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 (第25集)
刘素云老师 复讲于2018年04月16日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八品经文:
【积功累德第八】
前面两品经文,第六品和第七品主要是介绍阿弥陀佛度化众生的大愿。发愿之后,一定要行。如果没有行,那是空愿。愿必有行,行必依愿。这样功才能积得厚,德才能累得高,因缘就会圆满。这是我们修学的必经的一个程序。
这一品经文,主要是介绍阿弥陀佛的妙行。
我们看下面这一段经文:
【阿难。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如来前。及诸天人大众之中。发斯弘誓愿已。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
先看几个词语:
“弘誓愿”:在这里是指四十八大愿。
“真实慧”是与真如实相相应的智慧叫“真实慧”。
“一向专志”是心志专一,一往直前。
“妙土”:什么叫“妙土”呢?是精美绝伦的修习生活环境,在这里就是指西方极乐世界。
“开廓”:开廓的意思是空旷、开阔、广大,无边无际的意思。
“超胜独妙”:在这里面,“超胜独妙”主要是指五乘齐入报土。这个可能我们很少听说过。
“五乘”是代表什么呢?是人、天、声闻、缘觉、菩萨,是指这五乘齐入报土,所以称为“超胜”。只有极乐世界,五乘大众往生,不退平等成佛,所以称为“独妙”。
“常然”是永远不会衰退改变,自然永恒叫“常然”。
这一段经文是说,阿弥陀佛建立极乐世界之后,又回到了他的老师世间自在王佛面前。法藏是用了五劫的时间建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世间自在王佛住世时,人寿是四十二劫。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建立成就时,世间自在王佛还在住世。因此法藏比丘回到了老师的面前,在佛讲经说法的大法会中,在诸天大众之中,详细地向大家报告他的成就。四十八愿和前面的偈颂就是他报告的成就。
我们看这一句:〖发斯弘誓愿〗
这就是指四十八愿,由愿生起无量无边殊胜的妙行。这就是世尊在这一品经文里要向我们介绍的,法藏比丘殊胜的妙行。
我们看看,这个殊胜的妙行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
〖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这三句经文,是阿弥陀佛殊胜妙行的依据。
从“真实慧”生起来的身、语、意三业,称为净业。这一句是真实的依靠,是真实的根本,我们必须牢牢记住这三句经文。
“慧”是从哪里来的?慧是从定来的。
从本经经题上我们可以看出,觉就是慧,没有慧怎么能觉呢?觉从哪里来?觉从清净心、平等心来的。我们凡夫处世、待人、接物,不平等、不清净,所以我们没有智慧。菩萨妙行决定没有我们的份,因为我们的行不是妙行。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清净心、没有平等心,所以我们的行就不是妙行。
凡夫最大的毛病是什么?是看这个不是,看那个人也不如法,把自己的清净、平等全盘地破坏了。
为什么我经常告诉大家,一定要修清净心、平等心。因为如果你失去了清净心、平等心,你就把自己的功完全破坏掉了。不要说一生不能成就,就是生生世世都难以成就。
大家能不能听出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你把自己的清净、平等全盘破坏掉了,不但你这一生不能成就,就是说你生生世世都难以成就。
凡是以为自己是别人不是,都是自己的罪根。只要你这个罪根在,所有的一切罪业就从这个根儿发出来。所以你不断这个根,那你造的罪业就无边无际。我们自己还不知道,因为什么?我们是迷惑颠倒,只见他人过,不见自己过,不知道自己的过失。
知道自己过失的人,他是觉悟的;不知道自己过失的人,他是迷惑的。
如果你能把自己的过失改过来,是谓真修,真正的修行。不知道自己过失的人,你说他还修什么?他没得修。
所以这清净心、平等心,对我们每一个修行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六祖惠能大师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相左。”头两句话我们是太熟悉不过了,后两句话我们有很多同修也知道。这个“自非却相左”的“左”是什么?“左”就是往下堕落。在中国古代,右是代表上升,左是表示下降。“自非却相左”,是谁下降呢?是你下降,不是别人下降。
见到别人的非,自己就往下堕落,是因为自己的心不清净、不平等,自以为是,这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往往我们平时还不太注意这个事,以为说别人点是非是小事。不是小事,真的是大事。
“真实慧”是清净、平等、觉里生出来的。
我们要想像佛一样“住真实慧”,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修自己这颗清净心。
我们看看“勇猛精进”这一句。
“进”是进步,“精”是精纯不杂。
怎么样来鉴定你是不是“勇猛精进”了?
