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浅释,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全文,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一讲 述要义——佛法之总纲——手机学佛网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专题部: 简介| 原文| 白话文| 注音| 浅释| 入门| 法师开示| 感应| 问答| 居士文章|

首页常用经咒学习: 回上一页



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一讲 述要义——佛法之总纲  

  第一讲述要义——佛法之总纲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义

  述要义——佛法之总纲

  诸位大德、诸位善知识:

  我们今天非常荣幸的有这个因缘,在网络佛教聊天室里面一起学习佛法!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佛说八大人觉经》,这部经典对我们整个佛法的把握非常重要。讲这样的一部经典,我们要分开几个段落来进行,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想在第一讲当中,首先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就是“述要义”,简述一下本经的要点大义。

  《八大人觉经》,在有些佛教藏经的版本里面又叫做《佛说八大人觉经》,它是八种菩萨大人所觉悟的真理,觉悟到了最究竟的时候,就成佛了。因此,这也是八种能够让我们成为菩萨、成为佛的真理。在这八觉当中,前四觉是解脱道。解脱道是什么道理呢?我们马上会感觉到: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佛法?我们为什么要劳碌奔波?我们为什么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有很多要去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们为什么会有许许多多的烦恼和痛苦束缚着我们?

  在佛法中有两个系统,就是佛法的解脱道和菩萨道。这两道讲说什么内容呢?它主要是讲述了我们每一个众生的生命内在所含有的两种力量。哪两种力量?就是我们生命本身具备的绝对自由的力量——绝对自由,这个是解脱道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种力量就是我们每一个生命、每一个众生内心当中,都具备的绝对自由和幸福的力量——绝对幸福,这个是菩萨道要解决的问题。

  可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乃至我们眼前的、身边的,我们能想得到的每一个众生,他们真的自由吗?真的幸福吗?

  我们就拿自由来说,诸位可以想一下:我们从一开始来到这个世界,很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亲就会教育我,应该如何如何?稍微长大一点,我们进入学校,学校里面的老师也会教育我们应该如何如何?长大了,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上司领导之间,都会教育我们,甚至是命令我们应该如何如何?这样时间长了之后,我们自己对自己的生命也会有这样的命令,你应该如何如何?!

  请问诸位:你自由吗?也许有些同修会说:我是心甘情愿的。那么如果你真正地扪心自问,你真的是心甘情愿的吗?也许你说完这句话之后,转过头去,你就会泪流满面。为什么?因为你并没有真正获得生命的绝对自由。

  所以,佛法最重要的首先就是告诉我们,生命本身具备这种完全自由的力量,可是被我们无始劫以来乃至我们今生的种种尺寸,种种价值观念,种种贪嗔痴烦恼给破坏掉了。我们没有真正的自由。从外在的身体、世界,到内在的心灵、情感,无时无刻不在束缚之中。那么《八大人觉经》的前四觉,就是全面地介绍了我们为什么不自由?我们如何能获得这种自由?

  八觉当中的前四觉为解脱道,就是解说生命的绝对自由。它全部的目标呢?也就是我们第四觉的最后一句:“摧伏四魔,出阴界狱。”这个五阴和十八界,譬如牢狱一样,把我们的生命整个就束缚在一切色法(物质世界)和心法(精神世界)当中,只有出离牢狱才是真正的自由。那么这个就是前四觉要介绍的内容。

  后四觉就是菩萨道,刚才说了,菩萨道它讲述的道理,就是开发我们生命的完美幸福,也就是绝对的幸福。它的整个趋向就是第八觉的最后一句:“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如此享受大乐,才是究竟圆满的幸福。在这八觉当中,含摄了佛陀一代时教的全部精神,所以说“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

  实际上,我们看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人类的文明是在发展了,人心的烦恼是不是因为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彻底的解决了呢?然而我们内心贪嗔痴从来就没有因为物质的拥有而减少,只会贪得越多,还想得到的也就更多,心无厌足。

  而在客观的事实上看,我们正好是看错了我们生命的现象,我们对生命有一个极大的误会,对这个世界也有个极大的误会,这种误会就是在我们的观念当中,佛法称为见惑——知见上的错误;在我们的思想行为中,也存在一个极大的迷惑,佛法称其为思惑——思想过程的错误。在理论上我们不能通达明了,称为见惑;在事相上,具体的行为当中,我们不能圆融无碍,称为思惑。所以在思想上总是烦烦恼恼,在事情上总是七颠八倒。

