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四二一页:
演【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前面大师告诉我们净宗修行的方法,明白的给我们开示「善根、福德、因缘」必须具足。我们从什么地方做起?大师依据《观经》指出,「三福」是净业正因。我们在此地曾经跟诸位报告过,这三条不仅是修净土的基础,实在讲大乘佛法所有的宗派、无量法门都离不开这个基础。由此可知,这三条十一句非常重要,如果疏忽这段文,纵然勤苦精进的修学,也没有法子成就。为什么?因果不相应,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到的。
实实在在的,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由孝道而后才有师道,不孝父母,要他尊敬师长,那是做不到的。哪有说是自己最亲爱的人不敬,去敬外头别人?如果有这种事情,他必定有企图;没有企图,这在情理上讲不通的。这就说明孝亲尊师是我们修行的大根大本。世出世间法要想有成就,这就是师道。佛在经上常说,父母之恩是生我们的肉身,我们这个身体得自於父母;老师的恩德是生我们的法身慧命,法身慧命得自於老师。在中国古时候,老师跟父母看的是一样重,诸位读《礼记》、读古礼,你就晓得,父母过世守孝是三年,老师过世心丧三年,就是没有形式,不要穿孝服。这是学生对老师跟对父母没有两样的。还有一个显著的就是称名,古时候只有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可以叫他的名,可以称名。成年以后,如果再称名,那是对他很不恭敬,对他很不礼貌,尤其是连姓带名称,更没有这个道理,那是侮辱到极处。
男子二十岁成年行冠礼,戴帽子,戴帽子表示是大人不是小孩,你见到他要尊重,不能称他的名;女子十六岁行髻礼,就是梳头,她成年了。这一天他的长辈,他的同辈、兄弟姐妹要送他一个字,名字。从这一天起,大家都称他这个字,不再称名了。名以后谁称?只有父母,父母一生称你名;第二个人就是老师,老师一生称你名。除这两个人之外,你的祖父母,你的伯伯、叔叔,你的家亲眷属统统都称字。祖父母因为隔一代,他对你要尊敬,长幼有序。你在朝廷上做官,皇帝也称你字不称你名;如果皇帝要称你名,你就有罪了,那要判刑,你这个官位就保不住;如果皇帝是连姓带名一起称,那恐怕要杀头,脑袋都保不住了。所以在称呼上,老师跟父母是相同的。这是在古礼上很明显的能看出,孝道跟师道是不能分的。我们今天孝道不谈了,所以师道也没有了。师道没有了,怎么可能成就?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今天说老实话,几个人懂孝道?几个人懂师道?世法里面完全舍弃了,佛法里面现在也不存在了,也没有了,表面上看起来比世法好像好一点,只有个形式,内容没有了。
师道从哪里讲起?今天这第二句就是给我们说明师道具体的内容。怎样叫做尊师?如何是重道?首先是「受持三皈」。「受」是老师授给我,我接受之后,我一生要能奉行,要能保持,不能离开它。「三皈」就是基本的戒条,我们通常讲戒,五戒是根本戒,五戒以三皈为基础,没有三皈,哪来的五戒?你们平常在佛门里面受三皈;你去求戒的时候,还要受三皈,再受五戒。如果受比丘戒、受菩萨戒,还是从三皈受起,为什么?三皈是基础,没有三皈,底下统统都没有了。现在我们有没有三皈?说老实话,统统都没有了。修行从哪里修起?三皈,大家只知道一个形式,内容一无所知,这个不得了!说起三皈,你们都知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除了会念这九个字之外,里面的内容确实一无所知。说到皈依佛就想到佛像,说到皈依法就想到经典,说到皈依僧就想到出家人,那就完全错了。一千三百年前,唐朝时代禅宗六祖大师讲三皈他就怕人家误会,所以他传授三皈,他不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觉正净是从意思上说,佛法僧是从形相上说,其实真实的皈依处是自性三宝。
