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三五五页:
钞【二精进者,修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於无益苦行故。】
七菩提分里面的『精进』,选择法门之后,最要紧的事情就是精进。「精进」,一定要专精。菩萨善根就是「精进」这一条。佛给我们讲世间善根有三善根,这是世间一切善法都从这三条生出来的,就是无贪、无瞋、无痴。菩萨他的善根就是精进,如果真正做到精进,任何一个法门决定都有成就,成就的大小与他精进的功夫一定是成比例的。如果有进,不知道专精,就免不了要修一些无益的苦行,很精进,但是收不到效果。
演【以择法后,次即修道,故云修道法时。】
你把法门选定以后,就要专心去修。
演【然外道久受勤苦,精进修行,不成圣果者,以不达真性,惟用妄识修行,名曰精进,实同懈怠。】
这句话的意义非常的深广,我们学佛的同修大多数犯了这个毛病,所以久修而不能成就。祖师大德说「实同懈怠」,跟懈怠没两样,「不成圣果」,得不到结果。譬如我们念佛,念佛最浅的结果就是功夫成片,我们念了这么久,没有得到功夫成片,没有结果!没有结果,这里头一定就出了问题。这也变成外道,这个外道,佛门里头常讲「门内外」,自己修行不知不觉修成了外道,心外求法,与法不相应就变成外道。譬如我们修净土,我们的思想见解行为跟净土五经所讲的不相应,这就是外道。所以念这句佛号一定要念得相应,相应就是与经典里面所讲的教训不相违背,这就相应了。念这句佛号,我们心之所思、意之所念不相应,跟经上讲的不一样,那就是外道,念佛也念成外道了。我说这个话会不会过分?实在讲,这话不是我说的,慈云灌顶大师在《大势至菩萨圆通章疏钞》里面讲的,念佛念成外道。
如果有这个过失,晓得了,就要把它改过来,一定要相应。这个相应,我们讲席当中说得很多,可是我看看还有一些同修们不相信。从哪个地方看到不相信?他还看其他的经论,还没有真正专心在五经或者专精在《疏钞》、《要解》之中,这就是不相信。真正相信了,决定是五年之中,至少是三年,会专心读这本书,绝对不看第二本书;还看第二本书,不专!学了这么多年没有结果,毛病就出在这里。这样的修学虽然很勤苦,还是等於懈怠,你没有进步!
学佛这开头三、五年当中,我们是修念佛法门的人,目标是在念佛三昧,不在其他。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统统叫念佛三昧。功夫成片是最浅的念佛三昧,理一心不乱是最深的念佛三昧,求这个。要一切放下!不但这世间法,我们不牵挂在心里,所有一切佛法也统统放下。到三昧成就的时候,最低限度要到功夫成片,心有相当程度的清净,这个时候还要得老师的同意,老师准许你开放,接触一切经论,这才可以;老师如果不同意,还是要一门深入。
诸位如果看《大藏经》里面古大德的《语录》、《传记》,你就晓得从前人的修学,五年是最少的,有的根性钝一点的,五年当中三昧没能成就,时间再延长,有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老师都不准他看其他的经论,为什么?三昧没有成就。我们现代人修学要想真正有成就,这是佛法不是世间法,世间法随著时代进步,方法也得不断在改进;佛法不是的,佛法没改进的。佛法一改就错了,因为它是古圣先贤、诸佛如来共同走的一条道路,你怎么能改?这一改就把佛法改成世间法了。换句话说,这一改把觉道改成歪道,把精进改成懈怠,天天努力,还是懈怠。
这一句「无益苦行」,我们想想,我们天天在干的是不是无益苦行?实在讲,检点并不困难,你每天反省一下,觉正净天天有进步,那就对了。如果觉正净这三个字没有进步,这一天又空过,这就是懈怠。反省一下,我们的烦恼、妄念、分别执著是不是减少?如果没有减少,还有,还像往常一样起现行,甚至比从前没学佛的时候还多,那就坏了,那你学的佛法决定走了岔路。『善能觉了』,「觉」是觉悟,「了」是明了,「觉了」是自觉,自己省察自己是不是在菩提道上。念佛也是菩提道,离开菩提道那就是外道。
他讲修行,说你「不达真性,惟用妄识修行」,这个境界高了,这是我们做不到的。什么时候才入这个境界?给诸位说,理一心不乱才入这个境界。在日用平常当中,他可以用六根的根性,不用八识,就是《楞严经》上所讲的「舍识用根」,那可以说是纯正无邪。会舍识用根,你已经是圆教初住菩萨,别教,你就是初地菩萨,这是我们做不到的;做不到,不得已而求其次,我们的心要与经典上的教训相应,这样就好。为什么劝大家要读诵这个经?你念得很熟,起心动念就会想到佛在经上是怎么教我们的,我们这样想、我们这样做与佛经典上教训有没有违背。所以经要熟记!不熟,哪里会记得?怎么会想到?