  那么,《八大人觉经》首先就告诉我们,我们怎么会错误地认识了这个世界,我们从错误当中如何改正过来。如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所说的:从什么地方摔倒,就要从什么地方爬起来。这整部经典首先就是从人世间的疾苦着眼,它剖析了现实生命的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等种种事实的真相,因而使我们发起一种对生命的认真负责态度,激发一种富有探索真理的精神,这是《八大人觉经》最初就要指出来的。

  因为我们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身心和环境,那我们就是懵懵懂懂地过日子,嘻嘻哈哈、婆婆妈妈、拖拖拉拉、唧唧喳喳,就这样生活得七零八落。我们找不到一个让自己真正满意的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自己的生活环境,甚至可以说:我们对自己的生命完全不了解,跟做梦没有什么区别。随着自己的环境和自己的习惯去奔波,去劳累。奔波完了,劳累完了,自己呢?还不得自由。

  佛法出现在这个世间,就是看到了世间的痛苦,不但自己痛苦,而且人家也痛苦。修行实践的过程当中它会出现种种贪欲、散乱等毛病习气,都要逐渐开导调教才会有效果的,不可退却,不可怀疑。选择环境固然重要,但是真正重要的还是在内心当中做功夫。这个佛法的修行我们不要误会,不要以为佛法的修行是脱离世间的,躲到深山老林里面去才算是修行。

  实际上佛法的修行很简单,简单到你要注意观察你身边的环境,你看到了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苦、空、无我种种道理,把这种道理确定下来之后,使自己的内心产生一种豁然开朗而明亮的感觉,而自己的毛病习气烦恼呢,做一个比较客观合理的安排,不要勉强,不要造作,这样就显示出一种比较自由的力量。

  那么,《八大人觉经》的前四觉讲述了,贪欲、散乱、懈怠等这些毛病如何来解决。它点到定慧等持、勇猛精进,必能解脱生死过患。从而获得解脱道上的极果——证入涅槃。这是在前四觉所解说的。

  其次,生命内心的贪、嗔、痴这三毒——贪欲、嗔恚、愚痴,从三毒入手,提出了菩萨修学的智慧、布施、慈悲等等,以此为核心而发起了一场激烈的生命改革,以利他为主的济世精神,就是救济和教化一切众生。

  我们都知道,佛法最重视的是智慧,六度当中智慧才是最根本的。那么后面四觉的内容啊,就要让我们获得智慧,实践上呢,从布施做起,菩萨道的修行方法,六度和四摄都是从布施开始,度众生以慈悲为根本。

  菩萨修行的方法,就是要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为轴心的。这个“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怎么生起来?诸位在发了大乘的菩提心之后,你就明白了。因为发起了大乘菩提心,然后再从前面的四觉当中逐渐地修行,而获得了解脱道上的极果。当自己的痛苦解脱了之后,就会发现,一切众生都应该如此。也就是说,你会明白一切众生,每一个生命都有绝对自由的力量,可是,我们举眼望去,沉沦在苦海当中的众生,有几个能真正地能够非常的自由呢?他们能否感受到内在的这种自由比什么都重要呢?很少,几乎没有。所以啊,他一方面看到了每个众生内在与佛完全相同,而且完全是自由的本体,所以他会以一种恭敬心,没有任何的瞧不起,或者傲慢或者自卑,都没有。不会偏袒一个人,有缘无缘都感觉到与诸佛菩萨完全等同一体的这样一种心态下,然后还不惜一切生命、不惜一切代价,以自己的生活和物质来为众生谋福利,希望大家能够获得这种生命的自由。即使大家获得了这种生命的自由,他也不会居功为己,因为他内心早就看到了每个众生本来就跟佛是一样的。所以《金刚经》说:菩萨度一切众生,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这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修波罗蜜,度脱了六弊的痛苦,从而获得了究竟的幸福!这就是整个大乘佛法菩萨道的精神和内涵。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解脱道而言“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是三法印。所以在听闻佛法时,一定要拿佛法的三法印来印证。证明这是否正确的解脱之法,是否告诉我们世间一切都是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离开了一切无常、苦、空、不净之后,你就可以证得涅槃寂静。那么这种涅槃寂静的方法和手段,在任何大乘小乘经典当中都可以得到相同的认可。就象皇帝的玉玺一样,如果没有盖玉玺,那就不是真圣旨。有了玉玺御印,那才是真正的圣旨。