有这么几句话:
心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天比一天平等,一天比一天觉悟,这就是进步。
“勇猛精进”怎么修?念佛法门妙绝了!是真正的殊胜妙行。如果这一句佛号你能够念念相继,就是“勇猛精进”之相,你那个相就是“勇猛精进”。
经典是帮助你建立信心,让你真正明了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假如说,你真正明了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你的信心完完全全建立起来了,怎么办?经可以不必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圆满成就。
后面这两句话,大家听没听懂?当你明了了一切事物的真相,你的信心真真正正地建立起来了,经可以不必念,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圆满成就。
众生的根性不同,不可以一概而论,“一概”全是错误的。根性不同,因缘不同。这个根性是与他过去生中的习气,和生生世世的修学有关系的。比如,有人一句佛号就能往生,有人专持往生咒往生,有人念经往生,有人看经往生。可能大家没听说过,看经还能往生吗?因为人的根性不同嘛。前面说的,所以你不要看人家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行。
老法师讲经过程当中曾经给我们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香港有一位居士,欧阳居士,这个老人家就是看经往生的。他不是听经也不是读经,他是看经往生的。
有人说,看经怎么能往生呢?这是有理论依据的。大家知道吧,《楞严经》里有这样的话,“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三句话就是理论根据。因为这个老人家他心里忆佛、想佛,他的所思所想是佛的本愿功德以及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所以他就成就了。这一点也不奇怪。
我们知道,每个人的根性不同。我们是凡夫,没有能力观机。但老法师慈悲,记住,老法师告诉我们一个基本原则:不管你学哪一个法门,心清净就能往生。
这句话很重要,不管你修学哪一个法门,心清净就能往生。
曾经有人这样问老法师:我读了很多年《金刚经》,我能往生吗?老法师告诉他,能往生。老法师说这话是有依据的。大家都知道,《无量寿经》第二十四品,经文的末后有一段是一心三辈往生。这个一心三辈往生,就是针对那些不是专修净土念佛法门的人说的。
我现在给大家举这两种人的例子。
一种人是专修净土念佛法门的,每天经也不少读、佛也不少念,但是有一条:心不清净、不平等。他是专修净土念佛法门的,但是因为他心不清净、不平等,这样的人不能往生。
第二种人,他没有专修净土念佛法门,他是读别的大乘经典,修别的法门,但是他心清净、心平等,这样的人一定能往生。
所以,不能以是不是修净土念佛法门而论,要看他的心是不是清净。
现在我们同修们对照一下自己,你是修净土念佛法门的,你修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四十年都有,你现在的心清没清净?如果你现在的心清净了,你决定可以往生;如果你现在的心还是不清净的、不平等的,你不能往生。这个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
所以说,念佛法门,它的广大、它的殊胜,我们能不能从这里能够略知一二。不只限于专修净土,修别的法门只要心清净也能成就。当然如果你专修净土念佛法门,那当然更好。虽然是修别的法门,只要修到心地清净,心净则土净,一念回向就相应。而专修净土的人,心不清净,最后仍不能往生。
我刚才重点说的是这个意思,希望大家能引起重视。
如果说,你以为自己修的这个法门就对,别人修的就错的。结果是什么呢?别人修成就了,去作佛、去作菩萨了。你呢?自己堕三途,受恶报去了。所以说这个愚痴的厉害,非常可怕。我们有时候吃亏就吃亏在愚痴上,就认为自己这个对。我这次说完了以后,你还谤不谤人家的法门?你只要谤别人的法门,你今生成就没有希望。这个大事你能不能引起足够的认识?你见到人家修别的法门,你就说你那个不对我这个对,去跟人家辩,去批人家,最后把你自己批到三恶道去了。
下面,我们看看“勇猛精进”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不要错解其义。
对于我们修学净土念佛法门的人来说,我们就是用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
修学其他法门的,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一个法门是不可以的。
法门平等,无有高下。
不可以因为坚持我这个法门,就去排斥别人的法门。如果你有分别法门高下的念头,你的心不清净、不平等、不觉。不觉是什么?不觉就是迷,这与《无量寿经》的宗旨完全违背,这就错了。这些细微之处,往往都是念佛人犯错而不自知,但是后面麻烦大了。
因此,经文里曰“起心动念,无不是罪”,这话说得真实,说得非常有道理。起心动念就是分别、执著,就是不清净,就是不平等,你说怎么能不是罪?!所以说,“起心动念,无不是罪”,统统都是罪,又怎么能不是业?!所以,这些,我们务必要记住。
在这里,我告诉大家,给“精进”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什么?