由此可知,学佛从哪里学起?先从把经念熟学起。如果不熟,没有法子反省,没有法子反照,熟透了,才有这个功能,也就是用这个标准来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这个标准一定要记得很清楚,时时刻刻这个标准可以现前,我们跟它比一比,合不合乎这个标准,经典就是标准。所以先要把它念熟,要熟透。纵然能背诵,至少还要背三千遍,透熟!你的思想见解行持自自然然就跟阿弥陀佛一样。你想想看,这种人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决定往生。舍识用根需不需要舍?不需要舍,久而久之,自自然然入这个境界。如果有心要去求,那就坏了,有心求,你还有个妄念在,有个妄念就不老实。所以不管它,我只老老实实这样做去,到什么境界根本就不理会,自自然然就入了境界。所以念佛三昧不求自得,这个很重要。
钞【三喜者,心得法喜时,善能觉了,不随颠倒之法而生喜故。】
『法喜』,修法相应,自然有一种喜悦,这个喜悦不是外面境界的刺激。我们一般讲苦乐,乐跟苦是相对的,都是受外面刺激而现前的,顺自己意思了,乐欲现前;违背自己意思,这就有痛苦,苦恼现前。法喜不是从外面境界刺激来的,是从内心里面自然流露出来的,这个叫法喜。法喜当然也是有浅深不同,随著你的功夫,随著你的境界,法喜程度不相同。不是学佛,世间法里面也有,为什么?心清净的时候就有法喜。孔老夫子《论语》里面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悦就是法喜,跟后面那个乐完全不一样,「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乐是外境,是苦乐之乐。好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访问,互相讨论学问,很欢喜的事情,但是它那不是法喜。所以第一个悦,喜悦深!是从内心里面出来的。佛法里面讲喜就是法喜,我们常讲「法喜充满」。
『善能觉了』,这个喜也是从觉了里面带来的,他也知道这个喜是真性的流露。『不随颠倒之法而生喜故』,颠倒之法就是世间法、外道法。世间你得到名闻利养你很欢喜,这是颠倒法生喜。为什么?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都是六道轮回的因缘,这个乐不究竟的,这个乐的后面有痛苦,而且这个乐决定是短暂,痛苦是长远,决定如此。人生叫你乐一世,也不过几十年而已,可是将来苦处在三恶道,三恶道那个时间就太长了,这是很可怕的一桩事情。所以菩萨善能觉了,他的喜是真实的欢喜,绝对不是颠倒,绝对不与三界六道相应,他是与诸佛菩萨相应,所以才有法喜。
这一条真的,我们要觉了!而且要记住,善能觉了这个「善」字很可贵!为什么要这样特别加强的提醒?这桩事情,往往我们把它忘失,迷在颠倒法喜里面,这个过失就大了。说老实话,我们为什么不能精进?就是迷在颠倒法喜里,与圣教不相应。譬如我们初学,为什么我们不能用五年时间专注在一部经上?还要去读诵其他的经论?修学其他的法门?这是被境界所迷惑。好像看到别人都念,人家什么都知道,我是什么都不晓得,以为自己不如人,应该要跟人家学,殊不知,这是大错。一开端就博学多闻,根本智破坏了,没有根本智,哪来的后得智?你学一辈子,学了什么东西?世智辩聪,这是你学得到的。两种真正的智慧,根本智、后得智,你这一生决定得不到。
你要想真正得到这两种智慧,只有一个方法,老老实实把一本书念五年。这五年,不是叫你解义的,是叫你最好什么都不知道。《般若经》里面讲「般若无知」,我现在学什么?我用五年的时间学无知,不是学有知。五年的时间学无知的般若是根本智,五年以后我心真正清净,一切知见统统都息掉,然后再博学多闻,就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是后得智,那个时候学东西快!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一接触就通达就明了,为什么?他与如来相应,他心清净,世出世间法一接触,没有不通达,没有不明了的。我们在讲席里一再苦口婆心的劝导诸位,相信的人少,不信的人多!业障很重,他不相信。
钞【四除者,除诸见烦恼时,善能觉了断绝虚伪,不损真正善根故。】
「除」跟「舍」,乍看起来意思好像是相通,其实是两桩事情。『除』是断除,除一切见解,除一切烦恼。这一句我们一看就明了,叫见思烦恼,见就是见惑,烦恼就是思惑,必须把见思烦恼舍掉。
演【既得法喜,即断诸见烦恼。】