  例如我们一个说法,或者看一部经典,或者看一本论着,如果他说的法,不符合这三法印,那么他就不是解脱道上的法,不是佛法解脱道的内容。我们这部《八大人觉经》前面的四觉就是以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作为核心内容,可以说统摄了整个佛法解脱道的内容了。

  再就菩萨道来说,智慧是六度之核心,所以《大智度论》说:“五度如盲,般若为导。”五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前面的五度,如果没有般若为指导,不以大智慧作引导,那么你修布施也好,修禅定也好,修忍辱、修精进也好,就象瞎子没有眼睛一样,盲修瞎练。同样的布施,你背后的精神思想是什么,那么他获得的结果就截然不同。这部《八大人觉经》里面就专门提到“惟慧是业”,只有般若才是菩萨的最妙的身口意业(行为)。

  我们的言语动作,乃至思维问题等一切行为,不以个人的权威为指导,也不以某一种言论为指导,而是以真正的大般若智慧为指导。那么在大智慧的指导之下,我们怎么获得真正生命的幸福呢?还要以布施(菩萨布施)、持戒(梵行高远)、忍辱(等念冤亲)、精进(常行精进)、禅定(身心自在)等六度贯穿始终。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部经典里面所讲的法,所讲的道理,既可以使我们获得解脱,又能够满足我们的菩提大愿。发菩提心,满菩提愿。

  整部经典可以分开四个部分的内容。刚才说的前四觉是解脱道,后面四觉是菩萨道,分开两个大段。在这两个大段当中,每一个段又有两种内容,所以说是四个部分的内容。那是哪四个部分呢?

  1、看清自己的身心世界,修无常苦空观(出离心)。

  2、解脱自己身心的烦恼,证二乘解脱道(了生死)。

  3、看清他人的身心世界,修菩萨六度行(菩提心)。

  4、解脱他人身心的烦恼,证大乘菩萨道(成佛道)。

  第一部分,就是看清自己的身心世界——修无常、苦空观。我们学习《广论》的同修就很清楚了,《广论》的开始也要求我们能够修习出离心。看清自己的身心世界。诸位啊,怎么来看清自己的身心世界呢?可以说如果你看不清我们的身心世界,没有看清自己的身心世界,如何才能生起出离心呢?在前面的几觉当中,他完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我们拥有的身体,我们拥有的这个生命,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看清楚了,然后我们才看见我们原来的、没有学佛之前的,或者说我们现在已经所秉持的这样一种状况,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真的充满了痛苦。所以第一点是修出离心。

  第二部分,是解脱自己身心的烦恼——证二乘解脱道。你看清这个世界了,就象房间里面有毒蛇,随时可以咬我们,让我们不得安宁。当我们把这个毒蛇赶出去之后,你才获得了解脱。那么解脱自己身心的烦恼怎么解脱法?这个在前四觉当中也详细地告诉我们了,所以我们在学的时候,就会一步一步地看清我们自己的问题,也就是说,通过佛陀的眼光来重新认识我们自己。认清了我们自己,你就能够看到自己生命内在的最自由的那一点,了脱分段生死。生死对我们是不自由的,那么你解脱身心烦恼之后,生死是来去自由的,这是在内容上的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是看清他人的身心世界——修菩萨六度行。后面的四觉中,每一觉的第一句话就是让我们来看、来观察周围的其它众生或者其它人。因为每一个人对自己的身心和自己的世界应该说是比较容易了解的,所以学佛修行的下手处,一定要在自己的心当中去下手。看清自己的身心然后再看到自己的世界。那么当你获得自己的解脱之后,同时也生起了同体大悲。因为你看到了自己的生命和看到自己的世界,你就会发现,我既然是这样的,别的众生、别的生命也应该是这样的。那么应该是这样的,到底是不是已经这样呢?是真的就这样呢?你还要观察,这就是第三部分了。