“精进”是心地清净,心地平等,觉而不迷,这就叫精进。要正确理解这个词的意义。
说到“勇猛精进”,大家可能想,那其他的菩萨、声闻也好,缘觉也好,他们也都有啊。为什么显露不出殊胜来?为什么阿弥陀佛这个“精进”就殊胜呢?区别在哪?
区别在经里,阿弥陀佛有一句话,,不要忘了——“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其他的菩萨也好,声闻也好,缘觉也好,他们为什么显露不出来“勇猛精进”的殊胜?就差这一句:他们没有“一向专志庄严妙土”。阿弥陀佛是“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其他菩萨,比如说二乘菩萨的勇猛精进,他未必是“专志庄严妙土”,唯独阿弥陀佛是这样做的。所以说,西方极乐世界之所以殊胜,就是阿弥陀佛没有第二念。这个非常非常重要。阿弥陀佛没有第二念,他是一心一意就是庄严净土。
以上说的是阿弥陀佛的妙行,他的修因。
接着看下面四句,是讲的果报。
庄严妙土,你妙行能有什么样的果报呢?大家对这个都很关心吧?所以说,这个佛国,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经过千亿岁的精进,看看这时间,可老长老长啊。经过千亿岁的精进,观察、考察无量无边的诸佛刹土,然后取其长,舍其短,利用五劫的时间,建立了这个西方极乐世界,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最殊胜的修学的场所。你说,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恩德有多大?
我们下面说说,他得到了什么样的果报。这个果报,我经过学习,我总结了这么几条,也是这经文里所说的。
果报之一,是〖开廓广大〗。
这是经文的原话,西方极乐世界之大,大到我们无法想像。
我记得是去年吧,同修们在一起聊天,说了一句,阿弥陀佛呀,无比高大。因为我说那个念佛人,他说看到阿弥陀佛了,他不认识,他说就是有一尊金佛无限高大。有同修就说,那阿弥陀佛究竟能高大到什么程度?我告诉大家,我说那个也是我们无法想像的。我就打个比方吧,很不贴切的一个比方,有人曾经说过,阿弥陀佛的一只眼睛就是整个地球那么大。你想想,这已经很不贴切了,那再大我们都想像不出来了。你想,阿弥陀佛的一只眼晴就像一个整个地球那么大,你说阿弥陀佛有多么大?西方极乐世界有多么大?真的是无法想像。这是第一个果报,他的国土开廓广大。
果报之二:〖超胜独妙〗。
这句话特别重要。“超胜独妙”就是超越诸佛国土,没有别的国土能够比得过西方极乐世界。
它殊胜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同修们说,那究竟它殊胜在什么地方?你得有个比较啊。那咱们下面就讲,就在“超胜独妙”这个果报里说这么几条,大家听听,它是不是超胜、是不是独妙。
超胜之一,是法、报、应三身,三身一体,一体三身。
在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它的一个殊胜之处、超胜之处。三身一体,一体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应化身三身一体。这个是他方世界见不到的。比如说,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示现成佛,我们见到的是释迦牟尼佛的应化身,我们见不到释迦牟尼佛的报身,也见不到他的法身。但是,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三身都可以见得到,所以说是三身一体,一体三身。这是“超胜”之一。
超胜之二,阿弥陀佛的光明、寿量,超过诸佛。
大家想,只有西方极乐世界是无量寿,其他任何佛国土没有这个。所以说阿弥陀佛的光明、寿量超过诸佛。这个光明、寿量不是指法身说的,因为法身不生不灭嘛,当然是无量寿,这是一切诸佛平等的,阿弥陀佛也不例外。这个光明、寿量也不是指报身说的,因为报身大家都知道,是有始无终,也是无量寿,也一样是诸佛平等的。这里的光明、寿量是指阿弥陀佛的应化身。释迦牟尼佛在世间示现成佛,身寿是八十年。世间自在王佛应化身,他的寿命是四十二劫。而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你想想,四十二劫和无量寿都没法比。阿弥陀佛的光明、寿量超过诸佛。这是“超胜”之二。
超胜之三,阿弥陀佛度化众生,方法巧妙。
这个大家一听就知道了,什么方法?用他的佛号、用他的名号来度化众生。就是四个字,顶多再加上南无,六个字。这个方法巧妙、容易,没有一个人不会念,没有一个人不能念,所以能令一切众生一生当中不退成佛,成圆满佛。你说这个方法是不是极其巧妙的?