见惑虽然猛利,容易断。见惑要是断了,这就证果。以小乘来讲,须陀洹果;如果你是圆教根性的人,那你就是圆教初信位的菩萨。证得这个地位就入圣流,不会再退转做凡夫。烦恼是思惑,贪、瞋、痴、慢、疑、恶见
演【然贪等昏烦之法,体是虚伪,故须断除。】
这些见思烦恼,「体是虚伪」,不是真的。怎么说它体是虚伪?我们读《百法》就晓得,见思烦恼全是有为法,这东西都是心所法,在五十一心所里面。心心所、色法全是有为法,《金刚经》上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看,体是虚伪,故须断除。如果它体是真常的,那就不应该断除它。体是虚妄的,怎么断法?是不是我们不要了?不是的,是心里面永远不去分别它、不去执著它,是断这个。所以佛家讲断证的功夫,绝对不是讲事相,事相里头断不掉的,是在心里面断妄想执著。我真正觉悟了,真正晓得它是一回什么事情,晓得它的真相,从此以后再不执著了。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还要不要用它?有时候还是要用它,用它好办事。
菩萨觉悟这一切法,自己做了主人,这一切法都是我的手下、都是我的佣人,我派它去替我工作。凡夫很可怜,不知道这是家里的佣人,以为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一切要听命於他,这颠倒了,主人是自己!心心所是应当为我所用,不是我的主宰。所以菩萨也用这些东西,不用这些东西怎能教化众生?他要用这个东西教化众生,这就是说,把这许许多多东西统统变成后得智,自己有根本智,根本智做主宰,使一切归我所用。凡夫没有根本智,很可怜,自己的真如本性被妄境所转,自己在境界里面做不了主,这很可怜!这个地方讲「除」,或者底下讲「舍」,都是觉了。
演【若信等五根】
信进念定慧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乃至菩萨所修六度万行、十大愿王,这些是真正的善根,也就是说,这是性德,真如本性的性德。如果我们不谈佛法,我们讲世间法,仁义礼智信、孝亲尊师、伦常八德,这是性德,这是真的,这个不是虚妄的,体是真性,不像前面体是虚伪,这是性德流露。我们今天迷失了自性,体是真实的,我们没瞧得起它,往往背著它来做,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不仁不义,这是违背性德,去搞贪瞋痴慢,与一切虚伪法、烦恼法相应,这才制造六道轮回。佛菩萨与凡夫的差别就在此地,除这个之外,有什么差别?凡夫穿衣吃饭,佛菩萨也要穿衣吃饭,没有两样!凡夫有应酬,要待人接物,佛菩萨也要应酬!示现在这世间,哪有两样?两样的,用心不一样!一个人思想见解行持与真性相应,一个人思想见解行持与见思烦恼相应,这就是一个觉、一个迷,就是这一点不相同。
演【若信等五根,及发宿世善根,乃出世真正善根,若亦断除,错谬非小,故须觉了真伪,勿错谬故。】
真假从哪里辨?从它体上去辨。它体是真性,这是真的,一切要顺性;它体是虚伪的,这决定是假的,决定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取舍断除的标准在这个地方。
钞【五舍者,舍所见念著之境时,善能觉了取舍虚伪,永不追忆故。】
除跟舍,在这一句里面把它的定义分得很清楚。「除」是除能,「舍」是舍所;「除」是断除本身的烦恼,「舍」是对外境不执著。「除」是对内心的心心所,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不执著,叫做除,断除;「舍」是外面的境界,五欲六尘,这外境不执著。一个是从「能」边说的,一个是从「所」边说的。
『舍所见念著之境』,对於这些境界不要去念它,不要去执著,也就是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境界现前,清清楚楚,有没有受用?有受用。境界走了之后,干干净净,像一面镜子一样,决不染一尘,这是对的,心不能染著。染著,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牵挂,心里还老牵挂著,这个不得了!有些人说,要是不牵挂,这个人好像绝情寡义。实在讲,这是他错误了。要知道,没有牵挂心,你的心是光明的,境界照了,反而真正关心得到,无论他在哪个地方,你照得清清楚楚;你这一牵挂,心就迷了,想照顾的时候,能力丧失了。佛菩萨对於一切众生没有牵挂,我们一切众生起心动念他都知道。如果佛菩萨也像我们一牵挂,那什么都不知道了,摆在他面前的事情他都迷惑颠倒,心不清净!