  看清他人的世界,这是修习六度万行的一个契机,也就是说菩萨他以什么境界来发菩提心的。《圆觉经》告诉我们:十方诸佛因众生而起大悲,因大悲发菩提心,因菩提心成正觉。就是因为看到众生在受苦、在受累,那么众生在受苦受累菩萨于心不忍,你要真正看到众生的痛苦,看到他痛苦的根本处,而且看到他痛苦的冤枉处。

  很冤枉啊!我们这个世界,诸位现在在这个生活当中,我们自己就是演戏的人一样,这个网络的虚拟,更容易让我们看清楚这一点。比如说,看到这个聊天室里面的名字,有38位朋友,每个名字就象是一个人,我们打到页面上的字,大家看了就会产生一种意识分别,认为这是真实的。那么诸位有没有透过这个幻想的世界、虚拟的世界,看到背后真实的我?只有看到真实的我之后,你才发现,如果只在这个文字上去与人斤斤计较,那么你的痛苦将会多得多,这种虚拟的痛苦,很冤枉的。

  看清他人的世界,有益于了解整个生命的幸福。所以在第三部分里面,看清他人世界,修习菩萨六度万行,他的核心呢?就是六度一开头的布施。

  布施是布施什么?诸位啊,一听到布施也许就会觉得要给师父、给庙里、给某一个人供养,不是这个意思。布施的含义,说得更确切一点,应该就是恭敬、供养。那又怎么来供养呢?

  我希望我们在座的同修,现在如果还在这听的话,如果你的手还在拿着鼠标,到处看其它的网页,那现在就不要看,现在你真正地放下身心的忙忙碌碌、思维观察、种种分别考虑,现在全部把它放下来,静静地,就坐在这里,就象真实地坐在课堂里面听课一样,可以把手放到膝盖上。

  做这样的一次想法:修习布施如何修习?放下之后,把自己所处的环境认识一下。比如说你现在坐在电脑前面,你是带的耳机还是没有带耳机,你所坐的姿势是不是很端正,或者是靠着,或者是翘着二郎腿,你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对自己所处的身心认识清楚,体会一下。哦!现在我是这样的,很清楚了。

  清楚之后呢,再想到把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世界,以及自己的想法,全部供养给十方三宝。十方三宝不是某一尊佛,是无量无边的佛,也是无尽的世界和虚空,佛是不可思议的。那么诸位呢,就把你现在的身心和世界全部供养出去了,供养给佛了——给十方诸佛了。

  现在如果你有烦恼,你把烦恼一起供养,如果你有思想,把思想也一起供养,如果你有想法,把想法供养;如果你在吃,把吃的也供养,一切物质,一切精神,内至身心,外至世界,无不是完美清净的全部供养。现在可以这样观想一下,必须自己清清楚楚地感受到了。

  这样一来,你把自己的身心全部供养出去之后,诸位还是很清楚地听到我讲话。谁在听你讲话呢?谁在听法师说法呢?没有你,因为你已经供养出去了,在听的这个已经不是你,这样也许你马上会感受到一种无我的快乐。

  所以,看清楚他人的世界,修习六度,这个菩提心怎么生起来的?当你把自己的身心全部供养出去之后,你会有一种彻底洒脱的感觉,这种彻底洒脱就是与十方三宝相应。这个时候,如果诸位再打开你的鼠标,再站起来或者移动身体,你会觉得跟原来不一样。

  因为原来的自己啊,你始终把你这个世界当成是自己的世界,现在你已经供养出去了。那么再回头来看一看,让你供养出去之后,你少什么了没有?你真正少了什么了吗?没有!诸位不要害怕,你不要以为把身心世界供养给三宝之后自己就缺少什么了,不是的。

  我们人世间有个很大的误会,以为供养出去之后自己就会少掉什么,实际上不是,实际上当你的身心世界全部供养出去之后,你恰恰更多地、更客观地获得了你的生活。你会非常客观、非常自由地在你的世界里面驰骋。那么这样一来,所有的障碍痛苦也就会迎刃而解。所以,看清他人的世界,这是菩萨在自己解脱之后必须要修的一个步骤,所以我把他列为第三部分,也就是生起菩提心的根本。

  第四部分,解脱他人身心的烦恼——证大乘菩萨道。这个部分是解脱他人身心的烦恼,这样就能圆满证得大乘的菩提道,也就成佛了。

  所以,佛法实在是太好了。看清自己,解脱自己;看清他人,解脱他人。无非就是这四句话!