这是“超胜”之三,度化众生方法巧妙。
超胜之四,与一切根性不同的众生,平等证入实报庄严土。
这是十方诸佛国土所没有的,这也是之所以难信之一。就是说,等觉菩萨和阿鼻地狱的众生,只要他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平等的,和文殊、普贤、观音、势至,是平起平坐的。这个咱们怎么想也想不出来吧?那等觉菩萨如果去往生极乐世界了,按咱们凡夫的想法,那应该高;那阿鼻地狱的众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的位次应该是低。不对,到西极乐世界统统平等。你说就这个是不是超胜?超胜得让我们难以相信。
这是“超胜”之四。
超胜之五,是佛所说的许多经论,都能顿超,证入一乘。
这个也是其他诸佛国土所没有的。
举个什么例子呢?帮助大家来理解。比如说,他为什么说所说的诸多经论,都能顿超证入一乘呢?比如说二乘、二乘,他有坚固的执著,很难成就。另外,还有根缺之人,咱们这么说吧,就是六根不全的、不完备的人。这些人学佛,他的障碍是相当多的。阿弥陀佛的净土,只要这句佛号你老实念下去,所有的一切障碍全部消除了。你说这个是不是超胜?咱们就这么想,比如说,六根不完全具备的,比如说他没有双腿,像我们看电视,有的是没有双腿,上肢也没有,他要是礼佛、拜佛,那就比较艰难了。但是这一句佛号他可以念,一点儿也不影响他成佛呀。所以说,这个超胜,就在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只要你能念这句阿弥陀佛,你照样能够消除你所有的障难,照样能够成佛。
这是“超胜”第五。
超胜第六,“往生正因”乃本经所说“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真正是容易修。
我们简单概括说,“超胜”之六是哪呢?是容易修。你就把这三个字记住就好了。大家对照一下自己,容不容易修?因为我周围也有修其他法门的,我对比一下,真的净土念佛法门是最容易修的。它是最简单、最可靠、最稳当的。最好的例子,一百一十二岁往生的海贤老和尚,这不就是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吗?一句阿弥陀佛,念了九十二年,念成就了,上品上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了。
所以说,念佛法门容易修,为什么有人修不成呢?修不成的原因在于不老实。一面念佛,一面胡思乱想,一面是人我是非。老法师在这里说了这么两句话:“这是在糟蹋自己,毁灭自己。”这两句话说得很重啊!老法师说,“一面念佛,一面胡思乱想,一面是非人我,这样做的人,他是在糟蹋自己,在毁灭自己。”那你想,把自己糟蹋掉了、毁灭掉了,那何谈成佛呀,那就一点儿份都没有啊。
这样的心态,就好像什么呢?老法师给打了个比喻,好像是你每天都与魔为侣。那个侣(伴侣那个侣),做伴嘛。你这样心态的人,你每天都和魔在做伴,妖魔鬼怪是你的同伴。反过来,一心清净念佛的人,一句佛号接着一句佛号,他是和佛为侣。想想自己,你在和谁为侣?你和佛为侣,你自然回归净土,上极乐世界。这不很简单吗?老法师给我们举的例子,太容易懂了,一听就明白。那你找谁做伴?那我们交朋友,还得考虑考虑交什么样的人。谁都愿意交那些真诚的人,不愿意交那些虚伪的人,是不是这样?所以你选择谁做伴,很重要啊。人不说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究竟是近哪一个。
这是第六个“超胜”。
超胜之七,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所得的果报太高。简单地概括就是果报高。
这是第七个超胜。“超胜”到什么程度?就是说,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得到的果报太高、太快。还有一句形容,简直都吓人,让你不能相信。虽然你不能相信,但是这真的是事实,事实就是这样。比如像我们,一品烦恼都没有断,我们是带业往生的,我们去了西方极乐世界,就证三不退。虽然我们是凡夫去到西方极乐世界,但是我们一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立刻证得了三不退。为什么没有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他们往下退、往下堕,就是因为没有证到三不退位,去了西方极乐世界,立刻证到三不退位。你说,这个是不是殊胜?所以,释迦牟尼佛——我们的本师,告诉我们,这是“超胜独妙”。这是第七个“超胜”。
超胜之八,我前面说了一句,我把它列到第八个超胜,第八个超胜是什么呢?就是五乘人齐入报土。
这个是任何一个佛国土所没有的。这个五乘,我再说一遍,是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五乘。大家想想,多么殊胜!
