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法华经浅释,法华经全文,圣严法师: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一五、从地涌出品──本门所化,无量无边——手机学佛网

法华经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注音|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圣严法师: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一五、从地涌出品──本门所化,无量无边  

  一五、从地涌出品──本门所化,无量无边

  这一品指出,释迦牟尼佛并不是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到了我们这个地球世界,生于印度才成佛的,他早在无量劫以前就已经是佛了。之所以会在释迦族投胎、出生、结婚、生子、出家、经过六年的苦修、成佛、说法、入涅槃,这是佛为了慈悲、度化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所以才显现「八相成道」的过程,藉此勉励我们,让我们产生信心:一个父母所生的肉身,一个曾经有妻有子的人间身,也能够修行而成佛,我们当然也都有可能成佛。借用《法华经》的用语来说,释迦世尊的一生,是迹门,是方便;到了这一品就告诉我们,他在无量劫前早就成佛了,而且已经度了无边的众生,是本门,是真实。

  此品之前半为本门之「序分」。

  叙述释迦牟尼佛说毕安乐行品,即有来自他方国土超过八恒河沙数菩萨摩诃萨,起立合掌作礼,白佛言:「若听我等,于佛灭后,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进,护持,读、诵、书写、供养,是经典者,当于此土而广说之。」

  这一段叙述释迦牟尼佛说完〈安乐行品〉之后,从他方国土十方世界来的有超过八恒河沙数的菩萨摩诃萨,起立合掌,向佛作礼,而向佛说:「我们都愿意护持、保护,在娑婆世界读、诵、书写、供养这部经典的人,而且永不懈怠,希望这些人在此世界,能够好好地弘扬这部《法华经》。」

  尔时佛告诸菩萨摩诃萨众:「止,善男子,不须汝等护持此经,所以者何?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一一菩萨,各有六万恒河沙眷属,是诸人等,能于我灭后,护持,读、诵,广说此经。」

  这一些菩萨们实在是好心,可是释迦牟尼佛不愿烦劳他们。他说:「慢、慢、慢!好人们,不需要你们来护持这一部经典了,因为我在这个娑婆世界已经有了相当于六万恒河沙数的菩萨摩诃萨,每一个菩萨又都有六万恒河沙数的眷属。他们在我灭度以后,都会是护持、读诵、广说这一部经典的人。」

  八恒河沙与六万恒河沙一比,当然是六万多,所以释迦牟尼佛很安心,不用麻烦这他方八恒河沙数的菩萨。这么看来,在娑婆世界的我们,如果读诵这部经典,就有六万恒河沙的菩萨摩诃萨来护持,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信心,发大悲愿,弘扬《法华经》。

  「佛说是时,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国土,地皆震裂,而于其中,有无量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同时涌出。」

  「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个佛国土,是一尊佛所教化的区域范围。释迦牟尼佛的国土叫作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范围并不等于这个地球,地球只是娑婆世界里的一小部分,是小千世界的千分之一。(有关三千大千世界的详细解释,请参考〈化城喻品〉及〈法师功德品〉。)当佛正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刚好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国土的地面通通裂开,而在这些裂开的国土里,有无量无数的菩萨们同时涌出。

  从初涌出,赞叹于佛,经五十小劫,佛及四众,默然而坐,「佛神力故,令诸大众谓如半日。」

  那无量数的菩萨摩诃萨,一出现就赞叹佛,释迦牟尼佛以及当时在印度灵鹫山的所有四众弟子,都坐在那边默默地听;由于佛的神通力量,虽然经过五十个小劫,他们感觉到的时间好像只有半天而已。

  在〈提婆达多品〉曾经解释过「劫」的意思,这里的「五十小劫」还不到一个大劫,也不到三个中劫,因为一个中劫有二十个小劫,四个中劫的成、住、坏、空,为一个大劫。

  藉此机会再说明一次,时间长短与客观的感觉和过程没有绝对关系,而是在于主观的经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中,对时间长短的感受就会有所不同。有的人觉得一天很短,一下子就过去了;有的人则是度日如年。