佛是觉的意思,佛是觉性,就是自家的佛性,这叫皈依佛。几个人会皈?没有一个,这真不容易。真正把皈依佛这一条做到,那就是交光大师在《楞严正脉》里面所讲的「舍识用根」,那就皈依佛了。皈是回头,从哪里回头?从识回过头来,从八识五十一心所回过头来,依什么?依自己的觉性。觉性是什么?是六根根性,在眼叫见性,在耳叫闻性。我们没有皈依之前,我们用眼识看外面六尘,这一皈依一回头了,我们从今之后不用眼识,我们用见性见色性,不是见色尘,这才叫皈依佛。几个人会做到?这一皈依,自己就是什么地位?跟诸位说,马上摇身一变,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菩萨,这才是皈依佛。皈是回归,回头,几个人肯回头?死到临头都不肯回头,你有什么法子。
三皈统统在形式上讲,三皈的内容、三皈的真实义趣不晓得,这怎么办?用八识五十一心所就是迷惑颠倒,我们常讲的感情用事。「识」叫情识,感情用事;真如本性,性是理性的。处事待人接物统统用感情,这是造六道轮回之业,这怎么得了!所以,真实的皈依,几个人懂得?我们通常讲,只告诉大家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我们依自性觉。我讲得没错,可是你听不懂,什么叫迷惑颠倒?什么叫自性觉?我今天引用《楞严》这个说法,诸位能比较清楚一点,可是还是不容易懂。再讲得浅一点,就是从感情用事回过头来要用理智,这是用现代话来讲,大家听得比较能领会,可是其中的意义还是很含糊笼统。什么叫理智,什么是不理智,必须把八识性质搞清楚就比较容易懂。第六意识,前五识是接触,这个不要紧,眼接触外面的色尘,耳接触声音;起作用,第六识分别,第七识执著,第八识落印象。本性,就是六根根性,跟诸位说,它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也不落印象。现在叫你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眼见色、耳闻声,不分别、不执著、不落印象,就回过头来了,这叫做皈依觉,这叫做皈依佛。
这个说法清楚多了,我们能做到吗?做到了,心就清净。为什么?所有一切烦恼都没有了,烦恼从哪里来的?分别执著来的。一切分别执著舍掉,怎么可能生烦恼?不但烦恼没有了,生死也没有了。生死也是从分别执著来的,没有分别执著,生死就没有了,轮回也没有了,六道也没有了。一回头就没有了,不回头是样样都有,那就有的受的。祖师大德常常说:回头是岸。要知道回头,皈依就是回头,这样才叫皈依佛,这皈依佛好难好难。早晨做早课要打个三皈,晚上做晚课又要打个三皈,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回头。不回头就不是佛的弟子,不回头就不敬老师,不回头就不孝父母。因为这第二条是以第一条为基础,既然以佛为老师了,佛怎么教给我们,我们就怎样接受、怎样去奉行,这是尊师,这是尊敬老师,这就是孝亲。我们的父母希望我们跟一个好老师学,释迦牟尼佛是世出世间最好的老师。佛虽然不在,不在没有关系,经典在世间。依照经典修学就是依佛学道。
第二是皈依法,六祖大师说皈依正,「正」是什么?正知正见。正知正见,我们也很难懂。什么样的知见叫不正?邪正的标准是什么?浅而言之,邪正的标准就是经律论三藏。经、论是我们思想见解的标准,戒律是我们言语造作的标准。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语造作与经律论都相应,这个知见叫正知正见。如果我们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跟经典相违背,这个知见就是不正。这样说起来,我们是不是要把《大藏经》读尽?不是的。佛当年在世教导弟子,老实话就是一次的开示,终身奉行。我们中国古人也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教给你一天就行了,你一辈子都要遵守;不遵守,这就是不敬师,不孝亲了。尽形寿去奉行,这是我们在一些经论上看到的。