这是第二个果报里,我说了八个“超胜”。
下面说第三个果报。
果报之三,按经文的原话说:〖建立常然〗。
这个“常”是永恒不变的。我们这个世间,一切都是变化的、无常的。西方极乐世界是永恒不变的。所以说这是他的第三个果报。
果报之四:〖无衰无变〗。
这四个字是总结,是说西方极乐世界的果报真真实实的不可思议。
前面我说了四个果报,在第二个果报里说了八个“超胜独妙”,这个是重点,希望大家能抓得住。
看下面的经文:
【于无量劫。积植德行。不起贪瞋痴欲诸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行寂静行。远离虚妄。依真谛门。植众德本。】
我们也先来看看几个词语:
“积植德行”:“积植”是积累培植;“德行”是指身、口、意三业清净的行持。
“贪瞋痴欲诸想”:“贪”是非分的希求;“瞋”是对违逆自己心意的人事环境起怨恨不平的心理;“痴”是愚痴,指不明事理、不明真相;“欲”是指种种欲望。
下一句是“不著色声香味触法”:“不著”就是不执著;“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六尘。
我们六根接触到六尘,接触到外面的境界,你是不是心里有变化?你是不是着这个相?所以这个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应该怎么办,就是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不要让我们的清净心被破坏掉。
“寂静行”是认真积极地自行化他,为人演说,心里不起妄想、不起分别,外不着六尘境界,内不起心动念,这样的心行叫“寂静行”。
“虚妄”:指虚假不实。
“真谛门”:指修行成佛真实的方法门径。“谛”是真实的意思。
那看这一段经文主要是告诉我们什么呢?是讲庄严自性,告诉我们要庄严自性。也就是修行要从根本上修。那什么是根本呢?心是根本。心是根本,我们修行就要修心,修心非常重要。修什么样的心?修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
下面我们看这两句经文:〖于无量劫。积植德行。〗
这两句是总说。说什么呢?说修行的时间很长,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成就的。
所以这个告诉我们,“于无量劫,积植德行”,这个“积”就是积累,“植”,是培植。说这个德行要用很长的时间来培养。是不是这个意思?
我们有同修又问了,那我们具体落实,我们怎么培养?怎么积植这个德行?
我给大家总结了这么几条,大家看看行不行?供你们参考。
第一个“积植德行”的方法:发长远心,要有恒心、有耐心,才能有修行的成就。
因为你发了长远心,你的心是定的。如果你没有长远心,你的心是浮的。所以“积植德行”,一定要注意这个“积”是积累,这个“植”是培植。培植什么?培植德行。这就是我给大家总结的“积植德行”的第一种方法:“发长远心”,让心定下来。
第二个:“不起贪瞋痴欲诸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这两句是德行的根本法。
前一句“不起贪瞋痴欲诸想”,这个就是《金刚经》里所说的“如如不动”;后一句“不著色声香味触法”,这一句是《金刚经》里讲的“不取于相”。我们都可以找到依据的。
释迦牟尼佛教导须菩提尊者,告诉他,要“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六祖惠能大师所传禅宗的“禅定”,就是从这句话来的。“不着相是禅,不动心是定”,真正的禅定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着相,这就是禅定。并不是天天盘腿打坐,如果你身体在盘腿打坐,你心却在那里打妄想,那是什么禅定?既没禅也没定。着相就是没有禅,动念头就是没有定。所以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着重于心地的清净。心真正清净,性德显发无量的光明,那是真正的禅定。
下面说这个“欲”,这个“欲”就是欲望。
我们人人都有欲望,欲望对于修道人来说,是一种障碍。你的欲望越多,你的障碍越大。这个欲望总不外乎是财色名食睡,超不过这几条。佛法里讲的名闻利养也是欲望。
“少欲知足”这是佛告诉我们的。因为你的欲望越少,你的障碍就越少,你成就的几率就越高。少到什么程度最好?这老法师告诉我们的,少到吃得饱,穿得暖,有个遮风避雨的小房子就可以了。我说如果你的欲望都能降到这个条件,你没个不成就。如果你心里还想我要这个、我要那个,那就糟了,你的欲望是越来越高了。
我曾经多次跟大家说,我说我的要求、我的欲望比较低,我就三条,现在是四条:
第一条,我有个念佛的地方。
第二条,我有个吃饭的地方。
第三条,我有个睡觉的地方。
前些年我就这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我都具备了,其他我再没有所求的了。
后来,最近这一两年,我又加了一条:
如果我去香港看师父,我有路费就可以了。
我现在就这四条要求。所以我就觉得,我心里特别清净,特别踏实,非常自在,非常潇洒。我自己的感受是非常好。我就把我感受好的地方,都告诉你们。
如果你多欲、多求,我觉得那苦得不得了,你永远不会满足的。
我举个例子,你看人家房子大,你一比,我的房子小,你难过;你看人家有车,你一比,说他家有车我家也有车,但是他家是名牌,我家不是名牌,你又难过。我说,你总比,你总难过,你没有不难过的时候。如果人生几十年,都是这么比着过的,这么苦着过来的,真是白来人间走一遭啊。太苦了,真是可怜!
