常的中肯,说得很好。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别?『思夫』就是我们想想,这是推想的,应该是这么一种情形。『多异本』,原本不是一个本子,传到中国来的梵文原本不是一个本子,『传者不一』。在印度,《无量寿经》的本子就很多,在中国,《无量寿经》是有十二次的翻译,而在印度人传写的可能会更多,甚至於还不止这三种译本,这都很难讲,所以才有这样的差别。底下,法师说了,『亦或非一时说』,或者就是佛不是一时说的,那就是多时说此经。他举出『例如般若诸经』,般若诸经,《大般若经》不是一时说的,它有十六会,《华严经》也不是一时说的,七处九会。像这些重要的大经,往往佛不是一次说了就完了。

  『以此经如来本怀』,这个的确,佛度众生了生死脱三界成佛道,这部经确实是第一经,第一法门。正如善导大师所说,「诸佛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不仅仅是释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都是以这个为第一法门。除非众生机缘没有成熟,这才说其他经论、说其他法门;如果是机缘成熟,不会再说第二部。直接叫一切众生平等成佛,非常稀有、奇特的法门,这才是如来度众生的本怀。『处处异说,致此多本』,他这个讲法我们在经典里面也发现了,譬如说唐朝翻译的《大宝积经》,《大宝积》是个系列,像《大般若》、像《华严》一样,像是个大单元,大单元里面分很多小单元。《大宝积经》里有「无量寿会」,也介绍了西方净土,这是个很好的证据,证明佛在世是多次宣讲,不是一次讲完以后就没有再讲,证明他多次宣讲。这是『大悲之极』。

  【宋龙舒王日休论诸译云。】

  这是王龙舒居士所说的。龙舒居士为《无量寿经》最早做会集本,会集本是他开端的。这个人在佛教史上是很有成就的,是为后世四众缁素景仰的一位大德。他考取了进士,在那个时候这是世间最高的学位,中了进士之后他没有作官,他学佛了,在佛法上有成就。所以我们想,以他的地位、以他的学问、以他的财富,当年他在世搜集《无量寿经》,《大宝积经无量寿会》这一分他还没有看到。所以他的会集本,只有四种原译本的会集本,缺少《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缺少这一本。这一本里面也有些重要的意思,这个经文是前面四种本子里头没有的,所以他的本子就不完整,还是有欠缺。他的会集本虽然有瑕疵,但是还是值得流通,后人还收在《大藏经》里面,这就是肯定他的成就。他的本子单行本在台湾流通也很普遍,这个本子叫《大阿弥陀经》,就是龙舒居士的会集本。其中有说:

  【其大略虽同,然其中甚有差互。】

  互相差异的地方还是有很多。

  【又其文或失於太繁,而使人厌观。】

  这就是原译本里面的译文,有些地方是太麻烦、繁琐,叫人看到厌烦。

  【或失於太严,而丧其本真。】

  造句严肃、谨严,反而把意思不能够表达出来,拘束於文辞。

  【或其文适中,而其意则失之。】

  有的时候文字还可以,但是意思不能够周圆。这是龙舒居士批评其他的原译本,原译本他看过四个本子。

  【由是释迦文佛所以说经,阿弥陀佛所以度人之旨,紊而无序,郁而不章,余深惜之。】

  这是龙舒居士读四种原译本他的感慨,因此他发心做会集本。会集本做出来当然比原译本好,所以他的本子出来之后,读《无量寿经》的,不少都是用他的本子。即使莲池大师注《弥陀经疏钞》,《疏钞》里面引用《无量寿经》的经文,几乎一半以上都采取王龙舒的会集本。由此可知,他这个本子的确是被祖师大德们所肯定。我们看底下这一段。

  【疏钞云,王氏所会。】

  这就是王龙舒的会集本。

  【较之五译,简易明显,流通今世,利益甚大。】

  这是莲池大师对龙舒居士会集本的批评,他的批评还算不错。他这个会集本,比五种原译本『简易明显』,简易是讲文字,明显是讲义理,无论在文字、在义理上都比原译本好。『流通今世,利益甚大』,这是对许多修学净土的人、弘扬净土的人,给他们很大的帮助。但是批评的人不能没有,总是很多的。

  【但其不由梵本,唯酌华文,未顺译法。】

  所以它不能叫做译本,不可以说它做译本,只可以说是会本。

  【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译,即无议矣。】

  那后人就不会批评、不会议论了,你是根据梵文重新翻译的。龙舒居士不是根据梵文,而是把五种原译本里头,还缺少一种,实际上他是四种原译本的华文,就是中文的译本,在文字上重新加以斟酌来组合,这样编成的。换句话说,是重新来校正、来编排,做了这个工作。原译本里面不同的地方保留下来,重复的地方删掉,就是做校正的工作,然后再分门别类,就是分品、分类重新编排,成为一个新的《无量寿经》的本子,他做的是这个工作。

  【故彼不言译而言校正也。】

  所以他的本子叫校正本,《无量寿经》校正本,他没有说译。

  【又其中去取旧文,亦有未尽。】

  这是批评他的取舍不当,取舍不够精细。有应该要取的,他漏掉了,有不应该取的,他里头也有几句罗嗦的东西,这是后人对他的批评。

  【如三辈往生。】

  这个是很重要的经文。

  【魏译。】

  魏译是康僧铠的本子。

  【皆曰发菩提心。】

  三辈往生,上辈、中辈、下辈都是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在康僧铠的本子上都有。而且这个非常的重要,这是我们修行的关键。

  【而王氏唯中辈发菩提心。】

  他只取了中辈,上辈跟下辈他都略掉了,后人读到这段经文就怀疑了。为什么上辈往生没有菩提心?下辈往生也说不发?这就叫人怀疑。

  【下曰不发,上竟不言,则高下失次。】

  这的确是很大的毛病,后人对他的指处,他的确是没有办法辩驳的,这就是说取舍不当。

  【且文中多善根,全在发菩提心,而三辈不同,同一发心,正往生要旨,乃反略之,故云未尽。】

  这就是不应该省略的他省略了。我们现在看夏莲居的会集本,王居士本子里头所有的缺失,他都把它改正过来,所以这个本子是很完美的一个本子。

  【无量寿经起信论曰。】

  这是彭际清居士做的,这部书分量也不大,在台湾最近也有单行本流通。他对於龙舒居士这个本子也有批评。

  【王氏本较为畅达,近世通行。】

  彭居士是清朝初年时间人,他是乾隆时候的人。我们读这个话就知道了,明末清初,《无量寿经》在世面上流通,龙舒这个本子很盛行。盛行有它的道理,就是比原译本的文字通顺,正是《疏钞》里面所讲的「简易明显」,所以读他本子的人很多。

  【然有可议者。】

  『议』是批评,有可以批评的地方。

  【如序分中游步十方以下,广明菩萨行愿,为令行者发起大心,积集德本,究竟成佛,乃是此经开章要领,而王氏删之。】

  这是有很长一大段的经文,在魏本里头有,汉译的也有,我们都曾经看过的。这是不能删掉的,他把它删掉了。

  【至往生上下二辈,一删去发菩提心,一云不发。】

  这就是上辈,他菩提心没有提,删掉没有提;下辈往生的,他说不发,这个关系太大了。

  【胎生一节,删去疑惑佛智乃至胜智。】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生边地的原因,这绝不能够删,他把这一段删掉了。

  【前则乖成佛之正因,后则失往生之正智。】

  这都是梅光羲居士在夏老会集本序文里头所说的,取舍不当。

  【他如叙次愿文,后先舛错,皆当校正。】

  『叙次愿文』是讲四十八愿,这里面也有不妥当之处。愿文这一段是全经的中心,我们看梅老序文里头所说的,夏莲居老居士会集这一章,就是会集四十八愿,初稿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这一段经文,而且是三个人共同搞的。夏莲居跟他的老师慧明老和尚、梅光羲居士三个人,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把第六品的经文定下来,你才晓得不容易,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这一品是整个净土的中心,我们仔细观察全经,可以说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讲了那么多,都是解释四十八愿。全经字字句句没有离开四十八愿,无非是四十八愿详细说明而已,所以这是全经的中心。这一段龙舒居士做得不够精细,这是彭居士认为应当要校正的,所以他就发了个心做个《无量寿经》节校本。他的节校本只取一种原译本,康僧铠的本子,其他四种没有取,这也是彭居士这个本子美中不足。他的节校本确实比康译要通畅的多了,读起来很顺口,义理也保存的非常圆满。但是其余四种本子里头有很多经文,康本里头没有的,这个他没有能收进去,使他这个本子不完整。

  末后这一段,是梅光羲居士对於现在我们采取夏老的会集本,他对於这个本子的赞叹。

  【梅光羲云,於净宗要旨,穷深极微,发前人未发之蕴。】

  这是梅老对於夏老的赞叹。他们两个人在当时中国佛教界里面声望很高,一般人称为南梅北夏,你就晓得他们的地位多高。梅光羲居士是江西南昌人,所以称为南梅,北夏就是夏莲居,北方夏莲居,夏莲居是山东人,当时佛教界称南梅北夏。他们两位都是追随慧明老和尚的,慧明老和尚在当代也是通宗通教的一位大德,可说是通家,禅、教、密他都修,而且都修得很好,都有功夫,非常之难得。这两位居士都是拜明老为师,明老有个小册子,《慧明法师开示录》,在台湾也很流通,很容易看到。梅老在晚年,他又拜夏老做师父,这个事情是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的,他说梅老对夏老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拜他为师,我们还没有听说过,这是晚年之事,他对夏老的尊敬。

  『於净宗要旨,穷深极微。』夏老也是个通家,他参过禅,也学过密,他也通教,真的都是大通家。而且感应、瑞相非常之多,他老人家是不许任何人在外面宣传的,所以这些事情很少人知道。我前些年在迈阿密讲经,那个时候悟尘给我做翻译,他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家,叫曾宪炜居士,现在住在妙境法师那个地方。听众里面有几位外国人,这些外国人,尘师告诉我他们都有神通的。悟尘很喜欢神通,所以他跟他们也学密,很喜欢问这些事情,问神通、感应这些事情。他邀我到迈阿密去弘法,我就答应他。我还没有到迈阿密之前,大概前一个星期的样子,他们跟这些外国人很熟悉,我把黄念祖老居士的《无量寿经》注解的本子先寄去,寄了几本过去,前面有夏莲居老居士一张照片。他就把这本书,书外国人看不懂,夏老居士这张照片就让这些外国人看。外国人一看这个照片就肃然起敬,就告诉悟尘师,他说这个人身体是透明的。他听了也莫名其妙,照片上怎么会看到身体透明的?他说这个人是个再来人,他不是普通人,然后告诉他,他说这个人现在已经不在世,他当年在世的时候也并不很出名。所讲的统统都讲对了。这是尘师以后告诉我的,他说这些外国人的确是有一点能力,告诉我这桩事情。所以夏老全身透明。这个全身透明,实在说他的妄想分别执著没有了。我们一般人身体为什么不透明?人家看都是肮肮脏脏、黑漆漆的,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要是断掉了,身体的确是透明的。他怎么能在照片上看到?这个很奇怪,很不可思议。这是说明这个老人家不是一个普通人。

  我在北京遇到黄念祖老居士的时候,向他请教,希望对夏老多了解一点。他也说了一些,但是有很多事情他说现在还不能宣布、还不能说,等以后有机会再说。以后他也往生了,可能知道这些事情的人很少了。他们对於夏老的事情秘而不宣,怕的是什么?妖言惑众,说出这些感应,妖言惑众,为了避免这些事情。但是夏老的遗言,在当年他们是不能够理解,现在他们完全明白了。夏莲居老居士往生的时候曾经说,他的会集本将来会从海外传到中国。他们那些人莫名其妙,这个本子本来就在中国,怎么会从海外传到中国?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将来他的会集本会传到全世界。我到北京之后,他们把这个话来跟我说,他说夏老的话现在完全兑现了,我们才真正了解,确实是在海外发扬光大,再传到中国。的确,这个本子现在我们弘扬到全世界,都是在他遗言之中。

  『发前人未发之蕴』,蕴是含藏的、蕴藏的,里面有许多的精义、精华,过去的这些大德们没能说出来,夏莲居居士说出来、发明出来了;还不是说出来,就是在文字上没发现。他把它重新整理、重新校对、重新编排,列出四十八品的纲目,依照纲目的性质,将经文重新组合、编排,编成一个完整的本子。

  【又云,精当明确,凿然有据,无一义不在原译之中,无一句溢出本经之外。】

  这是对夏老会集的严谨,他所会集『精当』,精是精华、精要,当是妥当。无论在取舍、校正、编排确实他做到「精当明确」,确是正确,一点没有错误,明是明白,经的义理,我们读的经文都能够明了,这四个字非常的难得。而且每个字、每一句都有根据,不是自己随便写的,都是在原译之中;换句话说,没有改动原译本里头的任何一个字。他这样做法,就是因为王龙舒的本子里头有改动经文,用他自己的意思来写的,不是原文的经文,魏默深的本子也犯这个毛病,这是印光大师极力不赞成的地方。因为你不是翻译,你要是翻译可以用你自己的意思来写,你现在是节校,是做节会的工作,你是一个字都不可以违背原文,一定要用原文,不可以随便更动一个字。古人这个态度是正确的,假如随便更动文字,我看这个好像不太妥当,我再改两个,你看那个不妥当,你也改两个,千百年之后,这个经本就改成不成样子,就不能读了。所以古人明明看到或者是传写、抄写有错误的,都不改,而只在旁边做注解,这个字可能是什么字的错误,原文决定不更动它,错也让它错下去,不更动它。这是负责任,对历史负责任,对后人负责任,希望将这个本子原原本本的传下去。印光大师对王本跟魏默深的本子,批评最严厉的就是改动经文的文字,这是老法师非常不赞成,怕留的有后遗症。

  夏老这个本子,字字句句都是用的原文,这个过失他没有。『无一义不在原译之中,无一句溢出本经之外』,「本经」是原译本,可见得字字句句都是用的五种原译的文字。

  【有美皆备,无谛不收。】

  这两句是赞叹,赞叹这个会集本实在是集五种原译本之大成,取舍精当,会校明确。『有美皆备』,找不出它的缺点。『无谛不收』,谛是谛实、真实,世尊在多次宣讲里面的真实的义理,他这个会集本里头统统都收集了、都采取到了。

  【虽欲不谓之善本不可得也。】

  今天我们讲《无量寿经》,这个本子就是最好的一个本子。他的本子出来虽然这么好,梅光羲老居士写了那么长的序文来为我们介绍,可是不相信净土的人、排斥净土的人、存著有成见的人,依旧是毁谤,依旧是不能接受。所以,本子虽然会集出来,初版是在大陆印的、流通的,印的分量也很少,始终在大陆上没能流通。只是当年梅光羲居士在电台里曾经讲过一遍,在电台广播讲过一遍,还有慈舟老法师曾经在济南用这个本子讲过一遍,他编的有科判,以后就很少听到有人在大陆上弘扬这部经。这部经随著律航法师,律航法师是在台湾出家的,他没出家之前,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曾经亲近过夏莲居老居士,听夏老居士讲过这部经。不晓得有没有听完全,就不知道了。这个经本子是他带到台湾来的,带来之后就送给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就交给瑞成书局翻印,台湾才有这部经流通,流通量也很稀少。李老在一九五0年在台中法华寺讲过一遍,那个时候听众好像只有三十几个人,听众人数不多。现在住在旧金山的甘老太太,是当时的听众之一,大概在美国恐怕就剩她一个,一九五0年第一次讲《无量寿经》,她在那里听。她告诉我,她听不懂,现在还有这么一个人。

  这个本子在台湾,一直到最近这十年才大量流通出来,也是因为台湾一些老法师对这个本子批评,说是居士会集的,不是法师会集的。居士会集的,居士总是比法师要矮一截,不能叫法师们佩服,所以这些老法师批评障碍,於是这个本子就不能流通。现在这些老法师们都往生了,没人批评,我们才大量流通出来。所以佛法实在不容易,我们今天能够遇到这个本子,能够深入研究、探讨、依教奉行,真正是梅老序文末后引用的彭际清的话,「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的确是不错,机缘非常的殊胜。

  我们看最后的这一章,第九「总释名题」。

  【佛地论云,是薄伽梵最清净觉,极於法界,尽於虚空,穷未来际。】

  这一段引用《佛地论》上的话,赞叹世尊。『薄伽梵』是梵语的音译,我们现在一般翻做世尊。梵语这个意思含很多的意思,通常我们在佛学字典去查这个名词,里面含著有六个意思。因此这叫「含多义不翻」,因为不能用一个意思说圆满,所以就保持它的音译,然后再加以注解。佛『最清净觉』,我们知道《无量寿经》上,阿弥陀佛还有个别号,叫清净平等觉,我们在经上见到的。所以,清净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此地我们看到「最清净觉」,虽然它没有平等,诸位要知道,清净一定就平等,平等一定就清净,这里头是连带的。『极於法界,尽於虚空,穷未来际』,这几句话说的是什么?说的是法身如来。我们要问阿弥陀佛在哪里?阿弥陀佛无处不在,阿弥陀佛无时不在,我们见不到他,他见到我们。他要见不到我们,他怎么会知道我们起心动念?这是我们在大小乘里头常常念到的,十方恒沙世界无量众生起心动念,佛都知道。我们一切的动作佛见到,我们的说话佛听到,起心动念佛都知道,他要不尽虚空遍法界,他怎么会知道?实在说,这个意思也就是经上常讲的真如本性,也是讲的真心理体。佛如是,生也如是,佛是这样的,我们一切众生也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要冷静去体察,我们动一个念,这一个念也很快速的就达到了虚空法界,就传播到虚空法界。怎么传播?念头就是波,现在人讲脑波,就像无线电电波一样,电波传的速度不快,速度很慢,一秒钟三十万公里,很慢。我们心里头念头的波,比电不知道快多少倍!诸位想想看,用无线电,要是我们此地发电波到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十万亿佛国土,一个国土算一个银河系吧,十万个银河系。无线电波从银河系的这一端到那一端要五年的时间,你说这个速度多慢?佛在经上讲,我们这里一动念头,极乐世界那个地方马上就到了,才晓得脑波、心念的波速度太快了,起心动念,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如来都知道。你说我们想瞒人,瞒谁?瞒那些愚痴的凡人,他不知道,诸佛菩萨,一个都瞒不住。