这桩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能够不牵挂吗?为什么放不下?实在讲就是咱们用这迷惑颠倒的方式,从无量劫以来用到今天用成习惯,舍也舍不掉,明明晓得这是不对的、是错的,想把它改过来,改不掉!习气就起现行,这怎么办?我们这个法门好,这法门叫第一方便,还用牵挂,不要牵挂别的,牵挂阿弥陀佛,牵挂《无量寿经》。把你的习气转一转,换一个方向、目标,你这样牵挂,依旧用牵挂,给诸位说,这叫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如果一下觉悟了,我这个也不牵挂了,那好,你生实报庄严土。所以牵挂还能往生,这个好,这个难得!这是八万四千法门其他法门里头没有的,唯独净土法门有,所以净土法门人人能修得成功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你要把牵挂的方向目标换一换才行;你要不换的话,一面牵肠挂肚世间法、牵挂其他法门,一方面念佛求往生,这是做不到的,这一生不能成功,前面讲还同懈怠,你得不到结果。所以真的要转,不转不可以!要时时刻刻警惕。听经就是警惕,提醒你,三天不提醒,忘掉了,老毛病又犯了,要时时刻刻提醒。
演【既以除诸见烦恼,则名舍所见境舍所念著境时。然舍,乃对取而言,取既虚伪,舍岂得真。并舍亦舍,弗令追忆故。】
弗是不,就是不要再回忆,这才是真正的舍。如果还追忆,这个很麻烦,追忆是悔,悔也是烦恼,你过去的事情,你每想一次,阿赖耶识里又增加一次印象。印象加一次,你的业力就又加深一层,临命终时业力强大,随著业力牵引,投胎去了,去轮回。所以佛教给我们,过去的事情统统是虚妄的,不要去追悔,不要去追忆,未来的事情还没来,不要去想它,过去事情已经过去了,也不要去想它,你的心就清净了。清净心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清净心是真心。这样念佛才是一念相应,念念相应,未来自有福德因缘,不必多虑。如果要想到将来怎么办?你想是没有用处的,那叫打妄想,妄想岂能解决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现前修德,修善积德,你将来自然有好果报。现在不修善不积德,想将来怎样怎样,全是妄想,将来的事情能跟你预料当中一样吗?能跟你想像的一样吗?不可能的事,谁都没有法子预料,世间再聪明的人都无法预料。
从前有学问的人还能预料到将来,现在有学问的人也没有办法预料将来。从前人凭什么能预料?凭社会的秩序有一个常规,大家都能遵守,所以「虽百世可知也」。中国在汉朝以后,国家所推行的是孔孟的教育,以孔孟的教训做为我们全国的老百姓,上从帝王,下至庶民,我们思想见解行为的一个准则。虽然是有出入,总不太离谱,所以虽百世可知也。大家都遵守这个常规。现在,孔家店打倒,佛法也不要了,把圣人的教诲全部丢弃了,有学问的人也不知道明天事,也预料不到,为什么?没有准则可以做预料的依凭,没有法子预测!这就是天下大乱。我们今天社会上讲「这社会秩序脱序」,这个脱序只是看到表层的一点点;深入一看,序没有了,还脱什么?脱序,有序才脱,没有了,还脱什么?