如果我们把这个欲望降到最低处,我们不起“贪瞋痴欲诸想”,你说你真正地在修行的道上走,你能不快乐、能不幸福吗?
如果有的人,说我一天能念十几部《无量寿经》,我念几万声佛号,但是呢,我内心的贪瞋痴慢疑一个它也没少。那怎么办?那我就告诉你一句话,哪怕是你一天能念一百部《无量寿经》,你能念十万句阿弥陀佛,这五个,贪瞋痴慢疑,你一点儿都没减少的话,我就给你一个结论,你完了,你真的完了,你往生不了西方极乐世界了。你佛白念了,经白读了,你念佛不能成就。
你说,那我怎么办呢?必须得远离贪瞋痴慢疑!一个一个来,不可以跟它们结为伴侣!我告诉你的是大实话、大真话。
第三个方法,怎么样“积植德行”啊?“行寂静行”。
这也是经的原文。我们的一切行为中,以“寂静”为最贵。“寂”是清净寂灭。“清净寂灭”是对烦恼、对妄想而说的。如果你不清净、不寂灭,你肯定就是妄想纷飞,因此我们要行寂静行。我们必须把烦恼和妄想除掉,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我们本来的面目是什么?自性。你的自性是清净的、是美好的、是妙不可言的。你让这些东西把你障住了。所以说,我们完全能够恢复清净的自性。怎么办?行“寂静行”。
这个“寂静行”啊,它是诸佛与大菩萨的行持。注意这句话,这个“寂静行”谁能做到?诸佛,还有大菩萨。这个行是比较难的。但是我们能不能做?能做。能不能做到?完全可以做到。就看你认不认真去做。如果有人说,我在深山老林里,盖个小茅棚,我到那里去修,我是不是在修“寂静行”?未必。如果你在深山里住了个十年八载的,你出来了,上那个超市里逛了一圈,你心又动了,你那个“寂静行”没了。你在那个草棚里可能是挺寂静的,一出来就不寂静了。你这个“寂静行”是假的,不是真的,是靠不住的。
所以老法师告诉我们,真正的“寂静行”是在哪里修?在红尘里修。你说我远离红尘,你远离红尘你上哪里去修寂静呢?深山老林里你自己寂静,但是你心没寂静。你身寂静了,这个不行。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有这么两句话,“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意”是什么呢?就是贪瞋痴慢。所以说,诸佛菩萨与众生在一起,他是和光同尘的,你不要脱离这个红尘。
我记得当年我想要出家嘛,我去求了个签儿。然后那个师父给我解答,第一句话就说“你红尘未了,不能出家。”那我就老实听话,既然红尘未了,我就回去了呗。我记得那年好像是一九九四年吧。到现在多少年过去了,我这红尘不还没了完吗。那既然没了完,咱们就老老实实地了嘛,不要脱离红尘。这是第三个方法,积植德本的方法。
第四个方法:“远离虚妄”。
“虚妄”就是不真实,假的。这个我们一说都懂了。我们来到这个世间,说一句大白话,就是来游戏神通来了,就是游戏神通嘛。虽然人家不愿意让我说神通,我还得这么说。我就这么认为的。我就觉得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人世间,就是来游戏神通的。
游戏神通是什么起作用?是称性起用,就是你的自性在起作用。非常活泼、非常自在、非常潇洒。因为你心地确实是清净寂灭的,所以你就得大自在了。这是我们学佛当下就能得到的真实慧,能够断掉一切苦厄。就看你干不干。
