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常随佛学之一——手机学佛网

法师开示专题部: 白话文|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常随佛学之一  

  我们请看经文: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

  普贤十大愿王前面我们已经讲了七愿,后面的三愿: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都属于回向。在本经后面的偈颂中,第七行愿请佛住世之后就是回向众生及佛道,这就说明把第八愿常随佛学、第九愿恒顺众生都归属于回向。常随佛学是自利,恒顺众生是利他,到第十愿普皆回向是将自利利他的功德,以及一切的福德都回向实际就是自性、回向菩提、回向众生。

  常随佛学,常就是恒常;随是随顺。学佛之所学、行佛之所行,如果能用心去观察佛从修因到证果所历之行、所为之事,从而学着去做,就能使我们的心远离贪嗔痴等颠倒,而常在佛所经历的苦行境中,那么当我们遇到的外境当中的诸多苦事时,就不会心生怨恼。因为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正是我们向佛学习的地方,这些逆境正好满足了我们学佛的本愿,当遇到乐境的时候也不会再沉溺其中了。因为我们志在了脱生死,成就佛道度化众生。常随佛学做起来并不容易,必须要具有大毅力大精进才行,因为众生的通病就是没有恒心,不论做什么事情总是进进退退,所以我们要想成佛,就必须时刻约束自己的身心,不贪著五欲六尘,时刻勉励自己随顺于佛、向佛学习,真正做到常随佛学。

  好,我们看经文:

  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

  这段经文,是说明要学习本师释迦牟尼佛因地中的修行。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来,娑婆是梵语,译为堪忍,意思是说这个世界中的众生都能够、都愿意忍受一切苦恼。娑婆世界,就是我们这个世界,属于秽土,虽然是秽土,娑婆世界也与华藏世界不相分离,也就是说,它在华藏世界无边香水海大莲花之上。华藏世界总共有二十层,娑婆世界就在华藏世界香水海大莲花上的第十三层。毗盧遮那佛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真身,《法华玄义》中说:“觉妙究竟显,名毗卢遮那,智妙究竟满,名卢遮那,行妙究竟满,名释迦牟尼。”这是佛的三身:法身、报身和化身。就是说,毗卢遮那是佛的法身,卢遮那是佛的报身,释迦牟尼是佛的应身。既然毗卢遮那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那么这里说毗卢遮那佛,其实也就是在说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在娑婆示现成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

  从初发心精进不退,就是从凡夫时最初发菩提心开始,就一直精进勇猛勤修佛道,不论遇到任何的困难都不退失菩提心。这里所说的发心就是发大菩提心。《大智度论》中说:“若有人言,愿我当来作佛,度脱一切众生苦恼,是名发菩提心。”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发菩提心呢?《华严疏钞》中讲了十种发菩提心之相。第一种是亲近善友,发菩提心的人,乐于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第二种是供养诸佛;第三是修习善根;第四是志求胜法,也就是志在求证真如本性;第五是心常柔和,发菩提心的人心不刚暴,常常柔和;第六是遭苦能忍,遇到苦境的时候能心平气和的承受,不会怨天尤人;第七是慈悲深厚,心怀深厚的慈悲心,勇于牺牲自己来利益众生;第八是深心平等,就是深信自性本具三宝,十法界一切有情也是本具佛性、本具三宝,所以对待一切众生能生起平等心来;第九是爱乐大乘,发菩提心的人爱乐大乘法,不会爱乐小乘或者世间法;第十是求佛智慧,发菩提心的人,一定是求佛的智慧,般若之智,佛圆满的智慧。这是我们来验证自己到底是不是真发菩提心,以这十条的标准我们去对证自己。如果是真发菩提心,这十条我们有不足的地方,我们要赶紧马上补上,这样我们才能和真发菩提心来相应,为我们成佛种下殊胜的因缘。

  --------摘自宏圆法师普贤行愿品》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