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净土宗五经一论分别指:《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菩萨行愿品》,净土五经通常与《往生论》并称五经一论,为净土宗之核心经典,《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由净土宗泰斗印光大师增编合为五经。其中《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三经专谈净土缘起事理。其余诸大乘经,亦与净土密切相关。在这五经当中,以《阿弥陀经》最为大家所熟悉,多能熟背如流。但对它的义理,很多人都不甚了解。历代大德对于这部经的注解有很多,最著名的有——明末幽溪大师所著的《弥陀圆中钞》,莲池大师所著的《疏钞》,及我们要学习的藕益大师所著《弥陀要解》。《弥陀要解》是印光大师极力推荐的一本关于《弥陀经》的注解。大师称赞此注解是“自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于其上矣”。大家都知道: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大势至菩萨如此赞叹此注解,可见藕益大师不是普通人,不是阿弥陀佛再来,也是观音菩萨再来。
《要解》虽然精当简捷,但是其中涉及很多比较专业的天台名相以及天台思想,且以文言文写成,这对同修来讲,确实有点困难。近代的宝静法师以及圆瑛法师又先后对《弥陀要解》进行了注释,写成了《亲闻记》以及《讲义》。虽然两位大师所处年代离我们较近,但他们所注解的这些讲义,在一些初学佛的人看来仍然比较吃力。由此我们推荐本源法师用通俗易懂又精准解释的开讲,将分若干期登载,敬请恭敬耐心体会,佛法从恭敬心中得。
《藕益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一)
本源法师主讲
《弥陀要解》,“弥陀”就是指《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就是对于这本经的注解。“清西有沙门藕益智旭解”。藕益大师是明末清初时代的人,因为大师在写这部注解的时候已是清朝,所以这里的“清”就是清朝的意思,表示时代。“西有”是他的别号,意思是西方实有极乐世界。“沙门”,印度语,翻译成中文就是勤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嗔。沙门有四种:圣道沙门、示道沙门、命道沙门、污道沙门。什么叫圣道沙门?已经觉悟了世间一切真相的就是圣道沙门,佛、辟支佛即是。什么是示道沙门呢?宣传佛的正法者,譬如舍利弗尊者。什么是活道沙门?按照佛陀的教诲依法修持的就是活道沙门。什么是污道沙门呢?不按照佛所说的,在佛门中造种种的恶业,犯戒,等等恶行,就是污道沙门。现在一般的出家人都比较谦虚,自称沙门某某,例如我们在外面常看到寺院牌匾上的题字,署名沙门某某题。我们继续看“藕益”,藕,大家都知道,是莲花所依赖生存的茎,由藕能够生出荷花,这是用藕比喻信愿念佛,往生西方即是莲花化生。益,就是利益,由信愿念佛感召往生西方的利益。“智旭”是法师的字号。拿我本人来说,大家知道我的法名叫本源,另外我还有一个字号,大家不熟悉,叫演进,是师父给起得名字。“西有”“智旭”“藕益”这三个名字是指同一个人,就是藕益大师。“解”就是解说的意思。古时解释经文的文章叫做疏钞。但是在藕益大师注解这部要解之前,已经有了《圆中钞》与《疏钞》,所以藕益大师为了加以区别,名之为要解。
藕益大师是明末清初时代的僧人,苏州木渎人。早年诽谤佛教,曾经撰写诽谤佛法的书籍几十篇。大师十七岁时,读莲池大师的《自知录》与《竹窗随笔》,知道了以前对佛法的误解,即将此前所著诽谤佛法的书籍悉皆焚毁。二十岁诵《地藏经》发出世心。二十三岁听闻《楞严经》生起出家之心。遂于二十四岁依憨山弟子雪岭出家,法名智旭。随后深究禅宗,二十六岁受菩萨戒,随后遍阅律藏。后来大师生得一场大病,决定专修净土法门,求生极乐。但业报未尽,从鬼门关走了一回,对生死无常深有体会之后,大师就专门修学净土法门。我们看藕益大师是示现给我们大家看的,以前修学各种法门,但是当死亡真正来临时,却束手无策。这个时候只能依照净土法门求生极乐世界。
大师有一位朋友,也是专修净土法门的,就请大师把《弥陀经》注释一遍,要求写得言简意赅,义理周全。大师随即动笔书写,仅用九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部要解。藕益大师花九天时间写成,我们花九年却不一定能把它的义理全部领会。但是,只要你至诚恭敬,面对要解也不会有多难,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下面我们看正文。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