  当这四句话完全清楚之后,我们学习这部经的纲领,就是如此了,这部《八大人觉经》的纲领也就是这四点。也可以说,整个佛法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的大纲也是如此而已。

  下面我们接着讲《纲要》的第二点。第二大点就是解释经题。这个解释经题要是详细说起来,内容很多,这个经题叫做《佛说八大人觉经》。就这一部经典,这一个题目,也包含了一切佛法受用的全部内容了。这里我们只能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也就是纲要性的介绍。

  佛说

  “佛”就是“觉”的意思,包含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我们常人理解的“佛”是很笼统的,也很抽象,诸位想到佛,到底佛是什么呢?只知道他非常完美,没有任何缺陷,照这样子理解对于我们不了解佛的人来说非常好。但是如果我们自己要开始修行了,一定要知道,佛的本义就是觉悟。那么如何去觉悟呢?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是自觉。自觉觉什么?就是刚才《佛说八大人觉经》的纲要里面提到的,它的要义里面提到的,自己觉醒自己的身心和自己的世界。你看清楚自己,看清楚自己之后,不再有烦恼,解脱自己。所以,整个解脱道就是佛的三觉当中的自觉。觉名佛,不觉名凡夫;知觉名佛,不觉为众生。

  第二层是觉他。当你自己觉悟之后,然后再去教化他人——觉他。觉悟自己和觉悟他人有一定的缘分,有一定的机缘。

  第三层是觉行圆满。释迦佛几十年度众生,与他有缘的众生都完全度脱了。那么在我们自己的生命当中,我们觉悟了,与我们有缘的一切众生,都因为我的觉悟而得到觉悟了。

  众生是一个缘起的网络,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网络。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网络里面只要输入网址,任何地方都可以无穷尽地重迭,无穷尽地深入下去。那么这个众生的世界也是这样。我得到解脱了,我的有缘的众生无量无边,也需要解脱了。

  当我告诉大家,诸位如果解脱了,诸位还有多少有缘的众生呢?所以,释迦如来他解脱了,他把这个教法传承下来,历代祖师也因此得解脱了,与这些历代祖师有缘的人也要得解脱。那么我们到今天还有机会来听闻佛法,也是在两千多年来的历代祖师的这个缘分下,与佛菩萨祖师有缘,我们就能获得解脱。这就是教化他人。自己和他人的觉悟都圆满了,那就全解脱了。

  当我们到寺庙里面去看的时候,就看见了,在大殿里面一般都有十八罗汉,然后中间就是佛像,佛的两边是菩萨。十八罗汉一般是在大殿的两边,十八罗汉是坐在那里的。坐在那里是干什么?因为他自己得解脱了,他自己完全自由了,所以他可以坐下来,可以休息了。当我们获得自由获得解脱的时候,你的内心真的会告诉自己,我终于可以休息了。那么大殿旁边的十八罗汉,他坐在那里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获得了解脱,他自己觉悟了。

  那么菩萨呢?诸位到大殿里面去就可以看见了,菩萨一般都是站在那里的。他怎么站在那里的?因为他不但自己觉悟还要去教化他人,教化有缘的众生。发现众生的世界,看见众生的烦恼。这样一来呀,他就非常的忙碌,没有时间坐下来,所以只能站在那里。

  那么最中间的佛也是坐着的。大雄宝殿里的佛,无论是释迦如来还是毗卢遮那佛,都是坐在这里。佛坐在那里又是告诉我们,自己和他人都已经解脱了,生命当中的绝对自由和绝对幸福的两种力量,也都完全启发出来了。这样一来,他就能够真正的安心,真正的回到家,所以他也可以坐下来。

  诸位要知道,一个寺庙,特别是我们汉传的寺庙,丛林里面的这种佛像的摆设,如何恭敬,如何供养都是一种表法。我们看到佛菩萨圣人他们那样做,我们内心就会那样去想。想到罗汉的时候,我们就想:哎呀,我们应该获得自由,应该赶紧求解脱道。看到菩萨我们就知道,我们应该去帮助一切众生去解脱。看到佛,我们要知道赶紧追求佛法生命的这种圆满、完美、究竟觉悟。

  所以这样啊,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三层含义才算是真正地圆满一个“觉”的境界了。

  那么换到现实的生命来看,诸位在这里,诸位坐在这里,有没有具备佛的这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三层含义呢?有!也有!