经典之由来,十之八、九都是有人启请,启请就是我今天有困难有个难题,向释迦牟尼佛说,请他老人家指教。佛就给他讲解,把他的问题解决,后来记下来,这就是一部经。这在佛经术语叫当机者,是他来请教,这对他说的。他一生依照佛的教训去做,他就得到殊胜的结果。没有人启请,佛主动自己说的经不多。《阿弥陀经》是无问自说,这个很特别,《无量寿经》,前半部阿难尊者启请,后半部是阿逸多菩萨(就是弥勒菩萨)启请的,他们两个人是《无量寿经》的当机者,都是有对象的。这部经是佛无问自说,这样的情形很少,佛是观察机缘成熟,虽然没有人问,他老人家主动就说出来。由此可知,每部经都具足经律论三藏,任何一部经展开就是大的三藏,把三藏缩小就在一部经里。你明白这个意思,我常常在讲席说,《无量寿经》详细的说明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详细的注解就是《大藏经》,你就明了了。所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因此,我们选择一部经论,一生依照这部经论修正我们的思想、见解、行持就对了,这才叫皈依法。
早课把经论念一遍是提醒自己,今天一天不要忘了佛的教训,要依教奉行;晚课是反省,是检讨,我今天一天处事待人接物,我的想法、看法、做法跟老师的教训有没有违背?有违背,要真心忏悔,改过自新,这叫修行。否则的话,早晚两堂功课有什么用?早晚两堂功课不缺,把那个经念一遍,念给佛菩萨听,「我是佛菩萨乖宝宝,佛菩萨很喜欢我」,那是笑话,那是大错。不但你自己想错,实在是造罪业。佛菩萨又不在此地,泥塑木雕的像,早晨念一遍骗它一次,晚上念一遍又骗它一次,连泥塑木雕的像都忍心欺骗,他怎么不骗人?所以他天天骗人,这不足以为怪,为什么?佛菩萨像,他都骗,一天还骗两次。不懂得什么叫做皈依法,你说这怎么得了!
第三是「皈依僧」,「僧」是清净、和合的意思,两个意思是以清净为主,清净心就是和合。每个人心都清净,他怎么不和?当然就和,自然就和了。僧团里面基本的戒条是「六和敬」。六和敬的目的就是清净心,这叫和合众,心清净、身清净、境界清净。我们今天看这个境界不清净,为什么不清净?我们的心不清净。心果然清净了,就像《楞严》上说的,「若能转境,则同如来」,清净心就转境,不清净的心就为境所转。心不清净会被外面境界影响,心清净不受外面境界影响;不受境界影响,你就会影响境界,你能影响外境,这就叫转境。如果诸位参透这个道理,你就会恍然大悟。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几乎现在全世界的人都意识到,地球已经非常严重的染污。这个染污如何能消除?给诸位说,如果我们心地染污,要不能够恢复清净,外面环境不会清净的。为什么?境随心转。心清净就不会制造环境的染污,心不清净才会制造环境染污。
今天全世界环保都是在搞枝枝叶叶,没有找到根本,根本在心地。如何保护心里的清净,保护精神的不染污,外面的环境自自然然能恢复。世间许许多多人不读经,不知道这个事理的真相。我们虽然晓得,晓得的人太少,人微言轻,看到这个世间人造业受报,没法子挽救!救不了别人,一定要救自己,这是正确的。自己得救,将来众生的因缘成熟,我们倒驾慈航再去帮助他。什么时候叫因缘成熟?他能接受佛法,他能听得进去,听了欢喜,能信受奉行,这叫因缘成熟了。他现在听不进去,不能接受,不能奉行,缘没熟。没熟的时候要自度,缘熟的时候再度他,这叫做皈依僧。皈依僧不是皈依一个出家人,这个一定要搞清楚。
经典,部部经都含无量义,我们读莲池大师《疏钞》知道,这是解释《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很短,三分钟就念完了。《阿弥陀经》里面讲什么?再看看莲池大师《疏钞》,真是不得了,每天讲一个半钟点,一年也讲不完。我们从这个地方才知道,经里确实含无量义。《阿弥陀经》含无量义,哪部经不含无量义?部部经都不例外。不要说一年讲不完,要细说,一百年也讲不完,这是真的。