  过得快是因为你很专心、很投入,觉得很有趣味,很喜欢,甚至于觉得这是享受,因此很长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如果是使你感到痛苦的事,那么就会「夜长梦多」,因为「梦多」,所以觉得「夜长」,做了一个又一个的梦,而且都是恶梦,就会觉得长夜漫漫,好像永远等不到天亮一样。这是主观的经验决定了时间的长短。

  另一方面,从客观来看也能够决定你对时间长短的认知。在一天之中,如果你经历许多事,也完成很多很多的工作,对你来说,这只是短短的一天,可是从客观价值看,你这一天所使用的时间,是相当地长。有人一天睡四个小时,甚至更少就足够了,但是他所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他人的三或四倍;若以经济价值说,他的时间就比别人长。但也有人一天要睡十多个小时才够,睡醒之后,还有一、两个小时是糊里糊涂的,不能进入工作状况,从经济价值来说,这种人的时间就太短了,因为他能做的事情非常少。

  我自己就有许多这样的经验,例如有一次我在美国一边主持禅七,一边还能写书;在此同时有一位居士替我誊写,他连夜地赶,都还来不及抄,而我就这么一边主七,一边把一本书也完成了。但我主持的禅七并没有因此逊色,每一位参加禅七的人还觉得我这个师父给了他们很多,晨坐、晚坐、早晚课诵、小参、讲开示,一切照样。当我离开美国的时候,连我自己都觉得这是料想不到的事,这一个星期的时间竟然这么长、这么够用,能完成这么多的工作,所以「忙人时间最多」,真是不可思议。

  时间的长短,可因人、因地、因事而异的,请诸位相信吧!

  由此看来,「经过五十个小劫,感觉上只有半天的时间」是可能发生的,这可以说是事实,人间凡夫半天的时间,对那些大菩萨们、十方诸佛来说,等于五十个小劫。为什么?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华严经》说,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理亦在此。

  中国有一则〈黄粱梦〉或〈枕中记〉的小说,内容是描述一位年轻的读书人,为求取功名而赴京赶考,一心想升官发财,途中遇到一位道士,正在煮黄色的小米饭,这种称为黄粱的小米,很容易煮熟。这时道士给了他一个枕头,告诉他:「你先躺着休息一下,等我把饭煮熟了,再请你起来吃饭。」于是他就枕着这个枕头睡着了。在睡梦中,他已经考取状元,还风风光光地跟公主结了婚,当上驸马,做了大官,儿孙也都很争气,做到宰相,光耀门楣,之后他便告老还乡。

  正好在这个时候道士叫醒了他,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发生的这一切都只不过是一场梦罢了。但是对他来讲,梦中已经过了好长好长的时间,至少有几十年了,可是真正的时间却很短,只有煮熟一顿黄米饭的光景。

  所以,凡夫也好、圣人也好,对时间的感觉都是可长可短的。那么,经文中的「五十小劫」,究竟是以什么人的角度来看?都可以。以凡夫的角度或是圣人的角度都说得通。

  从地涌出的菩萨众中,有四导师,一名上行,二名无边行,三名净行,四名安立行,「最为上首唱导之师,在大众前,各共合掌,观释迦牟尼佛,而问讯言:世尊,少病少恼,安乐行不?所应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劳耶?」

  这段经文是说,有四位大导师菩萨带领着这无量无数从地涌出的菩萨摩诃萨,来到世尊座前,这四大导师在大众之前合掌,向释迦牟尼佛致敬,然后慰问说:「世尊啊!您是否少病、少恼?安乐行否?所应度的众生是否易度?是否不曾令您生疲劳?」

  「导师」是导人学佛,入于佛道之士。在阿含藏及律藏中,通常称佛为导师;在大乘圣典中则以导师为佛菩萨之通称。本来原意是为远征的商队作向导者,称为导师。《法华经‧序品》有云:「文殊师利,导师何故眉间白毫大光普照?」此称导师二字是指的释迦世尊。到了〈从地涌出品〉,则云:「是四菩萨,于其众中最为上首唱导之师。」故称此四大上首菩萨为「四导师」。