  我们现在怎么自觉?你看看自己,看到这个身体,肯定有生老病死;看到我们的内心,烦恼是不停地迁流变化。那么身体和这个内心的思维、观念你看得清楚了,你就会觉得,我不再受这种烦恼的摆布,不再受身体的束缚。你现在当下就可以有这种感觉。那么这种感觉就是种自觉的表现。

  同时我们在观察周围的人,亲人、朋友乃至网络上的朋友,你看别的人也是如此。你的妄想,当我们妄想打出去的时候,我们的妄想就象无量无边的众生一样,把这些众生也全部觉悟了,你在每一个念头的当下,都给他一个觉照,非常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念头,这是觉他。

  所以这个四弘誓愿里面,它讲的是“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烦恼誓愿断就是诸位现在的当下没有任何烦恼,或者说你有烦恼的时候,你现在简简单单地把它抛到一边,你抛下的当下,你真的是有一种自觉的感觉。当你这些烦恼清楚了,看清楚这些烦恼了,看清楚当下生生灭灭的妄想了,这个妄想就被你度脱了。这一度脱,好啊,是觉他,是自性众生。

  那么觉行圆满呢?就是“自性佛道誓愿成”。当你坐在这里,所有的妄想烦恼都影响不了你。这个世界的任何情形都是我们生命中绝对自由和绝对幸福的显现。这个时候,你会觉得佛法开启了我们生命的真相。那么就这个时候,你就是圆满究竟的佛,跟佛无二无别。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我明明是众生,怎么会是佛呢?诸位注意哦!我刚才说的“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佛道誓愿成”,讲的是“自性佛”。如果说我们的生命当中没有跟佛完全一样的内容,那么佛陀说法对我们又有什么用呢?正因为我们跟佛完全一样,无二无别,所以佛陀才告诉我们要修行。佛陀告诉我们要修行,我们通过修行才有价值才会有意义。

  反过来说,我们现在能够坐在这里听,把你过去的所有种种执着、种种烦恼、种种习气,特别是各种价值观念,全部扔掉之后,你就象一个赤身裸体的天真小孩一样,赤裸裸地把整个生命的身心内外一眼看透,明明白白。那么诸位可以想象一下了,你现在坐在电脑前面,假如说在这个电脑前面还有一个释迦如来也坐在旁边,他也在这里上网的话,他会怎么上呢?他会不会在这个页面上乱说话呢?会不会来捣乱我们呢?会不会因为大家在这里说法、讲话他听了烦恼了呢?肯定都不会。他会不会很清楚呢?肯定很清楚。

  诸位啊,当你具备了这样一种“佛”的素质,这是一种觉悟的素质。怎么样才叫真正的觉悟呀?觉悟是怎么获得呢?就是这样。从我们的身心当中你看到了自己与佛完全一样的东西,有啊!不是没有啊。我们完全可以做一个非常自觉而且还可以觉悟他人的人,那么如何来自觉?如何来觉悟他人?佛陀说法几十年也就是讲这个道理了。

  所以,我们学习佛法一定要抓住根本。但得本,不愁末。如果你不抓住根本,不在觉悟上面去下手,不在自觉觉他上面去下手,那么你这条路就很难走下去,因为你偏离了正道。虽然说当你自觉有了真正受用之后,世间的神通变化,种种玄异的事情都会出现,那么这些事情呢,实际上,都是枝末边事。一个内心豁达的人,都不齿为谈的。