诸佛菩萨已经证得了究竟解脱,为什么还要到这个苦难的世间来救度众生呢?因为佛菩萨有大慈悲心,不忍众生在苦难的世间受苦,牵挂着我们这些苦难众生,示现到娑婆世界,来度化我们这些有缘的众生。但是我们却无法理解佛菩萨的大慈悲心,不能破迷开悟,虽然接触到这样甚深的解脱大法,却不能依教奉行,还是迷惑颠倒。我们要相信佛的话,老老实实修行解脱,相信佛菩萨的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出离六道轮回的苦海。
众生有不同的根机,佛只能随顺众生的根机而讲种种的法门。有些比较散乱,有些嗔心很大,有些比较愚痴等等不同的根性。于是佛讲了种种的法门,多散众生修数息观,多嗔众生修慈悲观,多痴众生修因缘观等等诸多对应的法门。
【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
虽然众生的根机不同,讲了诸多法门。但是修行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学佛要成佛。不管你修学禅宗也好,密宗也好,净土也好,最终的目的都是要成佛。所以叫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但是到了法华会上,佛陀开权显实,把所有的方便法门全部打开,让大家看到佛陀讲一切方便法的真实意,显示了佛陀的本怀,最终都是希望所有众生入于大般涅槃。
【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在法华会之前所有的法都是方便法,一切方便法又是真实法,都是谆谆诱导大众趋向解脱大道。在这一切法中,求其至直捷。直,就是不屈,不走弯路。捷,就是快捷的意思。修学其他通途法门,至少要断见思惑,才能了脱生死。如果修通途法门,完全仗自力。可能这辈子都还没有断尽见思惑,死神已经来了,那你之前所修,就白修了,因为下一世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即便到人道,也不一定能修学正法,前世所修的也不能继续保持下去,因为有隔胎之迷。而修学净土法门,是非常直接,而且能够非常快捷成佛。只要能够往生西方,就能够圆证三不退,成佛就快了。
至圆顿者,圆就是圆修一切法,圆成佛道。从因地讲是要圆修一切法,到果地也要圆满佛果。
修学净土法门只要一往生西方就得三不退,什么是三不退呢?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如果我们修学通途法门,你要得到三不退。第一个位不退,就要断尽三界八十八使见惑。这是什么位置呢?小乘就是初果须陀含,大乘别教初住,圆教初信。行不退,就是要断尽见思惑、尘沙惑,这是大乘别教的十向,圆教的十信位。如果能够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是念不退了。那就是大乘别教初地,圆教初住以上的位置。这是三不退,但是不圆满。圆证三不退,就是等觉菩萨的位置。你看我们一个业障凡夫,只要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见思惑没断,但是我们所享受的是等觉菩萨的待遇。
至顿,有些法门是慢慢引导你进入佛果,趋向菩提的,也有些当下就让你趋向菩提。净土法门,不假方便,当下圆收,圆收圆成,这个就是至顿。
不但蕅益大师这么赞叹净土法门,印光大师也多次强调净土法门是至圆顿,至快捷的法门。
【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念佛方法有四种:一、持名念佛;二、观像念佛;三、观想念佛;四、实相念佛。这四种,摄尽无量的念佛法门,依此修持,确保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中前三种是事持,后一种是理持。
一、持名念佛
就是我们平时的持名念佛。信愿具足,都摄六根执持阿弥陀佛名号。
二、观像念佛
观像念佛源于《大宝积经》。经中说:释迦牟尼佛因地修行,名大精进菩萨,未出家时,看见一比丘在画佛像,非常庄严,从而生起大恭敬心,随即发心出家。出家后,向那位比丘礼请其所画的佛像,比丘满足了他深切的心愿。于是,他诚心诚意地恭请佛像到深山里供奉,专修观像念佛,即眼观佛像,心里念佛,这就是观像念佛的起源。
我们平时修学观像念佛,可以请一尊阿弥陀佛的佛像,每天在佛像面前,至诚恭敬,观想阿弥陀佛相好庄严。
但末法众生障深慧浅,心念粗劣,观像的时候,佛像能够显现;不修观的时候,心中就无佛像。这样,则成间断,不能前后相续,难以达到一心不乱。
三、观想念佛
观想念佛就是观想阿弥陀佛本愿功德不可思议,以及观想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宏名功德不可思议。
四、实相念佛
实相念佛,属于理持法门,非常高深,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就是念我们自性与阿弥陀佛无差别。
在这四种念佛法门当中,最简单,最稳当的就是具足信愿持名念佛。蕅益大师讲到:得生与否,全凭信愿,品位高下在于持名功夫的深浅。持名念佛的前提千万不能忘记。我们现在大部分人啊,只知道念佛,却没有信愿,讲得简单点,还是不想离开这个娑婆世界!没有往生的心。如此虽然嘴巴上念佛,但是喊破嗓子也枉然。所以一定要具足信愿去念佛。
