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五二九页:
疏【诸佛告语众生,古有二说:一谓转引,一谓同时。今兼用之。】
十方诸佛告诉大众说,「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个话自古以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转引』,一种是『同时』。
钞【转引者,慈恩谓六方诸佛,告本国中之语,释迦转引以证己言;灵芝谓是释迦说此经时,六方诸佛同时赞叹。】
古德有这两个讲法,这两个讲法都讲得通,而且也都是事实。慈恩大师就是窥基,窥基大师在《弥陀经通赞疏》里面说的,这是窥基大师的《弥陀经》注解。他说这是六方一切诸佛,就像释迦牟尼佛对我们一样,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介绍阿弥陀佛,换句话说,就是讲净土三经,一切诸佛在他们自己国中,对他们的人民也都讲净土三经。慈恩大师是这个意思,这个当然确实是事实。而释迦牟尼佛引用这些诸佛为大众讲三经赞叹净土,引用它来证明自己所说的跟诸佛如来一样,没有两样。灵芝大师他说法跟这个不一样,但是也有道理。他说释迦牟尼佛说这个经的时候,也就是说三经的时候,六方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佛不赞叹,这也是事实。换句话说,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这个经的时候,一切诸佛赞叹;诸佛讲这个经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同样也赞叹,诸佛一定是互相赞叹。两个意思都是真的,所以莲池大师两个意思兼用。
钞【今兼用者,以此广大最要法门。】
「广大最要法门」,这句话很重要,说实在话,不是彻底明白事实真相,这句话说不出来。净土法门是广大最要的法门,最重要的法门,最精要的法门。
钞【诸佛平时必所常赞。】
像释迦牟尼佛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几乎每一会里面都提到净宗的殊胜。《华严经》末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法华经・药王品》里面也劝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现在已经列入净土五经。日本净土宗大德们查《大藏经》,佛明显的说,恳切的说,这个经典已经看到二百多部,将近三百部。这就说明释迦牟尼佛对於这个广大最要法门常常讲,所以古德有说「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这是有道理的,常说这个法门。
钞【而正当释迦说此经时,十方诸佛齐赞,亦复何碍。】
这是没有障碍的。
钞【弥显此经,乃普眼法门,遍乎法界,一说一切说也。】
什么叫普眼法门?
演【普眼有二,一大智普眼普照法界,二大悲普眼普照众生,今虽兼二者,意重大悲。】
这两个意思都有,偏重在大悲上。
演【众生遍法界,则大悲遍法界,大悲遍法界,则此法门亦遍法界。】
这就是普眼遍乎法界的意思。
演【一说一切说也。】
一尊佛说,一切佛都说。这真正显示这个法门是成佛的精要。
疏【称理,则自性不变,是诚实义;自性不离,是护念义。】
这一段是称性而说。
钞【纯真绝妄,万劫如然。言诚实者,孰过於是。】
这经上讲「说诚实言」,没有比这个更诚实的,诚实到了极处,所以叫『纯真绝妄』。佛说其他一切经是不是也是说诚实言?跟这个经比较有没有差别?确实是有差别的。如果这部经、这个法门,不是在这一生当中导归极乐的,虽然是诚实言,没有到极处,总还缺一点。古德说《华严》,如果没有最后这一卷「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就不圆满,那《华严》比起《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确实要逊色很多;它后来这「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它就跟《弥陀经》、《无量寿经》完全相等,也是纯真到极处了。诸位明白这个道理,以这个标准来观察一切大乘经论,你才明了佛所讲的了义与不了义。哪一个是究竟了义?这一生往生不退成佛,那叫做究竟了义;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就不能算是究竟了义。所以这几句话也是说到极处了。