这是第四个方法吧?“远离虚妄”。就是把假的放下,把真的提起来。这么说大家都明白了。
第五个方法:“依真谛门”。
“真谛”就是真理,“谛”是真实的意思,依宇宙人生的真相。你这个你别依错了,如果你依错了,妄想、分别、执着,就统统都围绕着你。你依真理,你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就没有错。
这是第五个方法。
第六个方法是:“植众德本”。
“植众德本”是什么呢?就是让我们修三善根。三善根是无贪、无瞋、无痴。那反过来说,就是贪、瞋、痴。我们如果这个能够认识清楚了,“植众德本”从哪儿做起呢?“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个就是“植众德本”。这是第六个方法。
那有人说了,现在就一句佛号,我觉得不够用。我应该怎么办?我还想搞许多经、许多咒,还想搞世间的许多慈善事业,我以为这样修才是真正的“植众德本”。我在这里告诉大家,其实你搞错了。这些做法,你是把德和福混为一谈了。你刚才所说的,这是植众福本,不是植众德本。因为你不是植众德本,你得的是人天福报;因为你是植众福本啊,那你得的是人天福报。
所以说一定要把“德”跟“福”要辨别清楚。德中一定有福,福中不见得有德。
是这样的关系,功德里一定有福德,福德里没有功德。这几句话要记明白,记住。
什么叫功德?什么叫福德?怎么样积植德本?
我们现在如果积错了,我们积植的是福本。你积福本那你就享受人天的福报。
这一段经文主要是告诉我们怎么样积植德行,我刚才说了以后,大家可能听了印象不深。回过头来,我再给大家总结一下,怎样积植德行,捋一捋这么几条:
第一条,发长远心。
第二条,不起贪瞋痴欲诸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
第三条,行寂静行。
第四条,远离虚妄。
第五条,依真谛门。
第六条,植众德本。
有同修说那个“植众德本”怎么个植法呢?
一句话:老实念佛。
咱们整个讲了这么多天,说什么呀?就是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佛号。
到现在你应该听懂了,最起码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应该有了吧?讲了这么长就说这两件事:《无量寿经》第一经,念佛法门第一法门。
如果说我说的这六条你还记不住怎么办?你就记住念阿弥陀佛,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全解决了。你不用这么去详细地去记。
往下看这几句经文:
【不计众苦。少欲知足。专求白法。惠利群生。志愿无倦。忍力成就。】
这几个词都比较好懂。
比如说“少欲知足”:“少欲”是不多求;“知足”就是虽然少我也满足,这就叫知足。
“白法”是指什么?是指善法。古印度是用黑白来代表善恶的,“白法”是表示善法。
“无倦”就是没有疲厌。
“忍力成就”:“忍力”就是六度“忍辱”的力用,就是对物质环境、人事环境以及修学上所遇到的顺逆境都能忍受。这两句,忍辱功夫圆满,称为“忍力成就”。
下面,我想重点来说一说这个“忍力成就”。
“忍力成就”有这么几种吧,佛菩萨有十种忍。我来给大家重点说说这个。因为这个忍很重要,我们很多时候因为忍力不够,就影响了我们求往生这个大事。
佛菩萨这十种“忍”是什么呢?