像过去,有很多人来问我,老人过世了,我们用什么样的礼节?丧礼,祭礼,现在没有礼了,你爱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礼了,你怎能说它合礼不合礼?合礼不合礼是有礼才能够讲,这个合礼、这个不合礼。现在礼没有了,合与不合都说不上。所以在台湾有一些同胞,老人过世还是披麻戴孝,那是清朝的礼节,有些人穿黑长衫,那是外国基督教的礼节。中国有没有礼节?没有了。说个老实话,清朝亡了之后,中国的礼仪就忘了。实在讲民国年间最大遗憾的一桩事情,就是没有能制礼作乐。在中国历史上,你去看《二十五史》,任何一个朝代,政权建立之后,统一国家之后,五年之内决定把礼乐都做出来,使整个社会恢复正常的秩序,这是全国人,任何一个人无分贵贱都必须遵守的。
古德制礼作乐,他依什么根据?跟佛法讲的非常接近,依性德。换句话说,礼乐都是发扬性德的。这个工作从孔老夫子开始。孔老夫子对中国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删诗书,孔老夫子不在位,当然不能制礼作乐。制礼作乐是要在位的,制礼作乐是周公,这是很了不起的。周公是大圣人,一个是在位的圣人,一个是不在位的圣人。但是,孔老夫子以不在位的身分,对於礼乐的传播、礼乐的教学做出最大的贡献,周公制作,他来推广,他来流通。尤其是他周游列国,处处讲学,这个影响不止於一国,因为那个时候国家没统一,他的教学非常广泛。实在讲,周公的制度普遍到全国,得力於孔子大力的宣扬。孔老夫子,他真正的大德就是在宣扬圣教。圣教不能普遍宣扬,不能普遍利益众生,再好,得利益的只有几个人,只有很小一个范围地区,不能普及到一切众生。
释迦牟尼佛之所以伟大,他老人家在生也是没有休息的时候。在整个印度,印度幅员相当大,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释迦牟尼佛北面自喜马拉雅山,南面一直到锡兰,印度有名的城市,佛统统在那边讲过经,真是普遍教化。佛灭度之后,再由他的弟子们把佛法传播到全世界,这是真实的功德。这都是我们应当要知道的,应当要效法的。我们今天得到佛法的利益,要用什么样的方法,使这个利益与一切众生共享。
钞【六定者,发诸禅定时,善能觉了诸禅虚假,不生见爱故。】
这个修行,不管是正法还是邪法,是佛道还是外道,都会得定。『定』是专心,世出世间法统统有禅定,既得定,确实都会开智慧。世间禅定,生的是世间的智慧;出世间禅定,生的是出世间的智慧。定,世出世间法统统重视,你把能见所见舍掉,心清净了,很容易得定,定境会现前。
演【既舍所见之境,则能发诸禅定。】
诸是诸多,禅定种类很多。
演【然禅悦资神,能生爱著。】
「资」是资养,「神」是精神。有禅定功夫的人,不需要饮食,不需要睡眠,精神饱满,禅悦为食!所以对身体滋养滋补,什么最补?禅定最补。世间什么样的补品都比不上禅定,清净心。清净心,不但保证你百病不生,你精神饱满、青春永驻、长生不老,你看多好!但是人一有了这个境界,贪爱,一贪著禅定,这个错了,为什么?贪著禅定,定不能发挥,定的功夫不能再往上进展。所以佛特别提醒我们,决定不能贪著。
演【故须觉了禅定虚伪。以定,对动而有,动既是妄,定岂是真,勿生耽乐故。】
禅定是真乐!那个受用、那个乐,绝对不是我们世间任何享受的快乐能比的。但是这个乐还不是真的,为什么?没见性!多少修行人得到这个境界就执著在这个地方,所以功夫不能进展,还是变成懈怠堕落,所以要舍。《楞严》「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讲「六结三空」,动、静、根、觉、空、灭,定是第二个。六层楼才上第二层,他就很满意,就贪著了。六结解开才是圆教初住菩萨的地位,叫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真正不容易!在念佛法门,这六结统统解开了,才是理一心不乱。从定开始,定、根、觉、空、灭,灭没有破的时候,都叫做事一心不乱;如果勉强讲,定就是静,静是属於功夫成片。修其他的法门,这个境界没有用处的,出不了三界。
纵然是四禅八定到非想非非想天,这叫世间禅定,不能突破,很难成就。定功,人家功夫深,可以盘腿在那里一坐坐上二个星期、三个星期不出定,甚至坐上二、三个月,功夫更深的坐上二、三年可以不出定。有什么用?出不了三界。如果是修净土法门的人,有这样的功夫是决定往生。这个法门殊胜,这个法门得定的话就是功夫成片。你能把一切动态舍掉,心得到清净了。所以叫你不要执著,不执著,你的境界可以不断往上提升,一定要提升到六结全部解开。「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这《楞严经》上的话,寂灭现前,这是什么定?这是性定出现,那是真的;生灭没有灭之前,你的定不出阿赖耶识、第六意识的范围,这个不是真的。
这就是此地所讲的,「动既是妄,定岂是真」,定不是真的,当然它这个定包括《楞严经》里面讲的六个结,静根觉空灭,一个定就包括了,《楞严》上说得详细,说了五个字,这就是定的功夫浅深,但是统统是在意识心里头,不是本性,所以它不是真的。到生灭一灭,寂灭现前的时候,这是性定,那是真的,体是真如,体是自性;它这个体是八识,体是第六意识,所以这个不是真的。这些实在讲相当细微,这也就是前面讲的标准,与真性相应的,体是真性,性德,这是真的;体非性德,统统是虚妄的。虚妄的,当然要舍,当然不能够执著。
钞【七念者,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
『念』的意思就是定慧等持,定跟慧要平等。这不平等有什么毛病?