  再看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那些人,不得了!《无量寿经》上讲,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使是下下品往生的,他们的天眼洞彻,天眼、天耳没有障碍了,他心遍知。所以,下下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一品烦恼没有断,他得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几乎六根的能力完全恢复,天眼洞视,天耳彻听。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要想看看地球上的人,地球上,我们在这边住的时间很短,十方诸佛刹土我们都曾经去住过。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能力恢复,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我们的生活状况,全都明了。哪个地方有缘就到哪个地方去度众生,都恢复了,《无量寿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佛如是,众生亦如是,这是我们法身。

  诸佛菩萨的法身,他显出来,所以证得法身。我们有法身而不显,被遮盖了,这个东西有障碍,被障碍了。什么东西障碍?烦恼障碍了,所知障碍了,凡夫有二障,我们的清净法身不能现前。清净法身现前,所有的智慧德能统统显现。所以,智慧德能不是从外面求的,不是求得的,也不是修得的,是本来具足的。我们修什么东西?就是把烦恼、所知去掉而已,就修这个东西,把障碍去掉而已。自性里头智慧德能不是修得的,本来具足的。第二段里面,《十二门论》里头说的。

  【十二门论云,摩诃衍者,於二乘为上,故名大乘。】

  『摩诃衍』是梵语音译的,中国的意思就是大乘,摩诃是大,衍就是乘的意思。『於二乘为上』,二乘是声闻、缘觉,比声闻、缘觉高明太多了,所以叫它做大乘。声闻、缘觉在去障碍这方面,他只去粗显的烦恼与所知,细微的烦恼障、所知障他不晓得。不晓得他怎么能把它断掉?一定要知道才会断,他不知道,他只断粗重的烦恼,只能出六道轮回,不能出十法界。必须把微细的烦恼、所知再断掉,就超越十法界。所以,我们的关卡是两个,六道是第一个,六道外面还有十法界,出了十法界才到一真法界。在一真法界里面,的确烦恼、所知统统断尽,确实断尽了,但是一真法界里头还有四十一品无明,前面跟诸位讲过,那是属於习气,习气要慢慢去断,才能够圆满菩提。这是世尊在一切经论上所说的。

  可是在净土法门里头就很特别,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真难信。夏莲居居士会集这个经本之后,他提了三首偈,这三首偈也印在经本的前面,序文的后面。其中说,这个法门是「难信真难信,亿万人中一二知」,他说这个话不过分,实在难信。你想想看习气那么样深重,分四十一个阶段来断,为什么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习气的障碍也没有了?这怎么能叫人相信?实在讲,我们凡夫是糊里糊涂信的,没加以思考。一思考问题就来了,没有想它,佛这么讲我们就信了,糊里糊涂信的;你想的话,愈想问题愈多。所以教下的人很难信,他经论读的太多,读的太多,他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是释迦牟尼佛故意这样讲,引诱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已,到西方极乐世界,大概恐怕还是要断见思烦恼、断尘沙烦恼、再断无明,恐怕还是要搞这一套,这个才合理,才讲的通。可是经上不是这么说的。经上讲,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圆证三不退,蕅益大师在《要解》里讲得多详细、多透彻。圆是圆满,圆满证三不退那是什么地位?等觉菩萨地位。所以,确实古德讲这个法门是「大乘的大乘,了义之了义」,才有这样的赞叹。

  【佛大人乘是乘。】

  佛是『大人乘是乘』。

  【故名为大。】

  这是赞叹,菩萨就是大乘,佛是大人乘。所以『是乘故名为大』,的确是大乘当中的大乘。这是《十二门论》里头解释摩诃衍的意思。

  【又能灭除众生大苦,与大利益事,故名为大。】

  众生最大的苦是生死轮回,生死轮回最苦。最大的利益就是了生死、脱轮回,这才是最大的利益,没有比这个利益更大了。所以这也是大乘的意思。确实大乘能够帮助一切众生了生死脱轮回。

  【又观世音,得大势,文殊师利,弥勒菩萨等诸大士之所乘,故名为大。】

  这是举例子来说,观世音菩萨,圆教的等觉菩萨。『得大势』就是大势至菩萨,这都是等觉菩萨,西方极乐世界的。文殊师利菩萨是华藏世界的,弥勒菩萨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娑婆世界的后补佛。这些『大士之所乘』,「乘」的意思是修学,这个法门、这个经典是他们所修学的,他们所依赖的,所以称之为大,大菩萨们所修学的。

  【又以此乘,能尽一切诸法边底,故名为大。】

  这句话说的非常之好、非常难得。哪个法门『能尽一切诸法边底』?如果讲到究竟圆满,确实是《无量寿经》。《华严》、《法华》如果后面要没有导归极乐,它就不能「尽一切诸法边底」,到后面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才达到究竟圆满。所以古大德以为,《华严》、《法华》皆是《无量寿经》的引导,《无量寿经》才是最后的归结处,这真的叫大中之大。

  【又如般若经中,佛自说摩诃衍无量无边。】

  这是在《般若经》上佛常说的,大乘,大乘的教义无量无边,为什么?大乘是自性圆满的流露。所以不是用数量能够说得出的,也不是凡夫、二乘思惟想像能够达到的,所以说它不可思议。

  【以是因缘故名为大。】

  这一句是总结,上面讲这么多的意思,所以称它做大,大乘之意。底下这一段:

  【宝积经曰,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彼乘名为大乘。】

  这一句也是解释大乘的意思,经题里面「佛说大乘」,解释大乘的意思。『诸佛如来』这一句是指的十方三世,十方三世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这个道就叫做大乘。这个意思非常的深广。佛在《金刚经》上为我们做了个总结,要问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是什么?如果我们说这是大乘,大乘是什么?《金刚经》上结归到两句、一偈,就是经的末后的结论,「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两句、一偈是般若的总归结。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怎么个修法?佛教我们两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佛教给我们具体修行的方法,这就是「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落实在我们念佛人身上,给诸位说,那就很踏实的,「应无所住」就是万缘放下,心里头要干干净净,不要有一丝毫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而生其心」,生什么心?生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心,一向专念,叫你生这个心,不能生别的心,生别的心就错了,生念佛之心。

  经上告诉我们,发菩提心很重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才能往生。诸位要知道,放下万缘就是发菩提心,菩提是彻底觉悟,觉悟的人才肯放下。为什么放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的东西当然要放下,所以放下万缘就是菩提心。一心专念,就是生心,生心无住,无住生心。这是「诸佛如来正真正觉所行之道」,所以这是大乘法。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二十二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22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八页,倒数第五行,从第四段看起:

  【涅盘经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又云,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如虚空。】

  这是解释经题这个「大」字,经题是「佛说大乘」,这是《涅盘经》上解释「大」的意思。前面一句这个大的意思是『常』的意思,恒久、恒常,永久的意思。后面一句是从空间上讲的,『广博,犹如虚空』。前面这一句从时间上讲的,这也是说「大」的意思。

  【甄解云,极乐净土三种庄严(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一切归寿命,又云,安乐国土依正三种庄严,入一法句,无量寿故。】

  这段是解释经题的「无量寿庄严」,解释这两句。『三种庄严』我们在《往生论》里面读过,在《无量寿经》与《观无量寿经》上也读过。这三种庄严超过一切诸佛刹土,总归结到无量寿,『一切归寿命』;换句话说,庄严的意思就非常明显。佛是无量寿,菩萨也无量寿,诸位必须要记住,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都是菩萨,西方世界没有二乘,也没有人天,全是菩萨,所以各个都是无量寿。『国土庄严』是说依报也是无量寿,树木、花草都是无量寿,永远没有生灭、变易,没有这个现象,这是非常的特殊,十方世界诸佛刹土里面见不到的。所以,无量寿是净宗的第一德。末后一句也是归无量寿,『安乐国土依正三种庄严』,三种庄严就是前面所说的。『入一法句』,一法句是什么?一法句就是无量寿佛,佛的名号。我们今天念佛,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佛,结归在名号上。

  【探玄记曰,庄严有二义。】

  这是《华严经》注解上所说的,《探玄记》是贤首大师做的,这是解释庄严的意义。

  【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

  『饰』是装饰,『交』是交互,就是无量的色彩交配著庄严这个场所,这个意思我们很容易懂。第一个意思『具德』,比较上难懂。为什么它具足这个德能?具是具足,具足万德万能。因为西方世界依报、正报都是从自性里面开发的,所以显示出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不但是正报,佛菩萨依报当中,我们在经上看到的六尘说法,说法就是具德。我们这个世界六尘有交饰的庄严,但是没有具德的庄严。

  【阿弥陀经曰,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一句我们在《弥陀经》每一个段落的总结,都是这个字样,称赞西方世界依报、正报种种庄严。下面说:

  【探玄记云,三业无过云清净。】

  这是经题上有「清净平等觉」。「无量寿庄严」是性德,是我们所求的,我们学佛,修净土,希望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要得到无量寿庄严,为的是这个。要怎样才能够得到?也就是说要怎样才能够往生?在修行纲领上,经题上也是圆满的为我们显示出来,清净平等觉。所以我们平常念这一句佛号,诸位要晓得,念佛号是手段,佛号念的得力,佛号念的有功夫,什么叫得力?什么叫功夫?你真正得到清净平等觉,就得力了,这就是功夫。虽念佛号,没有得清净平等觉,给诸位说不能往生,往生一定要得清净平等觉,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先说什么叫清净?贤首大师给我们讲的,『三业无过』叫清净,「三业无过」的标准,《无量寿经》上的确说得很详细。经一开端,在第二品里面先把纲领说出来,而在三十三品到三十七品,就把戒相说出来,那是细说。纲领上讲的,「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犯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叫三业清净。三业清净是佛法修行的总纲领,圆满的清净就成佛了。我们也常常看到佛像,画的佛像,佛像后面都有圆光,画的圆光。有很多佛像在这个光的顶端有三个字,通常是用梵文写的,也有用中文翻译的。这三个字念唵、阿、吽,这是咒语,唵阿吽意思就是三业清净,唵是身业清净,阿是口业清净,吽是意业清净。所以我们就晓得三业清净到极处就成佛。

  因此,我们修行要特别注意到,我们修的是什么?凡夫所以不能成就,说实在的话,不要说证果不能成就,我们念佛功夫不得力,心不清净。为什么心不清净?佛号没有用在功夫上,所谓说口头滑过,一天到晚数著念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与起心动念、生活行为脱了节,不相干,念佛归念佛,妄想照妄想,这个东西不行。所以真正功夫得力,这一句佛号要把妄想给念掉。起心动念,无论起的是善念、是恶念都不好,都不要;恶念感三恶道,善念是三善道,总而言之,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会念佛的人,念头一起,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觉悟迟了这是可怕的。念起,念头是无量劫的习气,它怎么会不起?要不起,你就成佛了,那还修什么!凡夫决定有念头,念头起不怕,要觉悟的快,净土宗觉悟的快,就是佛号提起来快。第一个念头打妄想,第二个念头就阿弥陀佛,就把妄想压下去,这叫功夫。久而久之佛号就有力量,妄念逐渐少了,这样才能够得清净。所以念佛、读经要是跟妄想分别执著脱节,那一点用都没有,那就是古人所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这是什么叫会念佛,什么叫不会念佛。再看底下这一段。

  【入佛境界经曰,菩提者,名为平等,平等者,名为真如,乃至平等者,即是入不二法门。】

  这个解释非常之好。『菩提』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觉悟。什么是觉悟?平等就觉悟了;换句话说,不平就迷了,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我们在佛菩萨面前供这些供品、这些供物,最重要的是一杯水,香花没有都没有关系,最要紧的是一杯水。水是不是给佛菩萨喝的?不是的,表法的,水表平等、表清净,表这个意思。让我们看到这杯水,就想到我们的心要像这水一样,清净无染,平等是没有波浪,起了波浪就不平等。所以,一定要让这个心时时刻刻保持著平等,平等心就是觉心,就是菩提;平等心就是真心,此地讲『真如』。

  《华严经》上跟《维摩经》上都讲到不二法门,不二就是一,平等就是一,起了波浪就落二、三,就不是一。学佛人常常保持清净平等,就是入不二法门。这桩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尤其是现代人,几乎没有人能做得到。但是在净宗就方便太多了,净宗这个一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就方便太多了。所谓指方立向,我们的心确实有个依靠,不是一切皆空。净宗有个依靠,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这就方便太多了。二六时中,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这样就入不二法门。

  【净影疏曰,无作无所有等,为平等法。】

  这是小慧远《无量寿经》的注解,《无量寿经义疏》里面所说的。『无作』并不是什么都不做,是无有作的念头。我们凡夫是有作,是有所有。现在你看处处都讲所有权,这个所有权就是坚固的执著,这是错误的。学佛的人一定要知道,六道十法界都是梦幻泡影,《金刚经》上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佛把十法界的事实真相为我们说出来。十法界的现象有,相有体无,就是当体皆空,了不可得。这个现象就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六根所接触到的,如果诸位很冷静的去思惟、观察,你就会发现事实跟佛所讲的完全相同。佛没有看错,确实不可得。

  《金刚经》上讲得非常好,我们凡夫的执著是能得,能得的是什么?能得的是我,我是什么?现代的这些哲学家也以为「我思故我在」,我是什么?能够想像的那个就是我,能够思惟、能够想像、能够分别、能够执著的,这个就是我。这比一般人是聪明,他不认为身是我,他认为能够思惟想像、分别执著的,这个是我,比一般普通人高一等。这是什么?心,认为心是我。《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能执著的我没有;你所执著的这些万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体皆空,了不可得。能执著的不可得,所执著的那一边也不可得,这是把真相彻底说出来。

  所以诸佛菩萨、觉悟的人,他们的心态是「无作无所有」。无作,他作不作?作!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天天讲经说法也不亦乐乎,讲了四十九年,他怎么不作?作而无作,无作而作,这就对了。我们凡夫把作跟无作看作两桩事情,不晓得作跟无作是一桩事情。看成两桩事情,你就没有办法入不二法门;如果晓得作跟无作是一桩事情,你就入不二法门,不二了!「有」跟「无所有」也是一,宗门所谓的万法归一,你就入不二法门。这是要功夫,实在讲,这要把我们的观念转过来,我们一切分别执著都落在二、三之中;换句话说,都在六道轮回,永远不能超越。哪一天晓得一切法都是不二了,不但超越六道,十法界也超越了,这是『平等法』,《无量寿经》要教给我们清净平等法,清净平等就是觉,觉就是清净平等,觉即是菩提。

  【圆中钞疏曰,闻首题名字,获无量功德,钞曰,如金光明及诸大乘,多作此说。】

  这个讲法,许多大乘经上都说到。『首题』就是经题,读经题,功德就无量无边。可是诸位要知道,经题的意义如果不能了解,读经题没有功德,有什么功德?只可以说比骂人好一点。所以这个地方的意思决定不能错会。我有一年跟道安法师一道去访问日本,日本有许多道场实在讲他们很热闹,道场确实在形象上来讲非常庄严,法会的人众有一万多人。他们念什么?念经题,日本人喜欢念《妙法莲华经》,「南无妙法莲华经」,就念这一句,一念念一、两个小时。我就问他,什么意思?不知道。那怎么行?必须晓得意思,念的时候把自己境界转过来,那就是无量功德。

  像我们这个经题所说的,「佛说」,此地没有解释经,只是一切经论古德对本经的赞叹,我们节录这些句子。经题的「佛说」,那个佛不仅仅是释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以这个佛说跟一般经题上的佛说不一样,意思不相同。其他经上讲的佛说,是释迦牟尼佛说的,这个经上讲的佛说,是一切诸佛所说。说的意思也不一样,也非常殊胜。这是看到众生成佛的机会到了,无比的欢喜,把成佛的法门说出来。这个法门是大乘,大乘当中的大乘。「无量寿庄严」是所求的果德,无量寿,因为底下有庄严,所以分开来讲,无量寿是正报,庄严是讲依报;也可以合起来讲,依报、正报皆是无量寿庄严。这不是十法界的,十法界里面没有。这是我们所求的。这句话要用我们现代人术语来讲,就是究竟圆满,一丝毫欠缺都没有,达到究竟圆满。这个题目后面半句的意思是教给我怎么样修法,你才能真正证得无量寿庄严,你一定要修「清净平等觉」,在题上就讲的这么清楚、这么明白。