  四导师即是四位上首大菩萨,乃《法华经》所专用独见者。「上行」的梵文是viśiṣṭa-cāritra,「无边行」ananta-cāritra,「净行」viśuddha-cāritra,「安立行」supratiṣṭhita-cāritra。天台智顗大师的《法华文句》将此四导师配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即是代表着三贤十地的四十个菩萨阶位。日本日莲宗教祖日莲上人,自觉他是上行菩萨再来人间。

  「少病、少恼」,在经律中,弟子向佛问讯请安时,都会使用「世尊少病少恼否?众生易度否?」等等。少病则身安,少恼则心安,众生易度则工作平顺,不生疲劳。这表示对于世尊的尊敬与关心,也是一种慰问。佛陀虽不无有病,却决无烦恼,众生刚强,难调难伏,不会使得如来厌倦,却会使得如来疲劳。若要对世尊关怀,至少可使自己于佛致敬,也当自调自伏,不使如来为了我们而增加疲劳。

  一个善于体谅老师的弟子,学习时通常也最能用心;一个弟子要花老师很多时间和心血照顾,他得到的受用可能是很少的,说不定,当这个老师去世的时候,这个弟子还要骂一声:「这个老东西,在生的时候没有好好教我,所以我到现在也修不好。他专门教其他的人,就是欺侮我,只知道骂我,叫我做这个、做那个,也不教我如何成佛、如何开悟。」一个老师对弟子花了那么多的心血,结果受到的果报是挨骂挨怨,做这样的老师是不是很累?会不会疲劳?会不会累出病来?所以慰问佛陀,当然是为了尊敬,也是为了体谅世尊,也为策励自身。在中国文化中,子女对父母要晨昏定省,这份孝亲的用意,也同于弟子向佛问讯。

  世尊答言:「如是如是,诸善男子,如来安乐,少病少恼,诸众生等,易可化度,无有疲劳。所以者何?是诸众生,世世已来,常受我化,亦于过去诸佛,供养尊重,种诸善根。」

  世尊回答此四大菩萨:是的是的,诸位好男人,如来常安乐,少病亦少恼,一切诸众生,其实易化度,故佛无疲劳。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众生,累生多劫以来,都常受我教育,也在过去诸佛座下,供养尊重,种下了诸种善根。

  从众生的立场看诸佛,若是未曾信佛学法的人,会认为诸佛是无所事事的,高高在上,谁也麻烦不到他们的。若在精进笃信三宝的立场,会发现诸佛菩萨的忙碌辛劳,实要超过常人凡夫无量数倍,所以要感恩、致敬、慰问。然于诸佛及诸大菩萨的立场,为慈悲众生而忙,但却不会被众生拖累而烦恼痛苦,所以说「无有疲劳」,并认为那些众生均已「种诸善根」。

  世尊赞叹从地涌出的上首诸大菩萨已,「尔时弥勒菩萨及八千恒河沙诸菩萨众,皆作是念:我等从昔已来,不见不闻,如是大菩萨摩诃萨众。」

  这时候当世尊赞叹了从地涌出的诸大菩萨,在座的弥勒菩萨以及八千恒河沙数的许多菩萨,心里都这么想:「我们从过去以来一直跟着释迦牟尼佛,没听过、也不曾见过,有这么多的菩萨摩诃萨,都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化过的,这些人是从那儿来的呢?」

  经文中为什么提到弥勒菩萨呢?因为弥勒菩萨将于释迦牟尼佛之后,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补处佛位,龙华树下三会说法,所以当来下生的弥勒佛与释迦牟尼佛的关系非常深。好几部大小乘经典之中,都有述及弥勒菩萨,他们在无量劫以前就一起修行,只是弥勒菩萨修道、成道的时间并没有像释迦牟尼佛那么快,所以释迦牟尼佛先弥勒菩萨成佛,也因此弥勒菩萨才产生疑问:「怎么有六万恒河沙这么多菩萨曾为世尊本人所教化的呢?」