那什么是信愿呢?信,就是要信极乐世界实有,信我们只要具足信愿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愿,就是要愿离娑婆,愿生极乐。
至于信愿,我们往后还要详细地和大家讲解。具足了信愿,我们去做一切事情都是服务于往生西方,真正地做到了以出世的心(生极乐的心),做入世的事(娑婆世界)。
【是故净土三经并行于世,而古人独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
最早在中国流通的是《观无量寿经》,接着流通的是《无量寿经》再后来是《阿弥陀经》,这三本经典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并行于世。到了宋朝的时候,祖师大德就把《弥陀经》列入早晚功课。
为什么会把《弥陀经》列为日常功课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岂非有见于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哉!】
有见于信愿持名念佛法门很简单,能够让三种根性的人都能修学(上根、中根、下根)。
信愿持名念佛法门,是通过有为之念契入无为之法。很简单,就是念一句阿弥陀佛佛号,这是事修。事修之久必得三昧,契入理体。
宗教就是宗门教下。宗,就是禅宗,注重从修入手,禅宗不立文字,直观其心,明心见性。这是宗门的修法。教下,就是教理,就是依照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而达到实相般若。注重对教理的研究,依照教理去修学,而大开圆解。比如天台宗,就属于教下。
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够开悟,这就是属于宗门,念佛法门是无上甚深微妙禅。念一句佛号,让你能够体会这句佛号所蕴含的不可以思议真理,就是教下。
最后这一句,是蕅益大师赞叹这句佛号不可思议哉。
【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
历代有很多大德高僧为《弥陀经》注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都无法保存下来,能够保留下来的也不多了。
【云栖和尚著为《疏钞》,广大精微。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深洪博。】
云栖和尚就是莲池大师,蕅益大师是在他塔前剃度的,所以称莲池大师为和尚(和尚就是亲教师),藕益大师自称是他的弟子。蕅益大师赞叹莲池大师所写的《疏钞》广博浩大,精妙入微。
幽溪师伯就是传灯大师,是蕅益大师师父的师兄弟,所以称幽溪大师是师伯。幽溪大师是天台宗大德,台宗把佛教分为藏,通,别,圆四种教。圆教就是圆满的教,最高的位置。天台宗讲真谛,俗谛以及中道第一义谛。中,是中道实相,非是空、假、中三观的“但中”。幽溪大师把《弥陀经》放在至圆、至顿的位置,圆教中道实相法门,所以称他的注解为《圆中钞》。幽溪大师是天台宗的大德,是以圆教的思想来解《弥陀经》,以中道实相来彰显其深义。所以注解得非常高深。
【盖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特以文富义繁,边涯莫测,或致初机浅识,信愿难阶。】
以上两位大师对《弥陀经》所注的解释,就如天上的太阳与月亮,有眼睛的人都可以看到。这两部注解内容非常丰富,但义理非常繁锁,而且很深。一般人是无法揣摩它的边际的。初机的人看到它,简直是天书,看不懂。当然就无法生起信心,没有信心就不导愿,没有愿就不能启行。
【故复弗揣庸愚,再述《要解》。】
这是大师谦虚的讲法。所以我就不思量自己才智的平庸与愚痴。就再来依照佛的经典,述写一本《阿弥陀经》的解释。大师在这个地方用“述”,不是著,可以看出大师给我们放了个好样子,讲经说法不能离开佛教化众生的本怀,而是要按照经典的意思去述说。
【不敢与二翁竞异,亦不必与二翁强同。】
二翁就是幽溪大师与莲池大师。竞异,就是故意不一样,显异惑众。也不可能与两位大师的注解完全一样,这是大师比较自信,他写的注解也有可能与前面两位大师有写得不一样的地方。
【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纵皆不尽庐山真境,要不失为各各亲见庐山而已。】
这个地方,藕益大师用了一首苏东坡的诗《题西林壁》来譬喻他为什么要写这篇要解。
这首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侧看成峰,横看成岭,这是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山峰,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象。这里用庐山来比喻《阿弥陀经》,每个人对这部经典的理解不尽相同,各有各的心得体会。
大家虽然不能看到庐山的真实面目,但是都亲自看到了庐山。就是每个人对《弥陀经》的理解不一样,各执己见,虽然没有佛的境界圆满,但都是大家亲自证得的境界。都符合佛意。
【将释经文,五重玄义。】