  所以时时刻刻要想到经题的要义,时时刻刻用这个题来提醒自己,唯恐自己又迷了、又不觉了。心不清净,就不觉、就迷了。什么叫不清净?心里头有是非人我、有贪瞋痴慢,就不清净、不平等,就不觉了。这些念头起来,就赶紧用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把这个念头取而代之,这叫做念佛,这叫用功。用功一定是用这一句佛号把妄想分别执著打掉,这样『闻首题名字』,才能『获无量功德』。

  概要我们就介绍到此地,下面就是入经文的部分,从三十一面看起。经文,我们的节录还是依照四十八品来节录,便利诸位研究《无量寿经》,方便寻找这些参考资料。第一,「序分」,「法会圣众第一」。序分有证信序跟发起序两个部分,我们这个经序分的经文很长,证信序里面有两品,发起序有一品,总共前面三品都是属於序分。

  【智度论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

  在证信序的一开端所谓六种成就,这是介绍第一个小段「如是我闻」,介绍这四个字。《大智度论》上说『佛法大海』,大海是比喻佛法无尽的深广,像大海一样。什么条件能入?信就能入。所以大经大论里头都说,「信为道元功德母」,信是入道之源头,功德之母;如果不信,就没有法子。你对它要能生到信心,你才欢喜去学习,你才能够明了、才能够学习、才能够契入境界。所以第一个是信。

  【蕅益大师曰,依实相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曰是。】

  这是解释「如是」两个字,一切经的开端,都是用「如是我闻」起头,如是这两个字含义就非常深。可以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你要说这一切法他讲了个什么东西?实在讲就是讲一个如是,所以把如是摆在前面。如是有没有讲完?没讲完,永远讲不完的。「如」是讲的理,「是」是讲的事,宇宙人生的事无量无边,事一定有理,事无量无边,理是无量无边。理如其事,事如其理,所以叫如是。千经万论不过说个如是而已,所以这两个字含义非常之深。此地讲『依实相理』,这是讲我们念佛法门,在理论上说也不例外。

  实相就是事实的真相,事实真相这个理,谁懂?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有历史也不过四、五千年而已。这四、五千年当中,中国外国,古今圣哲,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依旧在摸索。真相究竟是什么,没有人能说清楚。何况从时间上讲,过去无始,未来无终,从空间上讲,尽虚空遍法界,不止这个地球,不止我们这个太阳系,乃至於银河系,不止,这里面的事实真相谁知道?唯有佛清楚。佛怎么知道的?佛在《华严经》上说得很好,他并没有什么特殊了不起的能力,不是的。他说这种智慧能力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个德相是能力,智慧、能力跟佛平等的,没有差别的。「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你的智慧、能力为什么不能现前?因为你有妄想,因为你有执著,所以把你的智慧德能障碍住了,佛法里叫业障。业障是什么?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这业障。假如你把这个障碍去掉,你的本能就恢复了,智慧、德能不是外面求来的,只要把这两种障碍打掉就行了。佛法用的功夫是什么?禅定,跟一般世间人不一样,世间人要求学,广学多闻。广学多闻能达到吗?给诸位说决定达不到。要开智慧,一定要修清净心、平等心,觉就是智慧现前,清净、平等是定。心里面没有污染,就是清净;心不动摇,就是平等。

  佛在《金刚经》上教菩萨,也是这个意思,说的话不一样,仔细想想意思没有两样。佛在《金刚经》上教菩萨,「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不取於相就没有污染,不著相,就清净,如如不动就平等,还是清净平等觉!话无论你怎么说法,意思没有两样,这才知道修清净平等的重要。要想心地清净,绝不能够著相,唯有不著相,才能达到清净心;唯有在一切法里头,如如不动,你的心才平等。然后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就明白了,你亲证的境界,这不是学来的。

  净宗法门念佛往生不退成佛,也是依据这个理论,这我们才能够相信,它有理论的依据,不是随便说的。所以『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无非」就不错,决定不错,这叫是,这是解释「如是」两个字。在一切经教里面,一切法门里面,这个法门是无比的殊胜,为什么?它依实相理是究竟圆满的实相理。其余的经论虽然依实相理,它是依据一部分,不是圆满的;唯独净宗,这是究竟圆满,所以它的成就不可思议。

  【观经疏云。】

  《观经疏》是善导大师的注解,《观无量寿佛经》的注解。他说:

  【无我则无闻,无闻则化道绝,为传化不绝,假名说我。】

  这是解释「我闻」两个字,如是我闻。佛法讲无我,有我麻烦就来了,有我就有六道轮回。那好,无我,无我就无闻,无闻,佛法就没有了。由此可知,无我是理上无我,心上无我,事上有我。刚才讲了,有我跟无我是一,就入不二法门,你要把它分开来就错了。分开来,有理没有事,理就落空;如果有事没有理,这个事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理跟事分不开,理跟事是一不是二,所以决定不能把意思错会。这是从相上讲的,要无我那就无闻,无闻,『化道』就是诸佛菩萨教化众生,也就断绝了,这个门道就断绝了,就没有了。

  为了弘法利生,利益众生,『传化不绝』,「传」是佛法代代承传,「化」是教化众生,所以确实是无我,也说我。佛在经上,我说的,都说个我。但是诸位要晓得,我跟无我如何能统一?在我们看这两个是完全矛盾的,怎么能统一?诸佛菩萨,这是我们要学的,真的没有我,不但无我,也无法。他应化在世间,与我们大众相处,凡夫认为身是我,所以佛菩萨也说身是我。为什么说我?你们说我,我要不说我的话,咱们没有法子沟通,不好谈话,不好传授佛法给你。随著众生说我,他自己有没有执著这个我的观念?决定没有。我跟无我是一不是二,他入了不二法门;我们凡夫执著身是我,所以在二法之外,没有办法入不二。

  这是什么?凡夫说这是一本书,佛菩萨说也是一本书。凡夫执著这是一本书,佛菩萨没有执著,佛菩萨:你们叫它做书,我也叫它做书。是随顺众生之说而说,他自己有没有这个分别执著?决定没有。所以,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一句话,没有说一个字,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言语、文字是你们执著的,佛心里头没有言语文字,叫无说而说,说而无说。如果我们会了,我们也是听而无听,无听而听,你立刻就成佛,快得很,你就入不二法门。我们今天听经不行,就是坚固的妄想分别执著,怎么样也打不掉。不但妄想执著除不掉,妄想执著随著学佛还更再增加,糟糕不糟糕!这个佛菩萨看到就流眼泪。佛菩萨说法是希望你妄想分别执著淡一点,那总算有了进步,断不了也难怪,能断一点就算是好了。现在不但不能断,不但不能少,是天天增加,增加什么?增加一肚皮的佛法,这糟糕不糟糕!这就错了,错在这个地方,这是我们学佛不会学。我闻这两个字的意思很深。

  【疏钞曰。】

  《疏钞》是莲池大师做的,

  【或说者得陀罗尼,一刹那顷,一字之中,说一切法门。】

  这是说讲经的人、讲经的人得『陀罗尼』,陀罗尼是梵语,音译的,它的意思叫总持。我们佛门里面还有不少寺庙用这两个字做名字的,总持寺,用这个做寺庙名称的都很多。总持的意思就是「总一切法,持一切义」,要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把大的纲领他掌握到了。像一棵树一样,一棵树的总持法门是什么?根,根本掌握到,所有一切枝枝叶叶全在你掌握之中,一个也漏不掉,这个方法叫做总持法门。如果得到总持法门,那的确是容易了,『一刹那顷』是指时间之短暂,几分钟、几秒钟当中,甚至一个字当中,就把所有一切法门统统说尽了。这有可能吗?实在这些事情都在我们面前。

  隋唐时代,古大德们曾经探讨佛法,寻求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哪一个经是总持法门,能够代表全部佛法的?大家公认《华严经》。《华严经》是佛法的根本法轮,一切经是《华严》的枝叶、《华严》的眷属,《华严》是根本。《华严经》跟《无量寿经》做个比较,《无量寿经》又是根本的根本。最后,《华严》的圆满、《华严》的究竟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无量寿经》就是极乐世界。所以,《无量寿经》是《华严》的归宿,根本的根本。《无量寿经》我们现在这个本子有四十八品,这四十八品里面,哪一品是根本?第六品,第六品是四十八愿。世尊为我们介绍《无量寿经》,从头到尾字字句句没有离开四十八愿,可以说是四十八愿的详细说明而已。所以第六品是根本。四十八愿有四十八条,哪一条是根本?这古人讲过了,第十八愿。十八愿说的是什么?十念必生,十念归结来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刹那顷,一字之中,说一切法门』,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

  所以,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的注解,解释《阿弥陀经》的,《无量寿经》是四十八愿的注解,《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无量寿经》的注解,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是《华严经》的注解。诸位你仔细去想想,你才晓得什么叫陀罗尼,你得到了没有?我们现在陀罗尼是天天挂在口上,挂在口上,没吞下去,利益没有得到,你说可惜不可惜?真正得到这一句阿弥陀佛,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都通达了。为什么?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清净平等觉,这是《无量寿经》世尊跟我们说得很清楚的。我们再看底下这一句。

  【或听者得净耳根,於一刹那,闻一字时,於余一切悉无障碍。】

  这是会听。会听经的人不是耳听,耳听是最糟糕的,耳听,没进去。耳识听,那就比较上好一点。实在讲,我们一般凡夫很用心的听,用什么心?用的是第六识,用这个心,用的是分别心、执著心、妄想心;用这个心来听经,把佛经都变成了妄想分别执著,这是我们干的事情。会听经的人不用心意识,不用第六意识,不用第七识,不用第八识。怎么叫不用?我们先要了解心的作用是什么?第六意识是分别,第七识是执著,第八识是落印象。不用心意识,你听经的时候不分别,没有分别心;不用第七识,没有执著心,不打妄想;不用第八识,不落印象。只要离开心意识,你用的是什么心?真心,真心闻法是一闻千悟,大彻大悟,这叫会听。所以古人讲,会听经的人,神听。在此地讲的『得净耳根』,一刹那间,闻一字一句,他就悟了。一悟一切悟,所有的障碍都破掉了,这个障碍所讲的是烦恼障、所知障,确实能断尽。凡是闻法而不能断的,毛病都是出在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东西是我们无量劫来六道轮回生死的根本,我们还要继续去用它就坏了。佛在经论里头,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我们还是当作耳边风,还没有唤醒我们的注意。这样下去,我们这一生当中在佛法里面也是修一点痴福,结个法缘而已,不能成就。

  佛在经上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闻佛法,真的是无量劫来稀有的因缘,岂不可惜?这桩事情是自己的事情,任何一个人都帮不上忙,诸佛菩萨再慈悲,也没法子帮忙。一定要自己觉悟,要自己认真把妄想分别执著,在生活当中、在工作当中,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要逐渐把它淡化,我们学佛才没有白学。这一句里面,它的意思实在就是讲用清净心闻法才有悟处。

  【或说者时少,听者时多,或说者时多,听者时少。】

  这是讲时间,时间的长短没有一定,这些事就在我们现在讲堂里面就能体会到。有些人感到讲经一个半钟点,时间好长,有些人感到这个时间好短。无论是讲的人、是说的人,讲的人也是如此,初学讲经,在台上一个半钟点度日如年,觉得时间好长好长,怎么时间还没到?预备的也好辛苦,在讲台上感觉到时间很长。什么原因?所搜集的资料,所写的讲稿都是别人的,这个地方抄一点,那个地方搜集一点,所以觉得时间很长;如果像诸佛菩萨从心性里面流露出来的,他就觉得时间很短。听经人也一样,真正听懂了,生欢喜心,感觉到时间很短;没听懂,怎么想也不对,罗哩罗嗦的,愈想时间就愈长。这个现象就在眼前。

  【或说者神力延促随宜,听者根器利钝不一。】

  这两句就不是我们凡夫的境界,诸佛菩萨、罗汉们讲经,他们是修行证果之人,那不一样。他以他的神力来加持,使听经的人感受不相同。根性利的,悟入的深,根性钝的,悟入的浅,根性虽然不同,各个都得利益。这是有修有证的人才能做到。

  【古谓三乘凡圣所见佛身报化,年岁短长,成佛久近,各各不同故。】

  这些都是事实。在我们这个世间如是,他方世界、极乐世界亦如是。在我们这个世间,我们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现在大陆开放了,大概佛教徒很少不到普陀山的。一般到大陆去,一定到普陀山去看看观音菩萨。普陀山有个梵音洞,菩萨常常在洞中现身,但是也不是每个人去都看见,可是很多人看见,这是事实。每个人所看的观音菩萨像,看完之后大家来说说,都不一样,各人的根性、机缘不相同。我是在一九八三年,还是在一九八四年的时候在香港讲经,圣一法师来看我。他告诉我,他到普陀山梵音洞口去拜观音菩萨,那个时候大陆刚刚开放,观光客还没有进入的时候,他们去的早。有三位法师,另外有几位干部陪同他们,他们在梵音洞门口在那里拜观音菩萨。圣一法师告诉我,他们拜了半个小时,菩萨出现了,时间很长,到最后因为是干部催著他们要离开,不得已才离开。离开的时候,那个相还没有消失。他们离开之后,三位法师互相的说,你们看到的相怎么样?结果三个人看到的都不相同。圣一法师看到的观世音菩萨相是金身的,带毗卢帽,见到是这样的相,金身的。另外一位法师见的,不是金身的,现的是菩萨相,也很庄严;还有一位法师见到的是比丘相,是个出家人的相。三个人见的相不一样,衣服颜色都不一样。就在这里可以证明,三乘凡圣所见的佛身,见佛的报身、见佛的化身不一样,真的是相随心转。

  你的心真诚、清净、恭敬,这三个人程度不一样,佛菩萨现的相就不一样。诸位要晓得,佛菩萨没有心,相随心转,真诚、清净、恭敬,相就好。你心差一点,减一分,所现的相也就减一分。这是我们看到最显著的,而不甚显著的,是我们自己平常心太粗了,天天在一起没发觉。我们每天在周边接触的这些人物,如果细心去观察,相也不一样。不是他的相貌变了,我们心在变相貌,境随心转,相随心转。所以,你的心要细的话,你就可以看出来相没有一定的相,千变万化,这是说明无常,万法无常,千变万化。而且各人所见不相同。

  这里说『年岁短长,成佛久近』,都是论示现的。如果讲佛的法身,没有,法身没有年岁,也没有成佛不成佛。报身有始无终,应化身才有年岁短长,成佛久近,都不一定,没有一定的说法,但是感受是各人都不尽相同。

  【今止取佛及弟子师资机感相遇之顷,说听事毕,便名一时也。】

  《疏钞》这一段为我们讲的,就是经文当中的「一时」,如是我闻,一时,这段解释一时。一时,前面在理事说那么多,说明一时不是个一定的讲法,不是固定的,这个一定要知道。此地,就是本经,本经里面说法,『止取佛及弟子』,佛是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这部经这个时候,『师资机感相遇之顷』。佛说《阿弥陀经》因缘很特别,不像《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阿难启请的,《阿弥陀经》是佛自己说的,无问自说。无问自说也要有条件,佛观察大众,过去生中所种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了。这个成熟就是说他在现前了生死出三界,成佛的机缘到了,这真正是稀有。这个机缘成熟,佛一定要跟大家讲成佛修行的方法。所以这个法门,不是叫你证阿罗汉果、不是叫你证菩萨果位,这个法门是叫你立刻成佛。

  众生机缘成熟,虽然没有人问,佛也很慈悲,主动的说出来,这叫「师资机感相遇」,师是老师,资是学生。『说听事毕』,讲《弥陀经》,从开头一直到终了,这一部讲圆满,这叫一时,这个意思好懂,这是从事上讲的。如果初学讲经,讲一时,前面这些都可以不必讲,只讲后头这一句,只讲「师资机感相遇,说听事毕,便名一时」,这个大家很容易懂。前面这些要讲一定要讲得清楚,但是要看什么场合,常常听经的没有问题,初听经的,讲这些愈讲他愈迷惑,那就是找麻烦了。所以初学讲经,初听经的地方,这个不能讲的,不契机,契理不契机。初学讲经是愈简单愈好。

  【佛地论云,说听究竟,总言一时。】

  这个讲法也简单、明了。《佛地论》是古印度亲光菩萨所造的,他这本东西是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来的。翻译之后,证明道安法师序、正、流通三分正确,所以以后大家尊为弥天高判,就是《佛地论》证明的。《佛地论》上也有三分这个意思。

  【智度论曰,佛涅盘后,阿闍世王,以人民转少故,舍王舍大城,其边更作小城。】

  这一段,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这一段都是讲「王舍城」,都是介绍讲经的处所。这里面所说的都是一些传说,讲经的人不能不知道,我们自己修学的人也应当要晓得。可是给人家介绍,这些最好都把它省略掉,避免麻烦。这个东西要讲也实在是不容易,必须要考古,要实地到印度去看看,还得要了解古代的历史,你才能搞得清楚。否则的话,总是麻烦,文献不足,即使有这些参考资料,都不尽详细。所以这些事情我们必须要知道。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二十三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23

  请掀开经本,第三十二面,倒数第二行看起:

  【净影疏曰,耆闍山,此翻名灵鹫山也,此山多有灵仙居住,故名为灵,亦有鹫居止此山,故名为鹫。】

  佛经是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由於年代久远,古音跟现代的音往往有差别。何况中国文字有许多字是破音字,究竟念什么音?实在讲是应当要去考据的,我们著重在义理上,这些有也都把它省略了。这个『耆』,底下这个「闍」念嘟,还有一个音念蛇,耆蛇山、耆嘟山,都没有念错。这一个字它有这么多音,究竟当年翻的时候用哪个音,我们就不得而知。这是属於一般的常识,不能不知道。