钞【即今一视一听,一言一动,莫不与俱。】
这几句话跟禅宗里面常说的非常接近,所以佛在《大集经》上讲「念佛即是无上甚深禅」,这个话是真的,从莲池大师这几句,我们能够体验《大集经》上说的话有道理。
钞【亘古亘今,常护常念,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何得诚言不信,护我偏违,可谓自诳自欺,自逃自逝。】
末后几句话是莲池大师对於学佛人讲的,真叫无限的感叹,学佛不肯学这个法门,真可惜,真正叫当面错过。『亘古亘今』,自古至今从来没间断过。『常护』,护是保护;『常念』,念是挂念,这是说诸佛如来对一切众生,从来没有间断过的。『行住坐卧,不离这个』,这是事实。『何得诚言不信』,诸佛如来这样至诚之言,真诚到极处之说,为什么我们还不相信?佛护念我们,我们偏偏违背他,偏偏不肯接受。从性上说,这是非常正确,我们念佛,佛护念,我们不念佛,佛还是护念,佛从来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平等的护念。『自欺自诳,自逃自逝』,偏偏不肯接受,偏偏遇到要排斥他,这个大错了。像这样的人,不要说是一般不信佛的人,就是念佛人里面还是占大多数。假如他真的相信,那就个个都往生了,就是古人讲「万修万人去」,为什么现在万修只有一、二个去?由此可知,大多数犯的这个毛病就是不能够真信,还是违背佛的忠告。东方我们就介绍到此地。再看下面,南方:
经【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这是先将南方这个佛号举出来。南方也是有无量无边的世界,当然也是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世尊也为我们略举五尊佛。南方在五行属於火,火的相是光明,所以南方表智慧。善财童子参学,善知识指导他的方向都到南方。善知识都住在南方,难道东方、西方、北方都没善知识吗?其实哪一方都有,可是善知识住的那个方向都叫南方,这个南方不是方向的南方,而是表法的南方,南方象徵智慧光明,有善知识住的那一方,那一方就是光明之方向,就是智慧之方、光明之方,它代表这个意思。这一段里面,这五尊佛的佛号充满了光明。『日月灯』,这都是光明的,『名闻光』、『大焰肩』,焰是火焰,统统都是代表光明的意思。有人说念佛人是小乘、是自了汉,是逃避现实,《无量寿经》的经题一开端两个字就是「大乘」,不是小乘。《无量寿经》是大乘,《阿弥陀经》当然是大乘,因为它们是同本的,一个是广说,一个是略说,古人称为大本、小本,这个经是大乘经。也有人说,念佛人也许能修一点定,他也修一心不乱,慧没有,你看看这个地方充满智慧,哪没慧?所以南方五尊佛是代表修慧。前面东方五尊佛是代表修行的根本,先决的条件就是如如不动,这不动觉,阿閦鞞佛。当中三尊佛名号上都有「须弥」,是表自性的,表三身的,报身、法身、应化身;最后「妙音佛」是表修行的方法,这个意思很明显。
学佛虽然是说福慧双修,但是慧比福要紧。「修慧不修福」,虽然在生活上困难一点,决定不堕落;「罗汉托空钵」,罗汉到外面托钵托不到食物,没福。证到阿罗汉果,他有慧,总比那个修福不修慧要好得太多了。「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没有智慧就变畜生,有福报,国王骑的大象,满身金银珠宝的璎珞披在身上,畜生到底还是个畜生。这就是说明了修行人一定要把慧看得比福重,那就对了;如果把福看重过慧,就错了,麻烦就大了。当然福慧双修是最好,福慧双修当中,要记住偏重在慧,不能偏重在福。这六方顺序都含著很深的意思。我们具足良好的修行态度,有了修学的目标,从哪里下手?从慧下手。所以他不是从福下手,从慧下手,这个意义就很深了。我们先看大师对这五尊佛号的解释:
疏【日月灯者,大智无尽故。】
这智慧无有穷尽,代表这个意思。
钞【大智无尽者。】
为我们说明什么叫大智无尽,因为佛的名号是从比喻上建立的。
钞【日照昼,月照夜,灯照日月之所不及,普遍继续,更无穷尽。】
太阳照白天,月亮照夜晚。太阳、月亮照不到的地方,灯照到。用日月灯,那就统统都照到,取这个比喻。