讲经之前一般都用天台宗的五重玄义,或者贤首宗的十门开启,首先对一部经典的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蕅益大师是天台宗的传人,这部《弥陀要解》也是按照天台的五重玄义讲的,什么是五重玄义呢?五重,就是五个层次。玄义,就是玄深的道理。分别是释名、辩体、明宗、论用、判教。
释名,即解释一部经典的名字。辩体,就是分辩这部经典所依据的理论依据。明宗,这部经典以什么为修行的纲要。论用,就是在达到这个目标之间起什么作用。判教,是这部经典在一代时教当中的价值取向。
五重玄义看起来好像有点玄,其实,它是我们认识一切人事物,所需要把握的五种要素。比如,一个人到寺院来挂单,首先,我们要知道他的名字,叫什么?释名。第二步,我们要判断这个人是不是一个正常人——辩体。第三步,他来到道场有什么目的——明宗。第四步,他能够做什么——论用。第五步,能不能把他留下来,放到什么位置比较合适——判教。
下面我们来看本经的五重玄义。
【第一释名。】
经题,是一部经的纲领。有一定学佛基础的同修,一看经题,就知道这部经的主要内容。
经题的组成无非是七种形式,所谓单三、复三、具足一。
单三:单人立题、单法立题、单喻立题。
什么是单人立题呢?本经即是。《佛说阿弥陀经》,“佛”是人,所说的也是人——阿弥陀佛。在经题中只有人,所以是单人立题。
单法立题,譬如《涅槃经》。“涅槃”是法,涅者不生,槃者不灭;不生不灭,没有生灭的法,这是单法立题。
单喻立题,譬如《梵网经》。“梵网”是比喻。梵网,是大梵天王宫殿前的一个网罗幢。四面有孔,因此叫做网,就像鱼网一样,是用来庄严王宫的。大梵天王欢喜把他的宫殿装饰得最壮观最美丽,所以悬挂网罗幢。网罗幢每个网孔里有一粒宝珠,宝珠昼夜熠熠发光,叫夜明珠。一孔一珠,光光相照,孔孔相通。光和光互相照耀,孔和孔互相通达,这叫梵网。《梵网经》就是菩萨戒品,为什么用梵网比喻菩萨戒来命名呢?因为每条戒律,就如同一粒宝珠会放光,你能守戒清净就有光明。
复三:人法立题、人喻立题、法喻立题。
人法立题,比如《文殊问般若经》。“文殊菩萨”是人,“般若”是法。
人喻立题,比如《如来狮子吼经》。“如来”,即佛的十号之一,是人。“狮子吼”是喻,狮子乃百兽之王,狮子一吼,全兽皆惧。佛讲法如同狮子吼一般,震慑群魔。
法喻立题,比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喻,以妙法配合莲华之喻作为这部经的题目。
具足一,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方”是方法,也是佛法。“大方广”三个字的简单解释是:佛法深如大海,广大如虚空,没有边际。“佛”是人。“华严”是譬喻——华代表德性圆满,严是庄严。以圆满的德性以及修行的功德来庄严佛的法身。所以这一部经,人、法、喻三种完全具足。
佛所说的经典,纵有几千卷,总不出这七种立题。所以,我们在学习经典的时候,一看经题,就应该知道这部经是以什么作为题目。知道了题目的内容,为深入经藏打好基础。
【此经以能说所说人为名。】
能说的佛是人,所说的阿弥陀也是人,所以本经,是单人立题。
【佛者,此土能说之教主,即释迦牟尼。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以先觉觉后觉,无法不知,无法不见者也。】
佛者,指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佛菩萨的名号,都有着特殊的教化意义。“释迦”,是能仁的意思。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自私心很重,心地狭隘,对一切众生不能仁慈。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造作种种恶业,杀盗YIN妄等等罪业。学佛,我们首先要能够对一切众生生起仁慈之心,万物皆为一体,应具足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之心。“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娑婆世界的众生,整日心猿意马,妄想纷飞,无法静心思考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佛陀用寂默来教化大众,希望大众能有所清静,思考宇宙人生的真相。
凡夫都是随顺业力来此世间受生。而诸佛菩萨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五浊恶世呢?这是诸佛菩萨因为大愿心与慈悲心,不忍众生在无明六道苦海中轮转,所以示现到这个世间教化众生。
释迦佛过去世早已成佛,观察到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了,即在此示现八相成道度化众生。释迦佛是已经证得了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的圣人,对一切法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是先觉者。来到这个世间度化我们这些愚痴无明的众生。所以我们今天能够闻到正法,要感恩释迦佛!