  这座山在王舍城外很近的地方,据经上记载,距离王舍城大概是三里路的样子。所以他到城中来乞食很方便,不算太远。中国人翻它的意思,就称之为灵山,灵山就是指的灵鹫山。为什么说它是灵山?这个山有许多神仙住在那个地方,所以称它作灵。同时有鹫鸟,鹫就是鹰,老鹰很多,也住在这个山上,所以称为鹫,灵鹫山是这么来的。所以它是两个意思,灵是一个意思,鹫是一个意思,不能把它联想到老鹰很灵,那个意思就想错了,它是两个意思。

  【又此山顶似鹫头。】

  这个山顶像老鹰的头一样,

  【又名鹫头山。】

  这是从山的形状上来说的。譬如香港有个山,叫狮子山,那个狮子山,的确狮子山顶上有个很大的石头,远看像一头狮子一样。这是取山的形状来命名的,这种情形在中国、在外国都相当普遍。这是介绍灵山。

  【西域记曰,北山之阳,孤标特起,既栖鹫鸟,又类高台,空翠相映,浓淡分色,如来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广说妙法。】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如果连头尾都算进去就是五十年,大部分时间,世尊是住在这个所在。前面这几句是形容这个地方的地势,可见得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智度论曰,耆山於五山中最胜故。】

  这一段的意思要紧,《大智度论》里头所介绍的,说得比较详细,我们为别人要是讲经介绍,取《智度论》这个说法就最好。它说耆闍山在当地,当地的山很多,一般说的有五座大山,是以耆闍山最殊胜。第一:

  【此山精舍,近城而难上,近城故乞食不疲,难上故杂人不来,故多住此不在余处。】

  修道的人总是取一个幽静的环境来养道,特别是对於初学,这是很重要的。在梵语称之为兰若,兰若的意思就是幽静之处,没有闲杂的人等,也听不到闹声,这个地方才称之为兰若,是修道人理想的道场。经上也说了,古时候噪音最大的是牛叫,这个地方听不到牛叫的声音。我们想,牛是农村里头农民所养的,这就是距离农村比较远的地方,牧牛的人不会到这个地方来,牛叫的声音听不到,以这个为标准。这个山里面的『精舍』就是道场,佛当年带著这些学生居住在这个地方,在这里讲了不少的经典,像《法华经》是在这个地方讲的,《无量寿经》也是在这里讲的。

  『近城』,乞食容易,在世尊当年在世,道场里面不开伙的,里头没有烧饭的。吃饭都是早晨到舍卫大城去托钵,托了之后回来吃,一天吃一餐,日中一食,过这样的生活。距离城近,往返时间短,早晨进城,托钵回来之后一起吃饭,还不过中,这个时间足够用了,要选在这个地方。山高,上去不容易,於是闲杂人不会到上面去,也就是说没有游览的人去,这个地方好修道。所以,这是修行、养道很理想的一个处所,世尊在这个地方住的时间比较长。第二:

  【是耆山福德吉处,诸圣人喜住处,佛为诸圣主故多住。】

  这个地方所谓是福地,福地一定是有大德福的人居住,佛菩萨、罗汉、神仙都喜欢住在这个地方,选在这个地方。佛是『诸圣主故』,是诸圣的导师,所以也多住在这个地方。因为这些天人圣众都是佛的学生、佛教化的对象,这些人住在这里,佛要教导他们,当然是住在这个地方最方便。这是第二个殊胜处。第三:

  【耆闍山是三世诸佛住处故。】

  这是我们凡夫不得而知,诸佛菩萨知道。三世是讲过去、现在、未来,佛出世都喜欢住这些地方。这个意思不能把它讲死了,讲死了不免有争论、有疑惑,我们可以讲原则。具备这些条件,乞食方便,游客不来,风景很殊胜,具备这些条件的地方都是诸佛菩萨、修行人愿意选择做道场的。凡是具足这些条件,都可以称之为耆闍山,这个说法就比较圆融。中国有许多道场也是如此,像大家所知道的中国的四大名山,都符合这些条件。但是现在交通便捷,跟从前完全不一样,所以现代修行比从前难得太多。现在高山上面,缆车可以上去,观光旅游的人络绎不绝,哪里还能修行?一天到晚照顾这些观光客,已经是累得精疲力尽,这是真的,念佛的时间都没有,没有体力去念佛,这是我们看到很多。第四:

  【是中清净,有福德闲静故。】

  这个山林决定是幽静的。

  【一切诸佛行处,十方诸菩萨赞叹恭敬,八部大力众神所守护、恭敬供养处故,诸大乘经多在此山说。】

  这一段如果要是说在释迦牟尼佛,那是完全相应。这个地方与西方世界有相似之处,佛清净,菩萨、弟子们清净,居住的环境清净,就像西方世界三种庄严一样,它有这么好的条件。所以,菩萨赞叹恭敬,护法神守护。这么一个好的场所,所以许多大乘经典都在这个地方说出。第五:

  【是中十方无量智慧福德力大菩萨,常来见释迦牟尼佛,礼拜恭敬听法故,诸大乘经多在此山说。】

  这个地方既然是佛选择的道场,不仅是娑婆世界的菩萨,我们在经上看到,他方世界的菩萨就很多。像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的贤护等十六正士,这十六个人,除了贤护是我们娑婆世界的,其余十五位都是他方世界的菩萨,不是娑婆世界的。《无量寿经》是在灵山所说的,所以他方世界菩萨常常到灵山来礼佛、来闻法。这是说这桩事情,所以它有五种最胜。

  【法华论云,耆闍崛山胜余诸山,佛在於此说,显此法最胜。】

  这是称赞《法华经》。王舍城外有五座大山,五座大山是以灵鹫山为第一,最为殊胜。佛在这个地方讲《法华经》,『佛在於此说』就是说的《法华经》,显示《法华经》是一切经中最胜的意思。就像这五座山里头它最殊胜,在这个地方讲这部经,这部经在一切经当中最胜,取这个意思。《无量寿经》也是在这个地方所说的。

  【弥陀疏钞云,天王大人所共敬仰,非小德也,名大。】

  这是解释大比丘那个大,解释这个意思。他不是小乘的比丘,他们是属於大乘比丘,大乘比丘实际上就是大菩萨。所以这是天王大人所共敬仰的。

  【净影云,旷备高德,过余近学,故名为大。】

  这都是赞叹大比丘这个大的意思。他们有崇高的道德,有广博的学问,无论在德行、在学问都是为大众称赞的,这称之为大。

  【佛地论另有三义。】

  这三义也是说明大比丘的「大」的意思。

  【一最极利根,波罗蜜多种性。】

  这是说他根性利,我们一般人是讲他的天赋聪明智慧,极其聪明,我们今天称之为天才。『波罗蜜多种性』,波罗蜜是究竟圆满的意思,我们中国称赞智慧高的学人,所谓一闻千悟,举一反三,属於这一类根性的众生,才能称之为波罗蜜种性。

  【二得无学果位。】

  这一句讲的非常具体。『无学果位』就是他所修学的圆满了,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毕业了。在小乘毕业了,就称阿罗汉;大乘毕业了,就是法云地的菩萨,十地菩萨。这个地方称大,大就不是小乘,由此可知这些人是什么地位?都是法云地的菩萨。外表示现的是一些声闻身、是小乘阿罗汉,那是他表演舞台上的身分,后台的身分是法云地的菩萨。所以称他们为大阿罗汉,阿罗汉是无学。第三个意思:

  【得小果已,趋大菩提,以上三义,故名曰大。】

  这也行,也称大阿罗汉,他是小乘证得阿罗汉之后,回小向大,修菩萨道,这样的人也称他做大阿罗汉。所以,大阿罗汉里面,含著有这三个意思在。这三个意思就相当之圆,可以说要是由圆教里面来讲,从七信位的菩萨一直到等觉统统都包括。

  【嘉祥师谓大有三义。】

  『嘉祥』是唐朝时候的人,他有《无量寿经》的注解流传至今,现在《藏经》里头收的有他的《无量寿经》注解,好像在台湾还没有单行本。他解释这个大,有三个意思,一个是:

  【一生大解。】

  我们常讲所谓大开圆解,也就是说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第二是:

  【二破大恶。】

  『大恶』是指无明。无明既然破了,见思、尘沙当然都破了,最难破的是无明,这破大恶。

  【三证大果。】

  『大果』是佛果,成佛才是大果,所以小乘阿罗汉称小果,不能称之为大果。这是圆满菩提,证得究竟佛果的,才称之为大果。

  【会疏曰,诸经多标千二百五十人,今经与法华标万二千人,盖是出世本怀,一代胜会,故十方大德皆云集乎。】

  从本经证信序里面仔细去观察,它与《法华经》等齐,后面还有不少地方可以能看出它跟《华严》等齐。《华严》、《法华》在我们中国佛教,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几乎公认所谓经中之王,是圆满的大教,称为一乘圆满的大教。《无量寿经》跟它平等,当然也是一乘圆满的大教,这是跟《法华经》上讲的相同。法华会上是一万二千人,一般经上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一千二百五十人,我们在一般经上看到的佛的常随众,《法华经》的人数十倍之多,《无量寿经》的人数也是一万二千人。所以底下解释,『盖是出世本怀,一代胜会』。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根本的意愿就是要普度众生,这叫出世本怀,度众生、成佛道。《法华经》在中国佛教里称之为成佛的《法华》,开智慧的《楞严》,这两部经是中国人最喜欢读的,开智慧的《楞严经》,成佛的《法华经》。

  《法华经》何以落得一个成佛这样的美称?因为世尊当年在世,许多法会里头都说,众生修行成佛要有缘,没有缘不能成佛。哪种人没有缘?一阐提,一阐提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没有善根的人,没有善根人的不能成佛,这是佛在一切经里头常常说的。《法华》是最后讲的,到法华会上佛告诉大家,一阐提也能成佛,所以说这个经叫成佛的《法华》。一阐提为什么能成佛?一阐提也有佛性,既有佛性,哪有不成佛的道理!由此可知,佛过去所说的叫权说,说这些话勉励我们要断恶修善,多作恶事不能成佛。法华会上真说,说真话,造作五逆十恶重罪的人也能成佛。到最后才说真话,开权显实。《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五逆十恶临终十念一念都能往生不退成佛,跟《法华经》的意思完全相应。

  经上讲的没错,祖师大德唯恐我们错会了意思,听说经上这样说,造作恶业临终念佛还可以成佛,那不要紧,现在多做一点坏事没有关系!祖师大德怕我们这样会意,那就错了,大错特错。所以这个地方必须要详细说明,造作恶业之人,诸位一定要知道,是他从来没有听到过佛法,到临终的时候才听到,一听到就接受、就忏悔改过自新,他能成佛。我们现在已经听到佛法,不行!听到佛法你明知故犯,哪里能成的了佛!人家是一生都没有听到过。所以诸位要记住,这个我们都没分,我们造作恶业决定成就不了,这必须要知道。

  第二个意思,造恶众生临终成佛,实在讲,他是过去生中无量世的善根福德因缘的成熟,绝对不是偶然的。所以在临终时要具备三个条件,我们想想,我们在临终的时候会不会有这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临终的时候神识清楚,一点都不迷惑。我们有没有这个把握?我们仔细去看看,你到医院里头,病重的人你去看看就晓得,多少人病得人事不醒,连家亲眷属都不认识,那就不行。在这个情况之下,帮他助念都没用处,助念的条件是要他头脑很清醒,神智清楚,助念才有用处。迷惑颠倒这很可怕。第二个条件,正在紧要关头的时候,遇到善知识,遇到一个念佛人,特别提醒他,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你要遇不到这个人提醒,忘掉了,机会就错过了。第三个条件,是他本身听到善知识的劝告,他立刻就相信、就接受,就肯跟著念佛、求生净土,这个叫忏悔往生。所以这三个条件缺少一个都不能往生。由此可知,造作罪业临终往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这个善根深厚之人,在这一生当中没有遇到佛法、没有遇到善缘,他遇到这些恶缘。但是在临终的时候,毕竟他善根福德深厚,经过人家一提醒他就能悔改,他的正念就能现前。可见得这不是容易的事情,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

  佛说一乘究竟了义的经典,这是一代胜会,无比殊胜的法会。我们要总归起来讲,佛讲《华严》、讲《法华》、讲《无量寿经》,这三部经是无比殊胜。『故十方大德皆云集乎』,十方大德是讲十方世界这些菩萨众、大声闻众,见到释迦牟尼佛在讲这个经,都到这个地方来闻法,所以他的人数有这么多。

  【嘉祥疏曰,游心空理,隐显难测,故称圣人。】

  这是经文里面讲的一切大圣,赞叹与会的一万二千人不是小圣,是大圣。小圣是指阿罗汉,大圣通常是指地上菩萨,我们讲菩萨摩诃萨,摩诃萨称之为大圣;换句话说,从初地到等觉这十一个位次,都可以称之为大圣,显示他们不是普通人。『游心空理』,这句是讲他的果证,他所证得的真如自性,也是禅宗里面所讲的明心见性。「空理」是心性,真心是空寂的,这是他证得的。『隐显难测』是说他的应化,他到我们这个世间来,显现的身分是个小乘阿罗汉,是小乘的比丘。像我们经上常讲的舍利弗、目犍连,大家都知道,这两个是比丘,这是在显示出身分是比丘。他真正的身分,「隐」是讲他真正的身分,真正身分他们久远劫已经成佛,古佛再来的。看到释迦牟尼佛辛辛苦苦示现佛身而为众生说法,他们来协助释迦牟尼佛,现一个佛学生的身分,其实早就成佛。就跟唱戏一样,释迦牟尼佛唱主角,他们来跑龙套,不要以为跑龙套的身分比释迦牟尼佛低太多了,后台比释迦牟尼佛资格还老。「隐显难测」,我们凡夫没有办法测度的。所以就平常讲这个一千二百五十人里面,不少是古佛再来。不是古佛,也都是大菩萨,绝对不是小圣,不是真正的是阿罗汉、辟支佛,不是的。所以称之为圣人。

  【会疏曰,初果已上,悉名圣者,以究大阿罗汉,故名大圣,亦可虽外现声闻,内秘菩萨之行,故名大圣。】

  《会疏》这个意思实在讲不出《嘉祥疏》的范围。一般讲,证了小乘初果,我们世间人都尊称他是圣人。所以初果叫入流,入什么流?入圣人之流,他不是凡夫了。必须要证得初果,在学佛里头才算有成就,没有证得初果就不能算是成就。为什么?没有证初果你决定是六道轮回,你没有办法超越。证得初果,虽然没有超越六道轮回,但是他有期限,他天上人间七次往来,证阿罗汉,就超越六道,他有期限。我们今天在六道里头是无期徒刑,初果是有期的,他有出去的时候,我们是无期,这太可怜了。所以他们叫圣人。

  初果的条件,必须要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照这个说法,今天学佛的人,说实在的,没有一个人能成就。八十八品见惑里面,第一个就是身见,你还把身当做我,你就没法子,你就注定了还是搞无期徒刑。几时能破身见,知道身不是我,就是《金刚经》上讲破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破了。以往我们读《金刚经》粗心大意,以为小乘人没有破四相,破四相一定是大乘菩萨,摩诃萨才破四相,这是读经太大意。仔细去观察,《金刚经》上说得清清楚楚,小乘初果须陀洹,证得须陀洹了,须陀洹没有觉得自己证得须陀洹;换句话说,须陀洹已经破四相了。

  这个开示太重要了,我们一天到晚起心动念都在是非人我当中,怎么得了!不但修行不能证果,实在说障碍我们的开悟。所谓障碍开悟,就是佛在经上讲的真正的意思我们不懂,我们看经看不懂,听讲也听不懂。为什么不懂?就是因为你的障没破掉,烦恼障,这是属於烦恼障。从初果以上一直到大阿罗汉,大阿罗汉称之为大圣,小乘我们一般称为小圣,都是圣人,不是凡夫。『亦可虽外现声闻,内秘菩萨之行,故名大圣。』这是特别介绍世尊常随的弟子,经上所讲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本经里面所讲的一万二千人。表现在外面是比丘、是罗汉,实际上是菩萨,里面还有不少古佛再来的,佛菩萨示现的,所以称之为大圣。

  【净影疏曰,大有两义,一位高名大,一德胜名大,会正为圣。】

  这是小慧远法师所说的,他说的这个意思也很好。『位高』是所证的阶位高,登地了这是大圣,地上菩萨,我们常讲摩诃萨,三贤十圣,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我们称三贤菩萨,初地以上则称圣人。位高,就是他证得地上菩萨的阶位,这位高。『德胜』,德行殊胜,修德殊胜,他已经断了见思烦恼、尘沙烦恼,又有能力断三十品无明,四十一品无明他能够断三十品无明,这个德胜,这称大。所以称之为大圣。