钞【佛之大智,横亘十方,竖通三际,方犹是也。】
就好像日月灯一样,比喻佛的智慧,十方三世无处不照、无时不照。
钞【又日光破暗,有般若义,名一切智。】
这从另一个比喻,配三种智来看,太阳能破黑暗,把黑暗比作无明、比作烦恼,智慧能断无明烦恼,这就好比一切智一样。
钞【月以清凉照夜,有解脱义,名道种智。】
解脱是自在。表道种智的意思。
钞【灯继日月,通乎昼夜,不住二边。】
昼夜是二边,它二边都照,不偏在一边。
钞【是中道第一义谛,有法身义,名一切种智。】
可见得名里面充满表法的义趣,这是我们一定要懂得。诸佛菩萨的形相名号,我们常常看、常常听,常常警觉自己、提醒自己,那就是无量的功德利益。表法最明显的,四大天王,这是佛门护法菩萨。懂得表法,这才真正能警惕自己、提醒自己,时时刻刻觉而不迷。第二尊佛:
疏【名闻光者,名称普闻,如光远照。】
表这个意思。
钞【实大声宏,故有名称。】
我们中国人所谓实至名归,「实」是他有真实的道德,有真实的学问,有真实的功德,自自然然他的知名度就高。『名闻』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知名度,『光』是智慧,他有真正的智慧。
钞【普遍闻於十方无量世界,如日光照,无所不被。】
取这个比喻。再看第三尊:
钞【大焰肩者。】
肩膀有担荷的意思。两个肩膀。
钞【肩表二智,焰喻照耀。】
二智就是权实二智。焰是火焰,表智慧,焰喻照耀。
钞【二智者,权智照事,实智照理。】
『实智』叫根本智;『权智』叫后得智。智慧有两种,《般若经》上常说:「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讲根本智,「无所不知」是权智。必须是无知,理才现前;这一有知,理就不能现前。理是真如本性,也就是真心、自性,这里面一个念头都不许有,起一个念头就是无明,就把这个理盖住,就见不到。你要想见真如本性,要想见真心,那要有实智,实智就是无知。实在讲「无知」就是清净心,心到极清净的时候,《楞严》上说的「净极光通达」,那就是实智。这个境界,世出世间,过去、现在、未来,心就像镜子一样,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里面确实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所以他完全明了。如果不明了,就不叫无知,叫无明。无明明了,明了是他没有一点分别执著,是无知;起作用的时候,不是自己起作用,自己起作用就是实智,起作用是别人来问,别人来问是「无所不知」,别人不问是「一无所知」,是这个境界。别人不问,自己也知道很多,那就坏了,那你这个根本智就破掉。这个意境的确很难懂,大家要细心去体会。那个一念不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像镜子照外面境界一样,镜子照外面境界它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所以诸佛菩萨用心就像镜子一样。我们凡夫用心是无明,是一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到处去看、到处去学,学的那些知见还是错误的,并不是真正明了,产生许许多多错误的知见,经上讲的邪知邪见,那不是智慧!真智慧要从清净心中得。佛法为什么对於修定看得那么重,就是这个道理,因戒得定,因定开慧。
慧里头两种:一个实智、一个权智。实智照理,权智照事。权智里面有分别、有讲解,也有执著,可是大家千万不要发生误会。我们在讲堂里面讲东西,有些人听到产生非常严重的误会。譬如我们劝人学佛,接引初机,以前李老师教导我们,接引初机不劝人吃素,不劝人受戒。为什么?一般人一听说要吃素,他不学佛了,他不来了;一听说要受戒,也不敢来了,吓跑了。所以对於初学的人不说这些,劝他来听经,劝他来学。吃素跟持戒,他学久了自然就发心,所以这个不能劝的。於是有些人听到就误会,说净土法门法师不提倡素食,劝人吃肉,净土法门法师不守戒律,这就冤枉了。这个地方,我们讲权智里面也有分别、也有执著,那听了几天教的人,又说我在这里讲经胡说八道,讲错了。诸佛菩萨是随众生分别而分别,不是他自己分别。那个众生来问:法师,你手上拿什么东西?你说我不知道,这成什么话。你们大家说这个是纸张,我也说是纸张,随你们的分别而分别,随大家的执著而执著。所以这个是执著就是不执著,分别就是不分别。分别执著是恒顺众生的,没有分别执著是自己的。对自己来讲,确实没有分别执著,对自己的受用是实智、无知。处事待人接物,一切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所以,在随顺的时候就有分别、有执著,可是要记住,不是真的有,真的有那就错了,那他智慧就没有了;对他自己来讲没有,但是跟大家在一起作用里面好像是有,是这么个意思,决定不能听错。所以这个权智是应付大众的,是恒顺众生的。