  学佛首先要开正知见,就是要学习觉悟嘛。觉悟最简单的一点就是你要清楚地了解自己,清楚地了解环境。那么如何来清楚地了解啊?我们就通过佛法的这种眼光来实地的考察,实实在在地考察自己的内心和考察外在的环境,看看佛说的经典跟真正的我们现实当中,我们自己感受到的这种生命是不是一样。如果是一样,你就会获得一种清楚的认识,这就是一种觉悟。

  学佛并不是特别难,而且你抓了这个根本之后,只有给你的生活带来更加宽阔的视野,带来更多角度的观察自己,更客观地来看这个世界。

  我曾经说,要说这个世界上哪个人对生命对世界的看法是最客观的,那只有佛。佛陀真的没有带一点点主观的色彩,他真的是完全客观。因为佛说的每一句话,他都可以去实践,可以去做到。上到圆满究竟的佛都是一步步的有台阶可上,有门路可进。那么《八大人觉经》就是统摄了这样一个下手处和究竟觉悟的最后收尾处。这是《佛说八大人觉经》的这一个“佛”字的含义。

  “佛说”的“说”,这个“说”字呀,是怎么解释?就是“宣扬”。“宣扬”也包含了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佛陀自说,佛说一切经典,比如说释迦如来他亲自,亲口宣说的,比如说《阿弥陀经》、《金刚经》、《大涅槃经》种种经典都是佛陀亲自在说,就是属于自说。

  第二种是他说,并非佛陀亲自所说,就是得到佛陀的印证,通过佛陀的认可,然后说出来的教法,符合三法印和一实相印。这包括了天人、菩萨、二乘人、我们人间的还有一些化人(鬼神)也可以说。说完之后,通过佛陀印证了,通过三法印印证了,这是真正佛法了。不过这是他说,不是佛陀亲自说的。比如说我们天天读的《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说的?是观自在菩萨说的。观自在菩萨因为舍利子的请问,他就告诉舍利子了,我们这颗真心,是什么样的呢?是自在无碍的。然后就讲了《心经》这么多字,这是《大般若经》里面的一品。所以是他说。

  第三是种是默说,前面两种自说和他说,都是有言说的说,通过语言来表达的。那么默说呢?是没有语言来表达的。比如说佛陀在涅槃会上拈华微笑,他就把这个花抓在手上一笑,这是说真正的佛性妙用啊!迦叶尊者领悟了佛说的内容了,那么其它人呢,很多人都没有领悟,这个就是默说。特别是中国禅宗祖师,棒喝,你要开口了,他先给你一棒。这一棒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他指示的都在要点上,让你一下子就契入了。如果说,我们的机缘成熟,山河大地都在为我们说法。苏东坡曾经有一句诗:“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小溪流水的声音,就是佛陀说法的声音。当我们能够在山河大地的一切变化、动作、声音当中看到佛法的妙理,那么这一切都是与佛经相吻合的,也是在说。

  所以《佛说八大人觉经》的这个“说”有三层含义。那么这部经典里面的这个“说”呢?是第一种,佛陀自己亲口说的。

  还有一个问题在这里跟要大家稍微作一个解释的,《佛说八大人觉经》在过去的一些大藏经里面,他没有“佛说”两个字,只有《八大人觉经》。在经文当中我们也看到了,并没有“如是我闻”。那么没有“如是我闻”是不是佛说的?有人怀疑。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不用怀疑。这部经典这么精要,这么短,在短短的八条当中,就统摄了整个佛法大小乘的解脱道和菩萨道。这么精要,是怎么来的?是属于古印度的圣人摘录而来的。诸位,是他们摘录、收集在一起的。这个圣人也了不起。

  还有人问,佛为什么说这部经?据说当时阿那律尊者他证得了四果圣人果之后非常地高兴,然后就请佛说:佛陀啊,我已经知道生命的绝对自由了,那么我们还想让众生自由,如何开始呢?佛陀就告诉他:有八大人觉。你可以总结这样的一个佛法的因缘,把佛法的内容总结起来。告诉他,说这个法。

  所以,我们可以想,这是佛的弟子把佛经里面最精要的收集在一起。这个话,完全是释迦如来的话总结起来的。这点非常的重要!那么当我们明白了是这样一种情况之后,再来学习它的内容,也就比较容易明白了。

下载WORD文件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手机学佛网

Shou Ji Xue Fo Wang

http://www.sjxfw.net