「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就是佛弟子尊师重道的信条,就是尊师重道、孝顺父母具体的行法,修行方法。「三皈」的意义要不真正了解,我们从哪里皈?我们依什么?也许同修又问,有很多老太太们一生也不认识字,也没有听过经,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临终的时候站著走、坐著走,预知时至,那是怎么回事情?我告诉诸位,她虽然没听过经,不认识字,也没念过经,她三福十一句全部做到了。你仔细去观察,仔细去检点,她没有一条缺乏的。人家一天到晚一句阿弥陀佛,什么都不想,心地清净,这三皈里头皈依僧有了。她的思想、见解就是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她深信不疑,念念就是求生净土,希望阿弥陀佛来接引他,这个知见是正知正见;一句佛号不间断、不夹杂就是觉而不迷。古德告诉我们,能念之心是始觉,所念的佛号是本觉,念佛就是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原来她一句佛号,三皈统统具足。不但三皈具足,众戒也具足,菩提心也具足。整个大乘佛法统统归纳到最后,就是阿弥陀佛四个字,「读诵大乘」她也具足了。她这样走,做一个样子别人看到感动,她劝化别人,她也具足了,自行化他,她以身教,「劝进行者」。你说她哪一条不具足?条条具足。我们能比得上她吗?比不上!这不能小看人。
实实在在讲,世出世间,现在基本道德观念舍了之后,一般讲受教育愈高的是愈麻烦,都是自以为是,狂妄,轻视了别人。今天报纸登了,英国新首相只是高中程度,很值得人深深去反省的。我们中国人常说「英雄不怕出身低」,往往出身低的人谦虚、恭敬,念念当中我不如人,他才能成就;别人不如我,就完了,我还会有成就?还会有进步吗?没有了。诸位看看《华严经》善财五十三参,每一位善知识,那都是大菩萨,善财童子去参访,他把自己所修学的法门教给善财童子,教完之后告诉他,无量无边甚深法门,我只知道这一点点,我不如那些善知识。你去查查,没有一个不是自己谦虚、尊敬别人、推崇别人,五十三个善知识里找不到一个傲慢的。连孔老子夫子都说,假设这个人他的才华像周公一样,「如周公之才之美」,周公是圣人,孔老夫子最佩服的,「使骄且吝」,傲慢、吝啬,假如他有这两点,「其余则不足观矣」,那就不必看了。为什么?统是假的,不是真的。
《礼记》一开头,圣人就教给我们「傲不可长」,儒家讲的是世间法,没有强调断烦恼,但是人家伏烦恼,不可增长。佛家要出三界,决定要断烦恼。断烦恼从哪里断起?傲慢的习气先断掉。所以佛法的修学,首先就是折磨你,把你骄慢的习气折伏尽,然后才有资格学道。心清净了,对人才有恭敬心,才真正做到自卑而尊人,这才能承受,这才成为一个法器,才能接受甚深之法。甚深之法是如来平等性法,有一丝毫骄慢,佛不是不慈悲,不是不肯传授给你,传授给你没有用。这里传给你,那里漏掉了,所以叫有漏,漏是什么?就是你烦恼。所以首先一定要把见思烦恼断掉,见思烦恼断了之后,这才是个法器。
见思烦恼,思惑里面贪、瞋恚、愚痴、傲慢、怀疑,贪瞋痴慢疑有一条就不能成就。不但一般佛法你不能成就,念佛都不能往生,这是真的。你念佛,你还在世间贪财、贪名、贪利,你能去得了吗?阿弥陀佛来接引我,我那里股票涨价,这不能去,要赚钱!那怎么能去得成功?还有儿孙很多,我还没跟他见面,还没交代清楚,阿弥陀佛不可能等你。你有贪、有瞋恚,这个人过去对不起我,我还没报复他,那也去不了。贪瞋痴慢疑统统是往生的大障碍,你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些东西统统不可以有,这叫习气,这叫烦恼,这叫障碍,叫业障!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业障很重」,是的,业障很重,业障重的人不能往生。希望这一句佛号把你所有的业障统统消掉,贪瞋痴慢疑念头一起来,马上转变成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忘掉。必须阿弥陀佛这句佛号要念得熟,念念当中这佛号会起现行,贪瞋痴慢念念会减少,这个就功夫得力,这就是好境界。一天念十万声佛号,还是起贪瞋痴慢,那个没用处的,那就是古人讽刺的话,「喊破喉咙也枉然」,不能往生,念佛只是口善意不善。所以「受持三皈」,诸位一定要把意思搞清楚,要从这里下手。