钞【事理炳然,双照不昧。】
自己心里面一念不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人来问,解释得清清楚楚,一点没有错误,像诸佛为众生说法一样,应机而说,能令众生个个得利益,双照不昧。
钞【如两肩发焰故。】
好像两个肩膀放光。
钞【又此二智,荷担一切佛法,有肩义故。】
这两种智慧才能够担负起如来教化众生的事业。诸位要知道,「实智」度自己,像《心经》上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是实智。「权智」度众生,权智是帮助一切众生的,教导一切众生的。权实二智好像两个肩膀担负起如来家业,如来家业就是自度度他。第四尊佛:
疏【须弥灯者,须弥为灯,照四天下,佛光广照,亦如是故。】
『须弥』是比喻,在这一个单位世界里面,须弥山最高最大。把须弥比喻成『灯』,这个灯要是点亮,一四天下统统照到,因为它在这个世界最中心、最高峰,取这个意思。
钞【须弥为灯者,如云须弥为笔,须弥为椎等,极言灯量之广大也。】
它是比喻。
钞【须弥在中,光照四部。】
这是经上常讲的四大部洲。
钞【佛以中道大智,照诸众生,如须弥灯也。】
须弥灯佛是比喻佛的光明遍照。
钞【然维摩经言:须弥灯王佛,身高八万四千由旬,而究其国土,乃东方过三十六恒河沙世界,今在南方,以佛同名者众故。】
这是事实,德行相同,行愿相同,名号就相同。因为诸佛菩萨没有名号,名号从哪里来的?有的是从德能上来的,有的是从应化众生而建立的,这个我们要晓得,佛菩萨没有一定的名号。像我们本师名号叫「释迦牟尼」,他为什么建立释迦牟尼?是因为在这个时期、这个地区,教化众生的宗旨目标,是从这里建立的。换句话说,从他教育宗旨上建立的。这个世界的人缺少慈悲心,所以用「释迦」;「释迦」是梵语,意思是仁慈,提倡仁慈的教育,是这个意思。第二,这个世间众生心污染,不清净,所以用「牟尼」,牟尼就是清净心的意思。可见得名号就是他在这个阶段、这个地区教学宗旨而已,是这么个意思,这不是他的本名。
释迦牟尼佛要是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释迦牟尼」四个字用不上,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人个个仁慈,个个都清净,这个名号有什么用处?没有用。一定要换一个名字,要换「无量觉」。阿弥陀佛翻作无量觉,那就对了。由此可知,佛菩萨的名号到哪个地方就变了,不一样!正如同我们这个世间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到学校去教书,他教国文,人家叫他做国文老师;他到那个学校去教英文,人家叫英文老师;到第三个学校去教数学,人家叫他数学老师。他名字都变了,其实那些名字都不是他自己的名字。诸佛菩萨的名号就像这样的,因此同名同号的佛菩萨就太多了。我们在这里问,国文老师是谁?国文老师太多了,同名号的就太多了。《维摩经》上讲的须弥灯王佛是在东方,《弥陀经》上世尊给我们介绍的须弥灯王佛是在南方,可见得佛的名号相同,是两个人,不是一个人。第五尊佛:
疏【无量精进者,精进解见序分。】
前面解释过了,前面有常精进菩萨。
疏【但彼言常。】
前面是「常精进」菩萨,这个地方是「无量精进」,差别就在这一点。
钞【无量二义。】
无量有两个意思。
钞【一者,时无量,即是常义。二者,事无量,自利利他,智行无边故。】