  【嘉祥曰,达者言证,证六通三明等是也。】

  这些都是《无量寿经》的注解,《嘉祥疏》。『达』是通达的意思,什么叫『证』?证就是通达的意思。大经,我们《无量寿经》也不例外,这部经分量虽然不多,实在讲,它里面也含摄信、解、行、证四分。什么叫做证?信、解、行这三条融合为一,就叫做证,所谓是一而三,三而一,那就叫证。如果这三个分开来了,没有证,信不是解,解不是行,你就没有证。如果信就是解,解就是行,行就是信,一就是三,三就是一,你就证了。这个才叫通达的意思,跟我们昨天讲的入不二法门的意思一样。不二就入了,入就是证的意思,如果你还是在二,你就没有入,不二就入了,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知道。几时我们达到不二了,你就很清楚你入一真法界,入一真法界就证果了。这个时候,必然有很不凡的事情发生,什么事情?六根的能力恢复了,天眼恢复了,可以看穿墙壁,隔壁人在那里做什么你看得清清楚楚,一丝毫的障碍都没有,这个能力恢复了。天耳恢复了,无论多远的地方,那个地方人在讲话,你也听得清清楚楚。你要是真的入不二法门,说实在话,你在此地静坐,你听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讲经说法,清清楚楚没有障碍,『六通三明』这个能力恢复了。

  所以有没有证果,不要问别人,自己清楚。你证入的浅,你这个能力现前小;你证入的深,这个能力逐渐的放大。譬如说最浅的,你的眼睛可以能看到这条街对面,没有障碍,这是小的,大概初果,小乘初果就有这个能力。但是这个能力实在讲不止看对面那个街,那个能力太小了,那不是初果。初果的能力至少是能够观察到几百里、几千里的地方,他有这个能力,能够看得很清楚。耳根也有这个能力,听得很清楚。能力从哪里来的?本能,不是从外来的。佛给我们讲,我们的本能都是达到尽虚空遍法界,我们眼见,见尽虚空遍法界,耳听也是听尽虚空遍法界。这个能力为什么没有了?佛讲有障碍,叫业障,就是把这个能力障碍住了。

  业障无量无边,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一类叫烦恼障,一类叫所知障,这两大类的障碍。两大类的障碍从何而来?佛讲得很清楚,烦恼障是从执著而来的,所知障是从妄想而来的。《华严经》上讲得很清楚,「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本能,「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所以,你的妄想去掉一分,你的能力就恢复一分,去掉两分就恢复两分。可见得智慧德能不是修来的,我们今天要做的工作,除障碍而已。佛法修行不是别的,除障碍,除什么障碍?除烦恼障、除所知障;换句话说,除妄想、除执著。你的妄想执著要不除掉,你的障碍就永远存在,你的本能就永远不能恢复,道理在此地。

  所以我们要晓得,什么叫证、什么叫入?几时你能够入不二,那就恭喜,你问题解决了。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怎么个修法?必须在生活之中、工作之中、处事待人接物之中,把妄想分别执著淡化掉,这就是功夫。分别执著说一下断,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够淡个一、两分,这就是功夫。一年比一年淡,一月比一月淡,这叫真精进。诸位要知道,精进不是在你每天念多少佛号,你每天读多少部经典,不在此地。你念的佛号再多,念的经典再多,是非人我还是一样坚固的执著,有什么用?一点用都没有,就是古人所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无济於事。真正修行人,就是把妄想分别执著逐渐淡化,所谓放下,看破放下,这是真功夫、真精进。

  《金刚经》上教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就是放下,而生其心,用在我们净土上就是念佛,专求净土。处事待人接物守住佛的教训,「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什么叫不取於相?不取就是不执著,世间的法相、出世间的法相统统不执著,这叫不取。为什么不执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执著它干什么?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叫看破,真正不执著就是放下。你这个心,我们刚才讲了,在生活里面、工作里面、处事待人接物里面都保持著不动,如如不动。心地清净、平等、光明,真的是光明遍照,光明遍照是讲智慧,你的心起作用样样清楚、样样明了。

  「三明」就是讲六通里面的三种,天眼、宿命、漏尽达到究竟圆满,就叫做三明。实在这三种究竟圆满了,另外那个三种也究竟圆满;换句话说,六通达到究竟圆满,就称之为三明,三明就是六通,没有两样。这是你自性本能圆满的恢复,这我们一般讲成佛了。

  【净影释曰。】

  『释』是解释,注解里面所说的。

  【阿难增上利根,虽居学地。】

  这底下有个解释,「未得无学果位」,无学在小乘讲是阿罗汉,就是四果。因为阿难是初果,阿难证得初果,所以他在学,罗汉那是毕业了,无学了。

  【而成无上胜妙功德,故曰大圣,於神通中,解了毕竟,亦名已达。】

  这个解释完全是从事相上来说的,我们所谓就事论事,完全就眼前的迹象来说明。阿难的根性很利,可以说是特别之利,佛经、传记里面所记载的,阿难是个难得的天才,记忆力特别之好,听过一遍永远不会忘记,他有这个能力。所以佛法的承传,从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这些弟子们、祖师大德们讲经说法都是复讲,跟世间一般学的不一样。所以复讲是祖传的,什么人传的?阿难传下来的,阿难集结经的时候,就是复讲,把从前听佛所讲的重复讲出来,他有这个能力。所以集结经藏的时候,大家就请阿难升座,复讲,旁边再有记录,听众给他作证,五百阿罗汉来听讲,给他作证明。这样经典可靠性就大了,不是随便写。阿难以后,祖师大德代代承传,也都是用复讲的方法。

  中国古时候培养讲经的法师,是怎么培养的?道场里面,每天老和尚讲经。和尚自己如果不讲,我们称和尚就是寺庙里面的住持,一个寺庙只有一个和尚,通常称大和尚,年龄如果老一点,称老和尚,这都是称寺庙的住持。如果他不讲,首座代讲,他底下有首座和尚,首座就是讲经说法的。所以这一个寺庙,和尚下面有三个纲领执事,一个首座,管教学的,一个维那,管秩序的,像学校训导一样,管训导的,一个监院,管总务的。它的组织跟学校一样,教育、训导、总务,从前不是这个名称,叫首座、维那、监院。所以首座和尚讲经。培养讲经就是在听众里面,在那个时候多半都是出家人,在家人也有,在寺庙里面听经的,听众里面选择几个复讲。复讲的能力,你听了一遍之后,你至少要能够讲到六成以上,才有资格被选出来;换句话说,你听和尚讲经讲一个小时,你有能力上台讲四十分钟,你算是及格,可以培养你出来讲经;如果你上台讲不了四十分钟,你就不能够学讲经。要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能力不行。

  那个时候听讲只听一次,讲经法师不可能再为你讲第二遍,没这个道理。不但是不给你讲第二遍,你这一遍听到,当中有没有听清楚的,问他都不行,他都不理会你。你为什么不用功听?你为什么会漏掉?漏掉就是打妄想,你精神、意志不集中。从前讲经法师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凡是培养的这些人,第二天他就讲小座,小座是对少数几个人、家里几个人,他来复讲,是这样训练出来。所以中国自古没有听说办佛学院的,没有听说办佛学研究班的,没有,你查遍《大藏经》、查遍中国的历史没有。讲经人才怎么训练出来?是这样培养出来的,这是祖祖相传。到近代,谛闲老法师训练他的学生,依旧是这个老规矩。我们在台湾台中莲社,李炳南老居士教导我们也是这个办法,你没有这个能力就没有办法学讲经。

  所以阿难根性利,『虽居学地』,这是初果的一个学人,『而成无上胜妙功德』,这句是赞叹他,他的记忆力好,听佛所说都能够记得住,博闻强记。「胜妙功德」就是指集结经藏,佛灭度之后,阿难升座复讲,才集结成经典,流传於后世,这无上胜妙功德。后人有经典看,都是阿难尊者的恩惠,所以尊称他为大圣。这是初果人,就事论事,大圣这是对他的称赞。『於神通中,解了毕竟』,这是第二个意思。神是神奇,超过我们一般人的常识,也就是说我们常识想像不到的,这称为神奇。通是通达,他什么都晓得,他没有障碍,这是神通两个字的意思。神通中,解了毕竟,诸位想想看,阿难尊者在这一切大乘经论当中,他都能够记得,难道他不了解吗?这是讲不通的。能够记得但不了解的,就是现在的录音机,它记得,它一字不漏,它不了解,所以它成不了佛。阿难哪能够不了解?了解还居於初果,可见得那是演戏,那不是真的。他在舞台上表演是个初果的身分,实际上是大菩萨,不是普通人,彻底了解。『亦名已达』,神通已达,这句是解释神通已达,举阿难做一个例子。

  所以我们自己要晓得,世间无论从事哪个行业,真正要想有成就不是一生的,说一生一世没有那个道理,生生世世的薰习,世法、佛法都不例外。像从前李老师常说的,讲经的这些大德,无论在家、出家,不是一世,过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干这一行,所以他有这个根性。譬如说学音乐,现在有很多人讲某人有音乐细胞,他一学很容易就学会,没有音乐细胞的,怎么教也教不会,一样的道理。所谓细胞在佛法讲根性,过去生中学过,所以这一生中再接触就很容易,是这么个道理。这一生当中也遇到缘分,缘分我们讲后天的努力,因是先天的根性,再加上后天的努力,那就一定有成就。先天的根性有厚薄不同,根性厚的人,他这一生不需要很努力他就成功,对他来讲轻而易举;如果先天的根性薄的话,不是没有根性,有,根性比较薄,后天就要很努力,也能成就。后天的努力弥补先天的不足,不足,不是他没有,他有,他不够厚。这些事,在古今中外我们都能看到。

  现代人修学,实在讲在工具上面来说,这个缘比古人殊胜多了。第一个,经典得来容易,古时候人要学经,经典得来不容易。不要说是太久了,我在台中求学的时候,三十年前,那时在台湾得经书就不容易,我们有许多参考书,还要借《大藏经》来抄,没有本子流通。我们在台中,台中的缘非常殊胜,瑞成书局的老板是李老师的学生,所以我们就方便多了。我们需要用的书,老师交代一下,他马上就把它印出来。他是铅字排版,相当麻烦,哪有现在照相影印这么快速,三十年后,不晓得进步了多少倍!现在人得到这个材料太容易!

  更殊胜的是录音。我们在台中听李老师讲经,就听一遍,你要是没有注意听,哪个地方听漏掉了,想再去请问老师,这一句我刚才没有听到。老师说,你过来,过来什么?打你!打了以后,给你讲不给你讲?不给你讲。他讲得很清楚,我打了你再给你讲,你下一次没有听到,顶多我再挨一次打,老师还给我讲。打了不讲,这就是逼你,叫你听经的时候要十分的专心,不可以在听经的时候胡思乱想。打了也不肯告诉你。这是自古以来,老师教学的方法。但是现在方便,现在录音,听经可以打妄想,没有听清楚,回去把录音带再听一遍,一遍听不清楚,回去再听两遍,你说这种方便,从前人作梦都想不到。

  所以古时候学讲经,真的是要有本事,要有这个天分,没有这么好的记忆力你就没有能力学。现在可以说,中等根性的人,也就是说你听经能够听到一成,也就是说你听一个钟点的经,六十分钟,你能够讲六、七分钟,你就有能力学经。怎么学?拿录音带回去反覆的听,听个一百遍、听个二百遍,当然就熟了!现在用这种方法,还是学复讲,这才能成功。如果不从复讲下手,自己要搞一套,那个问题就严重了,毛病百出。什么时候你自己可以搜集材料去讲经?就像此地讲的,你真的通达了,你有悟处,你已经入境界,你有悟处,你已经通达了,你才有能力。如果你没有开悟,你没有契入境界,你自己讲一定有毛病。古人讲,错下一个字转语,要堕五百世野狐身,这里头有因果责任,一个字、一个意思都不能讲错。所以学讲经,从阿难这个时代起,代代都是复讲。复讲,在初学的时候没有过失,讲错了,阿难如果讲错,那是释迦牟尼佛讲错了。学生要讲错,老师错了,学生没有错,他的责任可以往上面推,他没有责任;你自己讲的话,你要负责任。所以开始学讲经要用这个方法。

  要学多久?时间要看各人的根性,看各人用功的勤惰。在一般讲,五年,用复讲这个方法讲五年,五年之后就熟了,逐渐进入到状况,可以自己去搜集材料,可以自己去准备讲稿。但是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有很多的法师超过十年,还有少数超过二十年的,这就是说,你依赖老师时间愈久,你扎的根愈深,你的成就也就愈大。现代人懂得这个道理的少了,知道这个方法的也少了,所以现在在台湾虽然讲经的是不少,你仔细听听问题很多。真正老老实实用老规矩来学的人几乎没有了,但是老规矩好,它用了几千年,有它的道理在。你看中外古今,历代出了多少人才,都是老方法训练出来的,新方法还没有禁得起考验,问题很大。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二十四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24

  请掀开经本,第三十四面,倒数第四行,从第二十六段看起。

  【净影曰,有德可尊,故曰尊者。】

  这一句意思好懂。德行,不但我们世间人尊重,即使是天人、诸佛菩萨也都尊重道德,所以有道德之人我们称他为尊者。与会这些上首,上首是代表,代表与会所有的大众,像经上所说的一万二千人都是有道德之人,所以尊称为尊者。

  【会疏曰,尊谓尊贵,有德可贵,故曰尊者。】

  这个意思跟《净影疏》意思相同。

  【憍陈如梵文全名,作阿若憍陈如。】

  这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

  【净影曰,阿之言无,若之言智,证无成智,故曰无智。】

  这是『阿若憍陈如』名号里面的含意,『阿』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像净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梵文音译的,翻成中文的意思是无量寿佛,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实际上要照字面翻是无量觉。为什么把它翻成无量寿?因为佛在经上给我们介绍无量觉佛,他的寿命无量、光明无量,所以通常我们把他翻作无量寿,实在讲他是一切无量统统具足。在一切无量当中,寿命是第一,诸位想想,如果没有寿命,所有的无量都落空。譬如我们世间人所希求的无量的财宝、无量的产业、无量的眷属,你要没有寿命,就全都落空了。所以寿命在无量里面是最重要的,第一个称无量寿。

  这个地方阿翻作无,若翻作智,他这个名字意思是『无智』。『证无成智,故曰无智』,此地讲的无智,我们千万不要从字面上望文生义,那你就错会了,无智是没有智慧,那就错了。无智之智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所以他「证无」,《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他证得这个境界,所以叫无,无是万法皆空,了不可得。必须将宇宙人生一切真相都明白了,我们叫看破,都明白了,明白之后才肯放下。放下什么?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放下执著,我们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就现前。前面跟诸位说过,障碍没有了,所知障、烦恼障都破了,自性里面智慧德能统统现前。无智是真智,《般若心经》最后的结论也只有一句「无智亦无得」,无智是看破,无得是放下。实际上它所起的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效果,无知而无所不知,无得而无所不得,他所得到的是尽虚空遍法界,一样都不缺乏。这是性德圆满的现前。所以这个地方讲:

  【无是一切诸法本性。】

  此地这个『无』的意思,就是《般若经》上讲的空意。但是诸位要晓得,《般若经》上讲的空,此地讲的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要认为什么都没有,那你就完全错会意思。空,空它有,它并不是没有;无,无也是有,是讲体是空无,相它有妙有,相有体无,是说的这个意思,『诸法本性』。性一定起相,一定有作用,所以体相用是一而三,三而一,不能够分开的,说一个,其他的一定都在其中。这也是前面一再说的入不二法门,你知道这一而三,三而一,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你就入不二法门。这个观念我们要慢慢的培养,慢慢的要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这就得到佛法实际的受用。

  【名为本际。】

  『本际』就是本性。《无量寿经》给我们说了三个真实,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切大乘经上,说三种真实的不多。第一个就是讲「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就是这个「本际」,在序分里面,憍陈如尊者就代表这个意思。所以,上首大德的名号是表法的,尤其是憍陈如尊者在这部经上首他排名第一,这个用意很深。

  【於此本际知见明了,名了本际。】

  这个意思在禅宗里面讲,就是明心见性,心性就是『本际』。实在讲明心见性,要细说,心跟性有差别,差别在哪里?讲到性是从体上讲的,讲心是从作用上讲的。我们今天的心不明,被污染了、不明了,所以我们要求的是要明心。如果明心了,你才知道原来心就是性,心性是一不是二。但是你在不明的时候,心、性是两桩事情。我们法相宗里面讲心讲八个心,心哪有那么多?八个心,八个心都是讲心的作用,心的八种作用,所以称为八心。实际上是一个心,一个心八种作用,所以称为八心,也称为八识。那是迷了才有,悟了,悟了就不叫识,叫智,法相宗里面讲转识成智,转八识成四智。由此可知,所谓智就是明心,宗门里面叫做明心,相宗里面叫做转识成智。这个时候就叫『了本际』,了是明了,心性的体相作用他统统都明白,所以称为了本际。憍陈如这个名号的意思就是了本际,宗门的话就是明心见性,相宗的话就是转识成智,他名号是这个意思。

  【法华文句曰,是释迦法中第一弟子。】

  《法华文句》就是《法华经》的注解,注解的名称叫做《文句》。这部书是智者大师做的,是天台宗三大部里面主要的一部。过去学天台,这三大部是它必修的功课,必修的功课必须要能够背诵。《法华经文句》、《法华经玄义释签》,还有一部就是《摩诃止观》,《摩诃止观》是修行的方法。《玄义》就是我们佛门里很有名的所谓「九旬谈玄」,智者大师当年讲《法华经》,讲经题讲了九十天,就是「妙法莲华经」五个字讲了九十天,后来写成一本书,就是《玄义释签》。经题的玄义跟文句的分量差不多是相等,可见得他这个题讲得非常详细、非常透彻。这些书在台湾都有单行本流通,诸位如果要看的话都能够看得到,不难求得。