「具足众戒」,这个众范围很广很多,不是指三聚净戒。三聚净戒,具足三聚就很好了,何必用众戒?戒律是生活规范,戒律的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是小乘戒、是自律的,对自己的,也就是我们儒家所讲的独善其身,独善其身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大乘戒、是菩萨戒,是处众的,跟大众在一块是众善奉行,就是儒家讲的兼善天下。个人独善其身,处众兼善天下。实在讲,儒家所讲的原则跟佛法讲的没有两样,因此,这个精神表现在事相上非常之广泛。佛教给我们的戒条,我们要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规章,我们要遵守,都在众戒范围之内。除这些有条文的,还有没有条文的,不成文这一类的戒律是什么?社会的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全部都在这一句里头。在中国要守中国人的风俗,守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到外国要遵守外国的法律、外国的风俗道德习惯,才能跟他相处融洽,和睦相处。所以戒律,你看到「众戒」,你呆呆板板的就是那几条戒,十戒、二百五十戒,就死在这里,那是完全错了。这个样子学佛,释迦牟尼佛看了都流眼泪,脑筋怎么那么死。从前李老师告诉我们,学佛人是什么样的头脑?圆圆的水晶球,八面玲珑!木头、四方头脑不能学佛,转都转不动,那还行吗?诸位一定要明了。
《戒经》里面的戒律,那是三千年前在那样的生活环境里面制定的规范,现在能不能用?不能用。我们世间法律每过二、三十年要修订一次,现在因为社会变化太大,等不到二、三十年,三、五年法律条文就要修正一次,不修正就不适用了,社会不断在进步,大幅度的在进步,从前订的现在都不适用。立法院天天在那里修订,要适应社会,适应大众的需要。
佛家的戒律传到中国来,中国祖师订的清规,清规是什么?就是戒律的中国化,就是戒律的现代化。依照佛法戒律的精神,适应我们现在生活的需要,这样订清规。清规例子一开,每个地方的清规,在大陆上每一省、每一县、每一个寺庙的清规,你仔细去看看,总有几条不相同的。为什么?一定要适合我们现前的环境。在我们这个地方可以行,在别的县分不一定能行得通。尤其中国幅员很大,民族很多,每一个民族风俗习性都不完全相同。即使在台湾,台湾还有高山族,高山族还分很多族,他们的风俗习惯都不尽相同。
从这个地方,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具足众戒的深意!然后才晓得佛教的确是超时间、超空间的,无论在哪个时代,无论在哪个国家、民族都行得通的。为什么?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死板板一个方法决定行不通。所以现在我们中国的法师在外国弘法,我看到就很难过。为什么?当然现在都是教中国人,还没有教外国人的。为什么没有教外国人?外国人不来!外国人为什么不来?来了,听我们讲经,要做中国人,还要做中国古人,你说这怎么行!这简直开倒车,外国人怎么可能进来?我们依照古人的注子,讲出来统统做古人去,这个不可以。换句话说,他所讲的,勉强算是契理不契机。所以佛法不能普及,佛法不受欢迎,道理在此地。你真正是通达明了了,哪个地方、哪个民族、哪个国家会排斥佛法?欢迎都来不及。为什么?对他的国家、民族有一定的好处,有真实的利益。像《无量寿经》上所说的「惠以众生真实之利」,谁不要?所以经典、古大德的注疏全是活的,活活泼泼。如果这些注疏要不是活的是死的文字,决定不能传下来,而是我们这一代人把它讲死了。它不是死的,我们把它看成死的,把它讲成死的,这是错误,错在这个地方。