这五尊佛代表智慧。「日月灯佛」,代表究竟圆满的智慧,因为他无所不照,没有一个地方没照到。圆满的智慧正是我们所要求的,也就是经上给我们说的这个共同目标「无上正等正觉」,代表这个,这是我们的所求。这就说明修行是以求智慧为最正确的理念。慧从哪里求?慧从定中求,从清净心中求。清净心怎么能得到?清净心从持戒得到。怎么是持戒?这个持戒就是要遵从佛的教诫,佛教我们怎样做,我们就怎样做,这叫持戒。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上品上生章」注解里有几句话说得非常好,佛叫我们舍,我们就舍,佛叫我们取,我们就取。佛叫我们舍娑婆世界,我们就舍;佛叫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就取,这就对了。完全遵从佛的教导,我们心是定的,这个才能得定,定才能开慧。如果不从这个方法途径,要想开慧不容易,那就太难了。为什么我们这样肯定的说难?难,因为他的心是乱的,他妄想多,他分别多,他执著多,哪来的智慧?哪里来的清净心?我们知道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自然就肯定了。
修行,智慧透出来才算是成绩。佛门常说「烦恼轻、智慧长,我们的妄想、烦恼一年比一年轻,智慧一定是一年比一年增长。烦恼跟智慧就像光明跟黑暗一样,光明多一分,黑暗就少一分;黑暗多一分,光明就少一分。烦恼多,智慧就少;智慧多,烦恼就少,一定的道理。从这个地方能够测验自己修行的成就,果然是烦恼一年比一年少,妄想少了,牵挂少了,忧虑少了,心得清闲自在,智慧增长,功夫得力的现象,这是好境界。如其不然,要回过头来认真去检点、去反省,一定修行修错了。否则的话,这种效果是一定会得到的,得不到效果就是我们修行修错了。修慧小有成就的时候,也就是有一点小名气,这个时候是非常危险的阶段,为什么?很容易堕落在名闻利养之中,这是事实。古今中外多少人到这个阶段堕落了,所以在这个阶段要特别提高警觉,要能舍名闻利养。虽有名闻,名闻要能够舍弃,不挂在心上,晓得距离自己真正的成就还有很遥远的道路,在这个地方裹足不前就堕落,所以要有很深的警惕,不能被名利伤害了自己。更进一步提升自己,这权实二智现前了,这个时候可以承担如来家业,可以做弘法利生的事业了。可见得全都是智慧,没有离开智慧。
「须弥灯佛」所表的是转识成智、破迷开悟,不但自己成就,也有能力帮助别人破迷开悟。末后一尊佛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要「精进」,我们对於这两个字要重视,「进」是进步,不断要求进步。这个进步当中要精纯,换句话说,不是杂进,不是乱进。世间人也在求进步,可是他不纯,他不精,他学得很多、学得很杂,这种杂进与乱进是无济於事的,对定慧没有帮助。如果说他有好处,那可以说他见闻很广,常识丰富。说得不好听一点,他妄想很多,杂念很多,分别执著很多,换句话说,果报还是要搞轮回,所以无济於事。这个进要精进,精进就重要,要成就真实的智慧,要无量精进。「无量精进」的意思,无止境的精进,是这个意思。不可以说到一个阶段就自满,永无止境的精进,这是修学方法的根本。
疏【称理,则自性光明不可尽,是南方恒沙佛义。】
南方表光明。
钞【南方为离,离为火。】
在八卦里面,这个卦的相是「离」,离是火。
钞【火内暗而外明。】
『内暗』就是表实智、无知,般若无知。『外明』表权智、表无所不知。
钞【是寂而常照也。】
实智就是寂,就是清净心。
钞【真知不昧。】
真知是实智。
钞【灵焰何穷。】
『灵』是灵明觉知,『焰』是比喻智慧。灵明觉知的大用无有穷尽。
钞【华严光明觉品言。】
这也是《华严经》里重要的一品。
钞【如来光明过一世界。】
『过』是超过,『一世界』就是一个三千大千国土。
钞【十世界。】
超过十个大千世界。
钞【乃至不可说世界。】
阿弥陀佛的光明超越无量无边诸佛世界。
钞【皆是自己心光觉照,一切不从外得。】
光明小的照一世界,大的照无边世界,怎么回事情?与清净心有关系,与度生的弘愿有关系。何以说与清净心有关系?我们讲到佛,天台家讲有四种佛,藏通别圆。藏教的佛还没见性,当然他有光明,光明就小;通教的佛比藏教殊胜一点,也没见性;别教的佛等於圆教二行位的菩萨,破十二品无明,无明有四十一品,他才破十二品,这就是说明诸佛心有清净有不清净;到圆教佛,那是最极清净,别教的佛还是不清净。所以光明大小不一样。第二个,虽然同是圆教佛,自受用完全相同,就是实智完全相同,权智作用就不相同。权智作用是诸佛在因地中发度生之愿不一样,阿弥陀佛发的愿是普度法界一切众生,这个愿太大,一切众生是一个都不漏掉。一切诸佛世界里面的众生,他统统都要度,这个愿就发得大;有些人在因地发愿,我要度大千世界这些众生,一个大千世界,那个愿就小,差别在这个地方。