  《文句》里面讲,憍陈如尊者是『释迦法中第一弟子』。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在菩提树下二七日中(也有说三七日中,这不需要去争论,都有经文做依据的)说《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定中所说,我们一般凡夫见不到,凡夫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哪里知道他在讲经、他开法会。他从定中起来,就是出定之后,观察这个世间得度的机缘成熟了,就是憍陈如尊者。他到鹿野苑给这五个人说法,这是最初僧团成立,释迦牟尼佛一个老师带著五个学生,这是创教,创始,在鹿野苑,僧团出现了。为五比丘说四谛法,憍陈如第一个开悟,第一个证阿罗汉果,第一个开悟,第一个证果,所以在弟子当中他是第一。

  我们晓得佛门一般表法的义趣,所以我们展开经典看到法会里头排列的有哪几个人,这几个人用意是表法的。实实在在佛说经,所有的弟子都参加,为什么这个经上只列这几个人,而不列别人?诸位再仔细观察,许多经前面列的人名并不完全相同,我们要懂得它的含义。它列的人,这些名字、这些人的专长,代表这部经的内容。憍陈如在佛弟子当中第一,证果第一,他是第一个证果的,把他摆这个经里面,这部经修行证果是第一,取这个意思。舍利弗代表智慧第一,目犍连代表神通第一,所以说你看有哪几个人,你就晓得这部经它的性质、它的内容是讲些什么。会看的人,看它前面摆的是哪几位,对这部经大致情形就都明了,是这个意思。

  憍陈如尊者的名字,在所有一切经里面很少看到;换句话说,没有他的名字,那个经在一切经里头不是排名第一的,有他在当中,那排名就是第一。我们在讲《无量寿经》多次给诸位介绍,目犍连、舍利弗,虽然许多经里面都列的有他的名号,可以说一切大乘经典都是代表智慧与神通。但是在这部经上表法的意思不一样,因为前面有憍陈如,憍陈如是第一,舍利弗在下面,舍利弗表智慧,连接著上面,这智慧第一,目犍连代表神通,神通第一。因为有了憍陈如,统统变成第一,跟其他经一比较,这部经智慧是第一,神通也是第一。后面迦叶尊者跟阿难尊者是代表的宗门、教下,代表整个佛法,迦叶代表禅宗,阿难集结经典,代表教下,宗门、教下本经也是第一。所以,这部经的内容真的是无所不包,经文虽然不长,可以讲性相、显密、宗教圆圆满满。的确古人称为是专中之专,圆中之圆,这种称赞是有道理,并不过分,确实把这部经在整个佛法它的地位、价值都显示出来。

  【增一阿含经弟子品中,佛称之为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宽仁博识,善能劝化,将养圣众,不失威仪。】

  这在「四阿含」,《增一阿含》是四阿含之一,阿含分为四大部,《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增一阿含》,这是全部小乘经的总名称。佛在经上,对於憍陈如尊者有这样的赞叹,小乘偏重在迹象上说、在事相上说,憍陈如尊者是『声闻中第一比丘』,称他作第一,第一个证阿罗汉果。『宽仁博识』,宽仁是讲他的德行宽厚仁慈,博识是说他的学问,他的见识非常渊博。『善能劝化』这是说他的慈悲,非常乐意教化众生。『将养圣众』,圣众是指佛的弟子大众,尊者常常照顾同参道友。『不失威仪』,不失威仪是说他的标准,他所作所为,无论是劝化,无论是对於同参道友的关怀爱护,都不失法度。

  【智度论曰,如舍利弗,於智慧中第一,目犍连神足第一,又舍利弗是佛右面弟子,目犍连是佛左面弟子。】

  这一段是介绍舍利弗与目犍连这两位尊者,在夏老居士会集本里,比丘众只列了五位。我们看《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经上所列的上首有三十多位,夏老把它删减,省去了很多,只列这五个人,这五个人实在讲都包括了,其余确实可以省略掉。这个就是梅光羲居士赞叹他取舍精当,妥当,采取的是精简。精简,我们读起来省事,非常妥当。舍利弗表智慧第一,因为前面有憍陈如,所以他就变成第一。目犍连尊者神足第一,通常我们称为神通,以神足来表现他的通力。神足就是我们一般人讲的变化,大家看小说孙悟空七十二变,那就属於神足,神足是讲变化的。

  又说舍利弗、目犍连是释迦牟尼佛左右弟子,这是《大智度论》上讲的,但是现在在中国,一些寺院里面,塑造释迦牟尼佛的像,两面的弟子不是他们两个人。现在我们所看到许多释迦牟尼佛像两边,一边是迦叶尊者,一边是阿难尊者。实在讲,应该是要塑目犍连跟舍利弗,应该塑他们两个,但是我们中国人没有。中国人塑像表法,实在讲也有它的意思,因为迦叶尊者代表禅宗,禅宗在中国非常兴盛,因为释迦牟尼佛佛法传到中国正是像法时候。佛在经上讲,像法时期禅定成就,这是《大集经》上讲的,正法时期戒律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禅宗实在讲,中国的禅宗比印度殊胜太多。阿难传教,所以他们两位尊者在释迦牟尼佛两旁边,就代表了宗门、教下,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传的全部包括了,所以用这两个人来表法。在大乘教里面,释迦牟尼佛两面两位菩萨是文殊、普贤。所以诸位要到寺院里大雄宝殿一看佛像,就知道它是大乘还是小乘。小乘一般配的像的就是阿难跟迦叶,大乘就是文殊、普贤。

  【迦叶译为龟。】

  迦叶是梵文,意思是龟。这个底下有解释。

  【法华文句云,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以应,从德命族,故云龟氏。】

  这是有一段神话在印度相传的。他的祖先学道,感得灵龟背著仙图来送给他们,所以他有这个感应,有这么一段事情。因为他们对於灵龟送给他许多的典籍,感它的恩德,所以这一个族就以龟来命名,称为龟氏。这是迦叶里头一个意思。

  【佛云,有头陀行,我法久存。】

  迦叶尊者是一位苦行僧。当时在印度,他出生於贵族,舍弃富贵的生活,出家还特别修苦行,很令人尊敬,连老师释迦牟尼佛对他都赞叹。『有头陀行』,头陀也是梵语,音译的,我们中国人称为苦行。能修苦行,佛法才能够常住在世间,不修苦行,佛法难道就不能常住世间吗?给诸位说,不修苦行,佛法虽然在世间,它变质了,这是事实,决定会变质。苦行,实在讲是凡夫眼睛当中看到是苦行,修行人他感受怎么样?他感受里面是大自在,真快乐。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他怎么不自在?无论在精神上、在物质生活上,毫无压力。但是我们凡夫看起来,好像他的生活苦不堪言,这是每个人感受不相同。

  在世法里面,我们晓得如同苦行僧的是夫子的弟子颜回,颜回不亚於苦行僧,「一箪食、一瓢饮」,孔夫子都说,如果是别人过他这样的生活那就苦死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快乐得很。我们要想想,他乐在哪里?他乐在贪瞋痴三毒烦恼断掉了,真快乐!世间人何以不堪其忧?世间人充满了贪瞋痴。由此可知,佛法求的是什么?求的是明心见性。为什么我们学佛得不到明心见性?根本的原因,贪瞋痴没有舍掉、没有放下。带著三毒烦恼来学佛,佛法也变成三毒,所以佛法就变质了,怎么能够久住在世间?佛法是清净法。苦行是高度的智慧、真实的生活,跟凡夫的生活迥然不同;也就是说,修行人的享受跟凡夫的享受不一样。凡夫的享受是五欲六尘,修行人的享受是清净无为,不一样的。所以真正有修苦行,佛法才能够久住世间。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云,梵王至灵山。】

  这个梵王是大梵天王。在世间,也就是在六道之中,大梵天王的福报最大,我们世间的人王跟他相比差太远了,《金刚经》上也有校量,校量福德,有比较。大梵天王也参与了灵山的法会,佛经常在这个地方讲经,大梵天王也常常来闻法。

  【以金色钵罗华献佛,舍身为座,请佛为众生说法。】

  这一段公案许多人不知道出处,这个地方说出来很难得,这就是「拈花微笑」,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出在哪里知道的人不多,出在《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大梵天王向佛献花表现敬意,不但献花,而且『舍身为座』,自己弯腰躬在地下,请佛坐在他的身上。世尊当年说法,给诸位说,没有现在的讲堂,都在野外。如果诸位有机会到印度去观光旅游,你去看看王舍城的灵鹫山。佛经常说法是坐在一个大石头上,上面铺一点草座,弟子们听法都坐在草地上,没有现在桌子、椅子这么舒服,没有,一切非常的简陋。大梵天王非常恭敬,舍身请释迦牟尼佛坐在他身上,这是恭敬到了极处,以梵王的身分,舍身供养,请佛为众生说法。

  【世尊登座。】

  这个『座』是坐在大梵天王的背上。

  【拈华示众。】

  这个花就是『金色钵罗华』,是大梵天王供养的,他『拈华示众』。

  【人天百万,悉皆罔措。】

  佛把这个花举起来给大家看,大家都不晓得佛什么意思,都不懂佛的意思。

  【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

  这个就是迦叶尊者,迦叶尊者修苦行,弟中当中苦行迦叶是第一。所以,讲到头陀,大家就知道是指迦叶尊者。金色,这是一般讲的佛身金色,佛弟子当中身金色的也不少,这是赞美。『金色头陀』,他笑了一笑,『人天百万』都不懂佛的意思,唯独迦叶尊者笑了一笑。

  【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

  把这朵花就交给摩诃迦叶,这个故事就是禅宗以心传心。所以迦叶尊者是禅宗第一代的祖师,释迦牟尼佛传法的一段故事就在此地,就是这个经文上这一段。佛拿这个花表示什么意思?迦叶尊者笑了一笑,佛就给他了,迦叶尊者知道些什么?实在讲,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别人都不知道,这是实实在在的,以心传心。我们读了这一段,也不要去猜,猜不到的,你怎么猜都是打妄想,猜不到。等到哪一天你明心见性了,或者你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他们两个人的事情你就知道了。你要没有入这个境界,你不会知道的,前面说入不二法门,他们的意思你就懂得。

  以后祖祖相传,宗门里面都用释迦牟尼佛这个方法。我们看禅宗的语录,像《五灯会元》这部书里面有一千七百条公案,公案,我们现在人讲故事,就是祖师传法的这些记载。民国初年有一位居士,人名字我忘掉了,《印光大师文钞》里面有,我初学佛的时候读《文钞》看到这一篇。这个人写了一封信给印光法师,他说《五灯会元》一千七百条公案,他差不多都参透了,还有几条没有参透,只剩几条了。人很自负,那还得了。印祖给他回了一封信,他说一千七百条公案,如果有一条没有参透,你全都没有参透;假如你有一条参透,全都透了。他收到印祖这封信,这个人也很了不起,把禅放下了,跟著印光大师老实念佛去了。这是真话,所以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只一条没有透,你所参透的都是妄想,都不是真实的。印祖讲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宗门的语录我们看不懂,决定不能去猜测。

  【迦叶赞曰,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

  这是介绍阿难尊者。阿难尊者在弟子当中,佛的十大弟子,阿难是多闻第一,迦叶是头陀第一。像前面,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连是神通第一,十大弟子,每个人都得个第一。诸位要晓得,它是表法方便起见,这样说的。其实,舍利弗智慧第一,难道目犍连就没有智慧吗?目犍连的智慧就不如舍利弗吗?舍利弗的神通就不如目犍连吗?不是的,实在讲各个都圆满、各个都相同,但是一个人标榜一门,表法就方便,是这个意思。我们不能够死在文句当中,那就又错了,他们的德能都是圆满的。何况佛在大乘经上为我们说出来,舍利弗、目犍连都是古佛再来,久远劫都成佛了。他们这次来,是替释迦牟尼佛跑龙套的,帮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示现为释迦的声闻弟子,其实都是古佛再来的。阿难因为他要承传佛法,将来要负责集结经藏,所以他代表的是多闻第一。世尊一生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阿难听的最圆满,等於说一堂课都没有缺,记忆力又好,听一遍永远不会忘记。所以世尊灭度之后,由他来主持集结经藏,他有这个使命,『流入阿难心』。

  【密迹金刚力士经云,与大比丘众四万二千具,菩萨八万四千,一切大圣,神通已达。】

  这段是注解「一切大圣,神通已达」,说明这样的句子不但《无量寿经》上有,其他大乘经上也有,这就举出《密迹金刚力士经》,上面也有这个句子。『一切大圣,神通已达』这几个字的意思,前面已经说过。「大」是大乘,大乘当中的圣者,地位高、德行大,我们通常称之为地上菩萨,这称之为圣人。请翻过来,我们看第三十六面。

  【佛地论第二云。】

  这是亲光菩萨注的书。

  【先说声闻,后说菩萨,声闻众者,近对世尊,亲受化故,又诸声闻,常随佛故,形同佛故。】

  这是讲排列的顺序,我们在经上看得很多。一般排的顺序都是把声闻排在前面,把菩萨排在中间,把人天众排在后面,稍稍留意大家都能看得很清楚。为什么把声闻排在前面?因为声闻众就是比丘众,他是出家众,是佛的常随弟子,跟佛最亲近。而菩萨众里面就有在家的,菩萨有在家的,而且在家的比出家的还多。在家菩萨,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诸位要读《华严经》你就看得很清楚。《华严经》后面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是五十三位法身大士,出家人只有六个,其余全是在家的菩萨,你才晓得菩萨众不一定是出家的,菩萨众不一定常常跟著佛。所以排列顺序,先排比丘众,佛身边的这些学生,还没有离开佛陀的。所以,『近对世尊,亲受化故』,天天闻佛教诲。声闻,『常随佛故,形同佛故』,都是剃发出家,在生活方式上跟佛没有两样,所以把他排在第一。

  【菩萨,具足应云摩诃菩提质帝萨埵。】

  这句是梵文音译的全名,我们中国人喜欢简单,在这全名里面只取两个字,取菩、取萨,取菩萨两个字,其他的那些语音都省略掉。

  【译为大道心众生。】

  这是古译的,古代翻译菩提萨埵的意思,就是『大道心众生』。新译的这个地方没有,新译是玄奘大师译的,如果诸位在经论里头看到新译,就是指玄奘大师译的。玄奘大师以前所翻译的,都叫旧译。玄奘大师翻的叫「觉有情」,觉悟的有情众生,他翻作觉有情,也翻得很好。因为菩提是觉,萨埵是有情众生,觉悟的有情。

  【清凉疏谓。】

  这是《华严经疏钞》里面讲的,说明大道心。

  【一者愿大,求大菩提故。】

  第一个他的『愿大』。愿就是我们一般人所讲的志愿,世间人的志愿实在讲不大。在最大的,他发一个大愿,他将来要做个帝王,要统治一个国家,这就是很大的愿了,比起菩萨差太远了。纵然做了国王,我们中国人所谓「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你还是出不了六道轮回,还是不能了生死出三界,这个愿就不算大。菩萨的愿大,『求大菩提』,大菩提不但要出三界,而且还要超越十法界。不但是人间的人王不能比,前面说了,大梵天王也不能比,超过了大梵天王,这是求大菩提。

  【二者行大。】

  行是指日常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是说这个。

  【二利成就故。】

  真实的求自利利他,真实的自利,一定是了生死出三界,这才是真正的利益、真实的利益。特别是在本经,佛在这个经上教给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往生不退成佛。我们自己这样做,也把这个方法劝告一切大众,这就是利他,就是佛在这个经上讲的,「住真实慧,惠以众生真实之利」。自行就是住真实慧,这是真实的智慧;化他,帮助别人,就是给别人真实的利益。这是『行大』,『二利成就故』是自利利他。

  【三者时大,经三无数劫故。】

  『三无数劫』就是通常讲的三大阿僧祇劫,阿僧祇翻作无数,可见得菩萨有耐心、有恒心、有毅力。

  【四者德大。】

  『德』是断烦恼、开智慧,以权实二智,帮助一切众生。

  【具足一乘诸功德故。】

  『一乘』是一佛乘。他的目标不是求证阿罗汉果,不是求证菩萨果位,他是求的究竟圆满的佛果。这样的人才称之为大菩萨,摩诃萨,称大菩萨。在本经里面所列的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这些都是大菩萨。

  【法华之六大。】

  这个「大」都是讲大菩萨的大。我们称大菩萨,他要具足哪些条件才能称之为大菩萨?经论当中这些说法都是勉励我们要效法、要学习的,否则的话,我们看他们具足,好像与自己不相干,那就错了。我们一定要怀著见贤思齐,看到他们怎样,我们也要照做、要跟进,这才能得到利益。《法华经》上讲的六个条件,就是『六大』,第一个:

  【信大法。】

  当然,在《法华经》上指的大法,就是《妙华莲华经》。但是诸位要晓得,我们引用在《无量寿经》,『信大法』就是指《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实在说,比《华严》、《法华》还要殊胜,比《华严》、《法华》还要圆满,你要相信,你才能得度。第二:

  【解大义。】

  『义』是经中的义理,经典里面所讲的道理、所讲的方法、所讲的境界,你都要明了,你才能下手,你才能修。如果理论、方法、境界不明了,说实在的话,那个信心也不很坚固。《金刚经》上所说的「信心不逆」,这句话说得好,信心不逆是信心坚固到极处了。为什么有这样坚强的信心?他道理都明白了,方法、境界都清楚,所以才有这样坚定的信心。经上又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是般若智慧,自性里面本具的般若智慧就现前。所以信愿行是净宗修学的三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我们信了之后要求解,但是解跟行不能分的,如果有解无行,你解的程度不会很深;必须要以行来帮助解,以解来帮助行,解行相应,解与行相辅相成,才能够深入境界。