  弥勒菩萨即代诸菩萨及为其自己决疑,以偈问佛:「如是诸大众,一心求佛道」,「精进菩萨众,谁为其说法,教化而成就,从谁初发心,称扬何佛法?受持行谁经?修习何佛道?」

  弥勒菩萨随即代表八千恒河沙数诸菩萨众,请问释迦牟尼佛:「六万恒河沙数的菩萨,以及每一位菩萨的六万恒河沙的眷属,这么多的菩萨是谁为他们说法的呢?是谁教化他们成就大菩萨道的呢?他们又是从那一位佛的时代,跟着什么人学而初发菩提心的?他们称扬的是何种佛法呢?他们修行受持的是那一部经呢?他们究竟是怎样修行佛道的?」

  这都是问菩萨道的历程:从最初一直到现在为止,究竟是怎么发生?过程如何?怎么修行?

  在此必须特别说明「初发心」,依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一对初发心有详明的介绍:「一切菩萨初发心时,不应悉入于必定(必定入涅槃,即不退转位),或有初发心时即入必定,或有渐修功德,如释迦牟尼佛,初发心时,不入必定,后修集功德,值燃灯佛,得入必定。」

  接着《十住毗婆沙论》便介绍释迦牟尼佛初发心时有四十一义:是心不杂一切烦恼,相续故不贪异乘,坚牢故一切外道无能胜者,一切众魔不能破坏,常能集诸善根,能知有为无为,无动故能摄佛法,无覆故离诸邪行,安住不可动,无比无相违,如金刚通达诸法,不尽故集无量福德,平等故等一切众生,无高下故无差别,清净故性无垢,离垢故心照明,无垢故不舍深心,为广慈故如虚空,为大故受一切众生,无阂故至无障碍智,遍到故不断大悲,不断故能正回向,众所趣向故智者所赞等。

  这是说明初发心菩萨,有的可以直达必定不退转位,有的则如世尊那样,初发心后,渐修功德,方入不退转位。至于释迦世尊初发心的内容,举出了四十一义。(《大正藏》二十六册二十四至二十五页)

  晋译《华严经‧梵行品》有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天台宗的解释说,初发心者即是圆教初住成佛之意,圆教菩萨初发心时,便破一分无明,而现八相成道的佛身。华严宗则主张,圆教菩萨随得一位,即得一切位,从十信位乃至佛地,六位相即,故于经中说十信满位,即得一切位至于佛地。此谓之信满成佛。

  法鼓山也正在依据《华严经》所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的观点,推展人间净土的运动。只要初发菩提心,便见佛国净土现在面前,只要时时提起初发心,念念不离初发心,此人即住诸佛国。

  以下是本品之后半,属本门之「正宗分」,也就是开始说妙法的主要内容。

  释迦世尊告弥勒菩萨言:「是诸大菩萨摩诃萨,无量无数阿僧祇,从地涌出。汝等昔所未见者,我于是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教化示导是诸菩萨,调伏其心,令发道意。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于诸经典,读诵通利,思惟分别正忆念。」「不乐在众,多有所说。常乐静处,勤行精进,未曾休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常乐深智,无有障碍。亦常乐于诸佛之法,一心精进,求无上慧。」

  这一段经文的内容相当丰富。「诸大菩萨摩诃萨」是指无量阿僧祇数从地涌出的菩萨摩诃萨,以及他们每一位菩萨的眷属们。虽是弥勒菩萨等从未见过,确实是世尊于此娑婆世界成佛以来,所导化教示的菩萨们,世尊调伏了他们的心,也使他们发起了完成佛的意愿。他们是来自此娑婆世界之下,住于虚空之中,于一切经典皆能读诵,经常修习禅定,不乐于众,却多说法,常乐于静处,精进修行,从不休息。他们安住虚空界中,不依止人,也不依止天。他们常乐于甚深的智慧,所以心无障碍。他们常乐于诸佛的妙法,一心精进,唯求无上的佛慧。

  「思惟分别,正忆念」,思量分别所对境,名为思惟,是修禅定的意思。禅定亦名思惟修,入定前的一心的思想,名为思惟,例如《观无量寿经》云:「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即是指导我如何修习禅定之意。于所对境,例如观呼吸、观身等境,心念系于一境而不散乱,渐渐即能入定;忆念一境,止于一念,便入禅定,故名正忆念。