不是他的能力有差别,不是他的智慧有差别,而是他跟众生结的缘有差别;在因地发愿就是跟众生结缘,缘结得不一样。如果你想将来作佛,你的光明要超过『一世界,十世界,乃至不可说世界』,你现在要发广大心,要与一切众生广结法缘,到你成佛,你的光明就超越无量诸佛国土,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这个确实是自己真心本具的般若智慧光明,决定不是从外面得来的,外面什么也没有,《楞严》上说得很好,「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你所得到的全是自性本来具足的,不过这个时候完全没有障碍,自己应用自在。
钞【故曰: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
经上说,我见到灯明佛如来,『本光』是我们自己本性的光明。佛从哪来的?佛还是我们自心变现出来的。不仅西方极乐世界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十方一切诸佛刹土都是唯心所现,都是自性所变。眼前我们自己的身体,眼前围绕著我们生活的空间,一切都是唯心所现,自性所变,离开自性就无有一法可得。所以佛法的修学没有别的,只是证实自性而已。
经【各於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读这个文要以至诚恭敬、万分感谢的心情来领受。南方无量无边诸佛如来在他们自己国土里,『出广长舌相』,为一切众生介绍西方净土,劝导大众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是多么感人的一桩大事。每一位诸佛:
经【说诚实言。】
都是这样劝告我们:
经【汝等众生。当信是。】
『是』就是指这部经。佛在这部经里面为我们所介绍的这些话,我们要真正相信。相信这部:
经【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这一段前面说得非常详细,前面的意思明了,我们每念到这个经文都会受到很深的感动,一定会有无尽的感激。佛这样苦口婆心的劝导我们,我们这一生缘分实在是不可思议,能遇到诸佛度众生的第一经,因这部经,我们这一生决定往生不退成佛。
◎三、西方
经【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
前面东、南方我们所见到的是五尊佛的名号,西方有七尊佛的名号。「七」代表圆满,「西方」代表修福,修慧之后,这个福报也不能够舍弃。我们常讲「福慧双修」,因为世间人对於福看得很重,比慧看得重,佛随顺世谛,随顺世俗讲福慧双修。在这个地方没有随顺俗谛,随顺真谛,随顺真谛要把慧摆在前面,福摆在后面。「七」代表圆满的福报,有这个意思在。第一尊佛『无量寿佛』,这个地方的无量寿佛到底是不是阿弥陀佛?还是与阿弥陀佛同名同号的?经上没有讲清楚,可能两个意思都有。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讲得通的,不是无量寿佛在此地自己赞叹自己。实实在在,西方过去还有更远的西方,西方世界有无量无边诸佛如来,相信与阿弥陀佛同名同号的一定不少!这个事实也讲得通。莲池大师把两个意思合并,两个意思都有。
修福,诸位要知道,寿命是第一福,福报,寿命摆在第一。你有无量的财富,你有崇高的地位,如果没有寿命,短命死了,不一切都落空,《行愿品》里面讲的,一样也带不去;一定要有长寿,福报智慧你才真正能享受得到。所以这个福报是寿命摆在第一,寿命是第一福。自古以来这些大德们都说,无量寿是我们生到西方第一得,因为得到无量寿,一切都得到了。我们这个世界成佛,为什么要三大阿僧只劫?三大阿僧只劫,生死轮回不晓得要经过多少次!到西方极乐世界,跟我们讲三大阿僧只劫,简直毫不在意,为什么?我们自己有无量的寿命,三大阿僧只劫对无量寿来讲,时间很短暂。譬如你有一百岁的寿命,学这个东西只要三天时间就成功,那你不是不轻而易举!寿命是第一得。这一点一定要清楚,搞别的法门你得不到!单凭这一点,这个利益、这一点好处,我们就决定要到西方去。有了寿命,其他事情都好办,学无量法门不难,有的是时间。这个世界寿命短促,学什么东西我们都感觉时间不够用,没有法子成就。这都是些事实,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