  【发大心。】

  『大心』要发大菩提心。大菩提心,具体说明的就是四弘誓愿,所以诸位要知道,四弘誓愿是具体的大菩提心。第一个要发度众生的心,「众生无边誓愿度」,一定要发这个心,你才能与大乘相应。如果说这个众生我讨厌他,那个众生我看不顺眼,我不愿意度他,这就不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平等心,你看我们刚才念的憍陈如,憍陈如是什么人?大家都念过《金刚经》,《金刚经》我想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学佛的,大概没有说是没有念过《金刚经》的。懂不懂是另外一回事情,我想大家都念过。《金刚经》上有一个故事,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歌利王就是憍陈如的前身,忍辱仙人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释迦牟尼佛在没有成佛的时候,修忍辱波罗蜜,作忍辱仙人的时候,遇到这个暴君(歌利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邪恶,我们中国人讲暴君),被他割截身体,凌迟处死。忍辱仙人有没有瞋恚心?没有,当时就发愿,我要成佛,一定第一个度你。释迦牟尼佛成佛,第一个度憍陈如,憍陈如就是歌利王。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我们凡夫修行证果为什么障碍重重?就是不平的心没有办法把它拉平,这是我们严重的业障。佛在《金刚般若》里面,虽然讲六度,但是特别强调的是布施跟忍辱,布施、忍辱讲得最多。而忍辱非常重要,佛说「一切法得成於忍」,无论是世间法跟出世间法,你要想成就都靠一个忍字。小忍得小成就,大忍得大成就,我们中国古人也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辱要怎么个修法?过去我遇到不少同修来找我,问我忍辱怎么个修法?我教他一个方法,你们家里不是供著有佛像,天天做早晚课不是拜佛吗?你想想你这一生当中最恨的那个人,最讨厌的那个人,给他供个长生牌位在佛像旁边,你天天拜他。希望把最恨的把他慢慢变成最尊敬的,你的忍辱度就修得差不多了。有人照我这个话去做,拜了一段时期,他来告诉我:法师不行,我看到那个人还会生气。我就告诉他,你的功夫不够,再拜,一定要拜到见到那个人的时候不生气,而且生尊敬心,你的忍辱有成就了,对你就有很大的好处,真正消除业障。冤亲债主很麻烦,生生世世没完没了,都是菩提道上的障碍。众生修行难成就,原因在此地,不能不修忍辱波罗蜜。所以一定要发大心,要发度一切众生的心,尽心尽力帮助一切众生,没有分别、没有执著。

  发心之后,发心度众生,你看第一个要做的、下手的,是断烦恼。烦恼当中,自己要想想,哪一种烦恼最重,从最重的地方下手。这是每个人不一样,有些人贪心重,有些人瞋心重,贪心重的,从贪心下手,瞋心重的,从瞋心下手。哪一种烦恼重,先从这个下手,先把最重的烦恼断掉,其余的就很容易断。千万不要搞错,最重的烦恼放到后面断,先断轻的烦恼,那永远断不了。那就是搞错了,先从最重的烦恼下手。烦恼轻了之后才能学法门,广学多闻。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断烦恼是成就自己,自利;学法门是帮助众生,不是自己用的。自己了生死成佛道就好了,要学那么多法门干什么?学法门是大慈大悲,为了普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根性不相同,所以用的方法就不一样。学法门是为度众生,不是为度自己,为度自己,只要断烦恼就行了。你看,见思烦恼断了,六道轮回就超越;尘沙烦恼断了,再能破一品无明,十法界就超越;四十一品无明统统断了,你就已经成佛了。

  这一个断烦恼,就帮助你成佛道,哪里要学法门!大势至菩萨是个最好的榜样,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他什么也不要学,他就能圆成佛道,这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所以,学法门是为了广度众生,自己没有得度,决定度不了众生;要度众生,先度自己,这个顺序决定不能够颠倒。最后一条要成佛道,为什么成佛道?成佛才能度等觉菩萨,度尽众生。你不成佛,你是菩萨的身分,你只能度比你程度低的,你不能度比你程度高的,一定要成佛才圆满普度,要发这个大心。

  【趋大果。】

  『趋』是趣向,我们的方向、目标,在本经里面讲,这个方向、目标就是往生不退成佛,这是『大果』。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纵然是凡圣土下下品往生,诸位要知道就是大果,绝不是小乘。

  【修大行。】

  你的心清净、你的心平等、你的心觉而不迷,那你的生活,我们在净宗缘起里面选择的五个科目,也就是我们修行的原则,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每一条都是『大行』。

  【证大道。】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真正亲『证大道』,这个大道是成佛之道。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给诸位说,虽未成佛,等於成佛,你要是细读《无量寿经》、细读四十八愿,你就知道了。才知道这个法门不可思议,确实超过《华严》、《法华》,《华严》、《法华》成佛还得要三大阿僧祇劫,没那么容易。净土往生,就得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的身体、相貌跟阿弥陀佛就相同,一样的。这是佛力加持,不是自己修来的。众生的相貌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相随心转,每个人的心不一样,所以相貌不一样。相貌会变,为什么?心会变。心清净,相貌就清净,心慈悲,相貌就慈悲,相随心转。佛的相貌是究竟圆满,那是佛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断的干干净净,现的相貌是圆满相。等觉菩萨还有一品无明没断,他的相貌就不圆满,没有佛那么圆满。所以,到佛的相的时候才究竟圆满,道理在此地。我们要修的,修清净平等觉。

  你有没有修行、有没有功夫?不要看别的,看相貌就看出来了。你相貌一年比一年殊胜,一年比一年庄严,你修行的功夫得力。假如你修行的,你的身体、相貌一年不如一年,你的修行没功夫,不管你怎么用功,那都是假的,不是真的。用功是表面上用功,每一天念多少经、念多少佛号,表面的,心里面贪瞋痴慢、是非人我一点没有减少,那有什么用处?真正修行是修清净心,妄想分别执著一天比一天少,这个叫功夫。所以你整个体质会起变化,这叫「证大道」。证大道,往生是证大道,现在就证,你现在体质天天在变化,容貌在变化就是证大道,这一点不假。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二十五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25

  请掀开经本,第三十六页第八行,从第四十段看起。

  【清凉疏谓普贤有三,一位前(但发普贤心),二位中(等觉菩萨),三位后普贤(得果不舍因行,谓成佛仍不舍因地之行)。】

  这一直到四十三,都是为我们介绍普贤菩萨。普贤这一段是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疏钞》里面说的,普贤菩萨有三种。第一种叫『位前』普贤,普贤菩萨的位次是等觉菩萨,换句话说,等觉以前都称之为位前菩萨。但是要依普贤行愿来修,才算是普贤菩萨。《华严经》上佛说得很清楚,菩萨若不修普贤行,就不能成佛;换句话说,成佛最要紧的条件,就是要修普贤行。普贤行它的特色是什么?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它的特色是用圆满的觉心。一般菩萨虽然是用觉悟的心,觉心就是真心,就是本性,但是他不圆满。普贤菩萨用圆满的觉心,差别就在此地;换句话说,圆满的觉心,就是《无量寿经》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都要达到究竟圆满,这个人无论修哪个行门都叫普贤行。

  普贤行在《华严经》上,无论是理、事都是深广无际,到最后把它归纳为十大纲领,这是便於教学,把它归纳为十大类。譬如我们讲到普贤十愿,就是十大类,第一类是「礼敬诸佛」。哪一个学佛的人不懂得礼敬,哪一个学佛的人不修学礼敬?为什么这个礼敬不能叫做普贤行?因为凡夫有是非人我、有贪瞋痴慢,所以那个礼敬不叫普贤行,他的心不普,也就是他的心不平等、不清净。对一些他觉得值得尊敬的人,他很尊敬,不值得尊敬的人,他敷衍了事,有形式而没有内容,这样不算是普贤行。凡夫如是,二乘菩萨也如是,换句话说,真正普贤行决定是法身大士,他们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都断尽了,无明也要破个一、二分,那个心确实是清净、是平等。虽然在这个境界里面,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他的习气没有完全断尽,但是烦恼障跟所知障确实是断尽了,只有习气没有尽。他们处事待人接物完全用真心,决定没有分别执著,这就是普贤菩萨;有一丝毫分别执著就不是普贤菩萨。所以,普贤菩萨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破一品无明之后可以说都称为普贤菩萨。

  我们看《华严经》上所谓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从圆教初教菩萨说起,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四十个位次都叫位前普贤。到等觉,这是『位中』,正在他的位子上,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而初住菩萨到等觉菩萨,在一切诸佛刹土里面修行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要这么长的时间,完全是断习气。由此可知,断习气是非常困难。在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到那边去,实在说我们凡夫往生,一品烦恼都没有断,生到西方世界凡圣同居土,甚至於造作恶业的众生,下下品往生的,到达那边都是普贤菩萨,这个不可思议,这叫难信之法。除极乐世界之外,在他方世界普贤位的菩萨,至少是圆教初住、别教初地。但是在西方世界,就是一品烦恼没有断,生到那边去就当了普贤菩萨,这真的是难信之法,可是它是事实。为什么会有这样殊胜?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所加持。

  在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注意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说的是带业往生,你的烦恼没有断,你要有能力伏住,若没有能力伏住,极乐世界是去不了的。什么叫伏住?心里确实有这个烦恼,烦恼不会发作,发作经上讲的起现行,烦恼不会起现行。为什么不会起现行?它想发作的时候,一句阿弥陀佛就把它压住,就把它控制住。所以在表面上看还是清净平等的,实际里面不清净也不平等,他一句佛号管用,这句佛号叫伏烦恼。古人有个比喻说,叫石头压草,草并没有除根,石头压住,它不长,不起作用。你这一句佛号,佛号有没有力量,就是佛号能不能把烦恼伏住。

  瞋恚、嫉妒是烦恼,欢喜也是烦恼,喜怒哀乐都是烦恼,这个诸位要搞清楚,为什么?你的心不清净了,遇到顺自己心意的境界生欢喜心,欢喜心一生起来,也不清净。诸佛菩萨在一切境界里面,他保持著平等心。你看佛在经上所示现的,有的时候他也很欢喜,有的时候他也很忧愁,他是不是真的?不是的,他是表演。就像在舞台上表演,剧本上写著什么地方你该笑,到那个时候你要笑一笑;什么时候该哭,你要哭一下,不是他自己心愿的。佛菩萨到世间来是演戏的,他不是真的有喜怒哀乐,他没有,他那个表情完全是度化众生的,所谓是现身说法,说法不仅是言语,一举一动他都在表演。你看经上常讲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演是表演,说是讲经说法;演、说是两回事情,演是身教,说是言教,也就是说你要做出来给众生看,给众生做个好样子,这叫学佛。我们要体会到这个意思。

  所以佛法不仅仅是在口头上,一定要在生活当中做出来。菩萨是怎样生活的,我们要学习,菩萨是怎样工作的,我们也要学习,菩萨如何对人接物,样样都要学习,那叫做学佛。学佛绝不是天天念著阿弥陀佛,读经,每天拜佛,不是这个事情。如果大家这样做法,那就错了,这样做法,这个世间人不需要佛法。佛法是生活、佛法是做人。我们真正要依教奉行,社会上大众才知道佛法是最好的东西,最有利益的东西,人人都要学习。普贤行尤其是究竟圆满,他是个大公无私之心、慈悲怜悯之心、普度众生之心,这叫普贤行。

  『位后』普贤是讲成佛之后,成佛之后,他不住佛位,他退回来作菩萨。已经成佛了,再退回来作菩萨,这就叫「位后」普贤。为什么退后作菩萨?菩萨接触众生方便,佛不方便,佛是老师的身分,不可以降格的。老师的身分要维持师道,师道是尊师重道,所谓的是「只问来学,未闻往教」。自古,学是要求学,要到老师那里去求,不能随随便便叫老师到我这来教我,没这个道理,那是很不尊重;不尊重,老师来也没有用处,得不到利益。世出世间法,印光大师说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老师随随便便就叫他来,他就来了,学生对他的心不会恭敬,纵然来教,也得不到利益。所以师道自古以来,非常的尊严。

  帝王接见老师,都不可以南面。古时候帝王坐的座位,最大的大位,南面是面向南,背朝北,这是最尊的位子,接见文武百官,他都是坐在这个位子上接见。老师,教书的先生,皇帝要来召见他,这教书的,当老师的人来了,皇帝不可以坐在他这个位子上来接见,他要到哪里?他要降阶,他要从位子下来。位子下来,他站在东边,东边是主人,老师站在西边,老师是西宾,以宾主之礼来接见,尊师重道。帝王对老师这样尊敬,那全国老百姓所谓上行下效,对老师哪有不尊敬的!中国古代的社会,古时候没有警察,也没有这么多法院、司法官,没有!老百姓要有什么争执怎么办?找个教书先生,来给他评评理,教书先生一开导,大家就心平气和了,问题就解决了。所以不要看那个三家村里头的穷秀才,他在社会上受到大众的尊敬。这就是中国自古以来推行的尊师重道。

  老师要维持师道,必须要保持著尊严。菩萨就不然了,菩萨是佛的学生,我们跟菩萨的关系是同学的关系。你说观世音菩萨、大势至、文殊、普贤,他是我们的学长,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早年的学生,我们是现在的学生。所以我们跟他们的关系,是学长、学弟的关系,这个就随便多了,可以请他来,没关系。我们不能请佛来,不能请老师来;那些学长可以请他来,可以随便一点。所以,佛要度化众生,必须要退到菩萨位子来做学长,以这种身分就方便太多了。这就是为什么还有位后普贤。

  位后普贤,他到底示现的什么身分?不一定,就像《普门品》里面讲观世音菩萨一样,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应以菩萨身得度他就现菩萨身,应以宰官身得度他就现宰官身,应以居士身得度他就现居士身,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他就现童男童女身,他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就像《楞严经》上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他没有一定的形相,也没有一定的说法,众生希望什么样的善知识来帮助他,他就应众生的愿望来实现,这都叫做道后普贤。可见得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确实到了极处。这个注解里头说,「得果不舍因行」,果是成佛,因地是菩萨行,成了佛之后,菩萨行他依旧不舍弃,他还是在做,就是「成佛仍不舍因地之行」。

  【清凉疏谓普贤之义为,果无不穷曰普,不舍因地曰贤。】

  普贤菩萨的名号,诸经古大德的解释很多,都解释得非常好。『果无不穷』,「穷」是究竟圆满的意思,「果」是讲圆教的佛果,通常我们讲成佛。如果要细说,佛有很多种,你成的是哪一种佛?天台教里面,讲藏、通、别、圆四教,就有四种不同的佛,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圆教佛,你是哪一种佛?贤首五教里面,那就五种佛。智者大师他老人家所讲的「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你是成哪一种佛?这个不能笼统,说起来很细很多。「果无不穷」广义的说,无论哪一种佛他都透彻明了,这是普的意思。所以这里头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究竟圆满的佛果,一个是各种不同的佛果,他都清楚、都明白。

  『不舍因地曰贤』,因地是我们初学,我们初学的人从哪里学起?从持戒学起。持戒就是守规矩、守法。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现在我们世间,他的言行举止都守法,丝毫不苟,一举一动都按照规矩去做。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法?表演给我们初学人看的。如果他叫我们守法,他自己本身不守法,我们做学生的人就会怀疑,对他就失去信心。所以,他要做出一个守法的好榜样给我们看,我们对於这个老师才能够产生信心。老师教我们这样做,没错,他自己就是这么做法,这叫不舍因行。这是大慈大悲,他已经断了一切分别执著,为什么还要用分别执著?那是对我们来说的,来帮助我们的。

  【会疏云,体遍法界,故曰普,位邻极圣,故曰贤。】

  《会疏》这个说法,是三种普贤里面的位中普贤,也就是指的等觉菩萨,这个不通位前,专门讲等觉菩萨。『体遍法界』,体是心性,心性周遍法界。我们现在若从理上说,我们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也是「体遍法界」。但是从相上说、从作用上说,我们生活的范围就太小了,小的非常可怜。原本我们生活的空间是尽虚空遍法界,现在这个生活空间小的非常可怜。为什么会变成这么小?妄想分别执著,把生活的空间变得这么小。等觉菩萨,刚才说了,他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统统断尽了,无明剩最后一品,四十一品无明已经断了四十品,只剩最后一品。他在相上、在用上也能够达到体遍法界,这真正称的上普,普遍。

  我们要学的,原理原则不外乎此。如何去突破障碍,什么障碍?分别执著。讲妄想,分别执著都是妄想,妄想是总说,妄想里面有两大类,一个是分别,一个是执著,分别就是所知障,执著是烦恼障。真正发心学佛没有别的,要突破这个障碍,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尽量减少分别、减少执著。能把分别执著逐渐的淡化了,就是你功夫得力,你修行有了进步。为什么不能分别执著?因为实在讲,所有的现象都是幻相,都是空相,因此你的分别执著是完全错误。这个事实真相连现代的科学家都发现了,都知道得相当的透彻。科学家不能成佛,虽然知道这个现象,近代的科学家所说的,根本就没有物质存在,物质现象是什么?现象是波的作用,爱因斯坦说场的作用。场这个字的意思也不太好懂,说场的现象也不承认有物质存在,场是个能量集中的场所,跟波动的讲法意思差不多,没有真正东西存在,《金刚经》上给我们讲的「如露亦如电」。露是比喻相续相,短暂,像露水一样;电是比喻刹那生灭,现象有,但是这个现象确实不存在。《楞严经》上讲,「当处出生,当处灭尽」,生灭是同时,决定不可得。我们在这个里面去分别执著,岂不是大错特错吗?这就是迷惑。离开分别执著,这个人叫觉悟。什么是觉悟?就是一切都不分别、都不执著,自在随缘,这是诸佛菩萨的生活,自在随缘。所以我们要向,现相跟作用也要向体遍法界这个目标去努力。这是普的意思。