第一种忍:内心忍。
内心忍,“内”是指什么?指身心,就是身体的感受,就是身体、心理这两种苦都要忍受。最后这句话浅显易懂,就是说,你身体的苦和你心理上的苦,你都要能忍受,这叫内心忍。
第二忍:外忍。
外忍是什么?着重是别人的毁谤、侮辱、骂詈(这个“詈”是怎么写呢?是一个大写的一二三四的“四”,下面搁言语的“言”,这个字念詈lì)。这个骂詈是什么意思呢?骂是当面骂,詈是背后骂。这个外忍就是说,对别人的毁谤、侮辱、骂詈,都要能忍,不要去计较,这是外忍。
第三忍:法忍。
法是指求法。佛法广大幽深,微妙不可思议。我们听了,未必能听得懂。应该要有耐心、要有恒心,去向有修行的人学习、请教,这叫法忍。就是我们求法,要有耐心、要有恒心。
第四忍:随佛教忍。
佛对我们的教诲很多,我们要有耐心去接受,去学习,还要有长远心来保持,使它不失掉。学佛应该这样来学。这是第四忍。
第五忍:无方所忍。
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常常提醒自己,不要把忍让忘了。要时时记住忍让,随时记住这个。
忍让是大德。咱们忍让不吃亏呀。你忍让是大德,忍让是修学成败的关键。能忍让的人,没有不成功的。不能忍让的人,没有不失败的。
这两句话多么重要。
能忍是大德,能忍的人能够成功。不能忍的人,没有不失败的。
第六忍:修处处忍。
处处忍,重点是指环境而言。就像顺境、逆境。处顺境中,不被顺境所转,不生贪爱之心。逆境里也要忍,逆境里不生瞋恚,修清净、平等、觉。这就是修处处忍。不管什么样的环境我们都要忍。这是第六忍。
第七忍,非所为忍。
“所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有某种关系在里面,比如说亲属、朋友、同学、同事等等,这一类人呢,和我们多少都有点关系,因为和我有关系,所以我能忍。对于那些和我没有关系的,我就不能忍,我就不忍。这就错了。忍辱要修平等,这个忍辱也要平等,对谁都要忍。对关系好的要忍,对关系不好的、没关系的同样要忍。这个就叫非所为忍。这是第七忍。
第八忍:不逼恼忍。
这是指什么,是指人为地加害,就是别人谋害我、陷害我,我要忍。这是第八。
第九忍:悲心忍。
就是大慈大悲,慈济众生。帮助众生是好事,可是有的众生未必领你情,他未必能接受你的帮助,甚至还反过来侮辱你。怎么办?还要忍,还要继续去帮助,不要和他计较。这是悲心忍。
第十忍:誓愿忍。
要发坚固的誓愿,求生净土,圆成佛道。
为什么要成佛?我们自己问问自己。
你不是要成佛吗?你为什么要成佛?成佛的目的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因为只有成佛,才有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才有能力救度一切众生。
我们救度众生,帮助众生都来不及,哪能去恼害众生呢。所以众生有时候对你不理解,你应不应该谅解他们?完全应该,不要去和他们计较。恼害众生是最大的业障、罪障,造作罪业。
有人令我烦恼,我忍耐,我决定不叫对方生烦恼。我们学佛人就学这个呀!我告诉你,就学这个。就是谁让你生烦恼你都要忍耐,都要谅解他。
为什么?我是这样想的,我相信,因为他是未来佛,早早晚晚有一天他会醒过来的,他不会老在迷中的。你就坚定这个信念。
所以无论他怎么伤害你,怎么让你生烦恼,你都会谅解他。一旦你谅解他了,你自己就一点烦恼都没有了。不信你可以试试。
如果你不谅解他,你成天想着他对你的恼害,那你的心绝对是清净不了的。
所以,我们怎么样来处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这些问题,点点滴滴都是修行。
不是面壁打坐,不是正襟危坐,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那叫修行。
点点滴滴的小事、细微处都在修行。就看你怎么样来对待、怎么样处理。
前些天,我跟大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说佛法是什么?我用什么来约束我自己?我就想,牢牢记住佛的教导。
佛是这么说的,“佛法是一切苦难自己承当,一切功德、幸福与一切众生共享。”
我们遵照佛的教导,是应该这么做。我们不是把一切苦难推给众生,我自己享清福。这不是修行人所应该做的。
我们学佛一定要学到关键的地方、关键处。
我再说一句这个话,因为这句话对我非常有鼓励。
“佛法是一切苦难自己承当,一切功德、幸福与一切众生共享。”
那后面我就要告诉大家,怎么样做到这一点呢?要把心量拓开,让我们的心跟佛心相应,让我们的行跟佛行相应,让我们的愿跟佛的愿相应。你看我总说,你要有一个佛心,你要有佛的愿,要有佛的行,那我们不就是佛了吗?
如果你心不像佛心,愿不像佛愿,行不像佛行,是决定修行不成功的。
我告诉同修们,以一句佛号时时提醒自己,与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这才是修净土的真正的念佛人。
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
感恩大家!阿弥陀佛!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