  「不乐在众,多有所说」,看来似有矛盾,既不在众中,又说给谁听?其实不然,不乐众是不喜聚众游戏玩乐,多所说是除了说法弘经度众生,就不必到众生中去。

  「常乐静处,勤行精进」是经常住于安定、宁静的所在,勤修佛法,从不想到出外渡假休息,相当于人间阿兰若处住的比丘们。

  「依止」,以有力有德之人为依靠,不相舍离,例如戒律规定比丘出家后的五夏之内,不得离开依止师,《无量义经》则将佛菩萨称为「大依止处」。

  「深智」,就是如《心经》所说的「深般若」,能悟人法二空,而得一切种智。智慧有浅有深,有世间智、出世间智、出世间上上智。「世间智」是一般世间的知识、学问和聪明,希腊人讲的「智慧」一词就是世间智;即使中国历代的先圣先贤,例如儒家、道家的智慧学问,虽然都不是普通人所有,但还是属于世间智。「出世间智」是二乘声闻缘觉的一切智,悟入无我而证偏空,入化城涅槃。「出世间上上智」则是佛智,悟我法二空,证究竟涅槃。涵盖二乘的一切智,菩萨的道种智,成为一切种智,是专指佛的智慧。

  「无有障碍」,主要是指心中已无烦恼的障碍,例如《心经》所说的「心无罣碍」,以深智慧观一切法空,所以没有任何障碍。

  「常乐于诸佛之法」,一切佛的法都是无上妙法,不会站在此佛的立场批评彼佛的法门;也不会站在某一尊佛的立场,否定其他诸佛的法门。佛佛同道,虽然各有方便因缘不同,诸佛的悲智相同,诸佛的法身相同,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的诸法实相,无二无别故。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及无数诸菩萨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而作是念:云何世尊,于少时间,教化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祇诸大菩萨,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白佛言」:如来成佛以来,「始过四十余年,世尊,云何于此少时,大作佛事?」「譬如有人,色美发黑,年二十五,指百岁人,言是我子,其百岁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是事难信。」「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难信」,如来得道以来,「勤行精进,善入出住无量百千万亿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习诸善法,巧于问答,人中之宝。」「我等虽复信佛,随宜所说,佛所出言,未曾虚妄,佛所知者,皆悉通达,然诸新发意菩萨,于佛灭后,若闻是语,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业因缘,唯然世尊,愿为解说,除我等疑。」

  这段经文,也是出于弥勒菩萨的慈悲,他是为了那些新发意菩萨,在佛涅槃以后,不能相信以上所讲的那种境界。他的疑问是:释迦世尊只用很短的时间,如何能够教化那么多无法数清楚数量的大菩萨,使得他们都能够发无上菩提心,而且住于无上菩提心?因为释迦如来,以太子身出家、修道,成道以来的四十多年之间,怎么可能做这么大的佛事?教化成就了如此无量的大菩萨众。就像「父少子老喻」那样,很难使人相信。

  这些菩萨已于无量千万亿劫,为求佛道,勤行精进,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已是人中之宝,怎么此时的世尊竟说,当世尊成佛之后,才初令他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呢?

  这些道理,对于弥勒等的大菩萨们,当然相信,佛所说都是真话,也已通达佛的随宜所说,从不虚妄。为了使后世新发意菩萨们不起破法罪业,故请世尊为之除疑。

  「大作佛事」就是做弘扬佛法,广度无量众生,同发无上正觉的大菩提心。普遍深远地做弘法利生的工作,令使无量众生毕竟成佛的事,即是大作佛事。

  「善出、入、住,无量百千万亿三昧」,三昧的梵文samādhi,本为「定」及「正受」等意,此处是指通达无量定慧法门。定慧等持的妙用叫作「三昧」,三达六通的大力,也从三昧产生。定慧不二,有无量定慧门,每一门均有出、入、住的过程,即是出定、入慧、住慧,为一个三昧;出定入慧住慧仍不离定力,叫作三昧。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