「威仪」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仪表、风度,这也要赶上时代。现在这个世间,我们常常在电视台看到,年年都有服装表演流行的,威仪就属於这些,可见得佛并没有教我们开倒车。佛不但教我们赶上时代,佛教我们领导时代,永远走在时代的前端,不会落伍。今天人家看到「威仪」,都想到唐朝时候的威仪,宋朝时候的威仪;换句话说,统统去做古人去了,装模作样那个样子,所以吓得没有人敢学佛了,这个错了,这个把佛学死了!如果统统是这样的话,佛教传到中国,我们应当完全用印度那个威仪才对,为什么到了中国穿上这种衣服?这个衣服是中国汉朝的衣服,叫海青,不是佛教的。汉朝时候读书人,就是士大夫阶级,今天讲知识分子,穿这种长袍大袖的衣服,他不做粗重的工作。
现在有人提倡,我们出家人的衣服可以随俗,本来是随俗的。像日本的出家人,他的服装是西装、皮鞋。他的搭衣现在变成纪念性质,我们还有个衣搭著,日本那个衣这么小一块,平常就放在西装口袋里。如果有佛事,他从口袋拿出来,就像我们念珠一样挂在脖子上,那就是他搭了衣。他的三衣都做成这么一小块,平常装在西装口袋里。他有没有错误?没错误,「不犯威仪」,他是现代人,他不是从前那个社会的人,所以这个不犯威仪的。
我们今天出家人为什么不换服装?还穿这个?实在讲,这个服装穿起来舒服。我们现在看到西方人紧紧的裹在身上,这个多难过!宽袍大袖确实舒服。所以,中国人是很会享受的。说老实话,中国人在衣食住行上都讲求享受。所以这个衣服设计的时候设计得好,外国人穿了之后,他也想穿,他不会裁缝,他买不到,这是真的。我们在外国的时候,他们看到都很羡慕,说这个衣服穿著是好,是舒适,特别是这个大袖子,这海青的确是特别舒服。
所以这一句,句句都是活的。因为现在社会很乱,风气不好,所以僧团里面还是保持。我们今天穿的服装是明朝服装,不愿意更换有好处,对於出家人本身来说有一个约束。譬如电影院、酒家,我们穿这个衣服总不好进去,总觉得难为情。如果换上像日本出家人的服装,走进去谁知道?没人知道。中国的喇嘛,甘珠活佛,我跟他常常在一起,他穿长袍(马褂是礼服,通常不穿马褂穿长袍)。我那时候刚刚学佛,常常跟他在一起,有时候我们去看电影,有时候就吃馆子,没人认识他。如果穿这样的衣服去看电影,就不好意思了。吃馆子,因为他是喇嘛,他不吃素,我们那时候刚刚学佛也还没有吃素,常常跟他在一块吃炒牛肉。我跟甘珠很熟,所以以后甘珠的徒弟不愿意跟我往来。他说:不行,我们跟你往来都矮一辈,你跟我师父是平辈,我跟你就晚一辈了。所以穿上这个服装,对出家人的确有很多约束。尤其是现在,说老实话,僧团里面戒律也不讲求了,这个服装走到外面多多少少是受很大的约束,有好处没有坏处。曾经有人提倡要改革,有一些老和尚不同意,不同意是有道理的,是好的;好的,我们应当要保留。所以这三句意义非常深广。不要看到「众戒」就想到戒本里那一条一条的,看到「威仪」就想到唐宋那个时代的,那就错了。
再跟诸位同修说,将来的佛教即使出现丛林,也是新式现代化的丛林,绝对不是过去的。过去丛林那一套仪规,没有一个人愿意去遵守,你今天要是搬出那套规矩,你说我这里建丛林,欢迎大家来,保险一个人都没有,一个都不会来。为什么?因为大家不会回头去做唐朝人、做宋朝人,不会回头,一定要现代化,一定要本地化。现在说老实话,由於交通便捷、资讯发达,整个世界就变成一个地区。在从前,我只晓得我这个地区的事情就够了;今天不行,今天全世界的事情,每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历史、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乃至一般风俗习惯,你统统要知道,因为你随时有出去旅游的机会,你是不懂,出去就吃亏,就惹笑话。佛弟子要想全世界每个地区去弘法,你要是不了解,你的佛法怎么弘扬?怎么能让人接受?这个要知道。