钞【若心沈没,当念用择进喜三支,察而起之。】
『沈没』就是我们现在讲昏沈,精神提不起来,想用功可是打瞌睡。在佛七当中最容易看得出来,一止静,很多人睡著了,甚至打呼,那就是昏沈。我们功夫往往不能得力是两大毛病:一个就是妄念很多;一个就是没有妄念,他睡著了。经行,一面走一面打瞌睡,甚至拜佛的时候他也打瞌睡,这一拜拜下去,好半天都起不来,他睡在那个地方,睡著了,睡了一下他醒过来才爬起来。昏沈,这是病。你就用『择法』,选择另外一个方法,譬如坐在那里昏沈,我起来拜佛,或者我起来经行,经行走得慢还不行,要快走。『进』是进而不退,『喜』是法喜充满,因为一有法喜,精神就来了,没有法喜,不可能有精神。用这三种方法能把昏沈打掉,这是教给我们用方法。所以择法,法很多,哪一个方法对治我们现前这个毛病,马上就采取。
因此修行,大众在一块共修,要用共同的仪规很困难,为什么?每一个人,尤其是我们佛门的共修,年龄不一样,身体状况不一样,拜佛,年轻的、体力好的,他就喜欢拜得快,多拜,年岁大的没有办法跟,年岁大的拜一拜要拜半天,怎么能跟得上?所以我们才想了一个方法,虽然在一块共修,个人修个人的,这个就很自在。拜佛不要敲引罄,个人拜个人的,你喜欢拜得快的,你就拜快,你喜欢拜得慢,你就拜慢,不必大家一起。一起按引罄来拜的时候,拜快的嫌太慢,拜慢的嫌太快,心里就起烦恼。所以我们在国外提倡念佛,只提倡同用一种声调来念佛,经行走的快慢,止静时间长短,拜佛的快慢,个人随意,我们一概不用法器。所以每一个人都欢喜,没有约束了。
原来以为我这个方法是自己想出来的,以后看古人书,净宗第十祖行策大师就是这个做法,行策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人。这种方法非常适合我们现代人来修学,现代人工作繁忙,真正修行的人时间都不长,如果有很多仪规、很多约束,我们感觉实在很不方便。所以法门要考虑到现实环境的因素,应该用什么方法能叫我们身心自在,真正得到法喜,这就是我们选择的依据。
钞【若心浮动。】
『浮动』就是妄念太多,不念佛没妄念,愈念妄念愈多,这也是麻烦事情。
钞【当念用除舍定三支,摄而伏之,念念调和,使中适故。】
慧多了,定少了。慧多了就是妄念,分别是慧,不分别就是定。定跟慧要拉平,他的功夫就很上轨道,哪一边偏都不行。慧多过定就是打妄想,妄想很多;定超过慧就打瞌睡,就精神提不起来,这是最常见的两种毛病。很多同学们都有,都有不要怕,自古以来,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弟子也是如此。问题就是我们自己要会调心,譬如在昏沈的时候,经行拜佛是方法,还有一种大声念佛是方法。妄念多的时候,必须要用定的功夫,或者念佛,我们通常讲「追顶念佛」,可以把佛号的速度加快,一句接一句,使妄念不容易起来,这都是方法。种种方法,自己都可以试验一下,哪一种方法有效,就运用哪一个方法。所以「念」是调整我们修学功夫的,所采取的方法就是前面七种,前面七种,你用一种行,用二种也行,用三种也行;两种同时用也行,三种同时用都可以。佛是提供原则给你做参考,使我们在用功的时候不至於昏沈、不至於掉举。我们今天讲到此地。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Shou Ji Xue Fo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