  『位邻极圣』,「极圣」是圆教的佛果,就是成佛了。他跟成佛就是一个阶级,最后这一品生相无明破了,他就成佛,所以他跟佛是邻居。什么叫生相无明?那个名词好,生相就是宇宙所有一切现相。这个现相从哪里来的?佛在经上讲,从无明来的。这一品无明破了,所有的现相都没有了。这个意思大家如果还不能体会的话,我们可以用作梦来做比喻。梦中有现相,梦中现相从哪里来的?就是生相无明变现出来的。生相无明破了,就好比你醒过来了,梦中境界全没有了,你醒过来了。从这个比喻当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彷佛,这是比较接近的一个比喻。所以相是假的,不是真的,相是无明变现出来的,没有这个无明这一切相没有。所以,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上说,「觉后空空无大千」,觉了以后就是最后一品无明破掉了,圆满的大觉。大千世界有没有?十法界、六道统统没有。觉后再回想以前的那个境界,梦中境界,所以「梦里明明有六趣」,有六道轮回、有十法界,「觉后空空无大千」,《金刚经》上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哪里有错?没错,确实如此。我们现在都在梦中,梦中何必去计较,梦中何必去分别、何必去执著?我们能常常这样想法,人会开悟,你的情执自然就淡了,帮助你开悟,帮助你恢复自性。所以位邻极圣,则称之为贤。这普贤的意思。

  【又云,能导御一切,发十大愿王,愿西方往生,特翼赞弥陀,故於此经是为上首。】

  这一段也是赞叹华严会上的普贤菩萨,这是专指,前面所讲的,意思很广,凡是等觉菩萨都是普贤菩萨,凡是等觉都是位中普贤。凡是圆教初住以上,别教初地以上,都是位前普贤,无论这个菩萨用的是什么名号,实际上他都是普贤菩萨。这个地方讲的是专指,指华严会上的文殊、普贤,指这个普贤菩萨。他能够『导御一切』,这个一切就是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来引导他们。「御」也是带领的意思,统御的意思,带领,他来领带华严会上这些大众们。

  『发十大愿王』,十大愿王是普贤行的总纲领,每一愿都是以清净平等觉为基础,每一愿都是圆满清净平等觉的修持,发这样的大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帮助阿弥陀佛接引十方的众生。如果我们从这个意思来体会,十方世界的诸佛菩萨全是普贤菩萨变现的,都是帮助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生圆成佛道。所以,在《无量寿经》菩萨众中,排名第一是普贤菩萨。跟声闻众中的憍陈如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摆在第一,他都是表法的意思。普贤菩萨摆在这个地方,就说明这个法门周遍法界,普度众生圆成佛道,他显示这个经有这种功德,有这个大用。

  【探玄记曰,德周法界曰普,至顺调善曰贤。】

  《探玄记》是贤首法师作的《六十华严》的注解,清凉的《疏钞》是《八十华严》的注解。『德周法界』,周是周遍,跟前面讲的体遍法界意思相同。『至顺调善』,这一点很不容易做到。顺就是普贤行愿里面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恒顺做到最圆满,这个「至」是讲到极处,没有不能随顺的,随顺里头做到最圆满叫「至顺」。「调善」,调是调伏,调伏是说的什么?说的是烦恼、习气统统断尽,叫调善。烦恼、习气还有丝毫没有断,不能叫善;统统断尽了,於一切法中确实没有丝毫分别、染著,这才叫调善。具备这两个条件才称之为贤,可见普贤含义甚深甚广。我们接著看底下这一段。

  【大日经疏一曰。】

  『一』是第一卷。

  【普贤菩萨者,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故以为名。】

  《大日经》是密宗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在注解里面对於普贤菩萨这个名号有这一段的说明。『普是遍一切处』,说遍一切处,里面就含著遍一切时,我们今天讲的时间与空间。『贤是最妙善义』,妙善达到极处。这一句是总说,下面再加以解释,什么是最妙善。『谓菩提心所起愿行』,菩提心简单的说就是四弘誓愿,他的起心动念、他的造作行为都与四弘誓愿相应,这就是菩提心所起的愿行。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做法,真正能够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断烦恼,没有破无明,我们可不可以算普贤菩萨?给诸位说,可以算。圆教初住以上,破一品无明的法身大士,他们是位前普贤。像我们这个算什么?我们这个算是位前相似位的普贤菩萨,天台大师讲的「观行普贤,相似普贤」。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是分证普贤;等觉菩萨那是究竟普贤,在普贤菩萨,那是究竟圆满位的。所以我们真正能发心照这个去做,也算是位前,位前再延伸一点。像大学,大学生是位前,大学前面有中学,中学前面有小学,慢慢可以延伸到幼稚园都是的。但是它的目标、方向决定是一致的,就是我们起心动念、造作行为一定要与四弘誓愿相应;与四弘誓愿相违背,那就不是的。也就是我们要认真的学习,四弘誓愿天天念,念得很熟,可惜的没有照做。

  『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处,纯一妙善』,身是指造作行为,口是指言语,意是指起心动念,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平等。以平等的心、平等的行,利益一切众生。诸佛菩萨都是平等的,一切众生所得佛法利益不平等,这个不平等是怎么产生的?产生在遇缘不同。缘给诸位说,不在佛菩萨这一边,是在众生那一边,就是众生愿不愿意接受?愿意接受,有缘,不愿意接受,无缘。不是佛不帮助他,是他自己抗拒,他不愿意接受。愿意接受里面又分许多的等次,有人非常欢喜,有人比较上勉强一点,这里面差别就很大,所得利益浅深各个不同。这些地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备具众德』,依照十大愿王四弘誓愿来修学,也就是我们讲的,依照这个原则来生活、来做人、来处事,诸佛菩萨的德行你统统具足,所以称之为普贤菩萨。

  【四十华严经四十颂曰。】

  《四十华严》是《华严经》第三次翻译的本子,总共有四十卷,所以称它做《四十华严》。我们称《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四十华严》,都是称这部经卷数来说的。六十是晋朝翻译的,所以也称为晋经、晋译,那就是六十。八十是唐朝翻译的,八十跟四十都是唐朝翻译的,通常我们称唐经、唐译都是指八十,这是现代流通最广的本子,读诵最多的这一本。四十就是《华严经》最后的一品,《普贤菩萨行愿品》。这一品完全的题目,前面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经题,品题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这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一真法界,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是一真法界,「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是能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所入,换句话说,你要想入一真法界,凭什么入一真法界?凭普贤行愿,修普贤行愿就入一真法界。你要是明白这个道理,才晓得佛在《华严经》上说,为什么菩萨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就是因为普贤行才能入一真法界。

  这部经有四十卷,所以称为《四十华严》,「普贤行愿品」总共有四十卷。下面讲『四十颂』,这个四十,是四十卷的第四十卷,就是最后一卷。最后一卷,前面有长行,后面是偈颂,这是偈颂里面所说的。第四十卷流通最广,现在我们一提到「普贤行愿品」,实在讲就是这一卷,就是第四十卷。这偈颂里面说: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

  由此可知,普贤菩萨的名号是通号,不是一个人的名号。你说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太多了,哪一位普贤?这是佛学常识,我们学佛的同修必须要知道。普贤、文殊、观音、势至全都是通号,不是专指一个人的。一般社会上人,往往都认定那是一个人,那是错误的。譬如我们在学校念书,我要问你,你学校的国文老师是谁?你怎么答覆?你学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教国文的老师大概有十几个,不是只一个人。菩萨就是如此,文殊菩萨有多少?无量无边。观音菩萨有多少?也是无量无边,你找哪一个观音菩萨?一定要懂这个道理。通常我们讲菩萨的名号,实在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法,用它来表法的。我们讲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是表慈悲,慈悲就是观音。我们自己能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自己就是观音菩萨;我们以孝顺心孝顺一切众生,你就是地藏菩萨;我们以理性,决定不以感情,你就是文殊菩萨。诸佛菩萨名号是表法的,不是专指一个人的。塑造一尊形像,叫你看到这个像就想到这个法门,就要修学这个法门,那就对了。

  所有诸佛菩萨的名号,就是自己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智慧德能,一个也不缺!你要成佛,经上讲的,四弘誓愿上就讲得清楚,「烦恼无尽誓愿断」,你的见思、尘沙、无明统统要断尽。「法门无量誓愿学」,所有诸佛菩萨这些名号你一个人统统具足,你就成佛了。你还少一个菩萨名号你还没有学到,你就没有成佛,统统具足学到了,你就成佛。所以,菩萨名号是代表修德,诸佛名号是代表性德,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菩萨名号是教我们修行的。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名号的意义我们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

  一切如来的长子,这是比喻。在古时候宗法制度之下,长子是一个家的继承人,传宗接代,他的责任很大。老人过世了,他是一家之长,这个家庭里面他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他都要照顾,所以他是家长。在佛法里面,续佛慧命、住持佛法的是谁?普贤菩萨,每一尊佛的传人都叫做普贤菩萨。由此可知,普贤是通名,不是专指一个人的。下面是:

  【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曰。】

  这部经也是密宗的经典。这个经上说:

  【此金刚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贤。】

  我们把底下这段再念下去,这是讲的密教。

  【五秘萨诀曰,金刚萨埵者,即是普贤大菩萨异名也,亦名一切如来长子,亦名大阿闍黎。】

  《无量寿经》里面有密宗的教义,所以这部经分量虽然不多,有显教、有密教,有禅、有教,的确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都在这一部经中。我们讲中国佛法,古时候讲的十大宗派,小乘两个宗,大乘八个宗,十宗教义都在《无量寿经》中。《无量寿经》确实是圆满的法轮,所以古人叫它做中本《华严》,有道理!《华严经》的教义圆满,显密、性相、宗教统统包含在里面,《无量寿经》也如此。

  密宗的承传是从哪里来的?龙树菩萨以前没有密宗,密宗是龙树菩萨传的。什么人传给龙树的?经论上的记载,龙树菩萨开铁塔,铁塔里面就见到『金刚萨埵』。金刚萨埵也叫做『金刚手』菩萨,将密法传给龙树,龙树再传出来的。金刚手菩萨是谁?普贤菩萨的化身,所以密宗第一个祖师就是普贤菩萨。我们显教里面,大家知道有观世音菩萨,密教里头大家也知道准提菩萨,准提就是观音,在密教里头叫做准提菩萨,显教里面称观世音菩萨,显密是一不是二。这是说净宗里头有究竟圆满的密法在里头,不但是究竟圆满的禅,而且是究竟圆满的密,所以这个法门才会被一切诸佛如来称赞。

  这是经上讲『此金刚手菩萨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曰普贤』,金刚手就是普贤菩萨。『金刚萨埵者,即是普贤大菩萨异名也』,异名就是别名,一个人、一个法门。『亦名一切如来长子』,这个跟《华严经》上讲的一样。『亦名大阿闍黎』,阿闍黎就是密宗的上师,我们中国人叫上师,在佛经里面称为阿闍黎,阿闍黎就是上师。阿闍黎的意思是轨范师,他的言行可以做一切众生的榜样,是一切众生的好模范,这是闍黎的意思。

  【夏老云,净土即是密教显说。】

  这是夏莲居老居士所讲的,这个讲法非常正确。所以,有人把显密分开来,而且互相的诋毁,这是不了解教义。显跟密是一桩事情,显教就是密教的显说;换句话说,密教就是显教的密说,显密是一不是二。因此,在许多的经中,佛开始是用显说,最后用密说。譬如大家念得很熟的《般若心经》,《般若心经》前面是显说,后面咒语是密说。这个在世间文章、典籍里面没有的,唯独佛经有这个体例,有显说、有密说。为什么佛显说之后再加上密说的咒语?古德曾经说过,佛说法的听众不只是我们在座的这些人,我们肉眼凡夫,看到听众不少人在里面,其实不然,他有诸天鬼神在座,还有他方的菩萨在座,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所以佛为我们这些人讲经说法,要用人间的语言,我们能听得懂,就是显说。这些来参加法会的这些菩萨、罗汉、诸天鬼神,对於佛讲的这个言语他也能懂,所以「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他们都能听得懂。虽然能听得懂,讲完之后,佛用他们的言语,把所说的内容提纲挈领的再说一遍,对他们来讲比较亲切,有这个意思,用他们的语言说。所以咒语也不是印度话,印度人也不懂,它是鬼神的言语,是他方世界的言语,不是我们这里的言语。

  因此密咒这部分自古以来就不翻,它不是我们的言语,你怎么翻法!而且密咒所说的,就是前面显说所说的意思,把那个意思浓缩起来就是的。所以显密是一不是二。但是密咒也能够对治一类众生,哪一类众生?妄想特别多的。佛教你读经,一面读经一面在想里头什么意思,就打妄想。对付这一类众生,佛就不叫他念经,叫他念咒,咒没得想头,只好老实念,依照这个音去念,没有意思,没得想的,把他的妄想打掉,使他恢复到清净心。所以有一类密教根性的人,也就是妄想多的人,用这个方法把他妄想打掉。可见得佛的教学,方法、手段很多,什么样根性的人用什么样的方法。这是我们知道显跟密是一不是二,特别是这部《无量寿经》,内容圆满具足。

  【放钵经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文殊菩萨表智慧,代表智慧,智慧是佛母,佛怎么成佛的?智慧开了成佛的。把智慧,般若智慧比喻佛母,这是从比喻上说的。由此可知,佛法的教学是以般若智慧为中心,以般若智慧为主,我们可以从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当中能看的出来。他一生教学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而五个阶段当中是以讲《般若经》的时间最长,《般若经》讲了二十二年。释迦牟尼佛总共讲经四十九年,《般若经》占二十二年,你才晓得般若是佛法的精华,是佛法的中心。在中文翻译经典里面,也是以《般若经》的分量最大。通常我们只知道《华严》是大经,《华严》只有八十卷,而《般若经》有六百卷之多,六百卷的《大般若》。这是中文所译经典里面,分量最重的一部大经。《金刚经》也在六百卷当中,是六百卷里面的一卷,这一卷,古大德特别把它提出来单独流通。正如同八十卷《华严经》里头,把「普贤行愿」这一卷提出来单独流通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一卷可以代表全经,是全经的精华之所在,全经纲要之所在,没有时间读全经,读这一部就够了。这是古人为了便利初学的一种措施。

  实在说,不但是古时候人,就是现代人要想读全经都不容易。八十卷《华严经》,一般人读诵,这一部经读下来差不多是两个星期,两个星期从头到尾念一遍。你就晓得,六百卷《大般若》要从头到尾念一遍,至少要半年的时间,《大般若经》一年顶多你念两遍。现在的人烦恼很重,念前面不晓得后面,念到后面,前面忘光了。这就是大经,今人没有能力受持。古德这个设施就太好了,让我们在这里面读一卷,选择它最重要的。这一卷的经义可以能含盖全经,在《般若经》里头取《金刚般若》,《华严经》里面取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一卷。

  因此,这经上就有这样的赞叹,『今我得佛』,这个「我」是释迦牟尼佛自称,释迦牟尼佛怎么成佛的?『文殊师利之恩』,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佛在经上讲,他是过去七尊佛的老师。老师还在作菩萨,学生已经成佛了,七尊佛都是他的学生,这是从事相上说。实在讲,最重要的是从理上说、是从教义上说,他表智慧,得究竟圆满的智慧,就成佛了。这是文殊师利的恩惠。『过去无央数诸佛』,「无央数」是没有方法计算得出,没有方法能说得出的数字,我们通常讲无量无边。一切诸佛如来,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诸佛,成佛都得力於般若的教诲,那就都是文殊师利的弟子,文殊师利代表般若智慧。『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当来」是将来,还没有成佛的,现在在学佛的人,也都靠般若智慧,离开般若智慧不能成就。

  我们在去年年底一直到今年年初,用了很长的时间将《金刚经》重新再讲一遍,这一次总共讲了两百四十八个小时,这一部《金刚经》。我是很多年来没有讲这部经了,所以起讲的时候有很多同修来问我,他说你不都是讲《无量寿经》、讲《弥陀经》吗?你怎么讲起《金刚经》来了?我在讲经的因缘上跟大家说过,为什么讲这部经?大家现在念《无量寿经》念得很多,念得很熟,有人一天念十遍。可是念佛功夫不得力,也就是修行净土法门的时候有障碍,什么障碍?看不破、放不下。这样念佛,恐怕不能往生。讲《金刚经》的目的就是叫你开智慧,看破放下,老实念佛,就决定往生。所以这一次将《金刚经》详细讲过一遍,道理在此地,帮助我们老实念佛。有智慧的人才老实念佛,没有智慧的人不老实。

  下面说,『譬如世间小儿』,就是儿童,他要有父母照顾,文殊菩萨『佛道中父母也』。文殊菩萨以高度的智慧来照顾这些学人,就如同世间照顾儿童的父母一样。这是解释文殊,四大菩萨,普贤后面接著就是文殊菩萨。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