【说者,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怀,众生成佛机熟,为说难信法,令究竟脱,故悦也。】
说,就是用嘴巴说话表达的意思,但在此地,蕅溢大师讲“悦所怀也”,也就是“怀着欢喜心畅所欲言”。释迦佛示现到这个世间的本怀是什么?就是要令一切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究竟乐,就是指成佛。净土法门被称为难信之法:有些人认为,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得三不退转,这是等觉菩萨的待遇,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也有人认为西方极乐世界只是一化城而已,不究竟。其实这些认识是错误的。西方极乐世界是究竟成佛的宝所,只要你能够往生,即便是下品下生,这辈子在西方极乐世界也必定成佛,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究竟成佛处。一般根性的人很难生信。释迦佛观察到,这个世间众生成佛的因缘成熟了。注意这个地方不是“得度”的因缘成熟,而是“成佛”的因缘,(因为只要能够往生西方就必定一生成就)所以怀着欢喜心就为之说此难信之法,令一切众生只要信愿念佛,就会得到究竟解脱。故名悦也。
【阿弥陀,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
阿弥陀,即释迦佛介绍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彼土,就是指极乐世界,此土是娑婆世界。阿弥陀佛以四十八大愿(四十八大愿在《无量寿经》有详细说明,《弥陀经》只是从极乐依正殊胜庄严而说的)接引大众,大家要注意这个大众不是一般的大众,而是信愿念佛的大众。讲到这里我们就清楚了,一般的法门完全是仗自力解脱,而净土法门讲二力法门,不但仗自力,而且仗阿弥陀佛的大愿力。只要我们至诚恳切,信愿具足,老实念佛,与佛感应道交,必然蒙佛接引。学习《要解》到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往生西方的条件就是,“具足信愿,老实念佛”,就是我们平时讲的信愿行三资粮。永阶不退,阶,是到达的意思,只要我们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使下品下生也不会退转到凡夫地。有人很担心自己带业往生西方,会退转。在这里我告诉大家,只要你能够到西方极乐世界,永远不会退转,业因到了西方是没有恶缘成就它的,彻底给它冷冻了,不会产生果报,尽管放心。
【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也。】
阿弥陀是梵语,翻译成中文,是无量光或者无量寿的意思。光代表空间,寿代表时间。时间与空间就是时空的意思,时空无量就代表了一切无量。
同时,光又代表智慧,寿代表了福报。修学佛法,就是要修福与修慧,叫“福慧双修”,当我们智慧与福报都圆满的时候,就是福慧两足尊,就成佛了。所以,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福慧双修。福与慧都圆满了,那就成佛了。成佛了就一切都无量,神通也无量,道力也无量,依报也无量,正报也无量,辩才也无量,相好也无量,说法也无量,化度的众生也无量。叫一一无量。
【一切金口,通名为经。对上五字,是通别合为题也。教行理三,各论通别,广如台藏所明。】
佛所讲的,称作金口宣说,名之为经。
一般经典的经题,分为通题与别题。所谓通题,就是和其他经题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别题。本经的别题是“佛说阿弥陀”,“经”是通题。通题与别题组合起来就是经题。
教行理三,是讲一切经典都具足教经、行经、理经这三种。《弥陀要解》的天台思想很浓,如果我们不了解天台思想,就很难将这部《要解》理解透彻。教行理经,就是天台的思想。在这三种经典当中有相通的,也有不同,都在天台藏有所说明。
这里,我们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教经、行经、理经。教经,是佛所说的教法。举《阿弥陀经》为例,教你“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闻说阿弥佛,执持名号。”,这些教导你怎么做的妙法,叫“教经”。如何去实践呢?佛教你“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这就是“行经”。依行而证得的那个理叫“理经”。经文“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为什么称赞不可思议功德,而为一切诸佛所护念?这乃是因此经所说之理及所证得之理皆为不可思议,故为一切诸佛所护念,而这内在所隐含的道理,就是理经的内容。
“各论通别”是什么意思呢?例如《阿弥陀经》中教你信愿持名,与其他经教法不同,这就是教别。但是修信愿持名,跟修观想念佛、观像念佛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其教法又通于其它净土法门,这是教通。所以教行理三经有通有别。这些在天台藏中皆有详细说明。
未完待续
《阿弥陀经》是劝我们修行的,佛宣讲阿弥陀经,描述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妙果,令闻者生信、发愿、执持佛名,求生净土。信、愿、行(执持名号),是净土法门的纲领宗旨。具此三资粮,不论是毕生执持而现生就得「一心不乱」(非常深的禅定境界,已达生死自在,能自行决定何时往生),或临终听闻开导、至心信愿称念佛号乃至十念,皆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弥陀经摄受力甚广,因此被列入寺院晚课。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