所以佛法不是死的,死的没有价值,它最殊胜、最了不起,它是活的。像水一样,放到圆里面它是圆器,放到方里面,它是方形的,随外面境界千变万化。它的原则、原理不变,在形式上它时时刻刻都在变,这是它了不起,所以学佛不能学死了。今天我们同修们学佛有许多障碍,这个障碍产生在哪里?实在讲,是你们违背佛的教训所产生的,你们把佛法学死了。所以在家里不受欢迎,家里人一看到你学佛都怪怪的,学佛的人都不正常,这怎么得了?错了!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时,佛与佛的弟子无论走到哪个地方都受到大众欢迎,我们走到哪里,走到家里,家里人讨厌,走到社会,社会人讨厌,像这个样子搞法,释迦牟尼佛还能够弘法利生吗?错了。不是佛法错,我们自己把佛的意思解错了,错解佛的意思,曲解了,还自以为是,你说糟糕不糟糕?
我们今天讲佛学要讲现代佛学,深入经藏,了解过去每个朝代、每个地区,这些祖师大德们,他们是如何在当时把这个东西,就是当时他们那个时候的现代化、那个时候的本地化,他才能够弘扬,才能够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参考这些,推陈出新,今天有今天的讲法,有此时此地的讲法,我们大家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觉得佛法修行一点都不困难,与我们的生活完全没有矛盾,只带给我们更丰满的生活、更幸福的生活,没有一丝毫障碍,哪个不愿意接受?今天大家觉得麻烦太多、障碍太多,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算了,不要学了,错在此地。
不是佛经错,佛经没有错,字字都不错,我们认识错了,我们把它解错了。人家叫你不犯威仪,没有再加一个「不犯释迦牟尼佛当时候的威仪」,如果加上这一句,那就没法子,那就一定要守住那个时候。「不犯威仪」这四个字是活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威仪,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威仪,威仪也就是礼俗,不一样的。「具足众戒」,人家那个戒也没有说是哪部《戒经》上所讲的戒,没有那么指!我们才晓得这个戒是生活规范,今天讲国民礼仪,国民礼仪就是威仪,生活规范就是众戒。诸位了解这个意思,你要这样子跟人家宣传,谁不欢喜?谁能够说佛法是迷信?如果我们一定要讲过去某个朝代,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那种佛教当然是迷信,当然行不通。我们不但不能做中国人,还得做印度人,还要做三千年前古印度人,这个谁愿意干?当然不愿意。
演【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第三条是菩萨善。这是三个阶层,第一个是人天的标准,第二个就是学佛,佛弟子的标准。佛弟子最低限度要具足这三条,不是这三条就不是佛弟子。从这个标准再向上提升,这就成了菩萨,菩萨是什么?是佛的入室弟子。前面是佛弟子,没有登堂入室,这是佛登堂入室的弟子。前面是佛一般弟子,后面是佛的传法弟子,这个标准又不相同了。
第一个要「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具体来说就是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是菩提心,要真正发度众生的心,「众生无边誓愿度」,什么叫度?「度」是帮助他、协助他,最重要的是帮助他破迷开悟、断烦恼,帮助他恢复清净心,这是最重要的。如果把标准放低,帮助他,教他孝亲,教他尊师重道,教他慈心不杀,教他修十善,这是标准放在最低,这是接引一般众生。不学佛的,要用这个方法教他,这是人天法;已经学佛的,要教他真正回头,「三皈」是回头,教他守法、守规矩,这就是「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对於老修,要劝他「发菩提心」,一定要自行化他。
四弘誓愿,第一个誓愿是菩萨愿,第二、第三是菩萨行,第四个是菩萨果位。愿发了,从哪里做起?从断烦恼做起。烦恼不断,自己不能成就,也不能度化众生,烦恼断了之后才学法门。所以现在学佛,学了几十年,学了一辈子,在佛法上什么成就也没有,原因在哪里?他顺序颠倒,一开头就「法门无量誓愿学」,「烦恼无尽誓愿断」那条不要了,所以他永远学不成。为什么?他那个器是有漏,好像这个茶杯,底下破一个洞,怎么装都装不满,漏掉了,装不满。他有漏,「漏」就是烦恼的代名词。所以学佛的程序是先断烦恼,先修清净心,一定要按照佛的程序去做,程序是戒定慧。「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在三学里面是戒学,「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是定学,「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是慧学,它有次第的,不能躐等。后后一定是包括前前,前面包不了后面,后面包前面,我们现在不懂,躐等。好像盖大楼一样,下面三层不要,我盖第四、第五层,怎么盖法?没法子盖,永远也盖不成功。这是现代人学佛所犯最大的一个错误。
诸位要想真正成就,先断烦恼再学法门。我今天劝大家念《无量寿经》,念经是什么意思?就是断烦恼。为什么?不念经就胡思乱想,胡思乱想就是烦恼。念经,我念一遍一个小时,至少我这一小时不胡思乱想,这一小时修定,念二小时,我二小时不胡思乱想。所以你每天念得愈多愈好,你能一天念八小时,八小时不胡思乱想。你念上一年、二年、三年,你心清净了,妄想渐渐少了。妄想少才可以学法门,那个时候你听经,我这一讲,你豁然大悟,开悟了。现在你听我讲经,听上三十年都不开悟,什么原因?因为你有烦恼在,你听经里头掺杂著烦恼,烦恼障碍你悟门,你开不了悟。你要是没有烦恼的话,说老实话,听几次经一定开悟,悟了以后就证果。
中国古人教学,出家人讲「五年学戒」,五年学戒不是学戒律,不是经律论三藏学律藏,不是的,是遵守老师的教诫。老师教你什么?在教下就是教你读经,叫你工作,其他的什么都不教,常住什么事情分配给你工作,你好好的去工作,工作是修福。教你读经,一天教你念多少遍,那是修戒定慧,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所以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就修好了。所以读经不能想里面的意思,不能一面念一面去想,想就是胡思乱想。为什么?因为经没有意思。经要有意思,怎么可以有两种讲法,有很多种讲法。譬如讲「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我们在台湾有台湾的讲法,你到日本有日本的讲法,你到美国有美国的讲法,为什么?他们这个社会道德观念、法律跟我们都不一样。可见得这个东西,它只是原理原则,没有意思的。没有意思硬给它安个意思,那叫打妄想,错了。
所以这个经典在什么时候什么讲法,在什么处所什么讲法,没有一定的讲法,没有一定的意思,你怎么学它?真正会学的,学清净心,什么都不想,只是去念,什么都不打妄想,到时候人家请你讲经,你见人就说人话,见鬼就说鬼话,这个东西还能准备吗?有许多人讲,抄笔记抄了好多,这个等於病人来了,大夫给他看病,药方老早已经写好,你要照我的药方生病才对,不是我的药方错了,是你生的病,病错了。现在讲经就是这个样子,他老早都预备好了,药方都开好了,来给你治病。你们想想看,哪个大夫是把药方开好等你来看病的?你就真正明了开经偈上讲「愿解如来真实义」,很不简单。我跟同学们讲的是真话,你老老实实修戒定慧,修清净心,修觉正净,然后经本一展开,你自自然然就会了,自自然然讲得契理契机,自他都得受有,得真实的利益。「发菩提心」这句还没讲完,下一次从这句再讲。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